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學習感悟> 學習感悟心得

學習感悟心得

學習感悟心得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人或者事物有新的思考,這個時候,就可以寫一篇感悟的文章,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那麼,感悟文章到底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感悟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感悟心得1

  學習是一件困難而又輕鬆的事,只要你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與態度,就能化難為易,輕鬆學習。

  學習,我曾經認為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是,後來我找到了方法,興趣,鬥志,激情,我終於再不認為學習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了。

  比起其它語言來說,應該算是最容易的。對於英語的口語學習我想說,單純的背誦或者單純的練習各種對話都是不夠的,而要兩者結合起來。最後還是想說一句勤奮比任何技巧方法都重要,因為貴在堅持。

  語文呢?學語文要學會熟讀課本的每一篇課文,我們只有把課文讀透、讀熟,課文中的知、情、意、景等,才自然會明白。古人云:“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就是這個道理。當我需要記憶某些知識點,課文的時候,我採用最原始的方法:抄!抄一遍沒有記住,我就抄兩遍,兩遍不行,三遍……直到我記住為止。很多基礎知識,我抄了八遍。尤其是重要的知識點,決不能掉以輕心!學習沒有懶可以偷!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就是真理。不能因為自己背得比別人慢而放棄背誦。

  學生是我們的主體,尊重,理解,幫助學生是教師對學生最大的愛,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學習環境以及身體發育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需要一個適應期。在這個階段,學校這個教育環節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學校,一個班級的班主任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在學校工作三年,我深深體會到學生管理的苦與樂,現將一些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一、班級基本情況

  我帶的班級,學生狀態穩定,是一個較優秀的班級。全班共有學生31名,男生9人,女生22人。中間力量比較強,尖子生較少。學生的英語,語文兩科較好,個別學生,科學偏科現象比較嚴重。他們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和遠大的理想,能夠獨立完成學校作業,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生平時有較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經過三年的共同學習和生活訓練,班級有較好的班風和學風。班級學習的平均成績名列前茅。

  二、指導思想

  三年以來,我堅持以德育為核心,以教學為中心,堅持以“課內滲透”為主題,“課外延伸”為增長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結合、、敬老節,不斷開展尊師敬師.愛生重教,尊老愛老,團結友愛的傳統教育,並在學生中評選積極分子,宣傳先進。提倡“愛校守法,誠信明理,團結友善,勤儉自強”。切實教育學生做到“德智並舉,探究發展,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力爭在穩定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提升自我。加強思想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三年統籌,為中考做好思想上的準備。

  三、具體工作

  1、初中生是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關心時政,關心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希望自已一生有所作為是他們的共同特性,因此抓緊抓好時政教育,特別是當前世界與中國在經濟科技發展上的機遇和挑戰,上中國的落後給我們的苦難和今天我們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差距,以此為例經常性地喚起他們的歷史責任感,樹立起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的信念。

  2、幫助學生分析自已的潛在優勢或幫助尋找適合於他們的人生道路。確立切實的目標,正確的學習態度,讓他們看到希望,腳踏實地的朝著目標而努力,及時鼓勵,讓希望燃燒起光明,照亮他們人生的路。

  3、提高板報、牆報宣傳質量。每學期以學校學生處為中心,堅持以德育人,讓學生學習應用責任感的有關知識,對自己做事的態度、能力、完成情況進行判斷,教育學生從對自己負責做起,從做起。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良好的班級。

  4、利用刊物和學校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認識自我做起:認識自我存在的價值、認識自強的意義、認識現在的自我。教育學生從對小事負責做起:牢記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了大事。培養學生願意做小事,學會做小事的習慣,在實踐中增強責任感。把日常行為規範落到實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總之,加強思想工作能極大幫助學生養成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和勇於探索的精神,讓學生們明白“態度決定一切”。

學習感悟心得2

  在黑暗中,她是光明;在喧囂中,她是寂靜;在孤獨時,她是朋友;在迷惘中,她是智慧……她,——失敗。

  我依稀的記得,那是一場多米諾骨牌效應的遊戲,我和一位小弟第合作,好容易將一塊塊的骨牌擺放好,誰知道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就毀了整個整體,骨牌一瞬間全部倒下,我愣住了;接著又一塊一塊的擺放好,正當又要成功的時候,又是一個小動作,又是一個瞬間,骨牌又都倒下了;於是,我們又捲土重來,但是似乎沒有前兩次有耐心了,很是急促,像熱鍋上的螞蟻,終於,骨牌又倒下了;我不再擺放,而小弟弟卻還在認真的擺放,他這次很有技巧,吸取了前面失敗的教訓,後來,他成功了,我想:大概是他善待了前面的失敗吧。

  當愛迪生的助手對他說:“你已經失敗1080多次了,成功已經變得渺茫,還是放棄吧!”的時候,愛迪生沒有放棄,最後他經歷六千多次的實驗,終於成功了;當林肯競選總統失敗了八次時,他沒有放棄;更近些吧,在1982年,十八歲的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他填報的是北京大學,但她的數學只考了一分,他沒有放棄……那麼,是什麼促使他們沒有放棄?最後取得成功呢?我想:是毅力,是堅持,更是善待失敗!

  當遭遇挫折失敗時,應正確面對,不應放大痛苦,擦一擦額上的汗,試一試眼中欲滴的淚,繼續前進吧!相信總有一天你會看見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青青的草,還有你嘴邊的甜甜的笑……

學習感悟心得3

  從x月xx日開始,截至x月xx日,我在南方日報東莞站實習了45天。我的專業是小學英語教育,但來到報社實習做文字記者,我並不覺得矛盾,反而發現兩者有許多共性。比如,教育是一種傳播,新聞也是一種傳播。搞教育要因材施教,考慮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特點;做新聞也要因材施教,搞黨報的時刻記著自己在對黨和領導說話,辦都市報的總想著老百姓關注什麼。

  45天,洗去了我的書生意氣。新聞對我而言已不再是純粹的文字功夫,而是對社會現實的記錄和反映。新聞有地域之分;新聞人有國界之分;新聞機構不可能不考慮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和社會影響。從新聞線索的獲取,到根據報紙的定位和風格判斷新聞價值,再到採寫編評,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周全。

  但是,作為一名實習記者,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寫好新聞。令我感受更深的是,如果沒有博爾特般的行動速度,就趕不上日報的出版進度;如果新聞敏感性不強,就會因錯失新聞而捶胸頓足;如果沒有駕輕就熟的採訪技巧,就算找到了知情人,也可能無功而返;如果社會經驗和閱讀經驗不足,就會影響記者的創造力。

  截至8月24日,我發表了28篇文章,近4萬字,涉獵了許多題材,如現象、會議、報料等。會議現場我跑了許多次,如東莞擬增加出租車聽證會、特約研究員會議等,慢慢跳出了對會議的膚淺認識,即某某單位召集某某人在某某地就某某事開某某會,然後打個腹稿,在會議訊息主體部分寫上某某領導說,或某某與會人說。

  工作後跟會,我會先把工具箱備好若干支不同顏色的筆、筆記本、錄音筆、名片、膝上型電腦等然後思考為什麼突然召開這次會議,發生什麼事情了,會議中有哪些新聞,新聞背後有沒有新聞。一方面,我會盡量蒐集全面的新聞材料,另一方面,寫作時根據事實本身,採用最優處理方法。這種工作模式或許有些理想化和完美主義,但是記者的大腦每天都在激盪,不就是為了做好新聞嗎?

