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施方案> 實用的課題實施方案6篇

課題實施方案

實用的課題實施方案6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題實施方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題實施方案 篇1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反對填鴨式,注入式,教學,解放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人格,發展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已經成為廣大教育者的共識。面向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知識。更重要是掌握方法,學會如何學習,實現有“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在學習上獲得主動,自主和獨立。

  二、課題研究的依據

  1.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知識不是透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獲取知識的過程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建構性的學習過程。是學習所必備的能力,是學習所必須的條件。是學習活動開展的方式,是學習活動組織的模式。

  2.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為主體支配自己權力的意識、能力,集中表現為自尊、自立、自強等自我意識以及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評價的能力等,充分體現了個性化學習。心理學家布希爾指出,創造力的形成離不開個性這一因素。無數事例證明,有個性的人,才有思想,屬於自己的獨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創造。

  三、研究目標及內容:

  1.透過研究,在各學科教學中構建新型自主學習教學樣式及其策略。

  2.透過研究,致力於培養、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地獲取知識、資訊的能力、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資訊的意識和能力。自主學習,使身心得到和諧發展。具體表現為:

  (1)具有獨立學習的意識和一定的能力。即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樹立學好知識的責任感,並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體驗到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感。

  (2)能在自我激勵下不斷學習。這種自我激勵表現為:在學習上有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價值,並奮發自強,不甘落後。

  (3)創造性地學習。不滿足獲得現成的答案或結果,對所學內容能展開獨立思考,進行多向思維,能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到的內容去適應新的財政部,探索新的問題,拓寬自己的視野。

  (4)培養責任感。就自主性的個性層面,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自信與自尊,社會層面,我們主要發展學生對社會價值的體認和形成一定的責任感。

  3.透過,轉變、更新教師的教學觀、質量觀、人才觀等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培養一支科研型的教師隊伍,形成融科學性。

  四、研究物件:

  1-6年級學生

  五、研究方法:

  1.被試的研究方法與組織形式。

  在設計方案時,我們考慮支要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中有關鍵的操作行為,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考慮支建構主義理論(課題理論依據之一)本身的特點,在研究方法上我們採用個案分析法和行動研究法相結合。同時,實施三大策略:學習理論,尋找研究的支撐點;解讀案例,透過解讀,進一步提升理念;總結經驗,在研究中提練本質,對經驗進行系統化。

  2.實驗變數的操作方法

  “教學中開展自我學習”,不僅是在課堂教學中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各種學習活動,更主要的是使學生獲得自主發展動力和能力。對學生而言,主要是獲得理智的挑戰。這裡,“自主”不僅是課堂教學的載體,而更多地看作課堂教學的目標。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等其它課程,新的課程標準都把經歷、體驗、嘗試、探究作為教學目標最為重要的行為動詞。因此,我們也把這一過程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活動中去發現,去經歷,去探究。我們讓自主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根基,成為能力生成的橋樑,成為情感態度價值觀成長的渠道。

  3.變數的控制與觀測

  影響學生學習方式形成因素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我們用定期進行問卷調查、召開學生家長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及時瞭解分析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情況(強調:不僅僅是根據成績的資料)。其中問卷測評形式一般屬於半投射式或半開放式,這樣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學生的自主能力發展狀況,以便及時總結以制訂後繼策略。

  六、組織機構:

  負責人:戴豔平、楊紅英、

  主研人員:陳錫銀、劉超、陳青、沈和、顧明剛、徐榮海、魯瑩瑩

  劉冬、李建平、江曄、王軒、徐黎明

  七、研究計劃進度

  1.20xxX.10-20xx.2(起始階段):文獻研究,課題論證,開題。

  (1)20xx.10-20xx.12成立課題組,收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對課題組成員進行理論與技術的培訓。

  (2)20xx.1-20xx.2完成課題研究的設計和論證工作。

  2.20xx.3-20xx.9(全面實施階段):實驗班教師進行課題研究,階段總結,調整、修正方案及操作過程

  (1)20xx.3對實驗班學生採用新的學習方式,著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生進行調查。

