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方案>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範文(通用10篇)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範文(通用10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麼什麼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範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1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指導意見》(建村〔20xx〕xx號),有序推進我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結合《xx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x辦字〔20xx〕xx號)等檔案精神,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結合我省正在大力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農村自然村為基本單元,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為工作載體,廣泛深入開展“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共同締造”活動,建設“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農村人居環境,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具體、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二、工作內容

  一是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部門指導鄉鎮和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透過座談走訪、入戶調研等方式,開展基層協商、瞭解群眾需求,共謀人居環境突出問題解決方案;二是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部門指導鄉鎮和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共同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動員各方貢獻力量,共建美好人居環境;三是農業農村、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指導鄉鎮和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透過商議擬定居民公約、村規民約並監督執行,共管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成果;四是在縣級黨委、政府領導下,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部門共同建立“共同締造”活動評價機制,定期不定期聽取群眾意見反饋,共評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實效;五是透過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共享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成果。

  三、組織協調

  (一)明確工作載體。在農村自然村以人居環境整治等為載體,從危房改造、垃圾汙水治理、改水、改廚、改廁、改圈、美化村容村貌、保護傳統村落等工作入手,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注意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從房前屋後的小事實事和長效管護的點點滴滴做起。

  (二)加強組織領導。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農業農村廳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開展督促指導,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積極參與,確保有關工作落到實處。有關縣(市、區)建立由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在專案申報、資金安排上傾斜支援“共同締造”活動試點村莊。鄉鎮作為工作主體,具體推進“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積極開展民主協商和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支援“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xx月xx日前,設區市要將年度工作計劃報住房城鄉建設廳備案。

  (三)確定試點名單。根據各設區市推薦,在全省選擇31個農村自然村開展“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各試點村要因地制宜確定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的具體切入點,探索創新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不斷總結試點經驗。

  (四)做好培訓宣傳。加強對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系統及鄉鎮、農村幹部培訓,幫助儘快掌握、靈活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及時發現、總結和宣傳“共同締造”活動中湧現出來的鮮活經驗及鄉鎮、農村幹部和帶頭人的典型,形成廣大群眾關心、支援和參與氛圍。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2

  為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根據住建部及市縣相關檔案精神,現就xx村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以群眾身邊、房前屋後的環境整治為切入點。廣泛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建設宜居的生態環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目標原則

  (一)工作目標

  20xx年,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到20xx年,基本實現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目標,初步建立“共同締造”的長效機制。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以行政村為基礎。把行政村作為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基本空間單元,著力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的空間環境,營造持久穩定的歸屬感、認同感,增強凝聚力。二是堅持群眾為主體。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注重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尊重群眾意願,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激發群眾參與,凝聚群眾共識。三是堅持共建共治共享。透過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推進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由政府為主向社會多方參與轉變,打造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農房排危改造工程。加強農村危房改造、地災搬遷、土坯房改造等工作,摸底排查村內危舊房數量,完成排危改造和拆除工作。

  (二)實施村莊淨化、綠化工程。以“戶分類-組收集一村回收一鎮轉運”的總體思路,落實村莊垃圾分類回收制度;荒山、田間、道路及公共空間採用本土植被綠化,注重高中低層植物搭配。

  (三)實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加大鄉村建築風貌管控力度,提升鄉村建築和庭院的外觀設計水平和環境品質;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村口路旁、濱水地帶、公共活動場所等為重點,注重鄉村綠化與庭院經濟、經濟林果相結合,達到村內村外綠樹成蔭、前庭後院瓜果飄香;推進鄉村公共空間和道路照明亮化工程,推廣使用節能燈具和新能源照明;全面整治村莊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引導村民合理區分生產生活空間。

  (四)推動農村改廚改廁工作。以普及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農村清潔廚房為任務目標,以缺什麼補什麼,什麼不規範就改造什麼為實施方向,推動村內農房改廚改廁工作。

  (五)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改水工程,解決村內部分村民飲水問題,保障村民飲水安全;實施道路整治工程,主要幹道油化,村莊聯組路、入戶路硬化,因地制宜確定建設標準,鼓勵村內道路採用石板、青磚、碎石等傳統路面,保障村民出行安全。

  四、機制建設

  成立以“xx鄉人民政府一xx村一設計團隊”三方為主體的專案小組,共同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治理體系,其職能職責如下:

  (一)xx鄉人民政府:宣傳和執行黨的共同締造理念和政策,領導、統籌村委會、村民、規劃團隊、社會力量等主體共建人居環境。保障資金投入、管理專案建設、施工質量等問題,為村莊建設提供人力支援,將政府的服務下沉。

  (二)xx鄉xx村:成立各類村民組織,把每個村民都吸納到各個組織內,讓每個村民都有機會參與到共同締造,行使本組織權利,履行義務;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發揮志願精神,積極主動參與共同締造,密切聯絡群眾,團結村民,向村民宣傳共同締造理念,並向黨組織反映村民意見;由xx村村委會負責組織會議,發動村民、服務村民,協調事務,讓每位村民都參與到共同締造中來。

  (三)設計團隊:設計團隊駐村設計,採取自下以上、協商共謀的工作方式,與村民共同謀劃未來,協助村內建立村組織和相關制度、制定工作計劃、落實相關專案、引導特色產業發展、宣傳政策方法等。

  五、實施保障

  一是搭建公共交流平臺。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拓寬政府與村民交流的渠道,搭建村民溝通平臺。透過座談走訪、入戶調研、工作坊等方式,瞭解居民需求,發動群眾廣泛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協商,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共同確定村莊需要解決的人居環境突出問題,共同研究解決方案,激發村民參與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的熱情,使村民從“要我幹”轉變為“我要幹”,使基層政府和相關部門從傳統的決策者、包辦者轉變為引導者、輔導者和激勵者。

  二是做好宣傳引導。加強對村民的民主法制教育,提升村民依法參與管理的能力與質量,提高依法履行應盡義務的自覺性。透過廣泛的村民自治活動,充分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發動村民積極投工投勞整治房前屋後的環境,主動參與生活垃圾分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公共空間的建設和改造,主動配合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珍惜用心用力共建的勞動成果,持續保持村莊美好環境。

  三是強化監督力量。鼓勵村民針對村莊環境衛生、公共空間管理、生活垃圾分類等內容,透過村委會或村民自治組織,共同商議擬訂村規民約並監督執行,建立健全綠地認領、公共空間認領、公共設施等維護認領的“愛心積分機制”及志願者積分機制,以積分評比獎勵的形式,激勵村民、企業、社會組織積極參與人居環境建設成果的維護管理。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3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穩定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對保持經濟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要做好2022年三農工作`十九屆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全面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的總體基調,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決保障糧食安全,不大規模返貧,繼續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紮實有序地做好農村發展、農村建設和農村治理工作,繼續深化農業和農村改革,推動農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有效促進農民和農村共同繁榮。

