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彙編15篇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彙編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鯨、屬於、前肢、濾出、噸、肺、胎生、判斷。

  2.朗讀課文,瞭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列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說明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用打比方、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

  鯨的進化過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鯨、屬於、前肢、濾出、噸、肺、胎生、判斷。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3.學習課文第一段。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1.有一種海洋裡的動物,單是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這種龐大的動物就是鯨,誰能簡單說說你對鯨的瞭解?

  2.今天我們就學習有關鯨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預習課文

  1.學習生字新詞,讀生字-組詞-讀句子,說說書寫和記憶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認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介紹了鯨的哪些特點和生活習性。

  3.把講由於環境的變化,鯨逐漸發生變化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

  4.質疑。

  三、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讀生字組詞,說說學習生字中要注意的問題。

  注意“肺”字右半部與“市”字的區別。

  3.形近字、同音字組詞

  鯨( ) 肢( ) 濾( ) 噸( )

  驚( ) 技( ) 慮( ) 頓( )

  肺( ) 判( ) 胎( ) 苔( )

  痱( ) 叛( ) 抬( ) 怠( )

  4.找出鯨由於環境變化而逐漸進化的句子讀一讀。

  四、理清課文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並討論:

  (1)鯨有哪些特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根據鯨的特點,課文可以分幾段?

  2.學生討論交流

  (1)鯨很大,用肺呼吸;種類多,一般分為兩大類;吃得多,睡覺特別,長得快。

  教師邊聽邊總結性板書:很大,哺乳動物,種類,生活習性)

  (2)課文向我們介紹了鯨的這些特點,依據這些特點我們可以把課文分為幾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主要講鯨非常大。

  第二段(第2自然段):說明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

  第三段(第3自然段):介紹鯨的種類。

  第四段(第4自然段到結尾):描寫鯨的生活習性。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把描寫鯨很大的句子勾畫下來,試著用自己的話說。

  教師結合學生自己談的內容板書。

  2.作者在說明時列舉了很多數字,這種用具體數字來說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數字,板書:列數字;在說明鯨很大時,作者還列舉了人們熟知的事物象作比較,板書:作比較。這樣使說明更通俗,更易讓人理解,陌生的鯨就變得不陌生了,今後我們在寫作時應用這種方法,會使文章更加清楚、明白。

  3.朗讀第一段。

  4.小結:讓學生對照板書總結這節課主要內容。

  六、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瞭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列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說明方法。

  2.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聽寫生字詞。

  2.分段朗讀課文,說說鯨有哪些特點?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

  2.哺乳動物一般具有哪些特徵?從哪看出鯨是哺乳動物?

  3.鯨是怎樣由陸地生活逐漸適應了在海洋生活的?

  重點理解“退化”和“進化”。

  三、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說說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什麼來分的?

  2.播放影片資料。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講鯨的生活習性的?

  2.舉例說說應用到了哪種說明方法?

  3.播放影片資料。

  五、小結

  1.朗讀全文。

  2.觀看電視教材。

  3.從多方面多角度談談學習本課的收穫。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習這篇精讀課文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鯨的一些知識,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同時,透過學習本文培養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教學的重點是瞭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用打比方、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教學難點是理解鯨的進化過程。教學中引導學生逐段進行討論,透過朗讀、默讀等形式,學生自悟,教師及時點撥歸納,從而抓住重點;透過觀察圖片和理解重點詞語使學生突破難點。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及時引導學生舉例。透過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認識自然,激發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增強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影片資料的選擇使用,很好地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探究活動

  1.將蒐集到的有關資料,以“編小報”、“出板報”、“畫圖”、“班隊主題活動”等形式向大家介紹有關鯨的知識、故事。

  2.還可以用“鯨不屬於魚類,是哺乳動物”,這一線索貫穿全文。根據這一特點,可設計如下的訓練:讀下面一段話,再按要求寫一段話。

  一天,東海龍王突然心血來潮,想搞個魚類比賽活動,比一比哪一種魚最大,哪一種魚最重。得到名次的,龍王將給與重獎。到了比賽那一天,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魚都游到了指定的海峽,並順利通過了蟹將軍的查驗進入了賽場。鯨得到了這個訊息,它也想乘機溜進去拿個大獎。當他正想混進賽場時,被蟹將軍擋在了門外。鯨和蟹將軍發生了爭吵,蟹將軍說出不准他參加比賽的理由,鯨只好灰溜溜的游回去了。

  要求:

  (1)想一想,鯨想*什麼混進去拿大獎的?蟹將軍說出了哪些理由讓鯨只好灰溜溜的又回去了?

  (2)寫出鯨的想法和蟹將軍爭吵時的對話,並對它們爭吵時的動作、神態加以描寫。

  這一訓練可安排學生選做,既使學生認真讀了短文和課文,瞭解了鯨的有關知識,又要展開想象、寫作,將讀、想、寫巧妙的熔為一爐,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自主理解並積累生字新詞。

  2、聯絡課文內容,理解內涵豐富的句子;根據提示語,有感情地朗讀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

  3、根據人物的特點和特定的情景,展開合理的想象。

  4、感受六個孩子對法西斯的憎恨、對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準備]

  老師: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

  學生:

  1、讀課文,並理解下列詞語:援助、惋惜等。

  2、按課後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設計]

  一、簡介背景,激發情感。

  1、我們先來看一段錄影。(播放錄影)

  ◆師:1936年7月,西班牙發生內亂。德國、義大利法西斯乘機侵略西班牙,派往西班牙20萬軍隊。三年的戰爭使西班牙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西班牙人民開展了反法西斯的鬥爭,各國人民紛紛募集糧食、藥品、捐款予以支援。今天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期間,講述了六個孩子的故事。

  說明:

  語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知識背景。在教學中適當補充背景資料,可以給學生展示色彩斑斕的生活畫卷和無窮宇宙間的自然奧秘,可促使學生進入探幽覓勝、奇思遐想的學習境地。本課的故事發生在戰爭年代,是學生所不瞭解的。背景資料的介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中心,領悟作者的表達意圖。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

  1、輕聲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哪六個孩子,圍繞他們講了個什麼故事呢?

  ◆2、出示填空:

  一天,六個的孩子從報紙上看到,他們(時間)(地點)(誰)(做什麼)想______,於是他們______。(結果)

  3、概括一件事情需要講清楚哪些內容?

  說明:

  概括能力有很強的綜合性。而小學生又以形象思維見長。本篇課文的篇幅很長,要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主要內容對學生來說確實不易。利用填空練習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線索,降低概括的難度。然後,讓學生了解概括事件要講清楚事件的“六要素”,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3、交流。

  板書:安東尼羅達甫蘭傑克依沃塞夫……

  三、研讀課文,感悟六個孩子的品質。

  (一)學習課文1-8節。

  1、師:六個孩子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張殘缺不全的西班牙孩子的臉。

  出示圖片。

  2、輕聲讀課文1-8節,思考:

  六個捷克孩子從報紙上看到了被法西斯強盜炸死的西班牙孩子的殘缺不全的臉,想到_______,想到_____,還想到______。

  3、交流。

  4、小結:六個孩子對那個可憐的西班牙孩子滿懷同情,對法西斯強盜滿懷怒火

  5、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讀課文3-8節。

  過渡:孩子們多麼想幫助那些飽受戰爭苦難的西班牙人民啊,他們能做的只有捐錢了,可是錢太少了,只有半克隆,這相當於人民幣1角5分左右,於是他們想到了賣掉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二)學習課文14-18節

  ◆1、課文14-18節寫了4個孩子獻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的過程。請大家默讀課文14-18節,你覺得哪個孩子最了不起,為什麼?

  2、交流。

  安東尼:

  ⑴敬佩安東尼的同學齊讀14節。

  ⑵交流敬佩安東尼的原因。板書:折刀

  ◆⑶出示騎士畫面,理解“騎士”

  ⑷隨機指導朗讀:

  突然,安東尼說:“我有一把折刀,”他猶豫了一會兒,又加上一句,“可以賣掉它。”

  ⑸小結:安東尼第一個想到了賣掉自己最寶貴的東西,那把折刀是一件寶貝,是每個孩子都幻想擁有的,他雖然有太多的不捨,還是毅然捐了出來,他真了不起。

  ⑹孩子們對他的舉動充滿敬佩,出示句子朗讀:

  甫蘭傑克莊嚴地站了起來。其餘孩子也站了起來。他們緊緊握住了安東尼的手,緊緊地——成年人只有在遇到危險的時刻才這樣握手。

  甫蘭傑克:

  ⑴學生交流敬佩的原因。板書:鞋油盒

  ◆⑵出示鞋油盒實物。師:這個盒子可有趣了,輕輕一扭,盒子就打開了,甫蘭傑克可是等了好久,鞋油用完了,才歸他所有的,這裡面可以藏很多寶貝,或許就藏著孩子們最喜歡的彈子,你喜歡嗎?捨得賣掉嗎?

