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集錦15篇)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集錦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習俗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2

  春節快要到了,家家戶戶的門上大多數都貼上了“福”字和春聯,有一些人家連窗戶上也貼上了美麗的窗花。可我們家還沒有貼,我就要在今天把“福”字貼到自家門上。

  在晴朗的一天早上,我正在做作業。忽然,我聽見大門“咔喳——”響了一聲,原來爺爺買了一個大紅色的“福”字回來了。他在客廳里正想在“福”字的背後粘上雙面膠,把它貼到大門上去呢!

  “爺爺!”我拿著一圈厚厚的雙面膠,走出了房間,來到了客廳,“我來貼吧!”我這個“熱心腸”可不能錯過了這個能在自家大門上貼“福”字的好機會。

  爺爺慢悠悠地說“哦——好呀!”

  我急急忙忙拿起雙面膠和剪刀,看了看那個“福”字,它可真漂亮呀!一個端正大方的“福”字在中間,兩條紅鯉魚一起用嘴捧著一顆晶瑩的珍珠,在下方。一些荷花、金銀元寶散落在字的兩旁,襯托著正中的“福”字。還有小小的四個金字“四季平安”嵌在方格里,在上方。

  我左手按住紙,右手沿水平方向拉雙面膠,粘好後再用剪刀把它剪斷,最後用雙手用力地壓一壓它,以免掉落。按照上面的方法,我粘了四條雙面膠在紙的背面,再一一撕去它的表層,便拿起它走到了大門前。我努力踮起腳尖,雙手分別拿著紙的兩個角,雙臂伸直,先把兩個角固定住了,再向後退一步,看一看是否貼歪了。幸好沒貼歪,我心想,不然就前功盡棄了。我又踮起腳尖,把四條邊也壓了一遍,就貼好“福”字了。

  這一張精美的“福”字高高地掛在大門上,我十分開心。因為那是我貼上去的,我也為美化家園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3

  “爆竹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的氣氛就是如此,今天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惠來的春節習俗吧。

  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二十四就開始了,此時家家都忙著大掃除,打掃去這一年的灰塵,寓意著“辭舊迎新”大掃除完後,家家戶戶都去置購年貨,預備過年的東西。在除夕前,在外的遊子都準備回家,馬路上也因此車水馬龍,街道人山人海。大街小巷都是洋溢著熱鬧的氣氛。

  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趕忙做起了年菜,貼上了紅紅的對聯,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處處是一片永珍更新的情景。年菜做好後,家家都去自家的祖祠祭拜祖先,而小孩子們則與同伴在空曠的地方放鞭炮,噼裡啪啦,與這濃厚的過節氣氛融在一起,到處是一片熱鬧非凡的情景。除夕晚上,一家人坐在餐桌旁吃年夜飯,聽著窗外噼啪作響的鞭炮,看著窗外絢麗多彩的煙花,歡聲笑語,在屋子傳開,呈現出一幅團圓溫馨的情景。吃完年夜飯。開啟電視,看春節聯歡晚會,又是一片歡聲笑語。

  正月初一,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因為可以收到父母給予的壓歲錢。而在這一天,人們也要走街串巷,到親戚朋友家拜年,也得給親戚家朋友家小孩紅包。這一天,大街上人來人往,各家商店都掛上了象徵性的“紅色”,到處是一片喜慶的情景。

  正月十五元宵節,店鋪都掛出各式各樣的燈籠,在各各的彩旗的點綴下,更加絢麗多彩,人們在這一天都是要吃元宵,寓意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晚上的時候,大家走出家門,走到那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可以去店鋪裡猜燈謎,各種各樣的燈謎讓人冥思苦想,在得出結果的一剎那的樂趣,也使人頗有成就感。

  元宵過後,春節就算真正結束了,大家也投入到新的工作,新的生活。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4

