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與學生教育
《春夜喜雨》這首詩寫於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後,終因陝西旱災而來到四川成都定居,開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較為安定的生活。
《春夜喜雨》與學生教育
杜甫膾炙人口的五言律詩《春夜喜雨》,僅以四十個字,工筆勾勒了迷人的春夜雨景。反覆吟誦,會令人陶醉在夜幕黑、漁火明、微風軟、細雨醇、大地溼,百花豔的薰風雨簾裡,實在是一幅不著色的五彩風景畫。其美就美在風輕悄,雨連綿,潤物無聲。從事教育工作,說話不離本行。細細吟詠詩句,似乎覺得詩中蘊含著教書育人的哲理,給人別有一種感受。
全詩以一個“好”字當頭,處處寫雨好。句句贊好雨。首聯言其好是“知時節”――及時雨。這不難令人聯想到,教育學生,不正是要像這樣的及時雨嗎?好雨“當春乃發生”,教育學生就得看準火候,不失時機地對症下藥,不能等問題成堆,才去被動處理。
教育既要及時,也要得法。“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極可稱道的。這個頷聯寫春雨好,好在“潛”和“細”。教育學生――“潤物”,就是要潛移默化,耐心細緻,育人於無聲。這種暖心的滋潤,實際上就是無形的“教”,有效的“育”。
詩的頸聯也有一比,“野徑雲俱黑”,如處於矇昧狀態的學生;而“江船火獨明”,這雨夜裡的漁船燈火,不正如照引矇昧走向黎明的教師嗎?有這一夜和風細雨,就有了尾聯“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裡的明媚春光。此聯彷彿說明了教師辛苦,滋潤萬物,便有了滿城花海的收穫。
教育工作,在筆者看來,與此詩驚人的相似。從事教育工作以來,我力求做那綿綿春雨,潤物於無聲。尤其對後進生,我更是如春雨一般,“動之以情,以情感人;曉之以理,以理服人;導之以行,以行帶人”。在我的教導下,學生快樂成長,不斷進步。六年級上學期,我班轉進一名新生――趙昊天。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我發現他不愛學習,上課不聽講,作業不完成,學習成績低,下課還總是愛打愛鬧,常常欺負同學,惹是生非,同學們都不喜歡他,不願意坐在他附近。給他調了幾次座位後,一天早上,他所在的第三組組長交給我一張紙條,開啟一看,是三組同學強烈要求把他趕出本組,說他只會給組裡扣分,他還聲稱要把組分扣光,三組同學不願接納他,紙條上有全體同學的簽名。我知道其他組也沒人想要他,如果此時放棄他,他就可能一差到底了。於是,我找到趙昊天單獨談話。他說他是說著玩的,希望繼續留在三組。還好,他沒有無所謂。我姑且認可他的說法,同意給他最後一次機會。我做了三組同學的思想工作,讓他做了保證。之後,我抓住任何一次小小的機會表揚趙昊天,給他加分。一節課上下來,他自己玩,表揚他沒有影響別人;他聽了五分鐘,表揚他有進步;一週內交了一次作業,表揚他知道寫作業了……運動會時,有同學說他跑步快,我就讓他當運動員,結果他跑了年級第一,我更是在班上大力表揚。課下碰到他,我常常親切地跟他聊上兩句,送去鼓勵。他做錯事時,我給他改正的機會,告訴他我相信他。慢慢的,他變了,學習態度端正了,成績不斷提高,也不再打架惹事。他不再只會給組裡扣分,同學們也接受了他。
六年級時,我訓練學生自評作文,寫評語寫回復,他開始只是草草寫上一兩句,後來越來越認真。在六年級下學期的最後一篇作文中,他不認可評改人的評改,這樣回覆到:“謝謝你的點評和誇獎,同時也謝謝你指出我的不足,我以後會加強修煉,努力把詳略不當的壞毛病改掉。同時,你說我的字寫錯就塗成墨疙瘩,但如果你仔細看一下,我寫錯的字都是用‘x’改掉的,同時也希望你以後要看清楚再說。另外,我第二自然段第八行的‘豎’字錯了,你卻說我沒有錯字,如果你沒有看見也就算了,但你明明已經畫了出來,但還是說我沒有錯別字,這明顯是前後矛盾,希望你以後加強注意。還有,第二自然段第12行的意思是:我們一個個太傻,不知道老師對我的關愛。另外,我覺得我這篇作業寫得還算不錯,應該再多拿一點分數,所以,我對你打的分數也不滿意。”看到這認真的回覆,我欣慰地笑了。更令我感動的是,他對我的態度也在改變,開始對我敬而遠之,後來常常主動找我說話,給我幫忙。這個比我還高半頭的學生,對我尊敬有加。他在作文中深情地寫道:“雖然我的學習並不是很好,可您卻從沒有放棄我……感謝您啊!我敬愛的老師。”畢業那天,他又主動留下來幫忙,直到我把所有的瑣事都處理完畢,他才最後一個道別離開。而我教過的學生,像他這樣的又何止一個呢?
是啊,詩聖在作此詩時肯定沒有教育這方面的構思,我的理解似乎牽強附會,但把這首詩的意思遷移到教育工作中,我確實受到了啟迪。我衷心地希望,我們的校園能夠多多沐浴這“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我們的學生能在這樣祥和醇美的滋潤中茁壯成長。如此一來,我們一定能感受到繁花滿城的喜悅!
拓展閱讀:《春夜喜雨》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裡,“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頷聯寫雨的“發生”,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著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著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時的.雨儘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不很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頸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裡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像雲一樣黑。看起來這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瞭雲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是想象中的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後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詩人說: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溼”,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紅溼”“花重”等字詞的運用,充分說明詩人體物細膩。
浦起龍說:“寫雨切夜易,切春難。”這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裡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裡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所寫,是詩人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裡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是詩人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和那些朱門裡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