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周國平座右銘語錄40句
沉默是弱者最後的尊嚴,是復仇者最高的輕蔑。本文是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的周國平座右銘語錄,大家快來看看吧。
1、最基本的劃分不是成功與失敗,而是以偉大的成功和偉大的失敗為一方,以渺小的成功和渺小的失敗為另一方。
2、如同一切遊戲一樣,犯規和懲罰也是愛情遊戲的要素。當然,前提是犯規者無意退出遊戲。不準犯規,或犯了規不接受懲罰,遊戲都進行不下去了。
3、愛的價值在於它自身,而不在於它的結果。結果可能不幸,可能幸福,但永遠不會最不幸和最幸福。在愛的過程中間,才會有"最"的體驗和想象。
4、愛情的發生需要適宜的情境。彼此太熟悉,太瞭解,沒有了神秘感,就不易發生愛情。當然,彼此過於陌生和隔膜,也不能發生愛情。愛情的發生,在有所接觸又不太稔熟之間,既有神秘感,又有親切感,既能給想象力留出充分餘地,又能使吸引力發揮到最滿意的程度。
5、極其自信者多半淺薄。對於那些在言行中表現出大使命感的人,我懷有本能的反感,一律敬而遠之。據我分析,他們基本上屬於兩類人,一是尚未得逞的精神暴君,另一是有強烈角色感的社會戲子。和他們打交道,只會使我感到疲勞和無聊。
6、由此來看,社會性的質量是由生物性和精神性的質量決定的。人的自然本能和精神追求愈是受到充分尊重,就愈能建立起一個開放而先進的社會。反之,一個壓制人的自然本能和精神追求的社會,其成員的社會品質勢必是狹隘而落後的.。中國儒家文化把全部注意力集中於建立一種社會倫理秩序,並以之壓制人的肉體自由和精神自由,所成就的正是這樣一種社會性。
7、看海,必須是獨自一人。和別人在一起時,看不見海的真相。
8、區別只在於,由於理智加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對那作為原材料的情感,我們從其產品上或者容易認出,或者不容易認出罷了。
9、其實,人品和才智都是可以改變的,但要有大的改變都很難。
10、世上事了猶未了,又何必了。這種心境,完全不是看破紅塵式的超脫,而更像是一種對人生悲歡的和解和包容。
11、對於死亡,我也許不是想明白了,而是受了哲人們態度的薰陶,能夠面對和接受了。
12、隨著老年的到來,人的自我意識似乎會漸漸淡薄。死的可怕在於自我的寂滅,那麼,自我意識的淡薄應該是一件好事了,因為它使人在麻木中比較容易接受死。可是,問題在於:臨死時究竟清醒好還是麻不好?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的設想是,若是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死時肯定會更痛苦,但同時也會更自持,更尊嚴,更有氣度。
13、人應該有一種基本的自信,就是做人的自信,作為人類平等一員的自信。在專制政治下,人們的這種自信必然遭到普遍的摧毀。當所有的人都被迫跪下的時候,那惟一站著的人就成了神。
14、杜威把教師比喻為上帝的代言人、天國的引路人。教師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影響是在精神上,因此他自己必須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現在人們在討論大學改革,依我看,大學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要有一批心靈高貴、頭腦活躍的學者,而體制優劣的標準就在於能否吸引這樣的學者。有了這樣一批學者,自然能夠薰陶和培育出優秀人才。什麼是好學校?很簡單,就是有一批好教師的學校。
15、所謂智慧的人生,就是要在執著和超脫之間求得一個平衡。有超脫的一面,看到人生的界限,和人生有距離,反而更能看清楚人生中什麼東西真正有價值。
16、在人身上,弱點與尊嚴並非不相容的,也許尊嚴更多地體現在對必不可免的弱點的承受上。
17、離別的苦,仔細分析起來,包含三層意思。其一,人生聚散不定,一別之後,不知何時再聚,也可能再聚無日,一別竟成永訣。其二,命運莫測,別後不免為對方擔心,有了無窮的牽掛。其三,生命短暫,青春相別,再見時也許皆已白頭,彼此如同一面鏡子,瞬間照出了歲月的無情。總之,人生之所以最苦別離,正因為離別最使人感受到了人生無常。
18、人生意義問題是一切人生思考的總題目和潛臺詞,因為它的無所不包和無處不在,我們就始終在回答它又始終不能給出一個最後的答案。
19、我們總是以為,已經到手的東西便是屬於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覺得蒙受了損失。其實,一切皆變,沒有一樣東西能真正佔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時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斷地得而復失,習以為常,也許能更為從容地面對死亡。
20、不避平庸豈非也是一種偉大,不拒小情調豈非也是一種大器度?
