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春天> 立春的作文(精選15篇)

立春的作文

立春的作文(精選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立春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立春的作文1

  立春,在我心中是一個春天的轉折點,是一個新事物與舊事物交替的標誌,象徵著希望。

  在田野裡,農民伯伯開始翻地播種種子。這些種子包含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希望。小種子帶著這些希望,愉快地進入了土壤中。這些小種子們好像聽得懂人話似的,一個勁地往上長。農民伯伯還為此專門做好了稻草人,打算嚇唬那些貪吃的小鳥。

  在花園裡,園丁們正推著除草機,打理著冬天所留下的殘剩。這是為了春天新草的萌發做著準備。花兒們都結出了一個個可愛的、飽滿的花骨朵兒;樹木開始抽出嫩綠的枝條;鳥兒正在樹上練習著它的歌曲。

  在小溪裡,結成了冰的水開始慢慢融化,溪水又捧出了它那面明亮的鏡子。

  在草叢中,那些小小的蟲兒們也開始在為夏季的音樂會做著準備。

  過了立春,人們感受到了,晨練的隊伍裡又加入了一些老人;樹木感受到了,枝葉上露出了一片生機;水感受到了,薄薄的冰層上冒出了一攤水;空氣感受到了,乾燥裡有了一些溼潤和清新;陽光感受到了,在雲朵的裝扮下又露出了暖和的笑臉。

  小朋友們正是長高的好時間候呢!

  立春是新舊事物交替的標誌,也是我在二十四節氣中最喜歡的節氣了!

立春的作文2

  今天,我十分開心,因為我看見了立春後的第一場大雪。

  早晨7點多鐘,我正準備起床,看到天空中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不一會兒,仿拂是誰在撕下大片大片的棉絮,把柏油路蓋了個嚴嚴實實;少數落了葉的樹,成了一棵棵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向天空伸出了一雙雙銀色的“手臂”。還沒落葉的樹木,用它們大大小小的“手掌”,託著厚厚的積雪層層疊疊,千姿百態,就像無數盛開的花朵;高樓大廈的房頂上,堆積了厚厚的雪堆,好想房頂穿過了雲層,變得高聳入雲了。

  頓時,原來寧靜的城市熱鬧起來了:除雪工人們用鏟子把雪弄到馬路邊上,好讓車子通行;小孩們正在雪堆裡打雪仗。瞧!這邊的小朋友剛想展開攻擊,那邊的小朋友已經把雪球投過來了,讓人措手不及。看到這些情景,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慢慢的,雪停了。我心想:立春雖然沒有春天那樣美麗,那樣生機勃勃,但立春能給人門帶來充實和快樂。我喜愛象徵新生的春天,但我更愛立春那場美麗的大雪。

立春的作文3

  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再也沒有比立春更讓人這麼喜氣洋洋的了。

  “立”是開始的意思,標誌著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溫暖的春天已經到來,田野裡綠油油的油菜,稀稀拉拉地開了幾朵金黃色的小花。池塘邊的桃樹上長出來一朵朵粉紅色的花骨朵兒,非常好看。走到田埂上低下頭仔細看,其實小草已經探出頭來了,呈現出點點綠色,到處是春天的氣息。遠處跑過來一群七八歲的孩子,像風一樣從我身邊跑過去,只留下陣陣歡聲笑語在田間飄蕩。立春,我們南方人則有吃春捲的習俗。那一張張圓圓的春捲皮子,包著青菜、冬筍,還有我最愛吃的肉絲,放在油鍋裡一炸,外酥裡脆,吃著滿滿的幸福感。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奮力的向上生長。在春天,大人們都把一年要做的事計劃好。我也要在春天計劃好今年的學習,做一個勤奮好學的小學生。

立春的作文4

  立春了,春姑娘踏著輕柔的腳步來到了人間,人間萬物復甦,充滿了勃勃的生機。

  草坪上,枯萎的黃草從褐色的泥土裡探出了翠綠的腦袋,呼吸新鮮空氣。遠遠望去,褐色的泥土,枯黃的老草,翠綠的青草,交織出一條黑、黃、綠的地毯。花壇裡,杏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鮮紅的杏花,從樹枝開到樹梢,沒有一絲絲的空隙,有一杏花,好像是頑皮的孩子探出腦袋,看到這副情景我不禁想起了,《遊園不值》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隻紅杏出牆來。河邊的柳樹爆出了許多鵝黃色的“v”形的嫩葉,順著柔軟的柳枝而下隨風飄動,令我想起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立春的時候,以老規矩要吃春餅,名曰“咬春”。媽媽說古代的人就要吃春餅了,春餅裡面包的有各種各樣的菜餚,味道可好了,不僅自己留著吃,並將它互相贈送,取迎春之意。每年的立春,我們家都要吃春餅,裡面包的是一些自己挖的野菜,味道真的很好。

