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樂於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2. 讓幼兒透過動手操作,發現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以吸水的。
3. 發展觀察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4.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的準備。
(1) 教師應充分了解生活中有那些東西可以吸水。
(2) 幼兒已認識一些常見的操作材料。
2. 物質材料的準備。
(1) 八寶粥瓶子人手一個(裡面裝有毛巾,蓋子上開一個小口),杯子人手一個。
(2) 每組一盆水,海綿,布,棉花,沙,石頭,水果網,泡沫,積木,毛線等材料若干.圖表一張。
活動過程:
1. 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1) 將一杯水倒入八寶粥瓶子裡,請幼兒猜猜水能否倒回杯子,並以實驗證明.
(2) 出示另一個瓶子(裡面裝有毛巾),猜猜看結果是否一樣,並驗證.
(3) 集體討論水到那裡去了?
2. 引導幼兒自己變魔術,尋找原因.
(1) 鼓勵幼兒像教師一樣變魔術.
(2) 開啟瓶蓋,發現水是被毛巾吸掉了.
(3) 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可以吸水.
3.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一至兩種,再次實驗.
4. 交流自己是用什麼材料吸水的,並以結果記錄在圖表上.
5. 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讓我們在外面去找找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吸水的.
活動延伸:
回家後,繼續研究可以吸水的材料.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透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匯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透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的知識經驗。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蝸牛,初步瞭解蝸牛外形的特徵
2.萌發幼兒對事物的探究興趣,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蝸牛》影片
2.蝸牛圖片
活動過程:
1.匯入--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裡頭。有誰知道是什麼動物?
--是蝸牛。你們見過蝸牛嗎?在哪裡見過?
2.認識蝸牛--你們都說見過蝸牛,誰來說說看蝸牛長的什麼樣?
觸角、殼、足、嘴巴--你們覺得蝸牛有眼睛嗎?
觸角:蝸牛的眼睛長在長的那對觸角上。蝸牛的觸角是用來感覺外界環境的器官,如果用觸角接觸到障礙物,就會立即轉變前進的方向。
--那你們知道蝸牛的鼻子在哪裡嗎?
蝸牛的觸角中,短的那一對相當於它的鼻子,在短的觸角下面還有一張小小的嘴巴--哪裡是蝸牛的腳呢?蝸牛是怎麼爬的?我請一個小朋友來爬爬看。
蝸牛肚子下面扁扁的足就像是水波紋一樣的橫紋,蝸牛就靠著橫紋的波動,慢慢爬行。
--你們有沒有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什麼?它是什麼? 會留下閃亮亮的線。
蝸牛在爬行的過程中身體會分泌出一種叫做"足腺"的分泌物,就像小朋友運動以後流汗一樣,蝸牛也會流汗,但是它流的是叫"足腺"的分泌物爬行時候,這種分泌物不斷的流出來,是為了減少摩擦,有利於蝸牛爬行,邊爬邊粘在了爬過的地方,等它幹了,就變成了一條閃閃發光的線。
--那老師再來考考你們你們知道蝸牛喜歡吃什麼嗎?(青菜、樹葉、小草。。。)--蝸牛喜歡吃蔬菜、小草、樹葉等等。咦,你們覺得蝸牛的嘴巴長的大嗎?蝸牛的嘴巴長的小小的,只有針尖這麼大,但是你們猜猜看它有多少顆牙齒?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它有26000顆牙齒左右。蝸牛可真厲害!