  ⑶朗讀句子:甫蘭傑克一聲不響地拿出一隻鐵製的鞋油盒,輕輕地放到安東尼的刀子旁邊。

  羅達:

  ⑴學生交流敬佩的原因。板書:彈子

  ⑵出示句子朗讀:

  第十四粒是用錫做的,他用這粒彈子玩的時候總是贏的。

  依沃塞夫:

  ⑴師:沒有人覺得依沃塞夫了不起,他真的不值得我們敬佩嗎?我們來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

  ⑵出示:但是當依沃塞夫把自己的哨子放到安東尼的刀和甫蘭傑克的鐵盒旁邊時,羅達覺得慚愧了。他在自己那十三粒彈子裡又加了一粒。第十四粒是用錫做的,他用這粒彈子玩的時候總是贏的。

  ◆⑶聯絡生活實際,想象一下:依沃塞夫平時用哨子可以幹什麼呢?板書:哨子

  總結:課文寫了四個孩子,但我們知道六個孩子都是一樣對自己心愛的東西有那麼多不捨,但是他們在不捨時,在猶豫時,彷彿又看見了西班牙孩子那殘缺不全的臉,毅然捐出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多麼可愛的孩子,多麼善良的孩子,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課文14-18節。

  說明:

  文章14—18小節是文章的重點,表現了六個孩子為了幫助西班牙人民,決定賣掉自己最心愛的東西的過程。然而,折刀、鞋油盒、彈子、哨子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東西為什麼是這些孩子最寶貴的?這是現在的孩子很難理解的。因此,在這部分的教學中,用“你覺得哪個孩子最了不起,為什麼?”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可以幫助學生走近這些孩子。透過想象練習,有可以引導學生走進孩子們的內心。讓學生明白,東西雖然平常,但對於六個窮孩子來說,是最喜歡的,是獨一無二的,把這些寶物賣掉對於他們來說是多麼的不捨,從而體會他們的善良和對法西斯的憎恨。

  過渡:孩子們捧著這些最寶貴的東西來到了老依查克收舊貨的鋪子,在他們心裡,他們正做著一件最神聖的事情,他們的腳步是那樣的堅定,他們的神情是那樣的莊嚴,他們的心情又是那樣的激動。這一段寫得十分感人,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19-20節,想象當時的情景,感受孩子們激動的心情。

  (三)、學習課文19-20節。

  1、配樂朗讀。

  2、想象說話:孩子們心情是那麼激動,是因為___________。

  四、小結複習,簡介作者。

  1、總結:戰火無情人有情,東西有價,情誼無價。透過這些平常卻又寶貴的東西,我們分明看到是六個孩子,六個捷克的孩子,六個善良的捷克孩子,六個充滿正義感的捷克孩子,讓我們牢牢記住他們的名字:安東尼、羅達、甫蘭傑克依沃塞夫。

  ◆2、更要記住的是文章的作者,簡介作者:伏契克

  說明:

  在分析與探討將近尾聲之時讓學生了解文章作者,能更好的瞭解作品的主題。同時,也能激發學生閱讀作者的其他名篇的興趣。

  3、教師總結:伏契克說過:“為了汲取將來的美好而犧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質的雕像。”我想:這樣的一尊尊塑像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裡。

  4、拓展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排練課本劇。

  附板書:

  35、六個孩子的故事

  (捷克)

  安東尼折刀

  羅達鞋油盒援助→西班牙人民

  甫蘭傑克彈子

  依沃塞夫哨子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3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是以“二十年後的家鄉”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寫出二十年後的家鄉會發生什麼鉅變。如,環境、人們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有什麼變化。首先要大膽想象二十年後家鄉的巨大變化;然後進行梳理,列習作提綱;再根據提綱分段敘述,把重點寫具體;最後互換習作,提出修改意見,修改習作。

  教學目標

  1、大膽想象二十年後家鄉環境、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巨大變化。

  2、梳理想象到的場景或事件,仿照例子列習作提綱。(重點)

  3、按照提綱,分段敘述,把家鄉的巨大變化寫具體,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重點)

  4、互相提出修改意見,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範文。

  學生準備:採訪瞭解家鄉二十年來的歷史和變化,思考二十年後家鄉的變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舊對比,激發興趣

  1、激趣:同學們,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照片,請看——(課件出示二十年前的家鄉照片。)你都看到了什麼?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這就是老師二十年前的家鄉。那時候,房子是土坯房,路是爛泥路,吃的、穿的都很簡單。(課件出示現在的家鄉照片。)這是現在的我的家鄉,看,變化多大啊!

  2、過渡:你的家鄉呢?引導學生結合課前的採訪活動談談自己家鄉的變化。

  3、匯入:二十年的時光,景在變,人也在變,瞧,我們身上的衣服越來越漂亮了,現在的樓房也越來越高了。二十年前,手機、電腦還未普及呢,而現在早已進入了千家萬戶。二十年的變化可真大啊!(課件出示問題。)再過二十年呢?我們的家鄉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們的生活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以“二十年後的家鄉”為題,寫一篇習作。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將二十年來家鄉的變化資料展示給學生,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啟用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情感,融入角色,同時逐步、有序地引導學生開啟心路,大膽想象。

  二、明確要求,指導選材

  1、引導學生審題,從題目中的“二十年後”,知道這次要寫的是一篇想象作文。

  2、過渡:同學們,《二十年後的家鄉》究竟應該寫些什麼呢?(板書:寫什麼)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自己讀一讀習作要求。

  3、學生自讀,梳理這篇習作可以寫些什麼。教師相機板書:家鄉的變化環境人們的工作、生活

  設計意圖:小學生寫想象作文往往感到茫然,要麼學生在想象作文中無內容可寫,無話可說,要麼是想象不合情理、不切實際。此環節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選材,並且使學生明白要在真實生活的基礎上合理想象,而不是胡編亂造。

  三、舉例指導,啟發想象

  1、教師引導學生具體說一說可以寫些什麼,教師相機板書:街道公園、住宅廣場、科技交通……

  2、教師以“街道”的變化為例,指導學生展開想象。

  (1)現在的街道給你什麼感覺?怎麼形容?

  (2)二十年後會是什麼樣的?引導學生透過街道的樣子、街道的欄杆、街道邊的植物、街道邊的建築、街道的夜景等方面說。

  3、繼續啟發,拓寬學生思維:還有哪些變化呢?

  (1)小組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變化。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透過“追問”“補充”的形式,引導學生圍繞情節說具體,使自己的想象更豐滿。(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理、具體”的想象。)

  設計意圖:教學這篇作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務。本環節著重從此入手,透過舉例引導,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啟用學生的想象能力,為後面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從而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四、列出提綱,理清思路

  1、課件出示教材上的提綱,引導學生讀一讀,並仔細觀察,交流思考:列習作提綱有什麼好處?

  2、討論交流:如何列好提綱。

  3、交流總結,確定大致的寫作思路,仿照編寫提綱。

  4、集體交流,適當修改,教師適當指導。

  設計意圖:寫作之前列提綱具有重要作用。“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提綱,就好比蓋房子有了一個框架,牆怎麼砌都不會歪倒了。這一環節,重在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列出自己的寫作提綱,以便能寫出好的文章。

  五、動筆寫作,完成初稿

  1、根據編寫的提綱,自主寫作,獨立完成作文。

  2、教師巡視,並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做個別輔導。

  設計意圖:學生在作文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困難,教師的巡視就是要對遇到困難的同學進行啟發指導,幫助他們遣詞用句,把作文寫得生動具體。

  六、展示作文,交流評點

  1、自查自改:文章寫完後,朗讀自己的作文,把自己的習作初稿寫得更完美。

  2、鄰座交流:與同桌或鄰座交流作文,提出建議。

  3、小組評議:大家把作文交流一下,看看誰的習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誰的習作富有個性,推薦優秀習作在全班交流。

  4、全班點評:小組評議,每組都評出優秀習作。展示佳作,共同評析,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在交流中聆聽,在交流中學習,在交流中分享。透過交流,提修改建議,思考如何寫作,如何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另外在交流中,取長補短,提高寫作能力。

  範文引路

  二十年後的家鄉

  有一天,我開著太陽能時空車,穿越到了我一直想去看看的二十年後的家鄉。

  ①我的太陽能時空車非常先進,因為它只需吸收陽光就有動能,輸入目的地後就能自動駕駛,直接把人送到想要去的地方。我還以為只有我擁有這樣神奇的汽車,結果發現,在未來的家鄉,這種智慧汽車已經遍佈大街小巷,人們都在使用它。

  ②我開車來到中山路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驚。過去這裡又窄又髒,可是現在,這裡的街道卻變寬了,寬度足足是過去的三倍。

  ③路兩旁的綠化帶綠草如茵,鮮花盛開。一棵棵茂密的大樹,像撐開的陽傘一樣挺立在那裡。開啟車窗,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

  ④街道上的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但均遵守交通規則,井然有序。啊!街道的變化可真大呀!

  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我家附近的那條環城河。過去的環城河,廢水染髒了她的臉龐,汙泥抹黑了她的肌膚,垃圾燻臭了她的身軀,簡直是“死氣沉沉”的世界。我驅車來到環城河,下車一看,呀!小河變了,變得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耀下,小河波光粼粼,就像一條晶瑩透亮的水晶腰帶。河堤上,也是綠樹成蔭,花草芬芳,小鳥、蝴蝶、蜻蜓來來往往,男女老少沿著河堤散步,有說有笑,這裡不再死氣沉沉。

  ⑤未來的家鄉變美了!我愛我的家鄉!

  行文寫法賞析

  1、開頭直接交代來到二十年後的家鄉,自然引出下文。

  2、內容設定巧妙,用小作者的“出乎意料”從側面說明了未來家鄉的發展。

  3、對比寫法的運用,突顯未來家鄉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

  4、描寫“切身感受”,增添了習作內容的真實感。

  5、細節描寫讓人充分感受到未來家鄉環境的美好。

  總評:

  1、習作語言描述生動形象,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將想象中家鄉的景物寫得很美。

  2、透過將二十年後的家鄉與過去進行對比,充分、有力地展現出家鄉變化的巨大,構思巧妙。

  3、想象大膽合理,既引人閱讀,又巧妙地突出了家鄉的變化。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這篇習作是想象作文,而且時間跨度大——二十年後。對於學生來說,入境想象是比較有難度的。所以課堂匯入不僅要直奔課堂的主題,還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產生興趣。所以設計了課前準備活動——採訪瞭解家鄉二十年來的歷史和變化,思考二十年後家鄉的變化,對寫好作文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想象家鄉二十年後的變化並非易事,尤其是歲月滄桑對小學生來說是很難體會到的。所以,教學這篇作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務。本設計著重從此入手,運用多媒體、各種資料,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啟用學生的想象能力,為後面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從而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不足之處:

  學生賞評的方法較為單一,而我沒能及時地洞察到這一點,及時地教給學生多角度賞評的方法,學生只是主觀地評賞,需要反思和改進。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4

  【教材簡析】

  松鼠,對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在電視裡、畫報上、文章中都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並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他們對松鼠的瞭解往往都是你知道一點,我知道一面。所以,還是充滿了好奇。一開啟課文,一隻漂亮、乖巧、馴良、可愛的小松鼠就向我們走來。它那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行為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不由得使我們對它有了更多的瞭解和更深的喜愛,我們在欣賞它、親近它、喜愛它的同時,又不能不歎服作者精心細緻的觀察、準確精練的說明及生動傳神的描寫。

  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徵。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範圍、活動時間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徵──馴良。第3、4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徵。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儲備食物過冬、及不高興時發出的恨恨聲來表現它的乖巧,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後在第5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淨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感情,增強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二是透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進一步領會說明文的表達方法。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它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說明的角度來看,《鯨》側重於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本文側重於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採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煉平實,而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因此,教學中,重在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一邊充分感受松鼠的漂亮、乖巧、馴良,一邊自覺和《鯨》進行寫法比較,尋找異同點,並領悟這種寫法。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比較《鯨》的說明方法,明白異同點,並充分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教學重點】

  認真讀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按照閱讀要求進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體會作者對松樹的喜愛之情,並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事先佈置學生蒐集相關資料,瞭解松鼠的有關知識。

  2、教師製作關於松鼠形態、生活習性及文中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海中之王”──鯨,今天又有一位新朋友想和大家見面,它是誰呢?彆著急,它來了(用多媒體播放“松鼠”),看完之後,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認識的這位朋友,說說你最喜歡它什麼?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麼,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於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松鼠》。請誰來給大家簡介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況。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讀閱讀提示,想想:

  這篇文章要我們瞭解什麼?

