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彙報> 關於生態市建設情況工作彙報

生態市建設情況工作彙報

關於生態市建設情況工作彙報

  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政府的委託,彙報今年來生態市建設工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請予審議。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今年以來,在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人大、政協的督促支援下,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六個加快”戰略部署,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力度,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紮實推進行業汙染整治、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生態市建設取得了新的階段性成效。

  (一)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一是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更加深入。由王輝忠書記親自領銜的重點課題《寧波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的對策研究》基本完成,對制約寧波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層次問題進行了深化研究,提出瞭解決的對策和措施。市生態辦針對當前公眾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和大氣環境評價指標調整後製約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向縱深推進的主要問題(PM2.5),組織開展了《制約寧波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矛盾及破解對策》課題研究。這些課題成果,為下一步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援。二是生態文明建設年度任務進展順利。年初制定下發了《20xx年寧波市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工作行動計劃》,確定了以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建設、產業升級、環境質量提升和環保民生保障等重大專案為抓手,加快促成新一輪重大生態專案建設高潮。各地各部門把這些年度目標任務有機納入到生態文明建設暨生態市建設目標考核體系,強化監督執行和跟蹤反饋,全年112個生態建設專案有序推進。三是生態建立取得新的成果。堅持把各類生態建立活動作為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努力發揮建立示範效應。慈溪市、鄞州區順利透過省級生態市(區)考核驗收,寧海縣順利透過國家級生態縣技術評估,江北區、北侖區建立省級生態區工作正加快推進,全市應該建立的9個縣(市)區可望全部成功完成省級生態建立,為市本級建立省級生態市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此外還推薦申報了一大批國家級、省級生態鄉鎮(街道),充分調動了各級生態建立的熱忱。

  (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複核順利透過。以“創模”複核工作為載體,推動各地加快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狠抓區域重汙染行業整治、提升環境執法與監管能力。按照《寧波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複查迎檢攻堅階段工作任務書》要求,逐一對照複核指標,分析查詢差距,協調解決問題,集中力量做好複核迎檢各項準備工作。共召開各類專題協調會、工作會50餘次,細化目標任務,做到責任落實、準備充分。20xx年7月19日至21日,國家環保部複核專家組對我市的“創模”工作進行現場檢查後一致認為:寧波市的創模持續改進工作重過程、重實效、重惠民,有特色、有成效。堅持科學發展,產業結構得到有效最佳化;加強綜合整治,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加大環保投入,環境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提升;強化城鄉統籌,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創模”檔案資料齊全、資料可靠,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26項指標達到考核要求。下階段將根據核查組的反饋意見,抓好整改,確保再次榮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稱號。

  (三)節能減排向縱深延伸。一是目標責任考核體系更加完善。深入推進以“節能改造年”和“淘汰落後產能年”為重點的節能行動計劃,落實能耗強度和能耗總量“雙控”節能目標責任。研究制定全市低碳經濟發展規劃,將節能減排工作機制向交通、建設和農村、農業等領域延伸,把農村、農業汙染減排考核內容納入汙染減排工作目標體系,推進節能減排向縱深發展。加強與電力部門的協調溝通,將全市城鎮汙水處理設施納入重要用電保障單位,保證汙染減排設施穩定有效執行。二是重點減排工程加快實施。在大氣汙染物減排方面,臺塑熱電2號15萬千瓦燃煤機組脫硝工程正式投用,大唐烏沙山電廠2號60萬千瓦燃煤機組低氮改造和爐外脫硫設施旁路取消工程建成投用,寧波鋼鐵有限公司430平方米燒結機脫硫工程和鎮海煉化1號催化裂解再生煙氣脫硫脫硝工程進入裝置安裝階段。採取多種措施,強力推進各大火電廠“十二五”脫硝減排工程,計劃進度為全省最快。在水汙染物減排方面,新舟汙水處理廠處理負荷進一步提高,達8萬噸/日;南區汙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開始進水除錯,為8萬噸/日;日處理規模8萬噸的鄞西汙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基本建成,為全年減排指標的落實打下了良好基礎。三是減排專案執行監管不斷強化。重點加強煙氣脫硫脫硝設施、城鎮汙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實施城鎮汙水處理廠執行情況資訊公開和通報制度;加快汙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寧海縣興海汙水處理廠汙泥厭氧消化處理設施一期和象山浙江一漂汙泥幹化設施投入使用,上半年全市共產生汙泥26.1萬噸,規範化處置率達90%以上。嚴把專案准入關,嚴控“兩高一資”行業規模,建立健全產業發展與汙染減排績效、環境質量等指標相掛鉤的工作機制。經省減排辦核定,上半年我市COD下降6.39%,NH3下降3.89%,SO2下降2.55%,NOX下降3.54%,為4項指標均完成考核目標的4個城市之一。

