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需要彙報的場景越來越多,彙報的主要內容有工作摘要、內容、花費時間、對應任務、完成情況、總結等,怎麼樣才能完成優秀的彙報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1
20xx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衝擊,我鎮上下齊心、真抓實幹,認真落實上級決策部署,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紮實推進各項工作,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開局。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狠抓汙染治理,保持環境良好態勢。一是抓好中央、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對歷年中央、省環保督察交辦信訪件點位,開展月巡查、季抽查,聯合各方、齊抓共管的方式嚴防反彈。二是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打好藍天保衛戰。圍繞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工業大氣汙染治理、揚塵汙染控制、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重點領域,狠抓環境空氣質量突出問題整改,深入推進大氣汙染防治,20xx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8%。打好碧水保衛戰。開展汙水零直排建設,完成12個生活小區“汙水零直排”建設驗收;完成1735個在產工業企業“汙水零直排”及6個工業園區配套管網建設;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要求,定期開展河道巡查;全面開展河道疏浚、支河整治,推進金清水系金清大港及支流整治工程;開展黑臭水體整治;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在雙塘、坦頭沈、日升村加建生態攔截渠,淨化農田尾水水質;強化水環境監測監管,定期開展巡查檢查和水質監測,不斷改善轄區水環境質量。打好土壤保衛戰。全面清理非法垃圾傾倒點。以河道沿岸為重點,全面排查非法生產、建築垃圾傾倒點,並組織力量開展垃圾清理。強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在小區內設定垃圾分類點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加強醫療廢物產生、貯存、轉運、處置全過程管控。
(二)強化環境約束,確保監管持續有力。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20xx年,開展了工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突出環境問題排查整治、違法違規建設專案清理整頓等專項行動,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環境行為。全年查處亂倒工業垃圾2起,廢塑膠洋垃圾清洗8起,關停鋁壓鑄48家,取締“散亂汙”企業23家。同時,全面落實環保督察整改,妥善處理環保投訴事件,1-12月,處置各類環保投訴案件410起,其中省督察2起、區交辦單224起,電話投訴184起,共停電處置265家,行政拘留6人,行政處罰480萬元,辦結率達100%。
(三)加強生態保護,厚植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綠色產業發展。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關係,積極發展綠色有機生態農業,20xx年度金清鎮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總面積269.4170公頃(4041.26畝),其中節水管道灌溉91.6631公頃,計1374.95畝,涉及新惠村、上沈村、日升村、聯星村、高升村、泗水村等32個村和金清鎮坦地;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工業,加大自主智慧財產權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建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研發中心1個。
(四)突出宣傳教育,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堅持公約引導、信用約束、法律規制相結合,強化企業、社會組織和群眾保護生態的意識。20xx年,我鎮共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活動5次,印發宣傳資料上萬份,開展相關座談5次。全鎮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意識明顯增強,企業依法治汙的主體意識逐漸形成。環境保護觀念逐步深入人心,全社會關心環境、參與環保、貢獻環保的行動更加自覺。
二、存在問題
雖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會成效,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一是環境質量改善任務依然艱鉅。城市空氣質量不穩定,道路交通揚塵、餐飲油煙管理有待改善,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鄉鎮水汙染治理設施執行管理有待強化,土壤汙染防治基礎薄弱,環境保護的壓力仍然較大。二是基礎設施還較為薄弱。生態文明建設投入相對不足,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汙水處理能力仍顯不足,配套管網建設亟待加快,生活垃圾、工業固廢處理存在一定缺口。三是環境保護意識仍需加強。居民不環保的日常生活行為仍然隨處可見,汙染環境行為仍然時有發生。企業轉型升級進度緩慢,偷排偷放、惡意排放情況偶有發生。
三、下階段對策措施
(一)進一步強化常態監管機制。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高度重視環境信訪工作,妥善處理好各種環境信訪案件和糾紛,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和社會穩定。開展中央、環保督政信訪件的清零和不定期回頭看,不定期對工業企業、村居環境衛生進行點位排查,嚴打未批先建、未批先產,促使企業轉型發展、規範發展。
(二)進一步推進汙水零直排建設。透過各園區業主開大會,困難戶開小會的形式,切實強化企業主環保意識,重視汙水零直排建設。密切關注企業汙水零直排建設進度,壓實企業治汙主體責任,推動企業綠色發展。
(三)進一步加強環境宣傳教育。著力加強宣傳教育,推動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切實加大生態環保宣傳教育力度,深入開展環保法律法規和生態環保知識的宣傳教育,利用新媒體如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群及政府政務公示欄等加強環境保護政策法規的宣傳。在全社會積極營造“人人環保,從我做起”的良好社會氛圍,努力提升全鎮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2
按照會議安排,現將今年以來生態環保領域重點工作及工程建設情況彙報如下:
一、環境質量情況
(一)空氣環境質量情況。截止4月19日,全縣空氣質量綜合指數6.16,同比上升4.1%;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6%;達標天數68天,同比減少10天;重汙染天數4天,同比減少4天。空氣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二)水環境質量情況。全縣三條河流四個河流考核斷面。青龍河田莊子斷面達到Ⅰ類水質;西洋河康各莊斷面達到Ⅲ類水質,飲馬河萬莊橋斷面、楊沽泊斷面達到Ⅲ類水質。西洋河(標準Ⅲ類)達到考核標準,青龍河(標準Ⅱ類)、飲馬河(標準Ⅳ類)優於考核標準。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督導16家重點企業嚴格執行汙染物排放標準限值和日均值要求,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對所有含VOCs企業的車間密閉、逸散情況、工藝過程等環節進行排查,建立臺賬,對存在問題的2家企業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召開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推進會,推動13家企業“一廠一策”治理方案編制,已完成8家,下步開展源頭替代、無組織管控、末端治理等全流程治理評估。組織開展加油(氣)站油氣回收系統監督檢查,完成檢查加油站13家。對城區內餐飲門店的油煙淨化裝置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建立動態臺賬。多次開展檢查餐飲油煙執法檢查,發現問題6個,全部完成整改。組織各鄉鎮開展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進行再排查工作,實現排查全覆蓋,無死角,確保燃煤鍋爐徹底清零。對弘業陶瓷、永平熱燃等4家重點用煤單位和國陽鋼鐵1家非重點用煤單位定期進行煤質抽檢工作。全縣共有在建工地16個,安裝PM10線上監測裝置50臺,影片監控系統16套,霧炮及自動噴淋裝置52臺,切實減少了建築工地的揚塵產生。加強對遠紅外影片監控系統24小時值守,及時發現焚燒秸稈、燎地邊的“第一把火”。對秸稈禁燒管控不力的三個鄉鎮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取締了劉田各莊鎮魏官莊村“黑加油點”1個。交通部門查處苫布遮蓋不嚴貨運車輛5臺,公安部門查處道路遺撒違法車輛14臺。嚴格執行重汙染天氣“一廠一策”管理,對全縣194家涉氣企業執行應急減排措施情況全面檢查,對佰工鋼鐵、國陽鋼鐵等重點企業的工業用電量等進行了核實,倒查汙染物排放資料,確保管控措施落實到位。佰工鋼鐵、武山水泥圍繞汙染物日排放量同比去年下降30%的目標,制定了減排方案,生態環境分局、石門鎮對企業實行了駐廠監管。
(二)水汙染防治工作。認真落實河長制,組織各級河長利用河長雲APP落實巡查檢查制度。實行總量和濃度雙重控制制度,對化工、汙水處理廠等進行重點監管,每週至少檢查一次,督導企業落實各項應急措施,堅決杜絕超標排放行為。聯合水務、農業部門對重點河流沿岸的工業企業、農業源進行全面排查,消除超標隱患。明確專人負責,定期對16家較大以上風險源企業、重點行業企業進行檢查。落實網格化監管要求,組織各鄉鎮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對完成治理1處農村黑臭水體開展“回頭看”,未發現反彈。針對青龍河田莊子斷面總氮超標問題,對青龍河田莊子斷面到桃林口水庫之間的河道進行了檢查,當天取樣三個點位:田莊子斷面、潘莊鎮卸甲莊村西(青龍河與遷安支流下游)、潘莊鎮卸甲莊村北(青龍河與遷安支流上游)結果未超過水質目標3mg/L。