  (2)20xx.4.推出自主學習研討課,培訓學習。

  (3)20xx.5推出多節研討課,組織教師對課列進行分析,不斷改進策略和方法。

  (4)20xx.6根據研究情況寫出論文,寫出階段性的研究報告一份。

  (5)20xx.7寫出個案分析和論文各一篇,總結自主性學習的策論和方法。

  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收集校本教材的有關資料,進行中期評估。

  3.20xx.10-20xx.1(總結階段):召開課題鑑定會,結題。

  (1)20xx.10針對中期評估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方案,深化研究,

  (2)撰寫研究報告,研究成果結整合冊。

  (4)進行校內經驗交流;

  (4)邀請專家對課題進行結題論證。

  八、研究成果及展示方式

  1.我們覺得,小學語文開展自主學習研究,師生雙方的智慧均在教學中得到了提升。

  實驗為課程的動態生成構築了一個平臺,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一個站臺,為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展示了一個舞臺。經過三年課題實驗,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合作的互動中,實驗班的學生大多數具備了良好自主學習習慣,交流討論時表現出極強的主動意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發展。真正讓學生喜歡語文,會學語文。自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從而使自主學習真正落到實處。從而提高我校的語文教學質量。

  2.研究成果展示方式

  (1)課堂教學展示

  (2)撰寫論文及實踐成果

  (3)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檢測

課題實施方案 篇2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由原來的單一、枯燥、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成結合生活情景創設、自主探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等多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對學生進行了全體的發展、在愉悅的環境中使學生自主地發展。因此,素質教育是一種“以發展為本,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最大限制地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的智慧前能釋放出來,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和創造者,是學生學會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的主動,學得輕鬆,才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學生的素質才能全面提高。為此,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如何抓好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課堂教學研究的實驗研究課題。

  二、研究目標

  1、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的教育思想,著眼於全體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2、以知識教學為載體,著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破除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改掉教師過去一統課堂、獨佔減胎、蟻教案控制教學、以標準答案卡住學生思維的局面。

  3、課堂教學要以激發學生的自主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宗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4、讓每個學生願學、樂學、會學、善學,促進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課題的界定(小學1——6年級)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在課堂中如何有效的探究新知。真正的使課堂實效性落到實處。

  2、透過主體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

  3、教師的科學指導是前提條件,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自主學習強調了培養學生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進行能動的學習。(即: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或不情願的學習。

  4、培養學生翁體意識、探究意識、能力的'培養、使課堂教學更具有實效性。

  五、實驗設想

  透過專題研究共同探究出真正抓住課堂實效性的策略。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1、探索法2、觀察法3、實踐法4、調查法5、實踐法

  七、課題研究各階段的方法和措施

  (一)準備階段

  共同商討確定積極研究課題,明確研究任務,以所帶年級為實驗班。

  1、研究時間:20xx年8月——20xx年12月

  2、課題: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抓好教學實效性。

  3、實施步走驟:

  (1)確立研究課題。

  (2)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分工。

  (3)細化研究任務,使教學實效性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

  (4)落實研究仍無,分階段進行課題研究。

  (二)意義

  1、在教學中落實三為目標,注重學生解決生活的能力。

  2、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很好的體現,能撞我數學知識和技能。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相互合作的良好習慣,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創新能力。

  (三)本課題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

  1、能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2、教學方法要靈活,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活動中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教學真正發揮了實效性。

  (4)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常識、實驗。

  第二階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確定研究課題。

  第三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活動有效性的驗證。

  八、實施階段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新課程有關資料,進行學習交流。

  2、對課題研究中有關的問題共同商討。

  3、根據課題進行實踐探索。

  九、課題研究效果分析

  1、能用生活問題進行情景引入,把數學知識生活化,學生主體意識,探求新知的慾望,能力的培養都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勇於發言、敢於問題、主動質疑、樂於交流、共同探索、解決問提。

  2、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真正成為了學習的小主人。

  3、從合作探索知識,課堂評價等真正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達到了好的效果……

  十、研究課題目前存在的問題。

  1、由於部分教師現未能在職,給研討工作帶來不便。

  2、對個別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策略部內有效實施,使研究工作不能順利落實。

課題實施方案 篇3

  一、問題的提出

  1、問題提出的背景

  教學過程本是學生認識和發展的過程,是學生由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漸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說錯話、做錯事是正常的。可是當前的教學中,還有很多教師由於教育觀念陳舊,教學中對"錯誤"唯恐避之不及,課堂教學追求"對答如流"、"天衣無縫",特別是一些公開課的教學,對那些容易產生典型錯誤的稍難問題,教者總是想方設法使學生不出一點差錯,這樣學生很少有機會開動腦筋,質疑提問,就壓制了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面對課堂中現成的學生錯誤資源,為了更好的加以利用、變“廢”為“寶”,我確立了《課堂教學中的錯誤資源利用研究》這一課題。

