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彙總5篇

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彙總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透過摸、量、滾、比等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提高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3.產生探索的興趣,發展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膠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關於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猜謎: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哪邊挨地都會滾。

  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並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2.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並說說發現了什麼。

  3. 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著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4. 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

  5. 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生的現象。

  6.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7.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裡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8.觀看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探索5的分合,知道5分成不同的2份有哪幾種。

  2、運用分合經驗進行分合並用數字符號進行記錄。

  活動準備:

  數的組成卡 雙色圓片若干 作業紙和記錄紙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探索5的分合,知道5分成不同的2份有哪幾種。

  難點:運用分合經驗進行分合並用數字符號進行記錄。

  活動過程:

  一、遊戲 匯入

  1、《碰球遊戲》:小朋友我們來玩個《碰球遊戲》並出示數卡4。

  2、複習2、3、4組成你們知道2分成不同2份有幾種分法嗎?是怎麼分的呢?教師出示2的組成卡。

  同樣方法複習3、4的組成。

  二、學習5的組成

  1、今天讓大家猜猜5分成不同的2份有幾種分法?到底對不對,我們自己動手試著分一分。

  幼兒取5個圓片,互相檢檢視取得對不對。再讓幼兒觀察圓片的顏色。

  2﹑ 幼兒玩撒圓片遊戲。

  小朋友請將手裡的圓片輕輕撒在桌子上,在看有幾個是黃色、幾個是紅色,然後再按作業紙上要求記錄下來。

  3、教師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撒圓片的結果,幼兒講述教師記錄,最後齊讀一遍。

  4、給5的組成按順序排排隊。

  小朋友請你們來給5的組成從小到大排排隊,誰排第一呢?幼兒操作

  三、遊戲《猜猜看》

  教師:我手裡拿5支鉛筆,分別放在兩隻手裡,藏起一隻手,讓幼兒猜藏起幾支鉛筆。

  幼兒回答集體檢查是否正確。

  四、幼兒操作剛才小朋友猜的非常正確。下面有兩個小朋友比賽滾小球,請小朋友幫忙記錄一下好嗎?

  1、出示操作紙 教師講解示範第一幅圖,請小朋友開始操作。

  2請做完的幼兒將作業送到老師這裡來,集體檢查。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動體現了《綱要》精神,讓幼兒在遊戲中鞏固舊知識和學習新知識。同時還注重幼兒獨立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本次活動,教師透過《碰球》遊戲來鞏固幼兒以前學過的知識,再以遊戲匯入到本次活動,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願望。在學習5的組成新授部分,教師讓幼兒透過玩圓片自由探索5的組成。此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教師引導幼兒在玩中探索5的組成,並將玩的結果用語言表達,再用數字作記錄。在此環節中幼兒能積極參與,表現出一定的活動能力,使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鍛鍊。但在記錄時,有些幼兒需要幫助。在第三環節遊戲《猜猜看》中,讓幼兒將剛獲得的經驗遷移到新的遊戲中來,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幼兒的興致很高。最後環節幼兒操作,體現了人人參與,也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並且讓幼兒進一步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整個活動教師為幼兒準備了充分的操作材料,並以遊戲貫穿始終讓幼兒在動動玩玩中輕鬆獲得經驗。但是在教學中由於我考慮不周且高估了幼兒的能力,在幼兒實際操作中出現困難,這讓我感到自身經驗的欠缺。在以後教學中我一定會考慮更仔細,同時加強研究,爭取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幼兒的學習方法與生活不同於成人,提供給他們的學習內容應有助於其生活與發展,並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因此,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必須遵循幼兒發展規律與特點,滿足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透過幼兒親身參與,直接感知和體驗來學習;對幼兒進行的綜合教育,用整合的觀念和方法組織課程活動。同時二期課改也提出數學生活化。因此,此次活動用逛超市的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得到學習的興趣和快樂的體驗。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消費的過程中,體驗貨幣的價值。

  2、初步認識植物的根、莖、葉

  3、透過討論瞭解錢是大人辛苦掙來的,平時要節約用錢。。

  活動準備:

  不同標價的商品若干、籃子、自制電腦、

  幼兒人手10元(用雪花片替代),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宣佈訊息

  顧佳說: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我開了一家娃娃超市。裡面的東西又多又便宜,歡迎大家光臨。

  顧佳說:我的超市還缺三個營業員,誰願意?

  幼兒自由聘請營業員。

  二、高高興興逛超市

  1、觀察幼兒購買的情況,鼓勵幼兒購買不同的商品。

  2、適時引導幼兒看清標價後再拿。

  3、觀察幼兒付錢的情況,適時引導。

  三、交流分享

  1、你買了什麼商品?(根據幼兒購買的.植物介紹植物的根、莖、葉)

  植物都有根、莖、葉,誰能找到這些植物的根?莖?葉?

  幼兒指認青菜、芹菜、郝菜、蘿蔔、土豆等的根、莖、葉

  2、你買了幾件商品,他們分別是多少錢?