  又過春節了,有些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期待VS習俗

  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應該是有所期待的,我們小孩子所期待的便是去各家拜年,要紅包和那時的一些有趣的玩意兒。而大人們所期待的應該是那說長不長的假期了吧,而對於老人來說,無非是一年到頭,一家人又能歡歡喜喜、開開心心地聚在一起了……春節作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有著許多的習俗:守歲、祭祖、貼春聯、放爆竹、拜年……這大多數是我覺得繁瑣卻又值得期盼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有這麼一個片段:大年初一前夜,長媽媽囑咐我,清早起來第一句話便要對她說恭喜,還要我吃福橘。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春節習俗的重視……

  舊俗VS新習

  有人說如今“年味”淡了。的確,由於意外事故頻發,許多城市已經開始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現如今科技進步巨大,電話、電腦越來越普及,於是,人們開始以電話、電子郵件拜年的方式替代登門問候。造成一些習俗在逐漸離我們遠去。以貼春聯為例,古人過年時多用兩塊桃木條寫上傳說中能驅鬼的門神的名字來辟邪,這就是最初的“桃符”。五代時,後蜀的宮廷裡開始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即春聯,到宋代,貼春聯已經成為民間過年的習俗。而現如今,卻不見家家戶戶都貼春聯了。可見,這年味確實淡了。

  感悟

  隨著都市越來越喧囂,鄉鎮的日益都市化以及社會的發展,有些傳統的東西還在延續著。但有些卻隨著生活的改變而流逝了。春節的習俗也不免會受到一些影響,導致一些改變,一些較為不重要的習俗漸漸地消失了……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鄉也不例外。

  我家鄉在德慶縣舊院村。那裡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習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後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為我們過得很好,就能讓莊稼風調雨順。

  拜完灶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年夜飯的“彩排”,因為只是有些人現在來不了。

  菜也有講規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可以長得蔥蔥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然後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後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隻,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餘(魚)。

  吃完午飯,在平時,應該是每日一次的午後休閒時光,但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為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的時候,更為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灶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臺,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因為這時灶神君嘴上的麥芽糖已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吃甜食糕點,因為今後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製作過程更加熱鬧了!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你的呢?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6

  今年的春節,與往年不同。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的臉上多少添了一些愁容。不過,人們依舊歡歡喜喜,迎接新春的到來。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是我們家最歡喜的一晚了。媽媽把姥姥接到我們家一起吃年夜飯。我的姥姥是個勤快人,還沒聊幾句,就去幫著奶奶準備年夜飯了。在我們家的年夜飯裡,餃子是最特殊的。奶奶每次都會下一大鍋餃子,這些餃子裡只有十個是有錢的,其它餃子裡放的要麼是年糕,要麼是栗子……只要吃到一枚錢幣,就會獎給這個人一百塊錢。因此,全家人都充滿期待。今年,爸爸很幸運,第一個吃到了錢幣。接著,我也吃到了,媽媽也吃到了……在家人的歡聲笑語中,這一年的年夜飯就吃完了。

  接著,我們一家人會圍在一起觀看春晚。我們時而聊起家長裡短,時而品評精彩節目,時而轉發著手機裡的祝福。

  這時,媽媽突然問我:“你知道為什麼每年都要看春晚到很晚嗎?”我搖搖頭說:“不知道,為什麼呀?”媽媽說:“因為呀,古時候有一隻大怪物‘歲’,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出來找吃的,一開始,他還只吃動物,漸漸地,他開始吃人了!人們為了不變成他的盤中餐,就家家戶戶聚在一起,晚上不睡覺,有時幾個人還一起去放鞭炮,嚇嚇他。直到他走了,人們才散了。”“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是‘爆竹聲中一歲除呢’。”我笑著說。

  是啊,“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歡喜的年夜飯後,在一陣陣的爆竹聲響後,曾經的一年也就離開了。

  一年又一年,每一個新年也會變成舊的而離開。而一直伴隨在我們身邊,這份歡喜的年夜飯不會變,這說笑著的家人不會變,永遠團圓在一起。

  作者:姜玥暄,青島市天山小學六年級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7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8