(三)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建立了危險廢物汙染防治監管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監管工作職責,建立了部門聯動體系。開展危險廢物排查整治和執法監管“回頭看”工作,對照危險廢物監管123家企業,全部完成檢查,未發現違法問題。督導雙益磷化開展土壤汙染初步調查工作。完成垃圾填埋場等10家土壤汙染防治重點單位的汙染源執法監測。全縣責任主體滅失礦山修復治理任務20處,確定需工程治理14處,現已完成可研報告編制。對縣醫院發熱篩查門診、振興康養、雙龍賓館隔離點產生的醫療廢物以及生活垃圾全部納入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做到日產日清,24小時內轉運至三方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置。全縣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四)環境執法工作。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要求,“雙隨機”執法共抽查企業95家,其中一般排汙單位58家、重點排汙單位29家、特殊監管物件8家,發現各類問題4個,發現問題率4.2%;加強動態庫企業日常監管,共現場檢查並錄入執法APP382家,發現各類問題42個,發現問題率10.9%。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680餘人次、車輛430余車次;汙染源線上監控超標異常資料核查。核實汙染源線上監控資料超標處置單69條、異常處置單66條,共135條,其中資訊中心辦結73條、移交執法人員現場核查62條。就線上資料超標(異常)問題,兩次約談了綠色化工園區汙水處理廠等10家企業負責人;開展各輪次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專項執法、線上監控造假專項執法、揚塵汙染防治專項執法等多次專項執法檢查,累計出動執法人員340餘人次,檢查企業、點位170餘個;加強對秸稈禁燒平臺、汙染源線上監控平臺的值守,發現問題及時交辦、及時處置。今年以來,立案調查環境違法案件10件,擬處罰金額339.5萬元;申請法院強制執行1件,對拒不落實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的佰工鋼鐵、武山水泥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運用好智慧監控平臺,加強分析研判。結合季節特點,開展揚塵和裸露地面綜合整治整治。提升磚瓦、石灰等行業治汙設施處理能力,確保6月底前全部穩定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對不能達到有組織超低排放和無組織排放要求的一律停產停工。開展臭氧汙染治理,強化NOx和VOCS協同管控。嚴控工業源VOCS排放,加快13家重點企業落實“一廠一策”管控措施,6月底前完成整改驗收並備案。加快實施鋼鐵、水泥爐前影片監控系統安裝工作。組織佰工鋼鐵開展料場綜合整治改造。嚴格落實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和各項減排要求,持續改善空氣質量。
(二)水汙染防治工作。強化河長制落實,常態化做好巡河踏查、垃圾水草清理、生態補水等工作。深入開展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規範合法排汙口,關閉非法排汙口。做好入海河流水質管控工作,加強對化工企業、汙水處理廠等的重點監管,定期開展執法巡查和水質監測,發現超標問題及時處理。加強集中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環境執法監管,嚴肅查處違法問題。加快推進範莊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隔離防護工程進展,按照市裡要求在4月底完成。加快縣區斷面河流應急保障工程,儘快完成專案選址、可研報告編制、專家論證等工作,儘快啟動專案建設,力爭5月底前完工,確保出境水質穩定達標。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完善應急物資儲備。
(三)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督導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嚴控有毒有害物質排放,開展土壤環境自行監測,並按要求向社會公開。嚴格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提高資訊化管理水平,強化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移、處置等全流程監管。
(四)環境執法工作。緊盯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加強對正常生產企業的監管,嚴厲查處偷排偷放、超標排放等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開展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測資料造假專項行動,嚴厲查處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測裝置運維不規範、裝置執行不正常、自動監測資料造假等問題,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確保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測裝置正常執行。堅持“嚴管重罰”,用足查封扣押、按日計罰等措施,實施部門協調聯合,切實形成打擊環境違法犯罪案件的強大合力。
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3
一、基本情況
安義縣下轄10個鄉鎮1個管理處,共有104個建制村、1093個自然村。全縣共有農業人口21.28萬,耕地面積33.78萬畝,全縣糧食播種面積40.46萬畝、產量4.07億斤。現有龍頭企業25家,“兩品一標”企業19家、產品53個。20xx年,我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25.58億元,增速0.5%,位列全市第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1元,增速10.34%,位列全市第1。先後獲得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全國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全省農業農村工作先進縣、全省美麗宜居示範縣等稱號。
二、主要做法
一是聚焦產業興旺,築牢現代農業發展根基。深入實施“藏糧於地”戰略,共推進高標準農田18.87萬畝,佔比超60%。加快推進綠色食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水果、米粉、瓦灰雞3大特色產業,水果種植面積達3.8萬畝,米粉年銷量突破6800噸,瓦灰雞養殖規模3.9萬羽,三大產業產值突破6億元。以精品示範村、鄉村產業園為載體,以金花節、烏溪葡萄節等節慶活動為媒介,大力發展休閒採摘、鄉村民宿、戶外拓展等新業態,精心打造2條精品農旅線路,促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全年休閒農業接待200萬人次,營業收入1.6億元。強化科技創新賦能農業發展,國家種豬資源中心專案落戶安義並開工建設。大力推動農業產業數字化,全縣資訊進村入戶村級資訊服務站覆蓋率達65%,建成農業物聯網示範基地5個,主要農業生產基地全部開展水肥一體化建設,利用物聯網精準灌溉面積達到3萬餘畝,有力護航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聚焦生態宜居,提升秀美鄉村靚麗顏值。堅持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加快打造新時代“五美”鄉村。20xx年,完成71個新農村點、8個秀美鄉村建設,打造了書畫墨山村等13個風貌優美、特色鮮明的精品村,全縣新農村建設覆蓋率達81.75%。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接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等民生工程,實現建制村汙水治理試點建設100%全覆蓋,農村戶廁改廁率達到95.1%。統籌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土壤酸化治理、農村面源汙染防治等工作,全縣地表水縣界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Ⅱ類標準,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幅“五美相映”的“安義風景畫”正在徐徐展開。
三是聚焦鄉風文明,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以“1號大調研”、“五夜”工作法為載體,廣泛開展移風易俗等宣傳活動,殯葬改革實現“六個100%”,基本根除散埋亂葬、大操大辦等舊俗頑疾。文化惠民工程強力推進,對全縣104個村級活動場所進行改造升級,完善提升農家書屋、老年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陣地建設,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送戲下鄉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以“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活動為契機,先後打造了長均四方、長埠木馬、長埠榨下、黃洲集鎮等一批鄉風文明示範點,讓文明新風浸潤百姓心田。
四是聚焦治理有效,啟用鄉村治理一池春水。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面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六好”建設,全縣104個建制村實現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全覆蓋,578個基層黨組織自評驗收合格率達100%。率先在全市完成村(社群)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一肩挑”比例達100%,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年齡、學歷、結構、能力得到大幅最佳化。創新搭建“有事來說”基層民主協商平臺,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843件,辦結率達95%以上。用好用活村民理事會、新農村建設促進會等村民自治組織,調動老黨員、新鄉賢、農民主體參與自治的主動性、積極性,構建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體系。
