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5篇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習俗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

  我的老家位於揭陽市揭西縣。每到春節,我老家就會有拜祖、舞獅、遊神的習俗,而我最喜歡的習俗就是遊神。

  我們老家會在正月十三這天遊神。傳說這天正是我們村裡供奉的“三山國王”誕辰。據說這三山國王就是揭西縣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因此我們以遊神的方法來表示對神的敬畏,所以這一天全村的人都會參與到遊神的活動中來。

  有一次,我和爸爸在村裡看遊神。我們到村裡的神廟前時,已是人山人海。神廟前鑼鼓喧天,其中一條青龍飛舞著,龍頭從鞭炮煙中露出來,如騰雲駕霧。前面有一人拿著龍珠,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指揮著這條青龍上下左右舞動著。舞龍的人訓練有素,把龍舞得活靈活現,我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旁邊有敲鑼打鼓的人,即使舞龍的人沒有跟上節奏,聽到鼓聲,也會找到節奏感。

  舞完龍之後,遊神就快開始了。

  在神來之前,參加遊神的人都會到神的面前跪拜,然後選出幾名力氣較大的青年來抬神,小孩子們則負責提燈籠、拿牌了、舉錦旗……大家排成一條長長的遊神隊伍。

  隨著三聲禮炮響起,遊神開始了!

  只見四個青年抬出“三山國王”,後面跟著敲鑼打鼓的人,還有護送神的隊伍。這時,我看到神像各個都有所不同:一尊滿臉通紅、一尊全是白臉、另一尊黑白相間。神每到之處,人們都會上前摸一摸,傳說摸過後能保佑一家平平安安、五穀豐登。遊神還在繼續著,神來到哪裡,哪裡就熱鬧非凡。我沒有跟隨遊神隊伍,只聽著鑼鼓聲漸漸遠去。這讓我大開眼界,農村的傳統文化真是豐富多彩。

  這就是我老家——揭陽的春節習俗,這個習俗為春節增添了幾分喜慶和熱鬧。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2

  春節到了,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俗,而我的家鄉廣州也有我家鄉的春節習俗,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廣州有句俗語叫:“年二八、洗邋遢”,意思是,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要把家裡大掃除一遍,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到了除夕,大家可就忙了,女人就為了團圓飯做準備,男人則幫忙殺雞、殺鵝、貼對聯、貼門畫、買花、買年橘、盆景……

  晚上可就熱鬧了,有些大人在茶餘飯後就等著看萬眾矚目的《春晚》了,小孩子們就穿著一身新衣服挨家挨戶地去得壓歲錢,俗稱“利是”。而有些大人們則帶著小朋友去逛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說到迎春花市,這可得詳細介紹介紹:每年的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景,各大公園都在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都搭起綵樓,紮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湧來,擺開花市,售花賞花,人潮湧動,十里長街,繁華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半夜十二點來敲門時,每家每戶都響起喜慶的鞭炮聲。大家都沉浸在漫天飛舞的鞭炮紙上了。鞭炮一過,就是五彩繽紛的煙花點綴在無暇的天空上了,人們望著飛上天的煙花。一起期望著新的一年、新的氣象。

  到了初一,大家都非常有空,大人們就會去打麻將,而小孩子們則用自己的壓歲錢案買各種零食玩意兒。到了晚上,天空中還是閃爍著五光十色的煙花,有條件的則特地乘車去琶洲等地看煙花。

  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又是尾聲——元宵。我們這裡並不是每條村都過春節的。有些人就會過正月十三、十四、二月初二……而我們這條村正好就是過元宵的。我們要準備好各種菜餚迎接客人,讓客人吃得開心,會得慰心。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習俗,你家鄉的春節習俗又是什麼樣的呢?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而這個傳統節日——春節後面也隱藏著許多傳說呢,你們想知道嗎?那就隨我去看看吧!