  反饋:(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麼相同與不同?說說從哪裡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三、細讀課文,自主感悟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徵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

  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徵。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這段話簡直類似於文學作品中的肖像描寫。一般“清秀”極少用來形容動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現在拿來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閃閃有光”的眼睛,寫得非常惹人喜愛。特別是在寫尾巴時,更加細緻生動:先寫其形狀,把它比作“帽纓”,給人以聯想和美感,表現出松鼠尾巴的美麗;再寫具體功能,能“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表現出了松鼠形體的奇特之處。

  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範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徵──馴良。

  第三、四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徵──乖巧。

  ⑴ 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它的智慧: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有人說,松鼠橫渡溪流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

  “橫渡”是指從江河等的這一邊過到那一邊。這句話介紹了松鼠橫渡溪流的方法,兩個“當作”寫出松鼠不僅知道以樹皮為船,而且還會用尾巴“揚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⑵ “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它的警覺: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窩裡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這句話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作者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於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表現出它的“乖巧”。

  ⑶ 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它的聰明。

  ⑷ 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它的輕快。

  ⑸ 從不高興時發出的恨恨聲來表現它豐富的感情。

  ⑹ 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細讀文字,從“又幹淨又暖和”,“足夠寬敞、足夠堅實”,“既舒適又安全”等詞語感受窩的舒適,從而進一步感受松鼠的乖巧。)

  第五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淨的特點。

  3、感情朗讀課文:

  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用充滿感情的讀書聲來抒發自己對松鼠的喜愛。

  學生一起來讀一讀,誰喜歡哪一部分就站起來大聲讀哪一部分。

  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用朗讀為說明文注入人文美。

  四、合作學習,探究寫法

  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比較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麼異同,完成表格。

  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說明語言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馴、矯”等8個生字,會寫“鼠、秀”等11個生字,會寫“松鼠、乖巧”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資訊分條寫下來。

  3、瞭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培養閱讀說明文的興趣。

  5、選擇一種動物的活動進行觀察,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資訊分條寫下來。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3、選擇一種動物的活動留心觀察,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4、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教學難點】

  選擇一種動物的活動留心觀察,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馴、矯”等8個生字,會寫“鼠、秀”等11個生字,會寫“松鼠、乖巧”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課件(筆順動態演示朗讀音影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匯入型別:謎語匯入。

  課件出示:尾巴大得像扇子,竄來竄去採果子。夏天樹上來乘涼,到了冬天洞裡藏。(打一動物)(學生交流,教師評議,出示謎底:松鼠)

  展示圖片:你喜歡松鼠嗎?你知道松鼠的哪些知識?

  2、瞭解松鼠: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裡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人們上山時,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樹上竄來竄去,一條又長又蓬鬆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轉。有時候,兩隻前腳捧著一個松果,用銳利的門牙啃著吃,好像寺廟裡拜佛的燒香客。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隻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黴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松鼠一般白天活動,清晨更為活躍。它的聽覺和視覺都很好,行動敏捷、活潑。

  松鼠的毛皮又輕又暖,質量雖然比不上水獺和紫貂的毛皮,但是數量很多,是我國重要的毛皮獸之一。

  3、交流導題:

  圖片中的小松鼠怎麼樣?誰能用一個詞概括一下。(學生自由發言)

  那麼,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封筆下的小松鼠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六課《松鼠》。(板書課題:17、松鼠)學生齊讀課題。

  4、簡介作者: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貴族家庭出身,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1753年被法蘭西學院接受為院士。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他和百科全書派同時,但並不參加啟蒙運動。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幾大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他根據大量的實物標本作推論,反對“權威”的臆說,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創見,為後來的科學家引路。經他解釋的宇宙裡沒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決定他周圍的一切。

  作為科學家,布封頗受詆譭,作為文學家,卻受到普遍的頌揚。他寫的《自然史》,筆鋒富於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詩,他對獅、虎、豹、狼、狗、狐狸的獵食,海狸的築堤,用形象的語言,作擬人的描寫,生動活潑,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

  【設計意圖:學生藉助圖片和收集的資料,對松鼠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入文字的學習,學生興趣盎然。】

  二、初讀感知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課件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馴良、矯健、歇涼、樹杈、苔蘚、狹窄、勉強、錐形

  (重點指導生字“杈、錐”為翹舌音;“蘚、勉”為前鼻音。)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覆讀。

  (2)學習多音字:塞(sè sāi sài)

  練①讀句子,找發現。(引導學生髮現句子中的多音字。)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樹空心的縫隙裡,塞得滿滿的,留到冬天吃。

  sāi堵,填滿空隙,如堵塞漏洞、塞尺、塞規;堵住器物口的東西,如活塞、塞子。

  sài邊界上險要地方,如要塞、關塞、塞外、邊塞、塞翁失馬。

  sè用於若干書面語詞,如閉塞、阻塞、搪塞、塞責、茅塞頓開。

  ②讀一讀:馬車上塞(sāi)滿了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這時送給保家衛國的塞(sài)外將士們用的。

  (3)學習多音字:縫(fèng féng)

  練①讀句子,找發現。(引導學生髮現句子中的多音字。)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樹空心的縫隙裡,塞得滿滿的,留到冬天吃。

  féng用針線連綴,如縫紉、縫綴、縫製、縫補、縫連、裁縫。

  fèng空隙,裂開或自然露出的窄長口子,如縫子、縫隙、裂縫、見縫插針;縫合的地方,如天衣無縫。

  ②讀一讀:我的褲子裂開了一道縫(fèng),經過媽媽的縫(féng)合簡直像新的一樣。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乖巧合人心意,討人喜歡;機靈,巧妙。

  馴良和順善良。

  橡慄精巧細緻。

  矯健動物冬眠,潛伏起來不食不動。

  玲瓏橡樹的果實,外表皮有一層硬殼,圓形,呈棕紅色,內仁如栗子,可食用。

  蟄伏強壯有力。

  苔蘚對危險或情況變化的敏銳感覺。

  警覺苔蘚植物的一綱,屬於這一綱的植物,根、莖、葉的區別不明顯,綠色,生長在陰溼的地方。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這篇課文作者就是從外形、活動、吃食、搭窩這四個方面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

  (2)梳理課文思路

  練填空: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徵。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範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徵——(馴良)。第三、四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徵——(乖巧)。一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它的智慧;二從(“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它的警覺;三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它的聰明;四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它的輕快;五從不高興時發出的很不高興的聲音來表現它豐富的感情。作者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後在第五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淨的特點。

  三、學習“會寫字”

  鼠秀玲瓏歇窩滑拾狹勉梳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①“鼠、秀、窩”,上下結構,上下基本同寬。

  ②“玲、瓏、滑、拾、狹、梳”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老師範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鼠、窩”和左右結構的字“玲、瓏”,學生練寫。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鑑。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核心任務。語文素養不僅表現為較強的識字和寫字能力、閱讀與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表現為綜合運用語文素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透過學習,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並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瞭解了松鼠的特點,真切地感受到松鼠的乖巧、馴良等特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資訊分條寫下來。

  2、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培養閱讀說明文的興趣。

  4、選擇一種動物的活動留心觀察,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匯入

  1、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指名分自然段開火車讀課文說說透過學習松鼠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交流: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松鼠的?

  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按自然段輕聲讀課文,把從課文中獲得的資訊分條寫下來。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1)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

  (2)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徵: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

  (3)性格特徵:馴良

  ①松鼠的活動範圍——樹上。(不侵犯人類)

  ②松鼠的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

  (4)松鼠的行動特徵——乖巧。

  ①智慧:橫渡溪流。

  ②警覺: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樹上的窩裡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③聰明:儲備食物過冬。

  ④輕快: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

  ⑤豐富的感情: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要是被惹惱了,它還會發出一種很不高興的叫聲。

  ⑥聰明、勤快:松鼠搭窩的經過。

  (5)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淨的特點。

  4、指名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自然段之間和結構段之間要掌握適當的停頓。

  5、“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在課文中起什麼作用?(總述。)這樣的句子叫什麼句子?(中心句。)

  方法指導:找中心句

  (1)概念:中心句是能夠高度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整篇文章都是圍繞中心句來寫的。

  (2)位置: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開頭、結尾,或者是在文章中反覆出現的句子。

  (3)作用:

  ①在文章開頭:總領下文。

  ②在文章中間:承上啟下;總結上文,領起下文。

  ③在文章末尾:總結全文,照應開頭。

  (4)運用:本文第一句話總結概括了松鼠的特點美麗、乖巧、馴良惹人喜愛,是文章的中心句,只要抓住這句話,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瞭解松鼠的特點。

  三、品讀釋疑

  (一)探究說明方法: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作者用什麼方法介紹松鼠,在原文中標註出來。(板書:漂亮)

  (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

  (3)小組派代表作彙報發言,教師小結:打比方——生動、形象、具體

  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jiǎo)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yīng)形的美麗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qiào)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裡送東西吃。(這段話簡直類似於文學作品中的肖像描寫。一般“清秀”極少用來形容動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現在拿來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閃閃有光”的眼睛,寫得非常惹人喜愛。特別是在寫尾巴時,更加細緻生動:先寫其形狀,把它比作“帽纓”,給人以聯想和美感,表現出松鼠尾巴的美麗;再寫具體功能,能“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表現出了松鼠形體的奇特之處。)

  2、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作者用什麼方法介紹松鼠,在原文中標註出來。

  (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

  (3)小組派代表作彙報發言,教師小結:打比方——生動、形象、具體(板書:馴良)。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飛鳥一樣住在樹頂上,滿樹林裡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把松鼠比作飛鳥,形象地表現了松鼠的行動敏捷。)

  方法指導: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課文把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纓;寫松鼠活動特點時把松鼠比作飛鳥。這在說明文中叫做打比方的說明方法。這樣可以生動形象的說明事物的特點,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運用: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完成填空。

  遠看長城,像______,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一條長龍)

  (4)“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飛鳥一樣住在樹頂上,滿樹林裡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這句話中的經常去掉行不行,為什麼?(不行,經常指大多數時間,而非全部時間都在高處活動。體現了作者實事求是的態度。反過來也說明作者觀察仔細,用詞準確。)

  3、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作者用什麼方法介紹松鼠,在原文中標註出來。

  (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

  (3)小組派代表作彙報發言,教師小結:(板書:乖巧)

  ①舉例子:

  有人說,松鼠橫渡溪流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橫渡”是指從江河等的這一邊過到那一邊。這句話介紹了松鼠橫渡溪流的方法,兩個“當作”寫出松鼠不僅知道以樹皮為船,而且還會用尾巴“揚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②舉例子:

  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樹上的窩裡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這句話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作者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於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表現出它的“乖巧”。)

  ③作比較:

  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

  (4)“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這句話中作者用那麼……那麼……寫出了松鼠爪子的特點。你能仿照這樣的句式寫一句話嗎?

