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超市的樂趣記敘散文
週末和妻子一道逛超市,已成為習慣。
先前,到了超市,妻走在前面,我推著購物車跟在後面,從三樓轉到二樓,從服裝、美容、冷凍食品到鮮肉、禽蛋、果蔬,一圈又一圈,一處又一處,每次進出超市都要二個多小時。別看她散步時間長一點兒就腰痠背痛,在超市裡面精神特好,一點兒也不覺累。反倒是身強力壯的我吃不消了,開始是直著身子,接著是貓著腰,再接著就是整個身子都伏在手推車上了。
尤其感覺無聊的是,妻在忙著找這找那,選這選那,我在一旁無所事事,只好看川流不息的攢攢動動的頭,看擦身而過的形形色色的`臉。時間長了,甚覺乏味,簡直有些視覺疲勞。何況無所用心,噪聲亂耳,頭腦麻木而又空洞。偶或遇見熟人,第一圈照面打打招呼,第二圈見面彼此乾笑,第三圈再碰面就不知如何是好,很是尷尬。
孩子不在身邊,家裡只有我們夫妻倆。妻子出門要我陪,我當然責無旁貸。說實話,我不怕陪她去超市,就怕她一進超市便如回了家一樣。只要出了超市,即便每次採購了大袋小袋的,拎在手上沉甸甸的,但我的感覺總比在超市裡輕鬆多了。我願意陪她去超市,但怕陪她逛超市。
一次,在超市圖書賣場看到出售口袋書,深紅封面的,堆積如山,便隨手翻閱了起來。這些書,別看體積不大,字型很小,但是裝幀考究,印刷質量莽不錯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著,應有盡有,眼花繚亂。我正看得起勁,妻喊我走。三元八角一本,我信手選了《最美的詩》等幾本書放進車裡。到了服裝區,她在一件一件慢慢地看,物色著她的鐘愛,我就邊推車子邊興致勃勃地看起書來。等我看了小半本書後,抬頭不見她的身影,趕緊推著車子繞著貨架找人。在蔬菜水果區,她又陷身其中。我就將車子停靠在狹窄的櫃檯之間的通道一側,捧著口袋書,津津有味地看。身邊人來人往,耳畔聲音嘈雜,但我的眼前卻是優美的文字,我的思想已經進入那如詩如畫的境界。我的心中靜如止水,只有大師的語言不時地如風掠過,泛起層層漣漪。就這樣,她完成了採購,我讀完了一小本書,各自都心滿意足,凱旋而歸。
這以後,只要妻子有大量購物的計劃,我都要買幾本口袋書,邊走邊看。妻有些不解,竟然笑道:“你這人也真怪!在家都不看書,進了超市還看得那麼起勁,做秀不?”她哪裡知道?在家不是上班,就是上網,確實很少看書,但都是有事可做的。在超市,不購物,不看書,實在閒得無聊。況且,超市環境雖然喧鬧,但在大家的作品裡,人竟如飲醴酪,似品名茗,陶然世外,飄然若仙,大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感覺。陶淵明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境界,平時很難理解,此時卻體會最深。於是,我對毛澤東小時候經常特意到菜市場看書的做法有了身同感受。
從而,陪妻子逛超市,在我便又多了一層新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