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無聲告白》的讀後感(精選6篇)

《無聲告白》的讀後感

《無聲告白》的讀後感(精選6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無聲告白》的讀後感(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無聲告白》的讀後感1

  很久沒有更新blog了,自從有了微博和微信,彷彿大幅提升了我的總結歸納能力,所有感想和牢騷用140個字就能發表完。就像現在的“知乎”,都是碎片化的資訊,在自我感覺自身知識昇華的假象下,很難靜下心來系統的看完一本書。

  《無聲告白》是我花一天時間讀完的一本小說。看完之後,總覺得想寫點兒什麼。這本小說作者是居住在美國的華裔,不知道是不是華裔的骨子裡面都有潛在的自卑感,因此特別渴望“成功”或者藉由子女的“成功”來贏得別人眼中的讚許,從而肯定自身的價值。所以,這部小說在種族方面、男女平等方面、子女教育方面都充滿了作者主觀的感受,可能很多內容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

  小說中的母親是美國人,但是其言談和行為卻十分中國化,以致我讀的時候總會有點兒“出戏”。我甚至我覺得,如果忽略書中的美國背景,把種族差異換成城鄉差異,整個情節放到中國,也十分合適。舉個例子,家長們是不是都很喜歡送書給孩子作為禮物?

  中國人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很多家長都會將自己無法實現的人生理想寄託到孩子身上。所以,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很值得中國家長記住: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你是想讓孩子重複一條你自己的道路呢,還是應該讓他自我發現興趣所在?遺憾的是,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和浮躁的社會環境都給不了孩子自我發現自身興趣和特長的時間,家長們的集體焦慮直接導致孩子們臉上呈現日益凝重的表情。

  我曾經坐在少年宮的大廳裡觀察過來來往往的孩子,年齡越小,臉上的笑容越多;年齡越大,表情越凝重。我很希望我的兩個女兒臉上的笑容能夠持久些。雖然在目前的環境下,快樂學習很難成為現實。但是,多陪陪孩子,多瞭解孩子真實的想法,應該還是能夠做到的。從今天開始,少一點兒灌輸,多一點兒溝通,給孩子們的成長多一點兒空間和時間。

  《無聲告白》的讀後感2

  已過午夜,丈夫和兒子發出輕輕的鼾聲,我仍在捧著一本書讀得驚心動魄,還差最後三十頁,絕對等不得睡一覺的間隔。小說寫得太精彩了,尤其是作為一位母親,讀來更是寸斷肝腸。

  這本叫《無聲告白》的小說,出自一位美籍華裔女作家之筆,扉頁上的她很年輕,也很漂亮,很難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靈魂的故事是這位優雅、溫婉的女士所作。小說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寫的是成為“異類”的那種負擔與壓力,這種負擔與壓力,通常會摧毀一個人,而不是塑造一個人。

  先說說故事梗概:莉迪亞死了,她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莉迪亞的屍體被發現後,她的父親內疚不已,母親則一心報復。莉迪亞的哥哥覺得,隔壁的壞小子鐵定脫不了關係,只有莉迪亞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

  莉迪亞的妹妹看清了什麼呢?

  原來,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窮困的華人移民後代,從小受到排擠、孤立,最大的夢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李太太由單身母親撫養長大,雖是地道的白人,卻不願屈從母親期望的女性傳統角色,她夢想擁有自己的事業,比男人更加卓爾不群。倆人的結合有愛,也有很深的誤解和由誤解產生的期待。等到孩子相繼出生,誤解越來越深,差點導致家庭的崩解。此後,莉迪亞就成了維繫家庭表面安穩的紐帶。她既要安撫父親對友誼的渴求,又要滿足母親對出人頭地的期盼。她被親情綁架,被父母的懦弱壓垮。

  在小說中,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夢想,在現實中卻都舉步維艱。當成人的夢想遭到現實困境,當成人解決不了自己內心的痛苦,這種憤憤不滿,這種失魂落魄,就會轉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樣,不但互相傳染,還會感染給所有的家人。當內心的痛苦深藏成秘密,這些秘密就會讓家庭產生裂痕。我想,每個人都難免心意難酬,難免傷痕累累。但是,這些決不能成為勒索他人的藉口,尤其不能轉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壓。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繞不開的難題,那麼,這些都應該由每個時代裡的每個人去求索,去抗爭。轉嫁痛苦是一種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來,也只好自己認,至少不要讓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靈。“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這行字像針一樣刺進你的心裡,告誡你:要有勇氣活出自己,否則,你不但成為不了他人期待的樣子,還會因此自我毀滅,帶給他人更大的打擊。因為,每個人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在別人哪怕是最親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徹底的代償。

  《無聲告白》的讀後感3

  朋友問我,“你怎麼好久都沒更新了?”聽到這個,甚是欣慰,這說明有人在關心我呀!

