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一分鐘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一分鐘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一分鐘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一分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知道時間的價值,初步樹立時間概念。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彈珠和筷子。

  2、記錄表活動過程:

  一、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1、 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麼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

  2、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隻時鐘,咱們來看看時鐘上都有些什麼?(數字、針)

  3、每天三根針都在鐘面上不停地走著,那麼它們走多少就是一分鐘呢?

  4、看到最細、最長,走得最快的針嗎?它叫秒針,秒針走一圈就是一分鐘。

  5、現在我們就來看著秒針轉一圈,感受一下一分鐘到底有多長。

  6、一分鐘過去了,孩子們,一分鐘時間長嗎?一分鐘其實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們靜靜地等上一分鐘,一分鐘還是有點長的`。

  二、體驗:一分鐘能幹什麼?

  (一)第一次遊戲

  1、一分鐘時間,我們能幹些什麼呢?

  2、一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們一起來玩個“和時間賽跑”的遊戲吧。

  3、介紹遊戲材料及玩法:桌子上有一些材料,有夾積木、穿珠子、串彩鏈,老師給你們一分鐘,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什麼事,時間到就停下。

  4、請你們把你完成的事記錄在表格裡。

  5、一起交流自己在一分鐘裡做的事情。

  6、同樣一分鐘,為什麼每組的結果不一樣呢?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7、請同一組的幼兒上來比較記錄表。這些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不同,可他們結果為什麼不一樣?

  結論:有的小朋友在做事時,光看別人,不抓緊時間做自己的事,所以自己完成的任務就少了。不管你做不做事,時間都會不停地走,這些小朋友就是讓時間跑掉了。

  (二)第二次遊戲

  1、你們還想玩一次嗎?

  2、這次還是做和你剛才一樣的事,同樣給你一分鐘,看看這次結果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3、交流第二次遊戲結果。為什麼這一次比上一次完成的任務多呢?

  總結:同樣一分鐘,做事情的結果會不一樣。經常看別人,不專心做自己的事,自己就會越慢,所以我們做事情要抓緊時間。把事情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組織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前幾天,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所花費的時間進行了統計,結果怎樣呢?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選三名幼兒,把統計結果公佈在表格上,進行比較。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你覺得誰最棒?為什麼時間花的少就棒?

  4、為什麼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費的時間會相差那麼大呢?

  5、分析慢的幼兒的原因:xxx怎麼會花了這麼多時間呢?是做什麼事的時候太慢呢?怎樣才能快?

  6、做同樣的事情時間花得多結果會怎樣?時間花得少結果又會怎樣?

  7、與同伴比較,看誰最會抓緊時間。

  五、總結

  1、當我們成為一名小學生後,每天會有更多的任務和作業,都要自己安排時間,如果你拖拖拉拉結果會怎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果又會怎樣?

  2、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動作慢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失去很多玩和遊戲的時間,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學會怎麼樣?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延伸活動:

  在區角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規定時間內操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