  春姑娘已經悄無聲息地來到了我們身邊。

立春的作文5

  立春俗稱打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時間約在春節前後,這一天標誌著春季的開始。

  我爺爺奶奶家在河北省任丘市,那邊的傳統迎春習俗是剪葫蘆,貼葫蘆。葫蘆的圖案一般是些花、草、鳥、春字等等,也可以按照年份剪生肖圖案。葫蘆要在立春的前一天貼上。

  每年臨近立春,奶奶都會用紅紙小心翼翼地剪出各種各樣的葫蘆,立春前一天把紅紙葫蘆貼到大門上、窗戶上,甚至還會貼到傢俱、電器還有車子上面。我小時候,奶奶還會用紅布剪一個小葫蘆縫到我的後背,奶奶一邊縫,一邊還唸唸有詞:“葫蘆正,不生病;葫蘆歪,不生災。”縫完後還要囑咐我:“打春不要出門,打在身上有災的。”我追著奶奶問,為什麼要貼葫蘆?為什麼要在我身上縫個葫蘆?為什麼不讓我出去玩?奶奶告訴我,這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習俗,紅色辟邪,葫蘆吉祥,可以保佑平安的。我明白了,葫蘆是“福祿”的諧音,人們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貼上葫蘆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福祿雙至,實現有福有祿的美好願望。

  每近立春,家家都會用紅紙、紅布剪葫蘆,貼葫蘆,迎接春天的到來。立春當天要是能出去玩,欣賞著各種各樣的葫蘆,也是一種享受呀!

立春的作文6

  大家好,我叫立春,我還有23個兄弟姐妹,人們稱我們為二十四節氣,你們可別小看我們哦,我們可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古代人民透過觀察太陽週年而形成的實踐知識體系。

  今天,大雪還在被窩裡睡大覺,立夏去游泳了,只有我一個人跑出來玩啦!

  我走到公園裡,輕輕地喚醒了小花,小花揉揉眼睛露出了她粉紅的笑臉,對著我們微微笑著,我又拍拍小草,叫醒了他,給他穿上綠色的西裝。瞧,小草像個小紳士,對我點點頭。我繼續向前走,一棵棵大樹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嫩芽站在枝頭,在跟我講昨夜的美夢。蜜蜂飛過來,告訴我花蜜的香甜。

  離開公園,我想去看看我的老朋友小溪。呀,他居然還不知道我來了呢!我趕緊敲他的門,門就一點一點的打開了,他就要開始歡快的唱歌了,帶著歌聲向前跑。燕子聽見了小溪嘩啦啦、嘩啦啦的歌聲,趕忙從南方飛回來,告訴我在南方的樂趣。

  陪大家玩了這麼久,我也應該回家了,相信大家都想念我的弟弟雨水,我現在就把他叫出來,再見!

立春的作文7

  為迎接春天的到來,我國各地有許多“迎春”的風俗習慣。據《禮記—月令篇》記載:周代,立春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至東郊迎春,並祭太皓、芒神,祈求農業豐收。

  明、清時期,民間有迎土牛、迎農祥、浴蠶種等習俗。山西民謠雲:“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

  在清代,各州、縣的地方官員,立春之日會至城郊祭祀芒神。祭祀畢,要用彩紙扎制的“春牛”打破,牛肚內所裝的乾果食品,隨之拋灑一地,兒童爭而食之。

  立春之日,有吃春餅、春盤的食俗。春餅是以麥面蒸制或烙制的小圓餅,食時卷以豆芽菜、韭黃等炒菜,故歷來有“春到人間一卷之”的說法。立春日食春餅,謂之“咬春”,據云可以“卻春困”。

  在江蘇高郵地區,立春的前一日要舉行“迎春宴”,歌舞娛樂。春盤以蘿蔔、芹菜等為菜盤,相互饋贈。蘇東坡有詩云:“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