  是呀,最近比較忙,忙工作,出差,陪孩子,輔導作業,整個人都快要垮了,累得窒息,週五又得和幾個朋友一起去做汗蒸,練熱瑜伽,幾乎沒有時間停住腳步去想想自己的生活處境,去想想自己是怎樣影響周遭的人,家人,朋友,同事,孩子,眼裡只有自己,生活就會活得越來越沒有趣味!

  上個週末得閒,把同事強烈推薦給我書看完了,書名叫《無聲告白》,自認為語文不是很好的人也來寫讀後感了,可想而知這本書給我的感觸有多深。我在這裡先講講大致的故事情節,裡面的景物描述也很完美,看完這本書輔導小學作文絕對沒問題了。

  文章以名為莉迪亞的女孩失蹤開始,繼而她的家人、警察搜尋線索來回憶她的家人之前所發生的事。女孩的媽媽瑪麗琳是美國白人,高中準備考進大學當醫生的時候遇到了她的爸爸詹姆斯,詹姆斯是中國人,寄宿在美國富人家裡,靠富人救濟考上了大學,他那時一心想上哈弗,但是沒能如願。瑪麗琳與詹姆斯在未經家人同意的情況下奉子成婚,婚禮很簡陋,瑪麗琳的母親在婚禮上輕聲說,“不可以,不可以,你應該嫁給”和你一樣的人“,你一定會後悔的!”自他們結婚後,母親未和瑪麗琳聯絡過,以不告而別,離家出走的形式離開了三個月。後來瑪麗琳發現自己已有身孕,沒法繼續上課,於是回家了。繼續相夫教子的生活。於是有了第三個小孩漢娜。

  瑪麗琳傾其一切培養莉迪亞,讓她學習生物、物理以致考上大學當醫生。生日、節日送給莉迪亞的禮物都是書。莉迪亞壓力很大,但是她都壓抑自己,從不反抗瑪麗琳的吩咐,因為她怕媽媽再一次離家出走。在莉迪亞上高一第二學期的時候,成績一度的下降令她很苦惱,然而此時她的哥哥內斯已經提前獲得了哈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莉迪亞很怕哥哥離她而去,試圖把哈弗大學寄給內斯信撕掉。她知道哥哥遲早要離她而去,去哈弗過自己的生活,再也不用聽父母的管束。莉迪亞與小巷子裡的傑克私混在一起,經常很晚回去,抽菸,上他的車,甚至想與其同居。傑克與內斯的關係使傑克阻止了莉迪亞。莉迪亞很是傷心,半夜她一個人偷偷來到湖邊,腳放入湖水中,靜靜地與水接觸,結束了她的生命。

  故事很長,很多情節沒法一一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下。

  我們不能把自己所沒法完成的夢想強加給小孩,小孩有自己的人生,應該讓其自由成長,讓其找到真正的自己,他的人生才會更完美。

  《無聲告白》的讀後感4

  上次的讀後感講了一個,為了向父母證明價值從而冒險屠巨龍的孤獨少年。這次,我們來講一個,為了擺脫父母掌控從而走上不歸路的孤獨少女。

  不禁有些感慨,會是怎樣的機緣,讓我在這段時間裡,碰巧連續看了兩本與少男少女有關的小說呢……而且是如此動人的小說。

  曾經有位心理學家這樣說過:中年危機其實是青春期危機的重現。我恰好已人到中年。危機說有些誇張,但正面對著中年人的各種人生挑戰卻是有的。碰巧看到的這些青春小說或許也是冥冥中註定的相遇。

  讓我們回到書中來。

  15歲混血少女莉迪亞是移民美國的華人高知父親和能幹美國母親的女兒。父親渴望女兒成為一個能融入當地社會的受歡迎的人,從而彌補自己在異國他鄉一直無法融入當地社會的痛苦;母親渴望女兒成為一個稟賦優異才華出眾的人,從而彌補自己年輕時一直未能達成的事業有成的夢想。