21、一個人應該認清自己的天性,過最適合於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對他而言這就是最好的生活。
22、失敗者往往會成為成功者的負擔。
23、命運的打擊因心靈的收穫而得到了補償。
24、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熱鬧背後的無限廣袤的世界。
25、在人生追求上,中國人心中往往沒有自我,只有他人,大家爭奪什麼,我也就要什麼。於是名利場上熙熙攘攘,一片繁忙之景。在公共道德上,中國人眼中往往沒有他人,只有自己,我做什麼,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於是公共場所吵吵嚷嚷,一片喧譁之聲。這是中國人顛倒的個人主義。
26、有兩種人最不會陷入瑣屑的煩惱,最能夠看輕外在的得失。他們似是兩個極端:自信者和厭世者。前者知道自己的價值,後者知道世界的無價值。
27、自嘲使自嘲者居於自己之上。
28、不過,深刻更在於,無論獲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內心蘊藏的悲觀,因而終能以超脫的眼光看待這成功。如果一種悲觀可以輕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斷定那不是悲觀,而只是膚淺的煩惱。
29、外在的眼睛看見現象,內在的眼睛看到本質。許多時候,我們的內在眼睛是關閉著的。於是,我們看見利益,卻看不見真理,看見萬物,卻看不見美,看見世界,卻看不見上帝,我們的日子是滿的,生命卻是空的,頭腦是滿的,心卻是空的。
30、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的習慣是隨便走走,好奇心驅使我去探尋這裡的熱鬧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這途中,難免暫時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記起回住處的路線,否則便會感覺不踏實。我想,人生也是如此。
31、最淒涼的不是失敗者的哀鳴,而是成功者的悲嘆。在失敗者心目中,人間尚有值得追求的東西——成功。但獲得成功仍然悲觀的人,他的一切幻想都破滅了,他已經無可追求。失敗者僅僅悲嘆自己的身世;成功者若悲嘆,必是悲嘆整個人生。
32、我喜歡周圍都是漠不相干的人,誰也不來注意我。
33、在孤身逆旅中最易感懷人生,因為說到底,人生在世也無非是孤身逆旅罷了。聚散乃人生尋常事,卻也足堪嘆息。最可嘆的是散時視為尋常,不料而聚無日,一別竟成永訣。或者青春相別,再見時皆已白頭,彼此如同一面鏡子,瞬間照出了歲月的無情流逝。
34、給人最大快樂的是人,給人最大痛苦的也是人。
35、有真假之別。但是,真情也可能變化。懂得感情的人珍惜以往一切愛的經歷。
36、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於一顆澄明的心,當一顆心在低劣的熱鬧中變得渾濁之後,它就既每一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一定有一個對於他最適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來認領。一個位置對於他是否最適宜,應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它們是否感到快樂。
37、個人要獲得幸福,就必須既不太聰明,也不太傻。這種介於聰明和傻之間的狀態叫做生活的智慧。
38、智慧不是知識,不是博學。在博學的人,他所擁有的也只是對於有限和暫時事物的知識,而智慧確是要把握無限和永恆。由於人本身的侷限,這個目標永遠不可能真正達到。
39、真正的學習都是自學。
40、對於沉溺於眼前瑣屑享受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快樂。對於沉溺於眼前瑣屑煩惱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