  (四)生態環境保護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一是飲用水源保護進一步加強。編制完成《寧波市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並經市政府批覆實施。結合《全省飲用水水源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要求,排查各類水庫127座,發現風險源19個,其中依法取締5個、限期整改14個;建立了《飲用水水源地汙染源名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險源名錄》、《飲用水水源交通事故點位隱患名錄》等工作臺帳,飲用水源保護區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二是水環境綜合整治責任進一步落實。繼續推行跨行政河流交接斷面水質保護管理考核工作,定期通報各地主要河道水質功能達標情況,督促各地政府加大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三是溼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得到重視。編制了《寧波市溼地保護規劃》,建立9個溼地型別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小區,建成17個野生動植物保護小區。四是生態補償標準逐年提高。在生態公益林建設、水資源保護、發達與欠發達地區之間轉移支付等領域深入實施生態補償政策,不斷擴大生態補償範圍,提高生態補償標準。特別是自2003年啟動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以來,生態公益林補助面積已擴大到341萬畝,補償標準從每畝7元提高到25元;生態公益林分類補償制度得到有效執行,大中型水庫生態公益林提高到每畝30元,中心城區重要飲用水源地生態公益林提高到每畝35元。

  (五)環境汙染整治力度持續加強。一是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一步推進。緊緊抓住當前我市用煤總量大,大氣中顆粒濃度高、特徵有機物排放增快等主要問題,推動煤耗總量控制和清潔能源替代戰略,強力推進城市“禁燃區”二期建設、機動車排氣和重點區域有機廢氣治理等綜合防治。積極推進市區公交車、計程車、港區集卡車改用天然氣工作。開展寧波國家石化經濟開發區大氣環境聯防聯控提升工程,建立區域大氣環境聯防聯控長效機制,為下階段延伸至臨港工業片區特徵有機汙染物總量控制和治理奠定基礎。二是重汙染行業整治提升目標進一步落實。基本完成印染行業和電鍍行業原址整治任務,全市158家印染企業達到整治驗收標準;透過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稽核等手段,全市225家電鍍企業,關停11家,搬遷10家,其餘204家原地改造企業大多完成整治並進入驗收程式。三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深化。將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與太陽能生化減量化處理設施建設工作列入市政府實事工程的重要內容,安排市級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用於80多座生活垃圾太陽能減量化處理設施建設,年底可達400多座,有力促進了農村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程序;大力實施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安排分散式村級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專案100多個,年底可提升行政村覆蓋率5%以上。狠抓畜禽養殖汙染深度治理,年內實施“三沼”處理提升工程21項,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率得到進一步提高。

  (六)環境執法監管力度持續加大。一是狠抓專項執法。全市環保系統分別開展整治不法排汙企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綠劍”系列、春季行動等專項執法活動,並對市控以上重點汙染源和涉重企業開展監督性監測工作,建立了與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協作機制。二是提高經常性日常執法監察頻度。上半年全市出動執法人員14863人次,檢查企業6536家次,立案查處企業531家,罰款總額達2384萬元,全市共依法取締、關閉企業108家,限期治理企業114家,涉案人員移送司法機關處理4人,繼續起到了環境執法對違法排汙行為的震懾作用。三是鞏固輻射安全及固廢監管成果。結合“放心放射源”、“放心熔鍊企業”建立複查工作,共核查輻射單位500多家,確保被檢企業限期整改並規範執行。推廣應用全市危險廢物綜合監管資訊系統,開展危險廢物產生和經營企業規範化管理達標企業建立工作。推進電子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寧波北侖環保固廢處置有限公司的電子廢物處置設施透過環保部資質驗收。

  (七)環境監測監控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是水環境監測網路最佳化完善。累計建成地表水監測點位80個、自動監控點位3個,建成鄉鎮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監測點位35個、自動監控點位4個;二是大氣環境監測能力有效提高。建有大氣自動監測站28個,各縣(市)區大氣自動監測系統建成率達100%。同時,按照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加快相關監測設施和網路建設,3月25日起開始釋出中心城區PM2.5監測資料,6月5日起釋出現有5個國控點位PM2.5實時小時濃度值、日均濃度值,確保到今年12月31日前釋出所有8個國控點位PM2.5、PM10、臭氧等6項指標的實時小時濃度值、日均濃度值和AQI指數,以科學、真實的環境監測資料反映區域環境質量水平。三是機動車排氣檢測能力初步建立。正式執行市六區四個機動車排氣檢測站,加快5縣(市)機動車排氣檢測站建設步伐,其中餘姚、慈溪和象山三地的檢測站即將完成土建工程,寧海檢測站進入土建階段,奉化檢測站也即將開工建設。