  而女兒自己,由於在5歲時遭遇了母親突然消失(離家出走,數月後回家)的心靈創傷,從此一直掙扎於擔心再次失去父母的恐懼不安中,在現實中無限滿足父母的願望,討好父母,可悲地成為了父母個人夢想的寄託物。

  話說,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對孩子傾注了自己未曾實現的期待和夢想,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這也是為何有此一說“失去父母如同失去過去,失去孩子則如同失去未來”。這恐怕是流淌在人類血液裡不朽的遺傳元素吧。

  然而,莉迪亞的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到了幾乎登峰造極的地步—連聖誕節送的禮物,都只與他們自己的夢想有關———不是指導人際交往的書籍,就是女性成功勵志方面的書籍……這一切就像一塊塊磚頭,沉甸甸地壓在了莉迪亞的心頭。即使後來父親終於送了一條她內心一直嚮往的漂亮項鍊,也令人無奈地帶著“有條件”的味道,成為了一條勒住莉迪亞脖子的繩索。

  當莉迪亞終於想要反抗,鼓起極大的勇氣有意接近一個“壞小子”,想要開始一段戀情,追尋自我的生活時,發現要逃離原來的人生並不是那麼順遂的—她被表面是壞小子實則同性戀的男孩拒絕了。而她唯一的資源(她沒有任何朋友),唯一信任親近的人—哥哥,在這時離開了家去遠方讀大學,並且,正沉浸在夢想實現的興奮中的哥哥對妹妹已無暇顧及了……

  一根接著一根,所有能讓人生存下去的支柱都轟然倒塌。

  雖然這樣說似乎讓人有點沮喪,可是,生存在病態家庭的孩子,真的很無助無力,很多孩子不得不成為了父母夢想的犧牲品。這無論是在教科書裡,還是我自己的臨床案例中,都碰到太多太多。

  當然,也有成功自救,最終活出自我精彩人生的例子。可是,真的不多。因為,太難。

  這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在提倡父母們需要不斷學習成長,不斷了解自我,探索內心世界的一大原因。否則,單靠孩子自己努力突破,不是不可能,難度不知道會大多少!

  那麼,莉迪亞想要無聲告白的,究竟是什麼呢?

  。。。。。。

  她殺死的不是自己,是父母的幻想,是沉重的生活,是不快樂的短暫人生……

  她其實並不想殺死自己的……這個可愛動人的孩子。

  她其實熱愛生命。

  對此我堅信不疑。

  《無聲告白》的讀後感5

  “莉迪亞死了。”這是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剛過16歲的莉迪亞是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女兒,她有一個哥哥內斯和一個妹妹漢娜,這個看上去溫馨和睦的家庭因此籠罩在悲傷的陰影中。隨後這個家庭曾經和現在的一切都在作者筆下徐徐展開,而我覺得最巧妙的是書裡每一句看似無用的`廢話,其實都可以連線上導致莉迪亞死亡的邏輯,最開始我認為這本書講的太囉嗦了,現在收回這無知的想法。

  父親詹姆斯是中國血統,有著黃種人的特徵因而從小在學校被孤立;母親瑪麗琳從小有著當醫生的夢想,然而在大學沒畢業的時候義無反顧與詹姆斯結婚當了家庭主婦,因為新郎的黑頭髮黃皮膚這場婚禮沒有得到她單親母親的祝福反而讓瑪麗琳與母親斷絕關係。

  上面這段背景看似廢話,但實際上是莉迪亞死亡的根源之根源:父親因為從小被孤立,他對女兒的期望就是交很多朋友;母親把當醫生的願望強加在女兒身上。你可能會問就這些怎麼可能導致莉迪亞死亡?她不喜歡可以不做嘛。這要從她母親的一次離家出走說起。在內斯和莉迪亞還小的時候,瑪麗琳厭倦了家庭主婦的生活想完成當醫生的夢想,但詹姆斯不同意,於是她偷偷回到學校去完成學業。在每天等待母親訊息的不安中,莉迪亞反省著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讓母親不願意回來,並暗自發誓如果母親回來的話,她做什麼都聽她的話。瑪利亞果然回來了——並沒有完成學業,而是因為發現自己懷孕了——帶著不甘。但莉迪亞以為是上帝聽到了自己的禱告,從此害怕失去父母成為她最大的恐懼,做什麼事情都刻意去滿足父母的心。