  如:天上的星星那麼______,那麼______。(多明亮)

  4、指名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看作者用什麼方法介紹松鼠,在原文中標註出來。

  (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

  (3)小組派代表作彙報發言,教師小結:舉例子——準確說明。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個。

  (二)探究說明順序:

  1、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松鼠搭窩的過程的,在原文中標註出來。

  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

  3、小組派代表作彙報發言,教師小結:(板書:乖巧)

  (1)用了一組表示先後順序的詞:先——再——然後——

  ①指名學生讀這一段,感受松鼠搭窩的順序。

  ②像這樣表示順序的詞還有很多,“首先、接著、然後、最後”等等,能換上這組詞讀讀課文嗎?(學生自由試讀。)

  ③假如你就是一隻小松鼠,你怎麼向大家介紹搭窩的過程。(讓學生上臺展示,教師在評價時指出用上了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先……再……然後……還……”這樣說,會讓我們很清楚地瞭解松鼠搭窩的過程。)

  (2)用詞準確:

  ①默讀課文,在文中標出松鼠搭窩時的動作的詞語。

  ②出示本段,學生交流,突出顯示錶示動作的詞語。指名讀。注意讀好這些動詞。

  松鼠的窩通常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幹淨又暖和。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些小木片,錯雜著放在一起,再用一些乾薹蘚編紮起來,然後把苔蘚擠緊,踏平,使那建築物足夠寬敞,足夠堅實。這樣,它們可以帶著兒女住在裡面,既舒適又安全。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狹窄,勉強可以進出。窩口有一個圓錐形的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下雨時雨水向四周流去,不會落在窩裡。

  ③一起讀一讀松鼠搭窩的過程,來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三)總結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學到了哪些寫小動物作文的方法?

  (1)可以先寫動物的外形,再寫動物的生活習性。(寫作順序)

  (2)寫動物的生活習性時,可以從它們的活動、住、吃、遊戲、玩耍、睡覺等方面來寫。

  (3)無論寫外形還是生活習性,重點是用詞要準確,把他們的特點寫具體。

  2、掌握了這些方法,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養的小動物,特別要注意它們的生活習性。本單元學習結束後,你就能寫一篇非常好的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文章了。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提倡學生開展獨立閱讀、自主閱讀、研究性閱讀、創造性閱讀,要引導學生走進文字與文字對話,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髮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這既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發展學生個性品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需要。】

  四、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麼?

  《松鼠》作者從松鼠的外形特點、性格特徵、行為特徵和生活習性等方面來介紹松鼠的,突出了松鼠的美麗、乖巧、馴良,討人喜歡,表達了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它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都有獨到的特點。從說明的角度來看,本文側重於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本文主要是採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學習本文的重難點,是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五、學習寫作方法。

  (1)本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作者在介紹松鼠的特點時採用了打比方、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作者採用這些說明方法把松鼠美麗、乖巧、馴良,討人喜歡的特點清楚、明白的、形象的介紹清楚了。

  (2)你能說幾個這樣的句子嗎?

  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尾巴,顯得格外漂亮。(打比方)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飛鳥一樣住在樹頂上,滿樹林裡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打比方)

  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作比較)

  (3)練一練:本文作者在介紹松鼠的活動特點時採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請你用打比方的方法把這句話寫具體。

  我走在銀杏樹下,看到它們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就像______掛在枝頭。一陣風吹過,銀杏葉慢慢飄落,又像______在空中翩翩起舞。飄落的銀杏葉鋪了一地,踩上去,軟綿綿的,就像______ 。有調皮的孩子在上面打滾,翻跟頭,有的在挑選漂亮的葉子,擺各種圖案。

  (我走在銀杏樹下,看到它們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就像一枚枚金幣掛在枝頭。一陣風吹過,銀杏葉慢慢飄落,又像一隻只美麗的黃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飄落的銀杏葉鋪了一地,踩上去,軟綿綿的,就像金色的地毯。有調皮的孩子在上面打滾,翻跟頭,有的在挑選漂亮的葉子,擺各種圖案。)

  六、主題延伸。

  1、積累運用。

  自先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成小松鼠,用第一人稱的方法,創造性地介紹自己最可愛的一面。還可以把從課外瞭解的知識融合進來。

  2、我們喜歡的小動物很多,請同學們課後選擇一種最熟悉的小動物留心觀察,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螞蟻搬家、喜鵲築巢、小雞啄米……)

  3、推薦閱讀。

  蜘蛛

  (1)蜘蛛是節肢動物門蛛形綱中的蜘蛛目和盲蛛目動物的通稱。

  (2)全世界的蜘蛛有三萬五千餘種,常見的種類有圓蜘蛛、珠腹蛛、拉土蛛、蠅虎、壁線、漏斗網蛛等。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是拉丁美洲的捕鳥蜘蛛,它織的結實的網,能載得住重達300克的小鳥。1945年在巴西採集到了只雌性袋蜘蛛,它的體長23、68釐米,重將近85克,外形好像一隻大螃蟹,是至今世界上最重的蜘蛛。拉丁美洲有一種常聚居在一起的蜘蛛,叫做“馬略斯”,它結的網猶如一條大被單。瓜地馬拉北部有一種叫做“居中塔馬利維”的蜘蛛,全身白色,能吐出非常堅韌的彩色蛛絲,織成的網五顏六色,十分好看,當地居民常用來當窗簾。1935年在墨西哥捕到一隻成年雌性袋蜘蛛,當時估計它的年齡為12歲,後來又在實驗室養了16年,總年齡為28歲,稱得上是長壽的蜘蛛。

  (3)科學家曾把蜘蛛帶到宇宙空間去,觀察它在失重狀態下能否織網,結果蜘蛛第一次失敗了,但不久適當了失重狀態,把網織成了。

  (4)蜘蛛在織網時,首先要在兩地之間架“天索”,固定在一定的地方,並在固定的絲上來回走幾趟,使絲加粗。然後形成不規則的框子為踏足線,在“天索”上設定對角線,再在對角線的中央織一個白點,這是將來網的中心。以後往返於中心的圓周之間織許多呈現輻射狀的半徑線。輻射線把圓圈分成等分的數目,每兩根相鄰的半徑間的角度是約略相等的,接著用一根很細的絲從中心開始螺旋地盤成一個區域稱為休息處,射線及休息處作好自圓心向外作第一螺旋線,然後自外向裡織粘性強的第二螺旋線。織好第二螺旋線後,將第一螺旋線及其部分射線吃掉,並繼續自外向裡作螺旋線。愈近中心,每圈間的距離也愈密,直至不可辨認的地步。這正符合數學上的對數螺線的情況。蜘蛛的確不愧為是“數學家”“織網家”。

  (5)蜘蛛在國內外常作藥物治病。

  (6)在光學儀器上,採用很細的蜘蛛絲作義絲之用。

  (7)在仿生學上人們正在研究蜘蛛的“液壓腿”,並據此研製了一種“步行機”蜘蛛幾乎是個“瞎子”,但一旦昆蟲觸動蛛網,它依靠腿上極靈敏的振動感測器,就能立刻撲過去捉住食物。科學工作者將蜘蛛的腿進行解剖,發現腿裡沒有肌肉。蜘蛛的這項本領,是依靠腿裡的一種不尋常的液體來實現的。當腿中充滿“血液”時,原來的軟腿就會變硬,腿就變成了一種特殊的液壓傳動機構,蜘蛛就能快速行動和跳躍。於是人們模仿蜘蛛的“液壓腿”,研製了一種“步委機”,以期能為癱瘓病人服務。人們還試圖用蜘蛛中血壓自動調節的原理,尋找自動調節人體血壓的方法,治療高、低血壓病。

  思考:

  1、上文主要從哪些方面來介紹蜘蛛的?