  一、全力做好糧食和農產品的有效供應

  1.確保糧食供應的穩定。全面落實黨和政府對糧食安全的同等責任,完善糧食安全責任制,壓實屬地責任。完善農民糧食種植收入保障機制,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和儲備訂單直接補貼政策,加強糧食優惠政策,確保糧食種植者的合理收入。穩定糧食生產和建設123.88萬畝水稻生產功能區,推進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建立。抓好糧食流通,加強糧食監測預警,落實保供穩價措施,保持糧食市場總體平穩。加強糧食儲備,完善應急成品糧油儲存方式,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全力推進糧食種植、收購、儲存、運輸、加工環節節糧減損,加大節糧愛糧宣傳,引導理性消費。

  2.落實長牙耕地保護硬措施。落實黨政耕地保護責任,嚴格遵守耕地紅線。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市發展邊界的順序,統籌規劃實施三條控制線,逐步分解耕地所有權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逐步簽署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作為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責任的剛性指標。分類明確耕地使用,嚴格執行耕地利用優先順序,耕地主要用於糧食和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料生產,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於糧食生產。引導新發展林果業上山上坡,鼓勵利用“四荒”資源,不與糧爭地。加強耕地佔補平衡監管,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建設高標準農田13萬畝,推進示範專案1萬畝,開展農田設施災損保險試點。完成1個、接續實施2箇中型灌區節水配套專案建設,增強灌區灌溉供水保障能力。

  3.豐裕“菜籃子”產品供給。堅持“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大力發展冬春設施蔬菜,鼓勵城鎮周邊建設葉菜基地,促進蔬菜均衡供應。推進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提高工廠化生產和設施栽培水平。積極發展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生產。最佳化畜牧生產結構,擴大肉禽、蛋禽和草食動物生產,穩步提升鮮蛋、乳製品供給保障水平。加快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支援建立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示範基地,加強農、林產品質量監測預警,推進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並行制度,保障農、林產品質量安全。

  4.保障生豬產能平穩。強化生豬產能逆週期調控,保持全市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在22萬頭左右、規模養豬場數量穩定在2400個左右,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按照“總量控制、壓小上大”原則,持續最佳化生豬產業佈局,推動養殖設施、屠宰加工、冷鏈物流等提檔升級。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毫不鬆懈落實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措施,強化省際動物疫病監督檢查,嚴格執行跨省“調肉不調豬”和入省指定通道制度,夯實生豬產業安全基礎。

  5.健全防災減災體系。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完善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部門應急聯動機制和社會響應機制。深化河湖長制,持續加強流域綜合治理、河湖系統管理。開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專案19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萬畝,建設安全生態水系126公里。推進一批現代化漁港、漁船通導裝備能力建設,構建以數字化為支撐的河湖安全減災體系。推進汀江流域森林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做好人獸共患病源頭防控。加強農業領域生物安全監管,強化口岸檢疫和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紮實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有效防治水稻“三蟲四病”、草地貪夜蛾、紅火蟻等農作物病蟲災害。加強防災減災演練,落實應急救災物資儲備、資訊共享和服務聯動機制。

  二、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6.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資金支援、幫扶力量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發揮“一鍵報貧”等平臺作用,建立農戶主動申請、部門篩查預警、基層幹部定期跟蹤回訪相結合的易致貧返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多措並舉防止致貧返貧。鞏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落實行業主管部門工作責任,加強研判分析,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紮實做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支援搬遷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引導企業吸納搬遷勞動力就業,加強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加強幫扶專案資產管理和監督,實行分類管護、規範處置,提升資產收益。

  7.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完善定期核查和動態調整機制。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含智力、精神三級)和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失能失智老年人等特殊困難人員可單人納入低保,有條件的地區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延伸至低收入家庭。實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加強社會救助資源統籌,根據物件型別、困難程度等,及時有針對性地給予低收入人口相應的專項社會救助或實施其他必要救助措施,做到精準識別、應救盡救。

  8.加快推動脫貧地區向鄉村振興轉變。主動對接中央、省關於加快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的幫扶政策。支援脫貧縣、鄉、村改善生產條件,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打造特色產品品牌。發揮消費幫扶、以工代賑等政策作用,幫助脫貧勞動力和監測幫扶物件就業增收。繼續實施“雨露計劃”,打造現場教學示範點,優先選送符合條件的脫貧勞動力到涉農大中專院校接受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支援脫貧縣、鄉、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和水平。強化山海協作幫扶,協助閩寧對口幫扶,紮實做好援疆工作。

  三、全力推動特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9.不斷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加快構建特色現代農業“1172”體系,建立一批優勢特色產業叢集、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形成更多特色產業強鎮,促進特色產業向優勢區域集聚,2022年七大特色優勢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0億元。實施省級花卉產業發展專案,建設花卉苗木示範基地15個,完成全產業鏈產值130億元以上,推進特色花卉產業園建設。實施食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推動山區竹木、茶果菜菌等加工業發展,提升縣域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工程,加快培育“紅古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整市推進“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快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培育一批鄉村物流服務骨幹企業。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建設鄉村電商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完善鄉村旅遊基礎配套設施,做大做強茶、文旅和康養等產業,培育一批美麗休閒鄉村、休閒農業示範點和金牌旅遊村,加大鄉村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鼓勵發展森林生態旅遊。

  10.不斷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開展全市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木種質資源普查,推進農業、林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實施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鼓勵扶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特色農業種質創新與優質新品種選育,發揮省農科院龍巖分院作用,育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新品種。加快農業優良品種示範推廣,加強農作物品種試驗鑑定展示評價點建設。培育壯大種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強化種業企業育種創新主體地位。加強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及海南南繁育種基地建設,加快優質稻“福香佔”栽培技術整合模式,打造千畝示範基地建設。加快特色農作物種苗繁育基地、畜禽供種繁育基地建設。強化品種管理和種業市場監管,淨化種業市場環境。

  11.不斷提高農業科技現代化。加快農業科技整合推廣,充分發揮科技推廣示範基地和示範主體作用。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支援建設高標準鋼架溫室大棚。加快改造傳統養殖網箱,推廣山坳節水養殖技術。深入開展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鼓勵研發推廣適合丘陵山區和特色作物生產的農業機械,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推進福建龍巖國家現代林業科技示範園區專案建設。推進現代資訊科技在農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應用,建設一批農業物聯網應用基地,提升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水平,加快資訊進村入戶,支援建設一批數字鄉村示範鄉鎮(村)。

