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人與海> 【推薦】《老人與海》教案3篇

《老人與海》教案

【推薦】《老人與海》教案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人與海》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人與海》教案 篇1

  《老人與海鷗》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真摯感情的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並進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涵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

  課前準備:

  1.收集關於“海鷗老人”吳慶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學習七單元導讀,明確學習要求

  二、匯入新課

  照片匯入: 課件出示吳慶恆老人的照片。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張照片,請看大螢幕,照片上的老人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麼?

  這位老人就是昆明市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名叫吳慶恆。吳慶恆老人被昆明市民親切地稱之為“海鷗老人”,他和海鷗之間的故事在各大媒體報道後,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吳慶恆老人,去感受他和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

  三、整體感知:

  1、指名讀文,掃除字詞障礙

  2、自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

  3、回答課文主要內容

  4、小組內交流預習情況(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四、品讀感悟:

  1、梳理問題:

  從哪些地方你能體會到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勾畫出相關的語句,說說你感受最深的部分。

  2、學生圈點勾畫後小組交流

  3、彙報:

  ①〔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是什麼給老人這麼大的動力?是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

  ②〔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群呼喚……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重點抓住“很小心”、“退開一步”、“撮起”、“掃”這幾個詞理解。這是老人喂海鷗的一個細節描寫,從這段可以看出老人喂海鷗的動作多麼嫻熟,他和海鷗之間的配合是那麼默契,那麼和諧。

  ③〔在海鷗的叫聲裡,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側耳傾聽,原來是親暱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多麼神奇的老人,在空中飛翔著那麼多海鷗,他都能一一喊出他們的名字,這裡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老人海鷗的親暱,對海鷗的特別的愛。

  開放:老人與海鷗之間可能有怎樣的對話?

  ④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寫:“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退色的過時布衣……”體會勤儉的老人,卻無私地對海鷗的付出,這是源於老人對海鷗的愛。

  過渡語:這是一個普通的老人,更是一個特殊的老人,他愛海鷗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託在海鷗身上,讓我們再看一看那幸福的眼神,多麼美好的畫面,可是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那麼短暫,這樣美好的畫面再也看不到了,老人去世了,這是他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當這張照片出現在湖邊時,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體會海鷗對老人的情感)

  ⑤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瞻仰”寫出了海鷗們對老人的'敬仰,尊敬。

  從“急速”一詞,我感受到了海鷗那種焦慮、急切的心情。

  ⑥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從“紛紛”一詞,我體會到這麼多海鷗行動一致,似乎有誰在無聲地指揮。“站成了兩行”“肅立不動”“白翼天使”寫出了海鷗對老人的尊敬、愛戴,對老人的一片深情。(指導學生朗讀,讀好這句話)

  ⑦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態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是否可以用“飛”來替換)

  因為海鷗們意識到就要和老人永別了,所以希望能阻止我們拿走遺像,希望能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遺像能停留一會兒,所以用“撲”比較好,更體現出海鷗們那種傷痛,那種無奈,那種急切、焦慮的心情。(指導朗讀)

《老人與海》教案 篇2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與文學功績

  2掌握內心獨白對形象塑造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在分析情節的過程中來把握人物——桑提亞哥這位硬漢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內心獨白,進一步明確人物永不屈服的精神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老人永不服輸的頑強精神

  教學方法:

  情境法啟發法問題探究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及過程:

  (一)匯入

  大家都知道,鯊魚是一種兇猛的動物,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假如有這樣一個情境,有一天,你獨自一人駕船在海上碰到了一條鯊魚或幾十條鯊魚,你會怎麼做?[學生回答]可是在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一個老人與幾十條鯊魚作戰。是什麼促使老人與之戰鬥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小說,從中我們可以收穫許多。

  (二)作者簡介【課件展示】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出生於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18歲起進入報界,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出生入死以致傷痕遍體。1954年,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開槍自殺,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對海明威的評價,正如肯尼迪總統的唁電所言:“幾乎沒有那個美國人比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他稱海明威為“本世紀(20)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三)故事梗概【課件展示】

  小說敘述的是古巴一位飽經滄桑的老漁夫桑提亞哥已經把十四天未捕到魚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個人出海遠航,在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鬥,終於捕到了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航途中,馬林魚卻被鯊魚吃掉。本文節選的主要是老人與鯊魚搏鬥的情景,是小說臨近結尾的部分,也是小說情節發展的高潮。

  (四)分析小說情節

  我先給大家一些提示,大家可以根據搏鬥的回合、搏鬥的結果來分析。【學生分組從文中找,討論交流後明確,課件展示】

  五次搏鬥搏鬥結果

  用魚叉殺死一條鯨鯊失魚叉,魚被吃掉四十磅

  用刀子殺死兩條星鯊魚被吃掉四分之一

  用刀子殺死一犁頭鯊刀子折斷

  用短棍擊退兩條星鯊半個魚身被咬爛了

  用短棍劈打成群鯊魚大馬林魚只剩下殘骸

  小結:老人與鯊魚搏鬥每取得一點勝利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一無所有,遭到無可挽救的失敗。

  (五)分析內心獨白

  透過大家的分工合作,我們理清了小說的情節。之前我們在單元解讀中說過人

  物形象的刻畫與小說情節的發展是密切聯絡的。我們也講過,分析人物形象還可以從語言、外貌、神情、內心獨白等方面入手。這篇小說中的主人公桑提亞哥,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來刻畫他的呢?——內心獨白【課件展示問題】

  1、文中五次搏鬥前與後老人的內心獨白。

  2、透過這些描寫,我們可以看出主人公怎麼樣的性格特點?

