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范仲淹的故事說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語文范仲淹的故事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語文范仲淹的故事說課稿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S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十六課《范仲淹的故事》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六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1、課文內容: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美德為題材,以“學習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領悟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為專題。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故事。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而能刻苦學習,胸有大志,以天下為己任。課文共有7個自然段,分為三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概括介紹范仲淹在我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著名句。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點部分,主要講述范仲淹少孤,家貧,讀書十分刻苦。介紹了范仲淹的四個小故事,分別是隻身求學、劃粥割齏、拒絕佳餚、閉門不出。第三部分講范仲淹的遠大志向和從政以後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後人對他的讚頌。本課在寫法上的突出特點是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崇高精神。
2、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學段目標和教材特點,在第一課時已經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把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3)瞭解范仲淹刻苦讀書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寫的場面。
過程與方法:
學習作者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到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為國為民的精神品質。
(2)激發學生樹立遠大志向的情感。
3、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難點:領悟作者是怎樣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特點的。
二、說學情
從課文結構與內容來看,學生可以讀懂課文內容,但由於學生身處優越的家庭環境,大多缺乏刻苦學習的品質,時常有常立志而無長志的心理,因此“理解並體會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難度。此外,學生的寫作能力比較薄弱,因此領悟作者的寫作特點,對於學生來說也有一定的困難。綜合這一系列學情,我精心設計了各部分教學環節,相信可以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法
著名心理學家陳爾壽說:“教無定法,人各有法,引起興趣,就是好法。”因此,整堂課我設計了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1)誦讀古詩,走近范仲淹;
(2)讀中感悟,想象說話,感悟其精神;
(3)依據資料,交流彙報,學習其品質。
四、說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這堂課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表達的機會,展示的舞臺。
五、說教學設計
(一)課前誦讀古詩,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上課之前,首先全班齊誦范仲淹的三首詩詞,分別是《江上漁者》《漁家傲·秋思》《岳陽樓記片段》,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到范仲淹傑出的文學才華,從而產生想更多地瞭解他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經歷的興趣。
(二)課始回顧複習,為細讀課文,感悟體會做好鋪墊。
引導學生複習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這一問題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第二個問題是課文講了范仲淹的哪幾個小故事?四個小故事既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又是體現范仲淹精神的重點篇章。回顧複習是為細讀課文做必要的知識準備。
(三)自主探究,品讀感悟,感受其精神。
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透過品讀重點詞句來感受范仲淹的精神。教學時,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讓學生自由讀課文2--5自然段,畫出令人感動的句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閱讀感受。交流環節採用“以學定教、隨機點撥、趁勢朗讀”的教學方式。
第一個故事“隻身求學”,如果學生說到“累了,就用冷水洗臉;餓了,就用稀粥充飢。”這一句,我就引導他們在感受的同時發揮想象,想象范仲淹獨自一人在外求學,還會有哪些情況出現,他又會怎樣解決呢?從而引導學生用句式“——了,就用——————”,感情朗讀中體會范仲淹隻身求學的艱苦。最後教師提問:“同學們,隻身求學如此的艱難,但范仲淹苦讀詩書不曾放棄,你可知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第一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第二個故事“劃粥割齏”,如果學生說到“劃粥割齏”這個成語,就引導學生從文中尋找語句進行理解,並且就“凌晨雞鳴即起”積累成語“聞雞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寢”積累成語“廢寢忘食”,從而體會范仲淹生活的艱苦,這時教師再次追問:“同學們,生活如此的艱苦,范仲淹攻讀詩書始終不曾鬆懈,你可知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第三個故事“拒絕佳餚”,就好友與范仲淹的對話引導學生想象,范仲淹如何“好意難卻,只好接受”好友的美味佳餚;當食品變質時,對於范仲淹的回答好友又會有何感想,發出怎樣的感嘆呢?此時范仲淹又會怎麼說。第三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第四個故事“閉門不出”,師生對話讓學生換位體驗,當全城轟動之時,范仲淹為什麼不為所動。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整個教學過程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主線貫穿,有詳有略,並注意感情朗讀。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力求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讀中悟,悟中感,感中得。
