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雨巷> 《雨巷》寫作特色

《雨巷》寫作特色

《雨巷》寫作特色

  引導語:戴望舒在坎坷曲折的二十多年創作道路上,只給我們留下來九十多首抒情短詩,《雨巷》,就是他早期的一首成名作。關於這首詩歌在寫作手法上的特色,我們來分析一下。

  《雨巷》寫作手法上的特色

  1、法國象徵主義手法和中國傳統詩歌意象的完美結合:

  我們看到:這首詩表面上所寫的是一對青年男女在雨巷中相逢而又無言地分離的事以及這件事在他們的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震動。我們可以相信:詩中所寫的事件 是以詩人生活中的類似的現實事件為基礎的;但即使這樣,我們也不難看出:詩中所寫的事物是另有象徵之意的。

  其中的“丁香姑娘”除了可以看作詩人的理想愛人 的化身外,完全可以看成是詩人所追求的其他理想的象徵。而“雨巷”除了可以看作一條現實的江南城市梅雨季節的小巷外,同樣完全可以看作是詩人所處的社會生 活環境的象徵(雨巷中的“頹圮的籬牆”則又是愛情失敗或理想破滅的一個微觀層次的象徵)。

  至於“雨巷” 中兩個青年男女不期而遇而又失之交臂的故事,除了可以看作一個真實的愛情事件的再現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作者追求理想而不得這一精神歷程的象徵。而詩人在 詩中所抒發的感情,除了可以看作詩人對於愛情失敗的詠歎外,也完全可以看作是詩人對於理想破滅的悲悼。

  在理解了全詩的象徵意義之後,我們會發現:這首詩的 意義其實要比字面意義豐富地多。這種字面意義之外另有一層與字面意義具有暗喻關係的意義,就是象徵意義。

  這首詩所具有的象徵意義是由詩人所採用的象徵手法 所造成的。所謂象徵(也即暗喻),即表面上只寫喻體(被喻的本體不出現),暗中卻又透過喻體指向本體。由於在象徵中本體不出現,因而,接受者對於喻體暗中 所指的本體到底是什麼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或可以同時有多種理解的,這就造成了象徵意義的不確定性。

  與科學和理論活動(追求語義的精確性和單義性)不同,在 詩歌創作和欣賞活動中,人們往往追求意義的豐富、多樣乃至含糊、隱秘,象徵手法的運用正是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的一種重要途徑。戴望舒深受法國象徵詩派(尤 其是魏爾倫)的影響(戴曾翻譯過魏爾倫的詩),對象徵主義的創作手法讚賞不已,這首詩就是他運用象徵主義手法來創作漢語白話新詩的一個成功範例。

  值得注意 的是,戴望舒所採用的全面的象徵主義詩歌創作方法(說明:全面的象徵主義創作方法不僅包括狹義的象徵手法,還包括新穎奇特的象徵意象的創造、通感的運用 (各種感覺之間的借代和超常組合)、色彩的描繪和佈置、音樂性的創造等)雖然可以說主要是從法國引進的(狹義的象徵手法則在中國古代詩歌中也有較廣泛的運 用),但他所用的象徵形象或意象(喻體)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式乃至中國江南式的。

  因為:詩中用來形容“姑娘”的“丁香”是中國古代詩歌常用的一個象徵形 象;詩中的“(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則是中國江南城市所具有的典型風貌;出現在江南城市的“雨巷” 中“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顯然是一個具有中國江南特色的女性形象。詩歌內容上的徹底的中國化和表現手法上的全面的西方化的完美結合,使得這首 詩的一般中國讀者也能較為輕鬆地讀懂這首詩的大致內容,而不像面對某些食洋不化的現代派詩歌那樣感到不知所云。

  由此,我們可以說,戴望舒的《雨巷》這首詩 是法國象徵主義的詩歌創作手法與中國傳統的詩歌意象完美結合的一個成功典範。

  2、音樂手段的成功運用和詩歌音樂美的成功創造:

  《雨巷》在語音層面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它所具有的強烈的音樂美。這種音樂美,主要是由詞句的復沓和韻腳的有規律反覆等手法的運用所造成的。

  詞句的復沓, 如:該詩的最後一節除了將第一節中的“逢著”改為“飄過”外,其它詞句完全一樣;這種起結復見的做法不僅使全詩在內容上首尾呼應,而且使基本相同的一段語 音流在詩中重複出現(重複是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之一),從而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感。

  此外,該詩的每一節都有詞句的復沓;如:首尾兩節的“悠長、悠長”;第二 節中的“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以及“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第三節中的“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第四節中的“像夢一般 地,像夢一般地悽婉迷茫”;第五節中的 “遠了,遠了”;第六節中的“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及“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變奏性的復沓);這種詞句的復沓在詩中的反覆運用以及某些 復沓形式在詩中的前後呼應,使這首詩具有相當強烈的音樂性。韻腳的有規律的反覆:全詩共七節,每節六行,每行字數長短不一但總體上又是有規律地重複的。

  該 詩採用的是一韻到底的做法(押ang韻),在每節相隔不遠的'行的末尾重複一次腳韻,每節押韻兩到三次;有些同樣的字詞還在韻腳中多次出現,如“雨巷”、 “姑娘”、“芬芳”、“惆悵”、“眼光”等。

  這種韻腳的反覆使用,使韻腳這個音響(ang)在人們的聽覺中被反覆感受,由此造成了一種迴環往復的音樂效 果。我們讀這首詩,在聽覺上的感覺就象是在聽一首輕柔舒緩的沉思型的小夜曲,那飽含著寂寞、痛苦的感情而又讓人感到甜美的旋律在我們的心頭反覆迴響著。

  關於這首詩的音樂美,葉聖陶曾說: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這話也許有點過譽,但這首詩所具有的強烈的音樂美卻不能不說是它的一個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雨巷》讀後感

  猶記得初次遇見她的那天,雲淡風輕。如煙花般的三月,稍縱即逝。丁香爛漫的綻放,香氣一陣陣撲到她那流淚的臉龐。

  細雨淅瀝。青石鋪就的悠長小巷,望也望不到頭。自那次初見,我的腦海裡時時浮現出她的模樣。撐著油紙傘,念著她那憂傷的目光,默默彳亍著,靜靜尋覓著,多希望在這寂寥的雨巷,逢著這位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若不是家族恩怨,若沒有家人的歇斯底里,我們,或許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苦。或許我們也可以像其他的情侶一樣,在一個飄香的季節結成連理。可如今,這一切都變成了幻想。

  我們,可不可以不勇敢。這樣就可以懦弱地藏匿在巷子裡,不顧他人的閒言碎語,不管他人的指手畫腳。只有我們,相互攙扶著,在這浪漫的小巷裡攜手到老。

  明明知道你已隨父母離去,明明瞭解你已經不會再出現在這條小巷裡,明明千遍萬遍地告訴自己忘記你。已經不能和你呼吸同一城的空氣,已經感受不到你的氣息。丁香花又開,婆娑的花影裡,你憂愁的目光在我的記憶裡投影,湮染了往事的靜謐。如果可以,願人生只如初相相遇。

  走在落雨的小巷懷念你,等待著相遇。

  溼面的,已經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

  油紙傘聚雨,也凝住了我對你的每一次思念。夜漫漫,月落烏啼。

  我似乎還能看得到,你帶著愁怨向我走近,默默吐出一句----今生君負我,來世亦念君。你太息般的眼光灼傷了我,我聽到風雨都在悲泣,你靜靜的遠了,遠了。我向著你的背影,喃喃道,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記著你,記著你丁香一樣的臉龐,記著你的高潔美麗。

  只恨那些時光,太匆匆。

  只怨那條雨巷,夠不得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