  【學生分組尋找、討論交流,課件展示】

  (1)不能夠阻止他來害我,但是也許我可以捉住他。(毫不屈服充滿自信)

  (2)現在倒黴的時刻就要來到,我連魚叉也給丟啦。Dentuso這個東西,極殘忍,又能幹,既強壯,又聰明。可我比他更聰明。(高度自信鬥志旺盛)

  (3)是把一個人養活一整個冬天的魚啊。別那樣想吧。歇一歇,把你的手弄好,守住剩下來的魚肉。(接受現實開創未來)

  (4)這一會他們可把我打敗了。我已經上了年紀,不能拿棍子把鯊魚給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漿,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想法去揍死他們。(堅韌無畏經驗豐富)

  (5)現在一切都過去了。不過,也許他們還要向我撲來吧。可是,一個人在黑夜裡,沒有一件武器,怎麼去對付他們呢?(處亂不驚思考對策)

  (6)船還是好好的,他想。完完整整,沒有半點兒損傷,只除了那個舵把。那是容易配上的。(永不氣餒充滿希望)

  (六)分析人物形象

  讓學生結合故事情節及人物內心獨白分析主人公形象。【學生討論後明確,課件展示】

  在武器簡陋、孤立無援、鯊魚輪番來襲的情況下,老人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了奮勇的鬥爭,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百折不撓、堅強不屈、勇於面對暴力和死亡的“硬漢子“形象。

  小說中的大海和鯊魚象徵著與人作對的社會與自然力量,而老人與之進行的殊死搏鬥中,表現了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雖敗猶榮,精神上並沒有被打敗。可以說,這樣一個形象,完美的體現了作者所說的“你儘可把它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的思想。

  (七)討論交流

  《老人與海》發生在茫茫大海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人們認為他確實是一部好書,一本讓人終身受益的好書,因為他給人們太多太多的人生啟示。那麼你獲得了怎樣的人生啟示呢?【學生自由發言,暢談人生啟示】

  (八)佈置作業

  閱讀《老人與海》可以領會到許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懂得如何面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請寫一篇讀後感(800字左右),記下自己的讀書收穫。

  (九)板書設計

  硬漢

  勇敢

  頑強奮爭

  樂觀永不言棄

  漁夫老人

  人的靈魂的尊嚴

  (十)說明:此教案適合中等水平學生使用。另外,一篇課文抓一個重點就夠了,沒必要面面俱到,“電報式”的語言風格可讓學生朗讀時自己體會,課上點一下就可以了。

《老人與海》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老人與海》整部作品的梗概

  2.結合心理描寫品味人物思想性格

  3.感悟學習老人身上的那種不向命運屈服,向自身、自然挑戰的決心和勇氣

  教學重點.

  結合心理描寫品味人物思想性格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心理描寫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作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如果被告知,有人寫了篇只有幾十頁的小冊子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你一定會感到很難相信但這就是事實,這個人就是海明威,這本小冊子就是《老人與海》小說一出版,就創下了人類出版史上空前的紀錄:48小時售出530萬冊,而且作品在當年就獲得了普利策獎,兩年後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二、作者簡介

  (出示海明威照片)一個酷愛打獵、釣魚的作家他到過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他的身上中過237塊彈片他的頭上縫過57針他曾在非洲兩度飛機失事,嚴重的腦震盪使他的視力和健康每況愈下這就是海明威他的經歷,孕育出他那硬漢的性格

  三、整部作品簡介

  (出示《老人與海》圖片)這篇小說描寫的是一位孤獨的古巴老漁夫在加勒比海捕魚的前後所發生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從而塑造了一個在重壓下仍然保持優雅風度、在精神上不可戰勝的老人形象

  四.問題研討

  (1)搏鬥中老人獲勝的原因是什麼?

  在這場勇氣、毅力和堅韌的較量中,毅力支撐著老人的身體,希望支撐著老人的精神,而經驗使老人獲得希望年老的聖地亞哥用智慧而不是靠僅有的體力,用知識和機智而不是靠僅存的傲慢來支撐自己,最後取得了這一次的勝利

  (2)老人在內心中對大馬林魚持什麼態度?

  大馬林魚是作者謳歌的物件,文中在寫老人扎死它的同時,又帶著不無讚揚的語氣寫大馬林魚的高與大,給讀者展示它的力與美“我從沒見過比你更龐大、更美麗、更沉著或更崇高的東西,老弟來,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誰害死誰”看來,在老人眼中,大馬林魚代表了堅強和勇猛,是一個真正的對手和老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3)體會文中聖地亞哥老人的內心獨白,談一談你對他的印象

  堅強,剛毅,執著,不輕言放棄面對厄運百折不撓的硬漢和英雄

  老人是海明威塑造的眾多“硬漢”中最完美的形象,他是真正具有男子漢氣概的人他沒有從危險、殘酷的現實中“退卻”,而是勇敢地接受現實;他憑藉自己的意志力創造了現實,贏得了哪怕是非常短暫但最終慘敗的勝利在海明威的筆下,老人是個要竭力超越自身極限的人

  (4)、從老人身上,你學到了什麼?簡要談一談

  五.小結:

  《老人與海》文字風格雖然簡單,卻是千錘百煉的精粹主人公聖地亞哥不被乖舛命運擊敗的毅力及享受孤獨而不寂寞的精神,正是作者對命運永不言敗的證明

  六.練習:

  寫一些你的聽課心情

  板書設計

  老人與海

  老人(弱)——魚(強)

  堅強執著 力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