  12.不斷深化龍臺農業合作。鞏固龍臺農業合作交流成果,高質量建設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支援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建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提升漳平臺灣林農創業服務水平。加快龍臺農業產業深度融合,完善基礎設施,最佳化投資環境,支援上杭閩臺農業融合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加快發展,打造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13.不斷加強農業支援保護。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比例,持續加大“三農”財政投入力度。提高金融服務“三農”水平,探索制定服務“三農”重點領域目錄,提升金融便捷服務能力。持續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最佳化信用鄉鎮、村、戶評定模式,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評級。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建設,進一步擴大農業信貸擔保規模。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不斷擴大地方特色農業保險覆蓋面,不斷打造“三農”綜合保險“龍巖模式”。完善“惠林卡”、林業區塊鏈等林業金融服務專案。加強氣象指數保險工作。

  四、全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4.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管理,推進鄉村治理試點示範,探索一批鄉村治理有效模式。提升農村治理水平,推行近鄰服務,促進鄰里守望互助常態化。深入推進基層協商,開展村級議事協商創新活動。加強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開展“法進鄉村”法治宣傳,實施農村地區“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範戶培育工程。加大農村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滲透活動打擊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預農村公共事務。

  15.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鄉鎮(街道)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推動農村地區掃黑除惡鬥爭長效常治。完善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農村地區警務室建設,發揮“一村一警務助理”作用,探索群防群治新模式。強化信訪工作責任,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和利益協調渠道,深化領導幹部接訪下訪機制。嚴格初信初訪首辦責任,充分發揮鄉鎮(街道)信訪工作聯席會議作用,依法就地妥善處理信訪事項。

  16.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強化福文化建設,引導農村社會樹立文明觀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風尚。深入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堅定信心跟黨走。全面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推動鄉鎮、街道實踐所建設全覆蓋,加快建設一批村、社群實踐站。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推動力量下沉、資源下移,打造一批特色品牌。不斷提升各級文明村鎮建立水平。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優秀農耕文化,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加大移風易俗推進力度,持續發揮“一約四會”作用,推動完善村規民約,治理天價彩禮、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淨化社會風氣,培育文明鄉風,推廣上杭縣“殯葬改革”經驗。

  17.加強農業農村固碳減排。推進水土流失深層治理、綜合治理,建設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生態區。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大力推廣有機肥替代、綠肥種植、測土配方施肥,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化肥、農藥使用量比2021年分別減少2%以上。實施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提升工程,健全秸稈、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和廢舊農機具回收處理體系。持續實施綠化美化行動,完成植樹造林19萬畝、松林改造提升50萬畝,加強森林經營管理,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組織實施4個林業碳中和試點,建立健全森林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五、全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18.切實抓好鄉村振興試點示範。以專案化促進鄉村振興,全市實施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專案400個以上,總投資5億元以上。持續抓好鄉村振興“一縣一片區”建設,繼續按照串點連線成片、片區化打造的思路,推動各縣(市、區)加快實施片區專案,全市實施片區建設專案130個以上,計劃投資10億元以上,鄉村振興“一縣一片區”專案建設中產業專案投資比例不低於40%。擴大鄉村振興投入,預算內投資進一步向農業農村傾斜,壓實政府投入責任。

  19.切實提高鄉村規劃建設水平。堅持村民主體,推進縣級國土空間規劃成果應用,強化規劃編制技術支撐,加快“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加強規劃執行剛性,嚴格用途管制,強化規劃許可管理。嚴格規範村莊撤併工作,嚴禁違背農民意願強行撤併村莊。深入開展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古民居和原生態自然環境保護利用,設立一批非遺傳承體驗中心(所)。

  20.切實強化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最佳化完善通鄉達村路網布局規劃,建設改造農村公路260公里、改造危橋37座、農村公路安保提升141公里。開展城鄉交通一體化示範建立,加快鄉鎮運輸服務站建設,推進城市公交延伸發展和農村客運公交化運營。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專案建設。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出臺鄉村電氣化標準規範,推動建成一批鄉村電氣化示範點和示範專案。實施全民健身工程。完善應急廣播體系,持續開展智慧廣電鄉村工程試點,建設鄉村振興直播產業基地和基層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網點。加強農村千兆光網、5G網路、移動物聯網規劃建設。

  21.切實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兩治一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完成100個行政村的整治任務。加快農村廁所改造升級,完善建管長效機制。擴大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覆蓋面,推進70個村莊建設管網接入城鎮汙水處理廠或建設小型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120個村莊透過提升治理村莊核查評估。新建鄉鎮汙水配套管網100公里,以縣(市、區)為單位推進全域農村生活垃圾和鄉鎮生活汙水處理市場化運營,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機制,完善農村垃圾收集、轉運、處置全鏈條閉環管理。深化房屋安全專項治理。啟動建設崇尚集約建房縣、集鎮環境綜合整治樣板工程。深化村莊清潔行動,深化美麗庭院建立活動,推進綠盈鄉村建設。加快推進森林村莊建設。

  22.切實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統籌推進縣域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加大鄉村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支援各地辦好鄉鎮高中,加強市農業學校等涉農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扶持縣級職業學校改革發展。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及省級專項培訓等專案。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鄉鎮衛生院服務提標,推進常住人口800人以上行政村公益性村衛生所標準化建設,促進村衛生所規範執行。維護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權益,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穩步提高參保人員醫保待遇,開展門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推進農村養老服務補短板,加快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打造一批集機構、居家、社群養老服務功能為一體的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推動基本養老保險應保盡保。逐步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因地制宜建設一批鄉村戲臺、農民文化公園等主題功能空間,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活躍鄉村群眾文化生活。

  六、全力推動農業農村深化改革

  23.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強農村承包地管理和改革,做好確權登記頒證掃尾工作。進一步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強化對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租賃農地的監管,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穩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嚴格入市程式和操作辦法,進一步盤活資源、完善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持續開展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登記。加大宣傳力度,落實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八不準”要求,堅決遏制農村新增亂佔耕地建房行為。穩妥推進農村宅基地管理與改革,規範完善宅基地管理辦法,加快建設審批管理平臺。

  24.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回頭看”,鞏固提升改革成果。健全集體資產監管機制,推動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線上公開、線上監督。擴大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試點範圍,拓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實現路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按部署開展村委會事務和集體經濟事務分離試點。按部署開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試點,促進農村要素流動、合理配置。全面推行林長制,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紮實推進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及現代化國有林場試點建設,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健全生態公益林補償和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機制。

