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描寫愛散文

描寫愛散文

描寫愛散文

  (一)十九歲,我懂了親情

  那年,我十九歲,十九歲的心洋溢著青春的熱情,未來在我的憧憬裡該有多麼美好……

  十九歲,我師範畢業,卻被分配到了最艱苦的小山旮旯,那地方竟離我家幾百裡以外了。為此,我整天愁眉不展,還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偷偷的掉淚。我想不通:我的同窗好友為什麼有的進了城,有的也分到了家鄉,而單單要我去迎接艱辛和痛苦?我怨天尤人,埋怨這個世界太不公平。

  就因為我,一家人都失卻了歡樂的笑聲。母親每天做著我愛吃的菜,一遍遍地來喊我。而我總也沒有胃口,只是躺在沙發上發呆。這樣的過了一會兒,爸爸、弟弟也相繼來喊我。我這才突然記起,原來我不吃飯,一家人全在餓肚子。我忽然明白了我在親人的心中該有多麼重要!我長這麼大,給這個家庭沒帶來一絲的好處,難道還要家人為我而難過?於是,我連忙爬起來,衝了臉,向廚房奔去……

  那年我十九歲,十九歲的心深深懂得:一個人,受到了親人的許多關懷和愛,那麼這個人就是幸福的,他沒有理由讓親人們看到他的悲傷,而應該用堅強和微笑安慰他們。

  十九歲,我懂了親情。

  (二)媽媽,愛你沒有說出口

  媽媽,在兒子的心裡,你無疑是我最最親愛的人,在滾滾塵世裡,有誰能比你更為關心和欣賞你的孩兒?

  媽媽,兒今已三十多歲矣,你可知道我是多麼的想在你的'面前大聲地說一聲:“媽媽,我愛你!”可是,每到你的面前,卻總未能叫出來,是羞於出口還是怕難為情,自己也不十分清楚。卻每次總是留下遺憾。

  媽媽,當我休息日回家時,你總是做我最最愛吃的飯菜,執意給我盛飯,然後端到我的面前來,微笑著一眼眼看著我吃下。媽媽,你的眼神還像我孩提時見到的一樣慈祥和溫暖,媽媽,難道在你的心裡,而立之年的我還是一個孩子?也許,根本就沒有人在媽媽的目光裡真正長大吧!

  可是,媽媽,兒子還不曾在你的視線里長大,你卻漸漸老了。你曾經黑亮的秀髮已有些花白了,你光潔的面龐也悄悄爬上了皺紋,眼睛花了,耳朵背了,連走路也有些蹣跚了,有些像我小小時候學步的樣子了……你用你的愛和溫情養育了你的孩子,卻老了自己……媽媽,每當我見到你依然為生活忙碌的身影,心裡總是湧起無盡的敬仰與感傷,媽媽,我要在心裡默默地說出多少個“對不起”,才能減少我靈魂深處的那些愧疚;我要在心裡呼喚多少句“我愛你”,才能表達出我對你三十多年都沒有說出的愛意。媽媽,我用我拙劣的筆寫著我的卑微的祝福,可是又怎麼能夠報答得了你大海一樣寬廣的恩情呢?

  惟願媽媽健康快樂長壽。

  (三)哭過,才知道

  小時候,和夥伴玩耍,受委屈了,嗚嗚咽咽哭個沒完,只想著父母知道了給些安慰,誰知父母總是告誡說,男孩子不能動不動就掉眼淚。當時並不很理解其中的含義。等到長到少年,知道了堅強、忍耐,就再也不會將淚輕易灑下,求學的艱辛、奮鬥的坎坷也不曾使我失去自以為很男人的堅忍。再後來,工作、戀愛,一切都順理成章,我擁有了聰慧的妻子和可愛的寶寶,生活過得平淡而幸福。一轉眼,已是而立之年,應該平和與成熟才是。誰知,卻總是不能自已,遇到動情之處,竟偷偷哭過幾次,連自己都想不到到底是怎麼了——會這樣孩子氣?

  細想想,卻覺得也很合情理。年少時的意氣風發,青春期的豪情壯志,那種敢作敢為、為理想拼搏的精氣神,到得而立之年,所剩有幾?人情的冷暖,世俗的艱辛,讓一顆紅塵之心傷痕累累。因而,當面對親人、朋友的世間至情,當面對孩子那麼純真的童心,當面對塵世楚楚的可憐與面對生老病死的無助以及那些難得的真善美的細節,當感覺時光不再重來,青春不再重來,所有的做夢的日子不再重來……又怎能不悄然淚下?

  等到哭過,才知道過了青春;等到哭過,才知道真情的可貴;等到哭過,才知道幸福地活著;等到哭過,才知道感恩地生活……

  生活依然平靜如水,但哭過的心已不再浮躁,他知道應該珍惜生命中那些真情的奇葩,以使年老的日子更加馥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