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精選】習俗的作文彙編八篇

習俗的作文

【精選】習俗的作文彙編八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習俗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習俗的作文 篇1

  我是姥姥帶大的。小時候一直住在姥姥家。姥姥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我,她的規矩也時時刻刻伴隨著成長路上時我。

  二月二龍抬頭,每年這個時候姥姥的嘮叨總是要在耳邊想起來。因為姥爺屬蛇,按照她的說法,凡是家中有人屬蛇或者屬龍,二月二這一天堅決不可手碰剪刀和針線的。貌似是因為這樣會傷龍眼睛,影響一年的運勢。這話我是從小聽到大的,小時候覺得姥姥有些迷信,現在想想,句句嘮叨中滲透著對傳統的敬重和傳承,對姥爺的關心和照顧,一家人也老老實實遵守規矩,聽從她的指示。

  臘八前夕,姥姥就提前買好各種豆子和米,在清水中泡開,為我們一家人準備熬臘八粥,紅棗紅豆,桂圓山藥,枸杞花生……不同顏色的食材在水中漂浮,在咕嘟冒泡的鍋中翻滾,騰騰的熱氣升旗,在冰冷的窗玻璃上附上一層暖暖的水霧,不一會,各種食材煮出的香味從廚房飄出,漫延在家中的每一個角落。這種樸實無華的香味勾出了我心中的饞蟲,迫不及待跑到廚房,剛剛熬好的臘八粥出了鍋,撒上些白糖,不顧燙嘴喝下,溫暖的感覺便在心間流淌,久久不散。

  每年春節,是姥姥一年中最忙的時刻,不顧家中小輩的勸阻,執意要自己進行大掃除,把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得一塵不染,光潔如新,她還自己和好面,同我一起製作刺蝟,葫蘆,元寶,聖蟲……剪刀在她蒼老的手的引領下“翻飛”著,姥姥的嘴裡一邊唸叨著一些說辭,無非就是一些吉利話。我曾問過她關於“聖蟲”的來歷和寓意,也半懂非懂地明白了這些民俗的美好。因為有了這些應景兒的形式,姥姥的巧手就打造出了我們濃濃的年味。我和姥姥一起學著做,然後把蒸好的這些東西樂顛顛地送到米缸裡,麵缸裡,還有衣櫃裡。那一刻,頓時覺得生活無盡的美好起來。

  姥姥家的這些習俗影響著我,讓我謹記在心,讓我覺得每一個日子都格外的溫暖。我喜歡這些習俗,也願意遵守併成為它的傳遞者。

習俗的作文 篇2

  我們都學過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現在就來讓我們瞭解一下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清明節也被人們稱為中國人自己感恩節。

  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掃墓,這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

  盪鞦韆 ,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哈哈!這麼多關於清明節的小知識,你瞭解嗎?

習俗的作文 篇3

  “正月十五鬧元宵”,每年春節過後的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元宵節,又叫“燈節”和“上元節”,是中國自古以來就在民間流傳的另一個已有2000多年曆史的傳統佳節。

  元宵節起源於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後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後,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博採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餘勢力。

  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節”。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這天,張燈結綵,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日更加興盛。

  節日期間,燈月交輝,遊人如織,正如唐代詩人張說所描繪的:“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裡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李商隱的詩曰:“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描繪了當時觀燈時車水馬龍的宏大場面。

  流傳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懸燈歡樂的規模更加盛況空前,花燈的裝飾造型也更精美,燈節帶給人們更多歡樂,更多光明。詩人蘇東坡有詩云:“燈光家之有,笙歌處之樓”;大詞人辛棄疾也曾有著名詞作:“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些詩詞描繪了當時元宵佳節滿城花燈齊放,通宵達旦,歌舞笙樂的壯觀場面。到了清代,據《京都風俗志》記載:清代太平年間每年元宵節都是:“通街委巷,燈光星布珠懸,皎如白晝”,“王孫貴客、士女兒童,傾城出遊,謂之逛燈”,由此可見元宵節觀燈的熱鬧場面。