五是聚焦生活富裕,拓寬群眾致富增收渠道。把生活富裕作為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不斷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按照“一防兩業五銜接”工作思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xx年,縣財政投入銜接資金1200萬元,其中,產業專案投資佔36.66%。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15次,對識別出的嚴重困難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逐戶制定並落實幫扶措施,未發生一例返貧事件。以鄉村富民產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xx年的17437元提高到20xx年的20881元,連續2年增速全市排名第一,且快於城鎮居民增速。透過農村土地流轉、發展特色產業、“飛地抱團”等方式,有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村集體收入在2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83.6%,3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43.2%,超額完成全市下達年度目標任務。
三、存在的問題
主要表現在:一是鄉村振興頂層設計不夠完善。按部就班落實上級要求較多,對鄉村振興工作整體性、系統性謀劃不夠,鄉村振興發展規劃較為滯後,特別是在挖掘安義特色、形成產業優勢上,思想還不夠解放,路徑還有待最佳化。二是農業結構不優、品牌不響。安義稻米、特色水果、蔬菜、花卉等農特產品資源較為豐富,但產業結構單一,產業佈局分散,產業鏈條較短,更多停留在農產品售賣和初加工階段,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差。有產品無品牌、有品牌無規模、有規模無產業的問題依然存在。三是社會主體參與度不高。鄉村產業專案投資大、見效慢、週期長,部分企業、農戶技術、人力、資金投入意願不強,農業龍頭企業較少。在農民群體中,有時還存在“幹部幹、群眾看”現象。四是缺乏專業人才支撐。村莊空心化、農戶空巢化、農民老齡化等問題正在加劇,農業農村從業人員數量逐步減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數量偏少,能夠承接數字經濟時代的旅遊文化產業、新業態電商產業的複合型人才更為稀缺,導致部分產業發展政策難以落實落地。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安義縣將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一樞紐四中心”和“兩個大幅提升”目標要求,強力推進“兩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動,大力開展“奮戰再出發,喜迎二十大”鄉村振興提升行動,為打造鄉村振興“南昌樣板”貢獻安義力量。
一是著力打造充滿活力、高質高效的'“興旺安義”。加快農業基礎提升。大力推廣“綠能模式”,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水稻機械化水平。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動現代資訊科技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加快特色產業提升。推進國家種豬資源中心等重點專案建設,實施以綠色食品產業鏈為重點的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實現農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依託中國雲廚產業園平臺,與京東集團等合作,發展倉儲物流、電商銷售等後端環節,提升產業附加值。加強“兩品一標”認證和管理,積極參加農產品展銷會,打響我縣區域公用品牌。加快休閒農業提升。加大都市休閒農業精品園區建立力度,持續舉辦“相約安義·小鎮之旅”等節慶活動,打造一批旅遊精品線路,持續唱響休閒活動品牌,大力培育建設觀光農業、民宿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美麗經濟”。
二是著力打造移步即景、宜業宜居的“畫裡安義”。開展農村路域環境整治行動。完成44.1公里重要縣鄉道“白改黑”,推動主幹道周邊路域環境有效提升,實現縣鄉道農村路域環境“八個無”全覆蓋。開展農村道路安全隱患整治、路域環境美化綠化,營造“暢安舒美、高效綠色”的公路交通環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圍繞“乾淨、整潔、有序”的基本要求,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等基礎整治,完成萬埠等5個鄉鎮集鎮汙水處理廠建設,推進5G+長效管護二期平臺建設,結合數字技術打造視覺化治理體系,構建“數字鄉村一張圖”。開展秀美鄉村建設行動。完成205個村莊整治提升點、70個左右新農村建設村點、36個共同富裕樣板村、4個鄉村振興示範村、2個美麗鄉鎮建設,打造鼎湖朱橋等水系連通水美鄉村示範點。加強農村建房風格管控,設計推廣一批贛派民居新戶型,實現鄉村向景區、遊園轉變。
三是著力打造幸福祥和、向上向善的“地安人義”。強化基層黨建引領。深化農村基層黨建“三化”,持續開展鄉鎮“每季度一評比”、評選村黨(總)支部書記“十佳之星”等活動,激發鎮村幹部幹事創業熱情。強化鄉風文明培育。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廣泛開展“1號大調研”、婚喪禮俗整治等活動,實施推進移風易俗、建設鄉風文明行動,完善村規民約,革除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強化社會治理創新。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繼續擦亮“綜治銀行”“綜治哨所”等社會治理品牌,鞏固拓展“有事來說”基層民主協商平臺,走出基層治理賦能鄉村振興的“好路子”。
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4
“十八大”以來,xx區環保局認真貫徹上級決策部署,以環境保護和汙染減排工作為主線,以提升區域環境質量為目標,狠抓總量減排,突出汙染防治,加快生態建設,最佳化環保服務,強化環境監管,提升環保能力,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汙染減排目標,我區環境狀況明顯改善。現將xx區生態環境保護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強力推進總量減排,全面完成減排任務。
一是制定好減排計劃,做好增量測算,明確減排責任,切實做到“增減平衡”;
二是積極對上爭取汙染治理資金57萬元,幫助減排專案單位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完善好汙染治理設施;
三是對所有建設專案,都嚴格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行使好環保第一審批權和一票否決權,把住關口,防止新汙染源的產生,有效地控制新建專案主要汙染物總量過快增長;
四是加強對減排專案單位和排汙企業的監管,確保治汙設施正常執行,確保達標排放,全面完成減排任務。
(二)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推進生態環境上臺階。
完成永和鎮、xx鄉6個村莊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已編制上報的xx鎮曙光村生態鄉村示範工程專案和xx區重點區域大氣汙染治理專案已成功進入省級專案庫,編制完成xx鄉、xx鄉、共安xx鄉3個建制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調整劃分技術報告方案並報市人民政府批覆,並完善相關標示標牌、界碑界樁和防護設施,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組織完成xx鎮五一村、xx鄉xx村汙水處理設施設計建設等災後重建專案,完成全區生態紅線劃定調整工作。20xx年4月,xx區省級生態區建設順利透過省政府驗收。
(三)狠抓優質服務,環保專案審批效率明顯提高。
我局以“促惠民”活動為載體,狠抓環保優質服務,加大對企業和專案的幫扶力度,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在堅持依法行政的同時,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著力提高審批效率,進一步服務企業,推進專案建設。工作中我們堅持“四個零”的服務承諾,即“零推諉”的服務方式、“零距離”的服務事項、“零積壓”的服務質量、“零差錯”的服務標準。
真正做到“把壓力和困難留給自己,把速度和方便讓給企業”。
完善了xx區環境保護局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清理後共271項:其中行政審批(行政許可)6項;行政處罰254項;行政徵收1項;行政強制9項;行政確認1項,並在網上執行。進一步規範了辦事程式,完善了辦事流程圖,做到了“八公開”。
(四)嚴格執法,環境監察能力水平顯著提高。
圍繞市、區環保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認真履行環保工作職能,不斷增強環境執法能力,下大力整治環境違法行為。加強規範申報登記管理,按期完成轄區內11家規模以上排汙企業環境統計工作,對轄區內22家排汙企業落實了排汙申報和排汙費核定工作,實現了排汙申報登記與現場執法、與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的有機結合。嚴格監管,強化監察。
對轄區內6家冶煉和2家化工進行定期巡查,確保達標排放。認真做好對在建施工單位的管理工作,特別是在高考前期,加強了對轄區內在建施工工地的日常巡查和夜查頻次,為考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備考環境。
加強環境應急建設和環境安全監管。把飲用水源地、化工、放射源涉源單位等易出現環境汙染問題的物件作為監管重點,逐一進行認真排查,有效防止了環境安全和汙染事故的發生,認真受理群眾環境信訪舉報與投訴,確保“12369”環保熱線24小時暢通,對各類環境信訪問題認真受理、嚴肅查辦、大力督導、妥善化解,切實維護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切實解決關係群眾生活的環境問題。
同時,區環境監察執法大隊已完成移動執法系統建設,所有執法人員均配備移動執法終端裝備,為大隊建立國家二級標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五)加強監測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監測服務水平。
圍繞環境管理中心任務,加大對轄區環境質量特別是集中式飲用水源、重點河流和重點汙染源企業的監測頻次。加強轄區重點區域、重點汙染源的例行監督監測和不定期抽查監測相結合,加大轄區監督監測頻次。
