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五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科學《有趣的膨脹》 班級:大班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物體遇水膨脹的現象。
2、透過觀察、比較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絡。
3、培養幼兒探索周圍科學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溫水、茶葉、胖大海、木耳、紫菜、串珠、積木、貝殼若干,供幼兒操作的透明杯子、垃圾筐、毛巾等操作材料若干。(每組兩份操作材料,每種都放在一個透明杯子裡。)
2、幼兒呈環形坐在教室前面,後面擺四個桌子,幼兒操作時分組,桌上操作材料分組放好。
活動過程:
一、匯入
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出示泡大珠),你們認識嗎?(有一部分幼兒認識)有的小朋友認識,說叫泡大珠。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這個泡大珠長什麼樣啊?(沒泡過水的泡大珠放到透明的杯子裡),先來看一看,像什麼?再請小朋友摸一摸,有什麼感覺?經過小朋友們認真地觀察,我們發現,泡大珠非常小,像米粒一樣,顏色很漂亮,摸上去有點硬。
有的小朋友說把他泡在水裡就會變大,昨天,老師就把它放到水裡了,他發生了非常神奇的變化(出示泡好的泡大珠)。我們再一起來看一看,放到水裡泡一泡,它變成了什麼樣?(請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
總結:他變得像玻璃球一樣大了,而且還特別漂亮,摸上去軟了。
我們把像泡大珠這樣放到水裡泡一泡就會吸水變大的現象叫做“膨脹”。泡大珠真是太神奇了,他很想成為你們的朋友,你們願意嗎?
二、活動
1、猜想:
泡大珠告訴我,今天他還帶來了他的好朋友,他的好朋友在哪呢?他的好朋友啊,很調皮,都藏在這個小筐裡了,你們願意和他們一起玩嗎?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筐裡都有什麼啊?(帶幼兒一起認識小筐裡的東西:積木、串珠、貝殼、茶葉、紫菜、木耳、胖大海)可是小筐裡的東西這麼多哪個才是他的好朋友呢?泡大珠說只要和他一樣,放到水裡會膨脹的東西就是他的好朋友。
2、填寫記錄表第一行
老師給每組小朋友都準備了這些東西,現在就請你先仔細看一看,輕輕地摸一摸,再和你們組的小朋友一起猜一猜,誰會是泡大珠的好朋友,把你們組猜的結果記錄在記錄卡的第一行上。在你操作的時候,老師要提一個小小的要求,和你的好朋友討論的時候小點聲音,摸的時候更要輕輕的,可千萬不能太用力,他們都在安安靜靜的睡覺,我們可千萬不要吵醒它們。(幼兒進行猜想的環節,教師適當指導。)
好了,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已經填好了記錄表,現在老師就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們猜想的泡大珠的好朋友是誰?我們一起把黑板上的大記錄表填寫完整。(幼兒自由發言,老師根據幼兒的猜想填寫大記錄表)
3、驗證猜想
剛才泡大珠說,他的好朋友是什麼樣的啊?對了,放到水裡就會膨脹的才是他的好朋友。那我們找的對不對啊?這樣,我們把這些東西放到水裡試一試他們會不會膨脹變大,好不好?,
4、驗證操作並填寫記錄表第二行
老師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兩份材料,一份放水,一份不放水,你要仔細觀察泡在水裡的和不泡在水裡的有什麼不一樣?發生什麼變化?哪些變大了,哪些沒有變大,找出泡大珠的好朋友。並記錄在你們組的記錄表的第二行。記住,你操作的時候,只能輕輕的摸,不能用力,更不能用手去撕,如果這樣你就永遠也找不到泡大珠的好朋友了。(幼兒開始操作,教師指導)
好了,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已經操作完了並填好了記錄表,現在老師就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們發現的泡大珠的好朋友是誰?和你們剛才想的一樣嗎?(幼兒自由發言,老師填寫大記錄表)
三、總結
小朋友你們可真棒,把泡大珠的好朋友都找到了,為我們自己鼓鼓掌吧!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像泡大珠一樣遇水會變大膨脹,誰知道還有什麼遇到水會膨脹呢?(豆粒、花生等)
回家以後就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還有什麼東西是遇水膨脹的,然後告訴老師和別的小朋友,好不好?