第三步學習六、七自然段,領悟文章的寫作特點。首先教師語言過渡:“同學們,此時此刻,你你認為范仲淹是一個怎樣的人?”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之後,教師不急於做出判斷,轉入第六自然段的'學習“有人曾經問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說:……”教師出示范仲淹說的話,學生讀後談感受,這時再回到剛才的問題,你認為范仲淹是一個怎樣的人,留下你認為最合適的詞語。然後教師追問:“此時,在我們的頭腦中浮現出了一個一心為國,全心為民的一代名家范仲淹的形象,你是怎麼了解到人物的這些品質的呢?”從而總結出作者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的精神的寫作特點。最後理解後人讚頌范仲淹的詩句。
(四)拓展延伸,學習其品質。
首先採用交流彙報資料的方式,瞭解歷史上名人胸懷天下、刻苦讀書的故事,或者交流關於這方面的名言警句;其次教師總結談話,以《少年中國說》中詩句“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激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的情感,全班齊誦結束本節課的學習。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堂課的微型教案。我抓住課文重點,採用簡潔的文字,設計本課的板書,使人一看便對文章內容一目瞭然。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始終堅持“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教學理念,堅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課程理念,採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思。
課堂永遠都有遺憾,但有遺憾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進步,我願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現生命價值的綠洲!謝謝大家!
(說明:學習並借鑑了可兒老師《四季》一課說課稿的框架,在此表示感謝。)
五年級語文范仲淹的故事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范仲淹的故事》是語文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以人類美德為主題展開,《范仲淹的故事》是該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透過敘述范仲淹的幾個故事歌頌了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課文篇幅短小,層次清晰,在文中作者重點描寫了范仲淹的言行,突出他勤奮好學的品質。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第三階段要求,結合單元訓練重點,考慮學生的閱讀基礎,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課文理解范仲淹勤奮好學的故事
3、體會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激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
4、學習抓住人物言行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范仲淹勤奮好學的故事,體會他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操
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人物言行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包括學法和教法,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構成一個一個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的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至關重要。根據不同的環節的不同要求,我採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1、讀書法。在學習的不同階段,我讓學生採用不同的讀書方法,時而朗讀,時而默讀,時而誦讀,時而略讀。
2、質疑法。在精讀課文時,我啟發學生質疑問難,開動學生的大腦,啟迪他們的思維。
3、討論法。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我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讓他們的心靈發生碰撞,綻放出智慧的火花。
4、提問法。我透過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將讀與思有機結合。
5、點撥法。當學生學習方法不對或思路收到阻礙時,我及時點撥他們的學習方法和思路,讓他們豁然開朗,進入更高層次去思考。這些學法和教法的有機結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構建了自主高效的課堂。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達到本節課的四條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編者意圖,結合學生的閱讀水平,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安排瞭如下步驟:第一個步驟:故事匯入,溫故知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匯入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堂開始,我放映“聞雞起舞”的動畫短片然後順勢引入課文。點名朗讀課文後帶領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的內容,提問:課文講了哪幾個故事?這一環節的設定不僅讓學生加深對上節課所學知識的印象,又為下面精讀課文做鋪墊。第二個步驟:研讀課文,質疑解惑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2—5自然段,要求學生為這幾個故事取個簡短的小標題。 (①隻身求學②劃粥割齏③謝餚④閉門不出)再安排三個環節逐一研讀:
環節一:學習第二段。在學習這個故事時我會要求學生找出該段中能體現范仲淹讀書十分刻苦的句子,發揮想象以“XXXX了,就XXXXX”的句式說說范仲淹還有可能遇到哪些困難,他又會如何克服。再聯絡生活,換位思考體會范仲淹求學之艱。這一環節既能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可謂一石二鳥。環節二:學習第三段。在學習此段前,我會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劃粥割齏”的意思,並讓學生用兩個成語分別概括短尾最後兩句話。這既能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幫助學生積累詞語。然後我順勢追問范仲淹對待這種清苦生活的態度,體會范仲淹的求學之勤。環節三:學些第四至五段。
學生輕聲讀四至五段,小組合作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范仲淹僅僅是因為擔心以後咽不下粗茶淡飯而不吃美味佳餚的麼?