  2、問題研究的意義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而學習錯誤是一種來源於學習活動本身,直接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生成性教學資源。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從課堂教學實際出發,正確引導學生對錯誤進行分析評價,從錯誤中領略成功,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1)透過教學過程中的"發現問題-應用錯誤-解決問題",這一個思路形成一定的課堂錯誤資源捕捉、利用的理論和實踐;

  (2)針對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出現的不同錯誤,研究各種錯誤作為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使我們的學生在錯誤中成長,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提高教師捕捉並利用學生錯誤資源的能力。

  二、課題的界定和依據

  1、課題界定

  教學中的錯誤資源是指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的違反教學結論或數學方法的現象。認知心理學派認為:錯誤是學習的必然產物,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表達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是十分正常的。教師應善於課前預設錯誤資源,課中捕捉錯誤資源,課後反思錯誤資源,將學生的學習錯誤當作一種教育資源,有效.合理地加以利用。

  2、理論依據

  (1)心理學家貝恩布里奇說:"錯誤人皆有之,作為教師不利用是不可原諒的。"每個學生都有分析、解決問題和創造的潛能,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的本能。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而學生犯錯的過程就是一種嘗試和創新的過程。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成效的學習時刻。

  (2)葉瀾教授在《重建課堂教學過程》一文中提到:"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狀態,包括他們的學習興趣、注意力、合作能力、發表的意見和觀點、提出的問題與爭論乃至錯誤的回答等,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學生的學習錯誤具有不可預見性,而這樣的錯誤又往往是學生思維的真實反映,蘊含著寶貴的"亮點",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過程,探求其產生錯誤的內在因素,則能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建構。

  (3)蘇格拉底的"產婆術":蘇格拉底在教學中並不直接向學生傳授各種具體知識,而是透過問答、交談或爭辯的方法來宣傳自己的觀點。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回答錯了,也不直接指出錯在什麼地方和為什麼錯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補充問題,使對方不得不承認答案的荒謬和處於自相矛盾的地步。最後,從蘇格拉底的引導和暗示中得出蘇格拉底認為是正確的答案。[-]

  三、研究的內容

  (1)分析錯誤的原因、確定錯誤的型別。

  (2)研究錯誤資源對教學的影響。

  (3)研究錯誤資源的利用對策。

  四、研究過程和方法

  1.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20xx年7、8月)準備階段:申請課題,學習理論。

  第二階段(20xx年9月)初步實施階段:收集資料,制定具體研究計劃。

  第三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5月)實施階段:教學中記錄、歸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型、學生對待錯誤的態度;反思學生出錯的原因,探索運用錯誤資源來指導學生學習;撰寫階段性論文。

  第四階段(20xx年6月)總結階段:總結研究的過程和實效,撰寫結題報告。

  2.研究方法:

  (1)觀察法:觀察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的知識型別和某個知識點錯誤的機率,並且記錄下來。

  (2)反思法:記錄課堂上的觀察發現,反思錯誤資源的利用情況。

  (3)文獻法:收集對研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錯誤資源的利用"有幫助的知識,加深對本課題的理論認識。

  (4)個案法:透過對班級學生的個案研究,掌握學習錯誤的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做到有效運用教學中的錯誤資源。

  五、研究者的條件及研究預期成果

  1.研究者的條件:

  (1)研究者是省級骨幹教師、省級小學優秀數學教師。在學校一直擔任教研組長,多次參加省.州級課題研究,曾主持過縣級課題研究工作,是教科研骨幹。多年來一直堅持教學反思,每學期均有文章發表或獲獎。有能力進行本課題研究。

  (2)研究者是一個積極進取,要求嚴格的一線教師。一直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有著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可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調查、觀察、反思、調整等研究工作.