  除了會議新聞,這些日子還接觸了現象報道,如《公路綠化樹過高竟引來車禍?》、《買本雜誌真的好難》、《暑期學生打工頻遇陷阱》等。

  現象報道曾一度令我倍感頭疼,因為我不單無法像報道會議一樣輕易獲知何時何地何人做了何事,還時常懷疑它的真實性。如在採寫《酒店影樓不搶七夕蛋糕》一文時,我撥打了幾個酒店和影樓的電話瞭解七夕和九九婚宴和婚紗攝影預訂的情況。最後發現,這些酒店影樓並不重視這兩個傳統節日。當段老師打上酒店影樓不搶七夕蛋糕的標題時,我立馬困惑了。因為我覺得它的真實性是模糊而不嚴謹的。東莞可能有上百家酒店影樓,而我只採訪了不到十家,這可能只是區域性事實,而非整體事實。沒有任何一個權威的調查告訴我,酒店影樓真不搶。隨後,在與段老師的交談中,我第一次認識了微觀真實和宏觀真實,也更堅信新聞真實性是做一切新聞的出發點。

  當然,在實習中,我發現自己讀的書太少了,社會經驗太淺了,採寫編過程留下了一些遺憾。比如,

  跑報料新聞時,一次遇到珠寶店盜竊事件,我像一艘航行的船迷失在茫茫的霧海中,四周圍找知情人,最後得到的是殘缺的事實。

  這次實習讓我增長了業務知識,體會到了新聞採編的艱辛,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真心的感謝報社的每一位前輩,尤其是帶我的郭老師,曾指導和幫助過我的馬老師、譚老師、歐老師、段老師、劉老師等。這段難得的經歷,讓我看到了今後的奮鬥目標,必將充實我今後的人生。

學習感悟心得4

  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飄萍先生。在我看來,要當好一名記者那是需要天賦的,而邵飄萍先生擁有當記者的所有天資。他交際能力極強,上達總統、,下至僕役、百姓,他都與之靠得攏,談得來,因而耳目眾多。他聰慧機靈,守若處女,動若脫兔,有鬼神莫測之機,隨機應變的能力極強。他懂得采訪物件的心理,會打心理戰。有人說過,優秀的新聞記者需是通才,邵飄萍先生便是通才。在這次的報社實習中,我深深感到,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記者,有太多太多東西需要學習了。

  首先,記者需瞭解各行各業的知識,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去採訪洪山區評選花王,那些退休老爺爺把養花當成他們晚年的愛好,他們愛花如命,他們養花養出了門道,養出了藝術,讓我欽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瞭解一些花藝方面的知識,這樣能與他們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資訊。我去採訪附一社群京劇班,兩名骨幹都是省人名醫院的退休職工,愛好京劇,看到她們聊起京劇來精神矍鑠,神采飛揚,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點京劇方面的知識。老人們說個什麼紅娘,西廂,我絲毫不瞭解,真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學院教授諮詢房產證的解決辦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點法學知識,這樣我問的問題就能更深一點,獲得的資訊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採訪外教進社群教孩子英語,我多希望我的英語能在好點,這樣與外教交流暢通無阻,也能獲得一些更有效的資訊。

  其次,我覺得新聞記者應該是一個社會學家。除了對我們這個社會的宏觀形勢有清楚地把握,還要對社會結構,社會階層,社會問題,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採訪中看到什麼人說什麼話,在對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群這條線。社群是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我應該對社群的管理結構,對武漢社群的情況有非常清楚的認識。還記得我的第二個任務就是去採訪紫陽路街道辦社群工作者的演講比賽。我對社群工作者一無所知,回來之後,我便上網瞭解社群工作者的工作內容等等,瞭解之後我發現社群工作者是一個多麼重要的職業。

  我更覺得新聞記者應該是心理學家,要懂得采訪物件的心理,才能知道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什麼該相信,什麼不該相信。有一次我去社群採訪小朋友,當我說我是記者後,小朋友變得非常拘謹,好像上課回答老師問題一樣,我就後悔了,以後採訪小朋友我一定不自報身份了。還有,老師跟我說採訪商販時,最好先買點東西,他們才樂意回答你的問題。

  記者是一個通才,什麼都需要懂。

  但我覺得有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它是當好記者的制勝法寶。它叫勇氣。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外國的女記者,工作成績平平,但一次特殊的經歷卻徹底改變了她的事業。那是甲殼蟲樂隊去美國演出,由於時間緊,樂隊不打算接受專訪。但這位女記者鼓起勇氣給樂隊經紀人電話,獲得了短暫採訪的機會。當她見到甲殼蟲樂隊是,她非常緊張,因為她從未參與過如此重要的採訪。她儘量鎮定,完成了採訪後,她長吁了一口氣。第二天,這條新聞作為獨家頭條刊登在報紙上。女記者得到了領導的器重。從此以後,她得到了許多重要的採訪機會。

  這個故事體現了勇氣對於一個記者的重要性,有時候,你僅僅需要比別人多一點勇氣就夠了。閭丘露薇,水均益這些戰地記者都因他們難得的勇氣而成名。

  說實話,我是一個缺乏勇氣的人,但我想一次次的鼓起勇氣之後,我的膽子會大一些。我不知道我將來會不會當記者,也許我也和那位外國女記者一樣平庸,但如果我真的當了記者,我會一次次的鼓起勇氣,也許有一天,我的膽子就練大了。

  有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這個小記者的力量很弱小,面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要懂得察言觀色,要懂得保護自己。在被拒絕採訪,在被被採訪者取笑時,我都會覺得自己很脆弱。還有記者這個職業對體力要求很大。在搭公交搭錯直到採訪結束才到採訪地點時,在頂著火辣辣的太陽找不到公交車站時,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走在陌生的地點,擔心搭不到最後一班公交時,我都感到很絕望。不過,趁年輕,多吃點苦,也是好事,至少得到了鍛鍊。

  說白了,記者是一個折騰人的職業。不過人生本來就是折騰,總有事情折騰你。不過,有些人心甘情願為記者這個職業折騰,邵飄萍不就是嗎?他天生就是就當記者的料,不當就可惜了。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他像弄潮兒一樣,天不怕,地不怕,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啊!這是何等的磅礴大氣!相比之下,我們就差遠了,學識,體力,勇氣都遠遜與於邵飄萍。在那樣一個時代,邵飄萍冒著生命危險做新聞。而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我們卻因記者太累而不做新聞。這是個有趣的現象。

  在我們這樣一個時代,記者應該肩負起怎樣的社會責任?我覺得邵飄萍的話依然受用。他認為,記者是布衣之宰相,無冕之王,是社會之公人,是居於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外的第三者,新聞事業是超然於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第三種社會因素,因而,它的作用是比使政府聽命於正當民意之前,代表人民監督政府。可是,我們做到了嗎?

學習感悟心得5

  本以為要進入培訓的倦怠期了,可是今天的講座內容卻讓我們像打了雞血,個個精神飽滿!是啊,作為老師,有好多煩心的事,特別是遇到不聽話的學生,遇到有怪癖的學生的時候!如何提升自己的職業幸福感,如何做一個幸福的老師一直是教師團隊的畢生追求!有幸的是,今天能聽到這位"修心"的管老師的教誨!

  管老師一開始就羅列了一系列的社會生活中常遇到的棘手問題,管老師帶我們一層層撥開迷霧,讓我們認識到這些問題都是由"心"變質而產生的!的確,若沒有那麼多的貪婪,哪裡來的違法亂紀、環境汙染?若沒有那麼多迷茫,哪裡來的不知所措、渾渾噩噩?足以可見,"心"的重要性!足以可見"修心"、"淨心"的重要性!

  大道理誰都懂,可我們應怎樣"修心"?首先我們要"內求",求別人不如求自己,想要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其次,要銘記"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遇到問題時,要先找自己身上出現的問題,而不是相互指責,推卸責任!再次,要記得在行有不得時,要反求諸己!任何不好的事,不好得人,其實都是在幫助你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提醒自己要以人為鏡,擇其善者而從之!最後,一定不要抱怨!抱怨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激化矛盾!我相信,只有我們能做到這些,我們的心定能靜下來,定能平穩的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各種問題!

  最後,給大家送點雞湯共勉: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愛天下之美;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消。

  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

  人只要一扣頭,一認錯,一懺悔,命運就改變。

  看人好處,能讓你邁上天堂之路;看己不是,能幫你關上地獄之門。

學習感悟心得6

  時代在變,教材在變,人的觀念也在變。語文新課標的頒佈實施,對語文教學都而言,既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新一輪的語文教學改革,正悄然而起。

  新課程改革關係到教育質量的高低,關係到民族素質的提高,關係到綜合國力的增強。它比任何時候都更關注人本身的發展,注重張揚個性,體現人文關懷。這既是對祖國幾千年傳統文化中主體意識缺失的一種深沉思考和內省,又是對現實世界科學精神的呼喚。

  作為語文教師,我順應時代潮流,認真學習新課標的理念,樹立新的學生觀和教師觀。並且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積極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努力轉變教學方式,努力實現教學活動中師生角色的轉變:教師角色從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育藝術的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學生角色從過去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變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和教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我著重從以以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變革教學設計內容,堅持“教”的設計和“學”的設計,構建開放的課堂。

  一般來說,教師備課,向來是非常詳細的,且不說內容的環環相扣,即使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可能出現的回答,所用的教學時間均在教案中有所體現,如果是照著教案“教”下去,那應該是一堂較完美的課。但“教是為了不教”,“教”是為了“學”,宗旨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如果一堂課只有“教”的行為設有“學”的行為,那麼學生的“學”就不是真正的“學”,學生的“發展”也談不上真正的“發展”。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堅持既有“教”的設計,也有“學”的設計,有“教”的行為,也有“學”的行為,把精彩留給學生,讓“學”的環節充分發展。

