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不行了優秀散文
知識服務,本身需要重運營,高度依賴運營,需要平臺、產品對提供知識服務的生產者進行嚴格的審查、篩選,從而提供足夠好的知識產品給消費者選擇。但在資本壓力與商業利益的刺激下,很多所謂的知識付費產品,不過是微公眾號的簡單升級而已。良莠不齊的知識生產者為了佔領市場而急速擴張自己的平臺與內容,導致其資訊過剩。
這是知識付費的第一個悖論。它並沒有解決資訊過剩問題,其過度開發、快速發展帶來的必然是品質的低下、內容的粗糙。當下的知識付費產品,走的`依然是此前網際網路經濟的模式,用流量、使用者量、市場佔有率來控制市場,滿足自己的商業化需要。這顯然與知識付費的內涵相悖。
而第二個悖論則更加明顯,也更少人能夠做到。知識付費產品除了滿足公眾獲取稀缺、有價值的內容的需求外,更重要的還在於解決人們在碎片化時間狀態下的學習問題。這也是當下很流行的“中產焦慮”。社會的發展,以及科技力量的突破,未來人們不會一輩子只在一個行業、一個企業,做同一份性質相同的工作,因此,人們對於再教育,或者說終身學習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但顯然,回到學校再學習的成本太高,代價太大,於是,碎片化學習提供了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