查文庫>發現> 【精選】蝸牛的發現作文八篇

蝸牛的發現作文

【精選】蝸牛的發現作文八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蝸牛的發現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1

  大自然就像一個萬花筒,我們身邊不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自然現象。但在這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問號中,有一件事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

  在我7歲那年,有一天我覺得很悶,就在擺弄爺爺的寶貝花草。我正趴在桌子上,目不轉睛的盯著那一盆蘭花,那盆蘭花的花是黃色的。忽然,我在那些綁著葉子的棍子上發現了一隻蝸牛,我覺得我能從蝸牛身上懂得許多知識,就把他從棍子上抓了下來,放在桌子上。

  等了幾分鐘,我見它還不把頭伸出來就著急得把它放到一個有水的杯子裡。不一會兒蝸牛的頭,就慢慢的伸出來了。我趕緊把它放到桌子上,只見它慢慢的把倆條長的、倆條短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伸出來了。不久,它就開始行走了!只見在它緩緩走過的桌子,留下了一條線呀!“為什麼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一條長長的線?”一連串的問號便在我的腦中浮現。

  我帶著疑問走向媽媽的房間,我問媽媽:“為什麼蝸牛走過的地方總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呢?“媽媽遲疑了一會說“這是蝸牛的分泌物。”“那蝸牛那倆條長的和短的分別是什麼呀?”

  “哦,長的是眼睛,短的是鼻子。”媽媽回答道。“那媽媽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我打破砂鍋問到底。媽媽說:“既然你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麼不親自實驗一下呢?”“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謝謝媽媽!”“蝸牛到底是害蟲還益蟲呢?”我決定用“食品實驗方法”來測測蝸牛。我找來白菜葉子、饅頭和蚊子等,然後,把蝸牛抓來放在食物的面前。它大概是餓壞了,緩緩地向著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面前,嚼了起來,這隻蝸牛選擇了白菜葉子對別的不聞不問。不大一會,葉子就被吃出來一個個小洞,這下可以斷定蝸牛就是大害蟲。

  大自然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我們認真觀察、細心發現,一定會獲得的知識!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2

  一天放學,我發現有一隻蝸牛在牆上爬著。它揹著大大的"房子",它的身體一拱一拱的,慢慢地向前爬著。咦?蝸牛爬過的地方怎麼會有一條好像水一樣的印跡?那是什麼?回到家裡,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今天放學我看到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條好像水一樣的印跡。那是什麼?”媽媽笑著說:“我也不確定,那是蝸牛分泌出來的黏液。”我接著問媽媽:“那這些黏液有什麼用呢?”媽媽說:“我也不太清楚,你可以上網查查蝸牛的資料,可能會有更大的發現哦!”我說:“嗯,好的。”說完,我就跑到電腦前,打出“蝸牛”兩個字進行搜尋,然後點選進入一個網頁。開啟一看,哇!好多蝸牛的資料呀!

  原來,蝸牛的黏液作用可大著呢!第一,有助蝸牛爬行。由於蝸牛是軟體動物,腹足柔嫩。爬行中蝸牛腹足會分泌黏液,避免腹足肌肉與地面直接摩擦而受傷,黏液起到隔墊作用,保護腹足;第二,蝸牛黏液具有降低水分的散失、潤溼皮膚的作用。瞭解到蝸牛的皮膚不像哺乳動物具有鎖水的角質層。因為缺少了角質層,體內的水分容易透過皮膚蒸散出來,一旦失水過多,蝸牛容易“失水身亡”。當蝸牛軟體伸出殼外時,在皮膚上覆蓋一層黏液,因濃稠的黏液密度較大,不易蒸散,進而也減緩體內水份的散失。所以蝸牛黏液具有降低水分的散失、潤溼皮膚的作用。第三,冬寒夏熱,蝸牛冬、夏眠時,腹足分泌的黏液,變幹後封堵殼口,像一道密封門簾;目的就是隔熱保溫,安全度過冬、夏季。因此,蝸牛的黏液具有隔熱保溫的作用。此外,蝸牛的黏液具有驅蟻防蟲的作用。

  查完資料後,我立刻就把答案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著說:“以後只要多細心觀察你身邊的事物,積極思考問題,透過各種工具或向別人請教,你就會了解更多的知識和秘密。”我發現蝸牛的秘密啦!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3

  今天,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雨後,我看見幾只蝸牛在院壩的的牆上爬著,心裡不禁生起了疑問,它是益蟲呢還是害蟲呢?為什麼還會留下一條白線呢?好奇心驅使著我做了一個小實驗。

  我抓來了一片青菜葉放在蝸牛的旁邊,它看到了菜葉並慢慢地爬了過來,圍繞菜葉邊緣轉來轉去的,不過一會功夫,整片菜葉就沒有了,無疑就證實了它是害蟲。

  我又用一顆小石子,撬開了蝸牛的背殼,用樹枝把它敲起來一看,發現肉上有許多吸盤大小的孔,在那些孔周圍有噁心的粘液。哦!原來蝸牛是靠吸盤吐出粘液的呀!這些粘液也就是它的排洩物,它就是靠這些排洩物來爬行的。

  想不到,小小蝸牛也有學問,看來我們隨時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才能有所發現。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4

  星期日大雨過後,我在小區裡玩,在玩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隻蝸牛。它的殼成旋渦形,身長一釐米,全身肉色,頭上還長著一對直直的觸角。我想把它帶回家。

  回到家,我把蝸牛放到了一個乾淨的盒子裡。看著它這麼慢,我想考驗考驗它一下。於是我拿著勺子舀了一勺鹽,心想:你一定要經得起考驗啊!我把一些鹽灑在它身上,果然它沒有逃過我的“魔鬼式的折磨”。蝸牛雖仍舊慢慢吞吞地走著,像一個老爺爺一樣。但我細心地觀察蝸牛,突然我發現它比原來矮了幾倍,心想:是不是蝸牛碰到鹽就會融化呢?我去問爸爸媽媽,結果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辦呢?”我悶悶不樂地坐在椅子上,突然想起了電腦,眼前一亮,“有了!”

