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弟子規> 弟子規教案範文(精選3篇)

弟子規教案

弟子規教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弟子規教案範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弟子規教案1

  一、教學內容

  弟子規關於誠信的有關內容“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教材分析

  誠信是金,《弟子規》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聞過則喜是其中心內容,漂亮話、奉承話往往害人害己。要做一個謙虛的人。毛主席有一句名言:謙虛使人進步,只有這樣,才能進步,正直的人才願意與你結交。

  三、教學目標

  1、瞭解這段文字的含義

  2、學做聞過則欣的人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先給大家講一個《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鄒忌是齊國的美男子,他知道自己不如城北的一個姓徐的男子美,有一天他故意問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妻子回答:“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小妾說:“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朋友,“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朋友回答說:“當然是你美了”。於是他進宮拜見齊王。並把妻子、小妾和朋友的話說了一遍。鄒忌說:“我的妻子說我美,是因為他愛我,我的小妾說我美,是因為她怕我,我的朋友說我美,是因為他有求於我。由此可見,大王您的毛病很多啊。

  齊王聽取了鄒忌的建議,並下令:有當面指出齊王錯誤的受上賞,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中賞,有在背後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下賞。命令傳下去以後,來給齊王提意見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幾天後,提意見的越來越少,一個月後,偶爾有一兩個來提意見的。幾個月後,再也聽不到怨言了。

  鄰國聽說了這件事,也紛紛來朝拜齊王,表示願意與齊國友好,願意臣服齊國。從此,齊國進入了鼎盛時期。

  (二)、出示學習目標和內容

  (三)、指名讀學習內容,用五分鐘背誦,

  (四)、教師講解

  如果聽到別人誇獎你,就心中不安,聽到別人指出你的過錯就高興不已,那麼正直的`朋友就會願意與你結交,親近。

  (五)、講故事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講述有關的故事,每組推薦一個。

  教師推薦故事:《佛印禪師評詩》、《拒絕奉承》

  弟子規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複習《弟子規》中的“入則孝出則悌”;

  2、學習“謹而信”中的四句話,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3、將課堂延伸到早讀,延伸到課外。

  教學過程:

  一、複習闖關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有一段時間了。我們打算分成兩組,採用競賽闖關形式複習一下前面學習的內容。

  1、第一關:我會背。

  2、第二關:接龍輪背。

  2、第三關:快速搶答

  A、做人要有愛心,應該多親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餘,時間充足,應該多讀書學習。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B、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中是怎麼說的呢?

  C、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又告訴我們可以怎麼做呢?相應的《弟子規》中的語句是:

  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伺候他們睡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E、把財物看輕了,相互之間的怨恨從哪裡產生呢?說話互相忍讓,憤恨自然就消除了。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F、對待長輩要懂得禮貌,吃飯時要讓長輩先動筷;落座時要讓長輩先入座,而走路時也要讓長輩在前,晚輩在後。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G、遇到長輩時,騎著馬就要下馬,坐著車就要下車;長輩走過去時,要在原地待上一會兒,待長輩走出百步後才可以離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二、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教師:《弟子規》與我們平時的生活禮儀有緊密的聯絡。今天我們要用弟子規來習禮儀(板書:習禮儀)。

  2、創設情境:大家一定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你知道哪些人物呢?(指生答)你最喜歡誰呢?(生答)今天,就讓我們結合《弟子規》給喜羊羊評評星級吧。

  3、惜時方面:

  (1)教師描述:清晨,鳥兒唱著歌兒,空氣多麼清新,陽光多麼溫暖,新的一天開始了,喜羊羊早早地起床在誦讀《弟子規》了,可懶羊羊還在睡懶覺,他這樣做對嗎?那應該怎樣做呢?(出示懶羊羊睡懶覺的圖)用《弟子規》中的話就是:出示“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師範讀)

  師生對讀,指名對讀。

  教師:是啊,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古代的時候,有不少關於珍惜時光的故事(列舉:聞雞起舞等2個故事,出示影片)

  教師:同學們要珍惜時光,切莫“老大徒傷悲”。

  出示珍惜時間的名言。

  4、著裝方面:

  (1)教師:吃完早飯,喜羊羊穿戴整潔,揹著書包出發了,看他多精神。路上遇到了衣冠不整的“邋遢大王”,你們喜歡和誰做朋友呢?(指名說)

  (2)教師:是啊,《弟子規》中也說:

  出示:“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教師:這裡四個字特別難讀,請個別學生來讀,齊讀。

  教師:你能和平時生活中的物品連連線嗎?

  教師:是啊,大家一定要注重服裝外貌的整齊清潔,戴帽子要端正,衣服釦子要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繫緊。這樣的學生人見人愛。

  弟子規教案3

  學習目標:

  誦讀《弟子規》感悟古典詩文中的做人道理;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學習重點:

  採用各種方法誦讀《弟子規》,演譯《弟子規》,領悟《弟子規》的內涵。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

  學習過程:

  一、發談話,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們知道的經典性的詩文有哪些呢?

  (板書:孝、涕、謹、信、愛、仁、學文。)

  二、背誦《弟子規》

  今天,先讓我們進入第一環節,輪背《弟子規》,好嗎?

  1、齊背“總敘”。

  2、輪背。

  三、走進《弟子規》

  第一關,我最欣賞的一句弟子規。(並說一說欣賞的原因)

  第二關:弟子規對對碰:學生說一句弟子規,任意找一同學說一說意思。第三關,每個同學都準備了一個有關弟子規中的故事,把你想講的故事講給同學和後面的老師聽。

  第四關,我唱我演《弟子規》

  四、生活與《弟子規》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範,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把其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句子選了出來。對照這些句子,同學想一想,你平時都做到了嗎?(把列印稿每人一份)

  螢幕出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晨必盥(guan),兼漱口。便溺回,輒(zhe)淨手。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

  凡出言,信為先。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1、請你針對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個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括號裡畫笑臉。

  2、說一說你做到了哪些,還有什麼不足,以後打算怎樣改進?

  3、這裡我還想創造一個機會,請你對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也利用弟子規來說一說。

  (1)當家長或朋友說話算話,你可對家長說:凡出言,信為先。

  (2)當家長飲酒喝醉了,用哪一句勸說家長?(飲酒醉,最為醜)

  (3)當家長無心犯了個錯,你可以說:“無心非,名為錯”

  五、課堂拓展深化認識。

  1、老師推薦名句: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學生帶讀,然後齊讀。

  3、老師給大家一些寄語:

  忠心獻給祖國,

  孝心獻給父母,

  愛心獻給社會,

  誠心獻給夥伴,

  上進心留給自己。

  4、總結:同學們,中國古代的經典文化,經歷歷史風雨的洗禮,仍然流傳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學們在以後的課外閱讀中,多接觸一些古詩文,並且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那樣,不僅會獲得無窮的樂趣,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一定會像《弟子規》最後幾句所說的“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