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蝸牛的發現作文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蝸牛的發現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1
放學的時候,我哼著小曲一蹦一跳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這時,我猛然看見蝸牛一家在我腳下的正前方僅有1釐米的距離。我馬上停止了腳步,算是幫他們脫離了險境,之後我才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心想:它們真是有驚無險啊,他們也福大命大沒被我送上遙遠的西天!我忽然回過身來,咦,蝸牛怎麼不見了?剛被我救過的呀!到底去哪兒了呢?還是去找找他們吧。我左找找,右找找,開始和它們玩起了“傷腦筋”的“捉迷藏”。這時,我突然發現它們在綠油油的草叢中“玩耍”呢。1我找到它們了,心裡的這塊石頭總算落地了。
我正準備走時,又突發奇想:蝸牛有眼睛嗎?為了解開這個重大的謎團,我決定把蝸牛帶回家去認真觀察。
回到家之後,我找來放大鏡,溼紙板,瓶子,一切準備就緒,“開工”嘍!第一個環節“試探”。我把蝸牛放在溼紙板上,又在它最前方放上瓶子。過了一會兒,它開始艱難地蠕動。十分鐘過去了,它才爬了一下段,真不虧是蝸牛行步呀。要像它這樣爬就是爬到了猴年馬月,估計也爬不到瓶子前,我等不了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捏起它,把它放在瓶子前,看它會不會拐彎繞過它。以前如果我有啥事急了,媽媽會說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但是現在我才不在乎呢,只見蝸牛身子一歪繞過了水瓶。
第二個環結“觀察”。我小心翼翼地捏起它,拿著放大鏡仔細地觀察著,這時,我定眼一亮,蝸牛頭部的兩個圓圓的東西很像眼睛。
於是我翻開了《十萬個為什麼》終於找到了答案——蝸牛有眼睛。
我終於知道了蝸牛的秘密。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2
在一個潮溼的角落,我捉到了兩隻蝸牛。我歡喜地把它們帶回家,放在一個玻璃瓶子裡。
早上醒來,我居然發現它們居然爬到了高高的陽臺玻璃上。“嘿,這兩個小傢伙,居然揹著沉沉的大殼去散步!”我正這麼想著,猛地發現:它們爬過的地方有一道道白色的痕跡,摸上去粘粘的。
我把兩隻蝸牛面對面擺在玻璃上,想看它們“頂牛”。結果,它們還沒相遇,就探出了長長的觸角,互相碰了碰,像是握了握手,然後各自沿著弧線走開了。玻璃上形成兩道幾乎一樣的圓弧,看來它們真的很謙讓啊!
哎,不對不對。都說蝸牛速度很慢,為什麼我看它倆動作這麼快呢?我趴在玻璃反面仔細地觀察:只見蝸牛的腹足肌肉收縮從後面傳向前面,同時分泌出一種透明的液體,這就幫助它牢牢地粘住玻璃表面,防止向後滑動。當收縮傳導到最前端,腹足就完全釋放開,蝸牛把身子完全伸展,向前滑了一大步。它們就這樣勻速地前進,很有節奏感。
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地觀察蝸牛爬行,這可真有意思啊!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3
在春節時間,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你想知道是什麼嗎?那就讓我慢慢道來。在春節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玩,爸爸當心我在奶奶家無聊,便在野外抓了十隻蝸牛給我玩。我仔細地看著這十隻小可愛,竟然發現有七隻蝸牛的殼是“右旋”的,而另外三隻蝸牛的殼是“左旋”的,而且它們的殼上還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條紋和星星點點的斑點,美麗極了。我放了幾片菜葉給它們吃,可是,只有一隻蝸牛在菜葉上留下了一個個的大坑,而其他蝸牛卻碰都不砬一下,我帶著疑問去問爸爸。爸爸二話不說,拿起一塊雞肉放在食槽裡,蝸牛們馬上“飛奔”過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著一頭霧水的我,解釋到:“蝸牛的食性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蝸牛喜歡吃犖食,有的蝸牛喜歡吃素食,還有的蝸牛犖素不均呢!“聽了爸爸的話,我恍然大悟。過了幾天,我發現了蝸牛的一個奇怪現象:十隻蝸牛全都在產卵!我想:爸爸在野外抓的蝸牛們,一定有的是公的,有的是母的,不可能全是母的啊!
我上網查找了資料,終於知道了:原來蝸牛的身體裡有兩個生殖器,一個是雄性生殖器,另一個是雌性生殖器,所以蝸牛它既是“先生”又是“太太”,怎樣,很有趣吧!小小的一隻蝸牛就有那麼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一定會發現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4
今天是星期六,早上,我9點多才起床,發現爸爸媽媽早已上班去了,便來到廚房找早飯吃,發現一隻蝸牛正在啃食菜葉,心想:以前常聽別人說蝸牛是益蟲,可是益蟲怎麼會吃菜葉呢?
