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精品】家鄉的習俗作文10篇

家鄉的習俗作文

【精品】家鄉的習俗作文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習俗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四川,那裡的各個節日的風俗和別的地方有所不同,那麼就由我來把家鄉的風俗介紹給大家吧!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俗稱“新年”。年節從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廣大城鄉年節前就開始備辦年貨,殺豬、羊、兔等,制臘肉、購食品、逢新衣,過年時大家穿好衣服、掛年畫、貼春聯,年三十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動。>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清明節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曆的4月5日前後,主要是郊遊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墳掃墓等活動。這一習俗活動也是城鄉較普遍的活動。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彝族火把節:火把節是四川涼山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家家飲酒、吃坨坨肉、並殺牲以祭祖先。人們穿新衣,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男人們參加鬥牛、羊、雞、賽馬、摔跤;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後遊轉;第三天晚上成群結隊地舉著火把遍

  遊山野,火光一片,然後又集中到一處點燃篝火,打著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結束。這就是我們四川的風俗!我們四川的風俗都很特別,我喜歡我的家鄉!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2

  我的老家在廣東肇慶,那裡的過年是非常隆重和有氣氛的,只是現在不可以放鞭炮了,現在的人也不包角仔和裹蒸粽了,這些東西滿街都有得賣,這個真是完全沒有了過年的氣氛。

  首先,快過年了,還離春節一個月呢,(.)家家就開始了辦年貨,全家人都買新衣服,買糖果、桔仔、水仙頭等,還有買好麵粉、花生、綠豆等。最好玩的就是家家都包角仔和包裹蒸粽(這個是肇慶特產),提前預約人手,一般都有十幾個人一起包。就講我吧,一個月都排滿了期,白天和晚上都約好了去哪家哪家包,我也好樂意去,因為有得吃嘛,自己親手包的,做個記號,一會就可以找回自己的作品吃,因為一班人在包,屋主就會一邊在油窩裡炸,哈——。試食嘛。裹蒸粽就要放在自己用磚頭在路邊搞起一個大灶,用一個或二個大窩或大水缸煮裹蒸粽,要煮12個小時才行,不能斷火,好多人都要守到天亮呢。在以後的日子裡每隔一星期就要回煮一次,不然就會發莓。

  街上的行人多起來了,熱鬧起來了,特別是陰曆二、五、八是墟日,那種景象真是讓人開心,街上的彩燈、彩花、燈籠、紅旗全都掛出來,小孩子開始叫爸媽買好鞭炮煙花等著過年,有些小孩子已等不及,晚上出來放鞭炮煙花啦……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團年飯,吃完飯後就把長鞭炮掛起來,一到零點,家家戶戶都準時放長鞭炮,代表開始過年,那時候的夜晚真的象打仗一樣,”闢辟啪啪”聲,感覺整個城市都震耳欲聾。過年日子是不準掃地和不準說不吉利的話,大人也不準罵小孩子,這個要到開了年才行,開年每家都不同,日子可以在年初二、四、六都行。放完長鞭炮家家戶戶都出去走大運,就是圍著城裡走一圈子,不準走回頭路,呵呵……那時候的人多得不得了,鞭炮煙花滿街都是,還有一些人就拿鞭炮煙花你扔我,我扔你,全都笑哈哈的,好開心。走完大運就回家或者跟朋友去玩,小孩子更是放鞭炮煙花一直到天亮,大多數人都不會睡覺的。大年初一早上,家裡就要煮粉絲和湯圓吃,吃完就去街上玩,到公園玩,初二以後都是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子看到大人就要利是,那邊收到利是那邊就跑去買鞭炮煙花玩。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3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許多傳統文化。

  比如現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每到臘月,幾乎家家都開始忙了。農民們忙完了田裡的活,就開始進城打貨了。大人,小孩都會買幾件漂亮的衣服,還要買鞋,現在條件好了,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大人也捨得花錢了,我們小孩要什麼,大人們幾乎都滿足我們。各種好吃的裝入口袋,讓我們盡情的享受。

  到了除夕的前幾天,大家都殺雞,殺羊。在家裡做著各種好吃的,一片熱鬧。農村裡幾乎都在打年糕預示年年高升,包糰子預示年年平安。到了三十,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國上下都在吃年夜飯一邊吃一邊放著各色炮竹,據說是為了趕走怪獸“年”。無論多遠的人都要趕回來吃年夜飯,父母燒了一大桌好菜。吃過年夜飯,我們開始貼對聯……

  過年,預示這一年的總結,也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春節是忙奔在外的`人回家團圓的日子,也是小輩向長輩表示真心祝福的日子。過大年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