  春節——中國最傳統的節,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歡,最開的節日,孩子們用一首幼兒園會唱的童謠講述著春節,聽: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

  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一扭一扭。”

  春節,當然也是我最喜歡過的日。每逢過節,家家戶戶都在碌,我家也不例外。“穿新衣、新屋”,爸爸媽媽早就把新衣服我買好,讓我漂漂亮亮的過節。 飾屋子就是我和媽媽的專利:大門口貼上新的春聯、大大“福”字讓福到家;在電視櫃面掛上一個又大又紅的中國

  ,讓我們的生活紅紅火火;鏡上貼上漂亮的年畫,讓新的一“年年有餘”;美麗的剪紙貼在上,一個喜慶祥和的“新家”佈置好了。

  過春節,大年三十的年夜飯不能少的,年夜飯也是團圓飯,家人坐在一起,開心的聊著一的收穫,吃著飯,聊著天,給爺奶奶拜年,給姥姥姥爺拜年,叔叔嬸嬸拜年,給大姨姨夫拜

  ,給爸爸媽媽拜年。“恭喜發財、包拿來”開心的拿到壓歲紅包,已經和爸爸媽媽商量好了,今的壓歲錢存起來,等我長大了用。

  過春節,放鞭炮驅趕“年獸”是重要的,這是爸爸的任務,新年的鐘聲響起的時候,鞭炮鳴,禮花漫天飛舞,有的像仙撒下的花瓣,有的像天空上盛的花??,大家在震耳欲聾的

  炮聲中驅散過去一年的不愉,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過春節讓我瞭解了春節時各各樣的習俗,體會到了人世間親情,過春節,讓我喜歡、讓開心!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9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間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楹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嵋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春節的習俗多著呢!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0

  寒假又到了,春節又來了!過春節嘛,總是有很多習俗,放鞭炮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春節習俗。

  “春節到,放鞭炮,嚇跑惡鬼和妖怪!春節······”弟弟邊說著自己編的順口溜,邊放鞭炮。看著弟弟放鞭炮,我心中升起一個疑問:“為什麼過春節要放鞭炮呢?”於是,我去問知識淵博的爺爺。

  爺爺告訴我:“鞭炮是中國的特產,也稱‘炮仗’、‘爆竹’。它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春節放鞭炮的原因是要把出沒的野獸嚇跑,驅魔驅邪,喜迎春節,它還表示平平安安,歡歡喜喜。”“噢,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謝謝爺爺,我明白了。”

  聽完爺爺的解釋,我對鞭炮來了興趣,想放一放鞭炮。

  我拿出一個長長的煙花,來到院子裡,我扣動打火機,一束藍色的火苗從打火機裡冒了出來。隨著“噝噝”的響聲,一簇閃閃的火花從頂端噴了出來。我盡情地揮舞著,跳著自己認為很優美的舞動,在夜空中畫出各種圖案。

  我還不盡興,又拿了一個大大的禮炮,準備點燃。但看到它龐大的體積,我又猶豫不決,這時,媽媽看透了我的心思:“不要怕,只要勇敢、自信,你就能成功!”聽了媽媽的鼓勵,我鼓起勇氣,點燃了導火線。就在我飛速跑開的同時,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響了起來。“噼!啪!”一朵朵美麗的“花兒”從禮炮中噴薄而出,頓時點亮了夜空。“砰!”又一顆小火球蹦了出來,“譁!”就像一朵巨大的玫瑰花瞬間開放,絢麗至極·····夜空中,各種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花朵”爭奇鬥豔,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五顏六色的煙花,不僅綻放出來美麗,綻放出了悠久的歷史文化,還綻放出了我的勇氣與信心!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1

  “春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曆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曆二十八的時候把家裡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於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餘;髮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過午飯後,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錶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為俗話說“好事成雙”。進了門,首先要物件說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結尾: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麼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著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著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2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潮汕,那裡有著獨特的風俗,春節更為熱鬧。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

