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鷗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人與海鷗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老人與海鷗教案 篇1
一、複習匯入,初步認識老人
1、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這樣一位老人(出示圖片)
2、書中是怎樣描述老人?
3、出示描述老人的句子:他的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塑膠袋也用得褪了色。
4、這段話中注重了強調了哪個詞?從三個“褪了色”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5、是啊,就是這樣一位生活儉樸的老人,天天都步行二十餘里到翠湖來喂海鷗,幾十年如一日。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老人,走近海鷗,去感受這個鷗間的真摯情感。
二、與文字對話,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深情
1、快速讀課文1-13自然段,邊讀邊想像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老人幹什麼的畫面?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2、交流學習:
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畫面呢?(喂海鷗、喚海鷗、談海鷗)
喂海鷗小心
(1)課文哪兒寫了老人喂海鷗呢?(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圍欄上,……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2)怎樣喂的?(很小心)
(3)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兒體會到的?(抓住重點詞談體會)
(4)品讀老人喂海鷗這段話。
喚海鷗親暱
(1)老人怎樣喚海鷗的?(親暱、抑揚頓挫)
(2)讓我們學學老人親暱地抑揚頓挫地喚海鷗。(學生喚海鷗)
(3)海鷗們聽得懂嗎?從哪兒知道?
(4)水面上應聲躍起兩隻海鷗,向老人飛來。這海鷗還真能聽懂老人的話呀。獨腳還落在老人的手上吃食呢?
(5)面對只有一隻腳的獨腳,老人正親暱地對它說些什麼呢?
(6)多感人的畫面,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老人對海鷗的愛,他視海鷗為自己的兒女)
談海鷗生動
(1)是啊,這如同兒女的海鷗,成了老人的至愛,因而每每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就……(生動起來)
(2)如果你就是老人,你會怎樣生動地談海鷗呢?
(3)指名讀談海鷗這段。
(4)它去年沒有來,今年也沒有來,老人說這名話時心情是怎樣的?應怎樣談?(略帶傷感)
(5)對了,老人就是這樣,為海鷗憂,為海鷗喜。
(6)太陽偏西、海鷗要回滇池,老人要回家了,可望著遠去的海鷗,老人的眼中卻充滿著企盼。誰知道他企盼什麼?(與海鷗朝夕相處,與海鷗永遠相伴……)
(7)老人能與海鷗永遠相依相隨嗎?(不可能)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三、品讀送別段,感悟海鷗情
1、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15-17自然段,找出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
(1)海鷗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大聲鳴叫,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隻海鷗,你會怎麼想?
(2)海鷗們紛紛落地,在老人遺像前站成兩排,肅立不動,它們這是在幹什麼?想想如果你是隻海鷗,會說些什麼?老人看著這如同兒女的海鷗們又會說些什麼?
2、而當我們不得不收遺像時,海鷗們有什麼表現?(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
(1)像了營似的,是怎樣一幅情景?
(2)這白色旋渦指的什麼?
(3)如果你在場,在這白色旋渦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海鷗太懷念老人了,海鷗對老人的情太深了)
3、反覆、深情地讀15-17自然段
四、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1、多麼感人的畫面,讓我們再回顧這一幕。(放喂海鷗……送老人的畫面)
2、學到這,你覺得這是位怎樣的老人?
3、從老人的身上你學到了什麼?
五、總結
人鷗間的真情打動了所有的人,如今在翠湖邊,市民為老人塑了一尊銅像。每到海鷗飛臨翠湖邊的季節就有許多市民像當年的老人一樣,給海鷗餵食。老人雖已故,但他關愛動物的善舉永遠在人們中間傳承下去。
板書:21、老人與海鷗
喂海鷗小心愛(兒女)飛
喚海鷗親暱老人海鷗叫
談海鷗生動送(父母)立
撲
人鷗情深
老人與海鷗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8個生字。正確讀寫並理解“塑膠、餅乾、節奏、樂譜、吉祥、企盼、急速、抑揚頓挫、相依相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3、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句子的意思,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瞭解作者是如何表達的。
【課前準備】
學生:收看關於動物方面的科普電視,尤其是關注海鷗;收集關於“海鷗老人”吳慶恆的資料。
師: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七單元導讀,明確學習要求
1、快速默讀七單元導讀,明確單元目標及重點:
師:請開啟書113頁,快速默讀七單元導讀,劃記重點要求。
師:本單元的重點是什麼?