  2、上文采用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七、當堂檢測

  默讀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獲得了松鼠的哪些資訊?(教材課後題第1題。)

  八、課後作業

  推薦閱讀《蜘蛛》。

  板書設計

  漂亮

  松鼠馴良

  乖巧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

  這篇課文屬於科學小品文,知識性較強,在備課時把重點放在本文極富感染力的語言上,引導學生分析欣賞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同時,讓學生在賞析完富有生動性、趣味性的語言後,能夠學以致用,在實際寫作中學會運用這樣的生動的說明性語言。

  在導課環節我播放了一些松鼠的圖片,有的攀援在樹杈上,有的翹著毛茸茸的大尾巴,還有的在吃東西……它們身上毛的色彩也不一樣,看到這樣逼真的圖片,學生不時發出驚歎聲。在這樣感性的認識下,再去品讀課文,瞭解松鼠外形的描寫,學生會對文字多了一份親切感,小松鼠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學生的腦海裡。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種文藝性說明文的寫法,我把描寫松鼠活動的句子展示在大螢幕上,帶領學生品讀,如“松鼠的窩通常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幹淨又暖和。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些小木片,錯雜著放在一起,再用一些乾薹蘚編紮起來,然後把苔蘚擠緊,踏平,使那建築物足夠寬敞,足夠堅實。這樣,它們可以帶著兒女住在裡面,既舒適又安全。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狹窄,勉強可以進出。窩口有一個圓錐形的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下雨時雨水向四周流去,不會落在窩裡。”讓學生透過讀體會出為了把松鼠搭窩這個過程寫清楚,作者準去地運用了表示先後的詞語“先、再、然後”和描寫松鼠搭窩動作的詞語“搬、放、編扎、擠、踏”,由於有了這樣的詞語,句子有機的組合在一起,讀者讀的時候就能清楚地瞭解了松鼠搭窩的整個過程。

  類似的句子還有“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樹上的窩裡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為了把松鼠的活動寫得更生動,作者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作者緊緊抓住了松鼠的動作來進行描寫,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於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表現出它的“乖巧”,使小松鼠更加活潑可愛。

  在教學中注重說明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在閱讀和交流中瞭解課文主要是採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松鼠的特點,把小松鼠的特點寫得活靈活現,學生在自由閱讀的基礎上,進一步交流,並且邊做動作邊讀書,感受松鼠的可愛。

  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在課文內容分析上花費了較多時間,這樣留給學生語言賞析、說話片斷練習的時間就有些少了,這樣也就導致了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太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語文課堂應是聽、讀、說、寫有機結合的和諧課堂,是學生髮揮其主體作用的天地,本堂課從這兩方面來看是不夠成功的。讀書聲不夠多,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未能體現,還停留在問答式的課堂模式中。在今後的教學上,我要努力克服這一弊病,爭取做到真正地還課堂於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並正確、規範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透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田老師出色的口才文筆。

  教學過程:

  一、品讀師恩的難忘

  師:同學們,人的一生會感受經歷過很多“情”(板書:情),你能說說你知道的哪些情嗎?(相機板書)(這些情,是有階段性的。)(交流)

  師:親情是我們一出生就已經伴隨我們成長了,愛情是等我們長大後會遇見的,有一種情是伴隨我們成長的,是哪種?(指答:師生情)是的,師生情也是刻苦銘心的,它不僅伴隨著你們成長,同時也讓教師深深烙刻在心中。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對師生,感受他們之間濃濃的師生情誼。(板書:1師恩難忘)

  師:一起讀題。(指名讀,齊讀)(指導讀出難忘的味道來)

  師:課文預習過了嗎?我要來考考你們了。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你對他了解多少?

  師:這篇課文原來還有一個題目,名字叫--《老師領進門》,你們知道下句是什麼嗎?現在我想問問你們,如果你們是編者,為什麼要把這篇課文的名字改成這個?說說你們的看法。

  師:是的,改了名字之後,能更好地突出“難忘”(“難忘”加點)

  總結:同學們,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師,讓劉紹棠難忘至今,可是他真的普通嗎?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理解詞語,讀通課文

  師:課文預習過了嗎?好,我現在想問一下,讀了兩遍沒有?讀三遍的呢?其實我現在最關心的不是你們的書有沒有讀好,而是你們對生字和詞語的掌握情況。

  (出示:姥姥炊煙歇歇腳唸叨恍如驚醒滋潤柺杖)

  注意:“唸叨”中的“叨”讀輕聲,“醒”的寫法。

  指讀,齊讀,描紅

  師:把這些詞語帶進課文,好好地讀讀課文。

  指名讀,齊讀。

  過渡:同學們,課文中有這樣一個詞語(板書“叩拜”)

  師:誰來讀讀這個詞?

  (指名讀,再齊讀)

  師:讀著這個詞,你想到了什麼畫面?

  師:同學們想得非常好!我們中國的漢字就是這樣神奇,有的詞讀了讓人想到一幅畫,有的詞讀了讓人想到一個動作,有的詞讀了讓人想到一種情境。(板書“戛然而止”)

  師:請大家讀一讀這個詞語,注意“戛”這個字,看它與哪個字差不多。

  預設

  生:“戛”與“嘎”差不多,一個有口字旁,一個沒有。

  (師板書“嘎”)

  師:“嘎”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可是這個口突然就沒有了。(擦掉口字旁)

  你能猜到“戛然而止”的意思嗎?

  師:對,“戛然而止”就是突然停止的意思。“戛然”就是突然的意思。一起來讀這個詞語。(指讀、齊讀)

  師:從課文中找到這個詞,默讀它前面的文字和後面的文字,想想為什麼作者的思緒會戛然而止。

  生交流

  師:課文中有不少描寫田老師或者是田老師課的詞語,找出來讀一讀。

  (出示: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身臨其境、春雨點點、深深感謝、恭恭敬敬)

  師:是的,每當作者想到田老師,想到田老師上的課,就會想到這些詞。

  (手勢示意學生讀詞,生齊讀)

  師:長大後,作者成了了不起的作家。每當他取得成績,受到表揚,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田老師,想到這些詞。

  (生深情地齊讀這些詞)

  師:同學們,文中說田老師的文筆與口才都很好,你們說說,“娓娓動聽”這個詞是描寫田老師口才好呢,還是文筆好?

  生:(齊)口才好。

  師:那麼,說一個人口才好除了“娓娓動聽”,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

  (出口成章、對答如流、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師:說得好,娓娓動聽、出口成章、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用這些詞來讚美我們的田老師一點也不誇張。同學們,請拿起筆,儘量多地用上這些詞,向大家介紹一下作者心目中的田老師,介紹一下田老師上的課。

  (生自由練寫,三四分鐘後)

  師:誰先來?用你的描寫把我們帶進田老師的課堂。

  (生交流,師評價)

  板書:師恩難忘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2、透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透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瞭解本課的點面結合、直接描寫、側面描寫的寫作手法

  課時安排:1課時

  一、整理脈絡

  師:同學們,昨天是開學第一天,課文中的田老師就給我們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印象。你能用上這些詞語,說一說田老師給你留下的印象嗎?

  (出示: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身臨其境、春雨點點、深深感謝、恭恭敬敬)

  師:課文中用了這些詞直接描寫出田老師課堂的引人入勝,(板書:直接描寫)那麼你還能從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師課堂的引人入勝。

  師:在這裡,作者用他自己的入神烘托出田老師課堂的引人入勝,這樣的寫作手法叫什麼呢?(板書:側面烘托)

  師: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想一想,如果給這篇課文分分層,你能依據什麼來分?看看從哪兒到哪兒是寫開學第一天的事的。

  生:第3~6自然段。

  師:他說第3~6自然段,有多少人和他一樣?

  (生紛紛舉手)

  師:但是第8自然段的開始有這樣一句話:“有一年我回家鄉去,

  在村邊遇到了老師,他拄著柺杖正在散步。”我們一起讀一下---

  生:(讀)有一年我回家鄉去……

  師:慢一點,你要讀出東西來。

  (範讀)有一年我回家鄉去---

  生:(齊)有一年我回家鄉去……

  師:這說明前面都是作者的---

  生:回憶。

  師:課文第3~7自然段應該是寫小時候上學的事,8、9自然段是寫40年後的事。這樣,我們把課文分成了三段。請用“∥”在文中標好。

  二、感受師恩

  師:課文的第二段最長,也最難懂。請你們先練讀一遍,稍後我找人讀,看誰能讀好。(生練讀)誰來讀給大家聽?讀的人要儘量把我們帶進田老師的課堂,就像在聽田老師講課一樣。聽的人也要會聽,怎樣才叫會聽呢?如果你能把人家讀的幾段話聽成一段話,把那一段話變成一句話,最後再說出來,那麼你就是最會聽。你最先舉手,好!第一個讀的機會被你抓住了。

  (多名學生讀書)

  師:我現在想問一問,你把這幾段話聽成了怎樣的一句話?這難度大了,會不會聽就在這地方顯出來了,本領就在這裡看出來了。好的,請你先說。

  生:這一段給我的感覺是田老師的口才很好,而且文筆也很好,課上得也很好。

  師:真會聽,你聽得好,說得也好。

  生: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聽到了很多引人入勝的故事,感到田老師非常會教書。

  師:對,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聽到了很多引人入勝的故事,感覺到這位老師口才非常好,非常會上課。還有誰,聽成了怎樣的一句話?這個能力要鍛鍊的,我們會聽就表現在能不能把幾段話聽成一段話,最後把一段話再變成一句話。

  生:田老師上課非常生動,每上一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師:那麼作者在田老師的課堂上究竟得到些什麼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到字裡行間去找一找。

  (生默讀靜思)

  師:好,誰來告訴我究竟學到了什麼?(生無語)“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這是一首詩,是什麼時候學的?

  生:一年級。

  師:這首詩對我們小學生來說,就是什麼?

  生:我們學到了知識。

  師:對,這首詩對作者來說,就是知識。因為在這之前作者不會這首詩,現在會了。還學到了什麼?

  生:學到了道理。

  師:從哪裡看出的?

  師:你能告訴大家是什麼道理嗎?

  師:對,要愛護環境,要愛護花草樹木。正因為大家的愛護,這兒後來成了--大花園

  師:有兩個句子,我建議同學們一起讀一下:你折一枝,他折一枝,

  後面歇腳的人就看不到花兒了。(生讀)還有“後來,這兒的花”---

  生:後來,這兒的花越開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師:讀出了什麼?

  生:我讀出了人人都要愛護花草。

  生:我知道這兒後來能成為一座大花園,是因為有了人們的愛護。

  師:還有呢,在田老師的課堂裡除了知識、道理,還有什麼?

  生:還有文學,課文中說田老師在他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師:是的,同學們請看這句話。(課件出示:我在田老師那裡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自由地讀讀這一句。(生自由讀)如果說一個故事讓我獲得了一份知識,那麼上千個故事,我就獲得---

  生:上千份知識。

  師:誰能用上“如果……那麼……”說一說。

  師:老師的故事如春雨點點,還記得那首描寫春雨的詩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老師的教育就像這春雨,悄無聲息,飄進我們的心田,再來讀讀這一句。

  師:在密密的春雨中,在細細的春雨中,知識的種子在發芽,在長葉,感受到了嗎?再來讀。

  師:同學們,在這裡,作者寫道劉老師給他講了千千萬萬個故事,但是這篇文章中,寫了幾個故事?

