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香溢滿夜光杯》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果香溢滿夜光杯
劉心武
“你又把我的《夜光杯》亂放到哪兒去啦?”
這是老伴習慣性的埋怨。我只得乖乖地滿屋子去給她找。心裡總不怎麼服氣:怎麼《夜光杯》就成了她的呀?明明是《新民晚報》副刊部贈訂給我,方便約稿 才有的啊。贈閱我的報刊每年總有許多種,就報紙副刊而言,老伴對《夜光杯》確實情有獨鍾。我每天從樓下取回一大摞報刊,先清理一遍,《新民晚報》的《夜光 杯》總是要想著抽取出來,不管她那時在什麼地方,且把《夜光杯》去放到她的床頭櫃上。
我很快找到了她要的那《夜光杯》——是她自己擱在陽臺窗臺花盆邊的。遞給她,她自己檢討:“老了老了,我這個記性啊!”那天她本來倚在沙發上看,後 來貓咪把陽臺上花盆推翻在地,她聞聲出去收拾了一番,去往陽臺時手裡還捏著報紙,收拾完又進屋抱起貓咪責備兼安慰地唧咕一番,傍晚時又想看《夜光杯》,就 把“亂放”的罪責強安到了我頭上。
她看《夜光杯》,有時忽然笑出聲來。我讓她告訴我是覺得誰的什麼文章那麼有趣,她要麼不理睬,要麼故意說:“反正比你的‘一句話小說’精彩!”“一 句話小說”是我十多年前在《夜光杯》上開的`專欄,實驗用一句話寫出一個有人物有情節有喻意的小小說,那時候手機還很笨重,也沒有簡訊傳輸功能,我那文字實 驗卻很像現在的“簡訊小說”,記得當時臺灣《聯合報》副刊還轉登過一組,併發起過相應的徵文。這也算我跟《夜光杯》的一段特殊緣分了。
老伴會把《夜光杯》上她喜歡的文章剪貼在她的一個本子上,有時則會留下整個版面,以備有興致時重溫。她不喜歡我去翻看她的剪貼本,但我知道,她所剪貼的,一類是情趣盎然的生活隨筆,一類是鉤沉探佚的歷史小品。
上個月孩子們開車,送我們到遠郊果園裡採摘。採摘之意不在果。我們在果林裡深呼吸,遠望山景,近嗅果香。兒子兒媳婦摘完蘋果又去摘大棗,我和老伴迎 著陽光,用小馬紮坐在果林旁,我帶了畫具,要水彩寫生果林一隅,她呢,掏出老花鏡,從布兜裡拿出帶來的《夜光杯》閱讀。我說:“這報紙字太小。那麼多報紙 都放大字號了,偏這報字號上守舊。”她卻不以為然:“這叫堅持傳統風格。”又引我們共同的朋友蘇姨為例:不嫌這報字號小,說是看慣了這樣字號,若改大了倒 生分了;蘇姨每天要猜《夜光杯》上的謎語,從中獲得許多樂趣。老伴說:“人家編輯不容易啊,天天一個新謎語,多少年啦,幾千個謎語了吧?別看每天就佔那麼 一星半點地方,得費多少心思!”我說:“這副刊編得也算是‘大珠小珠落玉盤’了,有意味深遠的大珠,也有輕鬆淺近的小珠,確實豐富多彩。”老伴說:“你這 樣說就對啦。人家不是約你寫篇祝賀報紙開辦60週年的文章嘛,拿《夜光杯》來說,別弄些個文字遊戲,什麼‘杯杯是精釀美酒’呀什麼的,依我看,有的文章是 酒,有的卻是鮮榨汁,像我這樣不貪酒,更愛喝鮮榨汁的人,可能更多。”我邊開畫邊說:“我正愁不知從哪兒說起呢,你這話倒啟發了我。其實,酒和果汁固然 好,新鮮果子也很可愛呀!現在什麼都講究原生態嘛!”她就點著報紙說:“現在鮮果種類也真豐富,剛才我採摘了美國布朗,吶,這兒就有旅居美國的作者的美 文……”陽光下,果香滿溢,沁入我們胸臆。
12.下面是對文字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小說中的“老伴兒”善良,喜歡讀書看報,只是性格暴躁得讓“我”無法忍受。
B.“老伴兒”對生活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有《夜光杯》和小貓的陪伴就已經很知足了。
C.《新民晚報》副刊部贈訂給“我”《夜光杯》是為了方便約稿。
D.小說在最後部分交代了《夜光杯》深受老伴兒喜愛的原因——堅持傳統。
E.小說中有許多語言細節描寫,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3.仔細閱讀小說,舉例分析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出她對《夜光杯》確實是情有獨鍾。(4分)
14.分析小說題目中的“夜光杯”和《夜光杯》的異同,探究小說的主題帶給我們的啟發與思考。 (6分)
參考答案
12. 【參考答案】A、B(A“性格暴躁得讓我受不了”錯。“我”是理解“老本兒的健忘”,“老伴兒”也是常常自責,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情感讓人感動。B老伴兒知足的原因僅僅歸結到“只要有《夜光杯》和貓的陪伴”錯)
13. 【參考答案】把《夜光杯》稱作是“我的”;每天從樓下取回一大摞報刊,先清理一遍,《新民晚報》的《夜光杯》總是要想著抽取出來,不管她那時在什麼地方, 且把《夜光杯》去放到她的床頭櫃上;報不離身,出去收拾了一番,去往陽臺時手裡還捏著報紙,去果園摘果時,還抽出時間從布兜裡拿出帶來的《夜光杯》閱讀; 看《夜光杯》有時會笑出聲引來;剪報收藏;把《夜光杯》比作“鮮榨汁”——原生態。
14. 【參考答案】“夜光杯”是一種質的美好的杯子,《夜光杯》是《新民晚報》副刊的名字,它們同屬於形式。“果香溢滿夜光杯”,“夜光杯”既然是一種酒杯,裝 的是酒,那麼“果香”怎麼可以裝得進去?這就引發讀者的思考:內容的多樣化。辦報也應該是這樣,要想滿足不同年齡的讀者的需求,就應該做到即要創新,又要 保持自己的“原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