  25.加快培育農業經營主體。支援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新增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5家以上,新增培育農業產業化市級聯合體14個以上、省級聯合體5個以上。深化農民合作社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創試點,整縣推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新增示範社176家。加快培育家庭農場,新增示範場295家。完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健全各級服務組織名錄庫,支援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完成生產託管服務7.9萬畝次。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推進鄉鎮惠農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建立健全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綜合平臺。

  26.廣泛調動參與鄉村振興力量。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六要”群眾工作法,激發和調動農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行動,培訓高素質農民9700人次,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加快培養農村電商、鄉村建設工匠、農業經理人等一批鄉村產業人才,加強對“土專家”“田秀才”培養使用。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群團組織的優勢和力量,以及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積極作用,鼓勵更多人才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組織引導民營企業投資興業,捐資捐物,發展公益事業。支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保障其在職稱評定、專案申報、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方面權益。支援黨政幹部、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築師、技能人才等透過多種方式服務鄉村振興。

  七、切實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27.不斷提高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水平。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完善實施鄉村振興實績考核辦法,加快建立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推進的鄉村振興責任體系。完善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議事協調機制,研究謀劃“三農”重大問題。加強市、縣兩級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建設,充實工作隊伍,履行決策參謀、統籌協調、政策指導、推動落實、督促檢查等職能。縣委書記是鄉村振興“一線總指揮”,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農村工作上,加強統籌謀劃,狠抓工作落實。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要組織抓好農村工作各項具體政策措施落實。

  28.不斷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實施“黨建富民強村”工程,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共同富裕。實施農村基層幹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計劃,加強換屆後村“兩委”班子特別是帶頭人隊伍教育培訓和監督管理,完善導師傳幫帶機制,加強村幹部結對幫帶。鼓勵引導黨員帶頭創辦、領辦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發揮帶頭致富、帶領致富作用。堅持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深化“三個一遍”摸排機制,落實“四個一”整頓措施,限期解決問題。大力發展壯大村級組織集體經濟,抓實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工作,探索具有閩西特色的紅色產業發展之路,總結推廣跨村聯建、村企共建、強村帶弱村等發展模式,以組織形態創新促進鄉村片區組團式發展。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探索完善村幹部獎勵激勵辦法,激發村幹部幹事創業動力。

  29.不斷打造新時代“三農”工作隊伍。建立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幹部隊伍培養、配備、管理、使用機制,落實關愛激勵政策。強化鄉村振興指導員和駐村第一書記及工作隊員管理服務,鼓勵駐村第一書記開展聯建共建。堅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落實雙向選擇、按需選認、精準對接的要求,完善“訂單式”需求和“選單式”服務供給模式,圍繞市、縣特色產業發展需要組建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加快實現省、市、縣三級科技特派員創業和技術服務覆蓋所有鄉村。加強農村“六大員”隊伍建設,進一步整合崗位,強化管理,激發隊伍活力。強化縣域專業人才統籌使用,探索賦予鄉鎮更加靈活的用人自主權,推動資源服務管理向基層傾斜。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4

  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改善和提升農村環境品質,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根據《鄉村公路路邊環境治理百日攻堅行動方案》檔案精神,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農村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以垃圾分類示範、美麗村落和美麗庭院打造、“四好農村路”建立為重點,加強源頭管理,實施系統整治,健全長效機制,全面清理整治農村公路及兩廂環境突出問題,把xx建設成幸福美麗宜居的新家園。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主導,全民參與。街道切實加強對路邊環境治理的領導,並充分發揮全體村民的主體作用。

  (二)示範引領,確保實效。所有縣道、鄉道及通村公路以改善村容村貌為基本原則,落實各項治理措施,切實提升農村公路路邊環境。

  (三)健全機制,長效管理。實行集中治理與長效管護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改善人居環境與提高村民素質相結合,治理行動與宣傳發動相結合。

  (四)明確目標,壓實責任。各村(社群)負總責,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作用,上下聯動、協作推進,並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量化考核內容,層層落實責任,形成強大的治理合力。

  (五)嚴格考核,注重實效。對村(社群)推進治理工作的情況進行不定期督查指導和月度考核,發現問題及時跟蹤解決,務求取得治理工作實效。

  三、治理時限、範圍和內容

  (一)治理時限:20xx年xx月上旬至20xx年xx月。

  (二)治理範圍:全街納入“路長制”責任制管護的所有農村公路道路兩廂可視距離1000米以內。

  (三)治理內容:全面治理全街農村公路及路邊兩廂環境,確保全街農村公路及兩廂達到“十無”要求(無垃圾、無雜堆、無違建、無裸土、無濫呆、無毀損、無汙物、無淤溝、無佔道、無亂掛)。

  四、治理任務

  透過全面治理,要求每個村重點整治1個組,每個組重點推選10戶示範戶,不斷鞏固治理行動效果,讓廣大村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農村環境治理帶來的獲得感。

  (一)打造美麗村落。按照佈局美、整齊美、清潔美、綠化美、和諧美的要求,在全街範圍內打造1個以上美麗村落,並推薦參與區級美麗村落評選。

  (二)評選美麗庭院。按照住戶自願投入、庭院整潔有序、房邊綠意盎然、人文特色濃郁的要求,在全街範圍內打造並評選“五星美麗庭院”30個、“四星美麗庭院”50個、“三星美麗庭院”100個。[牽頭單位:經濟發展辦,責任單位:財政所、城管辦、城建辦、文明辦、各村(社群)]

  (三)建立“四好農村路”。按照“建設好、管理好、養護好、運營好”的標準建立“四好農村路”。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建設年度考核目標任務。新改建農村公路應滿足《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20xx)及國省有關技術標準,同步建設錯車道、路肩、排水和安防設施,一次性交(竣)工驗收合格率達到100%以上。農村公路等級路率、路面鋪裝率分別達到90%、75%以上。以“農村公路路長制”為抓手,加大治超治限力度,各村(社群)落實必要的管養人員和經費,制定愛路護路的村規民約等其他有關規定。農村公路列養率縣道、鄉道、村道經常性養護分別達到100%、90%、70%以上,達到《公路狀況技術評定標準》(TTGH20—20xx)中等路以上的縣鄉道、村道比例分別為80%、60%以上,各村(社群)全部達到農村公路管養示範標準,縣道、村道文明示範路的里程比例分別達到20%、10%。[牽頭單位:城建辦,責任單位:城管辦、經濟發展辦、各村(社群)]

  五、推進措施

  (一)加快工作推進。街道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加強治理工作督查,督促各部門和各村(社群)落實工作責任,倒排治理工期,加快推進進度,確保各專案標任務保質保量如期完成。

