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中秋舞火龍閱讀答案

中秋舞火龍閱讀答案

中秋舞火龍閱讀答案

  被稱為“二龍頭”的戚海大來到“大龍頭”卞家明家,直嚷嚷:“你這個大龍頭就不能出出頭,趁著我們這把老骨頭還沒散架,在中秋再玩一玩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具有傳統特色的民俗活動,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據民間傳說,1880年,銅鑼灣大坑地區遭受了特大風災,災後有一條大蟒蛇四處作惡,居民深受其害,於是居民們就組織起來全力搜捕,終於在一個晚上打死了大蟒蛇。沒想到,幾天以後,大坑地區就瘟疫流行,持續了十來天,重病和死亡的人不計其數。直到農曆八月十四中秋節前夜,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夢見觀音菩薩,讓居民們在中秋節晚上舞火龍來驅散瘟疫……急病亂投醫,居民們趕緊集資,用珍珠草扎一條長長的草龍,又在龍身上插滿點燃的長壽香,人們在鑼鼓聲中舞動著行走,就像一條火龍在銅鑼灣幾十條大街小巷飛舞……說也奇怪,連舞了三個晚上,瘟疫逐漸消散了。於是,中秋舞火龍就一代一代傳了下來,成為習俗。只是,近年來這舞火龍的習俗漸行漸遠,差不多就要被人們忘記了。

  卞家明沉思著點頭說:“兄弟,玩一把那不是大事,我在想啊,這舞火龍總不能在咱們這些人手中斷了代呀!”

  戚海大頓時神色黯淡了下來:“這個,這個……我還真沒想過,只是……”

  卞家明說:“報上說內地城市重視歷史文化,不忘鄉愁,我想了很多,咱這舞火龍也傳承一百多年了,雖說是民間的玩意兒,也算得上是歷史文化吧!咱是龍的子孫,認真玩一把,請電視臺來做一個片子留下來,讓子孫後代有個念想。”

  戚海大聽著,笑逐顏開,猛一拍桌子,說:“好想法,咱這就做起來……”

  農曆八月十五說到就到了,這天傍晚,擔任舞火龍總指揮的卞家明呼地舉起五色的龍圖案督察旗,發出了指令:“十八響炮仗點放,鑼鼓齊鳴,插香嘍!”緊接著,急促的鑼鼓聲響起,一條火龍舞動翻騰著開始在大街小巷前行。卞家明揮舞著督察旗,眼睛隨著晃動的紅繡球翻轉,還不時中氣十足地大聲喊叫著。火龍翻滾得令人眼花繚亂,一會兒是“火龍滾沙”,一會兒是“飛虯朝日”,一會兒又是“游龍戲珠”……廣場上的人群也沸騰了,響起陣陣喝彩聲,民眾的喊聲越激揚,火龍舞動得越活躍,在燈光下閃著紅火,穿梭在沸騰的人群裡。

  “大龍頭,大龍頭!”隨著響亮的喊聲,給這次舞火龍最大讚助的銅鑼灣食品商號的吳老闆走了過來,緊握著卞家明的手說:“一個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光靠你大龍頭和二龍頭起勁是很難維持的,要想讓它發揚光大,就離不開民眾的支援,要讓民眾記得,讓民眾喜歡……”他接著說,“我聽我父親說過,抗戰時期的一箇中秋節前,您的父親操演了祖宗的舞火龍絕技,在一條飛舞的火龍里藏滿了炸藥,在鑼鼓喧天中舞動到了汪精衛集團設在香港的機關報《南華日報》社門前,突然衝進去,火龍爆炸,摧毀了這家漢奸報紙,之後又刺殺了《南華日報》社社長、漢奸林柏生,使在香港的漢奸走狗大為恐慌。撤離時,您的父親為了掩護其他愛國人士,被特務殺害了。這麼多年,舞火龍一直讓我父親魂牽夢縈!父親臨死前還對我說,他有生之年沒能再看到舞火龍,遺憾哪……”吳老闆堅決果斷地表示:“舞火龍絕不能在我們手裡斷了代,我支援你們,把舞火龍發揚光大,傳承下去!”