  過年的時候,人們都亮起燈、放鞭炮、貼春聯,你們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嗎?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每年除夕都會到人們家裡偷吃糧食,還傷人命。但是“年”有三怕,一怕紅色,二怕響聲,三怕火花,所以每年除夕人們就貼紅春聯、放鞭炮、亮起燈來嚇跑“年”,這個習俗就這樣慢慢傳開了,現在,每年除夕夜裡人們都會這樣嚇跑“年”。

  而每年春節,大人們都會給小孩子壓歲錢,這個習俗也有一個傳說呢!我們要了解壓歲錢,先要從一個叫“祟”的小鬼身上說起,傳說,有一個叫“祟”的小鬼也在除夕晚上出現,它只要摸一下小孩的額頭,那個小孩就會發高燒。有一戶人家知道了,很害怕。他們突然聽到有人在敲門,就開啟門一看,可是沒有人,地上只有一塊錢,他們就把錢放在孩子床頭,晚上,“祟”真的來了,這時一塊錢發出了一道金光,“祟”被嚇跑了。由於“祟”和“歲”是諧音,所以壓歲錢代表趕跑“祟”的意思。

  還有過年的時候,我們常貼倒“福”,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要求每年春節每家每戶都貼上“福”字。到了大年三十,朱元璋發現有一家因為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十分生氣,決定殺了這家人。旁邊的大臣連忙說:“皇上,福到了!”?朱元璋聽了,轉怒為喜。從此以後,每家都貼倒“福”,這樣的傳統就延續下來了。

  春節還有貼窗花、打年糕等習俗都十分有趣呢!我喜歡過年。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4

  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燃煙花,放爆竹,逛廟會,親人團聚,走親訪友等傳統的春節活動極容易造成奢侈浪費和環境汙染。而隨著全球變暖,健康環保的低碳生活理念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在新春佳節中節約能源,改變高耗能的生活和消費習慣,過一個低碳、綠色的春節假期是現代人們的希望。“低碳春節”不僅是一個時尚的話題,更是一種道德的選擇,一種負責任的生活態度態度。

  低炭春節是低炭生活的具體生動的體現。低炭,不僅僅是現在時尚的詞彙,而且是人類對自己過去為追逐物質利益不計後果的行為的深刻反思。低炭春節並不是讓人們像過節一樣來湊一湊低炭生活的熱鬧,節日過去又故態復萌。低炭春節的意義在於透過大家自覺的行動和努力,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低炭生活對每一個人都是有利的,低炭生活做起來很容易,但要堅持下去又非常不簡單。從廣義上講,低炭春節,低炭生活,乃至低炭經濟就是提倡構建更加文明、更加理性、更加科學的人文社會,真正和大自然和諧和睦相處,實現環境友好型社會可持續發展性的良性迴圈的理念。

  在春節裡我也做到了低碳。隨手關燈、關水、拔插頭;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家種些花草一樣可以,還無須開車。,未必每次都用;用積水來沖洗馬桶;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式,減少硬碟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電腦;沒必要一進門就把所有燈開啟;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少用空調(暖氣)。

  為了地球的明天,請你理解和支援家庭垃圾分裝。如果我再告訴你,回收23.5萬噸廢鐵,可以建造36個埃菲爾鐵塔;回收6000噸廢鋁,可以生產74架空中客車飛機;回收120萬噸玻璃,可以建造254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那麼請你想一想,就因為你懶於分揀,被你隨手扔掉的將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球啊!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5

  春節就是農曆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降臨,永珍更新,象徵著一年的開始;標誌著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春節之所以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是因為透過這個節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絡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的慶祝這個節日。

  在古代,帝王繼位,是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曆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曆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

  春節一共是十五天,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春節的習俗也有很多,比如像吃年夜飯、守歲、貼春聯、放煙火等等。

  吃年夜飯——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

  守歲——除夕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貼春聯——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春節的習俗就是那麼有趣,就是那麼有意義。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6

  春節快要到了,家家戶戶的門上大多數都貼上了“福”字和春聯,有一些人家連窗戶上也貼上了美麗的窗花。可我們家還沒有貼,我就要在今天把“福”字貼到自家門上。

  在晴朗的一天早上,我正在做作業。忽然,我聽見大門“咔喳——”響了一聲,原來爺爺買了一個大紅色的“福”字回來了。他在客廳里正想在“福”字的背後粘上雙面膠,把它貼到大門上去呢!