於是,我將蝸牛捉來做了一個實驗:我將蝸牛放在菜葉、饅頭、肉和蘋果之間,看它會挑什麼吃。只見蝸牛將這些食物用觸角碰了個遍,最後,爬到菜葉上大吃起來。
難道蝸牛真的是害蟲嗎?後來,我透過查閱《動物百科大全》明白了:原來,蝸牛並非益蟲,而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害蟲,它專門啃食蔬菜的葉子,導致蔬菜枯萎,無法食用。我還知道了:蝸牛不僅啃食蔬菜,還吃肥料,使蔬菜得不到營養,枯萎而死。
這一次發現,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處處留頭皆學問,只要你能夠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就會發現:原來,世界是那麼的博大精深、神秘莫測。
今後,我一定要更加認真觀察,發現更多的課外知識,長大後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做出一番對社會、對祖國、對人民有巨大貢獻的作為。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5
春天,春雨連綿,不停的下著。
放學回家,我來到陽臺上,做著美夢:今天不再為花草澆水了!忽然,我看見了幾個肉色的東西,走近一看,嚇了我一跳,是我最害怕的蝸牛!我撿起來,準備扔掉,又想,我可以探索蝸牛的秘密呀!於是,我開始了試驗。
我想,蝸牛是還蟲還是益蟲呢?我絞盡腦汁的想,忘記了,家中又沒有書。我採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的方法來測試蝸牛。我找來了白菜葉子和一小塊肉,然後捉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它們立刻把頭縮排殼裡,真是個膽小鬼!我躲在旁邊悄悄地看著,生怕驚到它們。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了白菜葉子嚼起來,而對別的食物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可以斷定,蝸牛對植物是有害的。
蝸牛爬過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呢?接著,我又進行第二項實驗。我用一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那塊肉,好惡心呀,真想鼻涕蟲!要不要繼續呢?我想了一會兒,還是繼續吧,不能半途而廢。我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見下面黏糊糊的,還有一些小顆粒狀的東西,那是什麼啊?上網查,才知道,小顆粒狀的東西是它的腳,長長的“線”是它的排洩物。原來如此!
我親自發現了蝸牛的秘密,我一定會深刻記住的。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6
星期天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進陽臺,擺弄著爸爸的“寶貝花草”。忽然,看到一隻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究竟是害蟲還是益蟲?”等一切問題在我腦中呈現,我跑進屋裡問爸爸,爸爸讓我做幾個試驗來證明。
我先採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烏龜的方法”來試驗蝸牛。我先撿起來幾個白菜葉子,饅頭,然後又捉了幾隻蝸牛,分別編了號,把他們放在這些食物裡面。大概他們都餓了,爬向自己喜愛的事物,只是每隻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而對別的事物卻聞也不聞。不大一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我得出了結論,蝸牛是害蟲。
透過這個實驗,真是收穫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幹事情剛開始就灰心,以後怎麼幹大事情。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從小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7
在奇妙有趣的大自然中,有許多我們未知的秘密,需要我們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去發現大自然中無窮無盡的奧秘,我的那次發現,也讓我受益匪淺。
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陽光明媚,我在公園裡賞花,突然我發現花叢附近有一個小東西在慢慢地移動,我十分好奇,於是向那個小東西走去,等到我走近了,才發現原來是一隻小蝸牛,我想:“這麼一隻可愛的小蝸牛,待在外面很危險,乾脆我就把它帶回家去吧”!我回到家後,做了一個精美的小盒子,給蝸牛當家住。晚飯後,我發現蝸牛向外面走去,我想它應該是吃太飽了,去散步了吧!第二天早上我發現蝸牛又回到盒子裡了,我感到很奇怪心想:“難道蝸牛的記憶力很好嗎”?還是它的嗅覺很靈敏,能記住走過的地方的味道嗎?還是它有什麼法寶嗎?一連串的問號在我腦海中浮現,我帶著疑惑去尋找答案。
我先去問了爸爸和媽媽,可他們倆好象是商量過似的,都說讓我自己去尋找答案。於是我就開始觀察蝸牛,我發現蝸牛走路的時候,是腳先著地,慢慢地一步一步蠕動,而且我 還 發現蝸牛走過的地方,都留有一種透明的液體,我繼續跟著蝸牛走,突然蝸牛停下腳步,沿著液體原路返回到盒子裡,此時我的腦海裡又浮現出了一個問題,蝸牛的這些透明液體是什麼?難道是蝸牛的排洩物不成?於是我開啟電腦開始搜尋,過了好久,終於被我找到答案了。原來那種透明液體真的蝸牛的排洩物。啊!我終於發現了蝸牛為什麼認得路了,蝸牛就是利用排洩物找到路的。只要我們留心觀察,你就能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情。
在有趣的大自然中,我就像是從蘋果樹上,摘到了一個大蘋果;在知識的海洋中採到一顆耀眼的珍珠,在花海中找到一朵最美的鮮花。我用我善於發現的雙眼,發現了蝸牛是如何辨認路的這個秘密。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8
一天放學,我發現有一隻蝸牛在牆上爬著。它揹著大大的"房子",它的身體一拱一拱的,慢慢地向前爬著。咦?蝸牛爬過的地方怎麼會有一條好像水一樣的印跡?那是什麼?回到家裡,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今天放學我看到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條好像水一樣的印跡。那是什麼?”媽媽笑著說:“我也不確定,那是蝸牛分泌出來的黏液。”我接著問媽媽:“那這些黏液有什麼用呢?”媽媽說:“我也不太清楚,你可以上網查查蝸牛的資料,可能會有更大的發現哦!”我說:“嗯,好的。”說完,我就跑到電腦前,打出“蝸牛”兩個字進行搜尋,然後點選進入一個網頁。開啟一看,哇!好多蝸牛的資料呀!
