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是民間畫工創造的一種藝術形式。民間剪紙的發祥地在中原,《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的詩句,說明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這門藝術。剪紙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據說是公元六世紀出現的,有的說法認為更早,很難準確地考證這門藝術起源於哪個朝代。它是我國珍貴的民間遺產,2003年,剪紙被列為全國首批“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案。
剪紙受各地民風民俗、建築服飾等影響,形成各種不同的風格。剪紙技法把剪與刻融合起來,它能夠體現我國北方的淳樸渾厚、豪放粗獷和南方的玲瓏剔透、纖細秀麗:或剛柔兼備、淳樸優美,或工巧灑脫、節奏和諧……那些生動活潑又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精湛多變的技法,達到了虛與實、靜與動、巧與拙的和諧統一。增強了藝術的情趣。當代文學家郭沫若先生曾對我國南北方的剪紙特色讚道:曾見北國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深厚,今見南方之剪紙,玲瓏剔透得未有。
剪紙由民間剪紙與新剪紙兩部分組成。民間剪紙是民間流傳已久的實用剪紙,如燈花、窗花、鞋花等,它們具有玲瓏剔透的藝術特點;新剪紙是從民間剪紙發展而來的,它是一種強調主題思想的新型藝術形式,既帶有較強的傳統風味,又融進了一定的繪畫因素,它打破了民間剪紙只能搞小題材、小篇幅和只能平面構圖的格局,摻上了透視關係,擴大了剪紙的表現範圍。剪紙的內容豐富多彩,既有花鳥魚蟲、神話傳說、吉祥喜慶的民間題材,又有歌頌祖國和家鄉、反映現實生活方面的作品。
剪紙抑或粗獷誇張;抑或明快細膩,流暢工整;抑或粗中有細,細中有粗。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最貼近自然和最能震撼我們心靈的藝術。一株花木,一個泥娃,一隻鳥獸,一幀剪紙所製造的東西,帶著匠人們手的餘溫,都注入了匠人們的心血和愛,因而它們是有靈氣和生命的。
剪紙雖然歷史悠久,但由於紙很容易被風吹走,被雨淋毀,無法像青銅、陶盆、古篆那樣埋藏在地下等待出土,供人研考,不過剪紙也能反映遠古的傳說、宗教、神話,它是人類艱難跋涉的腳印,是一棵大樹的根。在這塊浸潤著千年文明的遼闊土地上,我們應該讓剪紙藝術在這裡得到永恆。
然而,在現代科技文明與社會急功近利、
浮心態的雙重夾擊下,中華手工正走向何處?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只能任我們無助地看著它們漸漸淹沒在時光中,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嗎?難道在人類走向新文明的途中,一定要拋棄祖先的千年累積?
在很難找到遠離塵囂的現代的環境中,在都市滾滾物慾的包圍中,剪紙,這項古老的藝術,在這片厚重的土地上還能傳承嗎?剪紙,會不會失落在都市的風塵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