  除夕前幾天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年貨: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服;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家家戶戶還要製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真熱鬧。除夕下午我們都得邀請他們一起來「辭歲」,歡度這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農家水缸要貯滿水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除夕夜要守歲,守候新春來臨,等待新年鐘聲敲響後,才能睡。

  農曆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柑,桔,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到了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才能回孃家拜年。女兒回孃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3

  在以前,買年畫曾經是過年中的一項重要的習俗。年關將近的時候,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集市,都有著熱氣騰騰的人氣,賣年畫的攤販將五顏六色的年畫張掛在牆上,渲染著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使不少人駐足觀賞,選購自己喜歡的年畫。

  不過,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一幅年畫的名字叫“老鼠娶親”。描繪了機靈的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

  《老鼠娶親》出自四川綿竹年畫,四川綿竹在歷史上久負盛名,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之一”。是出於兩位綿竹年畫藝術大師之手,一幅是北派大師李方福作的,一幅是南派掌門陳興才作的。從這幅畫可以看出南北兩派的風格區別。

  而我喜歡的年畫是陳興才作的。

  畫上是一夥老鼠打著燈籠,後面敲鑼的敲鑼,打鼓的打鼓,扛旗打傘,四隻老鼠抬花轎,兩隻老鼠抬嫁妝,“新郎”騎在青癩蛤蟆背上,頭戴清朝的管帽,手搖摺扇,雙眼注視著一隻大金箱裡的嫁妝,一副貪婪的樣子。“新娘”打扮得十分漂亮,身穿紅嫁衣,頭頂紅手絹,安靜地坐在花轎裡,好一個熱鬧氣派的娶親隊伍。正當鼠輩們大搖大擺,招搖過市之時,一隻綠瞳、黑白相間的大貓突然躥了出來,啪的一下,拍死了一隻鼠兄弟,老鼠們嚇得四處逃竄,“新娘”也被嚇得淚流滿面。

  這幅畫寓意著祈禱豐收、祭祀祭祖、驅妖除怪,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

  在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雖然很多以前頗顯神秘的東西已司空見慣,但流傳下來的很多藝術造型,卻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其中就包括——年畫。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4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一起過這個節日。在中國,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說法是春節有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xx多年的一天,舜既天子之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在我的家鄉,有一個這樣的傳說。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種野獸叫“年”,它長得十分猙獰,生性兇殘,每到過年的這一天晚上,它都會下山禍害百姓,於是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躲到山上去。一年上山途中遇到一個老人,這個老人是神仙變的,老人問他們原因,人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老人,老人說年它怕紅色和巨大的響聲。於是人們就在門口貼紅色的紙,然後敲鑼打鼓,放炮竹,年獸看到了這場景就逃回山上了。雖然年獸從此不再下山禍害百姓了,但人們還是把這一習俗留了下來。在年二十四的那一天,人們就貼對聯。

  在小年過後人們就開始了過年的準備,大掃除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買年貨。

  最熱鬧的還屬過年的除夕了,吃完年夜飯以後,大人們就圍在火爐邊聊天,小孩們則在門外開心地放著煙花。人們熬夜守歲,十二點整還要放炮竹。

  初一之後,龍燈花鼓就敲了起來了,耍龍的那是家家躥啊!耍龍的在每一家門前都會耍出不一樣的花樣,收紅包時,有的主家把紅包掛在高高的屋樑上,那耍龍的人疊羅漢一樣,疊得十分高,最上面那一個人順手一拿就到手了。到了元宵節,春節就慢慢地結束了,耍龍的也是飛快地從每一家飛奔而過。

  我喜歡春節,這個熱鬧又愉快的日子。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5

  春節是所有學生盼望的節日,但與此同時老師會留一些作文作業,你是否還在為怎麼寫作文而苦惱,以下是考試吧為大家整理搜尋的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每家每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非常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是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吃年夜飯,是春節每家每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許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是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