3.觀看《蝸牛》短片--現在我們來看一個有關於蝸牛的小短片。(播放影片)--看完了小短片,我們都認識小蝸牛了,有誰來說說看你知道了那些有關於蝸牛的知識,看看誰是小蝸牛的好朋友。
4.聽歌曲《快樂的小蝸牛》學蝸牛爬,碰見障礙要改變方向爬。 --現在讓我們變成小蝸牛帶著房子去旅遊吧!先長出兩隻小細腳,再背上我們的房子,小蝸牛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播放伴奏)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蔬菜的名字和外姓特徵。
2、感受蔬菜的多種多樣。
3、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擬人化的蔬菜(在青菜上帖上五官和四肢,打扮成老奶奶;辣椒的一家)。
2、幼兒收集各種蔬菜(在家裡向爸爸、媽媽瞭解一種蔬菜的名稱及外型特徵)。
3、剪好的五官,四肢(用即時貼)。
4、幼兒圍坐成半圓型。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青菜奶奶的生日。
--(出示青菜奶奶)"我是青菜奶奶,今天,我特別的高興,因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去準備準備,等會兒我的孩子都要來為我慶祝生日。"--(出示辣椒的一家)辣椒爸爸:"青菜奶奶在家嗎?""誰呀?""青菜奶奶。我是胖胖、綠綠的燈籠辣椒。"辣椒媽媽:"青菜奶奶,我是長長、綠綠的辣椒。"辣椒娃娃:"我是紅紅的,光光的小辣椒寶寶。"青菜奶奶:"歡迎,歡迎!"辣椒一家"祝青菜奶奶身體健康,生日快樂!"青菜奶奶:"謝謝,請坐,快請坐。"說說我知道的蔬菜。
--猜猜還會有哪些蔬菜會來給青菜奶奶慶祝生日呢?
--幼兒用一句話來介紹自己帶來的蔬菜。如:細細長長的黃瓜,紅紅的番茄,穿著紫外衣的茄子,帶著小紅帽的菠菜等。
--幼兒自選相應的五官、四肢貼上在蔬菜上。
--說說自己打扮的是誰。
二、給青菜奶奶慶祝生日。
--教師扮演"青菜奶奶"幼兒扮演蔬菜娃娃,給"青菜奶奶"慶祝生日,如:"我是胡蘿蔔姐姐,祝青菜奶奶生日快樂!""我是小小洋蔥頭,祝奶奶健康快樂!"--在生日歌的樂曲聲中,幼兒唱唱、說說,互相交流。
活動反思:
蔬菜家族的種類越來越多,品種越來越複雜,這給幼兒認識蔬菜帶來了一定難度,而且蔬菜對於幼兒來說更是他們健康成長的物質來源。幼兒在進餐時,我發現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挑食、偏食現象十分嚴重,對自己不喜歡的蔬菜有嘔吐現象。針對這一情況,為了培養幼兒的認識能力,教育幼兒要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於是我設計了“蔬菜一家子”這一活動。
這次教學活動我以青菜奶奶過生日,蔬菜朋友來慶祝生日來進行匯入,讓幼兒在富有節日氣氛的環境中,很快的被帶入主題,並且在短時間裡就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調動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之前幼兒已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經管這些經驗比較直觀、膚淺、但是由於是幼兒親身感受的,和他們的生活密切的聯絡,總能啟用幼兒的興奮點,使科學探索活動順利的展開。我首先問小朋友,你們猜猜看,會有誰呢?為幼兒陳設了一個想象的空間,讓幼兒回憶對蔬菜的.已有認識這一活動做為鋪墊,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此得到了很好的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透過觀察蔬菜的形,瞭解其名稱和特徵,教學中,我採用了圖片和蔬菜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更直觀、更真實的觀察蔬菜,並讓他們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講一講,擴充套件對蔬菜的進一步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我以“青菜奶奶生日”為導火線,引出各種蔬菜為她慶祝生日來知道蔬菜的名稱。並請幼兒在小朋友身上找一找與蔬菜相同的顏色。這樣做目的是達到幼兒之間互動的效果。然後,我又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吃的蔬菜是什麼,這樣做有利於幼兒加深對蔬菜的認識,這一環節中我還請幼兒去告訴自己的好朋友自己喜歡吃什麼,並問一問好朋友喜歡吃什麼,進一步展示幼兒之間互動的效果。其中我還出示蔬菜排行榜,讓幼兒將自己喜歡吃的蔬菜貼在最喜歡吃的蔬菜的下面。這樣做一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蔬菜名稱與外形的認識;二是教育幼兒樣樣蔬菜都要吃,才能達到營養均衡的效果,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最後,我讓幼兒把蔬菜娃娃貼上五官,並在音樂《生日歌》的音樂聲中,為“青菜奶奶”過生日。
我覺得可以在這一環節中增設一個在每個小組裡放幾樣蔬菜,讓幼兒去來摸一摸蔬菜的形狀、說一說蔬菜的顏色,聞一聞蔬菜的氣味,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好些。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袋鼠的外形特徵及其生活環境,知道袋鼠是一種善跳的野生動物。
2.知道袋鼠媽媽肚子上口袋的作用,培養對動物的興趣。
教學準備:
袋鼠圖片。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
二、討論:我知道的袋鼠。
1.幼兒和同伴互相觀看自己準備的袋鼠圖片和資料。
2.幼兒講述自己準備的圖片和資料。
三、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圖片並講述。
1.袋鼠什麼樣子?