  到近代,這一習俗代代流傳,至今仍經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和屋內懸掛彩燈、大紅燈籠,全家團圓,圍坐一起,觀花賞燈吃元宵,象徵著“團圓美滿,豐收和睦”,同時這一天還標誌著是春節歡樂的最後一幕,熱熱鬧鬧過完了“元宵節”,才算是真正過完了春節。

  宋代詩人歐陽修詩曰:“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說明在這燈好月明人團圓的喜慶佳節裡,親朋好友相約團聚,早已是民間慶春節的重要習俗。如果在團聚時捧去一把鮮花,攜帶上一個花籃,讓美麗嬌豔的鮮花送來一個吉祥幸福的歡樂好運,會給朋友相聚增添無比歡樂的心情

  這時應該選用寓意團團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紅的火鶴花、滿枝懸掛形似紅爆竹的炮仗花、鮮豔的孔雀草、象徵明媚春天光明的銀芽柳、閃爍潔白繁星的滿天星等,都會展現出一片祥和安樂的氛圍,為親朋好友送去一年吉祥幸福的祝願。

習俗的作文 篇4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主張抗擊秦國,但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楚國快要滅亡時,屈原很痛心,農曆五月五日這天,他投汨羅江自殺。投江後,楚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食物。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粽子投到江裡祭祀屈原。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

  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 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 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北方的粽子,多是簡單白米,國內的粽子,以江南出產的最有名。嘉興粽子早在清代,食書記載嘉興粽子的種類有很多如:竹葉粽、艾香粽、薄荷粽、豆沙粽 蓮子粽 、松仁粽、火腿粽……在嘉興粽子中,五芳齋最為著名。

  粽子是一種很好吃的食物,所以我很喜歡它。

習俗的作文 篇5

  伴隨著五彩繽紛的煙花、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中,新年到了!只見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家人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

  我的家鄉在溫州仙岩,要說起過年,我可知道有很多的習俗呢!

  在年三十的晚上,家裡在關門時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在門外放炮仗,溫州這邊叫“關門炮”,寓意著舊歲平安;年初一的凌晨,天還矇矇亮,人們就起床了,家家戶戶開門後第一件事就是放“百子炮”,在爆竹中,新的一年、新的一天開始了,這是“開門炮”,寓意著開門大吉。

  撣塵,就是春節前的大掃除。這項習俗,我也非常喜歡。在陽光明媚的天氣,就把平時許多不知道收在哪裡的東西,都搬出來擺在門口,徹底的清洗。我就在當中跨過來跨過去,摸摸這個,碰碰那個,好奇蹟了,媽媽把過年前的年貨都搬出來放在走廊裡。我連忙把開心果、瓜子、芝麻糖、花生糖都摸一把放進口袋裡。吃夠了就幫媽媽遞遞拖把,洗洗抹布。在我們一家人的勞動下,傢俱、牆壁、地板都是乾乾淨淨的,然後貼上對聯和倒著的“福”字,意味著福到。到處都是乾乾淨淨的,被燈光照的亮堂堂,一個熱鬧的新年就要到了!

  我最喜歡的一項習俗就是搗年糕了。把做年糕的米磨成粉,然後把米粉放進蒸籠裡蒸熟,變成了糕花,再放進石臼中用木槌搗均勻,並有了彈性,然後用長方形雕花模具印出一條條長方形帶花紋的年糕,刷上一層油,一排排疊得高高的,年糕就做好了。溫州方言成為“搗糖糕”。我特別喜歡去看別人搗年糕,大人剛做出來的年糕,冒著騰騰熱氣,白花花的,咬上一口,好香!久而久之,做年糕也就成了“年糕年糕年年高”的象徵。

  這些就是我家鄉的一些重要習俗,請你有時間也來我的家鄉做客,可我們一起分享家鄉的辛福快樂吧!

習俗的作文 篇6

  西北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節在陝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後,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

  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裡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習俗的作文 篇7

  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習俗的作文 篇8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定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歷史傳說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裡,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祭灶日期

  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里,諸教並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可能是為了簡化統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並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的祭灶節日。

  山西境內,絕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日祭灶。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