  “爺爺!”我拿著一圈厚厚的雙面膠,走出了房間,來到了客廳,“我來貼吧!”我這個“熱心腸”可不能錯過了這個能在自家大門上貼“福”字的好機會。

  爺爺慢悠悠地說“哦——好呀!”

  我急急忙忙拿起雙面膠和剪刀,看了看那個“福”字,它可真漂亮呀!一個端正大方的“福”字在中間,兩條紅鯉魚一起用嘴捧著一顆晶瑩的珍珠,在下方。一些荷花、金銀元寶散落在字的兩旁,襯托著正中的“福”字。還有小小的四個金字“四季平安”嵌在方格里,在上方。

  我左手按住紙,右手沿水平方向拉雙面膠,粘好後再用剪刀把它剪斷,最後用雙手用力地壓一壓它,以免掉落。按照上面的方法,我粘了四條雙面膠在紙的背面,再一一撕去它的表層,便拿起它走到了大門前。我努力踮起腳尖,雙手分別拿著紙的兩個角,雙臂伸直,先把兩個角固定住了,再向後退一步,看一看是否貼歪了。幸好沒貼歪,我心想,不然就前功盡棄了。我又踮起腳尖,把四條邊也壓了一遍,就貼好“福”字了。

  這一張精美的“福”字高高地掛在大門上,我十分開心。因為那是我貼上去的,我也為美化家園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7

  過年了,街上到處掛著紅燈籠,喜氣洋洋。說到過年,可有很多的風俗禮儀。快隨我看看吧!

  大年三十,我回到了老家銅川市耀州區。剛走進家門就看到爺爺奶奶忙忙碌碌地在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打掃庭院,撣浮沉掃蜘蛛網。我非常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原來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還有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用意。

  打掃完衛生,爺爺開始貼春聯了。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把春聯貼於門上。我幫著爺爺貼春聯,看到貼好的紅紅火火的春聯,感到非常開心。

  貼完春聯後,爺爺在門上貼了個倒著的“福”字。我不明白了,為什麼“福”字要倒著貼?原來“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美好未來的願望。“福”倒著貼,就意味著“幸福已經到來”或“福氣已經到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真淵博啊!

  晚上吃團圓飯時,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圓合歡。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吃餃子,有“招財進寶”之意。所以大家在過年時要一起吃餃子。過年的時候還有守歲、燃放爆竹、拜年、給壓歲錢等各種習俗。

  中國年是紅紅火火的,既有文化禮儀活動,也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在這裡祝大家鼠年吉祥、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8

  咱們中國人春節的習俗就是貼對聯,吃餃子。這作為中國的一份子,不會包餃子怎麼行呢?所以這次,我就去問了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無所不知"的媽媽,讓媽媽手把手的教我!

  "包餃子,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特別是北方居民更是熱衷於餃子這種食品。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餚……"媽媽的話如滔滔黃河般滔滔不絕。

  "誒媽媽,這不是百科上的嗎?你怎麼背得如此順溜?看來這次做了不少功夫啊!嗯哼~"我打斷媽媽的話,而且三言兩語就拆穿了她。看著媽媽那種無言以對的無奈的表情,我"救場"地說道,"好了好了,快點開始吧!"這個小插曲並沒有讓我對學習包餃子的心情弱下來,而是讓我更期待著這次學習。

  只見媽媽弄了溫開水一杯,水裡放少許鹽,麵粉裡放了雞蛋一個。水要慢慢倒入盆中,筷子不停攪動,感覺沒有乾麵粉,都成麵疙瘩的時候,就下手揉了,媽媽揉麵很用力,媽媽說揉到面的表面很光滑就好了,這時面光盆光手是最佳境界。

  餃子餡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是雞蛋韭菜餡兒的。這下就只剩包餃子了!