  卞家明的眼睛溼潤起來,握著吳老闆的手,搖了又搖。

  (選自《小小說選刊》2017年第19期)

  4.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中秋再玩一玩舞火龍”的建議雖然是“二龍頭”戚海大首先提出來的,但對舞火龍這件事他沒有“大龍頭”卞家明想得深遠,說明兩人的思想境界是不同的。

  B. “認真玩一把,請電視臺來做一個片子留下來,讓子孫後代有個念想。”卞家明這樣說的言外之意很明白,那就是今後是不會再有人舞火龍了。

  C. 小說對八月十五晚上舞火龍的情景描寫得非常細緻、精彩和生動,廣場上觀眾的熱烈反應更使舞火龍的熱鬧氣氛達到高潮。

  D. 贊助商吳老闆對卞家明說的一番話語重心長,飽含情感,表現了他對舞火龍這一民俗活動的熱愛和希望將其傳承下去的決心。

  5. 小說第二段詳細插敘了民間傳說,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6. 小說描寫的“中秋舞火龍”民俗活動具有什麼現實意義?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答案】4. B 5. ①交代了香港中秋舞火龍民俗活動的來歷,照應題目。②為作品增添神奇色彩,使之更有趣味性、可讀性。③豐富了小說內容,使作品更豐滿、嚴密。

  6. ①表現了香港民眾對中華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的熱愛。②說明香港民眾對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有信心和決心。③增強文化凝聚力和香港民眾的文化自信,為傳統節日增添歡樂、熱鬧的氣氛。

  【解析】

  【4題詳解】

  試題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要先通讀全文,瞭解和把握全文的內容和主旨,在此基礎上,聯絡上下文,結合文字內容對文章某一內容要點進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題,可將各選項文字同文本相關內容進行比較,以確定正誤。B項,“言外之意”說法錯。說話的意思表達的很直白,沒有言外之意。故選B。

  點睛:這道題綜合性比較強,既涉及到了對文中字詞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對文章主旨的探究,還涉及到了對文章結構、手法的把握。解答這類題的方法是:(1)快速通讀全篇,抓住中心句關鍵句理清全文結構。(2)認真品讀重要段落,抓住關鍵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詠精讀主體段落,抓住表現形式鑑賞評價語言與情旨。(4)細緻咀嚼重要語句,抓住關鍵詞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內蘊。(5)對照選項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的能力。插敘的作用:(1)對主要情節起補充襯托的作用。(2)有時會起到解釋說明的`作用。(3)使文章脈絡清晰。(4)推動情節發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5) 突出主題。(6)為下文作鋪墊等。第二段詳細插敘了民間傳說的作用,結合文字內容“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具有傳統特色的民俗活動,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分析,交代了香港中秋舞火龍民俗活動的來歷,照應題目。結合“據民間傳說……瘟疫逐漸消散了”分析,為作品增添神奇色彩,使之更有趣味性、可讀性。豐富文字內容。

  【6題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小說描寫的“中秋舞火龍”民俗活動具有什麼現實意義,結合文字內容“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具有傳統特色的民俗活動,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只是,近年來這舞火龍的習俗漸行漸遠,差不多就要被人們忘記了”“卞家明沉思著點頭說:‘兄弟,玩一把那不是大事,我在想啊,這舞火龍總不能在咱們這些人手中斷了代呀!’”分析,表現了香港民眾對中華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的熱愛。結合“報上說內地城市重視歷史文化,不忘鄉愁,我想了很多,咱這舞火龍也傳承一百多年了,雖說是民間的玩意兒,也算得上是歷史文化吧!咱是龍的子孫,認真玩一把,請電視臺來做一個片子留下來,讓子孫後代有個念想”分析可知,說明香港民眾對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有信心和決心。結合“一個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光靠你大龍頭和二龍頭起勁是很難維持的,要想讓它發揚光大,就離不開民眾的支援,要讓民眾記得,讓民眾喜歡……”“吳老闆堅決果斷地表示:‘舞火龍絕不能在我們手裡斷了代,我支援你們,把舞火龍發揚光大,傳承下去!’”分析可知,增強文化凝聚力和香港民眾的文化自信,為傳統節日增添歡樂、熱鬧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