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些具體的。
師相機板書:
體會情感
2、匯入新課:
師:和人一樣,動物也有自己的愛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懷。在這一單元,我們將走進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們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
師:首先,我們一起走進《老人與海鷗》的世界,去感受他們之間那真摯的情感。
師板書:
21、老人與海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以便進行指導:
彙報:出示詞語:
塑膠、餅乾、節奏、樂譜、抑揚頓挫、停歇、吉祥、營地、企盼、急速、褪色、撮、親暱、嘖嘖、駐足觀看、滇池、旋渦。
指名認讀,相機指導讀,再齊讀。5分鐘。
2、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並引導學生把課文分作兩部分。
師:請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5分鐘。
生:課文主要寫了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情厚誼。
師:概括得很簡練。
⑴ 出示句子:
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對海鷗就像親人一樣。
師:再考考同學們,看看這句話在課文的哪裡出現了?
生:13自然段。
⑵ 師:你讀課文很認真。如果老師把其中的一個“和”字改成“對”字意思有什麼不同呢?
出示句子:
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對海鷗就像親人一樣。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
生:“對海鷗像親人一樣”是說老人對海鷗就像親人一樣,“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是說老人對海鷗就像親人一樣,而且海鷗對老人也像親人一樣。
師:你理解得真好,你是已經讀懂了。
“對”是單方面的,“和”是相互的。你看,一字之差,意思就大不一樣,也正因為這個字,這句話在課文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你發現了嗎?聯絡上下文看看。2分鐘。
⑶ 生:這句話在文中是一個過渡段。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師:誰能解釋一下?(承接上文的什麼?引起下文的什麼?)
生:前面寫的是老人很喜愛海鷗,對海鷗就像親人一樣;後面寫老人去世後海鷗來為老人送行。
師:那根據這我們可以把文章分成幾段?
生:兩段。
⑷ 師:請再看看課文,能不能給這兩段取上小標題。
生:第一段是老人關愛海鷗,第二段是海鷗送別老人。
師相機板書:
老人關愛海鷗 海鷗送別老人
三、讀思結合,學習1至13自然段
1、師:我們先來看看課文第一部分,你認為老人是個怎樣的人?
生:老人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
生:老人生活很節儉。
生:……
師:從哪裡可以看出老人生活簡樸?
生:第2自然段:老人外貌: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膠袋也用得褪了色。
師:這是有關老人的什麼描寫?
生:外貌描寫。
師:從老人的外貌描寫,你能感受到什麼?
生:勤儉的老人,穿戴的和用的東西都是褪色的過時的。
師:還從哪裡可以知道老人很節儉?
生:他每天步行20多里來喂海鷗,連坐車都捨不得。
生:我查了有關海鷗老人吳慶恆的資料,說老人當時工資只有308元,他自己只花100元,其餘的錢都用來買食物給海鷗吃,自己連5角錢的車費都捨不得花,每天走3個小時來翠湖給海鷗餵食。
師:那是什麼動力使他這樣做?
生:因為老人很喜愛海鷗。
師:是的,老人無私地對海鷗的付出,這是源於老人對海鷗的愛。課文中的哪些情景可以看出老人對海鷗如親人般的關愛?4分鐘
2、集體交流:抓住重要段落,進行理解:
⑴ 第3自然段:餵食師:看到第三段,齊讀。
師:從哪裡可以看出老人對海鷗就像親人一樣?
學生讀,老師出示相應句子: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攔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掃得乾乾淨淨。
生:老人經常來給海鷗餵食,所以海鷗不怕老人。
師:從哪可看出老人經常來給海鷗餵食?
生:從老人一連串的嫻熟的動作可以看得出。
師:是呀。70來歲的老人還有這樣嫻熟的動作,是因為他經常這樣做。
生:海鷗不但不怕老人,而且聽到老人呼喚便應聲而起,配合得十分默契。記下就掃得乾乾淨淨,這說明海鷗吃得很快而且吃得很乾淨。
師:除了這裡,還有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他們配合很默契?3分鐘
老人順著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師:多美的畫面呀。有聲有色是什麼意思?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海鷗成群地飛起,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
生:海鷗聽者老人的呼喚起起落落。
師:你彷彿又聽到了什麼?
