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集錦四篇

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集錦四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解決方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解決方案 篇1

  系統啟動後,彈出如下之類對話方塊的:

  這往往是防毒留下的後遺症。

  參考解決方案如下:

  1、執行“msconfig”,把啟動項裡相關的項前面的鉤都去掉!

  2、按照啟動項裡提示,找到該目錄,刪除那個檔案。

  3、清空IE臨時快取和系統臨時快取。

  4、執行”regedit“,找到如下分支: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Run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Shared ToolsMSConfigstartupreg

  刪除與其名字相關的條目

  重新啟動電腦,如果問題還沒得到解決,

  那麼就執行”regedit“

  編輯--查詢--輸入出錯模組的名稱,找的項全部刪除之就好了!

解決方案 篇2

  一、取得的成效

  我市三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確定的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四區一線”戰略佈局中,依託**乳製品加工企業,把**、**兩鎮定為奶業片區。

  自20xx年2月10日正式啟動以來,透過市財政每公斤牛奶補貼0.2元;鄉鎮每頭奶牛劃撥3畝地飼草飼料地;奶農無償使用小區設施;積極協調信用社貸款幫助奶農購牛,畜牧專業技術人員跟蹤技術服務;就奶農在養殖高產奶牛的飼養管理、疫病防治技術的難點問題,聘請自治區新農大、畜科院培訓中心的專家教授舉辦了一期培訓班;這一系列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奶農的積極性,奶業片區發展勢頭良好。

  透過深入片區鄉鎮、村隊、奶農與企業,與鄉鎮幹部、奶戶與企業管理人員交流、座談,大家一致認為:在該片區發展奶牛養殖比種植棉花經濟效益可觀。把**、**兩鎮作為“四區一線”奶業片區定位準確,符合實際,目前,透過各項優惠政策的出臺落實,片區奶業發展正在逐步走向高潮,為**乳業建立了逐步穩定的奶源基地,企業開始由過去的虧損變為盈利,具體表現在:

  (一)片區銷售鮮奶量由20xx年1月的6噸/日提高到了20xx年6月的13噸/日,提高了10噸/日,如包括**和八十四戶鄉日均可收鮮奶16噸。

  (二)**乳業自20xx年6月28日組建以來,因沒有穩定的奶源基地,奶源短缺、到周邊地區搶奶收購,成本增加,且牛奶質量難以保證,企業一直處於虧損經營狀態。到20xx年上半年開始每日收購片區奶和周邊鄉鎮牛奶達16噸,企業由虧損為盈利。20xx年上半年,企業產值1200萬元,利稅20萬元,初步走向良性迴圈。

  (三)奶農收益:如**奶牛小區的奶農梅月祥飼養78頭奶牛,其中產奶牛35頭,後備牛25頭,每日交奶800公斤,養一頭擠奶純收入6000元;奶農張應平養44頭奶牛,產奶牛21頭,飼草飼料全部要買,養一頭奶牛純收入在4000元左右;**鎮榆樹村的劉振江養18頭奶牛7頭產奶牛,3頭懷孕牛,8頭後備牛,飼草飼料基本自給,養一頭奶牛純收入6000元;**六隊藏雷養8頭奶牛,擠奶牛4頭,飼草飼料全部自給,養一頭奶牛純收入近8000元。

  (四)奶牛品質不斷提高,隨著畜牧技術服務加強,提高奶農科技意識,奶牛品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如**鎮由年初的1443頭牛下降到目前的901頭牛,但是牛奶產量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養奶牛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該片區07年內新增奶量2500噸,養牛戶新增收入新增產值575萬。

  實踐證明,我市確定的奶業片區非常正確,透過一年半的運營,實現了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帶動力逐步加強,規模日益增大。為我市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一定貢獻。要進一步堅定信心,做大做強。

  二、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1、目前奶牛養殖片區,因奶戶分散、擠奶衛生、清洗不到位,牛奶衛生指數超標。

  建議奶牛飼養逐步走“小區集中飼養”發展,以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和牛奶品質,目前僅**奶牛小區,飼養320頭牛,牛奶產量每天都在5噸以上,而且都達到了衛生指標和牛奶收購標準,部分散戶、養殖奶牛經驗豐富想擴大養殖規模,但存在院落小無場地,急需建設奶牛標準化養殖小區才解決,今年申請國家建設小區資金100萬元,已確定了兩個小區建立,今後逐年解決向規模化發展。