  2.預期成果:

  課題研究報告一份;

  相關論文兩篇,力爭獲獎或發表

課題實施方案 篇4

  一、課題名稱:幼兒園遊戲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探索與研究

  二、研究目的: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題”,在開發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環境創設已漸漸成為幼兒園工作的熱點。《綱要》中也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透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墨子曾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這就特別強調環境的作用,而區域活動作為一種“強調教育環境,注重幼兒這一教育主體,側重開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動,在幼兒園廣泛地開展起來並深獲幼兒教師的喜愛。它是集體教育活動的補充和調整,是實施個別教育,促進幼兒個性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研究、利用的教育途徑之一。

  區域活動能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幼兒依靠自身的能力透過對各種材料的擺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意願、能力按規則自行選擇各區域的活動,動腦思考、動手操作、自由結伴、自由選擇、自由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生動性,促進兒童在不同的水平上獲得相應的發展,因此區域活動的開展,為幼兒自主性發展培養,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實踐平臺。

  材料是區域活動開展的有效載體,在區域活動中,我們可以說幼兒是在與材料的“對話”中獲得發展,材料是幼兒進行活動的物質支柱,是幼兒學習的工具,是幼兒的第一本書。不同的材料會與幼兒進行不同的“對話”,體現其不同的教育價值。

  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指導是一項創新工作,教師如果要讓幼兒在活動中成長,就必須隨時關注孩子,在瞭解孩子的興趣點後,去創設更好、更貼近孩子的區域活動和教育內容,併為孩子提供適宜的材料和指導,讓孩子在不斷探索、實踐中獲得經驗,在實踐中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新《綱要》對幼兒教師的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教師應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必須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幼關係,教師不再是居高臨下的領導,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育不是“傾瀉”,而是平等的對話;教育不應是“灌輸”,而是“分享”。每個幼兒按照他自己的“大綱”走下去,成人要做的,就是發現每個孩子的大綱規律,為幼兒創造環境,尊重幼兒心理發展的外部表現,為幼兒提供必要的條件幫助其成長。本課題的開展將引導教師進一步理解新《綱要》精神,在豐富多彩的區域實踐活動中,獲得更科學的研究兒童、觀察兒童的技巧,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同時,開展此項課題研究,順應了我園園本發展的需要,能真正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進度等適合每一個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與水平。

  三、研究任務:

  1.各年齡班區域設定及材料投放的研究。

  2.如何豐富區域活動,探索構建具有特色的有效使用“環境”的教育課程。

  3.研究幼兒園區域材料投放的形式和組織策略,充分發揮區角活動的價值、功能。

  四、研究內容:

  1.如何透過投放材料使活動區發揮更大的教育效率。

  2.研究投放材料的種類、來源。

  五、研究思路:

  1.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而區域活動正符合這一要求。在我們看來,活動區材料的投放、教師的觀察和指導及活動後的評價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他們之間相互聯絡、密不可分。然而,在這其中活動區材料的投放與豐富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它直接影響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是否滿足幼兒的種種需求,是否給幼兒帶來真正的收穫。 此外,區域活動作為一種“強調教育環境,注重幼兒這一教育主體,側重開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動,它是集體教育活動的補充和調整,是實施個別教育,促進幼兒個性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研究、利用的教育途徑之一。透過此課題的研究,讓教師在組織區域活動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投放活動材料,提高區域活動的教育實效性。

  2.區域活動——是指教師在尊重幼兒個別差異的前提上,根據幼兒的學習需要,教師和幼兒共同創設適合的環境,讓幼兒能在此環境下主動並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發展。在此活動中教師是觀察者、指導者和準備者,其作用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技能,還在於提供支援性的學習環境。活動時由幼兒自己設定目標、規則、方法,獨立、自主地完成整個活動。區角活動是區域活動和角色遊戲的整合,不僅能讓幼兒獨立、自主的探索、求知、並掌握方法,而且可在滿足幼兒善於模仿的特性的同時學會交往。

  3.材料投放——材料投放要有計劃、有目的;材料投放是區域活動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活動的工具,是區域活動開展的關鍵,材料投放的是否得當,對幼兒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最近教育目標及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投放材料。對材料的投入要有計劃、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進去,應分期分批的不斷更新,由易到難,不斷吸引孩子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他們有新鮮感。

  六、課題研究措施:

  區域活動通俗地說是幼兒活動的小區域空間,它是透過老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各種材料,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寬鬆和諧的氣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願,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活動夥伴,主動地進行探索和交往的場所。區域活動與集體活動相比,教師的主導作用變得隱性,而

  創設環境和材料提供則是開展的關鍵之關鍵。因此,以區域活動為切入點對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鼓勵幼兒與材料互動作用,分析總結激發幼兒探究材料的性質、特點,進一步豐富區域活動,探索構建具有特色的有效使用“環境”的教育課程,為以後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提供依據。