2、當聽完范仲淹的回答後,猜想他的朋友會發出怎樣的感嘆?
3、皇上出遊轟動全城,為什麼唯獨范仲淹不為所動?學生回答後我稍加點撥,歸納總結。然後我扮演學生,學生扮演范仲淹分角色朗讀第五段的對話。目的在於還原情境,加深理解。透過以上幾個環節,學生已經理解這四個故事都是講述范仲淹的勤奮好學。第三個步驟:體驗情感,突破難點首先,我讓學生齊讀第六至七段,邊讀邊思考: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刻苦求學的?設定這個問題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其次,評價范仲淹,並在總結歸納的過程中引匯出作者抓住人物言行突出人物特點的寫作手法從而突破難點。最後,講解後人讚頌范仲淹的詩句。第四個步驟;拓展延伸,深化主題這個步驟主要是讓學生談談讀後感,說說范仲淹哪些言行最打動你。然後我以“少年強則國強”為結語,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最後飽含感情齊讀課文。
五、說板書設計
這是本課的板書設計(展示),我的板書設計力求做到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科學合理,一目瞭然。總之,我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語文新課程標準理念,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語言文字入手。緊扣人物的行動,語言,神態描寫,讓學生讀中理解內容,讀中體會情感,讀中領悟寫法,讀中積累語言,讓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語文課堂中,全面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五年級語文范仲淹的故事說課稿3
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第十六課《范仲淹的故事》
教材分析: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美德為題材,以“學習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領悟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為專題。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故事。課文共有7個自然段,分為三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概括介紹范仲淹在我國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句。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點部分,主要講述范仲淹少孤,家貧,讀書十分刻苦。介紹了范仲淹的四個小故事,分別是苦讀詩書、劃粥割齏、拒餚、閉門苦讀。第三部分講范仲淹的遠大志向和從政以後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後人對他的讚頌。本課在寫法上的突出特點是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崇高精神。
學生情況分析:
從課文結構與內容來看,學生可以讀懂課文內容。但是現在的學生大多缺乏刻苦學習的品質,因此“理解並體會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難度。此外,學生的寫作能力比較薄弱,因此領悟作者的寫作特點,對於學生來說也有一定的困難。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範伸淹的資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廢寢忘食”翌詞,能聽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范仲淹刻苦讀書的故事,體會其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品質。
(3)領悟並學習作者是怎樣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特點的。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充分地與文字進行交流,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品讀文中具體描繪范仲淹言行的語句,在形式多樣的品讀中感悟人物的品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范仲淹的敬佩和讚歎之情,培養學生刻苦讀書的美德。
(2)啟迪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領會並學習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一心為民的精神品質。
重點難點與關鍵:
1、重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2、難點: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雨樂”的思想境界並樹立這樣的志向和抱負。
3、關鍵:抓住文中描寫范仲淹言行的關鍵語句,感悟人物的品質。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課文。
1、出示ppt:兩首詩詞《江上漁者》《岳陽樓記》與范仲淹畫像。
(1)誰能有感情的朗讀這兩首詩詞?(指名朗讀)詩詞的作者是誰呢?(指名介紹范仲淹)
(2)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他不僅是北宋的政治家和統帥,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乖教育家。他領導的慶曆革新運動,成為後來王安石“熙豐變法”的前奏;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固了相當長時期;經他薦拔的一大批學者,為宋代學術鼎盛奠定了基礎;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是中華文明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
(3)范仲淹是偉大的政治家,他有一句被後人傳頌的最有名的詩句,展示了他偉大的政治抱負,誰知道那句詩?