  (二)組織全面測評。街道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xx年xx月組織對整治工作進行全面測評。

  (三)抓好典型示範。充分發揮好文明村、美麗鄉村示範村的典型示範作用,總結推廣可操作、可複製的治理模式,為全街鄉村環境治理深入推進夯實基層基礎。

  六、組織保障

  (一)建立統籌機制。實施“路長負責、村組實施”的聯動工作機制,加快形成部門協作、上下聯動、高效有力的治理工作格局。由街道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領導全街鄉村公路路邊環境治理工作,各路長要牽頭排程所聯絡農村公路路邊環境治理工作,協調解決治理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各牽頭單位要自覺承擔整治工作牽頭責任,抓好治理任務的逐項落實,定期向街道工委、街道辦事處報告任務推進情況。各村(社群)要組織實施好治理工作具體事項,確保治理工作全面落實、取得實效。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相互協作,全力配合,形成推動治理工作的整體合力。

  (二)強化投入保障。按照“獎補高效示範”的原則,加大對全街鄉村公路路邊環境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要積極拓展資金來源渠道,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治理工作,發現和推廣更多全民參與鄉村振興的好做法好經驗。

  (三)廣泛宣傳發動。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組織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全街鄉村公路路邊環境治理工作宣傳報道,街道幹部、支村“兩委”和基層黨員要深入群眾做好宣傳動員,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志願服務組織的引導參與作用,挖掘和推介一批典型事例與典型人物,營造治理工作的濃厚氛圍。

  (四)嚴格督查考核。強化日常督查和測評考核,建立健全考核獎懲制度,對工作推進有力、圓滿高質量完成治理任務的予以通報表彰;對工作拖沓不力、進度遲緩、不能如期完成工作目標任務的,嚴格責任追究。將百日攻堅行動落實情況納入街道對村(社群)的績效考核內容,從嚴從實予以考評。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5

  為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高水平打造“xxx”,我鎮將開展“全民動手共同締造xx美麗家園”市容環境整治主題活動(以下簡稱主題活動),動員廣大群眾參與xx美麗家園建設,共同締造美好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現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城市管理在推動綠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透過政府主導、轄區實施、市民參與,推進城市環境“平面”“立面”一體化整治,全域打造城市特色亮點,持續深化“大城三管”及“馬路辦公”,把我區建設成為xx東南xx區城鎮群高質量發展的牽引城市。

  二、工作任務

  (一)提升“平面”環境品質。以“我為城市扮靚裝”為主旨,按照“誰建設、誰使用、誰管理、誰整治”原則,開展市容環境大整治、城市品質大提升,重點整治坡坎崖、背街小巷及其他環境薄弱區域,補齊環境衛生短板,進一步擦亮城市底色,讓城市更加乾淨整潔靚麗。

  1、整治環境衛生。在全鎮範圍內,以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學校周邊、公路沿線等為重點,在群眾反映集中的熱點區域,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著重解決熱點難點問題,補齊薄弱區域短板、強化環境管理弱項,做到全鎮一盤棋,確保全鎮環境乾淨整潔。

  2、擦亮坡坎崖底色。在集鎮建成區,以集鎮主次幹道沿線、公共廣場周邊、學習周邊坡坎崖灘等為重點,統籌學校、居民房前屋後及周邊坡坎崖,著力消除白色暴露垃圾、堆放雜物、佔用公共綠地種菜等現象,提升市容市貌整體水平。

  3、治理垃圾汙染。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加大分類設施投入力度,促進群眾習慣養成,提高分類投放準確率;不斷完善生活垃圾焚燒、廚餘垃圾資源化應用和建築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促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規範垃圾站場、公廁、環衛車輛等管理,消除髒、亂、臭現象;常態化開展水域清漂保潔,全面清理消落區垃圾,實現綠色發展。

  (二)提升“立面”環境品質。以“我為城市織掛毯”為主旨,系統開展集鎮立面美化,展現獨特魅力。重點包括坡坎崖品質提升、綠地補缺提質,進一步提升我鎮形象,讓鄉鎮更加宜業宜居宜遊。

  1、推進坡坎崖綠化美化。以公路沿線、學校周邊、半坡梯坎路為重點,堅持自然為美,把文化融入環境,提倡因形就勢佈局,因地制宜建設,注重適地適樹,精選樹種、培植花境、保育生態,豐富林相色相季相品相,將坡坎崖專案打造成為集鎮特有的“立體掛毯”。

  2、統籌綠地補缺提質。以二道巖滑坡整治片塊綠化為重點,加強現有綠化專案的管護,定期開展植物體檢、科學修剪、病蟲害防治、土壤改良等工作,消除綠化缺株死株、違規種菜等現象,增加集鎮綠量。

  (三)全民參與,共同締造。以“我是城市小管家”為主旨,激發群眾參與集鎮管理活力,系統開展志願者服務、集鎮綠化整治認領、優秀案例評選等活動,豐富眾治、眾管方式,進一步營造美麗家園建設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氛圍,讓石家鎮有“溫度”、人民更幸福。

  1、豐富志願服務活動。結合城市管理志願者隊伍建設,開展“全民動手、美化家園”、“城市微更新、文明大提升”等系列主題活動。鼓勵群眾“當一天城市管家”,組織志願者開展相關主題活動。結合網格化管理機制,推動志願者“進網格”,壓實責任,形成集鎮管理齊抓共管、眾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讓良好文明習慣蔚然成風。

  2、探索坡坎崖建管方式。開展坡坎崖建設點位、設計方案推選,打造一批坡坎崖綠化美化精品工程。推行企事業單位認建認管等“認領制”,嘗試透過“微文創”“微綠植標識”等形式探索坡坎崖管理新模式,充分調動各方參與坡坎崖管理的積極性。

  3、配合打造“最美”系列品牌。積極參與“發現重慶之美”系列評選,為主題活動宣傳造勢,透過主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等加強宣傳,注重經驗總結複製推廣,及時收集優秀案例、提煉有效做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不斷推動主題活動向外拓展。

  三、工作步驟

  (一)部署啟動階段(20xx年xx月xx日前)

  1、動員部署。組織開展專題研究,摸清情況,結合實際制定轄區“全民動手共同締造xx美麗家園”市容環境整治主題活動具體方案,細化任務分工,落實責任到位,精準施策。

  2、儘快啟動。按照“邊部署邊開展”的原則,對群眾反映集中、影響較大的環境薄弱區域,要迅速啟動整治,儘快消除髒亂現象,確保在春節前整治一批、實現一批,以乾淨整潔的城市環境迎接新年。

  (二)亮點打造階段(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1、系統排查。結合工作實際梳理形成整治專案清單,明確專案實施主體、建設規模、資金來源、完成時限等要求。

