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有關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四篇

中班安全教案

有關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四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一、設計思路:

  夏天來了,天氣變熱了,孩子因此對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水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水的地方,像河邊、井邊往往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危險就會隨之而來。因此設計本次活動,引發幼兒對玩水的安全意識,特別遠離河水和井水。

  本次活動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好玩的水,知道夏天水帶來的清涼用途。第二環節,危險的水,瞭解河水和井水的危害。第三環節,安全玩水,遊戲感知和了解安全玩水的小常識。

  活動目標:

  1、感受在河邊、井邊玩耍的危害,知道遠離、避免發生危險。

  2、在看看講講中逐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準備:

  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好玩的水——知道夏天水帶來的清涼用途

  1、夏天來了,為什麼大家都喜歡水呢?(水很涼快)

  2、哪些地方有水?(河裡、海邊、自來水、游泳池等)

  3、小結:夏天玩水,可以讓身體涼爽,消暑降溫。

  二、危險的水——瞭解河水和井水的危害

  1、好玩的水裡,會有危險嗎?我們一起看看(播放課件)

  2、丟丟在哪裡玩?他為什麼喊救命?

  3、井邊河邊能去玩嗎?為什麼

  4、小結:不獨自在河邊、井邊玩,這樣就會避免危險的發生。我們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不做危險的事情。

  三、安全玩水——遊戲感知和了解安全玩水的小常識

  1、看看這些朋友他們是怎麼玩水的?

  2、遊戲yes or no

  河邊裡有小魚,我們去把它撈起來。

  趴在井邊看影子。

  在井沿邊走路。

  走在河道隔離帶內……

  3、小結:安全玩水,既能玩的開心,又能避免意外發生,玩得快樂。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火”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它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但水火無情,幼兒卻不理解火的危害,常常揹著大人玩火。再加上馬上就要進入暑假生活,孩子們自己在家的時間長了,沒有了大人的看護,孩子更會去玩火。為了加強孩子瞭解火的危害,我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孩子瞭解火的用途,知道用火不當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從而達成共識:玩火真危險,我們不玩火。

  活動目標

  1、知道火柴、打火機、廚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當會有危險。

  2、不碰觸易燃、易爆的用具,教育幼兒不玩火。

  3、學會如何應對火災,知道如何在火場逃生。

  4、瞭解火的用途,知道用火不當會給人們帶來災難。

  5、教育幼兒懂得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識,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玩火。

  活動準備

  1、打火機、蠟燭、紙張等實驗用品。

  2、溼毛巾、滅火器。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身上穿紅袍,脾氣真暴躁。惹起心頭火,一跳八丈高。(火)

  請幼兒討論火有什麼用處:可以幫我們做飯,可以取暖,可以放煙花,可以烤乾衣服,可以烤熟食物等等。那火除了對我們有好處,有沒有害處呢?

  請幼兒討論火的`危害:火能燒掉房屋、傢俱,火能燒死人,火可以燒掉森林等。

  二、認識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1、觀察小實驗“紙的燃燒”,幫助幼兒瞭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認識火源和易燃物品。

  老師用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將一張紙放在蠟燭的上方,讓幼兒觀察紙的燃燒過程。

  2、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是火源?(打火機、火柴、鞭炮、蚊香)那些東西可以燃燒?(紙、棉花、衣服、煤炭、汽油等)

  小結:在我們的家中經常會有打火機、火柴、煤氣爐等火源,還會有抹布、紙張、塑膠、木製品等易燃物品。火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會正確使用火,火娃娃也會生氣,給我們帶來傷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

  3、討論如果發生了火災,我們應怎麼辦?如何逃離火災現場?

  小結:如果出現小火,我們可以求救大人用水撲滅、用溼布撲滅、用滅火器撲滅……如果出現大火,我們要撥打求救電話119,並迅速逃離現場。逃離時要用溼毛巾捂住嘴巴。

  三、消防逃生演練

  在教室裡點燃廢紙,讓幼兒迅速用溼毛巾捂住嘴巴,老師手提滅火器滅火,孩子迅速按逃生路線逃離現場。

  活動反思

  透過活動的開展幼兒認識到了玩火的危險性,也瞭解了日常生活中的易燃物品,知道自己在家時不能玩火,如果發生火災時也能迅速的逃離現場,保護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最後逃生演練環節孩子印象最深,我們從二樓逃離到安全的地方,四十五名孩子只用了十三秒的時間。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桌椅使用不當會有哪些危險。

  2、學習正確搬放桌椅的方法。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故事《小桌椅的對話》。

  2、幼兒用書第18~19頁。

  活動過程:

  1、 講故事《小桌椅的對話》。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故事《小桌椅的對話》講述故事。

  提問:小椅子對小桌子說了些什麼?小桌子又對小椅子說了些什麼?

  (2)教師小結:小猴拖拉桌椅、攀爬桌椅、搞惡作劇等,不僅自己摔倒受傷,還讓小夥伴也受到傷害。

  2、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不愛護桌椅,不小心使用,會有哪些危險?

  3、引導幼兒學習如何正確的使用桌椅。

  (1)組織幼兒談話,討論:

  我們要怎樣使用桌子和椅子?(輕搬輕放,不攀爬桌椅,不拖拉桌椅,發現桌椅壞了及時告訴老師修理,制止破壞桌椅的行為等)

  怎樣搬動椅子最安全?怎樣做才不會碰到其他小朋友?(椅子腿向下,雙手握住椅子背,輕搬輕放)

  (2)教師示範正確搬動椅子的方法,請幼兒練習。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幼兒愛護桌椅,輕搬輕放,進餐、活動結束後及時收拾,整理好桌椅、操作工具和材料。

  2、教育幼兒在家中不攀爬桌椅,不拖拉桌椅。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區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遊戲、生活中許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對食品衛生安全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餅乾每人一份;鉛筆、橡皮、衣服、玩具。

  活動過程

  一、利用實物匯入活動。

  1、出示蘋果、餅乾等小零食,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小朋友們都認識它們吧,大家嚐嚐,它們是什麼味道的?

  2、教師出示實物鉛筆、橡皮、衣服、玩具,師幼一起說說鉛筆、橡皮、等的作用,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二、情報模擬。

  教師手拿鉛筆,採用擬人化的口吻,告訴幼兒幾種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我是鉛筆小弟弟,我喜歡看書,協助和畫畫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萬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裡,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質,會影響小朋友健康成長,你記住了嗎?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顏六色,嗅一嗅還有點香味,你喜歡我嗎?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歡我但一定要記住不能把我放在嘴裡哦。

  三、活動討論。

  1、討論:鉛筆、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裡咬嗎?為什麼?

  2、:鉛筆、橡皮、玩具有相當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裡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質吃到肚子裡,不衛生,不安全。

  四、請幼兒在教室裡找出不能用來咬的東西,並說說為什麼。如:各種玩具、積木、課本、布娃娃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學習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裡含著玩、咬手指甲、睡覺咬被角等這些行為都是不講衛生的行為,老師不斷強化幼兒對食品衛生的安全意識,使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