生:海鷗的鳴叫。
生:老人在親暱地叫著海鷗的名字,像唱歌一樣。
生:海鷗扇動翅膀的聲音。
師:你所聽到的,所看到的就成了有聲有色的樂譜。來把你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一起來讀一讀。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3分鐘。
師:老師和你們一起讀3段,你們讀海鷗的表現,老師讀老人的表現,看看我們是不是也能像老人與海鷗那樣配合得十分默契。
師生配合讀3段。
師:還從哪裡可以看出老人把海鷗當人、當親人一樣來對待?1分鐘。
⑵ 第4自然段:呼喚名字海鷗的鳴叫聲裡,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呢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生:這裡老人給海鷗都取了名字,這一般的只有人才有名字,老人把海鷗看成自己的兒女,給它們取名字。
師:在叫海鷗名字的時候,老人是怎麼叫的?
生:抑揚頓挫地唱。
師:抑揚頓挫是什麼意思?
生:聲音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師:從這裡你體會到什麼?
生:我們可以感知老人對海鷗的親呢,對海鷗的愛。
師:我們也一起來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愛。齊讀師:還從哪裡可以感受到老人對海鷗就像對親人一樣?3分鐘。
⑶ 第10、11自然段師:老人是那樣地關愛海鷗,只要一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就──
生:生動起來了。
師: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老人這生動的眼睛裡可以折射出老人怎樣的心靈?
齊讀10、11自然段。
師:你體會到什麼?
生:老人喜愛海鷗。
生:……
師:當講述這段往事的時候,老人的心情怎樣?
生:思念。
師:我們該怎麼讀?生自由讀:海鷗最重情義,……今年也沒有來。6分鐘
⑷ 企盼:
師: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當海鷗飛走的時候,老人的心情怎樣?從課文的哪裡可以看出?
生:老人心裡充滿著企盼。
出示句子,指名讀 “時候不早了,再過一會兒它們就要回去啦。聽說它們歇在滇池裡,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著高空盤旋的鷗群,眼睛裡帶著企盼。
師:從老人的話中,在老人企盼的眼神裡可以看出什麼?
生:老人希望自己也能去滇池。
生:老人希望自己也能變成一隻海鷗,飛在海鷗群中,永遠與海鷗不分離。
師:誰再來讀出老人的企盼。齊讀句子。3分鐘
四、小結
師: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什麼?
生:老人對海鷗就像親人一樣。
師:是的,十年來,老人那無私愛著海鷗,他換來的又是什麼呢?1分鐘。
〖板書
21、老人與海鷗
老人關愛海鷗
海鷗送別老人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上一節課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二、學習第二部分第14~19段
1、讀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結合課文內容,跟同學討論: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小組合作學習。
彙報“意想不到的事情”。
課件3:
海鷗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海鷗紛紛落地,在老人遺像前站成兩行,肅立不動,我們收遺像時,像炸了營似的撲過來。
師: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生:因為海鷗和人一樣,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豐富,他們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失去了親人,感到傷心、難過。
2、再讀課文,在書的空白地方寫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然後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最後在全班交流。
師:親人?誰能舉例子,說說誰是你的親人?
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生:親人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人。
師:海鷗與老人、動物與人類之間有血緣關係嗎?
生:沒有。
師:但是老人把海鷗當成自己的兒女,海鷗把老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了。文中哪一句話直接點出了海鷗是老人的親人?
生回答後出示句子: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抓“瞻仰”一詞體會海鷗們對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當作親人。)
師: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瞻仰”寫出了海鷗對老人的敬仰、尊敬。
生:從“急速”一詞,我感受到了海鷗那種焦慮、急切的心情。
師:你還從哪裡讀出了海鷗對老人親人般的感情?
課件5:
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抓“紛紛”“肅立不動”等詞體會海鷗對老人的尊敬、愛戴。)
生:從“紛紛”一詞,我體會到海鷗行動一致,似乎有誰在無聲地指揮。
生:“站成了兩行”“肅立不動”“白翼天使”寫出了海鷗對老人的尊敬、愛戴,對老人的一片深情。(生朗讀)
課件6: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態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
師:這裡兩次用了“撲”這個詞,為什麼不用“飛”呢?
生:因為海鷗意識到就要和老人永別了,所以希望能阻止引我們拿走遺像,希望能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遺像能多停留一會兒,所以用“撲”比較好,更能體現出海鷗們那種傷痛,那種無奈,那種急切、焦慮的心情。(學生朗讀)
師:這裡還兩次寫了鳴叫,海鷗們似乎似乎在說些什麼呢?
生:……
師:“盤旋”“旋渦”是什麼意思?