  廣西人民以立春為“春牛節”。這天晚飯後,村寨裡的勞動能手和歌舞能手,要組成“送春牛”小分隊,敲鑼打鼓,挨家挨戶“送春牛”,意為將豐收和幸福送到各家各戶。

  另外,在我國許多地區,“立春”之日民間還要舉行“耍社火”的娛樂活動。

立春的作文8

  今天立春了。早早的,很多人家裡就掛上了紅燈籠,也有些人採來了帶根的青菜、大蒜,用紅紙包好它們,放在家裡,準備迎接春天的到來。傍晚立春時刻,“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個不停,整個大地像炸開了鍋,新年的春天開始了!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的開始。春天的天氣就像小朋友的臉,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今天在我上街的時候,開始還沒下雨,走著走著,就下起了大雨,我急忙戴上羽絨服上的帽子,過了一會兒,雨又突然停了下來,真讓人難以捉摸。春天的風也不像冬天那麼刺骨了,吹在臉上暖暖的,舒服極了。

  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在春天,人們都想把這一年的事計劃好,我也要在春天計劃好自己今年的學習,勤奮讀書!

立春的作文9

  前些日子聽媽媽說立春了。聽到立春二字不知道為何我的內心湧動起了一陣狂喜,以及由心所起的'帶它的垂愛。接著我竟然情不自禁的對媽媽說:立春真好!我喜歡立春。媽媽疑惑的看著我,什麼都沒有說。

  說不上是否喜歡春天,然而我卻想大聲的告訴所有人我喜歡立春。我覺得立春意味著春天臨近卻沒有真的到來。空氣裡不會有過重的花粉味,也不用害怕纏綿的雨絲會在這裡常住不走。

  告別了寒冷的冬天,鳥兒們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飛翔,像是在慶祝春天的到來。你瞧,天上的白雲形態各異,變化多端,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躲在雲後變魔術呢。

  河岸邊,一棵棵樹木抽枝展葉,貪婪吮吸著春天的陽光。小野花們競相開放,一大群蜜蜂“嗡嗡嗡”地在花間採蜜。幾隻蝴蝶也來了,它們那美麗的翅膀在花叢中時隱時現,花叢變得更加生機勃勃了。

  一條小河彎彎曲曲伸向遠方,河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幾隻小鴨跳入水中,在水裡歡騰跳躍,互相追逐。在大片的麥田裡,綠色的麥苗飽吸著春天的陽光雨露,正在茁壯成長。

  “一年之季在於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是萬物欣欣向榮的季節,我愛美麗的春天,愛春天裡的每一樣事物。

立春的作文10

  我心目中立春是春天的一個轉折,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誌,象徵著新的事物與希望。

  夾雜著幾絲殘冬的餘寒,更多的是綻放著春的希望。“忽然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夜春風吹遍江南大地,似乎吹走了嚴冬的憂傷與寂寞,既而整個大地笑靨如花,小小的花兒再也包裹不住那久懷心事的滿腹。那是在凌寒傲雪的季節就已經準備著下一個新的花潮的心。接著下來就是“千朵萬朵壓枝低”了。白雪漸漸消融,映入眼簾的是花如雲,花如海,花如霞的旖旎風光。好一派“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景象。那裡有清澈如水的藍天,有明媚可愛的陽光,有國色天香的牡丹,有新鮮嫩綠的小草。好一幅春暖花開的立春圖!偶爾幾人泛舟湖上,細語幾句,船兒在湖面上畫出陣陣漣漪,那是春天的紋理。或是幾兒在綠茵中嬉戲,歡聲笑語瀰漫在芬芳的空氣中,那是春天的笑聲。或是幾隻好鳥在樹枝間和鳴嚶嚶,動聽悅耳,讓人心曠神怡,那是春天的聲音。

  立春,是一個“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時節,新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希望必定取代消極。

  但願美好永存人間。

立春的作文11

  “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這裡呀,春天在這裡。”。

  啊,“這一年的春天,你來得太早了些……”今天是立春,不過據天氣預報說今天會下雪。聽著就很棒,剛立春就下雪,這場春雪來得多好。但是呢,20xx年的冬天連個雪渣子都沒有。沒辦法啦,只能期待今年的冬天了。

  不是立春燕子歸來麼,怎麼我光看見麻雀了,在樹枝上,田野上,總是會有許許多多的麻雀呢,連燕子的剪刀尾都沒瞄見。莫非天氣太冷,可我連羽絨服都脫下了。好吧,我跟燕子又不是同類。當然,有麻雀也很好,說明春天也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呢。