  2、牛奶收購價格偏低,平均奶價2.2元/公斤,最高2.35元/公斤,加上0.2元補貼,最高可達2.55元/公斤,但還是比周邊地區持平或略低。飼草飼料價格逐步升高,帶動飼養成本不斷增加,養牛戶反映強烈。

  建議企業牛奶收購價格每公斤再提高0.05元/公斤—0.1元/公斤。

  3、為了在牛奶收購中體現公正、公平、公開保護奶農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儘快建立牛奶質量第三方檢測監督機制,維護牛奶收購秩序。此專案已列入20xx年自治區奶業發展補貼專案,下半年將建成。

  4、部分奶農特別是大戶,急需貸款購牛和壓制青貯飼料如**鎮奶牛小區的梅月祥,急需壓制青貯500噸,所需要15萬元,還有部分奶農想擴大再生產,購買高產奶牛,急需貸款的問題。

  建議政府協調金融部門,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加大扶持力度,實行按揭貸款,每月從奶款中按比例償還,貸款部分由政府貼息或部分貼息。這樣降低了金融部門的風險又減輕了奶農的負擔。實行由銀行貸款,保險公司做保險擔保,政府貼息,企業幫扶,農戶發展的五位聯動的發展模式。

  5、建議把吉爾格勒鄉和八十四戶鄉也納入奶價補貼範圍,到年底奶產量可達到20噸/日,到20xx年可達到30噸/日,促進我市奶業又好又快地健康發展。

解決方案 篇3

  安裝Tomcat後,啟動tomcat時,會出現:

  20xx-10-12 13:46:57 org.apache.commons.modeler.Registry loadRegistry

  資訊: Loading registry information

  20xx-10-12 13:46:57 org.apache.commons.modeler.Registry getRegistry

  資訊: Creating new Registry instance

  20xx-10-12 13:46:57 org.apache.commons.modeler.Registry getServer

  資訊: Creating MBeanServer

  20xx-10-12 13:46:58 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Protocol init

  嚴重: Error initializing endpoint

  java.net.BindException: Address already in use: JVM_Bind:8080

  at org.apache.tomcat.util.net.PoolTcpEndpoint.initEndpoint(PoolTcpEndpoint.java:270)

  ……

  衝突提示。

  在瀏覽器中訪問http://127.0.0.1:8080時出現XDB登入視窗而不是Tomcat的Welcome頁面,如下:

  進入命令列,執行 netstat –a命令檢視埠,8080已被佔用(如下),什麼原因呢?

  這是因為這臺機器上已經安裝了Oracle 9i資料庫。從Oracle 9i開始,建立資料庫時預設包含了XDB特性。Oracle9i支援XML資料庫,8080是Oracle XDB(XML資料庫)Http服務的預設埠,Oracle XDB還有一個Ftp服務,預設埠是2100。而Tomcat、Jboss等的預設埠也是8080,所以出現衝突,另外從網上查詢得知Oracle XDB的埠設定不在配置檔案中,而是在資料庫裡。

  那麼怎麼解決呢?這裡介紹四種解決衝突的方式,都比較簡單:

  一、修改Tomcat埠

  修改Tomcat埠比較容易,在Tomcat安裝目錄conf下的server.xml檔案中,找到

  port="8080" minProcessors="5" maxProcessors="75"

  enableLookups="true" redirectPort="8443"

  acceptCount="100" debug="0" connectionTimeout="20000"

  useURIValidationHack="false" disableUploadTimeout="true" />標籤,把Port=”8080”改為Port=”8088”或其他埠就可以了

  二、使用Oracle控制檯修改Oracle XDB Http/FTP服務埠

  雖然修改Tomcat埠可以很容易解決問題,但有時不想修改Tomcat埠,可以修改Oracle XDB服務埠來避免衝突。

  登入Oracle控制檯可以以獨立方式登入,但必須以SYSDBA身份登入,否則不能操作XDB配置引數。

  登入到Oracle控制檯後,展開”XML資料庫”項,XML資料庫下有配置、資源、XML方案三個子項。選中配置選項,XML資料庫引數會顯示在右邊區域。如圖所示:

  修改引數名為http-port的項,值8080改為8088或其他未佔用埠值,也可以修改ftp-port的值,然後點右下腳“應用(P)”按鈕應用新修改的埠值。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每個Oracle例項都會預設佔用8080和2100埠,所以需要修改本機Oracle上的所有例項的XDB配置。

  三、命令列方式(用Oracle提供的包)修改Oralce XDB埠

  1、進入命令列,連線sqlplus

  C:/ >sqlplus /nolog

  SQL*Plus: Release 9.2.0.1.0 - Production on 星期三 10月 12 14:53:56 20xx

  Copyright (c) 1982, 20xx,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SQL>

  2、以SYSDBA身份登入

  SQL> conn sys/wangzh@test as sysdba

  已連線。

  3、修改 HTTP port 由 8080 改為 8088

  SQL> call dbms_xdb.cfg_update(updateXML(dbms_xdb.cfg_get(),

  2 '/xdbconfig/sysconfig/protocolconfig/httpconfig/http-port/text()'

  3 ,8088))

  4 /

  呼叫完成。

  4、 也可以修改FTP 埠,舉例如下,將埠2100改為2111,一般情況下不用改就可以。

  SQL> call dbms_xdb.cfg_update(updateXML(dbms_xdb.cfg_get(),

  2 '/xdbconfig/sysconfig/protocolconfig/ftpconfig/ftp-port /text()'

  3 ,2111))

  4 /

  呼叫完成。

  5、提交修改

  SQL> commit;

  提交完成。

  SQL> exec dbms_xdb.cfg_refresh;

  PL/SQL 過程已成功完成。

  四、使用Oracle DBCA嚮導工具,可以啟用、禁用和配置XML DB埠號

  1、啟動DBCA(DataBase Configuration Assistant)嚮導

  2、選擇“在資料庫中配置資料庫選項”,單擊“下一步”按鈕

  3、選擇資料庫例項名,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口令,使用者必須具備DBA許可權,單擊“下一步”按鈕

  4、資料庫特性頁,點選“標準資料庫功能”按鈕開啟標準資料庫功能頁,然後選擇Oracle XML DB 項後的“自定義”按鈕,開啟“Oracle XML DB”頁,如下:

  可以選擇啟用或禁用XML DB 協議,啟用XML DB協議的情況下,可以配置埠號。配置埠號有兩個選項,使用預設配置或自定義配置

  如上圖所示,自定義FTP和HTTP埠值。然後點“確定”按鈕完成配置。

解決方案 篇4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在經濟時代,知識是企業的戰略性資源,知識管理是企業面對新形勢所做出的戰略反應。知識管理,簡單他說就是對企業的知識資源進行管理的過程。如何對知識進行蒐集和整理,如何使每一個員工都最大限度地貢獻出其積累的知識,使企業實現知識的共享,就是企業進行知識管理的主要目標。

  知識管理要求企業實現知識的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使企業能夠對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應,並利用所掌握的知識資源預測外部市場的發展方向及其變化。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如果離開了知識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競爭力。施樂公司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正如施樂首席科學家約翰·布朗(John Brown)所說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公司要能夠敏捷地利用知識提高公司的競爭力。早在五六十年代,施樂公司就已經是世界上著名的辦公裝置的生產者,它生產的各種影印機名聞天下。後來,施樂公司的統治地位受到了日本影印機的威脅,為了鞏固自己在影印裝置領域的領先地位,施樂公司在80年代就最先建立起基準測試(benchmarking)制度,向其它行業的優秀公司學習,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進人90年代後,施樂公司又以戰略性的眼光,不惜投入,率先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知識管理體系,展示了企業為迎接知識經濟的到來而採取的發展戰略,從而為企業的競爭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

  一、密切注意和深入研究知識管理的發展趨勢

  早在三四年前,施樂公司就在公司內部實施知識管理,並一直在該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這得益於施樂公司對知識經濟和知識管理的密切關注和深入研究,該公司積極主動地投入研究資金,在世界範圍內探討知識管理的作用。為此,施樂公司還啟動了名為“知識創新”的研究工作,這項工作與施樂公司的長期戰略,即“提供新的知識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客戶的需要”緊密相連。該項研究工作的主要內容有:

