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反思詩歌
導語: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以下是由YJBYS文學網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清明節詩歌:清明節反思,歡迎閱讀。
一年一度的清明
看看父親母親
平時只是思念啊
夢裡總想起親人
活著的時候盡到孝心
父母走後也忘不了他們
這一份深情啊
早已在心裡紮根
不是擺擺樣子啊
那是兒女的真心
不像有那麼一些人啊
父母活著的時候就虧心
沒有這個必要啊
父母活著時不盡孝心
等父母故去再表現
地下的父母知道你們的心
人生需要深刻的反省
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親
其實自己所做的一切
最重要的是怎樣教育後人
清明節決不能擺樣子
要表達兒女的`真心
人生該懺悔的事情很多
最可怕的是對不起故去的親人
拓展閱讀:節氣清明與清明節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清明節氣在時間和天氣物侯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