  師:這種寫作手法叫什麼?(板書:點面結合)在寫人物時,如果把什麼事都寫下來的話,你能記住嗎?對的,所以要有所選擇地寫一兩件典型的示例,這樣才能讓別人記住。

  師:劉紹棠今天能有如此大的成就,與田老師的教導分不開,所以想起田老師,想起田老師講的故事,那是感激,那是幸福。讀“我在田老師那裡”---

  師:40年來,我不能忘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所以我回到家鄉,在村邊遇到田老師,仍像---

  師:感謝田老師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學的種子,,播下知識的種子,播下做人的種子。作者40年後見到老師,仍像小學生一樣向他敬禮。我現在想問問你們,假如,你將來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你見到你的小學老師,你會怎麼做?

  師:假如你將來成了江蘇省的省長,你見到了你的小學老師,你會怎麼做?

  師:一切都在這深深一躬裡。假如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見到你的小學老師,你會怎麼做?

  師:聽到你們這些話,我們做老師的該感到欣慰。同學們,讓我們真誠地對老師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身難忘!”

  齊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師:讓我們從心底裡發出這樣的聲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身難忘!”再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師:好,下課。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

  2.瞭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積累詞彙。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重點難點:

  1.瞭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按不同方面把課文分為兩部分,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各部分寫具體的。

  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松鼠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溫習舊課,匯入新課

  1.學習了第9課,我們瞭解了一位生活在海洋中的非常龐大的動物朋友──鯨,誰能概括地說一說:“你都瞭解了鯨的什麼?”

  2.今天我們再來結識一位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朋友──(課件出示松鼠圖片)

  二、檢查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通讀順,並讀準生字詞。

  讀後出示生詞,指名帶讀。

  馴良 乖巧 矯健 榛子櫸實 帽纓舵 蟄伏 苔蘚狹窄 勉強 櫟樹 褐色 敏捷 機警 警覺

  2.說說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圍繞提示,自讀自學

  1.出示自學提示

  2.全班交流,讀中點撥

  ①由學生或小組代表向全班彙報,教師引導學生把松鼠的某一方面讀懂、讀完整後,再交流另一方面。指導學生讀出對松鼠的特點和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②教師隨學生的發言板書。

  松鼠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尾巴的描寫,是從形體方面表現它的漂亮的特點;在高處活動、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動、常吃的食物,是從活動的範圍、時間、吃食物方面表現它馴良的特點,從過水、警覺、跑跳、叫聲以及搭窩、窩口設計方面表現它乖巧,最後寫繁殖、換毛、是補充說明其他習性。

  ③用上“先──再──然後”自己說說松鼠搭窩的過程。

  四、朗讀比較,再品語言

  1.讀讀下面一段對松鼠的文字介紹,與課文讀起來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出示

  作者用擬人的寫法、準確的語言把對松鼠的描寫更生動、更形象了。2.放一小段松鼠的影片,再回讀課文,再一次體會松鼠的討人喜歡。

  五、佈置作業

  1.完成指導叢書。

  2.佈置觀察一種小動物,學著課文的寫法,試著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

  板書設計:

  松鼠

  漂亮 馴良 乖巧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找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的有關語段,說說自己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體會作者喜愛白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第6—8自然段,分別想象它們描繪的畫面,從而形成三幅優美的圖畫,能給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中還原畫面,初步瞭解藉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

  【課時】一課時

  【課型】精讀課

  【教學過程】

  板塊一:連結舊知,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看到課題,你想到了哪些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代大詩人杜甫《絕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

  被稱為小杜的杜牧還有一首專寫白鷺《鷺鷥》的詩: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白鷺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詩。在郭沫若看來白鷺也是一首詩,一首怎樣的詩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這篇散文,請大家齊讀課題第1課。

  板塊二:整體感知,初識“精巧的詩”

  1.在單元導讀課中我們已經學習了生字詞,昨天在預習時又進行了鞏固,下面我們聽寫幾個。

  白鶴,嗜好,鏡匣,望哨,清澄

  (1)聽寫

  (2)螢幕出示核對糾錯。

  (3)理解:望哨(站崗放哨;藉助相近的詞語理解)

  清澄(清澈澄澈;有時候我們透過字面去感覺很重要,但是也需要藉助工具書來驗證。)

  2.接讀課文,思考:文中說這是一首怎樣的詩呢?分別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本文394個字,凝練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鷺當作詩來寫的。

  板塊三:想象畫面,具化“精巧的詩”。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1—5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能夠讓你感覺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畫出有關語句並作批註。

  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第五自然段)

  ①追問:精巧在哪?

  (預設: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

  這精巧的僅僅是這四處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②同學們,那麼精巧到什麼成都才能像詩呢?你能從哪個字或者詞讀出來是恰到好處?

  預設:白鷺的大小也正好,顏色也是恰到好處的。從“一分”“一忽”中讀出來的。

  聚焦“一忽”:什麼是一忽?(做動作,就這樣疏忽之間、微乎其微就叫一忽)

  試著讀出你的理解。

  ③看,一絲一毫的改變,都是遺憾。現在我們閱讀這一段,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看,這就是這段話的出處。

  出示:

  東家之女,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師)這樣的白鷺,它身段的大小是適宜的

  (男)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色素的配合是適宜的

  (女)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全部、每一處都是適宜的。

  (齊)我們一起讀——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

  ⑤這一自然段,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簡直就是一幅完美無缺的畫面。讓我們把這幅白鷺外形的畫面定格在自己的腦海中。

  (生看著畫面背誦。)

  (2)課文的第2、第5自然段渾然一體,那麼中間為什麼要插進第3、第4自然段,這兩段是不是多餘的呢?

  (第3、第4自然段並不是多餘的,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用白鶴、朱鷺、蒼鷺和白鷺作對比襯托出白鷺的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適宜。)

  是呀,有多少人見過白鷺呀!可往往因為常見而忽略了它的美。就讓我們再一次跟隨文字走近白鷺的身邊好好地欣賞欣賞它如詩如畫的美吧!

  (分組朗讀班齊讀第2自然段;一二小組讀第3、4自然段;三、四小組讀第5自然段)

  過渡:白鷺的外形精巧如詩,此外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像畫面一樣的詩呢?

  (3)在清水湖裡有一隻兩隻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裡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出的鏡匣。

  ①句子當中說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能為我們描繪一下你透過這段文字讀出的那精美的畫面嗎?

  那清水田當中一定倒映著——(預設:倒映著白鶴那美麗的`影子,遠處的山被白雲圍繞著,映在水中若隱若現,天上還有幾朵白雲在那飄,十分美麗。)

  ②相信你也能為我們讀出這樣的精美,讀——

  齊讀。

  ③畫面中的白鷺真的是在釣魚嗎?那我們換成“啄魚”“捕魚”好不好?為什麼?

  出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現在我們再回到白鷺的畫面,看從這樣的畫面當中,你又能感覺到怎樣的心情呢?試著讀出這種感覺。

  就這樣,白鷺站成了一幅畫,釣起了一首詩,我們一起像它這樣閒適地愜意地讀一讀這段話吧。讀——

  ④現在你可以給這首詩起個名字了吧?

  小結:剛才這樣我們抓住“釣”這樣看似平凡的字眼,邊讀邊想,讀出了文字背後的畫面,又從畫面當中讀出了心情,走進畫裡,讀出詩來。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7、8兩段,看你能讀出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讀出怎樣的心情?

  交流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不是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上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①交流看到的畫面。

  ②白鷺真是在望哨嗎?那是在做什麼呢?

  ③這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①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畫面面前沒有人的心是平靜,沒有人的心會煩躁,所有人都會感覺清澈透明,所以白鷺就是清澄,清澄就是白鷺,我們再讀——

  ②你想給這樣的畫面起一個怎樣的名字呢?

  4.我們相信白鷺怎麼看都是畫,怎麼讀都是詩,是一首精巧的詩,讓我們配著音樂合作讀讀這幾個自然段。

  同學們,一靜一動皆有韻,一花一鳥總關情。所以——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裡的散文詩。

  板塊四:領悟表達,拓展深化

  1.同學們這便是郭沫若筆下的白鷺,大家看這是另一篇文章當中對白鷺的介紹,請同學們自己快速地讀一讀。對比課文中的寫法,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白鷺,簡稱鷺,也稱鷺鷥。體長60釐米左石星紡錘形。鷺鳥的身體特徵是嘴長、頸長、腳長和爪趾長,體態纖瘦。全身羽毛白色,背部、肩部和前頸的下部著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狀的長飾羽,所以被稱為“蓑羽”。白鷺臉部裸露部分為黃綠色,嘴黑色,脛與腳部也呈黑色。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若學生都喜歡第一種,可以這樣來引領:如果要讓你選擇其中的一段,根據他去野外尋找我們沒有見過的白鷺,那你如何選?)

  小結:第1種寫法說明具體,第2種說法飽含深情。

  2.如果你喜歡第1種,可以嘗試著把本文變成這樣的表達方式說一說,若喜歡第二種,可以讀讀《石榴》。這是選做作業。

  3.必做作業是背誦《白鷺》。

  板書設計:

  1.白鷺

  色彩——水田閒釣

  身段

  身段——黃昏低飛

  (靜)(動)

  一首精巧的詩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9

  知識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成吉思汗的內心世界的變化。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以讀促悟,抓住鷹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變化理解課文內容。

  2、透過剖析重點詞句及聯絡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

  3、能夠仔細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有把對課文的理解感悟用語言表達出來與其他同學交流的願望,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習偉人和身邊普通人對待錯誤的態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靜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成吉思汗四次接水時都被鷹撞翻了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體會“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這句話的含義,讓學生懂得遇事要冷靜。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匯入新課

  1、回顧舊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課文《成吉思汗和鷹》,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哪一位同學願意來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要說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匯入新課: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成吉思汗和鷹》的故事。板書課題。

  3、現在快速讀課文,思考:成吉思汗是個怎樣的人?鷹又是怎樣的鷹?成吉思汗和鷹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4、說一說對成吉思汗、鷹及他們之間關係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這隻鷹是成吉思汗最喜愛的鷹,也是一隻訓練有素的鷹,它是成吉思汗的寵物,也是他的朋友,可為什麼成吉思汗要把它給殺了呢?他是在什麼情況下殺掉鷹?下面我們就來細細研讀文字。

  二、走進文字,研讀課文

  1、請默讀課文,快速找到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結合上下文,想一想成吉思汗心裡想什麼,鷹心裡在“想”什麼。用標出重點詞體會成吉思汗和鷹之間的密切關係。

  2、用學習“第一次打翻水”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找出第二次、第三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想一想此時此刻成吉思汗心裡想什麼,鷹心裡在想什麼?