  這本書裡的三個孩子都敏感、善良又可憐。

  內斯是被經常忽視的一個,他嫉妒妹妹得到的寵愛——他考上哈佛還沒有莉迪亞測驗成績不好更讓父母關注——因此他甚至把妹妹推到河裡,當然那一瞬間他就後悔自責了,這件事也並沒有讓第三個人知道。這樣的家庭環境裡他想的只是考上大學逃離。

  莉迪亞承載著父母的期望,沒有朋友的她裝作整天和朋友打電話,不喜歡醫學的她強迫自己啃那些書。她的不快樂只有內斯懂,內斯是她唯一的依靠,在被哥哥推到河裡是一瞬間她甚至感激他使自己得到解脫,因此內斯考上大學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漢娜是被討厭的存在。她的出生是不討喜的,他的父母並不想要第三個孩子,特別是瑪麗琳——這個孩子的出現徹底毀了她的夢想。在家裡父母常常忘了給她擺餐具,她甚至連話也不敢插,常常躲在桌子下。我最心疼的角色就是漢娜,她被母親叫了名字都那麼驚喜,醒悟過來的父親抱了她一下她都會激動到流淚。她是這個家裡小天使般的存在,治癒了傷痛後的家庭。

  讀到後半部分,我並沒有像之前一樣,為懦弱自卑的詹姆斯咬牙切齒、為喋喋不休神經質般的瑪麗琳感到厭煩,仔細一想,這本書寫實得可怕,沒有完美的父母,千千萬萬的父母都是詹姆斯和瑪麗琳,有著那麼幾個突出的特點,而恰好這影響了孩子的命運!

  前文我並沒有用到“自殺”的字眼,雖然警察判定莉迪亞的死亡為自殺,但我解讀到作者的用意並不是這樣。我認為莉迪亞做好了改變的打算,她像是完成一種儀式地划船到湖心,在靠岸時像是要靠別過去似的躍向岸上,也許是她不會水害死了她。實際上她終於做好了重新開始的準備,命運改變就在一瞬間。寫到這我又為莉迪亞感到痛心不已。

  每個人身上都有著父母的對映,我現在才深刻認識到這個觀點的正確性。我想等到我為人父母之時,我會時刻警惕莉迪亞這樣的悲劇。最大的感想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夢想、愛好強加給孩子,與其讓孩子替你完成夢想來換取自己那一點點成就感不如自己重新高考來的快樂(圍笑)。當然上上句話是為了營造氣氛瞎扯淡的,我不想要熊孩子,科科。

  (結束的有點突然所以尬寫這麼一段)由於時間緊這篇寫得很倉促,排版也沒有好好搞,下次不會這樣了我檢討一下。另外好久沒更新了,當時說的每週更一篇也是啪啪打臉,生疼啊。前一段也確實被主題限制思路了,現在想開了隨便寫吧反正沒人看。下期會延續這個話題,談談我父母對我的影響有哪些。

  《無聲告白》的讀後感6

  這本書是從前天晚上開始看,手機放著充電,心裡對自己說看到一百頁就可以玩手機,到了一百頁的時候剛好是一個小章節開始,又對自己說把這個看完,一下子就到一百二十幾頁,這時候拿起手機才發現,原來都十一點了,該洗澡睡覺了,這種感覺也好棒,好想告訴某個人,可是貌似無人分享。

  首先,封面的那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給一百分!

  全書不長,十七萬字,我看的很仔細,每一個小細節都不想錯過,偶爾漏掉了一段文字,就會感覺後面不怎麼連貫,甚至無法理解,所以編排精巧,情節緊湊,短小精悍。作為小說故事的旁觀者,簡單說點啥應該無可厚非吧,如果是真人真事還是避免評頭論足的好!

  故事以莉迪亞失蹤最後從湖底打撈出來,提出懸念,引起讀者的疑惑和興趣,後面娓娓道來,每一個與之有關聯的人,每一個矛盾的思想和行為,比如與眾不同與竭力合群,夢想和現實,每一個扭曲陰暗和偏離真實的綜合體造就了那場悲劇。

  母親瑪麗琳:年輕的時候才華出眾,成績斐然,混在藍色校服裡的唯一白襯衣,即使被嘲弄,她做醫生的夢想堅不可摧,她拒絕學習家政課,不想管理家庭、洗衣做飯、教育子女終其一生,追求與眾不同,因為結晶放棄夢想選擇了哈佛優秀的東方男人託付終身,後來深感壓抑離家出走繼續追夢,這一舉動刺激並對其他家人造成嚴重的傷害,可是卻不得已因為第三個孩子而終止,最終回到家中,自欺欺人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莉迪亞身上卻毫無知覺。