為及時有效地加強重點排汙企業的管理力度,督促排汙單位汙染處理設施的正常執行提供有力的證據。完成城鄉區域環境質量、區域環境噪聲、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大渡河流出入境斷面監測和全區10多家重點汙染源企業監督性監測。
完成城區空氣自動站建設並投入執行,按照省市統一安排,我局已建成一座六引數的大氣自動監測系統,用於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主要監測的專案為:SO2、NO2、PM10、CO、O3、PM2.5、氣象五引數、能見度。該站的建成能夠更全面、及時、準確、直觀、連續地反映我區環境空氣質量,為準確掌握環境質量指標提供了保障。
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5
xx區是古九州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交通便利,資源富集,素以“九省通衢、齊魯咽喉”著稱,面積535平方公里,人口55.5萬,轄6鎮4街道辦事處,共34個居委會,440個自然村。自20xx年以來,xx區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規劃先行、示範帶動、整體提升”的工作思路和“一年集中突破打基礎、兩年擴片成帶抓提升、三年全面鋪開成樣板”工作目標,以示範專案建立為突破口,統籌推進產業、人才、生態、文化、組織“五大”振興,推動全區鄉村產業振興在濟寧“走在前、作示範”。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將鄉村振興示範建立工作納入全區“三重”工作,在機構設定、人員配備、一線推進、工作落實上給予了重點支援和傾斜。
一是書記抓鄉村振興落實到位。結合機構改革,成立了由區委書記任主任的區委農業農村委員會,召開了區委農業農村委員會全體會議,出臺了委員會工作規則、工作細則,區委常委會會議、區政府常務會議先後多次聽取鄉村振興、扶貧開發、美麗鄉村等三農工作彙報,區委、區政府主要及分管領導先後多次視察三農工作、召開現場會,並作出批示,確保工作高效推進。各鎮(街道)也成立了由黨(工)委書記任主任的領導機構,完善“書記抓、抓書記”責任制,制定鎮街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制度,領辦黨建突破專案,抓實“一把手”責任,進一步增強各級黨組織抓黨建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
二是機構執行順暢高效。成立了由區委副書記任指揮,8位副縣級領導任副指揮的鄉村振興示範專案建設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抽調人員進行集中辦公,實體化運作,具體負責鄉村振興示範專案綜合協調、督導排程等工作。成立了由1名區級領導任組長,2-5個部門為牽頭單位的五個振興工作專班,各專門成立辦公室,負責具體業務指導、工作推進。10個鎮街也參照區裡做法,成立機構、配備專班,健全機制、完善制度,全區上下隸屬關係清晰、工作安排順暢、任務落實得力。
三是制度保障強勁有力。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檔案精神,全區先後召開了農村工作、規劃編制、示範專案現場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等會議,科學編制了《全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xx—20xx年)》《xx區關於加快推動鄉村振興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支援政策》印發《貫徹落實<關於加快推動鄉村振興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支援政策>責任分工》的通知(濟兗農委發〔xx〕5號)、《中共濟寧區xx區委濟寧區xx區人民政府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濟兗發﹝xx﹞1號)、《中共濟寧區xx區委農業農村委員會關於印發和的通知》(濟兗農委發﹝xx﹞1號),制定了推進農業農村優選發展、小城鎮助推鄉村振興、開展示範建立、落實五大專班任務等一系列政策檔案,明確工作職責,狠抓工作落實。嚴格督考排程,將鄉村振興考核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制定出臺了《鎮(街道)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實施細則》,推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各項部署要求落地見效。對重點專案實行掛圖作戰,倒排工期,逐個提升。認真落實“一線工作法”,區領導每月定期到專案一線進行現場辦公,問題在一線發現、在一線解決、在一線落實,提升了工程效率和質量。xx年全區鄉村振興任務清單>xx年全區鄉村振興工作重點>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是“1+5+N+10”鄉村振興工作格局初步形成。xx區科學編制了《全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xx—20xx年)》,制定出臺了《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出臺了《鎮(街道)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實施細則》,將鄉村振興納入全區“三重”工作體系,構建形成區鄉村振興指揮部統籌謀劃、五個專班協調推進、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區鎮村聯動推進的“1+5+N+10”工作格局,著力構建鄉村振興推進機制。堅持典型帶動、先試先行,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工程,全區有1個鎮、5個村被認定為全省首批鄉村振興示範鎮、村,3個示範區被批准建立市級鄉村振興示範區。xx年7月xx區被納入山東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區建立範圍,5個村被納入示範村建立範圍。
二是市場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全區註冊農民合作社823家、家庭農場206家,發展50畝以上種糧大戶746戶。土地流轉面積30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65%。發展壯大糧油加工、農機裝備、肉鴨養殖、中草藥種植“四大產業叢集”,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3家,形成了以百盛生物、益海嘉裡、今麥郎等農產品精深加工叢集,建立省級標準化生產基地3處、省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2個。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
三是“十百千”工程示範工程初現成效,探索了適應本地的發展模式。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工程,1個鎮、5個村被認定為全省首批鄉村振興示範鎮、村,今年xx區被列為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區。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模式,漕河鎮管家口村黨支部領辦企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經驗做法得到省委副書記楊東奇批示和肯定。新兗鎮牛樓社群堅持黨建引領,以“政府主導+公司運營+村民入股”模式,打造了牛樓小鎮田園綜合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1+1+N”示範模式,以新兗鎮牛樓和小馬青為中心的濱河示範區、以大安西垛村為中心的瓜蔞種植、以小孟鎮梁家村為中心的中草藥種植、以漕河鎮管口村為中心的特色農業種植初具規模,均可帶動周邊3—4個村實現發展。
四是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穩步增收。探索形成資源有效利用型、發展物業經濟(租賃)型、土地規模經營型、村黨支部領辦創辦經濟組織型、村企合作(聯姻)型等九種集體經濟發展模式,xx年所有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預計今年年底60%的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萬元。
五是五大振興統籌發展,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培育鄉村好青年省級2名、市級4名、區級40名,1人被授予“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省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達到33個,市級“清潔村莊達到62個,林木覆蓋率達到30.1%。農村文化豐富多樣,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打造了“蒲公英夜堂”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開展志願服務活動200多場次。著力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新兗鎮小馬青村“積分制”經驗做法上報中央農辦。
三、下步工作重點
我們將以入選山東省第二批十百千示範區為契機,按照“一年集中突破打基礎、兩年擴片成帶抓提升、三年全面鋪開成樣板”的發展目標,圍繞“一環、兩帶、三組團”的發展框架(“一環”,即以濟陽路、谷肖路、金谷路、南環城路為示範軸;“兩帶”,即泗河綠色發展帶和洸府河生態休閒帶;“三組團”,即以顏店鎮、新驛鎮為帶動的苗木種植、林下經濟、特色養殖組團,以小孟鎮、漕河鎮為帶動的高附加值經濟作物生產、深加工組團,以大安鎮、新兗鎮為代表的農工旅融合發展組團),以重點鎮、特色鎮、示範村為基礎,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xx年-xx年),鄉村振興示範區初見成效,形成符合我區實際、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的齊魯樣板。
示範建立取得顯著成效。xx年,鞏固示範點建設成果,集中力量打造示範區。在鞏固示範片點建立成果基礎上,集中力量打造鄉村振興示範片區,著力在村莊基礎設施、環境整治效果、特色文化挖掘、產業專案發展等方面進行打造,解決好建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鞏固全區鄉村振興建設成果。到xx年,示範鎮、示範區初見成效。突出集體經濟增收、綠化提升、產業發展等四方面內容,形成符合我區實際、可複製、可借鑑的鄉村振興之路。