  1.在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的適宜性,使材料與孩子階段發展的目標相一致。

  2.在區域活動中注重材料投放的層次性,要兼顧個別差異,避免一刀切。

  3.在區域活動中投放的材料豐富且功能多樣性。

  4.在區域活動中觀察幼兒的興趣點,及時調整補充材料。

  5.區域活動材料的分類:如將材料分成成品材料、自然材料、廢舊材料。

  6.區域活動材料的收集、製作。如透過家長和幼兒收集、教師引導收集、製作

  七、研究成果形式:

  1.階段性研究成果以論文和教育個案的形式體現。

  2.課題研究結題,形成一篇終期成果報告。同時在研究過程中,將開展與課題研究有關的一系列研討、觀摩活動和論文交流會,以此豐富課題的研究過程。

  八、研究步驟:

  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20xx、09—20xx、10):

  (1)完成課題申報工作。

  (2)課題組成員培訓,並收集相關的理論資料及實踐資料進行學習

  (3)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2.實施階段

  (20xx、10——20xx、05):

  (1)組織教師開展各班區域活動內容及材料投放情況的調查。

  (2)進行初步的研究探索,各班(大、中、小)區域活動設定及投放材料的活動,做好活動觀察記錄。

  (3)開展一系列區域活動評比活動,班級之間互相交流自己在區域活動設定中的經驗。

  (4)分析課題進展情況, 舉行相關的成果展示、經驗交流等活動。

  3.總結匯報

  (20xx、05——20xx、07):

  (1)教師根據自己在開展區域活動中的經驗及反思,及時總結小結,形成理論,並能互相交流討論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等。

  (2)收集材料,撰寫研究報告。

  九、課題組人員分工:

  郭紅利:負責課題的設計、實施、撰寫研究報告。

  甘冰絨:負責課題的實施、協調和資料收集。

  詹 麗:負責中班組課題的研究實踐和定期的總結。

  許 瑩:負責大班組課題研究實踐,提供各種檔案資料。

  劉玉霞:負責小班組課題研究實踐,提供各種檔案資料。

  二〇XX年九月十六日

課題實施方案 篇5

  一、課題研究的提出

  (一)本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動的重要形式和載體,從一定意義上講,教育科研部門的各種科研管理活動都是圍繞著課題管理來進行的。因此,課題管理是縣(市)教研室(教科所)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能否規範、有效地實施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是縣(市)教科研管理部門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目前,隨著學校、教師科研意識的不斷覺醒和科研能力的不斷提高,我縣群眾性的課題研究活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課題研究的數量也有很大增長,僅20xx、20xx年度,我縣就有各級立項課題441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包括省規劃課題和省教研系統立項課題)28項,還有大量的市、縣級立項課題,而且研究內容也涉及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但與此形成很大反差的是,我縣教科研管理的力量卻相對單薄,目前縣教研室僅專職教科員1名,雖然其他學科教研員也承擔起了一部分教科研管理任務,但還是很難有效地承擔起對實施課題的全程管理和針對性的服務指導工作。

  眾所周知,課題研究的質量形成於課題研究的過程之中,有什麼樣的研究過程,就會有什麼樣的研究質量。要想使課題研究工作實現預期目標,真正落實於教育教學實踐中,真正對教育教學質量和品位的提升、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發展產生應有的促進作用,就必須提升課題管理和指導的質量,實現過程管理的最佳化。但在實際中,由於對課題研究過程的管理、監控、指導的不到位,極大地影響了課題研究的質量。目前,我們在課題研究過程管理中,遇到的主要的問題和困難是:

  1、很難對更多的立項課題實施全程的監控。由於無法比較原始、比較直觀、比較全面地瞭解課題研究的全過程,僅憑終端性的檢查和評估使一部分科研動機不純的教師有虛可乘,甚至產生了重立項、輕過程的形式主義傾向和盜編、拼湊、偽造成果等非道德的功利主義傾向,對課題研究工作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2、很難對更多的課題實施有效的面對面的專業引領和指導。目前僅憑教研部門自身專、兼職教科員的指導力量,一方面由於時、空的限制,不能滿足更多數量的基層教師的指導需求;另一方面,由於專、兼職教科員自身研究領域的侷限,個人的智慧和學識很難滿足各種不同型別課題的指導需求,也不能用有效的機制發揮本地區教師的集體智慧;同時,不能對課題的過程研究給予及時的點撥指導,時效性差,這些因素大大影響了科研指導的質量和水平。