引導幼兒從外形上來觀察,如前後肢的不同、粗大的尾巴、雌性袋鼠肚子上有口袋等等,知道其體態特徵的作用,並能用較流利的語言進行講述。
2.袋鼠媽媽肚子上的口袋有什麼作用?
3.袋鼠一般吃什麼?生活在什麼地方?
4.你還知道袋鼠哪些有趣的事情?
四、遊戲:袋鼠媽媽。
五、小結。
知道要保護野生動物。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問題探索變長的方法,有解決問題的信心。
2、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在嘗試過程中感受幫助朋友的快樂,能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黑板上貼一棵大樹。
2、小樹枝一根,插塑、繩子、紙條、毛線、吸管、橡皮筋、膠水、回形針、扭扭棒若干。
3、兩隻小螞蟻,問號。
活動過程:
1、故事匯入
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這是個帶問號的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理解詞語樹梢,
(2)思考第一個問題:點點和小黑可能看到了什麼美麗的美景?
2、嘗試把各種材料變長,營救小螞蟻點點。
(1)繼續講述故事創設情境,提出第二個問題:點點一小心掉了下去,危急時刻身邊的材料就可能幫到朋友,你們能把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變長嗎?
(2)探索變長的方法,引導孩子說出變長的方法。
(3)集體分享變長的方法。
師:你用了什麼方法變長的?
教師小結:有的材料可以用擰呀自己可以變長,有的材料要藉助工具才能變長。
(4)出示第三個問題:你們一共用了多少個辦法呀?
總結:只要你願意想、願意去試一試,辦法總比問題多。
3、嘗試不借助工具把紙條變長,結束活動。
(1)師:你用什麼方法把紙條變長了?
(2)如果只有一張報紙你能把它變長嗎?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透過實物觀察,瞭解貓的外形特徵(主要是腳部分與臉部)及相應的生活習性。
2、在影片錄影中瞭解其生活習性、感受貓的各種趣事、,激發幼兒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影片、小貓、手套、貓糧。
活動過程:
1、幼兒對貓已有經驗的反饋。
教:今天有隻小貓來我們中二班做客,你知道小貓的一些事嗎?誰來介紹一下。
教師把幼兒的已有經驗以板畫形式給予展示記錄2、出示小貓(提醒小貓怕生,怕噪音,小朋友別發出很大的聲音)
2、觀察小貓腳部特徵(同時對幼兒的已有經驗進行驗證)老師戴上手套抱出小貓。
教:老師為什麼要戴上手套?
(小貓有爪子)小貓的爪子是怎麼樣的?幼兒先說再驗證,教師抱著小貓給幼兒近距離看爪子,尖尖的、彎彎的象什麼一樣?(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詞說說),你知道小貓尖尖的爪子有什麼作用呀? (幼兒學學爪子抓老鼠的樣子,教師配音幫助幼兒感受其厲害之處)(補充:尖尖的爪子不用時是縮在裡面的,所以我們剛才不太看得清楚。用了才露出來)
教:尖尖的爪子長在哪裡呀?(腳上)小貓有幾隻腳?教師畫出四隻腳,並畫上尖尖的爪子誰也有四隻腳的啊?