農業產業提質增效。xx年,全區鄉村產業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建立起配套的規劃發展體系、政策支援體系、制度管理體系和考核監督體系。xx年,全區35%的村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農業重點龍頭企業達到50家,家庭農場發展到150家、專業合作社發展到750戶,培育示範主體10家,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10處。
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到xx年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達到100%、農村規模化供水覆蓋率100%以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農村規模化供水覆蓋率達100%以上、行政村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糞汙無害化處置綜合利用率達到100%,基本實現農村清潔供暖。
人才保障基礎紮實。xx年培養和造就一大批符合時代要求、具有引領和帶動作用的鄉村人才,基本滿足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到20xx年,全區基本建立起機制完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人才支撐體系,為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注入源頭活水,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迴圈。
農村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到xx年,五星級村黨組織達到40%以上,全部達到三星級以上;xx年達到50%以上。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實現全覆蓋,村級自治組織規章制度健全完善,在村黨組織領導下分工負責、團結協作、有序執行,積極發揮作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順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步建立,執行規範。黨建帶群建、帶社建工作推進有力,群團組織基層陣地更接地氣、更加穩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健康發展、不斷壯大。
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6
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中央和省、市、縣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朔良鎮立足區域特色,整合區域資源優勢,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總要求,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發展宗旨。現將我鎮在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中幾個方面的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鄉村環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為抓手開展鄉村風貌提升
朔良鎮總面積394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63個自然屯、20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312戶,總人口3.51萬人。在開展鄉村風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堅行動中,朔良鎮黨委政府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力度,堅持以“六個一”工作法(一個集中整治日、一張工作任務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圖、一個曝光臺、一封信、一評比)為抓手,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並取得良好成效。
據統計,“三清三拆”百日攻堅活動期間,全鎮共投入資金25萬元,清理村莊垃圾206噸、清理亂堆亂放1931處、清除池塘淤泥等149處91噸、拆除亂搭亂蓋370處2701㎡、拆除廣告招牌34個、拆除農村危舊房37棟1246㎡、拆除廢棄豬牛欄及露天茅廁100處、廢棄建築殘垣斷壁3處。
(二)基本整治型村莊建設情況
根據縣委縣政府統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鎮列入基本整治型村莊數量為13個屯,分別是杏花村百罡屯、那騰村塘江屯、那騰村那耀屯、寶達村那午屯、寶達村民錦屯、群敏村塘達屯、群敏村百最屯、朔良村子貢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巖樂屯、那婁村作月屯、靈龍村街上屯、靈龍村拾拉屯。截止目前13個都已經開工建設,開工率為100%。13個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經完成,11個屯已經完成村莊規劃編制,剩杏花村百罡屯、南立村那朝屯2個村莊規劃也已經上報住建規劃部門。在工作中,我鎮圍繞“一戶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營造乾淨整潔的鄉村環境、建立完善的長效管理機制。
二、鄉村自治建設
(一)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鎮始終把建設好的村委會放在首位,嚴格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堅持依法辦事,在全鎮範圍內形成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的良好局面。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貫徹落實《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列入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做到開展工作有領導、有組織地實施開展並抓出成效,鎮村分別建立組織機構,明確領導負責、落實各項工作職責。
(二)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
透過開會研討,進一步完善我鎮各村屯村規民約,加大對村規民約制定和實施程式的指導監督,確保村規民約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強村組幹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強黨建引領,強化黨員幹部的黨性意識,力樹新形象,展現新作為。二是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村級幹部隊伍整體素質。三是健全機制,培養後備力量,儘量吸收農村優秀人才,壯大村級黨組織的人才隊伍,發揮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探索“黨建+集體經濟+鄉村治理”的執行模式。
(四)進一步規範村務公開
為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在各村推進村務公開工作,不斷規範村務公開,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力求公開的內容全面、形式規範、程式合法、檔案齊全。
三、鄉村法治建設
(一)以人為本,樹立鄉村法治思維
加強村級黨員幹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眾法制意識。定期組織村兩委幹部集中開展法制學習,透過宣傳引導,強化群眾的法制意識。
(二)依法治村,規範鄉村法治行為
一是規範村級組織執行管理。加強監督各村落實黨建制度,確保村級黨組織執行規範化;二是落實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嚴格落實“一崗雙責”,要求鎮班子成員加強對聯絡村黨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導,確保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化形成長效機制。三是嚴格執行“四民主三公開”。進一步強化村幹部工作實績民主評議制度,促進村幹部的依法辦事的執行力。
(三)普治共舉,最佳化鄉村法治環境
一是創新社會管理,鞏固基層治理防線,深化網格管理工作實效。同時最佳化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加強人民調解委員會、警民聯調工作室建設,定期開展村級人民調解業務培訓。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設鄉村法治陣地。積極推廣“民主法治村”建立工作,力爭實現“民主法治村”全覆蓋。
三是貫徹落實“七五”普法,廣泛開展“法律六進”活動。提高普法教育的覆蓋率和針對性、實效性。
四是村級法律顧問進村入企,延伸農村法律服務觸角,滿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機制,強化矛盾糾紛化解
一是調處組織網格化建設。嚴格要求網格中各相關部門、人員增強工作責任心,協同配合,提高矛盾糾紛化解的時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排查工作制度化。堅持調處會議制度常態化,定期召開調處工作例會、培訓會和推進會,對排查的矛盾糾紛進行分析、研判,梳理、上報。
三是完善逐級調處制度。從村級開始逐級調處,層層上報。對依法應當透過法律途徑解決的事項,轉司法部門透過法律程式解決。
四是完善調處排查制度。排查方式採取拉網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準、排得快、上報及時為標準,真正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切實保證了矛盾糾紛資訊準,情況明,底數清。
四、鄉村德治建設
一是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透過爭取上級專案資金和整合相關資金,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和農家書屋建設,並配備專職管理人員,保障了群眾的文化需求。
二是著眼鄉風文明,留住鄉愁記憶方面的建設,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互幫互助、鄰里守望的淳樸民風。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集中開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文明樹新風”等主題宣傳活動,倡導文明新風,推動優良民風、和諧村風、文明鄉風發展。