  父親詹姆斯·李:身為學校裡唯一的華人,他從小就遭受排擠,忍受孤獨,沒有朋友,討厭周遭異樣的眼光,(他的子女同樣也經歷著同樣的遭遇),他渴望“合群”,他覺得妻子瑪麗琳看起來是那麼合群,想到這裡,頓時他們婚姻的結合看起來好滑稽又好合理。他在本專業是最優秀的最無法留下哈佛最終去了偏遠的小城,鬱郁不得志,在學校跟同事關係也不好,想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壓抑,他鼓勵或許說強迫更合適,兒女去交朋友,特別是對優秀的女兒莉迪亞,不理解兒子對天文學的熱衷,他希望他們“合群”,可事與願違。

  哥哥內斯:最瞭解莉迪亞享受的父母過分的愛是無盡沉重的負擔,他一個眼神就能寬慰妹妹,可是他自己卻也委屈,父母眼中只有妹妹,忽略了他的存在,就連他透過自己努力被哈佛錄取的驚天好訊息也比不上莉迪亞物理成績下滑,他在學校也沒有朋友,可是始終極力維護莉迪亞,是她唯一的支柱。可是最後被莉迪亞的行為傷到,開始變得驀然,憤怒,不想理她,一門心思想要逃離這個家庭逃往哈佛。

  妹妹漢娜:可能是家裡最無足輕重的人,因為餐桌上竟然會忘記給她擺放餐具。在這樣一個破碎又平衡的家庭裡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她聰明伶俐知道所有人的想法,可是她什麼也做不了,一直一個人孤零零的住在閣樓,渴望要得到多一點關心和愛護,哪怕一點點,她去每個人的房間,偷拿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東西,這樣不會被發現,然後十分愛惜的珍藏起來。這個可憐的小人兒,讓人心疼,想必姐姐逝去,哥哥去哈佛念大學,她會得到更多的愛。

  主角莉迪亞:幼時因為母親逃離的陰影開始做一些取悅母親的事情,目的只是為了想要留住母親。父母親最看重她,幾乎忽略了哥哥和妹妹,面對母親自己做醫生的想法無止境的灌輸,給她買大量的醫學書籍,佈置大量的作業,她說的最多的就是“當然,媽媽”,卻偷偷把一本做菜的書珍藏起來。父親總是要她去結交朋友,她會假裝在電話旁跟同學聊天,其實號碼都沒有撥通,等到父親走開就掛掉電話。這些沉重的愛壓的她喘不過氣來,她並不喜歡,哥哥的理解是她支撐下去的唯一理由,避免失去她甚至把哥哥最期待的錄取通知書偷偷藏起來了,撕毀了參觀學校的邀請信,因為內心的挽留,可是她奪走了哥哥最盼望的東西,哥哥後來對自己遭遇的視若不見,加上學習任務實在太難,發現父親跟助教的情人關係等等,她固執地學壞想要報復,放縱自己,最後當所有的偽裝和窘迫被人看穿,如同千里之堤崩潰一般,她內心激動不已而後平靜,或許她做到了擺脫別人的期待,決定做真正的自己,如同破繭之蛹,隨著小船向湖中漂去,她的一生也就終結了,一條生命就完結了。

  讀罷,開始的沉重與傷痛逐漸釋然,就像書本的封面背景,從左至右,濃厚的墨黑色逐漸散開來。我在思考,從大的環境來想,如果這個社會更加寬容更加友好一些,會不會不一樣?當然這個僅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

  從不妄想改變世界,先從改變自己做起比較具有可行性。母親,不必太固執,強勢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子女身上,多洞察多傾聽多思考,或許會不一樣吧。父親一直給自己定位為孤僻不合群,得不到解脫,也許是他從未脫下的眼光,禁錮在自設的枷鎖,理所當然的影響了下一輩。孩子吧,且不論對錯,是家庭環境影響了他們。我希望小孩子更多的應該是能夠保持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興趣,對身邊的事物友善充滿愛戀,遇到困難能夠敞開心扉,表達想法,敢於爭取和挑戰,選擇自己的人生,其他的就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