  二、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逐漸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係,逐漸改變統一、被動的學習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首先是強調自主學習階段,授之以漁,解決“怎麼做”、“做什麼”的問題,此階段總的原則是大膽地想,大膽地說,還給學生心靈的自由。使課堂真正活起來,讓學生心情展示自己的學習所得和獨特體會。其次是合作探究階段,設定任務,學會交流合作。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不僅形成與人交流的能力,還學會了發言、傾聽、評價、質疑、在交流中形成了與人合作的能力。

  三、堅持面向所有學生,尊重學生情感體驗。

  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大而言之,是素質教育使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質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師的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

  教學設計要兼顧各層次的學生,分層教學,分類要求。設計教案時,注意要求和難易度的各不相同,讓學生有選擇地參加,有選擇採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尤其慎重地評價差生,善於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感到老師的信任鼓勵,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這就為學生提供了“動”的慾望和可能使學生感到我也要參加,我也能完成,增強了自信心,讓他們各盡其材,各得其所。

  其實,深入每個學生,你會發現,他們中每個人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有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通常,當老師的注意力輻射於後進生之外時,他們就會遊離於教學之外,諸如講話、睡覺、看小說、做其他作業、大聲讀書、怪調回答等。但當他們常常被尊重包容時,他們的潛能就會甦醒過來,有時會令你大吃一驚。

  由此,我領悟到語文教育的確應該是大眾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為語文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尊重他們的情感體驗。我期待著我的課堂能成為全體學生的情感樂園,是激發全體學生想像的肥沃土壤,是學生心中的伊甸園。

  四、堅持學以致用,立足課內,放眼課外,積極開發課程資源。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徵。”新課標在前言部分就開宗明義,強調語文學習要服務於生活,服務於應用,服務於個性發展。為了謀求達成有效語文教育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語文教材在新課標下的價值功能,體會語文教材的舉例作用,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靈活選擇和運用語文教材,把聽說讀寫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

  為此,可以讓學生課外自讀,為學生補充報刊雜誌上的時文、美文;改變陳舊、呆板、單調的語文課堂模式,研究和設計科學、活潑、開發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革新教法,重啟發,多討論少講授,多對話少問答,重過程積累,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意識;同時還要加強朗讀教學和閱讀教學,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注意課內外的聯絡,多動口,多動手,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不斷擴充套件學生的認知領域,即“生活-課堂-生活”,不斷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不斷鼓勵學生在親身參與中獨立發現。除此之外,也要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行為,關注和鼓勵學生獨特的感受,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選擇,讓學生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育教學策略,並注重運用教科書上的種種開放性設計,積極開發課內外的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學習感悟心得7

  初中階段的,一方面仍在學習新的語言知識,另一方面也已進入了查漏補缺、歸類總結的複習階段。因此,同學們應學會做個有心人,把學校學習和自我學習,語法鞏固和能力突破,學習新知識和複習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充實自己的英語學習,以備戰明年的中考。

  一、錯題集:臨考前的"寶典"

  上課的過程包括三個主要的環節:預習、上課和練習鞏固。這三個環節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缺一不可,都需要同學們認真去落實。預習幫助你瞭解教師的教學意圖,使你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知道自己應做什麼和怎麼去做,為認真上好課打下基礎。上課時應集中注意力,主動配合老師完成各項教學活動。同時要善於做筆記,有選擇性地把老師教授的重點、難點都記錄下來。我們還應積極地回答問題,在口頭表達中把新學的語言知識運用於實踐,如小組對話、小品表演等,以加深我們的印象。做練習時應首先複習一遍所學的單詞、語法,然後拋開課本、單詞冊和筆記,獨立地完成練習,這樣才能反映我們語言學習的真實掌握情況。同時,及時地批改和訂正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議同學們應準備一本錯題集或難題集,對所學的詞彙、詞性轉換、時態、固定句型等都能有所積累,也使這本錯題整合為自己臨考前的"紅寶書"。

  二、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客觀地分析自己的英語能力和實際水平,從而制定出可作、可實踐的英語學習計劃,對督促我們有效地提高英語成績很有幫助。如某同成績中等,在請教過老師和分析過自己的英語試卷後,他發現自己的語法基礎知識部分答題情況良好,但閱讀理解和寫作部分失分較多。因此,他制定了一份英語學習的短期計劃。即每天除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他加強了課外閱讀和的練習,力圖使自己這兩方面的能力有所突破。學習計劃又可分為短期計劃、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它需要我們一面實踐,一面及時總結和調整,記住:正確的學習計劃+認真執行=夢想成真。

  三、閱讀與聽力輕鬆突破

  階段的英語學習,除了語法知識的不斷鞏固外,同學們還應特別注意自己閱讀與聽力能力的突破。這也是上海市改革的趨勢,將在未來的中考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四、記單詞有"竅門"

  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它是壘起英語這座長城的堅硬的基石。初三複習階段,單詞的記憶是非常重要的。

  五、選擇最佳記憶時間

  每一個同學都有不同的記憶習慣和最佳記憶時間,透過實踐摸索,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記憶效果最佳的時間。如每天清晨或每晚臨睡以前,堅持每天背單詞的習慣。

  六、用多種感官記憶

  同學們在背單詞時,常常是讀讀寫寫,邊讀邊背。事實上,利用聽覺來加強記憶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把單詞的讀音、拼寫和漢語詞義錄在錄音機裡,在臨睡前或上下學的路上反覆聽,它能刺激我們的無意注意,強化記憶,輕輕鬆鬆就記住了單詞。

  七、透過歸類記憶

  在記憶單詞時,同學們還可以有目的地進行單詞整理,如把單詞歸類,寫在小卡片上,利用平時空閒的時間進行專項的單詞記憶。

  八、遵循記憶規律

  在背單詞的過程中,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經歷,明明自己背過的單詞不久以後卻又忘了。這就需要我們遵循記憶規律,經常迴圈地複習。通常,以每兩週進行一次單詞總複習為宜。

學習感悟心得8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一項最主要的工作。課堂教學離不開評價,評價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它是教與學主要的、本質的、綜合的一個組成部分,貫穿於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以下是我對課堂教學評價的點滴感悟

  一、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既不是課堂的支配者,但也不能失去對課堂的控制。運用評價語言的導向作用,可以巧妙地組織課堂。比如,“×××說得可真完整!”其他同學就知道,下面再回答問題要像×××同學那樣說完整。再如,教師不經意地說一句:“第×小組行動得可真快!”其他小組聽到後就知道要抓緊時間了。教師在發揮組織作用的同時,又沒有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一個管理者,既有利於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又使課堂活而不亂。

  二、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要 真心 實意地評價學生,讓學生感到教師的評價是珍貴的,而不是“例行公事”;要用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語言去評價學生,而不是模式化的套話。好的評價語言能在無形之中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比如,“你說到老師心裡去了,老師就想要這個方法呢!”“你真厲害!高年級的知識你都知道!”“雖然你這道題做錯了,但是不要洩氣,你在老師的心裡還是很棒的!”教師激勵性的評價語喚起了學生激動、振奮、羨慕等多種積極的情感,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三、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也是評價的主體, 因此在課堂上,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評價中來,成為學習活動的有機部分。透過學生之間的互評、自評和教師的導評,不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

  其實,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評價是目標多元、主體多元、方法多樣的。如果我們能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不僅有成就學生的發展,也能成就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我們要不斷積極研究、最佳化評價內容和方法,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學習感悟心得9

  一、素書的重要性

  素書相傳為秦(qín)末隱士黃石公所作,民間視為奇書、天書。它可以說是一部審視歷史、增廣智慧的道家著作。素書全文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就是這樣一本薄薄的書,卻在中國謀略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素書》不僅包含治國安邦大謀略,更有修身處世、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是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讀來彷彿醍醐灌頂,令人豁然頓悟,對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在這裡我推薦在座的每個人讀上一讀。參透書中道理,肯定能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

  黃石公寫成此書後,將書傳給了東漢張良,並告訴他“認真研讀此書將來你可以成為帝王的老師”。張良得到此書後也是愛不釋手,秉燭細讀,大悟大徹,心領神會,由於全文篇幅短小,沒過幾天,張良便把一本《素書》從頭到尾背得滾瓜爛熟。後來,張良做了劉邦的謀士,輔佐高祖定天下、興漢邦,大部分運用的也是《素書》中的知識。久而久之,這段故事越傳越神,《素書》也就被後來人說成了“天書”。張良只不過用了書中十分之一、二的智慧就幫助劉邦成就了大事,官封留侯。

  《素書》中說:"陰計外洩者敗",張良就用這條計策來勸說劉邦必須答應封韓信為齊王,成功地拉攏住了韓信,贏得了楚漢天平上關鍵的一個籌碼;

  《素書》中說:"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張良就用這條計策來勸說劉邦必須儘快封雍齒(劉邦的隨從後投靠魏國最後降劉邦)為侯,這樣讓所有人都有得賞的希望;

  《素書》中還說:"決策於不仁者險",張良就用這條計策來勸說劉邦必須停止分封六國的後代了;

  《素書》中又說:"設變致權,所以解結",張良就用這條計策來告知呂后必須招攬商山四老來輔助太子從而擁立太子繼位為惠帝。有的人這是就會說了,這些都是輔佐君王的權術,對於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工作有指導意義嗎?當然是有的!