  (八)生態文明宣傳教育進一步深入。加快搭建各種宣教平臺,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複核等中心工作,繼續組織了“甬臺溫生態文明建設行”、“環保故鄉山江海”、世界環境日、“等生態環保主題宣傳活動。今年還特別專題組織了“寧波作家生態行”活動,主要目的是以生態文化的繁榮推動寧波生態建設事業向新的、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透過生態文化作品宣傳,喚醒公眾的生態環境倫理意識,藉助生態文化作品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滲透,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人們的思想意識、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的各個方面,逐步建立起符合自然生態原則和環境保護要求的行為規範,使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理念成為全市人民的共同價值觀和自覺行動。積極開展“綠色家庭”、“美麗庭院”建立和文明餐桌行動,培育公眾綠色消費意識;透過籌建寧波市環境保護促進會、繼續充實生態志願服務隊伍等方式,培育壯大環保組織。精心組織市級媒體,抓住《工作報告》中“保環境”這一關鍵詞加以精闢解讀,使生態環保持續成為市民茶餘飯後、街談巷議的熱點焦點話題,正確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關心生態環保,廣泛營造全社會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良好氛圍。

  二、存在主要問題和不足

  雖然我市生態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需要化解:一是生態環境質量與公眾的期望要求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改善寧波生態環境的最大困難是大氣汙染問題,這幾年大氣環境質量持續下降,特別是在控制工業廢氣和機動車排氣汙染方面公眾滿意度較低,某些區域有機廢氣汙染、臭氧複合汙染以及灰霾天氣等環境問題逐漸顯現,成為公眾焦點。根本的原因是:經濟發展需求與環境容量不足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當前,寧波經濟發展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特徵依然十分明顯,重化工趨勢加速顯現,帶動了能源消費總量和汙染排放總量的剛性增加。從全社會能源消費結構看,非化石能源消費所佔比例太小;從電力生產結構看,火電所佔比例過大;從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看,原煤消費總量持續攀升,全市年原煤消費總量已經接近5000萬噸。加上逐年快速增長的機動車排氣汙染,寧波的大氣汙染壓力有增無減,區域空氣質量改善前景堪憂。二是城鄉之間、經濟發達地區與生態功能區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矛盾日趨尖銳。多年來,為保護好全市的生態環境,部分生態功能敏感地區百姓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因資源開發受控、產業發展受限而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機會喪失嚴重地制約著這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比如,餘姚、奉化、寧海、鄞州等飲用水源地為了保護好水資源,導致山農有山不能開,有樹不能伐,企業專案不能落地,發展面臨較大困難,社會穩定也受到一定影響。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有可能加劇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和區域間的矛盾衝突。三是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嚴重不足,成為制約生態建立的瓶頸因素。當前,生態建立面臨的難點、矛盾和困惑主要體現在基層生態建立工作不紮實。許多生態建立要求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到位,或者是建而不用,實際環境效益不高。這個問題不加以解決,將嚴重製約各地的生態建立程序,進而影響市本級的建立程序。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生態文明理念尚未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農村依然被人們視為生態環境資源取之不盡、不計成本的物件。從管理層面看,不少領導仍存在重城市、輕農村,重經濟發展、輕生態環保的傾向,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嚴重不足,對基層村鎮的生態建立配套扶持不力;從汙染主體看,少數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節能減排的積極性不高,環境違法現象卻時有發生,不少汙染專案從城市向農村轉移;從社會層面看,具體表現為公眾對農村生態資源的高品質要求與恣意獲取,而保護好農村生態環境尚未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三、下步主要工作安排

  緊緊圍繞《20xx年度寧波生態市建設工作任務書》和《20xx年度寧波市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工作任務書》,結合中遠期生態市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主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以重汙染行業深化整治為突破口,著力推動區域走上科學發展和轉型升級之路。進一步抓好電鍍、印染、金屬表面酸洗、再生有色金屬熔鍊、造紙、化工、鑄造、農副產品加工、廢塑膠加工、化纖等十大重點行業為代表的.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確保年底前完成鉛酸蓄電池、電鍍和印染行業的治理任務,三年內完成其他八大行業的整治提升任務;進一步完善落後產能的退出機制,強化總量控制、價格倒逼、指標約束等“組合政策”的實施力度,防止產能過剩行業擴張和重複建設,騰出發展空間和容量,助推區域發展和轉型升級。