  1.對美國其他機構的60名知識管理工作者行進深度面訪,瞭解他們對知識管理的認知程度,並列出了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十個知識管理領域:

  (1)對知識和最佳業務經驗的共享;

  (2)對加識共享責任的宣傳;

  (3)積累和利用過去的經驗;

  (4)將知識融人產品、服務和生產過程;

  (5)將知識作為產品進行生產;

  (6)驅動以創新為目的的知識生產;

  (7)建立專家網路;

  (8)建立和挖掘客戶的知識庫;

  (9)理解和計量知識的價值;

  (10)利用知識資產。

  2.參加由美國、歐洲和日本等100名知識管理者組成的研究小組。他們大多是世界500家大公司中負責知識管理的高階管理人員。該小組一年開展一兩次研討活動,以溝通各公司在知識管理方面的進展情況,探討知識管理的發展趨勢。

  3.積極參與安永(Emst &Young’s)諮詢公司組織的“知識管理”活動。這是一個多客戶知識管理專案,有10至15家公司參與,並在劍橋商業中心的領導下建立了互助研究基金。到目前為止,這個小組開展的活動有會議、研究小組活動、工作研修等。其目的是建立一個知識管理實踐方面的共同體。

  4.支援三個由美國生產力和質量

  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進行的基準測試研究專案。第一項研究是跟蹤10家公司知識管理的發展趨勢,並記錄其應用的情況;第二項研究主要集中在支援知識管理的資訊科技方面;第三項是歐洲公司知識管理的基準測試。

  5.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Hass)商學院建立了知識管理教位。

  二、設立知識主管

  知識主管的主要任務是將公司的知識變成公司的效益,他的主要職責為:

  1.瞭解公司的環境和公司本身,理解公司內的資訊需求;

  2.建立和造就一個能夠促進學習、積累知識和資訊共享的環境,使每個人都認識到知識共享的好處,併為公司的知識庫做貢獻;

  3.監督保證知識庫內容的質量、深度、風格,並與公司的發展一致,其中包括資訊的更新等;

  4.保證知識庫設施的正常執行;

  5.加強知識整合,產生新的知識,促進知識共享的過程。

  由於知識涉及的範圍大於資訊,知識主管的作用已大大超出資訊科技的範圍,進而包括培訓、技能、獎勵、戰略等。因此,企業在設立知識主管時應避免將知識管理視為資訊管理的延伸,從而試圖把資訊主管錯誤地改為知識主管,因為這將在不知不覺中會把知識管理工作的重點放在技術和資訊開發,而不是置於創新和集體的創造力上。

  三、建立企業內部網路

  施樂公司專門建立了名為“知識地平線”的內部網路。這個網路在1997年11月首次登亮相,“實況轉播了施樂和永安公司聯合舉辦的“知識超越”會議,有1500?/FONT>20xx名職工訪問了這個網路。將這個網路取名為“知識地平線”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產業剛剛興起,社會對知識管理的理解和行動剛剛開始。

  “知識地平線”主要包括以下6方面內容:

  1.工作空間:這是員工可以”分享文獻和思想的虛擬空間,這部分內容是可以自我組織和自我維護的。

  2.知識管理新聞:包括有關知識管理的新聞、事件、報告、演講和各種活動通知。這項內容每週更新一次,在事情較多時更新更為頻繁。施樂公司聘請兩名資訊監測人員從一千多種資訊資源中抽取知識管理資訊。

  3.事件:儲存有關知識管理的會議、研討、演講等資訊。

  4.知識的蒐集:這個知識庫儲存知識管理研究資料、發展趨勢和最佳實踐案例,其中也包括施樂職員已經做的工作和有關施樂公司的文章。除此之外,還有有大量施樂的知識管理案例研究。

  5.產品、技術和服務:該部分目前尚未開放。它將儲存施樂公司及相關公司的知識產品、技術和服務資訊。

  6.相關網點:連線了與知識管理有關的15一20個站點,包括知識工作和知識管理站點、知識公司的站點等。

  四、建立企業內部知識庫

  施樂公司還建立了企業內部的知識庫,用來實現企業內部知識的共享。知識庫建立在企業的內部網路上,該系統由安裝在伺服器上的一組軟體構成,它能提供所需要的服務以及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和網路許可權控制功能。員工可以利用該系統閱讀公報和查詢歷史事件,並彼此在虛擬的公告板上相會。該系統解決了公司內部知識共享問題。