  《素書》中說:“見嫌而不苟免,見利而不苟得”意思就是當你遇到可能引起別人猜疑的問題不躲避,不退縮,要處亂不驚,臨危不亂,果斷處置。工作中的誤解委屈都是難免的,凡成大事者,必然要有擔當一切的胸懷。在利益面前,要堅定自己的操守,不要做見利忘義的小人。

  《素書》中還說:“怨在不捨小過,患在不預定謀”意思是怨恨產生於不肯赦免小的過失,禍患產生於事前未作仔細的謀劃。人如果沒有長遠見識的睿智,必是為眼前的事情擔憂。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做事情之前沒有對未來的預測,那麼到了危機出現的時候,由於沒有準備只能倉促應付,事情就難辦成。

  後面還有很多例證在將來的學習中我們都會慢慢學習解讀,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張良作為《素書》的第一代傳人,日夜鑽研,反覆揣摩,實現了人生的抱負!

  劉邦盛讚張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可惜的是張良一生也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傳播此書,所以死後隨葬墓中。又過了五百多年,西晉時天下大亂,有人盜掘了張良之墓,在墓葬的玉枕中發現了此書。書上封頁上有條類似咒語的秘戒,大家也都知道古書上的秘戒既苛刻又嚇人。

  《素書》的扉頁上就寫著這樣一段話:

  警告此書不能傳給:“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

  從此素書流傳到民間。

  《素書》是一本流傳了很久的神秘書籍,其來歷很不一般,內容也非同尋常,其伴隨著它還有很多迷人的神妙故事。

  二、素書的由來

  據《史記》記載:張良,字子房,韓國人,他的祖父張開地歷任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朝的相國,他的父親張平也曾經是韓國的兩朝相國。因為張家做了韓國的五代宰相,秦將韓國滅亡後,少年張良為了報滅國之仇,拿出全部的家財招募刺客,打算在古博浪沙(河南新鄉市原陽縣)刺殺秦始皇,古代皇帝出行通常都坐六駕馬車,王侯乘坐四駕馬車,而秦始皇樹敵無數也有顧慮。出行乘坐的也是四駕馬車!這可怎麼辦?既然都是四駕馬車,那就朝裝飾最華麗的那駕馬車進行偷襲,偏偏秦始皇就沒在這輛最華麗的馬車上。於是行刺未能成功。秦王大怒,下令通緝刺客的主使。張良在生死的緊急關頭,只得更名換姓,逃亡到江蘇下邳,在這裡結識各方豪傑,以待復仇的機會。後來,張良行遊於沂水大橋(今江蘇省邳縣南)時,偶遇一位身著粗布褐衣的古怪老人。當張良走近時,老人故意將自己的鞋丟落到橋下,並故意裝出一副傲慢的樣子地對張良說:

  年輕人,下去把鞋給我撿上來!張良心中很不舒服,但看到老人年事已高,就不予計較,他下橋把鞋撿了上來。老人又說:“把鞋給我穿上!”張良想:既然幫他把鞋撿上來了,給老人穿上也無妨。於是,他跪gui下身子將鞋給老人穿上。老人看到張良不但能忍辱下橋拾鞋,還能謙恭地跪下,為他穿鞋,暗中稱讚他胸襟廣闊,順利的通過了考驗。誇讚張良說:“孺子可教也!”老人從袖中掏出一部書遞給張良,叮嚀說:“你認真專研此書,專研透了,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再過十年,天下將會興兵起事。再過十三年之後,你與我在濟北重逢,谷城山下有塊黃石,那就是我。”說完,飄然而去,遁然無蹤。張良認真研讀此書,後來果真成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軍師,輔劉邦滅了項羽,統一了天下。在老人交待後的十三年後,張良隨劉邦經過濟北這個地方,果真在谷城山下遇見一黃石,於是張良將它搬請回府,視同珍貴的寶物一樣供奉起來。張良逝世後,與這塊黃石合葬一處。後人尊稱這位授書老人為黃石公。

  其實黃石公是秦朝末年隱居的一位君子。他博學多才,精於數術。正因為如此,黃石公知道秦qín朝即將滅亡,漢朝將要興起,所以他需要把這部《素書》傳授給一位可託付之人。當然黃石公選擇了張良也並非偶然!我個人分析有三點原因:一是張良的家世良好,祖父,父親都是宰相,因此張良從小便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二是張良膽量過人,敢收買殺手行刺秦始皇,如此的深仇國恨,恐怕沒幾個人敢如此果決!三便是《拾履授書》這一段不難看出張良此人胸懷寬廣,面對黃石公的故意刁難不予計較,懷著恭敬之心給老人撿鞋穿鞋,如果我們在路上遇到這樣的老人能不能做到呢?正是經過了重重考驗,才把書傳給了張良。

  《素書》分為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義、安禮六章,原文只有一百三十二句話,雖然文字簡略,但每句話的內蘊卻含意精湛。此書是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家、法家、兵家的思想於一體的智慧之作。

  《素書》之所以偉大,在於它能指導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小到為了確保個人一生的平安,做人應持有的價值觀和行為尺度;大到為了確保一個國家的穩定,統治者應持有的價值觀和行為尺度。也就是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都可以學習此書指導人生。

  《素書》適用於弘揚光明之德,在親民愛民,使人得到更新的發展,達到更好的境界。也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學懂了《素書》才能真正理解歷代道家思想的睿智和洞察力。我一直認為,書不在多,惟其可用也,而《素書》正好就是這樣一本書。

  三、素書中的故事感悟

  張良在下邳pi(今江蘇邳縣)得到黃石公所傳得素書,雖不能完全領會書中的奧妙,但其所學卻足以使他“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也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他最後實現了自己滅秦qín的大志,幫助漢高祖劉邦完成了建立漢朝的大業,功成名就,而且得以善終。因為張良是素書的第一代傳人,他一生的功業,與素書存在十分密切的關係。張良得到《素書》以後潛心誦讀,每天都有收穫,感覺自己就像脫胎換骨了一樣。正如黃石公當年預料的一樣,十年後天下將興兵起事!

  十年後,陳涉起義爆發,陳勝也成為反抗暴秦qín的第一人。陳勝與吳廣起義的原因給大家簡述一下:秦qín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徵發貧苦人民去駐守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大概九百多人駐紮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不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延誤了到達的期限。誤了期限,按(秦qín朝的)法律都應當斬首。陳勝、吳廣知道自己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必死無疑,所以聯合九百多個戍邊的貧苦農民發動了起義。他們是秦末第一支反秦的隊伍,也是一支完完全全由農民自己領導的義軍隊伍。他們攻打大澤鄉,收編大澤鄉的義軍之後一路北上,攻佔下來眾多地盤,行軍途中沿途收納新的兵員。到達陳縣時(河南淮陽),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人,士兵好幾萬。最後陳勝在陳縣被擁立為王,對外宣稱要張大楚國。

  在這時,各郡縣中吃盡秦qín朝官吏苦頭的百姓,都聯合起來,懲罰當地郡縣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陳勝的號召。一時間,楚地起義的隊伍,多得不計其數。當時的張良也聚集了百餘個年輕人一起響應。陳勝自認以為有鴻鵠之志,其實目光短淺,且為人刻薄、心胸狹隘,任用奸佞,“張楚”政權,上下離心離德,建立僅僅六個月就被秦qín軍給剿滅了。

  《素書》上說:親讒遠忠者亡,名不勝實者耗,群下外異者淪。是什麼意思呢?親近讒逆,遠離忠良,一定會滅亡。所享受的名聲超過自己的實際才能,即使耗盡精力也治理不好事務。部下紛紛有離異之心,必定淪亡。

  俗話說:讒言是小人的專利,忠言是正直者的墓碑。其實,哪一個領導都知道“親讒遠忠”的後果。可是不一定都能做到。因為人都有愛聽好話、愛被吹捧的本性,說真話、批評人難以被人接受。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或者部門領導更應該以史為鑑,不要被五花八門的恭維之詞誇暈了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讓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自我來說,要想謀求事業,真才實學是前提,有了真才實學才能保證謀求心儀的職位,才能保證自己在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才華。而那些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即使得到了顯赫的地位和令人羨慕的`名聲,最終也必然得到惡果。因為他的能力擔負不起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只能為名所累,害人害己。

  我們再來看看陳勝起義為什麼會失敗?