  (二)以實施清潔空氣、清潔水源、綠色村鎮等行動為抓手,著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加快實施煤耗總量控制和清潔能源替代戰略,建立健全臨港工業片區、化工區等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機制,深入開展重點區域有機廢氣整治、城市“禁燃區”建設、機動車排氣及城市揚塵汙染防治等工作,著力改善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繼續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鞏固內河整治成效,注重生態治河、科技治河,加強水體調控,實施水質常態維護,提升內河水質和景觀效果。深入推進森林寧波建設,大力實施植樹綠化工程,改善豐富林相,提升林地質量。

  (三)以適應新形勢下節能減排需要為標準,著力提升環境執法與監管水平。繼續深入實施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監管減排三大減排措施。持續加大綜合執法力度,深入開展整治不法排汙企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及“綠劍”系列等專項行動,嚴格監管各類汙染防治設施正常執行,透過節能減排資訊公開和通報,強化公眾監督。加快執法監管能力建設,建立全市環保數字執法綜合資訊平臺,實現環境執法資源整合和資訊共享,重點做好突發環境事件、輻射及危險廢物處置等涉及公眾安全的環境監管工作。全面最佳化全市環境監測監控網路,加快推進市、縣兩級環境監測系統標準化建設,切實按照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要求,確保在今年年底釋出全市8個國控點位PM2.5、PM10、臭氧等6項指標的實時小時濃度值、日均濃度值和AQI指數,以科學、真實的環境監測資料反映區域環境質量。

  (四)以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著力化解生態建立的瓶頸要素。一是多方合力籌集資金。積極主動申報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市本級加強配套,引導社會各方加大投入;以行政村為單元、鄉鎮為節點,以生活垃圾、生活汙水處理和畜禽養殖汙染整治為主要內容,按照“各炒一盤菜,共享一桌宴”的思路,多部門通力合作,集中財力投向,連片推進綜合整治,加快農村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程序。二是規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案運作。結合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專案庫建設,規範農村 “以獎代補”、“以獎促治” 環境整治專案的運作。各地根據實際需要,隨時可以將整治專案上報,市本級定期組織專家評審,將評審合格的專案按優先等級及時入庫排序,一方面作為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綜合整治專案備選,另一方面也作為市本級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專案安排的依據。三是探索建立農村環境基礎設施日常管理的長效機制。大力推廣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鄞州區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公司化、市場化和專業化日常執行管理機制,象山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太陽能減量化處理的公司化、市場化執行機制,有關縣(市)區畜禽養殖“三沼”物流配送市場化執行機制;進一步總結提升,創新完善以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為主要內容的市場化、專業化日常執行監管機制,切實發揮好現有農村環境基礎設施的效用。

  (五)以政策機制創新為契機,著力開創生態建設工作新局面。一是強化生態建立機制。以各類生態建立為導向,努力發揮建立示範效應,加快推進寧海和象山建立國家級生態縣,鎮海建立國家級生態區,北侖和江北建立省級生態區等區域生態建設工作。二是建立完善環境交易的市場調控機制。深入實施排汙總量控制和許可證發放制度,全面推行排汙權有償出讓及排汙權交易試點工作;健全企業環保信用等級評價體系,透過分類監管,支援環保行為良好企業優先享受專項資金補助、上市核查、各類評優等,激勵企業持續改進環境行為。三是深化生態補償機制。在鞏固生態公益林、水資源、發達與欠發達地區之間結對支援和財政轉移支付等工作基礎上,抓好慈溪飲用水源地生態補償試點,努力在生態補償標準、內容、區域等方面作進一步探索研究。

  (六)以培樹全民生態文明理念為根本,著力構建滲透力強、覆蓋面廣的宣傳教育網路。突出抓好環境新聞宣傳,積極拓展新聞傳播渠道,充分運用報紙、電臺、電視、網路等載體廣泛深入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分層分類推進環境宣傳主題活動,以公眾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形式,積極營造環境宣傳的良好氛圍。突出抓好環境教育培訓,積極構建學校、社群、企業和社會公益教育等在內的環境教育培訓體系,深化黨校、行政學院對各級領導幹部的環境保護專題培訓教育工作;組織開展行業職業環境教育與培訓,著力將生態文明理念滲透到企業、社群和農村。突出抓好環境資訊公開工作,明確公開內容,做到資訊公開常態化,把入口網站作為資訊公開的主渠道;透過新聞釋出、媒體宣傳等方式,公開政府環境資訊,方便公眾瞭解和監督;督促企業加大環境資訊公開力度,對上市企業定期公開環境資訊報告,對重點汙染企業利用線上監控系統定期公佈汙染排放情況,對輿論關注、公眾訴求的企業環境問題及時予以響應。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