  2、全面整治。全面開展相關工作,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實行掛圖作戰、打表推進。

  (三)鞏固提升階段(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1、總結經驗。總結主題活動成功經驗,挖掘整治典型案例。積極參與全市“最美”系列評選等活動,廣泛開展宣傳報道,進一步營造良好整治氛圍,助推市容環境不斷提升。

  2、完善機制。主題活動要結合“馬路辦公”、“門前三包”、“五長制”等管理機制,推動健全市容環境管理、坡坎崖綠化維護等長效機制,持續鞏固整治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注重統籌協調。按照政府主導、轄區實施、市民參與原則,推動部門協作,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形成工作合力。鎮規劃建設環保辦負責活動統籌協調指導,各有關科室要主動作為,認真履職,切實起到組織落實、協調督辦作用,推進主題活動順利實施。

  (二)開展督導考核,強化結果運用。狠抓工作落實,攻堅克難、開拓創新,以抓鐵留痕和釘釘子精神,將一張藍圖繪到底,確保主題活動有力有效。鎮黨委政府成立暗訪組,定期對整治工作進行評估,並結合文明科室、文明社群等建立工作強化情況通報和結果運用,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進行通報。

  (三)組織宣傳報道,及時報送情況。以宣傳帶動整治,促進形成共治共享氛圍,加速實現全民動手共同參與。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6

  當前,村集體經濟較薄弱,為民辦事的能力還有所欠缺,服務功能難以發揮。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升村級組織服務功能,增強村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實現鄉村振興,結合高灘村實際,現將2022年鄉村振興工作計劃如下:

  一、產業興旺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要發展好產業,必須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透過整合土地資源、盤活集體資產、扶貧政策扶持、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增加村級自身“造血”功能,構建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共贏格局。引進巨黃竹種植技術成片打造核心區200畝,預計集體經濟年收益10萬元。為提高貧困戶及普通群眾的素質,我們計劃聯絡農業局、科技局等相關部門,定期組織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二、生態宜居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多村自然資本加快増値,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2022年,高灘村將持續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努力做好秸稈處理,農膜回收等工作,鞏固提升石柱廟、五福場農家大院整治和所有村道的保綠保潔,持續向每個村民小組及農家大院推進人居環境治理和廁所革命,規劃實施好石柱廟、五福場兩個場鎮亮化工程。

  三、鄉風文明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高灘村將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我村社會文明程度。鄉風文明之根是鄉村文化振興,鄉村文化振興要以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為保障。一方面要不斷最佳化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高灘村將堅持文化惠民思想工程,加強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與戰鬥堡壘作用,推動鄉村文化陣地建設發展,全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2022年計劃修建村史館一座和打造“紅色鄉情院落”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高灘村將持續構建較為完整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村文化室、圖書室等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制度,真正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為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明年計劃在全村範圍內開展一次五好家庭評比工作,以積極先進鞭策後進,以進一步推進鄉風文明工作。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7

  一、背景

  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階段,紮實推動共同富裕,關鍵要落實到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十四五”期間,各級政府要把在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作為提升民生福祉的具體舉措,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安排,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要全面彰顯共同締造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好“新要求、新理念、新辦法”組合拳,真正解決居住群體“急難愁盼”,使保障性住房小區成為共同締造的“和諧社群·幸福家園”。

  二、目的

  按照“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體育局、省供銷社1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在全省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的通知》(簡稱《通知》),進一步擴大範圍、提升建立標準,在全省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發動群眾共建、共謀、共管、共評為重點,以形成“環境我來管,實事我來辦,有難我來幫,歪風我來治”的良好氛圍為目標,進一步健全完善社群管理服務體系,切實提高保障性住房小區後續管理水平,確保保障物件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有效提升。

  三、舉措

  成立xx縣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建立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分管同志任組長,縣住建局局長任副組長,縣發改局、教體局、公安局、民政局、財政局、人社局、文旅局、衛健局、市場監管局、供銷社和xx街道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住建局,辦公室主任由縣住建局局長兼任,負責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建立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督辦、考核等相關工作,保證建立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四、工作重點

  一是以水、電、氣、暖、通訊、有線電視等為重點,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合理建設無障礙設施,確保小區道路與城鎮道路充分街接,滿足入住基本需求;

  二是以社群管理、醫療、教育、養老、社群服務、文體、商業、金融等為重點,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滿足生活基本需求;

  三是以消防、治安、安防、園林綠化為重點,完善公共安全設施裝置和現代化管理手段,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安居、宜居水平;

  四是以老年人、兒童、殘疾人、困難戶、優撫物件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失業人員、困難群體、新生勞動力離退休人員的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為重點,健全保障房小區社群化管理體系,實現社會化物業管理,完善公共服務體系,開展社群公益服務、志願者服務、群眾性互助服務活動,實現政府公共服務向小區全覆蓋。

  五、目標任務

  到20xx年底,在我縣建成入住的保障性住房小區範圍內開展建立活動。建立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省級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小區。

  六、建立標準

  (一)市政設施完善

  (二)服務設施到位

  (三)“四化”要求達標(1、社群美化要求。2、社群淨化要求。3、社群綠化要求。4、社群亮化要求)

  (四)服務功能完備

  (五)管理隊伍健全

  (六)服務物件滿意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8

  為貫徹落實《中共縣委、人民政府關於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共州委、州人民政府關於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檔案精神,切實落實全州鄉村振興現場會精神,我鄉結合實際,特制訂20xx年鄉鄉村振興工作計劃。

  20xx年工作基本思路是:在縣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確定的總體思路、奮鬥目標和核心任務的指引下,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方面入手,全力推進鄉鄉村事業的不斷髮展。

  20xx年的奮鬥目標是:脫貧成果更加最佳化,奔康基礎更加堅實;鄉村旅遊更加規範,業態更加豐富;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全面,群眾生活更加便捷;生態建設更加有效,山清水秀更加宜居;鄉風文明更加濃厚,精神面貌更加改觀;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群眾生活更加幸福。

  一、強化產業佈局,提升產業發展質量

  結合我鄉實際扭住傳統種養殖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兩大產業發展。

  (一)種養殖業合理調整。在對現有的傳統種養殖業鞏固的基礎上,繼續進行種養殖業合理佈局和調整,因地制宜穩妥推進相關種養殖業的品種淘汰和換代,同時,重視同質化發展的影響,根據產業佈局、陰山陽坡等地理因素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引進適合本地方發展的其他品種,提高抗市場風險能力。年內重點計劃:積極推進“網際網路+”的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加強電商平臺綜合利用,建立以合作社,小規模連片聯戶經營方式,推進種養殖業專業化和集約化發展,提升種養殖品質,推進農副產品的價值轉化。