  中國很大,有許許多多的東西等著我們留心觀察。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4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天我們必須吃湯圓,因此,湯圓成了我最愛吃的一種食物。

  元宵節那天是要包湯圓的。去到外婆家裡,正巧碰到外婆在包湯圓,結果我跟著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倒入裝有糯米粉的盆子裡,然後不斷的用力搓面,一直搓到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著把面搓成寶塔的形狀,後來從“寶塔”的頂上拽下一塊塊麵糰,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搞越大,把準備好了的芝麻餡放入洞內,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著把洞口封住,最後把湯圓放在手心上,兩隻手柔和地將湯圓搓圓,我的手忍不住癢癢的,我連忙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湯圓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後來我們把湯圓煮熟,到熟了以後就一個個浮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湯圓真叫人眼饞!我吃了一個湯圓以後樂呵呵的說:“湯圓象徵著我們的生活團團圓圓、甜甜美美!”

  啊!家鄉的湯圓,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陳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著家鄉人的心。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5

  外婆家在宜興,那裡過年家家戶戶除了買上瓜子、花生、糖果等等各種年貨以外,還有用糯米麵包糰子的傳統習俗,新年吃糰子,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

  今天是除夕,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我想和外公外婆一起包糰子過新年。吃完早飯,外公外婆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外婆負責剁肉餡、青菜餡、蘿蔔絲餡,還要煮紅豆做豆沙餡。外公的任務是和麵,他先把雪白的糯米粉放進盆裡,倒入熱水後,使勁地揉成一個大面團,然後再搓成一個個乒乓球大小的小麵糰。還有一部分麵粉是用事先準備好的艾葉汁去和,雪白的麵粉很快成了草綠色,外公說這是要做豆沙餡的青團。兩人配合多年,顯得非常默契,外婆把各種餡料拌好了,外公也正好把糯米粉都拿捏成了白的和綠的小麵糰。

  開始包糰子了,我也躍躍欲試,想一起參與進來。徵得外婆的同意後,我說幹就幹,洗乾淨手,捲起袖子,加入包糰子的隊伍。我照著外婆包糰子的方法和步驟慢慢地學起來。首先把小麵糰搓圓了,再用手把麵糰捏成圓圓的、扁扁的小碗狀,接著放入一勺菜餡,輕輕地把小麵碗在掌中一邊旋轉一邊用右手封好口,捏緊,捏尖,菜餡都被包進面裡,一個圓圓的糰子就包好了。外婆為了區別菜餡的不同,還會在蘿蔔絲肉餡的尖頂上捏個小凹槽。我也學著捏一下,做個記號。看到自己的成果,我高興極了。在大人們的鼓勵下,我又繼續嘗試包了幾個糰子,還用同樣的方法包了一些豆沙餡的青團。外公把我們包好的糰子排在蒸籠裡,放到灶上去蒸。我焦急地在灶臺邊轉了十多分鐘,熱氣騰騰的糰子終於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香噴噴的糰子吃起來,又粘又糯,還有菜和肉的鮮香,味道好極了。外公外婆也都誇獎我的“手藝”不錯。

  寶馬騰飛迎福至,靈羊起舞報春來。新年即將來臨,一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做著美味的糰子,過個團圓年,其樂融融,真是開心。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6

  自古以來,中國都有非常多的傳統節日。像春節、中秋、國慶等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家鄉的一個傳統風俗——賽龍舟。

  賽龍舟不僅僅是端午節的習俗,還是我們家鄉的習俗。至今為止,我還非常清晰地記得那一場激動人心的龍舟賽。

  那是一個在別的地方看似再平凡不過的端午節,在我們那,可是熱鬧翻了。那天天公也作美,把壞天氣收拾得遠遠的,把雲朵排成了一個個巨大的笑臉,彷彿它們也想觀看這場比賽。一大早,我就被媽媽拉了起來,雖說到底還是有些不情願,但想到馬上就要舉行的龍舟賽,心中便欣喜萬分,毫無一絲怨念。

  我們乘車趕到賽場上時,發現場地上的人已經摩肩接踵,絡繹不絕了,他們全都興奮地大聲叫著,喊著,彷彿他們的激動是釋放不完的。我媽媽拉著我往裡擠,過了好半天,才能看到完整情況:龍舟已經準備就緒了,舟上的那些選手們全部對著我們招手。此時,我也按捺不住我的激動,大聲尖叫起來。

  在這裡,我有必要跟你提一下,這裡的龍舟真的是各式各樣,可以說,幾乎沒有相同風格的龍舟了:你看!這條龍舟的龍嘴裡銜著一顆珍珠,彷彿珍珠就是冠軍,他們已把冠軍牢牢掌握;你再看!那條龍舟上的龍正“騰雲駕霧”,彷彿一會兒比賽開始時,他們就直接飛走了!……