四、分享爆米花,活動結束。
今天,泡大珠帶他的朋友來我們班做客,特別高興。他現在要把禮物分給大家,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爆米花)誰知道爆米花是什麼做的?怎麼做出來的?下次,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做爆米花,好不好?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運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徵,獲得現實生活中仿生現象的有關經驗。
2。激發幼兒的創造慾望,引起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注。
活動準備
1。圖片:芒草
2。帶鋸齒的茅草,橡皮泥,鋸子一把。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知茅草有鋸齒的特點。
1。出示茅草
(1)教師:小朋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茅草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呀?
(讓幼兒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2)要求幼兒輕輕地摸一摸,小心地在橡皮泥上劃一劃,看看會發現什麼?
2。討論:你發現茅草的什麼地方很特別?茅草的邊緣有什麼?像什麼?
3。引導幼兒發現茅草的邊緣有一排小鋸齒。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茅草邊緣鋒利的小鋸齒。)
二、引導幼兒運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徵,獲得有關仿生現象的初步經驗。
1。教師:古時候也有一個很聰明的人,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為什麼說他聰明呢?
2。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魯班造鋸》
(1)出示鋸子
提問:魯班發明了什麼?鋸子有什麼用?他是怎麼發明的?
鋸子和茅草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小結:魯班受到茅草的啟發,發明了比茅草更加鋒利的鋸子。
我們今天見到的許多機器和工具都是受一些動物或植物的啟發才造出來的。
3。 出示匹配圖片
(1)鳥,鴨,蝙蝠,魚。飛機,船,雷達,潛水艇。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徵。
(2)小結: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瞧,鳥會飛,鴨會遊,蝙蝠會使用超聲波,魚兒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們仿照它們的特點,製造出了對我們人類非常有用的飛機,船、雷達和潛水艇。
三、競猜遊戲
激發幼兒的創造慾望,引起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
1。 教師說出一種人造物,請幼兒猜一猜它是受哪種動物的啟發而發明的。
(1) 漁網(蜘蛛網)
(2) 母子雨衣(袋鼠)
(3) 電鼻子(獵狗)
(4) 腳蹼(蛙蹼)
(5) 迷彩服(動物保護色)
2。小結:你們想做個“小小發明家”嗎?那好請你們平時多去觀察周圍事物,想一想它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模仿這種特點能發明什麼有用的東西,如果有什麼好主意,來告訴大家,好嗎?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預定目標】
1、瞭解垃圾可以被人們透過許多方法處理或再迴圈利用,懂得垃圾分類擺放的益處。
2、能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活動準備】
1、請父母幫助幼兒一起收集回收垃圾、處理垃圾的照片或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垃圾回收的知識。
2、垃圾分類回收箱實物和各種垃圾的圖片。
3、水彩筆和鉛畫紙(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瞭解垃圾的含義提問:(出示垃圾)這是什麼?什麼是垃圾呢?
小結:垃圾是指沒有用,準備扔掉的東西稱之為垃圾。
2、引導幼兒相互交流。
討論:平時見過哪些垃圾?說說你看到的垃圾是怎麼樣的?能聞到什麼氣味嗎?有垃圾的地方給人們感覺怎麼樣?垃圾對人類、動物、植物有什麼影響嗎?
教師小結:垃圾腐臭時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不僅僅破壞風景,侵佔土地,使人們生活的地方越來越小,而且垃圾中還會滋生出病毒、病菌,招惹蚊蟲,讓人生病。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討論:哪些地方會產生垃圾?(工廠、菜場、餐館、辦公室、超市、家庭等)
2、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了許多垃圾,那麼垃圾到最後都跑到哪兒去了呢?(結合圖片,請幼兒交流自己瞭解到的處理垃圾的知識。再結合幼兒的介紹給幼兒補充,糾正關於垃圾回收,處理的有關知識)
教師小結: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後,由環衛工人收集起來運走。大部分被埋到填整場,填埋場是專門把垃圾倒入一個地方,再用泥土把垃圾埋到裡面。填埋場既佔地方又不利於環境保護,有的垃圾送到焚化爐焚化,但焚化垃圾的時候會排出有害的氣體。
3、出示垃圾箱圖片。
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這樣的箱子嗎?這樣的箱子是用來幹什麼的呢?引導幼兒區別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標誌的.垃圾箱。
教師:垃圾箱上有什麼標誌呢?你覺得哪個是可回收的標誌?為什麼呢?(啟發幼兒找出可回收的標誌)
教師小結: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為他們是用大自然中寶貴的材料製成的。可回收垃圾就是收回來後經過加工還可以做成其他的東西。
師:你知道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為什麼?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
4、出示垃圾分類的標誌?