三是加強村級文藝骨幹業務培訓,我鎮先後派出3名文藝業務骨幹參加縣文化館舉辦小品、聲樂、嘹歌、舞蹈業務培訓班,有力提高我鎮今後文藝創作和各類表演的指導工作。
五、存在的問題
1、基礎設施薄弱問題。朔良鎮是我縣較為偏遠的山區鄉鎮,受自然環境、經濟基礎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和制約,農村基礎配套設施比較薄弱。
2、資金制約問題。
3、群眾環衛、法制、自治等意識不強、還存在不少封建陋習。
六、下步工作方向
1、著力推進產業發展。依託脫貧攻堅戰加快產業轉型,引導扶持現代農業、休閒旅遊業發展,不斷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促進共同富裕。
2、著力改善人居環境。立足區域特色,大力開展村莊環境治理、汙水處理、堤岸截汙、生態水系等治理和建設,促進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
3、著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抓好農村移風易俗,堅決反對封建迷信、大操大辦的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
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7
20xx年,縣人社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緊緊立足部門職能,突出鄉村就業創業、鄉村社會保障、鄉村人才振興、農民工權益保障等工作,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實現農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今年6月,我局“三農”工作獲“縣先進集體”稱號。
(一)實施“鄉村就業創業提升行動”惠民生。
大力推薦外出就業。先後舉辦“春風行動”等各類招聘會12(場)次,組織企業1836餘家,提供就業崗位12.8萬個,達成意向性協議1.32萬人,城鎮新增就業562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8%,不斷滿足了農村不同群體的就業意願。積極推動回引就業。充分利用同城化、雙城經濟圈等契機,大力推進區域勞務合作,紮實開展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春風行動”,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52.5萬人,幫助技能人才本地回引就業,促進農民工縣內就業1.24萬人,支援大學生、返鄉人員回鄉創業653人,協助園區鴻星爾克、三寶、季茜等企業招聘員工4000餘人,順利復工復產。全面落實就業扶貧任務。建立就業扶貧基地3個、就業扶貧車間10個,安置貧困勞動力369名;開發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1514個。今年6月,縣農民工轉移就業工作獲省委、省政府表彰。
(二)實施“鄉村社會保障提升行動”增福祉。
有效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目前,我縣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全縣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累計參保約8.4萬人,按時足額為6.6萬養老人員發放養老待遇,月發放金額為1.19億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繳費24.22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3.09萬人、工傷保險參保4.76萬人、失業保險參保2.96萬人。積極落實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政策。為665家企業減負近20xx餘萬元,預計全年減負2160餘萬元,為19500名靈活就業人員減少社保繳費1800餘萬元。切實發揮失業保險在穩就業中的作用。截止目前,為159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涉及職工人數9122人,補貼金額595.03萬元,為企業不裁員、少裁員發揮了積極的助推作用;為102人發放技能提升補貼,補貼金額12.2萬元;為10696人/次發放失業人員臨時價格補貼,金額93.74萬元。有序開展社會保險扶貧工作。與扶貧辦、民政局建立“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員、低保物件、特困人員”三類困難群體資訊共享機制,確保所有扶貧物件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截止目前,為符合條件的困難群體26573人代繳保費265.73萬元,參保率、代繳率均達到100%。
(三)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撐行動”啟用力。
建強培訓陣地。開展農業技能培訓專案,依託全縣9所公民辦職業培訓機構,採取集中授課與生產實習相結合的方式,確定柑橘栽培、水產養殖等多項農業產業技能培訓專案,同時開展農村轉移勞動能力職業技能培訓,共培訓農村轉移勞動力5000餘人。實施人才保障。為鄉鎮(街道)服務所、原區所在地10箇中心鎮以及人口較多的鎮所轄社群專項配置一類全日制公益性崗位人員87名,招募3個“三支一扶”大學生,進一步提升了服務基層水平,提高了基層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加強人才培育。組織參加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賽區選拔賽暨第五屆創新創業大賽,選手獲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2名。不斷壯大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隊伍,招聘鄉村教師341名、鄉鎮涉農崗位30名、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21名。
(四)實施“農民工權益保障提升行動”促穩定。
強力推進農民工根治欠薪工作。發放各類宣傳材料3500餘份,主動檢查各類用人單位85戶,督促補籤勞動合同510份;下達問詢通知書6份,為720名勞動者追回拖欠工資795.6萬元;建立農民工工資專戶企業16家,涉及7460人次,累計發放農民工工資2.74億元。妥善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堅持公平公正調裁,截止目前,受理各類勞動仲裁案件61件,涉及企業、事業單位41家、勞動者61人,涉及金額224.25餘萬元。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組織工作專班遠赴雲南、福建等地,切實維護因工傷亡貧困農民工合法權益,爭取撫卹金、賠償費等282餘萬元。
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8
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公佈20xx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建立名單,北京市大興區、河北省阜平縣等100個單位入選。據瞭解,開展建立工作2至3年後,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將對這些入選縣組織評審,達到標準的將被授予“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稱號。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鄉村振興專案、資金等重點開展精準監督,護航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建立,為抓點帶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展開提供有力紀律保障。
乾淨整潔的村莊,連綿起伏的茶園,沿途還有竹文化博物館、清風亭、老虎洞農民公園等景觀,一到週末,地處三省交界的江蘇省宜興市太華鎮乾元村就會有許多人前來“打卡”。宜興市挖掘村級資源,將村莊變景區,許多農旅融合專案正成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為保障專案廉潔、帶動群眾受益,宜興市紀委監委派出監察員辦公室、鎮紀委、村務監督委員會組成“市鎮村”三級聯動監督小組,對專案招標流程、資金撥付使用、民主議事決策、村務財務公開等工作重點跟進監督,推動職能部門保障專案按計劃落地。
“東部地區示範縣在鞏固提升鄉村產業發展基礎的同時,聚焦提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質量,著力提升鄉村治理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宜興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圍繞“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主線,以“清廉村居”建設為抓手,把廉潔元素融入村居建設全過程,把清廉理念落實到村級工作各方面,為農旅融合產業注入“廉動力”。
蜜雪梨種植園、稻田蛙綜合養殖……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以打造特色品牌為引擎,不斷釋放增收致富潛力,持續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政策措施落地落實。上杭縣紀委監委緊盯鄉村振興領域政策支援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的專案和環節,聚焦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圍繞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專案、“一縣一片區”建設專案、“一村一品”示範村培育等重點工作,強化對專案申報審批、資金分配使用等監督,護航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
位於海南中部生態核心區的白沙黎族自治縣,是這次海南省唯一入選的建立示範縣。為進一步提高監督質效,白沙縣紀委監委以“能力提升建設年活動”為抓手,在開展監督前全面分析研判,並按照“就近整合、優勢互補、交叉協作”原則,將11個鄉鎮劃分成立5個交叉互查組。各互查組透過聽取彙報、查看臺賬、實地查驗、入戶走訪等方式,聚焦專案實施、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等情況開展交叉互查,對鄉村振興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精準發力。