  引導幼兒猜一猜算一算用掉了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

  3、引導:你們想知道我買了什麼嗎?我為我的媽媽買了酸奶,因為酸奶有營養,我媽媽吃了會健康。你們為什麼要買這些東西?

  你們真有愛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平時處處想到我們,關心我們,我們也要想到他們,關心他們。

  4、引導:我們買了這麼多東西,花了不少錢,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呢?

  大人們平時賺錢很辛苦,萬鼎洲講他的爸爸常常要上夜班,王超說:她的媽媽每天要很早出門。爸爸媽媽賺錢這麼辛苦,我們平時一定要節約用錢,對嗎?

  四、與客人交流

  沈一陽:娃娃超市的東西可多了!請客人老師也來逛逛我們的娃娃超市,好嗎?(幼兒邀請客人老師)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幫助幼兒鞏固整點,認識半點,能正確辨別時間。

  2.培養幼兒觀察力和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課件、時鐘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時鐘圖片,引出故事

  這是什麼?時鐘上有什麼?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時鐘?

  二、利用課件鞏固整點,學習半點

  (一)鞏固整點,進一步掌握整點時分鐘、時針的指向。

  (二)認識半點,知道半點時分針總是指向數字6,而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

  三、集體遊戲,鞏固練習

  1.判斷正誤,知道要早睡早起,合理安排時間。

  2.時鐘連連看,引導幼兒將起床、上學、午餐、午睡、放學等圖片與鐘面相連,進一步知道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四、延伸活動:雙休日的時間安排

  1.教師示範演示部分時段自己的活動安排。

  2.請幼兒回家設計一張雙休日時間安排表。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3的組成,會正確認識分合式。

  2、讓幼兒學習用教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和合的過程,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教具玩具熊1個玩具香蕉3個香蕉卡片3個

  2、學具人手一份材料紙蠟筆和若干記號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出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來是3。

  例:今天的小熊家裡來了兩位客人小貓,(出示玩具熊和貓),小熊拿出了幾個香蕉來招待客人呢?(3個),小熊送給小熊1個香蕉,送給小貓2個香蕉。同時用語言表述:3個香蕉可以分成1個和2個,可是小貓說了他們不愛吃香蕉,於是就把香蕉還給了小熊,現在小熊的手裡有幾個香蕉呢?並用語言表述:1個香蕉和2個香蕉合起來是3個香蕉,最後,教師在黑板上貼上卡片香蕉和數字,表示上述分和過程,同時出示分和符號“^”,向幼兒說明分合號及其用途,講解分合號的使用方法,並教幼兒正確用語言表達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來就是3。

  (2)啟發幼兒學習用口語表述其分和關係。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來就是3。

  教師出示3個塑膠球和2個盤子,問:“要把3個球放在2個盤子裡,並且每個盤子裡都有球,應該怎麼放呢,引導幼兒說出3可以分成2和1,再用同樣的方法把兩個盤子的球合起來,表述稱:2和1合起來就是3。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點子房子圖。

  第三、四組,塗顏色。

  第五、六、七組,填空缺。

  3、活動評價。

  讓幼兒根據展示自己做的材料紙進行討論。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篇三:4的組成

  目標:

   1、學習4的組成,知道4分成兩份有三種分法

  2、學習用實物和數字表示這個過程

  準備:

  圓點圖片卡1、2、3、4及分合號;數學練習冊

  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複習2、3的組成

  教師:“上次我們學習了2和3的組成,一起來複習一下吧。”

  2、學習4的組成

  (1)教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4的組成。請小朋友來看一看。”看一看:教師逐一在黑板上畫出四隻桃子,引導幼兒把四隻桃子分別放在下面兩個盤子裡(用筆畫)

  (4可以分成2和2、1和3、3和1)

  (2)請個別幼兒上黑板操作(不會畫桃子的幼兒可以用圓來代替)

  教師:“我們請某某小朋友把黑板上的四隻桃子分放到下面兩隻盤子裡,其他小朋友做小評委,看看他有沒有分對?”

  (3)老師引導幼兒一起觀察操作情況,一起學用完整地話講述分解的圖。

  教師:“我們來看看剛才小朋友分的蘋果對不對?誰能用分合式表示分桃子的事?”

  (4)(教師出示帶有四個小圓片的圖片)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分解四個小圓片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怎麼分蘋果了,老師現在把蘋果換成了小圓片,有誰會分?”

  (5)請個別幼兒來做數學4的分解,其他幼兒一起驗證是否正確。

  二、個別操作

  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知道分桃子時下面要畫桃子而不能用數字來代替,下面有幾條線就是有幾種方法。分解數字時下面就要用數字來表示。

  教師:“請小朋友把練習冊開啟到第25頁,完成4的分解組成及加減法”

  教師:“做加減法時,題目的要求是:右邊每個盤裡原來有4個桃子。小動物們分別拿走了幾個?還剩幾個?聽清楚題目,想好了再做。”

  三、評價幼兒的操作情況

  1、對上課認真聽講並獨立完成作業的小朋友予以表揚。

  2、對能力較弱的幼兒再進行重點指導,直到弄明白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