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爺爺> 【精選】回憶爺爺的作文3篇

回憶爺爺的作文

【精選】回憶爺爺的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回憶爺爺的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回憶爺爺的作文 篇1

  爺爺去世已經整整二十年了,不管看沒看見家裡酒櫃上爺爺的大照片,我都會時常想起他。爺爺生於清光緒二十五年,活了九十五歲。

  爺爺去世後,因為我們弟兄幾個都在外面工作,村裡的人都以為爺爺的喪事要大操大辦,可我們沒有。我們想,孝敬老人,關鍵是在人活著的時候。爺爺生前很有福氣,不僅看到了他的四個孫子結婚,而且看到了所有重孫,他去世了,我們沒有必要搞成那樣給別人看。

  爺爺那輩老弟兄七個,因他為七,村裡人叫他七爺。爺爺出葬那天,他的幾個八十多歲的侄子披麻戴孝為他送葬,那情景感動了我們村子好多人。

  爺爺是個美髯公,從我記事起,花白的長鬍子就一直整齊地長在爺爺的臉上。他一生性格剛直,寬宏大量,為人實誠,村裡人都很敬重他。

  爺爺年輕時習過武,見到不平之事,必定會管。他給我講過,年輕時去鄰村看戲,幾個小夥耍流氓,被他一個人打得落花流水。還說有一次,在稻田裡幹活,他和一個身強力壯的人在很窄的稻墚上相遇,對方看他個子小,叫他讓路,他不肯,對方出手推他,被他一下子扔出幾丈遠。

  爺爺一生勤勞,七十多歲時,還經常勞動。那時我們兄弟幾個都還小,父親又在西安工作,除了母親,家裡沒人能掙工分,每年都是缺糧戶。在我的印象中,爺爺每隔幾天,都要用鍁隔著牆給茅廁撂土,為的是多出些圈糞,拉給生產隊裡換些勞動日,好多分一點糧食回來。夏天我們家曬麥子時,扎口袋、抱口袋的活都是爺爺的。爺爺扎的口袋特緊,搬來搬去都不會浸口。

  爺爺注重鍛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那時農村條件差,沒什麼好健身的。爺爺就先走一會路,然後用兩個胳膊左右開弓,打我家後院的大樹。很多次,外面還黑乎乎的,我就被嗵嗵的打樹聲弄醒了。爺爺不喜歡我們睡懶覺,老叫我們早起。他說,早起,人奪天光,晚起,天奪人光。他還愛說:精神愈鼓愈精神。

  許多往事已隨歲月一塊流逝了,但爺爺對我的兩次教誨,我終生難忘。高中畢業那年,我有一次回家,爺爺把我叫到跟前,臉色凝重地對我說:“娃呀,一定要好好唸書,難道咱弟兄四個就一個都考不上?”我明白,大哥、二哥因為文革耽擱,沒能考學,三哥接了父親的班,爺爺是把考大學的'全部希望寄託在了我的身上。

  爺爺的話,雖然平常,卻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使原本不很用功的我迸發出了沖天的動力。從此,我早起晚睡,秉燭夜讀,就連吃飯排隊時手裡都拿著英語卡片。有女同學向我示愛,我也置之不理。那一年,我終於考上了西北大學。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爺爺那個高興勁啊,比我還厲害。

  畢業後,我分到別的大學教書,爺爺更加自豪,最喜歡人家問他孫子幹啥。為了讓我走好人生路,寒假回家時,爺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娃,要好好幹,不要做讓人指脊背的事。我受過不少教育,也常常思考人生,可經常提醒我好好做人的,還是爺爺的這句話。

回憶爺爺的作文 篇2

  事實上,在父親的記憶中都無法正確具體的講述爺爺的模樣。記憶中只是聽見那個經常話比較多的大媽經常坐在老堂屋的門檻講述一些我們的家族史的時候,才知道我的爺爺原來是一名出色的技術生產工人。後來鄉親們常常開玩笑翻上的時候,才知道我爺爺是個造紙的簾匠。

  我父親一共三姊妹。在舊社會那時鬧兩派,棒老二橫行霸道的時代,婆婆能養活三個孩子已經非常厲害了,而我爸爸又是排行最小。聽大娘說,我婆生我父親的時候,那個時候她已經40歲了,人家以為生不出來,結果生出來的剛剛就是個最厲害的孩子,最後經過一番打拼,居然還成了那個時代的公務員。真的是太不簡單了。