  首先,起義領袖缺乏指揮全域性的能力可以說是“名不勝實者耗”;

  其次用人不當,導致起義軍作戰失利,“親讒遠忠者亡”;

  最後,內部離心離德,“群下外異者淪”部下紛紛有離異之心,必定淪亡。陳勝、吳廣最後都死於自己的隨從或部下之手,但他們拉開了反抗暴秦qín統治的第一幕。

  在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中,也要做到修身律己,親近有仁德的人。

  《素書》原始章第一中說:“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惠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意思是所謂仁是指事物和人類有親切的感情和關懷,有慈惠惻隱的心腸,讓萬事萬物都能夠遂其所願,有所成就。

  慈愛施惠惻隱同情是仁愛的具體手段,雖然不刻意去和天下萬物親近,但是天下萬物都願意主動親近他。

  就在5月14日的晚上,吃過晚飯以後陪著老媽去百泉快速路上散步,大概八點左右往回走。回來時發現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蹲坐在路邊哭泣,在她的不遠處停著一輛電動車。當時在非機動車道上來往的人絡繹不絕,但都是默默地看看就走開了,沒有人願意停下腳步,人來人往卻沒人搭理。我和老媽從她的身邊經過以後,她哭得更厲害了。我一邊放慢了腳步一邊問老媽,她這是咋了呀?撞車了?我們相互看了看,大概走出了五六米的距離,我說:八點多了,一個小姑娘老這樣哭也不是辦法,肯定遇到難事了!我們回去問問她需要幫助不?於是來到小姑娘身邊問她怎麼了?為什麼哭啊?車壞了嗎?問她家在哪裡?可是她一直避而不答,哭得更加傷心了?口裡說我不想活了!我一看小姑娘情緒這麼激動,什麼也不說,還有輕生的念頭,不行,事態嚴重,我得趕快報警!老媽在一旁安慰小姑娘,這時也有幾個路人過來圍觀幫忙試圖聯絡她的家人。

  過了二十多分鐘,110警車從由南往北經過,我怕他看不到,從非機動車道上出來站到路邊衝警車揮手。由於天色變暗的原因,警車沒看到我開走了!又過了十來分鐘警車沒找到案發地又從北往南折返回來,這次不能再錯過了!夜晚鋼鐵南路車流量特別大,我小心翼翼來到馬路的中央,攔停了這輛警車,並把警車引導到非機動車車道上。配合警察做好了現場的筆錄。在做筆錄的同時,小姑娘的家人也感到了現場,在眾人的幫助下,小姑娘終於安全的回到了家。這是我看了看錶已經九點一刻,雖然耽誤了回家的時間,但是我覺得特別有意義,在我和老媽的幫助下挽救了一個有輕生念頭的小姑娘!

  如果我們人人都能有一個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去幫助他人、感激他人,那麼人與人就會自然親近。仁愛的人,總是能充滿仁愛之心,將成全別人放在第一位,讓周圍的的人都能快樂的生活。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正的仁者,也才是真正的強者。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人如果只為自己著想,那將是做人策略上的巨大失敗。一個人,尤其是領導者,言行舉止倘若都能多為他人著想一些,流露出濃濃的人情味,這不但能使自己的道德修養大為提高,更能給自己帶來人氣,給自己贏得更多的尊重和擁戴,令自己的人生更加圓滿。

  《素書》中還有很多觀點值得我們一生去學習。

  《素書》就是一部神奇的書,它行文簡樸,語言高度錘鍊,卻蘊涵了極大的智慧,囊括了眾多的人生哲理、處世之道、生活策略。

  相信我們通過後續的學習,讓我們能夠對《素書》有一個更加深刻全面的認識,更好的指導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讓我們此生都能做一個上等智慧上等人!

  謝謝各位!

學習感悟心得10

  西里爾康諾利曾經說過:一位撰稿人的詞彙是他的貨幣,然而它是一種紙幣,其價值取決於支撐它的信念和心靈的資源。 信念和心靈的資源到底對我意味著什麼?我用了44天的時間在北京努力地尋找著答案,無論是夾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奔向採訪地點,還是拖著疲憊的身軀蜷縮在地鐵裡獨自一人歸家。在大大小小40多次採訪任務中,我努力地尋找梅爾文門徹《新聞報道與寫作》一書中儘可能類似的例子拼湊並再現原貌進行寫作,有成功也有失敗!但其中經歷使我明白了模仿、模仿、再模仿假以時日個人風格才能流露的寫作格式,準確、準確、再準確的嚴謹客觀寫作方針是一切新聞之本。毫無疑問,短暫的44天實習生活為我質變提供了難得的沉澱。

  對於一個大學二年級的學生,理解課本知識考試優異這是本分,但學院派理論永遠只是紙上談兵,當你真正拿起相機,握起手中的筆來到新聞現場,直擊事件全過程、採訪當事人、詢問目擊者、獲取第三方訊息來源,經歷第一手、第二手、第三手敘述反覆提煉得出結論確定新聞主題,抓住新聞由頭進行寫作。整個過程中,精彩的導語可能是義大利超級盃兵敗鳥巢後穆里尼奧一句中國足球水平落後源於中國足球記者採訪能力的欠缺,也可能是透過細節描寫李章洙滄桑的臉上被汗水稀(20xx年大學生暑假實習總結)釋的防曬霜還清晰可見來體現天氣的炎熱與國安訓練強度之大。太多的採訪技巧,觀察方法不僅僅來源於書本,它更得益於時時刻刻對周圍細微事物的觀察,對事態發展走勢的準確預測,對採訪物件喜好、背景、目標的全面掌握。如果能發現人所未見之細節,往往一篇獨家報道便已成型,就像埃德娜所說:在報道一起謀殺案時,我希望知道他們中槍倒下之前看的是什麼電影他們穿的是什麼衣服口袋裡裝的是什麼爐子上正在做著什麼菜唱片機上播放著哪一支歌曲我總是問狗的名字是什麼,貓的名字是什麼!

  我曾經在寫作的技巧問題上陷入了泥潭,過多華麗辭藻的堆砌(過分追求效果而產生報道的不充分),主觀意念的出現產生了引導受眾的傾向(中國足球註定裸奔20xx年),對現有材料真實性、及時性缺乏質疑精神(凱里森3個月前身價僅有250萬歐元,但為帕爾梅拉斯效力期間的43場比賽打入27球並奉獻5次助攻的完美表現征服了西班牙人,征服了巴薩。3個月後其身價暴升至1400萬歐元。PS:半個賽季3個月的時間,凱里森不可能出場43場,應是6個月時間)評論性文章與新聞稿件之間的界定思路不清(缺少5W1H的基本新聞寫作要素),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我明白了新聞寫作並非只是自說自話的文體,而它需要更多的客觀、準確、獨到的觀點充斥其中使得文章能更加豐滿,把新聞事件重新展現在受眾面前。

  來到北京讓我學會了作為記者不僅僅是運動手指敲擊鍵盤,更重要的是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同樣的新聞釋出會現場,同樣的採訪物件怎樣才能讓對方很快對你產生信任給予你需要的新聞線索,這是一個記者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面對受訪者能否清楚地表達出希望採訪的意願或目的,能否讓其成為你的長期線人提供線索,這就是一個好記者與普通記者的區別。面對體育新聞日益國際化的趨勢,跨國交流的能力也成為記者獲取資訊源的重要手段,在英超亞洲盃和義大利超級盃兩項賽事的採訪中,外語的重要性體現得淋漓盡致,不能進行充分交流的我,只能等待別人採訪完後的轉述或簡單描寫一些賽事的花邊新聞,而這對於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體育新聞記者的我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挖掘世界重大體育賽事的新聞報道線索,各門外語作為溝通的手段便顯得尤其重要,而這也成為我需要努力提高的重要能力之一。

  此次北京暑假實習,我一共發表了10片文章、4張照片,看完了梅爾文門徹《新聞報道與寫作》一書,這44天短暫的經歷為我以後努力成為一名體育新聞記者指明瞭方向,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我會利用大學時光努力不斷完善自我。

學習感悟心得11

  4月 2日下午我有幸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山西新教育學習之旅,透過為期兩天的學習,使我感覺受益匪淺,收穫頗多,我彷彿看見了教育的春天,使我茅塞頓開,精神振奮,現將學習情況彙報於後:

  上午的培訓由教育家李鎮西博士主講,李鎮西,一個教育界響噹噹的名字,一個被稱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師,在李教授的報告中,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李老師的教育魅力,感覺我的心彷彿經過了一次洗禮,我真心感受到了一位教育者對事業的忠誠與執著,對學生的關愛,對同行的真誠引領。在開場白中他便糾正了主持人的口誤,說自己已出版了近80本書,不禁讓我對這位語文特級教師肅然起敬!什麼是新教育?李教授開篇便丟擲橄欖枝,點燃大家的求知慾望,這是一個以 教師成長為起點,以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教師、學生及其父母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然後他通俗易懂的指出新教育的八個主要特徵,尤其是"公益性"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新教育的公益是以提高中國兒童的閱讀能力以及中國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為核心目標,它不向實驗學校和個人收取任何管理費用,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得到了全體參會老師的熱烈掌聲,也讓我對新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早讀:透過認真學習我感覺到山西新港實驗學校的新教育工作做得太好了,那裡的學生陽光、有朝氣,文明有禮,學習積極,課前課後狀態都非常好。從 3日上午7點20走進學校校園可以發現,學校大門裡外乾淨整潔,落物有序,學校建築、花木、文化相得益彰,和諧優美,從學校門口的《千萬字閱讀挑戰明星榜》可以看出該校在學生閱讀方面做得特別高,特別紮實,走進校園被一陣陣優美的器樂聲音所以吸引,我開始尋著聲音一班一班一層一層把教學樓的所有樓層教室看了邊,可以說收穫滿滿,感受頗多,可以看出他們的早讀分為幾種情況:一是學生器樂演奏,有好些班級早讀在演奏器樂,有葫蘆絲,有吉他,有尤克里裡等器樂,可以看到演奏器樂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看著白板歌譜演奏的非常投入非常認真,他們神態飛揚、聚精會神,十分認真,演奏的樂聲整齊優美,令人醍醐灌頂;二是有些班級在進行優秀文章晨讀,可以看到每一個學生有一本優秀文章讀書本,上邊的內容都是該校重點選取的優秀文章,有古文,有現代文,以儒家思想為主,老師講解文章很認真很專業,學生誦讀很努力,誦讀的水平很高,感覺很激情很受感染,被這樣的小學生的誦讀水平所折服,為之感嘆!三是一些班級在誦讀英文歌曲,可以看到學生的英語水平非常高,老師指導的非常到位,學生誦讀英文歌曲非常優美。透過第一時間段參觀學習該校豐富多彩的早讀感受頗深,學生到校非常早,教師到教室指導非常早,非常認真,早讀時校園非常乾淨,沒有一個閒人,教室裡書聲琅琅,優美的誦讀聲,悠揚的器樂聲、優美的英文歌聲把校園渲染的十分美麗,可以說新港實驗學校的晨讀真美,水平真高,也可體會到全體學生以這樣的方式開啟一天的學習生活好美,好有激情,好幸福,全體師生這樣一大早都滋潤在朗朗的書生中,浸潤在這樣美妙的器樂歌聲的旋律中好幸福好開心,可看到全體學生陽光積極認真向上,可以看到全體教師專業敬業努力認真!難道這不就是我們的新教育嗎?我想這就是我們最想看到的新教育現象,這就是我們想看到的理想中的學生和理想中的教師。

  各種彙報學習:在二樓舞臺我們利用了大半晌的時間學習了文言文教學,學習了詩詞教學,欣賞了他們公寓管理人員的合唱以及社團學生的舞蹈,可以感受到該校在閱讀教學,在社團活動,在學校管理,在語文教學,在學生教育,在教師培養等諸多方面的不凡做法,可以感受它他們的教育管理就是新教育,他們的教育成果就是我們想看到的教育成果。

  透過本次學習感受頗深,本學期我們進行了幾場次的新教育學習,回來後也是感受頗多,想進一步把新教育學會學懂用到教學教學工作中去,把學校辦好,把學生教好,把教師培養好,但還是方法不明確,思路不清楚,但是透過本次深入學校學習,受到很多觸動,有了一些想法,後一階段一定繼續努力學習,努力把學校工作搞好,建立新教育學校,創理想教師,創理想學生。

學習感悟心得12

  我們這次拓展的專案有高空單槓、低空相依、高空斷橋、孤島求生、逃生牆等,這些拓展訓練能夠啟發創造力與想象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大家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能夠讓我們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更為重要的是還能讓我們認識到團隊的作用,增進對團隊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學會關心、學會融入團隊,透過這些體驗活動,能夠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增強應對壓力與挑戰的能力、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發揮潛能。

  “高空單槓”是拓展訓練中最驚險的。人要順著八米多高的鐵柱往上爬,頂上大約只有直徑30cm的圓盤供兩腳站立,你要在圓盤上站起來,在高空飛身一躍,抓住前面的單杆。由於那天風比較大,柱子也隨風發抖,儘管有安全繩保護,越往上爬還是恐懼感越強,到頂上站起來時雙腳真有點不聽自己使喚,但最後還是勇敢的站起來跳了出去。高空單杆使我感觸最深的不是驚險刺激的動作表演,而是隊友們在完成專案時的不同心態和表現。有的隊友心理素質很好,有的非常怕高,有個女隊友在柱子頂上抱著圓盤足有20分多分鐘,不敢站到圓盤上,但在大家的鼓勵下,艱難的克服了恐懼,最後還是站起來跨出了勇敢的一步,戰勝了自己。每個隊友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後,都在為後面的隊員加油、鼓勁,並且時刻在保護著他們的安全。每個人此時此刻都不知不覺地承擔起在團隊中的責任與義務。

  “空中斷橋”搭在離地面9米高空中,它要求隊員從一塊木板跳到另一塊木板上,兩塊木板的距離有1。3米,在地面上這個距離對任何人跳過去應該是沒問題,但這個距離卻被吊到了空中。站在搖搖晃晃的斷橋上,腳下是令人心寒的深淵,頭上是高不可攀的天空,環境造成的心理壓力給每個人都是一次戰勝自己意志的體驗。站在木板邊上我遲疑過,也畏縮過,但別無選擇,只有鼓足勇氣,相信自己,勇敢地跳過去。面對困難,我們只要勇敢跨出這一步,困難也就不是這麼難,超越只是一步之遙。因此,在我們實際工作中,當我們面臨艱鉅的任務或遇到困難時,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積極努力,付諸行動,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就可以完成別人認為難以完成的任務。

  "孤島求生",這個專案是在三個島上分別有三隊人,一個島是盲人島,島上全是盲人。第二個島是啞人島,島上全是啞人。第三個是珍珠島,島上的是健全人。每個島上教練都發給了一個任務書,每個島上的人只知道自己的任務而不知道其它島上的任務。這個專案的最終目的是在規定的時間將所有的人集中在珍珠島上。這個專案主要是考驗一個團隊在接到任務後相互配合與溝通。珍珠島的任務書上的任務很多,需要考驗他們是如何在很多資訊中找到最有效的資訊。啞人島的任務書是在盲人島的隊友完成第一個任務後利用木板將盲人島上的盲人從盲人島上救出。盲人島有任務書可是他們看不到,因此不知如何去完成任務,這就需要其它島上的人員的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三個島嶼就象公司的三個不同層次的部門,珍珠島代表著管理層、啞人島代表公司中層、盲人島代表著公司的最基層員工,儘管各自在任務上不相同,但是最終目的非常一致。各部門不同方式的努力是為了公司的最終成功,反過來說,任何一個部門的工作不到位都會導致最終目標的失敗。這個團隊專案讓我深刻認識到“有效溝通”的重要——溝通很容易做到,然而遮蔽掉不必要的資訊,做到溝通的及時、有效、充分卻需要不斷的探索;有效溝通就是將必要的資訊透過恰當的方式,在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恰當的夥伴,透過他的反饋資訊共同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部門間互相配合、提高效率的關鍵點是做到有效溝通,資訊輸入與輸出的重要性透過這個專案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最能體現團隊協作重要在“逃生牆”專案。專案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所有的人不借助任何工具爬過一個四米高的牆。站於巨大的4米高牆前,一個人是那樣的勢單力薄,任何一位普通的人面對它,可能只有“犧牲”了。但擁有的是自己的團隊的力量,它似一股洪流不可阻擋。計時開始了,大家先計劃分析了一下,確定先輸送幾個有力量的隊員上去,然後是體重較重的和女隊友,方案一定下,刻不容緩,許多隊友都爭甘為人梯,甘於奉獻,上面拉的拉,下連推的推,猶如閃電的力量,多麼動人而壯觀的場面,讓人感慨萬千。其中最值得誇讚的是甘為人梯者,正是他們毫不猶豫的肩託著團隊重大任務,及大家極力的配合,才使得整個團隊在短短的19分鐘內安全跨越“逃生牆”。逃生牆讓我們化為一個整體,使我進一步明白了“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道理。