  (二)重視農副產品安全。以“綠色、安全”為種養殖要求,發展好生態種養殖。大力推進農技服務,提高種養殖業的科技含量,在抗病蟲害、品質保證、品牌建立上不斷提升。年內重點計劃: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強化農技培訓,並依託“扶貧線上”科技諮詢和駐村工作隊農技服務進一步實現農技幫扶全能全時體系建設。

  (三)推進鄉村旅遊提升。著力鞏固藏寨的鄉村旅遊發展成果,透過服務、管理質量提升,促使藏寨的旅遊接待進一步最佳化,進一步增強藏寨輻射帶動能力,著力挖掘各村寨的文化元素,建立以藏寨為中心的鄉鄉村旅遊線,逐步豐富鄉域內鄉村旅遊業態,加大農副產品的價值轉化,不斷提高農副產品的附加值促進農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嘉絨五屯文化的特色,不斷增加旅遊文化內涵,促進文旅廣度融合。年內重點計劃:利用藏寨4a升5a契機,進一步強化鄉村旅遊規範建設,推進攤位整治、風貌提升、接待能力、基礎設施等提檔升級,積極探索具有辨識度的旅遊農副產品;聯合縣級相關部門合力推進村九龍湖“天空之眼”度假營地建設,逐步鄉三個村依託鄉村旅遊的發展。

  二、抓實生態建設,著力推進鄉風文明

  在鄉村振興工中,一手抓生態建設,一手抓鄉風文明,促進二者聯動協調互補發展,整體提升鄉宜居宜業的發展水平。

  (一)做好鄉域生態管理。切實落實好河長工作制度,管控好轄區內水源地和水功能區,保護好轄區內河道、溝渠的設施,嚴控汙染;以村為單位,依託林業管護員、草管員等公益性崗位,職責認領到位,管護劃分到位,巡邏落實到位,管理好鄉一方水土。年內重點計劃:建立起全鄉生態管理監管體系,強化管護責任、職責、整改、追究等環節,從管的到向管的好轉變。

  (二)激發鄉風文明實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教育引導,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佔領農村文化陣地;大力挖掘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孝為先、善為上、和為貴、儉為美”道德情操,自覺抵制腐朽落後文化侵蝕;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揚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遏制婚喪嫁娶高額禮金、亂辦酒席、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年內重點計劃:引導各村進一步結合鄉村振興要求修訂村規民約,增強村規民約的時代特徵和現實約束力;引導各村進一步規範建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判團等道德評價組織;充分利用基層文化服務中心,以傳統節慶為依託大力發展村民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群眾文化;同時,強化轄區派出所和駐村工作組監管防控,防止群眾活動被外來非法組織等利用。

  三、立足鄉村善治,構建有效治理體系

  深入推進鄉村善治,強化黨支部核心地位,提升村委會辦事能力,大力弘揚法治理念,提高德治水平,營造清明、活力、和諧的發展環境。

  (一)強化支部領導作用。深入推進基層黨建,進一步鞏固黨支部核心地位,強化黨支部在村內重大事項、對村民自治組織的領導作用;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健全鄉村黨組織執行規則、議事決策程式、嚴實落地“三會一課”和黨員“思想體檢”“積分評星”“先鋒公約”等制度,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政治力、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年內重點計劃:鄉黨委進一步強化對黨支部書記的培訓學習,充分提升黨支部書記的綜合素質和辦事能力;進一步透過“三分類三升級”加強黨支部建設,對在外流動黨員加強管理。

  (二)完善村民自治體系。進一步規範引導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快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充分保障基層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完善“一定兩議三監督”,積極試點推行“一肩挑”。年內重點計劃:強化村主任學習提升,著力後備幹部發現培養,持續推進廉潔教育,進一步規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程式。

  (三)大力弘揚法治理念。積極推進法律進村,加大涉農法律法規學習宣傳和貫徹執行,提高村民群眾學法用法、知法守法、依法辦事的法治意識,健全農村依法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村人民調解委員會,強化預防和化解農村社會矛盾;建立起村民委員會、派出所、司法所和鄉人民政府,在矛盾調解、社群矯正、治安防控、打擊黑惡等方面的聯動機制。年內重點計劃:利用“農民夜校”、“兩聯一進”、村內節慶等活動平臺加強法制宣傳;強化村民委員會、派出所、司法所和鄉人民政府聯合工作能力,建立起聯防聯控、共管共治體系。

  (四)積極推進農村德治。依託“孝、善、和、儉”理念,深入實施道德建設工程,正確引導和發揮村內德高望重的老人、黨員、婦女等物件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性,為農村矛盾糾紛化解、公共服務開展和公益事業建設發揮協商協調等作用。年內重點計劃:把各村登高望重人員充實到村紅白理事會、道德評判團建設中,進一步引導建立良好德治環境。

  四、夯實民生保障,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透過解決村民實際關切,積極落實好民生保障政策,讓村民有緊急救助,無後顧之憂,充分彰顯黨和政府關心關懷,提升幸福指數。

  (一)大力鞏固脫貧成果。按照戶脫貧、村退出的指標,全面做好全鄉脫貧攻堅成果鞏;繼續開展好“回頭看,回頭幫”確保收入達到當年國家現行標準,同時確保脫貧戶的增收路徑紮實,增收途徑多樣。年內重點計劃:順利完成5戶20人脫貧;對2014年以來的脫貧戶和退出的貧困村加強工作力度,進一步提高致富能力;進一步建設“四好村”和集體經濟建設,實現村集體發展的實力提升。

  (二)築牢基本保障基礎。繼續加強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徵繳,做好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動態調整;在政策支撐下加大對高齡人員、殘疾人、優撫物件、特困人員的關愛關懷,運用好大病二次救助、民政臨時救助等措施,發揮在危急時刻的民生救助作用。年內重點計劃:進一步加強基本保障的動態監控調整,大力宣傳相關政策,指導村民利用基本保障政策扶憂解困。

  (三)著力解決群眾關切。切實關注全鄉群眾的教育、健康、就業等切身問題。落實好教育政策,確保全鄉適齡兒童100%入學,確保困難家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全民健康工作做實做細,在推進健康教育,醫療報銷政策解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引導村民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大就業技能培訓和招聘宣傳力度,透過就業政策帶東富餘勞動力就業。年內重點計劃:強化控輟保學工作,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入學,落實好教育、健康等扶助政策;聯合就業職能部門,加大就業技能培訓和招聘公告的釋出,落實好就業政策,建立起推進就業工作的長效機制。