  我父親出生不久,由於我爺爺經常要到外地進行商業交流,所以我父親不到五歲,我爺爺就因為那個年代非常罕見的傷寒疾病而在家裡喝中藥喝了7天7夜,還經過當地赤腳醫生打理幾天液體。最終沒辦法還是將我大娘喊到床面前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將我父親指哥為父、指嫂為娘,臨走之際一定叮嚀要將我父親帶大成人。

  而在舊社會,我爺爺卻是我們村裡已經非常出名的造紙工人裡面的簾匠了。可以想想,當時我爺爺在現在最起碼也應該是一個企業家的模樣吧。

  而他所製造的東西就叫紙簾,是撈宣紙時必備的一種常用器具,它採用木竹編制而成,又稱之為濾簾,竹簾。

  紙簾一般由簾子、簾床、簾尺等部分組成。簾子是用竹絲多根排列,以絲線貫穿其中編連成一個整體,然後塗上生漆(從漆樹上割口流出來的漆),濾幹即成紙簾子。簾床為承受簾子的支架,又稱之為簾架。簾子和簾床可以隨時裝好或拆開。簾尺的用處是繃緊簾子使其保持平直。在撈紙前,將簾子與簾子床合起,以簾尺撐直,擺動入槽。撈紙後,取下簾尺,把簾子(簾面上有溼紙頁)從簾床上提起,復倒簾子於平板上,溼紙頁脫離簾面後粘附在板上或溼紙上。一張紙簾能重複用來撈紙,較為簡便。而這種技術,在晉代時期我國造紙業已廣泛開始採用。

  製造竹紙簾也應該是生長有成片的大巴山木竹林區勞動人民的唯一特種手工業。技術精湛,手藝高超。如制一張四尺紙幅的紙簾,則需要做出161公分,84.5公分,每方寸須用竹絲三四十根,每十根竹絲距離間隔0.85公分,絲線距離為2公分,一般每件竹簾只能用二十餘日,及時加以修鋪可延長時日,它是一種消耗比較大的撈紙工具。

  而關於我的爺爺,父親和我經常談起的時候,也只有看看直到現在還收藏在我們老屋閣樓旮旯裡的那捲竹織簾了。也只有那張還留在老房子裡面的簾子竹板,才能代表我們對於爺爺最初的印象收藏了。

  思念時光,思念人生的種種際遇,總是會想起那些已經逝去的卻永遠留在我們記憶深處無法抹去的某種故事和一份記憶的收藏了吧。

回憶爺爺的作文 篇3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一眨眼從出生到現在所有的回憶裡充滿了無數的歡笑與悲傷。不管是讓自己開心或是造成自己流下了眼淚,但這些點點滴滴是我們一生中最快樂的來源。時光寶物代表我和時間間的訂情信物,有了信物也讓我的人生點亮了無限的光彩!

  我和時間的信物中除了回憶還是回憶,但回憶含了許多東西,最讓我無法忘懷的的應該是爺爺所送給我他最愛的“象棋”吧!在爺爺生前時最喜歡跟我玩象棋,所以象棋是我們倆之間最棒的聯絡,有了象棋也維持著我們的感情。雖然有時會玩一玩而生了氣,但也因為爺爺的包容與體諒,而塑造了現在的我。就在爺爺出事的前一天,我像往常一樣放學回家就把象棋拿了出來,等待爺爺下班回來,終於回到家了!雖然披著疲累的身軀,但他也沒有讓我失望,於是做了下來陪我玩。如果能知道這晚是我最後一次和爺爺下棋的,我一定會好好去珍惜他陪伴我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讓自己的心中有所遺憾!當我知道爺爺離開的那一剎那,我拿著向棋盤躲到了房間的角落旁偷偷的哭泣,看著爺爺送我的棋盤,責怪自己為什麼要讓這種事發生呢!

  “象棋”現在依然是我生命中比什麼東西都還要重要了!這個象棋盤蘊含著許多意義,有爺爺燦爛的笑容、我們之間的交談......等。現在的我有時還會帶著它到空曠的草地上躺在草原上,雙眼闔上對著天上舅舅將我對他的思讀。那不然就是擺著象棋和爺爺享受當初快樂的時光。我會把這個寶物好好的珍藏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