  春天是人們所向往的季節,人們總是在這個季節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人們很快就得開始插秧、種田,我總是看見田野上有許多叔叔伯伯勞碌的身影,小孩開始放風箏,有各種各樣的風箏,比如蝴蝶風箏,花花綠綠的,真的是太美麗了呢,大家都其樂融融。

立春的作文12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二十四節氣歌》。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的開始。

  春姑娘來了,鳥兒們從南方飛回北方;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在花間飛舞。“一年之季在於春”農民伯伯在田裡也忙活起來了;小朋友們趕趟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他們在草地上玩耍、嬉戲。有的打滾,有的踢球,有的賽跑,有的捉迷藏,還有的放風箏。這不由地讓我想起那首清朝高鼎的《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春風如綿,春雨如絲,春雷陣陣,春暖花開;萬紫千紅總是春,我愛這美麗的春天。

立春的作文13

  一年之計在於春,為了迎接立春,我們牛通社舉行了一個活動:立春咬春包春捲。我一聽到可以包春捲,感覺很好玩,激動得馬上在網上報了名,這也是我加入牛通社之後的第一次活動。當晚睡覺,我翻來覆去,太期待第二天的包春捲活動了。

  2月7日上午,我坐著爸爸的車早早來到了西溪溼地博物館等候。活動開始後,由老師做包春捲的示範。等老師講完,就輪到我們小朋友們動手了。我包得很專注,不一會兒,一個個精緻的春捲就從我手裡誕生了。不過,這個春捲還不能吃,要在油鍋裡炸一下才能吃。等到工作人員把炸好的一大鍋春捲端上來後,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春捲就往嘴裡塞,終於可以咬春嘍!要是叫我描述一下,那就是香脆可口,美味無比,意猶未盡!而且自己做的春捲就是比買來的好吃許多倍啊,這個味道可是商店裡買不到的哦!

  第一次參加牛通社活動就如此有趣,真是不虛此行!

立春的作文14

  立春,天氣漸漸變暖,萬物復甦,桃紅柳綠的春天快要來了。在我家裡,立春這天有立雞蛋的習俗。一大早,媽媽就拿來幾個生雞蛋,全家人一起立。我嘗試了許多次,怎麼也立不起來,爸爸便開玩笑似的對我說:“你的雞蛋沒長腳。”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立春這天,我家也會沿襲“咬春”的習俗,“咬春”其實就是吃蘿蔔。一種叫做“心裡美”的紫紅色蘿蔔被媽媽切成幾大塊,我一口咬下去,被辣出了眼淚。

  一年之計在於春。我想,今年我要更加認真地寫作業,不能再浪費寶貴的時間了。平時也要少玩一會,節省下時間用來學習。付出總有收穫,因為我的努力,古箏彈得比原來好了很多,雖然辛苦,但心裡美啊。

  春天來了,對我來說就是新的開始,我要定下新的目標,開啟新的航程,長大一歲的我會不會又多了一份智慧呢?我想,那時我就要用再成熟一點的目光看社會。

  我還想,進入夢鄉,一定會是漫步在百鳥爭鳴,泉水叮咚的春天。

立春的作文15

  立春這天,姨和姥姥早早地起了床,我也比平時起得早,因為我也要加入她們。加入她們做什麼呢?當然是做春捲了。

  首先是和麵。姨拿了一個盆,把乾麵和水放到盆裡和了起來,在麵糰上蓋一塊布備用。然後是盤餡。姥姥剁粉條,姨切韭菜,媽媽炒雞蛋,把粉條、韭菜、雞蛋都放到另一個盆裡。我在姥姥的指揮下在餡裡面放一些十三香、鹽、薑末和香油,用筷子按順時針的方向攪拌起來。

  終於開始做春捲了,我穿戴好圍裙,躍躍欲試,姨把和好的麵糰搓成粗條,用刀切成小段,我把小麵糰按扁用擀麵杖擀成麵餅,姨把麵餅裡包上餡,媽媽開火烙餅,不一會兒第一張令人期待已久的春捲出鍋了。

  媽媽拍了拍我的頭和藹地說:“宸西,這第一個春捲應該給誰吃呀?”“給姥姥!”我爽快地回答道。

  姥姥哈哈地笑了,媽媽也笑了,“我們一起吃第一張春捲。”說著,姥姥把春捲切成了小塊。

  我們大家圍坐在一起開心地吃著,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盡情享受著勞動的快樂!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