  3、學生演講稿、這個部分要怎麼讀?成吉思汗在忍無可忍的時候,他又接滿了第四杯水,鷹是怎樣做的?成吉思汗是怎樣做的?這段話該怎樣讀?要讀出變化的語氣來。

  4、鷹是他自己馴養的,為什麼射死它呢?難道是成吉思汗不喜歡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學生讀課文10——18自然段。

  5、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鷹撞翻的內容,指導讀書,體會人物的心情是怎樣變化的。請同學們從這部分內容中找出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段落。從中你讀懂了什麼?成吉思汗可能會怎麼想呢?

  6、教師小結。

  三、昇華認識,明白道理

  1、渴極了的成吉思汗雖然氣急敗壞,但他仍然要繼續尋找水源,當他爬到了岩石頂,一下子全明白了,他看見了什麼?明白了什麼?

  2、學習課文最後一段。面對錯誤,成吉思汗有什麼想法?有哪些行動?對你有什麼啟發?

  3、想一想:成吉思汗回到駐地,從獵袋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隻鷹,他會怎麼做?會對自己的將士說什麼呢?寫一寫。

  4、小結:成吉思汗面對錯誤的發生,他“懊悔不已”,但是沒有一味的“苦惱”,而是積極面對:不找藉口,積極彌補過失,並善於從錯誤的經歷中吸取教訓。

  四、課堂延伸,設定作業

  從下面的作業中任選一項來完成。

  1、學習《成吉思汗和鷹》一課,有什麼認識、感想和體會,認真組織語言寫一篇讀書心得。

  2、蒐集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錯誤,採取的不同態度的材料,擴大閱讀量,經驗。

  板書設計:

  成吉思汗和鷹

  成吉思汗 →怒→殺 鷹

  被營救

  後悔

  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

  認識錯誤、吸取教訓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0

  一、學習目標:

  1、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3、讀後拓展,模仿創編。

  4、選擇背誦喜愛的一個小節。

  二、教學方法:

  1、讀中感知詩的意思,讀中感悟詩的情感。

  2、品詞析句,體會“濃濃的鄉情和深深的母愛”。

  3、運用“導學案”“獨學、對學、群學”“小組合作探究、課堂展示激勵”“當堂檢測、拓展延伸”的學習方式來完成學習目標。

  三、教學步驟:

  1、揭示課題,出示目標(1分鐘)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現代詩《斗笠》,本節課我們的學習任務是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讀後拓展,模仿創編,選擇背誦喜愛的一個小節。

  2、檢查預習,反饋情況(4分鐘)

  師:上節課我們進行了預習,下面請小組以對子的形式檢查預習情況,並把檢查結果填到表格中。

  (學生檢查,教師巡視)

  3、小組合作,完成任務(10分鐘)

  師:同學們預習得很好,接下來運用獨學、對學、群學的方式解決導學案中的疑難問題,完成之後,請組長來領取任務。

  任務一:你認為哪些詞句最能表達出深深的母愛,濃濃的鄉情?為什麼?請你有感情地朗讀。(1-3小節)

  任務二:你認為哪些詞句最能表達出深深的母愛,濃濃的鄉情?為什麼?請你有感情地朗讀。(4-5小節)

  任務三:放聲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任務四:放聲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任務五:背誦你喜歡的一個小節。

  任務六:仿寫喜歡的小節。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組長領取任務後,小組分工合作,準備展示)

  期待你們精彩的表現,開始吧!

  4、全班展示,評價拓展(20分鐘)

  (品析詞句的小組根據需要,展示的同時相機板書)

  師:剛才,不論是同學們聲情並茂地朗讀、繪聲繪色地品析,還是充滿稚氣的仿寫,我都感到了那份深深的母愛,濃濃的鄉情。是啊,母愛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語,母愛是漂泊天涯的縷縷思念,母愛是兒女成長的殷殷期盼。所以,不論我們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還有一位每時每刻都牽掛我們的母親。

  俗話說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敢挑戰課堂檢測嗎?

  5、課堂檢測,鞏固新知(5分鐘)

  (1)小組pk誦讀詩歌(兩組內相同號pk),結束後把檢測評價寫到黑板上。

  (2)機動環節:學生點評(1-2名學生)

  師:第( )小組的同學用團結和智慧奪取了本節課的冠軍,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1

  教師思考:

  《詹天佑》,文章以人物的名字為題,重點記敘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蹟-----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為讀者勾勒出了一位傑出愛國工程師的高大形象。文章層次清晰,內容生動,字裡行間流露著對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讚頌,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優秀教材。全文圍繞“傑出、愛國”而展開,教學時應以此為線索,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具體事例,結合重點的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設計特色:

  抓住“主線”分組探究創造實驗朗讀感悟

  課前準備:

  1、師生蒐集關於詹天佑的相關資料。

  2、準備好多種做開鑿隧道實驗材料。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瞭解傑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它們的含義。

  3、結合具體事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詹天佑的傑出才華和愛國精神,同時在他的科學態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啟迪。

  4、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動手實驗的能力。

  5、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訓練思維,發展語言。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直接匯入

  教師板書課題

  詹天佑,齊讀,確定學習內容。

  二、檢查預習,梳理定標

  1、師生交流課外資料

  學生首先彙報,教師投影:詹天佑簡介(詹天佑,中國鐵路製造第一人……)

  2、學生彙報課文預習情況

  教師引導學生從剛才談的詹天佑放棄外國的榮華富貴回國工作,後來修築灤河大橋,還有在工作中的嚴肅認真,體會詹天佑的傑出和愛國,然後引導學生找出具體事例來表現詹天佑是一個即傑出有愛國的工程師。

  三、討論交流,彙報點撥

  1、速讀課文,理清脈絡

  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具體事例,教師概括,課件展示:接受任務、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2、分組合作,問題探究。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事例,自己喜歡的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

  教師在合作前提出明確要求:

  (1)要抓住具體事例,結合自己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說明自己的問題。

  (2)組內成員應明確分工,有組織,有秩序,確保合作高效。

  3、彙報交流,深悟感情。

  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彙報,並與其他學生一起,針對該組的學習收穫,給予補充,評價。及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並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學生演示:中部鑿井法、人字形線路後,課件展示。)

  四、情景激發,拓展思維。

  1、創設情景,激發感情

  教師放映片斷:京張鐵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國上下歡欣鼓舞,詹天佑在許多年後,來到長城,遠望京張鐵路,感慨萬千……(電影《詹天佑》片斷),激情引發,讓學生想對詹天佑說些什麼,對自己說些什麼。透過深入挖掘文章內容,創設新的學習情境,加深了對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學生在充滿創意與激情的表現裡,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薰陶。

  2、學生練筆

  將對詹天佑說的話寫下來。

  五、課外延伸,深化感情

  佈置學生蒐集我國曆史上愛國英雄人物,準備“愛國英雄事蹟展”。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2

  《鯨》(五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七冊)是一篇閱讀課文,透過這篇文章的教學,要求學生了解有關鯨的知識,能給課文劃分段落,初步瞭解一些說明事物的方法。教學時,老師先範讀課文,請同學思考課文中講了哪些有關鯨的知識,然後各小組討論。這是本節課小組成員之間的第一次合作。老師在板書交流、總結的要點之後,表揚並獎勵回答問題完整的小組。

  在教本課的第一個知識點“鯨有多大”時,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說明事物的方法,我將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切塊分割。默讀第一自然段,看看鯨到底有多大,每個小組的4號同學用數字來說明,3號同學透過對比來說明,1號同學思考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在小學階段,讓學生了解說明事物的方法即可,所以設計這一段的教學時,我注意針對各小組中不同層次同學的請胯骨內,由易到難,讓他們既瞭解說明事物的幾種方法,又認識到這樣寫的好處。這樣,差、中、優三類學生盡其所能,各有所獲。在老師總結時,所有的學生對這段內容都已瞭如指掌。

  ____“鯨是哺乳動物”這一知識點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由老師講解。而以下關於鯨怎樣吃食,怎樣呼吸,怎樣睡覺和生長的情況,則是圍繞鯨的生活習性來寫的,這四個方面在寫法上有相近之處,所以我又將這部分教學內容進行了如下分割。

  ____自讀課文第4~7自然段,各小組的同學對號入座,做相應的題目(學生的編號與題號相對應)。

  ____1、鯨用什麼呼吸?說明了什麼?鯨怎樣呼吸?

  ____2、鯨主要吃什麼食物?鯨怎樣吃食?

  ____3、鯨的生長情況怎樣?

  ____4、鯨怎樣睡覺?

  ____以上設計,針對各合作小組1~4號學生的特點提出,讓優生做較難的題目,差生做最容易的題目,然後組成“專家組”討論,將自己分得的題目得出正確答案後回原組交流,這樣,小組的所有成員就有機會掌握全部內容。

  ____在“專家組”討論時,老師巡迴指導,瞭解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為最後的課堂小結和課後分類輔導收集資訊,這節課的教學效果很好。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3

  【內容簡析】

  本文是一篇精讀課文。它選自我國明代著名作家施耐庵的長篇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第二十三回。課文記敘了武松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機敏的英雄氣概。

  課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武松上岡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表現了武松倔強無畏的英雄氣概。第二部分講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經過,突出了武松沉著機智、勇敢豪邁的形象。

  課文故事性強,語言生動準確,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適合學生閱讀的好文章。但因為它選自古典名著,使用了一些古代白話文的詞語,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輔導學生掌握理解語言的方法與策略,使他們能自行讀懂課文。

  文中配有三幅插圖。第一幅展示的是武松在山神廟前看榜文的情景。第二幅展示的是武松與老虎相持相搏的情景。第三幅展示的是武松使盡平生力氣將老虎壓在下面舉起拳頭痛打的情景。這三幅圖有利於學生把握情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以讀為主,開展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在讀中瞭解故事的經過,在讀中感受語言的準確與精練,在讀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在讀中感悟武松的英雄氣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武松打虎的經過,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2.指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中武松打虎場景的精彩描寫,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打虎的經過,想象武松打虎的精彩場面,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魅力。

  3.輔導學生自學生字詞,掌握要求會寫的7個字,引導學生結合語言環境或使用工具書理解字詞的意思,提高學生語言的理解能力。

  4.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欣賞語言感受語言的魅力,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激發學生主動閱讀名著的興趣。

  【重點難點】

  武松是怎樣打死猛虎,從而體會武松的勇敢無畏的英雄氣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1.同學們,誰能說一說我國有哪四部小說被稱為“四大古典名著”?