課件出示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指名讀)誰能說說從這句話的意思?
2、過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
1、請你用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不認識的字藉助字典查詢。
2、想想文章主要寫了范仲淹哪方面的事情?
(二)檢查字詞
1、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毫不介意粗茶淡飯廢寢忘食閉門不出貧寒
劃粥割齏於心不忍千載難逢和衣而眠佳餚
(出示ppt:讀準“只”字在不同詞語種的音。)
隻身只得只煮米粥一隻
2、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文章主要寫了范仲淹哪方面的事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想想文章寫了范仲淹的幾個小故事?給每個故事概括一個小標題。想好後,與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寫了幾個小故事?每個故事從哪自然段到哪個自然段?小標題是什麼?這幾個小故事有什麼聯絡?(四個小故事:苦讀詩書、劃粥割齏、拒餚、閉門苦讀。)(2—5自然段,這四個故事都是寫范仲淹刻苦讀書的。)
板書:苦讀詩書、劃粥割齏、拒餚、閉門苦讀
3、小組討論:你認為本文可以分幾部分?(三部分,第1自然段:總括;第2—5自然段:具體些范仲淹刻苦讀書故事;第6、7自然段:寫范仲淹偉大的政治抱負及做法。重點是第二部分。)
四、品讀感悟。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指導朗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練習背誦第一自然段。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3、摘抄本課成語及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
1、學生齊背第一自然段。
2、課文第二部分講了哪四個小故事?
二、學習交流、品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個故事“隻身求學”。
1、輕聲讀第一個故事,想想:范仲淹求學的哪些行為讓你深受感動?畫出讓你感受深的句子,適當做些批註。
2、交流彙報,教師相機點撥。
(1)出示句子:
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從小讀書十分刻苦。
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從小讀書刻苦。
教師:對比讀,你讀懂了什麼?
(2)你能從文中舉例說明範仲淹讀書十分刻苦嗎?
ppt出示句子:“累了……餓了……”,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此句。
教師:“廢寢忘食”是什麼意思?一個“苦”字又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3)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范仲淹獨自一人在外求學,還會有哪些情況出現,他又會怎樣解決呢?
引導學生用句式“了,就用”來說話。(課件出示)
(4)師問:“同學們,隻身求學如此的艱難,但范仲淹苦讀詩書不曾放棄,你可知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引導學生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二)學習第二個故事“劃粥割齏”。
過渡:那時,范仲淹的生活極其艱苦。課文第三自然段就細緻地向我們描述了他的讀書生活。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你認為最能代表范仲淹清苦生活的是哪個詞語?
2、師:范仲淹對於這種極其艱苦的生活介意嗎?他的哪些行為讓你受到感動?畫出感受深的句子,作批註。
3、交流彙報,相機點撥。
(1)范仲淹他怎麼樣讀書?就“凌晨雞鳴即起”引導學生積累成語“聞雞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寢”積累成語“廢寢忘食”,從而體會范仲淹生活的艱苦。
(2)師再次追問:“同學們,生活如此的艱苦,范仲淹攻讀詩書始終不曾鬆懈,你可知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
(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4、小結學習第一、二個故事的方法:
讀文———畫出感受深的句子,作批註————交流所得。
(三)自學第三、第四個故事。
1、提出要求:按照學習第一、二個故事的方法學習第三、四個故事,先自己思考,再在組內交流,有不同建議的在全班交流時商討。(學生學習,教師巡視並作個別指導。)
2、全班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彙報,教師相機點撥。)
(1)師:范仲淹生活如此的清苦,他的好友想幫助他,先是送銀子後是送佳餚,可是范仲淹都(拒絕、粗茶淡飯)。
(2)ppt出示語言描寫的句子“仲淹兄,快去看哪,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將來再見也不晚。”此時此刻,你覺得范仲淹是個怎樣的人?