  媽媽把怎樣包的方法告訴我,然後又讓我試著包了一個,不過他奇形怪狀的,我也認不出他是什麼。然後我又試著包了幾個,不過還是畸形的,只不過和剛才包得第一個相比委實要好上很多。包完後一看,媽媽包得一個個胖鼓鼓的,跟大將軍似的;而我的卻耷拉著,像個瘦老頭兒一樣。但我沒有輕言放棄,在我的不斷努力和思考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包的'終於像人樣了!

  簡單的一件事,卻蘊含著無數哲理,在這裡我想說,其實第一次就是為成功邁出的第一步,只要你勇敢地邁出步伐,就會有成功的可能!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9

  在我的家鄉,進入臘月,就等於來到了春節,臘月初八,要喝用糯米、五穀、蜜棗等,熬成的黏糊糊的八寶粥,預示著一年的好收成。

  臘月的二十三,是傳統的祭灶,據說那一天,是灶王爺和灶王奶奶,上天拜玉帝的日子,上天向玉帝彙報的日子,去報告人間人民的生活,所以要拜祭灶王爺,還要吃灶糖,灶糖香脆可口,眼預示著全家人粘合到一起,甜甜蜜蜜,之後,就陸陸續須的備年貨了。

  臘月二十四,是全面打掃的日子,全家人出動,把家裡一年來堆積的灰塵清理得乾乾淨淨,迎接新春的到來。

  臘月二十五,我們要磨一塊大大的豆腐。

  臘月二十六,家鄉人都會殺一頭肥嘟嘟的胖豬豬。

  臘月二十七,我們會殺幾隻香香的柴雞。

  臘月二十八日,我們會把新桃換舊符。貼上喜慶的新春對聯。

  臘月二十九日,我、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會中各式各樣的花饅頭,還會炸好多好多好多的魚、丸子、蝦。

  臘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被記作除夕,今天我們洗菜、剁餡、包餃子 ,到了晚上,會祭祖、吃餃子、放鞭炮,我還會收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

  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我們會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拿著各式各樣的糖果,零食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這些天家鄉的鞭炮聲連續不斷,晚上會點很多很多的煙花。

  正月十五,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日子,除了吃餃子和元宵外,老爺會扎很多很多的花燈籠,村裡到處也都是掛滿搭滿了燈籠,從初一到十五間,每天晚上都會舞龍舞獅,鑼鼓聲振天,熱鬧異常,小朋友笑著、鬧著、喊著,挑著燈籠,追逐著……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了!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0

  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每個城市和每個家庭也有不一樣過春節的習俗。

  我家的風俗習慣是這樣的。

  大年三十晚上,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除夕,除夕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寓意著大家團團圓圓。吃完飯後要在院子裡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寓意是他們在天堂也過春節,給紙錢過年買新衣服過得快樂。之後我們開始包餃子,媽媽和麵,爸爸剁餡料,我來擀麵皮,全家一起出動,包餃子還要放進一枚硬幣,包好後放入冰箱內。忙完後,大家坐在沙發上,8點準時開啟電視看春晚,春晚結束了,我們也該睡了。

  第二天醒來,大年初一了,新年的第一天,這天我們不能出門,待在家裡一整天,早上媽媽煮水餃,看誰能吃到硬幣,便可以領兩百元紅包,可我並沒有吃到,算了,明年可以的我告訴自己。

  大年初二,媽媽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帶我去雞鳴寺燒香,到雞鳴寺買了票的同時他們會給你三根香,然後我們開始爬樓梯,剛爬一層,便感到有人在我後面推我,便一回頭,哇這麼多人,再抬頭往前看已水洩不通,只好這樣擠著擠著上樓了,一樓到了我和媽走到小荷花燈旁,燈上有火,把香點燃,然後對著東南西北拜一拜。

  二樓是各種廟,裡有許多尊佛和神,大家需跨過門檻,不可以踩不然是對土地公公的不尊,跪在墊子上叩拜三下,投一塊錢在箱子裡才可以起來,這樣你才能得到祝福,就這樣一層一層的拜。