生:“盤旋”指環繞著飛的意思。
生:“旋渦”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流體旋轉時行成的螺旋形。在文中這個詞讓人感覺到一種速度,感覺到海鷗的多。
師:這麼多的海鷗快速撲來的景象是多麼壯觀、美麗啊!這麼多的海鷗來送別老人,這場面是多麼悲壯啊!一起讀讀這句話,讀出美麗的海鷗對老人的一片深情。
(學生朗讀。)
三、學習省略號的作用(18段)
師:在17段與19段之間有一個單列一段的省略號,省略的是什麼?
生:海鷗的表現生:省略了人們的表現。
生:省略了作者想要繼續表達的但還沒有表達完的。
生:……
師:請把這省略的寫出來。學生寫然後再展示。
師:大家寫出的都是感人的一幕幕,但為什麼作者用簡單的省略號表達?
生:讓人回味,寫不完道不盡,不忍心寫了。
師:此時,這個省略號是無聲勝有聲。這個省略號似乎化作了什麼?
生:美好回憶的畫面,兩行熱淚……
師:這樣感人的一幕幕為什麼會發生?
生:老人十多年 的付出換來的,老人對海鷗的深厚情意換來的……
四、小結
雖然老人去世了,但老人的身影依然在我們的眼前,人鷗合一的畫面永遠定格在我們的心間。
〖板書設計
老人與海鷗
老人關愛海鷗 圍著遺像 站成兩行
海鷗送別老人 肅立不動 撲過來
老人與海鷗教案 篇3
一、談話匯入
在與滇池一箭之遙的翠湖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年冬天的早晨,車水馬龍的翠湖邊,徘徊著一個孤獨的老人。老人的名字──吳慶恆,10餘年裡,他節衣縮食,用微薄的退休金餵養著向他兒女一樣的海鷗們,守護著這群小精靈不受路人的傷害。
揭示課題:老人與海鷗(讀題)
二、在預習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在預習基礎上,說說文章圍繞著課題主要寫了什麼事?
(老人十幾年如一日餵養海鷗,與海鷗結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後,海鷗送別老人,不忍離去。)
2、請你快速默讀課文,同時理清文章的`結構。
出示句子:
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對海鷗就像親人一樣。
理解,讀。
三、引導學生學習第1至13自然段,透過課文中具體的描寫初步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
(從哪兒看出老人對海鷗就像親人一樣?)
1、默讀老人精心呵護海鷗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鷗之間有著怎樣的感情,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做一做簡要批註。
2、根據學生彙報進行交流、點撥,重點學習以下內容:
⑴ 喂海鷗:
抓住描寫老人動作的“放、退、撮”,描寫海鷗的“應聲而來、掃”,感受老人喂海鷗的動作嫻熟,他們之間那種默契的配合。聯絡上下文想象重點句描寫的畫面,感受到作者的比喻是恰當、形象的。
練習朗讀。(出示課件)邊讀邊想象翠湖邊這道美麗的風景,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這份真摯的感情。鼓勵學生把這句話背誦下來。
⑵ 喚海鷗:
① 學生可用自己的話簡單介紹這部分內容,說說自己的感受。
② 指名朗讀4至9自然段。
③ 三個人為一小組,分角色練習朗讀這部分,老師在行間中聽聽哪組最能表現出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這份親暱之情。
⑶ 談海鷗:
① 學生談感受,教師小結:說起海鷗,內向的老人滔滔不絕。十多年了,每逢冬天,老人都到翠湖邊喂海鷗,風雨無阻。老人和海鷗就像是?(親人一樣,板書)
過渡:教師語言創設情境:老人就這樣與海鷗親密相處,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十多年過去了,就在我們見到老人的十多天後,忽然有人告訴我們:老人去世了。我們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了翠湖邊。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意想不到)能換個詞語嗎?
(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始料未及等。)
四、輕聲朗讀
1、整體感受海鷗對待老人具有怎樣的情感?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2、默讀14~,邊讀邊批畫:哪個鏡頭最使你感動?邊讀邊做好批註。
3、師生共同交流:選取最令你感動的一組鏡頭,和同學們交流自己體會到的。
⑴ 鏡頭一:海鷗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
(在這連聲鳴叫裡,彷彿在說些什麼?)
① 為什麼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
(平時海鷗會以高興的語調歡迎老人,見到老人是無比快樂的。而此時老人不見了,只剩下遺像,海鷗驚恐、疑惑更感到悲傷。)
② 師生對讀“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⑵ 鏡頭二:海鷗紛紛落地,在老人遺像前站成兩排。
① 海鷗為什麼要這麼做?