(3)指導朗讀重點句。
(四)學習第三部分(6、7自然段)。
過渡:范仲淹立下如此志向,他又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後人對他的評價又如何呢?
1、指名讀第6、7自然段。
2、(ppt出示句子)理解並積累句子
“我的志向,要麼當個好大夫,要麼當個好宰相。好大夫為人治病,好宰相治國為民。”和“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三、總結全文。
學習了本文,你有什麼收穫?(學生自由地說一說,如:人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和抱負,併為之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書山有路勤為徑……)
四、拓展延伸。
1、蒐集范仲淹的詩詞。
2、找找其他名人讀書的故事,讀一讀。
板書:
范仲淹的故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苦讀詩書、劃粥割齏、拒餚、閉門苦讀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愛國愛民、胸懷大志、以天下為已任)
五年級語文范仲淹的故事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課文內容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美德為題材,以“學習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領悟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為專題。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故事。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但能刻苦學習,胸懷大志,以天下為己任。課文共有7個自然段,分為三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概括介紹范仲淹在我國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句。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點部分,主要介紹了范仲淹刻苦讀書的四個小故事,分別是隻身苦學、劃粥割齏、拒餚、閉門不出。第三部分講范仲淹的遠大志向和從政以後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後人對他的讚頌。本課透過突出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崇高精神。
2、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深入瞭解范仲淹刻苦讀書的故事,透過相關語句的品讀,領會人物的美德。
(2)學習作者是怎樣透過對人物言行的刻畫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的。
(3)總結全文,拓展延伸,啟迪學生向范仲淹學習,立下遠大志向,刻苦讀書。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3自然段。
3、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難點:領悟作者是怎樣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特點的。
二、說學情
從課文結構與內容來看,學生可以讀懂課文內容,但由於學生身處優越的家庭環境,大多缺乏刻苦學習的品質,時常有立志而無長志的心理,因此“理解並體會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難度。此外,學生的寫作能力比較薄弱,因此領悟作者的寫作特點,對於學生來說也有一定的困難。綜合這一系列學情,我精心設計了各部分教學環節,相信可以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法
心理學家陳爾壽說:“教無定法,人各有法,引起興趣,就是好法。”,因此,整節課我設計了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四、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力求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並在讀中感悟,想象說話,感悟其精神,學習其品質。
五、說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師活動: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活動:收集歷名人胸懷天下、刻苦讀書的故事。
設計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透過學生的收集活動,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能力,為整節課打好知識基礎。
(二)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1、聽寫下列詞語和句子。
詞語:傑出、米粥、廢寢忘食、凌晨、佳餚、咽不下、毫不介意、和衣而眠、於收不忍、朝廷、千載難逢、粗茶淡飯、爭先恐後。
句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而樂。”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2、教師: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剛聽寫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指名回答。(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享樂之後再享樂)體現了什麼呢?(板書:憂國憂民)那下面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出示)“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3、教師指導:“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是范仲淹寫的,說的是白雲中的山巍峨,江水浩浩蕩蕩,而先生的風度儀態,像山水那樣高尚清遠。而後人則用這一詞句來讚頌范仲淹。
4、教師:範先生像山水那樣高尚清遠的風度儀態指的是什麼呢?(“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而樂。”)
5、全班齊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而樂。”
6、教師匯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而樂。”是范仲淹的志向和抱負,他併為此而刻苦讀書。(板書:刻苦讀書)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他是怎樣刻苦讀書的。
設計理念:透過聽寫檢測學生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以及積累詞語的情況,並從聽寫的相關詞句中,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而樂。”的高風亮節。
(三)品讀語句,體會品質
1、教師指名反饋: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圍繞范仲淹的刻苦讀書寫了四件事情。誰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四件事情?
