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保護水資源及節約用水的一般方法;

  2、學習製作節約用水的標記。

  重點:瞭解保護水資源及節約用水的一般方法;

  難點:學習製作節約用水的標記。

  活動準備:掛圖《節約用水》、《地球上的水》水彩筆、紙等自制標記用材料每人一份,教師自制節水標記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判斷對錯

  1、出示圖片。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並請大家來做小裁判,看看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做法是錯的?

  2、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圖上畫的是什麼意思,並說說哪些是做法是對的?哪些做法是錯的?並說出理由為什麼?

  二、瞭解為什麼要節約用水

  觀看《地球上的水》宣傳片,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情況,知道水的重要性,讓幼兒萌發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三、討論怎樣做個節水寶寶

  1、小朋友,你們家裡有哪些節水的辦法?

  2、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平時是怎樣用水的?

  3、我們怎樣做個節水寶寶?

  4、如果你看到別人汙染或浪費水,你怎麼做?怎樣提醒那些人?

  四、嘗試製作節水標記

  1、我們怎樣讓更多的人知道要節約用水?或提醒大家要節約用水呢?

  2、教師出示已做好的節水標記,告知幼兒標記的意義。

  3、引導幼兒設計新穎的標記,並自制節水標記。

  4、幼兒運用水彩筆、紙等材料自制標記。

  五、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在自己所住的周邊環境、小區中張貼節水標記,說說哪個地方應貼上這個標記?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鏡子的基本特徵和用途。

  2、引導幼兒尋找大自然中的鏡子。

  3、培養細心觀察的習慣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月餅盒、水盆、杯子、凹面鏡、凸面鏡等。

  活動過程

  一、瞭解鏡子的特徵及用途

  1、教師:今天老師的口袋裡藏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摸摸它是什麼?

  2、摸上去感覺怎麼樣?(滑滑的)你覺得那是什麼東西?

  3、(出示鏡子)這是什麼呀?

  4、它可以用來幹什麼?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鏡子?

  5、你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鏡子?(凹面鏡、凸面鏡等)

  二、探索發現生活中的鏡子

  1、教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幹,說出了那麼多的鏡子,那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東西也可以當作鏡子?(討論)

  2、請小朋友到活動室裡去找一找。(音樂)

  3、提問:剛才你們發現了什麼也可以當作鏡子的?(幼兒介紹)

  4、除了我們找到的還有沒有?(舉例:眼睛)

  三、遊戲:照鏡子

  1、教師:請小朋友和我玩照鏡子的遊戲,你們做我的鏡子(教師做動作,幼兒跟做)

  2、隨音樂做照鏡子的遊戲。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磁性原理製作並操作遊戲材料,讓“跑步小人”動起來。

  2、體驗科學探索和遊戲帶來的快樂。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磁鐵、小鐵片、回形針、塑膠片、積木,雙面膠;

  2、幼兒活動材料人手一份;

  3、硬卡紙製作的“跑道”3個;

  4、“跑步小人”範例。

  活動過程:

  (一)、“怎麼讓你的小人跑起來?”

  1、每位幼兒手拿一個“跑步小人”進入場地。師:這裡就是“跑步小人”參加比賽的場地了。我們要讓手裡的小人在跑道上進行跑步比賽,那怎麼樣才能讓他跑起來呢,請你想個辦法吧!請幼兒嘗試各種辦法讓小人在“跑道”上跑起來。

  2、請幼兒說說,試試,你是怎麼讓“跑步小人”跑起來的?

  (二)、“猜猜我的小人是怎麼跑的?”

  1、請老師的“跑步小人“出場。師:老師也帶來了一個“跑步小人”,我也有一個辦法讓他跑起來,想一起看看我的小人是怎麼跑的嗎?教師操作“跑步小人”在跑道上動起來。

  2、幼兒猜猜,為什麼老師的“跑步小人”可以不用手推(或不用嘴吹等)便可以在跑道上跑起來呢?幼兒根據自己看到的,進行合理想象。

  3、揭密神奇之處。

  (1)、結合幼兒的回答,揭密:原來老師手裡有一個神奇的東西――吸鐵石,小人就是跟著吸鐵石的移動在跑道上跑了起來。提出新問題:那麼是不是有了吸鐵石小人就一定可以跑起來呢?

  (2)、請第二個“跑步小人”(未在小人底部固定鐵製品)出場。請一位幼兒在跑道上操作“跑步小人”材料,想一想,為什麼這個“跑步小人”有了吸鐵石的幫助,但是還是沒有跑起來呢?第二次揭密:原來還得有一樣東西和磁鐵配合才能讓小人隨著吸鐵石跑起來。那麼,究竟小人還需要誰的幫助呢?

  (三)、“你的小人也能這樣動起來嗎?”

  1、請幼兒利用所提供的材料,運用磁性原理製作遊戲材料,讓“跑步小人”動起來。師:桌上有很多材料,你去試一試這些不同的材料,看看什麼材料是能夠讓小人隨著吸鐵石在跑道上跑起來的。幼兒探索,教師根據幼兒能力,適當給予指導;鼓勵幼兒嘗試探索所有的材料。

  2、動一動。請幼兒帶領自己的“跑步小人”到跑道上讓他是試著跑一跑。

  3、發現規律。

  (1)、請幼兒說說,你找到了什麼材料是可以讓“跑步小人”在磁鐵的吸引下,跑起來的?什麼材料又不能幫到小人呢?

  (2)、驗證。

  (3)、找到規律,揭示磁性原理:原來吸鐵石是有磁性的,它可以吸起鐵製的物體,像鐵片、回形針,當把它們固定在小人的底部時,手在跑道上移動吸鐵石,小人就會跟著吸鐵石一起跑了;而當塑膠片、積木這樣不是鐵製的物體固定在小人底部時,它不會跟隨吸鐵石一起走的。

  (四)、“看看誰的小人跑得快!”

  1、熱身運動。分組進行,看看哪隊的小人跑得又快又穩。

  2、調頭接力賽。分組進行;要求跑完跑道後調頭,中途小人停住不走了,要用吸鐵石吸住他繼續前行,不能借助手來幫忙;率先跑完六人的組獲勝。

  活動反思:

  磁鐵是幼兒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磁鐵能夠吸鐵的特性決定了它備受幼兒青睞。在這次科學活動中,孩子們透過玩一玩、說一說、想一想、找一找等形式,知道了磁鐵能吸住鐵製的物品。所以也叫做吸鐵石。孩子們在自主的動手操作探尋中,發現了有趣的自然科學現象,在集體的相互交流中,滿足了幼兒積極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很好地調動了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增進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這也達到了我們"支援探索"的出發點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