教:小貓的腳上除了爪子還有什麼?再次近距離給幼兒看看腳,說說那塊肉墊,引申到已學兒歌的詞(走路要學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小貓為什麼走路要靜悄悄。(把貓放下來讓它走走,大家傾聽其走路無聲。)
3、透過餵食觀察其臉部特徵回憶一下貓愛吃的食物,再出示貓糧,這是小貓的食物,老師進行餵食(根據情況是否能請幼兒嘗試餵食)
教:看,小貓在幹嘛?看看她的嘴巴有什麼特別嗎?(三瓣嘴)瞧,它邊吃嘴邊還有什麼在動啊?(鬍子)誰也長鬍子的啊?怎樣的鬍子?(細細長長)小貓的鬍子有什麼本領你知道嗎?這些都長在小貓的哪裡啊?(臉上)教師勾畫貓臉,畫上嘴巴鬍子,小貓像了嗎?還少什麼?添畫眼睛、耳朵(誰來說說小貓眼睛、耳朵的事情)隨意說說即可看看黑板上的小貓還少什麼?添畫長長地身體和尾巴。簡單表示小貓全身的毛。
4、透過影片感受貓的生活習性教師交待:小貓主人給小貓拍了些錄影,看看小貓在家都幹什麼呢?
欣賞碟片(分段看、三段內容)
第一段:調皮的小貓看看這裡的小貓在幹嘛?邊看邊加點配音小貓在家在幹嘛呢?怎麼玩得呀?看得出來這是隻怎麼樣的小貓?
第二段:睡覺的貓調皮的小貓玩累了,要幹嘛啦?(睡覺)我們來看看小貓睡覺的照片,為什麼它白天總喜歡睡覺啊?
第三段:愛乾淨的貓再看看這裡的小貓在幹嘛呀?它為什麼老舔自己的貓呢?說明小貓怎麼樣?
接下來有一段小貓和小狗的錄影(看時間進行)你猜它們在一起會是好朋友還是要打架?如果打架誰會先動手呢?觀看錄影(邊看講述小貓的動態)知道結果了吧
5、小結:
小貓可以做我們的小夥伴,我們都要保護愛護它們,不要傷害它們,只有你去傷害它它才會攻擊你。小貓還有很多品種,讓我們來看看其他種類的小貓是怎麼樣的?(看照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透過實驗的方法,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瞭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3、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教學準備
1、前期幼兒經驗:知道有些物品會浮於水面,有些物品會沉在水底。
2、人手一個雞蛋、半杯溫水、一根筷子、糖、鹽、味精、水、抹布、臉盆。
3、大記錄紙一張。
4、死海的錄影。
重點難點
重點:有序進行實驗。
難點:瞭解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教學過程
一、猜測沉浮的物品
師:小朋友,你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裡會浮起來?哪些東西放在水裡會沉下去?
對於幼兒答案中提到的有現成的,教師進行實驗。
二、實驗猜測
1、提問:如果把雞蛋放在水裡是沉還是浮起來呢?
2、教師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解讀。
3、當場把雞蛋放進水裡驗證:雞蛋沉入水底。
三、幼兒進行實驗
1、有什麼辦法能讓雞蛋浮起來?
2、出示記錄表,讓幼兒猜測,並記錄猜測結果。
3、把幼兒分成三組,一組給予鹽、一組給予糖、一組給予味精,並告知幼兒。
四、揭示實驗結果
1、教師出示記錄表,分別讓不同實驗的幼兒回答實驗結果,並幫助幼兒進行記錄。
2、教師進行實驗:臉盆裡裝水加鹽攪拌,雞蛋浮起來
3、實驗後得出結論,放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雞蛋浮起來。
五、拓展活動:死海的秘密
提問:放了鹽的水能讓雞蛋浮起來,那人可不可以浮起來呢?”
教師播放PPT,介紹“死海的秘密”。
教學反思
科學小實驗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只是我們現在礙於幼兒園班級人數多,材料不夠、操作不便等因素,使得這樣的小實驗不能很好的開展。今天的活動,實驗的材料也比較繁瑣,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進行了分組實驗的形式,給予不同小組不同的材料,彙總實驗結果,這樣不僅讓每種可能都得到了驗證,滿足了孩子探索的慾望,同時也能清楚的得到實驗的結果。這樣的形式適合於班級人數多的實驗。同時,記錄表運用的也很有效,不僅幫助大家記錄下實驗結果,同時也能讓幼兒一目瞭然的觀察到不同材料的不同實驗結果。我們的小實驗要向著有效、易操作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