  知識庫裡的內容包括:

  1.公司的人力資源狀況;

  2.公司內每個職位需要的技能和評價方法:

  3.公司內各部門、各地分公司的內部資料;

  4.公司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等歷史資料;

  5.公司客戶的所有資訊;

  6.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及合作伙伴的詳細資料:

  7.公司內部研究人員的研究文獻和研究報告。

  五、直視對公司智力資源的開發和共享

  施樂公司非常重視對公司內部智力資源的開發與共享。公司總經理兼執行董事長保羅、阿爾菜爾(Pau1 A. Al1air)認為:“知識管理是從強調人的重要性,強調人的工作實踐及文化開始的,然後才是技術問題。”為此,公司採取的措施主要有:

  1、將公司的.人力資源狀況存入知識庫。這樣可以方便知識主管及其他管理者對公司員工的管理。

  2、讓員工進行自我測評。施樂公司在內部資訊系統上專開了一個網頁,在網頁上列出公司每個職位需要技能和評價方式、每個職員可匿名上網,利用該系統對自己的能力作出評價,系統會幫助你找出自己和職位上的差距,並告訴你如何提高或改變的方法,即每個員工可以實現自我測評;這一系統有利於員工的職業培訓和職業發展。

  3、將員工的建議存入知識庫中。員工在工作中解決了一個難題或發現了處理某件事更好的方法後;可以把這個建議提交一個由專家組成的評審小組。評審小組對這些建議進行稽核,並把最好的建議存人知識庫中,在建議中註明建議者的姓名,以保證提交建議的質量及促進員工提交建議的積極性。所有的員工都可以從知識庫系統中看到這個建議。

  4、開創家庭式的辦公環境。公司對員工的工作環境進行了改善,員工工作空間的牆被塗成了淺粉色、紫色、黃色和綠色,全部的工作空間都是平等和開放的。施樂公司認為,這樣有助於創造一個充滿和諧的氣氛,有利於員工之間進行公開、坦誠的交流。

  六、改變傳統的營銷方法

  傳統的營銷方法是指企業與客戶之間只是單純的買賣關係,現在要改變這種單一的關係,變客戶為合作伙伴,充分挖掘客戶的有效資源,在營銷過程中促進企業與客戶的共同發展。

  1.對銷售部門的知識管理。在過去,施樂公司的銷售人員一般為一個客戶工作一年,然後轉為其他客戶。以這種方法運作,公司損失了大量的知識。因為每次業務人員對新客戶都是陌生的,因此需要從頭開始瞭解這個客戶,這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客戶也不希望這種行為發生,客戶希望按以前約定好的計劃進行。現在施樂在公司的內部網上建立了一個系統,銷售人員將所瞭解到伯客戶:的所有資訊,特別是每一筆交易的情況都存入這個系統。公司鼓勵銷售人員瞭解客戶各方面的情況、包括客戶的個性。脾氣、喜好、習慣,甚至小孩的姓名等,當然還包括有關客戶的商業資訊。如果客戶在商務交往中發生了不愉快,銷售人員必須將事情的背景記錄下來,施樂公司會派專職人員負責處理客戶和員工之間的矛盾。

  2、對維修部門的知識管理佔施樂公司開展了一個有關維修業務的知識管理計劃,以更好地獲得並儲存維修人員的知識。在此前,售後服務部門的新知識是透過手冊傳遞給每個維修人員的,由於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軟體開發的時間也越來越短,手冊一制訂出來往往就過時了。現在工作手冊的傳遞也已進入了計算機時代。施樂公司的技術人員現在擁有帶高效能超支本文獻服務功能的便攜電腦,用來診斷和維修機器。假如技術人員要進行復印機的例行檢查,那麼就可以透過超文字快速連線到有關的工作指南中去;若技術人員打算更換某個零件。那麼這個系統也可自動連線有關零件的圖紙和更換程式。這種“聰明的小手冊”的成本比印刷的版本要便宜得多,並且可以經常進行更新。施樂公司還建立了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維修人員可以進行實地交流、診斷和維修機器。維修人員還可將在工作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或新方法及時存入這個系統,以實現維修知識的共享與及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