  3、很難實現課題研究的資訊化管理。由於沒有一個課題研究的資訊化平臺,各課題間,特別是相關課題間很難建立起一個資訊交流的渠道,僅憑我們教研部門組織的幾次有限的課題協作、交流活動,效率很低。因此,嚴重影響了各課題研究的活動動態報道和與外界的溝通研討,不能及時釋出相關研究資訊資料和階段性研究成果,無法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協作攻關,也影響了成果的及時推廣。

  4、很難有效地建立起清晰、豐富、動態的研究素材庫。課題研究原始資料的積累是課題研究的一項重要工作,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我們也設計使用過書面文字化的研究過程記錄冊,但由於書面文字自身特點的限制和設計的侷限,影響了資料積累的豐富性和簡易性,如資料的分類不夠清晰,積累不夠靈活隨機,容易讓一些點點滴滴的靈感流失,多媒體資料不能輕易呈現等,同時同一課題組成員間的研究心得也不能及時交流分享等。

  因此,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來建立一套科學的課題動態管理機制,來解決上述我們在科研管理中遇到的瓶頸性問題。

  在尋找問題解決路徑時,我們首先想到了現代資訊科技和網路環境。因為目前我們教研室依託海鹽教育網(海鹽教育都會網路或海鹽教育資訊化),已經建立起了相當完善的海鹽教研網,在網路教研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經驗。特別是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又建立了海鹽教師部落格區和教研互動區,執行幾個月來,人氣很旺,也很受教師歡迎,技術也日益成熟。

  因此,如何依託我們的“海鹽教研網”,利用部落格技術,建立一個課題研究過程管理的平臺,探索新的執行機制,提高課題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成了我們特別想研究和嘗試的課題。

  (二)本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

  部落格被認為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其作為一種快捷易用的知識管理系統,已經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並逐步被引入到教育教學和研究領域。教師部落格最大的功能是以其“平等、開放、共享”的釋出機制,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反思、交流反思、自我積累、知識共享的氛圍,加速教師反思型特質的形成,而促進反思、交流、共享正是我們課題管理的重要目標之一。那麼能否在我們的教研網上建立一個基於部落格技術的課題管理系統,讓每個課題都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部落格,從而作為我們教科研管理部門實現課題過程高效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呢?我們的理解是:

  1、用部落格來實現課題的過程管理,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瞭解該課題研究的最新動態、研究程序、階段性研究成果,真正實現對課題的全過程管理,避免因終端性管理帶來的負面影響。

  2、用部落格來實現課題的過程管理,可以實現跨時、空,即時有效的課題點評與指導,同時可以獲得更多層面、更多教師同行的交流點撥,獲取更豐富、更有價值的指導意見,克服因科研指導力量單薄而帶來的指導低效。

  3、用部落格來實現課題的過程管理,可以讓課題組每個參與者都能及時快速地分享到其他同伴最新捕獲的資訊和研究成果,容易產生思想激盪,在交流中生成智慧。還可以在獲取資訊的同時,尋找新的研究點,避免重複低效研究。

  4、用部落格來實現課題的過程管理,可以使研究者以文字、多媒體等方式,分門別類、即時即地將研究的感悟、心得、案例、敘事、論文、課件等上傳或釋出(也可隱藏),超越傳統時空侷限,及時將隱性知識顯性化,豐富研究素材。

  5、用部落格來實現課題的過程管理,可以讓研究者更直觀、更便捷地回顧、追溯自己的研究歷程,回味自己的研究過程,不斷回溯、反思,積極修正,讓反思提升研究的質量。

  正是基於上述理解,我們認為透過課題部落格系統的建立和運作,是可以更好地實現課題管理的目標,也可以開始實踐和探索一種新的課題管理模式,甚至可以重塑一種全新的教師研究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依託海鹽教研網,利用部落格技術,研究和建立一個科學的、具有較強管理功能的課題動態管理系統。

  2、透過對該系統的實踐執行,探索基於部落格技術的課題管理系統的操作執行模式,提高課題管理的效能。

  3、透過與傳統管理模式的比較分析,研究基於部落格技術的課題管理新模式對提升課題研究質量、研究者素養、研究效益的積極作用。

  4、重構在網路環境下教師從事課題研究新的研究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交流方式和成果推廣方式。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初步設想