  我在電腦上終於查到了為什麼蝸牛碰到了鹽就融化,其實這不是真正的融化,是因為蝸牛百分之九十八是由水構成,鹽可使它迅速脫水,看起來像融化了一樣。

  我終於把這個秘密揭開了!

  我繼續觀察蝸牛,它恢復了原形後,我又對它的觸角有所好奇。我用小木棍動了它一下,觸角一下子就收了回去。我心想:是不是觸角的靈敏度很好?我一查,果然不出我所料,蝸牛的觸角還真是出了名的敏感呢!

  就這樣,我透過觀察又知道了蝸牛的一個秘密。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5

  星期天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進陽臺,擺弄著爸爸的“寶貝花草”。忽然,看到一隻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究竟是害蟲還是益蟲?”等一切問題在我腦中呈現,我跑進屋裡問爸爸,爸爸讓我做幾個試驗來證明。

  我先採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烏龜的方法”來試驗蝸牛。我先撿起來幾個白菜葉子,饅頭,然後又捉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他們放在這些食物裡面。大概他們都餓了,爬向自己喜愛的事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而對別的事物卻聞也不聞。不大一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我得出了結論,蝸牛是害蟲。

  透過這個實驗,真是收穫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幹事情剛開始就灰心,以後怎麼幹大事情。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從小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6

  蝸牛是我們身邊最常見的一種小動物。雨過天晴,這時候就會發現在菜地裡有好幾只小蝸牛在爬。我捉了一隻放在繩子上,發現在繩子上有一條銀白的線,還有一些小白粒。蝸牛還能倒著爬,還可以做空中三百六十度旋轉。就像馬戲團裡的小丑。不過那條銀白線和小白粒是什麼呢?我上網查了查資料,原來那是蝸牛的唾液。蝸牛吐出唾液是為了保護小蝸牛的腹足不被劃破。小白粒是蝸牛寶寶,我捉的那只是蝸牛媽媽。

  原來蝸牛的世界那麼豐富多彩!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7

  “叮噹!叮噹!”下課了。我和我的`好朋友以閃電般的速度來到了操場旁邊的草叢裡找蝸牛。我找來一個棍子在土裡翻來翻去。這時,我找到了一隻大蝸牛。我輕輕地把它從土裡拿了出來,就是怕它被窩抓碎了。再叫我的那個朋友把我那個有蓋子的盒子拿過來,裝點沙子,放點嫩葉,最後把蝸牛放進去,就可以了。

  蝸牛的殼是黑色的,長著兩對觸角,觸角上長著比筆尖還要小的眼睛,還長著看不清的小嘴巴。它還揹著“房子”爬呀爬呀。我想:要是碰它一下,它會有什麼反應呢?我輕輕地碰了它一下。呀!它全都收回去了!看,它把自己給遮得嚴嚴實實的,真可愛!

  呀!調皮的妹妹把我那一隻蝸牛的殼砸開了!我摸摸它的腹部,覺得有些黏糊糊的,而且還有小粒樣的東西。這個是什麼?我只能查詢書籍,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那些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黏糊糊的是蝸牛身體中產生的一種排洩物。這些排洩物可以幫助蝸牛爬行。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8

  有人發現了燕子的奧秘,有人發現了牛的秘密,有人發現了老虎的秘密,而我卻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今天,剛下完大雨我就快速地跑到院子裡玩,並把哥哥也叫了過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一直想知道下雨後會有什麼奇蹟發生,所以我才飛快地跑到院子裡。

  我和哥哥慢慢地在那溼潤的土地上尋找。

  “看!”

  “幹什麼呀?”

  “有好多蝸牛把頭探出來了。”

  我和哥哥驚訝地看著蝸牛,並把一隻最大的蝸牛拿去觀察。我和哥哥想了許多辦法讓蝸牛探出頭來,可它就不探出頭。

  “看來只能使用暴力的方法了。”我說完就跑進倉庫,拿出一個錘子走來。

  “你想幹嘛?”哥哥吃驚地問。

  “當然是把蝸牛殼錘爆呀!”

  “你也太暴力了,如果你錘爆蝸牛殼,蝸牛會被你錘死的呀!”哥哥說。

  “那——那該怎麼辦?”我說。

  “那用溫水嘍!”

  我把蝸牛拿在手上,哥哥拿來了溫水,我們一起用溫水朝蝸牛淋下去。“看!哥哥,蝸牛頭露出來了!”

  我們看到蝸牛的觸角是灰黑色的,白嫩嫩的身軀。我碰了蝸牛一下,蝸牛快速地把身體縮了回去。

  經過好一會觀察,我發現了蝸牛沒有骨頭,瞭解到它們喜歡在雨後出現,還發現了蝸牛爬熱,它的殼一熱就會伸出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