  2.這四部小說可以稱為我國古代文學中的瑰寶。那麼,大家對《水滸傳》這部小說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呢?

  3.《水滸傳》中有個著名的打虎英雄叫武松。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武松打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以及不理解的詞句。

  2.透過查字典、或結合語言環境、或與同學討論,理解詞語的意思,掃清文字障礙。

  3.交流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詞。

  (2)說說下面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①生詞的解釋。如:咆哮 酥軟 尋思 奈何 兀自氣喘 動彈 就勢 印信 榜文 杖限 時辰 知悉 袒開 踉踉蹌蹌 說時遲,那時快 霹靂 納定

  ②與現代文意思有所不同的詞句解釋。如:大蟲 偷出手來 方知端的有虎 武松把只腳望大蟲面門上、眼睛裡,只顧亂踢。 翻將下來 攛將下來 掀將起來打將下來 欲待 卻待 須吃 怕甚麼 綰在肋下 那大蟲吃武松奈何得沒了些氣力

  (3)把自己學到的、悟到的文言知識歸納整理並記錄。如:翻將下來中的“將”(助詞)加在動詞後,無實義。

  三、再讀課文,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1.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課文講的是什麼事?

  3.小組討論思考題並用概括的語言說一說。

  4.全班交流並評價同學各自歸納的主要內容。(主要內容見《教參》)

  5.吸納別人的優點,整理自己的筆記。

  四、探討交流,理清結構。

  1.默讀課文並思考:

  哪幾段是寫武松打虎經過的。其他段落寫什麼?

  2.理清文章思路,用概括的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德國小姑娘烏麗娜在麗江的故事,帶給我們回味無窮的審美感知。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並運用。

  2、聯絡語境理解詞語,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從”我”和烏麗娜數橋這件事中,想象”水”和”橋”給麗江帶來的美,體會烏麗娜對麗江古城的熱愛以及”我”和烏麗娜的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都說是水給麗江帶來了美麗……”這一段。

  教學重難點

  從具體的詞句中體會麗江的美,體會烏麗娜對麗江古城的熱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同學們,金色的讀書年華,留給我們無數美好的珍藏,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同學,還有同桌。在這些同學中,你和誰的友情最深,能簡要地談談嗎(引領學生以難忘的友情為主題,進行口語交際)

  2、齊讀課題,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我”和烏麗娜怎麼樣,課文講了”我”和烏麗娜的什麼事,從這件事中能體會到什麼……)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並運用。

  2、初讀課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出示自學指導一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本課的生字,新詞不少,相信同學們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學會本課的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自學生字,詞)

  3、檢查學習生字的情況。

  學習生字,從音,形,義三方面指導。

  ①音:注意區分平翹舌音,如”酥”“詫”“捶”“宅”。

  注意多音字”娜”。

  ②形:注意區分”宅——詫”的字形。

  ③義: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如果與課文理解緊密相關就留到後面隨文學習。

  四、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出示自學指導二

  再讀課文,說說文章講述了什麼事?並試著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初步解決下面的問題:課文講了”我”和烏麗娜的什麼事古城麗江給”我”和烏麗娜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2、概括主要內容。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聽寫生字詞。

  2、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聯絡語境理解詞語,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從”我”和烏麗娜數橋這件事中,想象”水”和”橋”給麗江帶來的美,體會烏麗娜對麗江古城的熱愛以及”我”和烏麗娜的友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都說是水給麗江帶來了美麗……”這一段。

  三、品讀課文,解疑感悟

  (一)回顧課文講了”我”和烏麗娜的什麼事?

  (二)從課文對”我”和烏麗娜數橋這件事的敘述描寫中,你體會到什麼?

  1、體會麗江的美。勾畫出描寫麗江的句子,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

  老師點撥以下幾點:

  (1)整體描寫。

  ①扣住”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體會古城富有情趣的佈局美。

  ②扣住”一千多年的歷史”和”四方街的建築特點”體會麗江城的古味。

  (2)區域性描寫。

  “水”和”橋”給麗江帶來的美。

  ①”水”:水的特點是什麼

  清亮:扣住”倒映著白牆灰瓦,還有那在水邊浣洗……特別好看”理解。

  活躍:扣住”流下來”“冒出來”“嘩嘩譁”“汩汩汩”“穿行”等詞語理解。

  ②”橋”:橋的特點是什麼(林林總總)”林林總總”什麼意思(形容繁多)

  橋林林總總體現在哪些方面

  數量多:354座。

  樣式多:石板橋,木板橋;石拱橋,木拱橋;單孔橋,雙孔橋,多孔橋。

  材料多:石頭,木頭。

  雕刻豐富:有東巴象形文的吉祥語,有東巴神舞,還有各種鳥獸花木。

  (3)總結過渡。

  這”水”和”橋”給麗江帶來了什麼又給”我”和烏麗娜帶來了什麼

  2、從具體詞句中朗讀體會”水”和”橋”給”我”和烏麗娜帶來的快樂。

  如”我們流連在水邊,有時候快樂地欣賞著絨絲線似的青苔隨著水波柔柔地搖擺……”

  3、小結:麗江的”水”和”橋”給”我”和烏麗娜帶來了無限的快樂,從這快樂中也讓我們體會到烏麗娜對美麗的麗江古城深深的熱愛,這種熱愛在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找出具體詞句朗讀體會。

  4、學到這裡,你覺得烏麗娜是個怎樣的孩子

  小結:這樣的孩子誰都喜歡,”我”更是與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分別一年後的今天,當”我”看到《麗江古城》的郵票,決定給烏麗娜寫封信,把郵票寄給她時,想一想,在信中”我”會對烏麗娜說些什麼

  四,感悟表達,積累背誦

  1、課文在敘事中寫景,在內容上是怎樣安排的。

  2、背誦”都說是水給麗江帶來了美麗……特別好看”。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習題。

  2、預習《天上的星星》。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5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裹上、瀉下、紅潤、傑作、一截、燃燒。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4、學習按照事物發展順序觀察的方法。

  二、學習準備。

  1、課前可佈置學生觀察日落景色。為了更好地觀察到全過程,可選擇地勢較高處為觀察點。

  2、自讀課文,要求:

  (1)邊讀邊畫出描寫夕照“迷人”的語句,反覆地讀幾遍,並談談自己初步的感受。

  (2)輕聲朗讀具體描寫夕照的段落,邊讀邊想。

  (3)整個夕照過程中,太陽有哪些變化,作者把它分別比作什麼。

  (4)夕陽和我窗外的景物構成了怎樣迷人的畫面。

  三、學時安排。

  兩學時。

  1、第一學時讀通課文,瞭解作者觀察及。寫作順序和方法。

  2、第二學時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四、學習過程。

  第一學時:

  1、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2、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注意9個生字的讀音)。

  3、回憶《海上日出》的觀察和。寫作順序與方法。

  (1)寫了三種不同情況下的日出。

  (2)重點寫晴朗早晨的日出全過程。

  (3)日出過程從天、水色彩的變化、形狀的變化、富有情感的動作三方面寫具體。

  4、《夕照》的作者又是如何觀察與描寫的呢?

  能瞭解到:

  (1)位置的變化——樹梢——樹杈——消失。

  (2)色彩的變化——橘黃色——微紅——紅雲——象熟透的“大石榴”——像一團燃燒的烈火——消失。

  (3)動詞:滑落——穩穩地站——向下溜了一截——出現——消失。

  5、讀記詞語:

  盡情、欣賞、迷人、挺拔、滑落、橘黃色、衰老、瀉下來、鍍上、頓時、晶瑩、紅潤、波光粼粼、雀躍、傑作、踩碎、溜了一截、害羞、樹杈、喜悅、石榴、溢位、矯健、絕妙、宛然、燃燒、油然而生、感慨、黎明。

  6、課後熟讀課文,背誦1——4自然段。

  第二學時:

  1、寫詞語(見上)。

  2、填空:

  開始太陽從楊樹上滑落下去,是____色的;沒有了_____的光芒,這時的陽光下的房頂化作了____,每一片瓦都成了雀躍的____;然後,太陽又向下溜了一截,顏色開始泛出____,如____一般,紅色又變深了,成了小姑娘臉上的____;一會兒,出現在楊樹中的____太陽,漸漸變紅了,像一隻熟透了的____;天色越來越暗,太陽卻越發的紅,宛然一團____。

  3、找出描寫夕照“迷人”的語句體會體會。

  重點體會:

  (1)“柔柔的光瀉下來,給磚瓦房鍍上一層華麗的金黃;房頂頓時化作一汪晶瑩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躍著紅潤的光,變得波光粼粼一般了。”這裡用“晶瑩的湖水”比喻在金色陽光照耀下,整個房頂的景象,每一片瓦都是呈凹陷的拱形整齊地鋪在房頂上,鍍上了陽光起起伏伏的就像光在“跳躍”,整個房頂就像“波光粼粼”的“湖面”了。這句話描述的畫面是靜態的,但瓦上的光波起伏就有了動感,作者用了“跳躍”一詞,更使得畫面生動活潑。

  (2)“這會兒,太陽的臉上開始泛出微紅;輕輕的,如紗一般。”這裡“輕輕的”和“如紗一般”都是寫太陽泛出的紅色很淡,和“微紅”的“微”相照應。

  (3)“光帶著收穫的喜悅從‘石榴’裡溢了出來,映著鑽天楊矯健的身影,在天際形成一幅絕妙的工筆畫。”“收穫的喜悅”是對著前一句的“熟透”的石榴來說的;又圓又紅的太陽掛在楊樹杈上,柔和的光照得鑽天楊筆直高聳的樹幹和枝枝杈杈顯得格外清晰,形狀、色彩、明暗的搭配就像一幅“絕妙的工筆畫”,這幅在天盡頭形成的畫面能引起人無限的遐想。

  (4)“天空的黑色漸漸漫了過來,幾乎要把太陽包住了。太陽則變得越發的紅,宛然一團燃燒的烈火將黑暗照亮。我呆呆地望著這如火的夕陽,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一種激動。”這幾句話描繪出天色越來越暗,而太陽卻更紅了這樣一種特定的自然景象。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重點是抓住描寫夕照的比喻句、擬人句和最後兩節。)

  5、詞語積累。讀一讀自己喜歡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