  1、研究如何來建立基於部落格技術的課題管理系統,解決技術問題

  目前資訊化已滲透到教育的各個方面,許多地方也嘗試利用網路技術建立對課題的管理,有的是一個課題做成靜態網頁,有的是多個課題做成動態網站,但更新很慢,效果不是很明顯,究其原因有三點:一是網站製作和管理的技術原因,二是缺少論壇的交流反饋和激勵功能,三是無法實現自我管理和團隊協作。

  而我們試圖以部落格技術來實現課題研究的資訊化管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是部落格是零技術,只要會WORD就可以建立自己的部落格區,二是部落格具有評論和留言功能,在實踐中反思研究,在交流中分享和提升是部落格的核心思想,三是避免了網站中眾多課題千篇一律的模式,部落格可以定義自己的介面,設定自己的分類,隨時可以發表文章也隨時可以修改自己的文章,可以對外發布也可暫時隱藏等,實現了自我管理功能,可以是一個人管理,也可以是多個人管理,真正體現了團體協作的思想。

  在眾多的部落格軟體中我們選擇效能較好的OBLOG,基本ASP+SQL平臺,功能強大操作方便。而且OBLOG除了方便的操作層面外,還有較好的管理層面。系統的構建大致是:

  1、系統級課題立項分類(目前三級,支援多級):

  2、系統級課題內容分類(目前四類,支援多類):

  3、使用者級課題內容分類:

  進入教師自己的課題部落格區,可以根據各課題實際需要,進行分類。

  2、研究如何來建設基於部落格技術的課題管理資源庫,解決取材問題

  課題部落格是課題組所有成員基於一個共同主題和共同利益的集體操作。每個課題以課題名稱為名註冊一個部落格,為課題組人員所共有,每個人都具有管理權,都可以透過共同的註冊名和密碼進入管理中心,然後可以發表文章、修改文章、回覆文章等,為該課題的研究提供各類原始材料。根據課題研究的特點,呈現的資源型別設想分研究方案、研究動態、研究案例、研究敘事、研究文獻、研究成果等幾個模組;呈現的資源形式可以是文字、圖象、課件、實錄、動畫等。

  3、研究如何來執行基於部落格技術的課題管理系統,解決使用問題

  這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和難點,主要研究的內容是:①如何發揮系統的監控、評價、導向功能。設想採用檔案袋評價的方法,建立對研究資源上傳的有效考核指標和評價辦法,對課題研究的過程給予過程性的形成性評價和綜合性的終端評價,把研究素材的積累並作為課題結題、評獎的重要依據,以此來落實課題的過程管理。並讓部落格成為教師課題研究的電子檔案袋;②如何發揮系統的指導功能。設想建立以教研員、學校科研骨幹為成員的專門的課題研究的導師團隊,賦予他們管理員身份和管理許可權,劃分指導專案,以“回覆”的形式開展跨越時空限制的、及時、有指向性的網上指導點評活動。③如何發揮系統的多方互動評價功能。設想建立必要的考評機制,發動和鼓勵導師團隊以外的更多教師以“回覆”的形式,對自己和他人的研究進行點評,聚叢集眾的智慧,促進交流,為課題研究出謀劃策。④如何發揮系統的成果傳播與共享功能。設想建立相關課題部落格群,實現資源與資訊共享;建立網上成果發表的獎勵機制,引導課題組及時傳播推廣最新研究成果。

  4、研究如何促進教師課題研究方式的轉變

  透過開放的動態管理系統的執行和評價,根據基層學校和一線教師的研究特點,逐步建立起在課題(主題)引領下,以活動案例、教學課例、學生個案、研究敘事、教育反思、主題研討為主要載體的行動研究模式;透過網上論壇活動,倡導一種良好的、開放的、具有分享心態的學術研究交流氛圍;透過部落格資源的建設過程,培養教師善於學習交流、敢於發表展示、勇於反思積累的研究習慣和研究精神。

  四、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基本步驟

  本課題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以調查法、文獻法等,在具體工作實踐中不斷嘗試、修正行動計劃,預期成果是:課題研究報告及相關論文、課題管理系統軟體、優秀課題研究部落格案例、有關使用管理、考核獎勵辦法等。

  基本步驟:

  準備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設計管理系統意圖及其模型,開發系統軟體,建立海鹽縣教研網課題研究部落格區。