(為老人守靈,與老人做最後的告別,已經把老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此時,海鷗會說些什麼?
②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⑶ 鏡頭三:收起遺像時,海鷗向遺像撲來。
① 它們為什麼要撲來?
(海鷗不捨得老人離去,希望老人留下來,永遠和它們在一起,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張像也好。)
② 請你結合文章所描寫的相關語句,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如果你當時在場,在這白色旋渦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海鷗與老人的感情太深了。)
③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評讀。
省略號的作用省略了什麼?寫,為什麼作者不寫出來呢?
五、小結全文
誰說他走了,這兒有他的身影,這兒也有。這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邊,面帶微笑,手捧鷗食伸向空中,紅嘴鷗在他手上、身邊環繞。一幅人鷗和諧共處的美麗畫面永久定格在翠湖邊,定格在翠湖人的心裡,定格在我們心中。讓我們永遠記住他。
老人與海鷗教案 篇4
1.認識課文的8個生字,能正確地讀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品味感悟課文的優美語言,感受人與鳥的濃濃親情。
重點分析品味感悟課文的優美語言,感受人與鳥的濃濃親情。
難點分析品味感悟課文的優美語言,感受人與鳥的濃濃親情。
教具準備課件、小黑板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1.提問:你喜歡海鷗嗎?您見過海鷗嗎?誰能說說自己喜歡的海鷗是什麼樣的?
2.組織展示,引導說話
3.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於“老人和海鷗”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引導質疑,指導自學
1.說說你讀了這個課題,會有什麼問題?
2.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然後組織小組討論、思考
三、檢查效果,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或自學情況
2.指導朗讀,教師正字正音。指導理解相關字詞。
3.啟發思維,總結板書:識老人→老人喂海鷗→老人談海鷗→海鷗送老人→贊老人
4.引導學生有感情地精讀重點段落。
5.引導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四、細讀課文,重點感悟
1.指導朗讀,提出思考問題
2.引導學生思考:說一說作者為什麼能夠很容易從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老人從城郊來到翠湖是為了什麼?你覺得這一位老人有什麼特點?
5.引導理解老人是如何喂海鷗的?
6.引導學生理解難句,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
7.品味美句,體會其好處:寫出了海鷗的動態美、色彩美。
五、佈置作業1.說一說你瞭解的關於海鷗的知識
2.展示蒐集到海鷗的圖片,用一句話讚美一下海鷗。
3.聽教師匯入,齊讀課題
4.學生回答問題:老人是誰?老人與海鷗感情怎樣好?海鷗是怎麼樣的?老人和海鷗之間有什麼故事?課文敘述了一件什麼事?
5.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找一找學習這篇課文應該解決哪些問題?
6.小組交流、全班彙報,讀一讀您最感動的段落?
7.學生分節讀書。
8.討論: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老人和海鷗之間的情誼的?
9.朗讀寫得好的段落。仔細體會一下文章中的感情。
10.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劃出來。把你認為是重點的句子或段落劃出來,小組合作一起來研究研究。
11.細細地讀一讀課文一二自然段,然後說一說老人有哪些特點?
12.抓住描寫老人外貌特點的句子讀一讀。小組討論交流教師提出的思考問題
13、思考並回答問題
13.說一說你對“老人撮起嘴呼喚……”這句話的理解,你從這句話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鷗之間有什麼關係或感情。
14.細細地品味一下“海鷗依著他的節奏……”這句話,說一說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15.完成課後作業
教學反思本篇課文的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在生生交流的思維碰撞中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愛及海鷗回報以老人的愛,在引導交流體會的同時,要相機指導學生讀好有關的句子和段落。說感悟和朗讀要有機結合,讀體現悟,悟促進讀。
老人與海鷗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8個生字。正確讀寫並理解“塑膠、餅乾、節奏、樂譜、吉祥、企盼、急速、抑揚頓挫、相依相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3、在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真摯感情的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並進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涵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
【課前準備】
1、收看關於動物方面的科普電視,尤其是關注海鷗。
2、收集關於“海鷗老人”吳慶恆的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七單元導讀,明確學習要求
二、匯入新課
和人一樣,動物也有自己的愛憎、自己的情懷。在這一單元,我們將走進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動物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通讀全文,看看在預習的基礎上還有哪些字詞沒弄懂?