教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現在我們準備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可樂罐、舊報紙、汽水瓶、橡膠等等這麼多垃圾。老師這裡還設計了分類標誌,我們一起來看看。
金屬:這一類可回收物有可樂瓶、易拉罐、廢鐵等。回收後送工廠可以再生為各種金屬物品。
紙張:利用舊報紙、包裝盒、紙盒等做原料可以製成各種餐巾紙、紙盒等。
玻璃:水瓶、酒瓶等玻璃製品經過清洗,消毒後可以反覆重複使用。
塑膠:橡膠(如:酸奶瓶、廢輪胎等經過加工可以製成其他塑膠、橡膠製品)教師小結:回收利用廢物可以節約能源,廢物回收利用的越多,送往填埋場的垃圾就越來越少,把可再生利用的廢品送到回收中心,可以減少汙染。
(三)結束部分
1、出示各種垃圾圖片,請幼兒判斷所出示的垃圾分別應放入哪裡。
2、引導幼兒設計有毒物品的垃圾箱。
教師:出示廢電池,你們可知道這種垃圾是有毒害的,我們為它設計一個專用的垃圾箱,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設計一個有毒的標誌吧!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在平時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到垃圾,你們見到垃圾,應該怎麼樣來處理呢?(幼兒互相交流)
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們回家後和爸爸媽媽討論一下,日常生活中哪些是由垃圾的再生材料製成的。
活動反思:
透過這一教學活動,幼兒知道了更多的關於垃圾的知識,瞭解了不同的垃圾的處理方法,同時學會了簡單的分類。活動中,引用的各種垃圾的圖片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幼兒的思維積極,發言大膽。活動進行過程中,幼兒始終都保持著濃厚的參與興趣,順利的完成與孩子間語言和思維的交流,從而使孩子生成新的知識或者將討論的問題挖掘的更加的深入。
這一主題來自於平時的生活,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會製造出各類垃圾,有時候孩子們會一不注意將垃圾隨手亂丟。為了能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懂得愛護周圍的環境衛生。知道有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如果我們能把這些可回收的垃圾再利用起來,不僅可以保護環境,還可以節約資源。《綱要》指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幼兒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只是各種活動中透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本活動是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既適應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貼近幼兒的生活,讓孩子們在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人的生活離不開環境。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製作紙桌,在模仿、觀察、比較中發現紙桌的秘密。
2、喜歡手工活動,樂於探索與實踐。
活動準備:
泡沫墊、長方形紙、籃子、積木、籃子、長方形紙、膠棒、黑板、盛滿水的杯子等。
(孩子人數、坐形、摺紙試孩子、操作要求)
活動過程:
說說紙的用途——初步嘗試兩張紙變紙桌,鼓勵幼兒製作各種造型的桌腿——探索不同造型的紙桌腿對桌面承重能力的影響——嘗試改進桌腿造型,提高桌面承重能力——師生共同小結。
一、說說紙的用途。
小朋友,你們每個人的桌子上都有兩張紙,那誰來告訴老師,紙有什麼用呢?(小結)可是今天,張老師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軟軟的紙,來做一張能站起來的一條腿的桌子!
二、初步嘗試兩張紙變紙桌,鼓勵幼兒製作各種造型的紙桌腿。
1、討論:如何做一張一條腿的紙桌。
小朋友都知道,桌子由哪兩部分組成?桌子腿一般有幾根?一根腿的桌子怎樣才能站的穩呢?你準備怎麼來做這條腿呢?(討論:除了用卷的方法,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製做桌子腿呢?)
2、嘗試製作:現在就請小朋友開動腦筋,來做一做、試一試,看看誰的桌子最先立起來,做的又穩當又牢固!
3、探索各種形狀的桌腿:現在很多小朋友都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那誰願意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做的桌腿,讓它站起來呢?你的桌腿是什麼形狀的呢?