原來,蝸牛的黏液作用可大著呢!第一,有助蝸牛爬行。由於蝸牛是軟體動物,腹足柔嫩。爬行中蝸牛腹足會分泌黏液,避免腹足肌肉與地面直接摩擦而受傷,黏液起到隔墊作用,保護腹足;第二,蝸牛黏液具有降低水分的散失、潤溼皮膚的作用。瞭解到蝸牛的皮膚不像哺乳動物具有鎖水的角質層。因為缺少了角質層,體內的水分容易透過皮膚蒸散出來,一旦失水過多,蝸牛容易“失水身亡”。當蝸牛軟體伸出殼外時,在皮膚上覆蓋一層黏液,因濃稠的黏液密度較大,不易蒸散,進而也減緩體內水份的散失。所以蝸牛黏液具有降低水分的散失、潤溼皮膚的作用。第三,冬寒夏熱,蝸牛冬、夏眠時,腹足分泌的黏液,變幹後封堵殼口,像一道密封門簾;目的就是隔熱保溫,安全度過冬、夏季。因此,蝸牛的黏液具有隔熱保溫的作用。此外,蝸牛的黏液具有驅蟻防蟲的作用。
查完資料後,我立刻就把答案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著說:“以後只要多細心觀察你身邊的事物,積極思考問題,透過各種工具或向別人請教,你就會了解更多的知識和秘密。”我發現蝸牛的秘密啦!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9
蝸牛,這個又小又“懶”的動物。許多人沒有去留意過它,但它身上有很多秘密等我們去解開。蝸牛夏天要夏眠,冬天要冬眠。這要是跟人比,這也真能睡的。關於蝸牛的問題有很多,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就能解開許多難題。
星期天下午,我在陽臺上剪盆栽,突然發現一隻蝸牛爬上了盆栽的葉子上,“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蝸牛爬行時為什麼會留下一條線?”“蝸牛是不是爬行!”帶著這幾個問題,我決定自己去尋找答案。第一、蝸牛是益蟲嗎?我把白菜、生肉、蘿蔔分別放在剛剛從草叢裡抓來的蝸牛“人質”面前,只見蝸牛爬上了白菜葉子,大口大口地啃了起來。這就可以否定我的猜測,蝸牛是害蟲。第二、爬行時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於是我翻開語文書,找到《蝸牛慢條斯理的生活》這篇文章。這下,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那“一條線”其實是一種黏液,這種黏液很有用,能讓蝸牛在鋒利的刀刃上邊爬行,而不會被割破!蝸牛不是爬行,而是滑行。它身體下部貼在地面上,身體的前部往前伸展,然後再把殼往前拉。它的身體就這麼一點兒一點兒地被拉向前,殼也一點兒一點兒地拉向前。蝸牛懼怕強烈的陽光,所以只有在晚上覓食,陰天沒有陽光它白天也覓食。蝸牛行動很緩慢,一小時只能走大約4米。蝸牛的嘴還沒有一根大頭針的針尖大,卻有一兩萬顆牙齒。
透過實驗和翻閱書籍,使我揭開了蝸牛的秘密,只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人類就能揭開更多秘密。
蝸牛的發現作文 篇10
雨後,幾隻蝸牛在花園的花草上爬著。我看到了這幾隻蝸牛,腦袋裡頓時竄出一個大問號。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條粘乎乎的線。
於是,我決定自己來研究這兩個問題。我順手抓了幾隻蝸牛放在地上,並且還放了幾張白菜葉,和一些小昆蟲在地上。它們聞到了白菜葉的味道,從它那殼裡探出頭來,向白菜葉爬去,不一會兒,幾片白菜葉被它們啃光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鍋牛是害蟲。
然後我又開始研究蝸牛爬過的地方為什麼會留下一條粘乎乎的線了。我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得用“殘忍”的辦法,於是我一腳踩碎了蝸牛的外殼,蝸牛的肉露了出來。我拴了一根小木棍,將蝸牛的肉給挑開。只見在那肉上面有許多吸盤大小的孔,在那些孔裡,還有像鼻涕一樣噁心的粘液。這下子我可全明白了,原來蝸牛是透過身上的吸盤發出的粘夜。
我透過自己的實驗發現了蝸牛的秘密,我知道了,大千世界的奇妙萬萬千千,我們要學好科學知識,要更加了解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