  終於,最激動人心的部分到來了。裁判一聲“預備”,選手們就做好準備,打鼓的準備打鼓,划船的準備划船,指揮的準備指揮……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開始!!!”裁判的聲音映入每個人的耳膜,選手們頓時如狂牛一樣:“預備,劃!”“一!二!三!四!”一句句有力的話語,一聲聲嘹亮的口號,甚至是一曲曲令人興奮不已的號子,無一不體現出了這些“戰士”們的倔強。他們你追上我,我又追上你,不亦樂乎。

  慢慢地,龍舟遠去了,群眾們都追過去看,我也不例外,那陣陣鼓聲如驚雷一般,震撼著我。

  終於,在終點線,我看到有一條龍舟正極速前進。隊員們喊著“嘿!哈!嘿!哈!”鼓聲“咚咚”地響,它風一般地衝過了終點線。頓時,人群中歡呼了起來。我一看,這不正是那條“騰雲駕霧”的龍舟嗎?沒想到它還真“飛”過來了!

  看!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賽龍舟。我現在還在納悶:要是我們平時也能像賽龍舟那樣團結,那麼,生活中的一切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7

  哦!過年嘍!你猜我為什麼這麼高興,因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興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點燃,只聽見砰的一聲,炮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正當我疑惑不解時,突然頭頂上噼噼啪啪的嚇我一大跳。啊!原來是鞭炮啊!虛驚一場!終於到激動人心的時刻了,只見哥哥拿出一個大三角,用打火機一點,那大三角噴出了五顏六色的火星,正當我們以為它快熄滅時,突然,天空又出現了五彩斑斕的煙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來。

  你們知道這天為什麼叫除夕嗎?而且還要放炮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從前,山上有個怪物,叫做夕,夕無惡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動物吃人,誰見了它都嚇的魂飛魄散,人們恨之入骨,卻又無能為力。後來,有個神仙告訴人們嚇跑夕的方法。第二年,當夕再下山時,突然發現大量的火光,夕驚慌失措,這時,到處都響起了爆竹聲,夕更是驚恐萬狀,立刻拔腿逃跑,從此,夕再也沒有來害人了。

  當然,我的家鄉過年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吃餃子,餃子裡包硬幣,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裡幸運;還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變成了大富翁;還有吃團圓飯。

  春節,代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也包含著炎黃子孫濃濃的情感。

  客家人的春節習俗_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

  爸爸說,我們是客家人,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客家過年的習俗。

  過年的時候,老家村裡的鄉親會聚在一個廟堂裡,祈求新的一年裡眾人平安的話語。

  在老家過年,是我感到最好玩的時候了。看著大家團聚在一起,就覺得很開心,大家在煙霧環繞的廟堂裡,聽著長輩們祈求平安的聲音,看著廟堂的昏暗光線,有種讓人昏昏欲睡的感覺。上完香後,準備放鞭炮的時候,我趕緊捂上耳朵,跟一群小孩跑出廟堂,準備看放鞭炮。大人們把鞭炮鋪好後,大伯拿起火機,往點火線上一點,不一會,漫天都是一片紅紅的顏色,鞭炮噼裡啪啦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鞭炮放完後,一些膽大的孩子,回家拿了香,等鞭炮上的煙散了,就在其中尋覓沒有點完的鞭炮,拿著香觸碰了引線,也來不及看到底有沒有點著就跳開背過去,聽著後面一聲爆響,真是驚心動魄啊。

  過年時去別人家串門總是很讓人高興的,叔公叔婆一個個叫著,紅包那個多呀,收的我那個心花怒放啊。

  過年的放煙花也總是讓人興奮的,放一種叫沖天炮的煙花時只有我一個人把它們插在沙堆上玩,我一個人點火速度不夠快跑去找哥哥姐姐他們一起點,但是他們都不敢,玩完煙花後他們還一個勁地誇我膽子大。

  過年的飯菜豐盛得能讓人口水流成河,桌上可謂是山珍海味樣樣俱全呢,五彩繽紛,色香味俱全,在這裡呆上幾天,吃上幾天就胖了好幾圈。

  關於客家過年的習俗其實還有很多,在這裡就不一一提出了,如果想了解,就自己去親身體驗一下吧。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8

  提起我的家鄉,是一個大省,那就是齊魯大地山東。家鄉的風俗還真不少。

  這裡只說說過年時的習俗吧,從臘月23開始就算過年了,到沒出正月還是年的說法。到了臘月二十三,是民間“辭灶”的日子,人們稱之為“過小年”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餃子,到了大年三十的早晨,人們開始貼春聯,請福字。