  拓展是一種體驗,是一種體驗中的感悟。拓展訓練的魅力就在於它用各種方法,營造各種氛圍讓你完成你認為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務,也讓你在這一過程中重新認識了自己,看到了一個全新的自己。面對空中單槓或是高空斷橋,人都會有恐懼的心理,成功的關鍵在於克服恐懼心理的能力有多大,戰勝恐懼的心理我們才能獲得成功。面對困難,我們絕對不能放棄、不能妥協,不嘗試的話,就完全失敗了,如果勇敢的嘗試,有成功的可能,即使失敗也可以重新來過,只要有勇氣和決心,看起來極困難的事情,我們也完全有可能克服。

  但是想要獲得成功,光有勇氣和決心是遠遠不夠的,決定成功的因素還有很多,哪怕只有一方面做得不夠完善,也有可能導致失敗。成功真的不容易,在你成功或完成這些挑戰的時候,如果沒有隊友的保護,沒有他們的搖旗吶喊,相互鼓勵,你能做到嗎?所以無論在做空中單槓還是高空斷橋時,就會有一種支援你的力量在不斷的鼓勵自己,我想這可能就是團隊的力量。特別是最後的逃生牆成功逃生,團隊的概念已經非常清晰的呈現在心理。團隊就是握在隊友手裡的安全繩、團隊就是步調一致走木屐發出的啪啪聲、團隊就是逃生過程中你踩過的一個個臂膀。大家憑藉著團隊的精誠合作,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障礙,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心魔,在心中留下了永恆的記憶和讓人終身受益的感悟。拓展帶給我們的不單單是一種體驗,更重要的是那種感悟、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態度,以及工作的方式、方法。回想兩天的訓練,我對工作、生活有了新的認識,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是有限的,群策群力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事半功倍。所以,不要因為自己的渺小而輕視你自己,因為你就是你,你在工作中能起到的作用,是獨特的,也是別人無法起到的。

  透過這次訓練,我也清楚地看到每一個人的重要性,沒有他們你能上成功從4米高牆逃生嗎?不能。工作中環環相扣,缺少了任何一環都是不行的,所以在你增強自信的同時,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公司中既然有他,他就一定有他自身的作用。重視你的同事並與他們緊密的配合才能將工作做好,這就是有效的溝通。溝通的確非常重要,可是怎樣溝通才能有效呢?首先了解對方,真誠對待對方,懂得用適當方式和語氣甚至是肢體語言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將你的想法正確的傳遞給對方,並在對方有不同觀點的時間不至於有排斥的心裡,可以理智、客觀的協商解決的方法,這點說起來容易,要做到卻很不容易。在別人犯錯或配合不夠默契的時候,要懷著一顆包容的心多想想自己的不足,或許是因為自己傳遞的資訊不夠準確、或許用的方式、方法不恰當,自我檢討可以使自己平息怒氣,想想自己也會有出錯的時候,這樣你就容易諒解別人,給別人機會也就是給自己機會。

  作為團隊的一份子,我們必須盡職盡責的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自己事,就是減少別人的負擔,也是幫助別人。當然,我們更需要懷有常常一顆感恩的心,感謝領導對你的指導並在你失誤的時候原諒你的過失、感謝同事在工作中給予你無私的支援和鼓勵,也要感謝自己能夠勇於面對困難,並且全力以赴的超越自我。我相信透過這次拓展訓練,讓我能夠更輕鬆自如的面對今後的生活和工作。

學習感悟心得13

  無疑, 去年中國政府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 交出了最靚麗的成績單, 讓世界為之矚目。而今年的所謂政協一號提案前兩天掀起了股票市場的低碳炒作狂潮。如何解讀總理的工作報告, 眾說紛紜。可是初步感覺讓資本市場格外振奮的亮點並不多, 關於積極擴大直接融資的表述甚至於可以理解為利空, 也預示著大量的新股發行今後將成為常態, 但整體讓人踏實, 讓人期待。

  關於今年的GDP, 目標提出是8%, 定位相對保守, 強調的是結構轉型與質量, 8%自然不是什麼困難, 難的在於質量與轉型問題在於, 對於CIP的定位有點問題, 3%的目標管理實在是過於保守, 其實, 溫和的通脹對於經濟復甦是有利的, 如果政府過於恐懼CPI的上漲, 必然在信貸資金方面的控制會過於保守。

  關於房地產調控, 無疑是本次兩會的焦點, 但從政策表述看, 應該是雷聲大, 雷點小, 特別是保障性住房的資金投入小於市場預期, 對於當前商品房市場的衝擊有限。兩會過後, 若下來沒有更大、持續性的調控政策出臺, 不管實際的房價如何表現, 股票上的房地產板塊可以考慮中線建倉了。

  關於調整提高國民收入分配問題, 是兩會討論焦點。無疑, 目前基尼係數超過0。5, 是相當危險的訊號, 若超過0。6, 社會的不穩定必然加劇, 這是政府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但是, 如果用升值來提高普通公民的收入, 則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加, 在國際競爭中更處於不利地位。但願, 這不是兩會一個偽命題。有效提高國民收入, 不僅僅涉及公平正義, 社會穩定, 而且可以刺激內需, 順利實現經濟轉型。

  對於這,筆者的建議是:一要注重稅收公平, 特別是抓大放小, 特別是提出提出工資所得稅徵稅點至5000元是可行的;二是, 國家加大對於公民社會保障的注入, 特別類醫療、教育、養老方面的注入, 減輕公民的後顧之憂;三是切實創造條件, 讓公民能提高財產性收入, 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這就要求政府應該更加重視投資環境的公平與透明, 更加愛護資本市場, 發展、壯大金融服務業。

  關於新興產業的問題, 兩會過後, 必然有配套措施陸續出臺, 低碳、環保是大方向, 這也關係我們今後發展的可持續性問題。如此, 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有長期的投資機會, 個人而言, 比較看好低碳概念的核電、新能源汽車電池, 而三網融合、3G的新經濟增長方式, 也是筆者比較看好的投資板塊。

  兩會期間, 大盤如何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中國經濟持續向好不會改變, 重要的是股票市場大方向上不會改變。就下週而言, 可以關注證券、世博、航空、銀行的機會。即便大盤選擇向下, 也是有限的, 更是短暫的, 在經濟向好, 股指期貨即將出臺的大背景下, 沒有理由杯弓蛇影, 更沒有理由放棄中線建倉的良機。

學習感悟心得14

  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目前美術教育在國際教育界正日益受到重視,就是因為它是國民的教育,能夠促進國民素質的全面發展。“一個沒有藝術的社會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沒有空氣便沒有呼吸,沒有藝術的社會和民族無法生存。”而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教育改革的顯著特徵。因為只有改變學生的美術學習方式,我們才能夠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才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關於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指的是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基本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學習策略即學習的步驟。其中某一特定的步驟稱之為學習方法。從不同角度劃分,學習方式有不同的型別:從主體發揮的作用看,可分為被動學習和自主學習;從學習合作程度看,可分為個體學習和合作學習;從學習的深度看,可分為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從學習範圍看,可分為單一學習和綜合學習;從學習途徑看,可分為媒體學習和實踐學習等等。

  二、美術學習方式的轉變

  傳統的美術學習方式突出接受與掌握、強調知識與技能,冷落了發現與探究、忽視了情感與體驗,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和技能準確講清楚,學生只要全神貫注地聽、練,考試時用固定的技法把物件表現出來,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樣的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被侵蝕。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反而成為學生髮展的阻力。

  (一)、教育理念的轉變是美術學習方式轉變的基礎:

  在舊教育支配下的“改革”也只會是形式上的和表面上的。本人在理論學習中感觸頗深:我們要變“教美術課本”為“用美術課本教”,從“書中學”到“做中學”,變“教書”為“鑄魂”,變“行為”為“素養”,積“文化”為“品格”。

  (二)、教學方式的轉變是學習方式轉變的核心:

  傳統的教學重視的是怎樣使學生得到知識和技能,教師清楚自己為什麼教,要教什麼和怎樣教,而學生卻不清楚自己要為什麼學,學什麼,怎麼學。學習的興趣、主動性、創造性就很難發揮。筆者認為,“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權利的下放”,可以使學生真正得到發自內在的精神解放,可以得到更為廣泛的創造和實踐的學習空間!