集中討論:“我的紙桌站起來了”。(用語言表述或結合實物表述)
用折的方法:將紙對摺立起來變XX型
用折的方法:將紙三折變成XX型
用折的方法:將紙四折變XX型
用折的方法:將紙捲成XX型
三、探索不同造形的紙桌腿對桌面承重能力的影響。
1、小朋友的作品都已經完成了,那現在老師來檢驗一下誰的紙桌最牢固!
2、請小朋友輕輕的在紙桌上平放積木,看那種造型的紙桌放的積木最多!
3、幼兒報數:你的紙桌放了幾塊積木,它是什麼形狀的?討論:為什麼他的桌子上能放這麼多積木?我們來看,他的紙桌是什麼形狀的?小朋友,你們發現那種形狀的紙桌更結實,放的積木更多一些?
四、嘗試改進桌腿造型,提高桌面承重能力。
1、小朋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讓紙桌腿變得更牢固、更結實?放上更多的積木呢?我們還可以怎樣來製作紙桌腿呢?
2、小朋友又想出了很多好辦法,就讓我們再來試一試!
3、小結:紙的本領真大,透過折圈的方法,改變它原來的形狀後,軟軟的紙竟然可以站起來,變成一張結實的桌子!而且在製作中,我們也發現了圓柱體的桌腿比其他形狀的桌子腿更牢固,桌面上放的積木更多,承受重量的本領最大。還有什麼形狀的桌腿也像圓柱體一樣,有一個支撐面,在桌子可以放更多的積木呢?(老師演示)下課以後,小朋友可以想一想,試一試,看還能不能製作出更結實的紙桌,能放上更多的積木,我們把紙桌的形狀和放積木的數量記錄下來,下一個星期咱們進行紙桌大力士比賽,好不好!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編口頭應用題。
2、初步瞭解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學習用三句話把一件事情講清楚。
3、學習用簡明的語言表述事物之間的數量關係,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蝴蝶、小鳥、小猴子等許多動物磁性學具。
2、用許多大樹、小草、小花等道具設定的森林背景。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天氣晴朗,這麼好的天氣,你們願不願意出去玩?(願意)。
(教師帶領幼兒來到用道具設定的森林裡)今天的天氣真不錯,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許多的小動物們看著這麼好的天氣,也願意出來玩了;現在咱們就看看那些小動物出來玩好不好?(好)但是,在這裡有一個要求,你們要會用三句話把事情講清楚,然後能說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係。
2、出示動物磁性學具,在磁力板上演示。
(1)小朋友,你們看這一棵棵茂密的大樹那麼美,你知道它是誰的家嗎?(知道、小鳥的家)你們看樹上有幾隻小鳥?(1只),又飛來了幾隻?(1只)一共是幾隻?(2只)(1+1=2)
(2)鼓勵幼兒複述:誰能像教師一樣用三句話把這件事情講清楚?樹上有1只小鳥,又飛來了1只,一共是幾隻?(1+1=2)
(3)猴子是森林裡最頑皮的小動物,(教師演示:樹上有3只小猴,又過來1只小猴。)誰能用三句話把這件事情講清楚?(鼓勵幼兒大膽的舉手)樹上有3只小猴子,又來了1只小猴子,一共有幾隻小猴子?(3+1=4)
(4)今天的天氣這麼好,陽光照在小花的身上,花兒也競相開放了,你們看一看是誰聞到花的香味飛來了?(蝴蝶)誰能用三句話把這件事情講清楚。(讓幼兒編出三句話的口頭應用題)。花叢裡有2只蝴蝶,又飛來了1只蝴蝶,一共有幾隻蝴蝶?(2+1=3)
3、老師這裡還有很多的動物圖片,它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你們願不願意和小動物們玩?(願意)請幼兒觀看圖片,並鼓勵幼兒用三句話把一件事情講清楚。
4、每組一幅圖片,讓幼兒小聲討論,然後請一名幼兒用三句話把這件事情講清楚。
5、活動小結:讓幼兒瞭解了應用題的基本結構,並學會用三句話把一件事情講清楚,還能用簡明的語言表述事物之間的數量關係。
活動延伸:
讓幼兒找一找,身邊那些東西還能用三句話把它講清楚,並能用簡明的語言表述事物之間的數量關係。如,草地上3只大白鵝,有走來2只大白鵝,一共有幾大白鵝?(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