  春節即農曆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辛亥革命後,改行公曆,這天被定為春節,以區別公曆新年的元旦,但一般人們仍習慣把它看作年節,俗稱“過年”、“過大年”。

  舊俗春節從初一零點開始,山東各地一般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一年象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

  春節的餃子裡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初一吃素餡餃子,取“素靜一年”之意。

  春節拜年的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首先進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拜年;爾後進行近拜,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後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商人拜年,除了問好外,還要互道恭喜發財。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到了初一早晨,孩子們都在忙著數著給誰拜年,能得到多少押歲錢。

  初一忌諱很多,各地大同小異。臨沂則初一忌掃地,忌動針錢,忌吃葷,最忌初一打破東西,萬一打破東西,要在打破器物之後,念吉語“歲歲(碎碎)平安”來破解。初一煮餃子,破了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

  春節的慶祝活動,從初一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四。要擺貢品,焚香燒紙,鳴放鞭炮。接連不斷地鳴放鞭炮,十分熱鬧。祭祀時,燒香叩頭,街坊鄰居也帶著香紙,到商人家祭祀財神,祝賀生意興隆,主人則以酒餚招待,表示感謝。

  串親是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串親拜年的順序各地不一,春節串親,都要帶一些禮物。新婚女婿給岳父的禮物十分講究,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雞、魚。此外,香菸、糖塊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雞要帶兩隻,鯉魚要帶兩條,各色禮物,均要雙數,切忌單數。新婚夫婦串親一般都在雙日,意為成雙成對,大吉大利。

  春節期間開展娛樂活動,在山東民間極為普遍。秧歌、龍燈、獅子舞、跑旱船、武術表演等形式多樣。柳琴、大鼓、評書等地方戲表演,有賣木璇玩具、賣花炮、賣花鼓、捏泥人、賣泥哨的,賣油炸糕、爆米花、糖葫蘆、芝麻棒的等諸種攤販。

  我愛家鄉的習俗,更愛我的家鄉以及勤勞純樸的父老鄉親。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9

  每每大年三十的夜晚,我們村裡都要舉行一項隆重的儀式——放煙花。

  不要誤會,這可不是普通的放煙花,而是全村一起放煙花。

  在大年夜的傍晚的時候,應該是六點多的樣子,全村人就要開始準備煙花了,除了煙花,我們還要拿個盤子,裡面放上豬肉、豆腐、米餅、油餅。食物準備好後,我們還要將火紙剪成那種一條一條,連在一起,可以拉長的那種東西,這是用來烤的。

  準備好這些之後,我們都來到一塊平坦的地方,中間有一個坑。我們把煙花放在地上,把盤子全部放在一塊水泥地上。然後把紙剪成的東西扔進坑裡點燃,當火燒到最旺的時候,我們就彎腰三拜。當火滅時,這便象徵著可以開始放煙花了。

  我們全村人一齊點燃煙花,大大小小的煙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綻放出一塊又一塊美麗的圖案。那煙花的聲音真是震耳欲聾,如果我不閉著耳朵,耳膜就會很難受。哇!那場面真是壯觀啊!把漆黑的夜空照得跟白天一樣,這時候全村人的心情都高漲起來,絢麗的煙花彷彿要將黑夜吞併。

  過了一會兒,壯觀的煙花會結束了,全村人都帶著自己的盤子回家了,他們都回去吃團圓飯了。

  在剛才壯觀的平地上,又恢復了以前的寂靜,只留下一陣陣刺鼻的火藥味……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10

  我家在庵東,習俗當然有不少,但我知道的習俗並不多,所以就將一講過年吧。

  雖然身在慈溪,但過年則有些地方與北京相似,但過年的習俗也沒北京多,北京要桌面大的年糕,逛廟會等等,庵東這一帶的習俗不是很多,但也不少,我就來講講這些習俗吧。

  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定是鞭炮,過年那天,家家戶戶都放鞭炮,有的還在過年的好幾天前的晚上就放鞭炮了。第二,就是團圓飯了,那一天,家裡人都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團圓飯,象徵著家裡人團團圓圓,像北京一樣,在那天,幾乎沒有人不到齊的。

  還有,過年那幾天,家裡人要是住在外地,都要趕回來,這幾天必須在老家裡住,而且要照顧好在家裡的老人。也有許多家裡擺好了酒席,但是沒有吃,他們要幹什麼呢?當然是拜拜神仙、佛祖,祈求天上神仙保佑,讓家人健康、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