開展建立工作的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根據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特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鄉村振興路徑模式。在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延壽縣結合當地優勢基礎,積極發展產業專案,促進農民增收。延壽縣紀委監委緊盯專案審批、資金撥付、投產執行等環節,督促主管部門建立負面清單,對全縣稻米、玉米深加工等產業專案建設情況有力監管,助力“中國優質香米之鄉”和延壽大米國家“雙地標”品牌效應持續放大。
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9
20xx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一年,全縣鄉村振興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綠色振興、追趕超越”主題,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堅持以發展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確保過渡期內脫貧人口收入增速高於當地農民收入增速。以“1256”工作思路為引領,即:堅持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一條主線”,抓住產業和就業幫扶“兩個關鍵”,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治理、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統籌協調抓落實“五項任務”,突出動態監測幫扶、專案資金管理、人居環境整治、示範帶動、幹部培訓、督導考核“六個重點”,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振興譜新篇,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1.持續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完善脫貧人口和“三類人員”參保資助政策,確保100%參保。持續做好控輟保學和精準資助,確保義務教育階段無失學輟學。進一步強化飲水安全保障運營長效機制,及時發現化解農村供水風險隱患。強化農村住房動態監測,6月底前全面完成20xx年因災損毀房屋的恢復重建。
2.紮實抓好動態監測和幫扶。嚴格落實“335”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機制,做優做實網格化,從風險排查、識別納入、精準幫扶、風險消除、資料比對等各個環節入手,全面排查當前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執行落實過程存在的薄弱環節,聚焦難點問題,進一步查漏補缺,完善落實工作機制,不斷提高風險發現的及時性、物件確定的精準性、幫扶措施落實的有效性和風險消除的真實性。盯好重點物件、重點區域和重點環節,常態化排查返貧致貧風險,高度關注因災因疫產生的風險和潛在隱患,簡化識別納入程式,對存在致貧返貧風險的群眾要提前介入幫扶,對幫扶措施針對性不強的監測物件及時調整“一戶一策”,對有風險消除不穩情況的監測物件進行“回頭看”“回頭幫”,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有序退出。加強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政策解讀和宣傳,做實農戶“一鍵申報”“一戶一碼”,多渠道方便群眾申報。完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防止返貧監測資訊平臺建設,健全部門工作會商和資訊對比機制,提高利用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深入推進“十大提升行動”。結合“五大振興”、“十四五規劃”相關工作要求,分解下達年度目標任務,著力打造示範點、示範專案,認定一批縣級示範點位,抓點示範,以點帶面。堅持月排程、季例會制度,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
4.不斷強化產業幫扶。以農業提質增效、農民致富增收為目標,大力實施特色農業倍增工作,各鎮按照“1+N”農業特色產業佈局,加快培育花椒、林麝、中蜂、中藥材等縣域特色產業,著力構建主導產業突出、特色產業豐富、供給質量優良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圍繞壯大集體經濟,深入推進村社聯建、村村聯建、村企聯建,充分發揮鎮級集體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作用,探索“財政+金融+村集體經濟”模式作用,做大做強集體經濟。圍繞培育經營主體,透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專案支撐,引導社會資本、技術、人才等積極參與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發展上來,推動農村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年內新建農業產業示範園10個,培育新增經營主體不少於80家,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的村達到30個以上。
5.大力實施就業幫扶。充分發揮鳳縣就業創業服務中心、鳳縣智慧人力資源市場、鎮農村勞務就業服務中心等就業創業服務平臺作用。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服務,加大資訊推送、職業指導、網上招聘等就業服務供給,建立勞務輸出就業需求清單和崗位供給清單,加強人崗對接,開展“一對一”精準就業幫扶。進一步開發和規範管理公益崗位,用好社群工廠、以工代賑等就業幫扶載體,力爭使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和收入水平較上年度有所增加。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加快培育“孵化”鄉土人才,切實提高新型職業農民比例,建設高素質勞動者隊伍。
6.強化易地搬遷後續扶持。持續加大易地搬遷脫貧群眾和集中安置區後續幫扶力度,創新管理方式,推動解決集中安置區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管理跟不上、群眾辦事“兩頭跑”等問題,穩步提升社群治理和公共基本服務水平,促進社會融入。抓好搬遷群眾穩崗就業,解決搬遷脫貧家庭零就業問題。加快9個避災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進度,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6月底前建成完工。
7.加強駐村幫扶。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有效提高駐村幫扶工作水平。鎮村要進一步理清駐村幫扶工作思路,細化駐村幫扶任務,重點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及農村黨建等工作。加強駐村幹部管理考核和激勵保障,推動駐村幹部沉在村裡、幹在一線,與當地幹部群眾一道推進強村富民。有針對性開展駐村幹部政策知識和業務能力培訓,使其成為農村工作的行家裡手。
二、深入推進鄉村建設,促進農村社會事業均衡發展
8.落實鄉村建設行動方案。堅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的總要求,完善鄉村建設實施機制,落實好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推動加快村莊規劃編制,立足現有村莊基礎,在縣、鎮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城鎮和村莊佈局,科學確定村莊分類。建立鄉村建設行動專項推進機制,推動各部門制定專項推進方案,細化年度目標任務。
9.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xx-20xx年)》,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帶動鄉村建設全面展開,逐步使農村具備基本現代生活條件。堅持求好不求快,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科學推進農村戶廁改造提升,持續加大戶廁問題整改力度,年內完成農村改廁326座,確保改一個、成一個、用一個。採取控源截汙、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水體淨化等措施,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治理,不斷提升村容村貌。
10.大力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農民群眾。探索開展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示範建立,提高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平臺建設,豐富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三、加強鄉村治理,提高鄉村善治水平
11.健全治理體系。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鄉村治理十八條措施,充分發揮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和專項工作組會議機制作用,協調有關部門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村民自治、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平安法治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推動形成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12.推廣新型治理方式。深入推動“四強四好”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工作,挖掘推廣一批治理創新模式和典型案例。持續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治理等有效做法,落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鄉村治理,激發群眾自治的內生動力。
