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從周易人生大智慧品評為人與處事的散文

從周易人生大智慧品評為人與處事的散文

從周易人生大智慧品評為人與處事的散文

  《易經》是解開宇宙萬物奧秘的一把金鑰匙,更是漫漫人生路的指南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解釋了宇宙永珍的變化。“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出了任何事物均有雙面性。有相對好的一面,就有相對不好的一面,如此說法,正所謂任何事與物,都有其辯證的說法:有華麗光鮮的一面,就有不為人知艱辛的一面。因此,我們考慮事情不要單純地從某個角度出發,這樣才能儘量做到客觀,接近事實、接近真理。《易經》無時不刻不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詮釋著宇宙永珍的變化規律。可以說,讀懂易經,也就讀懂人生的智慧;讀懂人生的智慧,也就可以在複雜而又交錯的人際社會中游刃有餘。

  《周易人生大智慧》用現代語言詮釋深奧難懂的《易經》,第一章陰陽辯證,從“人生”和“人性”兩個方面來客觀論述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觀點。

  “矛”和“盾”的特性是陰陽的一個很好佐證。這兩方面不可調和的關係告訴我們:不可把話說絕,說絕了往往把自己往極端方面趕。倘若賣“矛”和“盾”的.人,把這兩種兵器其中一種弱化的話,這種“彌天謊言”也能自圓其說。倘若將“矛”說成除了自己賣的“盾”,其他的“盾”都可以戳得破,自然不會落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尷尬局面。這正如人生大舞臺中要有人唱“紅臉”,也要有人唱“白臉”的不和諧關係。

  從“人性”的角度看,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之說。如若要評價一個人的好壞,最好是“蓋棺定論”。一個人他的一生傾向於好人,偶爾犯一兩個不是原則性的錯誤,我們也可以認定他是好人。但是如果犯了原則性的錯誤,那就不是簡單地用比率劃分好人與壞人,如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秦檜,揹負賣國罪名的汪精衛……“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更沒有絕對的壞人!”好人與壞人是相對的,至於我們要做好人還是壞人,真的得好好斟酌一番!

  當“好人”或者“壞人”可以從我們自身的思想方面出發。古人喜歡“修身養性”,修出光明磊落、坦蕩大氣的“君子之風”。行得正,坐得端——身正不怕影子斜;養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為萬千蒼生擔道義。《周易人生大智慧》第三章第三節就講到“修身管理”,龐鈺龍先生把這一管理分為八個方面,也就是易經的八個卦象——離卦、大有卦、睽卦、噬嗑卦、鼎卦、未濟卦、旅卦、晉卦。按我的個人理解這八個方面分別是:清心寡慾、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以苦為樂、寧靜致遠、堅定信念、平衡心態、不斷學習。

  “清心寡慾”方能“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當今社會處於一個資訊大爆炸與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如果這時候我們的慾望太多而又得不到滿足,自然而然就會有一種失落感。這種失落感會迫使你竭盡全力讓自己的慾望得到滿足,可這正是違背了“修身”重內在精神,而不重外在精神。慾望過多隻能讓你徒增痛苦,放下雜念,心繫一處方能得到一片寧靜的天地。“寧靜致遠”是“清心寡慾”的更高一層境界,要達到這層境界需要站得高,方能看得更遠!“堅定信念”,做任何事情貴在恆久,也就是“元、亨、利、貞”裡的“貞”,正如太陽每天東昇西落,貴在堅持。“平衡心態”是修身的重要方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常心對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學習”才不會原地踏步,才會有更高的成就,學無止境!倘若一個人自高自大,那必定得不到高人指點,也無法瞭解自身的缺點。修身很大一方面在於學會謙遜。虛懷若谷,才能海納百川,接受得了別人的批評和建議,同時能夠從中得到啟迪。

  從《周易人生大智慧》中,可以學到很多智慧。這些智慧藏在字裡行間,不仔細揣摩推敲是不容易發現的,這正是《易經》的高明之處。它因為占卜的功能躲過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也正是這個小小的偽裝,才讓智慧不斷得以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