2、交流、討論,教師相機指導。
3、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可引導學生把課文分作兩部分:
第一段:(1~13自然段)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通: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出來。
第二段:(14~19)自海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現出來。
三、再讀課文,質疑
1、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別感動?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問。在文中標註出來。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學生的疑問。教師注意收集、整理。
四、佈置作業
完成自學作業。
第二課時
一、匯入
這節課,讓我們走進老人與海鷗的世界,去感受動物與人的真情。
二、讀思結合,學習1至13自然段
1、從哪些地方你能體會到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勾畫出相關的語句,進行批註。
2、集體交流:抓住重要段落,進行理解:
⑴ “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放在湖邊的圍攔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掃得乾乾淨淨。老人順著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老人的動作是那麼嫻熟,與海鷗之間的配合是那麼默契、和諧。抓住“掃”字,說明作者把鷗群吃食物的樣子寫得生動傳神。海鷗飛翔的美麗情景。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動人情景。
⑵ “在海鷗的鳴叫聲裡,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呢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透過朗讀,我們可以感知老人對海鷗的親呢,對海鷗的愛。)
⑶ “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退色的過時布衣……”從老人的外表描寫,你能感受什麼?
(勤儉的老人,卻無私地對海鷗的付出,這是源於老人對海鷗的愛。)
3、再讀1至13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指導朗讀,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愛。
三、學習第二部分
1、讀14~19自然段,思考:
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結合課文內容,跟同學討論: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自主學習後彙報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
(海鷗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海鷗紛紛落地,在老人遺像前站成兩行,肅立不動,我們收遺像時,像炸了營似的撲過來。)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因為海鷗和人一樣,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豐富,他們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傷心、難過。)
2、再讀課文,在書的空白地方寫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然後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最後在全班交流。
⑴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抓“瞻仰”一詞體會海鷗們對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當作親人。)
⑵ “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
(抓“紛紛”“肅立不動”等詞體會海鷗對老人的尊敬、愛戴。)
⑶ “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
(為何用“撲”而不用“飛”?引導學生想像海鷗大聲鳴叫似乎在說些什麼?從“白色旋渦”體會海鷗對老人的不捨、悲痛,對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海鷗對老人的感情。
四、學到這裡,你一定已經深深被其中的畫面感動了
一定有許許多多的話要說,拿出筆將你此時難得的感情記錄下來吧!
【課後反思】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講原形的故事講給了孩子們,他們都很感慨,看著遺像,讓我們看看老人和海鷗到底是怎樣的相依為命?課文前半部分寫了老人對海鷗的愛,後半部分寫了海鷗對老人的愛,透過一些事例,一些言行舉止,透過細節的描寫,最終感染著讀文章的每一個人。文章語言樸實,平凡中包含著深情,體現了人與動物真摯的感情。文章就一個問題”從字裡行間你感受到了一種什麼感情?用一個詞語形容?不論是老人還是海鷗。
這是我們班上當天公開課上一個孩子的精彩發言:“翻飛盤旋,連聲鳴叫,瞻仰遺容,肅立不動,守靈,這些不都是海鷗對老人的情誼嗎?如果平日老人不是那樣關愛海鷗群,海鷗怎麼會這樣呢?難道這不就是人與動物的真摯的情感嗎?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把掌聲給了這個孩子,在這篇文章中像這樣的感悟還有很多很多,我很幸福,因為孩子們懂的關愛,所有生命都值得關愛。
老人與海鷗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真摯感情的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並進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涵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
課前準備:
1.收看關於動物方面的科普電視,尤其是關注海鷗。
2、收集關於“海鷗老人”吳慶恆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七單元導讀,明確學習要求
(對於每一單元的導讀是很有必要讓學生了解的,他們會明確這一單元課文的主題是什麼,也會運用其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目標都比較明確,有助於他們的自主學習。)
二、匯入新課
和人一樣,動物也有自己的愛憎、自己的情懷。在這一單元,我們將走進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們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通讀全文,看看在預習的基礎上還有哪些字詞沒弄懂的?
2.小組交流,教師注意巡視,收集學生學習情況,以便進行指導。
3.集體交流:小組內未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幫忙解決。
4.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可引導學生把課文分作兩部分:
一段(1-13自然段):透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評:字詞學習可以透過預習、小組交流來完成,但老師要注意參與學生學習中,瞭解學習情況便於指導,不要將此流於形式;此環節重在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並進行文章內容概括的練習。]
三、再讀課文,質疑
1.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別感動?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問。在文中標註出來。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學生的疑問。教師注意收集、整理。
[評:有疑則有思,可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探究。此環節注意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四、作業:書寫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