  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執行和使用課題管理系統,研究資源建設和使用策略,出臺有關使用和考核辦法,聽取學校使用意見、建議,組織該課題的研討論證,不斷完善管理系統和管理辦法。

  總結階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撰寫研究總結和研究報告,邀請有關專家評估使用情況和使用效果。

  五、課題研究的經費

  預計1萬元(不包括有關技術裝置購置)。

  六、課題組成員

  課題組長:

  副組長:

  指導顧問:

課題實施方案 篇6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師生對教學資源的渴望越來越熱切,人們已經清醒地認識到,要全面實施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育,就必須整合課程內容,最佳化教學方法,開發出一套與教學緊密聯絡的能夠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教學資源。

  一、什麼是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包含著對問題的思考,老師會經常發現,思考一些問題。比如:學生概括能力差;學生髮散性思維不夠;新教材要求和考試難度不一致;新材料的一些內容完全可以整合簡言之:就是研究者透過研究想探索解決的問題,一共有五個特徵:

  (1)課題是教師自覺針對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某些問題,話題,進行持久關注,為斷反思追問,積極進行改進。

  (2)課題不是為了構建理論,或不是為了發現規律,而是教師圓滿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美好願望。

  (3)課題源於真實的教育,教學問題,類似課堂發言的問題。

  (4)課題比較微觀,它的切入點和開口都很小,關注的是教育教學活動中問題的某點或某個細節。

  (5)課題具有很強的隨機性,偶發性,情境性,常常是不約而至的具有即時性。

  二、怎樣形成課題

  1、如何尋找課題:

  從問題出發尋找課題

  (1)研究課程目標,研究課程內容

  (2)思考如何教的問題,考察和發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的策略,以及得失。

  (3)研究如何開發教育教學資源,實現課程的開發。

  (4)研究學生學的問題,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態度與習慣,學習方式,自學能力。

  (5)在切磋交流中發現課題

  教師之間的切磋與交流是小課題的來源之一,交流可以開闊視野,讓我們更多地瞭解教學情況。這樣,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可能會被激發出來,逐步形成課題研究。

  (6)在理論學習中反思出課題,要有針對性的思考,對自己工作中的相關問題或經驗進行解讀和分析。

  (7)從學生的反應中尋覓課題

  教師要多瞭解學生的反應,透過觀察學生的言行與學生交流,更好的發現學生現實的需要,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8)從已有成果的應用研究中歸納課題

  將他人研究的成果應用於自身的教育實踐,這類課題由於是學習,實踐他人的研究成果後,比較適合年輕教師。

  (9)總結經驗形成課題

  教師結合自己的興趣,對自己教學經驗進行系統梳理和理性分析,發現自己的教學亮點,成功之處,促進個性發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

  2、課題研究選題案例分析

  (1)遺憾中的選題

  通常採用問題分析法確定小課題

  (2)得意中選題

  即在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去尋找求新的生長點,確定課題進行研究,可採用經驗聚焦法確定課題。

  三、 怎樣設計課題方案

  小課題研究方案三個基本要素:

  (1)提出問題(明確主題)

  (2)分析問題(原因分析)

  (3)解決這個問題的策略(途徑、方法、措施等)

  1、課題方案怎麼來寫?

  (1)課題名稱的表述:

  一個恰當的研究課題的名稱能夠清楚地反映出研究者的思路,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2)三個要素:研究領域、 研究物件、研究方法。

  2、應用價值(實踐意義)怎麼寫?

  (1)透過研究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2)或者透過研究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3)透過實踐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鑑經驗;

  (4)透過實踐可以形成、可以創設、可以構建、可以檢驗;

  (5)透過實踐可以提高、可以促進、可以加強。

  3、研究目標怎麼寫?

  在研究目標的表述中應注意不要把教育方針,培養目標或是工作目標作為研究的目標,應該扣住課題寫目標。

  4、研究內容怎麼寫?

  在研究內容上,應注意和研究目標對應起來,以免內容和研究目標出現不匹配現象。所謂研究內容就是我們講的分解子課題,一般子課題

  三、四個為宜。

  5、研究方法怎麼寫?

  研究方法既可以是多方法並用,也可以綜合多種方法,但有一點應該注意,不是任何方法都適用於任何課題,要有目的選擇研究方法。選擇的研究方法,必須要寫清楚如何使用這種方法。

  策勒縣第二小學

  20xx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