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觀察身邊的成功者,我發現這三個特徵的散文

觀察身邊的成功者,我發現這三個特徵的散文

觀察身邊的成功者,我發現這三個特徵的散文

  在我有限的閱歷裡,身邊那些年少成名或大器晚成的成功人士,他們確實有著某些共通性。

  我接下來講的也都是我親眼所見,處處留心總結出來的,之所以不談歷史或現代名人,是因為他們的故事會被媒體失真傳播,三人成虎。

  我們最後接收到的都是社會主流觀過濾後的雞湯,並無太多實際意義。

  並不是說,以我親眼所見為案例就必然真實,而是更接近真實而已。

  這篇文章所述“成功者”均為世俗的成功者,即身價、地位較高於平均水平的群體。

  據我觀察,那些年少成名的,大多家境不錯,或者家庭給於他們更寬鬆的選擇,釋放天賦,或者是上一代直接強化原有優勢,代際遺傳。

  相反,那些大器晚成的,不少出身平凡甚至貧困,他們找到自身優勢,透過努力,抓住機會,一鳴驚人。

  他們之所以有所成就,很大原因是他們特殊的思維方式。

  我大致總結了以下成功者(聰明人)的思維特徵:

  1.縱橫交錯的邏輯鏈條;

  這類人群有著永無止境的好奇心,興趣廣泛,喜歡問為什麼,而“問為什麼”是他和普通人思維拉開差距的起點。

  因為好奇心無止境,無數個“為什麼”後面的答案是點,最後會累積連線成線,形成各分類下完整的邏輯鏈條,內化成思維習慣。

  一旦遇到某個點,就會條件反射把那個點嵌入已有的邏輯鏈條,哪個匹配的更合理,最後使用哪個邏輯鏈條,快速得出結論。

  這也是他們不容易被騙的一個原因,那些騙術違背邏輯,無法嵌入他們縝密的邏輯鏈條,就很容易被識別出來。

  而容易被騙的人群,正是缺少縝密的邏輯鏈條,沉迷在騙局裡無法甄辨。

  2.對限制自由非常敏感;

  他們天生對限制自己思想、身體的事物敏感,通俗講,他們是缺乏“安全感”的一個群體。

  進入一個環境,他們可能會關心這裡是否安全,如果發生意外,我該如何出逃?

  這裡攝像頭有多少?盲區在哪?

  他們應該是最早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他們最怕自己的思維被限制自由,更喜歡兼聽,不會全盤否定兩種自我矛盾的觀點,會自我分析,得出結論。

  類似於胡適先生說的精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會盲目排除其他思想。

  胡適先生3.擅長設定系統性目的。

  許多人做一件事很單純,沒有系統化,不考慮那件事是否是無用功。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去拍一個小影片,人員、道具、攝影機都準備好了,奔赴現場,卻發現不知道劇本是什麼,無功而返。

  許多人覺得目的就是拍攝影片,而按照成功人士的思維,他們設定目的絕不會這麼空洞。

  他們首先考慮的`是:拍這個影片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宣傳某個廣告主?還是策劃熱點話題製造火爆的營銷事件?

  以此為核心,確定影片表達物件,創作對應劇本。

  然後開始執行,籌集人馬裝置,開拍。

  一個目的是拍影片本身,一個目的是拍影片要達到某種效果。

  前者流於表面,是任務的某一部分,後者抓住核心,牽一髮動全身,更具系統性。

  以上三點,也只能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掌握這些,成功的機率會更大,而不是百分百。

  我父輩有位至交,聰明是被公認的,但輾轉一生,卻一事無成,幾近家破人亡,不免讓人感嘆人生無常,命運多舛。

  人們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許多人從出生,命運便被定格,像如來神掌壓身,縱有七十二變,也難以逾越。

  但這不代表所有人,總有人會成為命運的漏網之魚,比如今天講的那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