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遊記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鎮遊記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鎮遊記作文 篇1
我的家鄉龍山鎮,位於慈溪市最東部,緊挨329國道線,交通便利。是個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蒼綠幽靜的伏龍山區有許許多多造型各異的松樹,高大的毛竹林如一根根擎天柱,威武挺立。百年古剎伏龍寺環境典雅古樸,荷花池水清澈見底、碧波盪漾。池中魚蝦成群,玩耍嬉戲,安然自得。
伏龍山的北面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海里水產豐富,味道鮮美,馳名中外的“龍山黃泥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你有幸來我們家鄉作客,當地村民定會邀你品嚐地道的醉泥螺,準讓你愛不釋口。臨別前他們還會以此相贈,帶去家鄉人質樸的問候。 我們的家鄉不僅物產豐富,而且英才輩出。赫赫有名的虞洽卿先生就是我們龍山人。現在的'虞恰卿故居(原龍山中學)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的建築風格中西合璧、佈局精緻。
故居內的廊柱上雕刻著《西遊記》、《水滸傳》等古代小說人物形象,做工精細、栩栩如生。 我們的家鄉山美、水美、人更美。家鄉人民正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建設龍山更加美好的明天!
古鎮遊記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春遊又到了,然而這次春遊跟以往有點不一樣,因為這是我們小學階段的最後一次春遊,同學們都非常珍惜這次最後的大集結,也非常珍惜這所剩不多相聚的時光。
出發當天8點40分左右,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離開校園,上大巴車了。在大巴車上,是春遊過程中最有趣的專案之一,同學們紛紛開始飆歌,歡聲笑語載滿了一整車。
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終於到達目的地——沙灣古鎮,一聽到這個名字,就可以聯想到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著名小鎮,漫步在古鎮裡,可以體會到特有的嶺南風情及文化,感受最淳樸的廣東有名小吃,如:雙皮奶、姜埋奶、涼拌魚皮、涼拌海蟄、刨冰、牛雜、各類糕點……數不勝數。
我們小組先遊覽了“留耕堂”,留耕堂是番禺沙灣何氏家族的祠堂,祠堂面積之大,氣派之華,由此可見何氏家族在沙灣當地是個大戶人家,家族人丁興旺,枝繁葉茂,人才輩出。
接著我們分別去品嚐了雙皮奶、涼拌魚皮、涼拌海蟄、魚餅、刨冰。最讓我喜歡的是雙皮奶和涼拌魚皮,雙皮奶是牛奶和雞蛋清製作而成,分為兩層凝固膏狀,顏色潔白,比布丁要鮮嫩些,上層奶皮甘香,下層奶皮香濃潤滑,奶香味十分濃厚,吃起來甜而不膩;涼拌魚皮吃起來十分爽口,味道鹹鹹的,香脆無比。
下午,天氣有點悶熱,我們品嚐了刨冰,刨冰有點像冰沙,清涼解暑,入口即化,若在盛夏吃上一盤刨冰,如同在沙漠裡找到了綠洲。
所有人拍完了團體照,下午1:30左右,我們便開始返程了,小學的最後一次春遊活動——沙灣古鎮探究之旅,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完滿的結束了!
古鎮遊記作文 篇3
在這溫暖的陽光照射下,這裡的一切都像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顯得那麼美好,這就是我不能忘記的古鎮——邊城茶峒。
來到這邊城茶峒,必須去嘗一嘗這獨有的特產。想知道是什麼嗎?那就是米豆腐和醋蘿蔔了。這裡的米豆腐和醋蘿蔔不像其它地方只有一種辣椒,而是有許多種,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調,米豆腐既不是用筷子吃,也不用勺吃,你想知道用什麼來吃嗎?那就是用竹籤來吃。它就是因為這個而得名,叫“茶峒叉叉米豆腐”。
在小攤上買上一盒,邊吃邊走在小巷裡,別有一派韻味。走在小巷裡的每一步都是移步換景。街道旁邊有賣古玩的、賣小玩具的、賣土特產的,應有盡有。房屋上的青苔,腳下的青石板路,古老的吊腳樓,古鎮的氣息便翩翩而來。
來到邊城茶峒,必須要去坐一下這裡的獨有的交通工具——拉拉渡。拉拉渡是邊城到洪安的交通工具。它不是用槳劃,而是用木頭拉住鐵索,這樣走的。坐在拉拉渡上可以看到那邊美麗的翠翠島。可以看到那邊人來車往的橋,可以看到那船行駛過後的波浪和水中成群游來游去的魚兒。
乘拉拉渡就到了一河之隔的洪安鎮,可以去看一看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的紀念碑和大軍到過的復興銀行。復興銀行是磚瓦房、山牆、中式建築,傳統居民的設計。這樣你就可以知道這個古鎮到底經歷了多少滄桑和不可朽磨的革命歷史。
來到邊城茶峒,必須去看一看這裡沈從文老先生筆下的翠翠島,翠翠島是說了一個名叫翠翠姑娘和自己的外公相依為命,他帶著自己的小黃狗,在這裡等待,等待什麼呢?當然是等待自己不確定的終身幸福。夜晚的燈光給翠翠島上孤獨的翠翠和黃狗增添了幾分熱鬧。這樣你就可以感受到這裡濃厚的文學氣息。
來到邊城茶峒,必須晚上去聽一聽從酒吧裡飄出的悠揚的歌聲和看一看這裡的夜景。坐在河邊,一邊看著燈光掛滿古鎮的每一個角落,五彩繽紛,一邊聽著從酒吧裡傳出悠揚的歌聲。這樣你就可以體會到這座古鎮的美麗、悠閒。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不能忘記的古鎮,邊城茶峒這個古鎮的每一個角落都透露它的美麗、滄桑。這就是我那難忘的古鎮——邊城茶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