  到了最後一層就得去寺裡的飯堂吃飯,我最喜歡吃行是素雞面,素雞甜甜鹹鹹,麵條特別有嚼勁,回味無窮,下樓時我還想去拜拜,我便問了媽媽,但媽媽告訴我香燒只能一層層拜和燒不能下樓時再拜,這是寺廟的規矩。

  我們過年的習俗就是這樣你們的呢?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1

  在我的記憶深處有一段快樂的時光,它永遠留在我心中。

  那就是在我的老家——泰順過大年。今年春節假期跟往年一樣,我們一家回泰順老家陪爺爺、奶奶過年。

  過年嘍!家家戶戶各式各樣的燈籠高高掛起、春聯貼起,整個村莊看起來更加喜氣了。在我們老家正月初一這天早上家家戶戶都是吃素的,跟以往一樣,一大早起床就看見餐桌上擺滿了瓜子、花生、餅乾、開心果、湯圓等等,吃飯前要先喝一杯糖水,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甜甜蜜蜜,心想事成。這一天,在我們的家鄉是少不了去仙翁洞或寺院燒香拜佛的。我們一家跟往年一樣去離家不遠的仙翁洞燒香。可能是天氣晴朗的原因吧,仙翁洞裡的人似乎比往年多了很多!人山人海真熱鬧,噼哩啪啦、噼哩啪啦,鞭炮聲連續不斷,更是增添了熱鬧的氣氛,整個山頭被煙霧瀰漫著,大家都被燻得眼淚汪汪。

  燒好香、抽完籤,我們去仙洞裡取仙水,聽說用仙水洗臉能去邪、會讀書。取仙水是自備容器的,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瓶子,裝了滿滿一瓶,幸福滿滿地下山了。

  這就是永遠留在我心中的快樂時光。

  在我老家福建,每年春節人民都要組織參加舞龍節目;舞龍可好看了。聽爸爸說:舞龍是當地人過春節時傳統文化活動,透過舞龍活動來表達對今年豐收的期盼。 今天是農曆元月初六,是20xx年春節舞龍活動的第一天,家家戶戶都提前做好一節龍身及一個龍珠。晚飯後大人們扛著點著燭火的龍身、龍身接在龍頭後面,小朋友們舉著龍珠到村委廣場集合,一節節連起來;有100多節可漂亮了,比電視裡的龍還漂亮。 鞭炮打起、轟天炮轟起、龍頭走起,一條像是活起來的龍在空中飛起來,小朋友們拿著龍珠跑在前面,圍著村子走一遍,龍經過誰家,誰家就於鞭炮和煙花來迎接今年的好運的到來。

  跑完全村回到村委廣場,我拿著龍珠等待分龍糕,說是吃了龍糕今年就有好運,可我更沉浸在舞龍的興奮中,期盼下一次舞龍時我還能參加。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2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到:“正月裡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到年三十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來慶祝新的一年。世間都流傳著一種關於年三十的時候為什麼放鞭炮的傳說。傳說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那天,它就躍出海面到處作亂,有一年,一個老人身穿紅衣,手拿鞭炮把年獸給趕跑了,於是後人們每年當過年就穿紅衣,貼春聯,放鞭炮,這就是人們為什麼放鞭炮,穿紅衣的作用了。

  想必我們每個孩子每年都會收到壓歲錢吧。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準備好的紅包分給晚輩,據長輩說壓歲錢可以去除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以一種美好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其實壓歲錢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成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是由長輩把壓歲錢塞到紅包裡給孩子。壓歲錢一般在晚輩拜年結束後長輩當眾給,也有的人在除夕那天晚上等孩子睡去,長輩偷偷地壓在孩子的枕頭底下,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在這天晚上做一個好夢。

  民間認為給孩子壓歲錢,是在“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讓它化兇為吉。壓歲錢牽繫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一些節日所需要的東西。

  日落月升,斗轉星移,回收往昔,歷史唯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時候都受到人們普遍重視,因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曆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緣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的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3

  中國的春節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比如在我們廣州,第一個傳統肯定是逛花市,因此廣州的別稱是花城。