  1、營造民主平等的美術學習氛圍,喚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課堂教學應該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應該比知識性學科更富有感情色彩,更具有親和力和趣味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親切的言談、優雅的舉止、動聽的琴聲,甚至每一次和學生目光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美術課的美,進而喜歡美術老師——親其師則信其道,並且有興趣的學習事半功倍。在教學中筆者進行了如下嘗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創設美術情境法:創設美術情境是促進學生愛學的有效手段。如:在講授七年級教材中的《色彩的搭配》時,我運用了實驗匯入法:課前準備好裝有三原溶液的杯子和幾隻空玻璃杯,上課時,演示把紅色、黃色溶液倒入同一個杯裡,這時杯裡呈現了橙色,同樣做另外兩個實驗。這樣很好的複習了小學時的色彩理論知識。由於學生沒有見過這種實驗複習法,覺得新奇有趣,注意力特別集中,事半功倍。

  (2)開展競賽法:在教學中,開展一些比賽,給大多數學生創造一個競爭的環境和成功的機會,以此來消除課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定期開展“繪畫比賽”,“手工展覽”,評選小畫家、小巧手,舉行“攝影欣賞”、“名家名作欣賞”,擴充套件視野,提高欣賞能力。

  2創設主動開放的學習空間,下放學生學習的權利。

  教師應尊敬學生、啟發學生內在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隱藏的獨特性,放手讓學生表現自己的獨立性。正如蘇聯教育家蘇霍母林斯基所認為的: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筆者在遵循教學共同規律的同時,提出讓學生展現自己個性的幾點做法:

  (1)給學生選擇美術學習內容的權利:“教材無非是例子”在教學目標達成的基礎上我擴充了相關的知識,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積累,比如:低年級透過畫報等方法體驗美術的美;中高年級透過寫美術日記學習自己喜歡的畫種體驗美術的美。

  (2)給學生選擇學習夥伴的權利:實踐證明,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夥伴可以有效的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在《生動的小泥人》這一課中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夥伴,合作效果比老師規定的要好得多。

  (3)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權利:問題,往往是學生獨特的感受,最能進一步發展生的個性。我允許學生課堂上隨時提問,尤其在他們創作過程中;課後,及時輔導學生。

  (4)給學生參與美術評價的權利: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自評、互評及對美術教師做出的評價都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鼓勵學生更多的看到別人的長處,策略的提出問題更是培養學生虛心好學品質的絕好機會。特別是美術具有非語意性,不同的評價更會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

  三、美術學習方式轉變的主旋律——自主、合作、探究

  美術教學過程的本質是活動,教學過程活動化的基本屬性是主體參與、合作交往、發現探究。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筆者認為,充分自主、高效合作、深入探究必然成為美術學習方式轉變的主旋律。這三者之間有所不同,又有著密切的聯絡。

  (一)充分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主體有明確的美術學習方式,對美術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本人筆者認為,在美術教學中,要提倡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即目標儘可能讓學生明確;知識儘可能讓學生髮現;過程儘可能讓學生參與;內容儘可能讓學生選擇;方法儘可能讓學生掌握;疑難儘可能讓學生探究;檢查儘可能讓學生自查;學生能提問的教師不先問;學生能描述的教師不替代;學生能自己創作的教師不示範。

  (二)高效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每一個學生應在任務中積極地承擔個人的責任,並在活動中相互支援、相互配合,能透過有效的溝通解決群體內的衝突,對各人分擔的任務進行群體加工。

  筆者認為透過教學實踐認識到:合作學習既有小組活動,也有個人活動;合作學習並非只有一種模式可以選用,也並非所有的學習活動都適合於合作情境;而且合作過程中也不排斥競爭。

  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合作對於七年級的學生有些困難,於是我從教學環境入手,嘗試每節課以學生自由分組變換不同的小組成員。如在《大家動手做條龍》一課中,首先組織學生分組,由每組推選一名組長,負責安排龍頭、龍身和龍尾的設計,組員按各自的分工進行剪下、穿插,當時上課的場面令我很興奮,孩子們的創作想象非常豐富,作品表現形式多樣:有的用穿葫蘆的方式表現龍身的起伏變化;有的則用上插旁安來強調龍身的凹凸;有的用繪畫的方法展現龍鱗;有的則用鏤空……我發現孩子們的創造能力和合作能力,要遠遠超過我對他們的認識。透過合作式的學習,學生會主動的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激活了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作衝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了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發揮。

  (三)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是指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得自主發展的美術學習方式。在探究學習中,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透過各種學習途徑“獲得知識和能力、情感和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能力的發展”。探究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實踐性、體驗性、問題性和開放性等主要特徵都是以自主為前提的。在探究的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到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效的合作必然會加速探究的程序。可以這樣說,探究學習是以自主學習為前提的,以合作學習為動力的一種學習方式。美術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形成。

  當然,探究學習在目前還有許多困惑:如何認識在中小學開展探究學習?如何尋找探究學習的資源?如何在教學中把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結合起來?如何進行探究學習的評價等。筆者認為,透過探究學習,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探究意識,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從而讓學生形成尊重事實、堅持真理、敢於懷疑等科學素養。

  總之,讓我們迎著素質教育理論的強勢東風,著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著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識、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創造性勞動描繪新課程絢麗多彩的“教學景觀”。

學習感悟心得15

  借本次培訓的機會,我有幸觀摩了名師的課堂教學,在被三位老師折服的同時,也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

  作為一名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老師,我有太多的不足。拿起一篇文章來,竟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有著太多的無奈,雖然經過了一年的教學,但有時候卻也還是會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課堂教學太亂,往往不能讓課堂很有秩序地進行。透過觀摩徐老師、張老師和王老師的課,讓我有了很大的觸動,受益匪淺。

  徐老師講的是三年級的《給予樹》。徐老師針對三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感悟出一個善良、仁愛的金吉婭,讓人物形象能深深地根植於孩子們的心中,不但完成了基本的語文知識的教學,更能使孩子們的心靈受到感染,懂得去關愛他人:給人玫瑰,手留餘香。徐老師開篇便問孩子們喜歡過節嗎?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接著板書課題,讓孩子們去讀課題,匯出聖誕節時一棵特別的樹——給予樹。接著讓孩子們學習生字詞,從而由援助中心匯出在商場裡有那麼一棵樹,並且貼上了人們的心願,於是就成了給予樹,並且畫出了一棵形象的樹,很直觀形象。接著示範生字的寫法,接著講解文章,將閱讀貫穿其中。使孩子們在一遍遍的閱讀中品味重點詞句,感受人物。

  張老師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為五年級的課程。五年級的學生重在培養學生的品讀感悟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挖掘人物內心,在對人物的學習感悟中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老師已經沒有必要去泛讀全文,只挑個別句子進行泛讀便可以,但張老師卻根據文章是一片古文,裡面的句子很難讀而將全文進行了泛讀,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對文章的解讀。課文內容的講解條理非常清楚,整篇文章在一步步的深入中使學生對王熙鳳這個人物形象感受深刻。張老師剛開始只是讓學生透過對王熙鳳的穿衣打扮來說說王熙鳳是怎樣的一個人,接著透過對文章的學習,王熙鳳對林黛玉的關心,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等方面的描寫,來更深刻的感受王熙鳳的人物形象,最後透過觀看紅樓夢中的這段影片讓學生進一步接近王熙鳳,感受其人物形象,在層層的深入學習中使王熙鳳這個人物生動形象。而且張老師的課中有一個亮點就是師生共同完成板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王老師的《寓言二則》是一篇二年級的文章,王老師針對二年級學生的特點,重在學生生字生詞的學習,安排設計了根據句意填詞的內容,使學生能更好的運用詞語。王老師剛開始上課,便讓孩子們觀看幾幅圖,猜猜圖畫上是什麼,從而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故事——揠苗助長。從字詞引出文章內容,使學生在更好的學習生字詞的同時瞭解故事內容,並能從故事中得到一定的啟發。也在課中穿插了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自己寫的環節,將字詞貫穿課的全部。

  這三堂課都根據年級的不同,教學設計有著一定的不同,教學側重點有所不同,但三堂課也有著一定的共同點:三節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給人的感覺是一直是以學生佔據著主導地位,老師只是在引導著學生去自主的發掘探究,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而不是像我們平時的課那樣,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記。老師和學生之間非常的默契,老師們都能很好的去引導學生,課堂氣氛非常的輕鬆,流暢,教師語言幽默,感情豐富,很容易的感染到學生,投入到課堂中去。

  總之透過這三節課的觀摩,使自己的收穫非常大,為自己的以後的教學點亮了一盞指路燈。教師的責任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始終貫穿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去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