13.推進農村移風易俗。以全國新時代化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抓手,制定《20xx年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要點》明確重點任務和舉措。持續健全鄉風文明管理機制和工作制度,細化村規民約、文明婚喪嫁娶制度,開展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進一步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讓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四、強化支撐保障,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14.抓好統籌協調。縣鄉村振興局要根據職責定位,切實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主動向縣委、縣政府請示彙報,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確保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加強同行業部門協調溝通,定期開展資訊互通、問題共商、成果共享,確保工作聯動到位。加強對鎮工作業務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嚴肅指出問題、幫助解決問題,確保工作推動到位。
15.強化社會幫扶。深入實施《鳳縣萬企興萬村“三聯五幫六帶”行動三項制度》,推進“黨委領導、統戰牽頭、鎮級統籌、部門協同、村企聯動”工作格局,協調幫助解決企業在幫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謀劃落實消費幫扶、產業發展、就業帶動等專案,適時召開現場觀摩會,並開展對先進民營企業的表彰或表揚,營造向上向善的濃厚氖圍。
16.管好專案資金。嚴格執行《鳳縣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使用和專案管理辦法》,強化專案前期謀劃和規劃可研,堅持專案資金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社會各方監督,提高群眾參與度和知曉率。及時將20xx年中省財政銜接補助資金專案計劃下達各鎮、相關縣級部門,規範專案實施程式,強化資金專案監督,確保如期完成任務。做好20xx年扶貧專案資產後續管理工作,明晰資產的產權歸屬,落實管護責任,推動扶貧專案資產持續發揮效益。
17.強化示範引領。加大防返貧監測幫扶、特色產業發展、就業幫扶等經驗的宣傳力度,開展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徵集評選活動,總結好經驗、好做法,挖掘推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模式,以點帶面推動工作。落實全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範工程建立任務,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範樣板。做好中央及省市級鄉村振興評選表彰推薦工作,挖掘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提升鳳縣鄉村振興影響力。
18.加強幹部培訓。9月底前對全縣駐村工作隊、鄉村振興指導員培訓一遍,特別是對新任職、新輪換幹部要及時培訓。專門組織對鄉村振興系統幹部進行培訓,全面提升系統幹部理論水平和實戰能力。利用週一影片例會,對全縣幫扶幹部進行政策解讀,提升幹部政策知曉率,提升幫扶質量。
19.加大人才培育。堅持“剛柔”並重的人才引育工作導向,透過公務員、事業單位招錄招聘、校地合作等多種方式引進鄉村振興急需緊缺人才;透過“一把手”進高校院所、“百名專家人才下基層”、高校暑期實踐等活動,積極落實市級人才幫扶專案,夯實鳳縣鄉村振興人才基礎。積極探索特色農業產業培育人才、專家人才帶動產業發展的鄉村人才培育模式,培育“土專家”“種植養殖能手”等本地鄉土人才。
20.實行嚴督實考。把鄉村振興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堅持“督考問用”四位一體,全程跟蹤問效。縣委、縣政府督查室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作為定期督查的重點內容,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督導檢查,鄉村振興資訊監測中心每週開展一次電話督查,透過一線檢查、明察暗訪,及時瞭解工作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督辦整改,以責任落實,倒逼工作落實。
21.深化宣傳引導。以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大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的宣傳解讀,確保政策深入人心。要加強典型宣傳,認真總結和提煉產業就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典型經驗做法,充分發揮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用,定期宣傳報道鄉村振興工作亮點,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營造良好氛圍。加大對上宣傳力度,爭取我縣更多經驗做法在中省市層面推廣,增強鳳縣影響力。要注重輿論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村級振興的彙報材料10
20xx年以來,我縣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持續增產,農村蓬勃發展,農民不斷增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探索實踐的《推進三個“數字化”打造數字賦能“陽西模式”》入選省鄉村振興百佳實踐案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一是堅持黨政一把手負責制,把鄉村振興工作作為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的重要議題,定期聽取情況彙報並研究解決存在問題,縣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領導小組堅持一週一研判,確保工作層層落實到位。二是完善領導幹部聯絡鄉村振興工作機制,縣四套班子成員掛點鎮村,鎮委書記、鎮長每年各掛點一條示範村進行重點打造。三是最佳化鄉村振興機構隊伍建設。今年,縣委縣政府將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更名為縣鄉村振興局,各鎮在農業農村辦公室加掛鄉村振興工作辦公室牌子,負責鄉村振興工作。四是縣委鄉村振興辦專門成立四個專項督查工作組,每季度至少一次對全縣各鎮各單位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進行專項督查,促進相關工作取得紮實成效。
(二)紮實開展駐鎮幫鎮扶村,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是全縣8個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共47名隊員及59條村派駐第一書記已第一時間進駐到位,並落實駐鎮幫鎮八項制度上牆。二是全面完成扶貧檔案、資產交接。已摸排出脫貧不穩戶、邊緣易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等“三類監測物件”共17戶75人。落實鎮科級幹部一對一幫扶機制和設立返貧保障基金、購買返貧保險等措施,切實增加“三類檢測物件”收入防止返貧。四是制定發展規劃,推動專案實施。因地制宜制定幫鎮扶村五年發展規劃和年度幫扶計劃。
(三)著力抓好產業振興,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一是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建設高標準農田2.14萬畝,落實糧食種植面積35.6萬畝,預計產量達14.6萬噸。二是畜牧業穩步增長。全年生豬出欄肉豬達50.5萬頭,超額完成上級下達我縣生豬出欄任務。三是大力推進漁業產業發展。預計實現漁業總產量達50.12萬達,總產值65.7億元。加大海洋養殖規劃和專案招商,深海網箱養殖業發展迅猛。四是大力推進省市縣農業產業園,建成12個縣級數字農業產業園和26個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案。五是繼續深化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全國“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縣以及省數字農業示範縣專案建設。我縣獲得20xx年廣東荔村“12221”市場體系建設“我為荔農辦實事”優秀政務服務獎。六是推動扶持鄉村產業政策落實。我縣與農行陽江分行簽署100億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繼續完善出臺鄉村振興“政銀通”支農貸款和扶持壯大集體經濟“三個三”政策,推動全縣實現土地流轉面積達14.05萬畝,探索推行農業生產託管服務面積1.1萬畝。同時,我縣大力發展鄉村民宿鄉村旅遊經濟,其中沙扒鎮獲得廣東省鄉村民宿示範鎮,雞乸村獲得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四)圍繞人才振興,進一步抓好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已建立1個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1個陽西縣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範基地,20xx年以來,三大工程共培訓4073人次。開展200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成立鄉村振興培訓學院,舉辦相關鄉村振興培訓。建立陽西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成立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工作專班。實施“揚帆計劃”競爭性扶持縣重點人才工程專案、“陽西縣‘程村蠔’產業鏈人才培養工程”和“陽西縣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養工程”,成功引進國家荔枝龍眼產業體系技術創新科研團隊和羅非魚精深加工創新科研團隊。設立省農科院(陽西)數字農業研究所、省農業科學院陽西博士工作站。
二、下步工作計劃
一是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二是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三是大力推進“三農”領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堅”行動。四是加強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是全力以赴抓好鄉村振興年度實績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