  每年廣州的人們都要到天河體育中心和許多地方去逛花市。在花市上,有紅、紫、白、黃......各式各樣的鮮花,有一根根的,也有一束束的,真是玲琅滿目,目不暇接!第二個傳統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回家吃年夜飯。每個人到了過年的時候,肯定會思鄉。所以中國就有了這麼一個傳統——過年回家跟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第三個想都不用想了,那就是拜年。在舊社會,由於大家的出行沒有現在這麼方便,所以人們只好冒雪登門拜訪和拜年。

  現在,已經沒有幾個人會這樣登門了拜年。因為現在大家都有了手機,只要隨便按一個微信語言通話或視訊通話,就算是在萬里之外的外國,也能跟有手機的親人或老鄉說話了。第四個傳統來自於一個傳說。傳說以前有一隻叫“年”的小怪物,只要一到過年,它就要作惡。

  為了嚇跑它,人們想出了用對聯和煙花來嚇跑小怪物的方法。所以至今每家每戶門口過年時都有貼春聯的傳統。

  有南方的春節傳統,就肯定有北方的春節傳統。實際上,南方和北方的春節傳統差不多,大家都是拜年和吃年夜飯。但是,北方的年夜飯很特別,因為北方和南方溫差較大,北方寒冷,南方溫暖,南方主要是種植水稻,而在北方則主要種植小麥。所以南方人過年吃年夜飯以大米和蔬菜為主,北方人則以吃餃子或者小麥包為主。

  北方還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剪窗花,人們剪的形態各異的窗花像小狗,像小貓,又似青蛙。而且只有大師才能刻出窗花來,它們都是經過一刀一劃刻出來的,簡直是惟妙惟肖。

  此外,北方因為有冰和雪,所以他們比南方人特殊一些,他們建起了許多的滑雪場,這樣春節溜冰和滑雪就給大家的春節帶來了更多的快樂。並且,北方的人們還可以把冰雪收集起來加工成冰雕,讓人們欣賞美麗的冰雕。

  看看我們的春節傳統多麼有意思,所以大家一定要牢記中國的傳統文化!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4

  寒假又到了,春節又來了!過春節嘛,總是有很多習俗,放鞭炮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春節習俗。

  “春節到,放鞭炮,嚇跑惡鬼和妖怪!春節······”弟弟邊說著自己編的順口溜,邊放鞭炮。看著弟弟放鞭炮,我心中升起一個疑問:“為什麼過春節要放鞭炮呢?”於是,我去問知識淵博的爺爺。

  爺爺告訴我:“鞭炮是中國的特產,也稱‘炮仗’、‘爆竹’。它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春節放鞭炮的原因是要把出沒的野獸嚇跑,驅魔驅邪,喜迎春節,它還表示平平安安,歡歡喜喜。”“噢,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謝謝爺爺,我明白了。”

  聽完爺爺的解釋,我對鞭炮來了興趣,想放一放鞭炮。

  我拿出一個長長的煙花,來到院子裡,我扣動打火機,一束藍色的火苗從打火機裡冒了出來。隨著“噝噝”的響聲,一簇閃閃的火花從頂端噴了出來。我盡情地揮舞著,跳著自己認為很優美的舞動,在夜空中畫出各種圖案。

  我還不盡興,又拿了一個大大的禮炮,準備點燃。但看到它龐大的體積,我又猶豫不決,這時,媽媽看透了我的心思:“不要怕,只要勇敢、自信,你就能成功!”聽了媽媽的鼓勵,我鼓起勇氣,點燃了導火線。就在我飛速跑開的同時,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響了起來。“噼!啪!”一朵朵美麗的“花兒”從禮炮中噴薄而出,頓時點亮了夜空。“砰!”又一顆小火球蹦了出來,“譁!”就像一朵巨大的玫瑰花瞬間開放,絢麗至極·····夜空中,各種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花朵”爭奇鬥豔,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五顏六色的煙花,不僅綻放出來美麗,綻放出了悠久的歷史文化,還綻放出了我的勇氣與信心!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15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