設計理念:學生結合上節課的小標題以及課文內容進行簡單的敘述,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1)畫出文中具體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語句,讀一讀。
(2)和同學交流自己讀了具體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語句後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讀具體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語句。
3、集體反饋
故事1、“隻身苦學”(板書)
“累了,就用冷水洗臉;餓了,就用稀粥充飢。”
引導學生讀這一句時,我就引導他們在感受的同時發揮想象,想象范仲淹獨自一人在外求學,還會有哪些情況出現,他又會怎樣解決呢?從而引導學生用句式“——了,就用——”,感情朗讀中體會范仲淹隻身求學的艱苦。最後教師提問:“同學們,隻身求學如此的艱難,但范仲淹苦讀詩書不曾放棄,你可知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第一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
故事2、“劃粥割齏” (板書)
“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鍋米粥,等粥凝凍之後再劃成四塊,早晚各食兩塊,並把鹹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
(1)教師:對於這句話描述的情形,文中用了一個成語來概括,那就是——(學生讀:劃粥割齏)
(2)教師:這說明了什麼呢?(范仲淹的生活極其艱苦、清貧)
(3)教師:范仲淹的生活極其艱苦、清貧,但他毫不介意,他——(學生讀句子)
“然而,范仲淹對這種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發憤苦讀,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雞鳴即起,攻讀詩書,直到半夜才和衣而眠。據說,他曾五年未解
“書院的師生也都放下書本,跑去觀看。”
“可是,范仲淹卻閉門不出,仍像往常一樣埋頭苦讀。”
“但范仲淹只隨口說了句“將來再見也不晚”,連頭也沒抬又繼續讀書。“
透過其他師生和范仲淹對見皇帝的不同表現,體會范仲淹的自信、刻苦,並使學生懂得“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整個教學過程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主線貫穿,有詳有略,並注意感情朗讀。
4、學習六、七自然段,領悟文章的寫作特點。
首先教師語言過渡:“同學們,此時此刻,你認為范仲淹是一個怎樣的人?”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之後,教師不急於做出判斷,轉入第六自然段的學習“有人曾經問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說:??”教師出示范仲淹說的話,學生讀後談感受,這時再回到剛才的問題,你認為范仲淹是一個怎樣的人,留下你認為最合適的詞語。然後教師追問:“此時,在我們的頭腦中浮現出了一個一心為國,全心為民的一代名家范仲淹的形象,你是怎麼了解到人物的這些品質的呢?”從而總結出作者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的精神的寫作特點。
設計理念:本環節的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儘量讓學生充分解讀文字、感悟文字的基礎上,品讀句子,領會人物的特點。教學的隨機性比較大,教育師應當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理解和感悟,重點在引導學生大膽地交流自己在讀描述范仲淹言行語句中的鹹受,在談感受中進一步完善對人物的認識,特別是精神品質的領會。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師:同學們,范仲淹的刻苦成就了他的一生,使他如願走上了治國愛民的從政道路,實現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和抱負。
2、啟發學生髮散思維:同學們,瞭解了范仲淹從求學到從政的歷程,你們受到了什麼啟發呢?(引導學生說:人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和抱負,併為之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教師:從范仲淹身上,我們學到了很多優秀的品質,希望同學們也要從小樹立自己的理想,併為之奮鬥。《少年中國說》中詩句“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激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的情感,全班齊誦結束本節課的學習。
設計理念:透過展示名人故事交流了學習成果,透過交流寫法和課後練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受到思想教育。
(五)作業佈置
1、交流寫法: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崇高精神,用典型事例刻畫人物形象。
2、課後小練筆:寫自己熟悉的一個人,選取典型事例,透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3自然段。
六、說板書設計
設計本課的板書,我抓住課文重點,採用簡潔的文字,使人一看便對文章內容一目瞭然。
如:
范仲淹的故事
隻身求學
劃粥割齏
憂國憂民→刻苦讀書謝餚
閉門不出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始終堅持“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教學理念,堅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課程理念,採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思。
最後,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我提供寶貴的意見,以讓我繼續努力改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