  (四)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按照鄉村特點,結合鄉村振興工作開展實際,鄉村旅遊發展需要,以便民利民富民為要求,著力做好產業發展、生態環保、鄉村旅遊發展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入庫、申報和建設。年內重點計劃:增強藏寨通行能力,建設藏寨的東入口和西出口,緩解旅遊車輛的通行壓力和行車安全;逐步解決藏寨夜間照明和給排水建設,提升公共服務能力;配合完成“天空之眼”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各村通村入戶道路的病害治理,確保村民通行安全;同時,進一步完成好落地專案建設。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9

  為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工作,落實“政府出一點、群眾投一點、社會幫一點”工作方式,調動廣大群眾參與試點工作的積極性,特制定xx村“共同締造”獎補方案。

  一、總體思路

  圍繞全村“三區一帶”發展規劃,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為根本路徑,透過“以獎代補”方式,最大程度調動群眾參與熱情,持續打造好“六院一路一場一業”,為全縣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貢獻xx力量。

  二、獎補內容

  (一)水泥獎補

  先完成院落面上環境整治(拆除廢舊建築,完成垃圾清理、公共花園建設等),籌備齊所需砂石等物資,經村“尖刀班”驗收後,再發放水泥,具體標準如下:

  1、院落路:路面設計厚度8-10公分、寬度2.5-3米;每平方獎補80斤水泥。

  2、入戶路:以石板為主要材料,寬度為80釐米,每3米獎補1袋水泥。

  3、公共花園:以石砌或磚砌為主,每2米獎補1袋水泥。

  4、排水排汙及其它設施按實際需要獎補。

  (二)工人工資獎補

  對參與花果庭院建設意願強烈,但缺少勞動力,請託村“共同締造”施工隊實施花池、文化牆建設的農戶,可申請施工人員工資獎補,具體要求及標準如下:

  1、享受施工人員工資獎補的農戶必須是利用村“共同締造”施工隊實施環境改造的農戶。

  2、施工隊人員工資經村委會、農戶、施工人員三方協商一致後,村委會獎補一部分,農戶自付一部分。

  3、私人院壩、院落路、入戶路等水泥硬化路面不享受工資獎補。

  (三)太陽能路燈獎補

  按照“誰積極,誰受益”原則,對群眾參與積極性高,環境整治成效顯著的院落,村“尖刀班”將爭取相關部門支援,分步驟實施太陽能路燈獎補,具體要求及標準如下:

  1、環境整體改造完成度高,院落內破舊廢棄建築完全拆除,房前屋後衛生清潔,農具擺放有序,花池風格較統一。

  2、群眾生活習慣好,不亂丟垃圾,亂堆雜物。

  3、院落內鄰里之間和諧相處,無矛盾糾紛。

  4、路燈間隔原則上30至50米,可根據地形地勢及群眾方便度靈活調整。

  三、其他說明

  1、受資金及其他條件限制,根據xx村總體發展規劃,本方案優先適用於村四至七組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帶,其他各組在條件成熟後逐步實施。

  2、工人工資獎補時間為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路燈獎補在2年內分步完成。

  3、考慮村民財力物力的承受度,對路長在200米以上的院落路不實施水泥獎補,後期透過爭取上級專案支援實施。

  以上具體事宜解釋權歸xx村村委會。

  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方案10

  為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xx省人民政府關於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合作框架協議》,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以下簡稱共同締造活動),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加強城鄉社群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建引領。各級黨委要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共同締造活動全過程、各方面,各級組織部門切實加強黨建引領,有效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把基層黨組織建成領導社群建設治理的堅強戰鬥堡壘。

  ——堅持群眾主體。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尊重群眾意願,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堅持社群為基礎。把城鄉社群作為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基本空間單元,著力完善社群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的社群空間環境,營造持久穩定的社群歸屬感、認同感,增強社群凝聚力。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透過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調動各方力量,組織多方參與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打造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工作目標。

  到20xx年,共同締造活動長效機制基本建立,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社群乾淨整潔,生態環境優美,生活便捷宜居,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基本實現城鄉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目標。

  二、深入理解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理念方法

  (一)系統把握共同締造活動方法。共同締造活動的基本做法是以城鄉社群為基本單元,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建立和完善全覆蓋的社群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治理體系為路徑,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改善人居環境,凝聚社群共識,塑造共同精神,共建美好家園。

  (二)推動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領導作用落實到社群,將政府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的資源和平臺下沉到城鄉社群,實現把社會管理寓於為群眾服務之中。培育和建立社群治理類、公益慈善類、文體活動類、專業服務類等社會組織,把每個公民都納入一個或多個社群社會組織,調動社會成員參與社群治理的積極性。

  (三)推行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工作機制。堅持決策共謀,共同確定社群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並共同研究解決方案。推動發展共建,堅持以居民為主體,匯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社群建設。實行建設共管,發動居民參與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過程及成果管理。推行效果共評,組織群眾和社會力量對專案建設、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評價和反饋。注重成果共享,實現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使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社群全體居民。

  三、在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中廣泛開展共同締造活動

  在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中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結合城市更新試點、完整居住社群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綠色社群建立、城市治理、縣城和小城鎮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等工作,深入廣泛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建立完善工作機制,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組織社群居民全過程參與城鄉建設和管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一)在推動城市更新工作中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作用。結合關中、陝北、陝南城市資源稟賦、發展階段、經濟實力和實際需求,推進國家和省級城市更新試點。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始終做到城市發展為了人民、城市發展依靠人民、城市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動員各方力量,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探索城市更新共同締造的實施模式、政策措施、技術方法和管理制度,加強城市社群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二)組織居民群眾參與建設完整居住社群。在城市居住社群深入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推動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組織、業主參與、企業服務”的居住社群管理機制。強化基層黨建引領,街道、社群組織搭建溝通議事平臺,充分發揮居民主體作用,發動居民積極參與,引導各類專業機構和人員進社群,共同開展完整居住社群建設。落實完整居住社群建設標準,因地制宜補齊既有居住社群建設短板,配建完善社群文化、體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制定釋出社群居民公約,引導群眾自覺維護公共設施和環境。到20xx年,xx省基本補齊既有居住社群設施短板,全省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完整居住社群覆蓋率顯著提升,基本實現居住社群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三)動員各方力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居民自治機制建設、社群服務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充分發揮社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統籌協調社群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產權單位、小區居民等,共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健全溝通議事平臺,主動了解居民訴求,促進居民形成共識,發動居民積極參與改造方案制定、配合施工、過程監督、後續管理、改造效果評價等。建立改造資金合理共擔機制,充分調動小區關聯單位和社會力量以及居民支援參與改造。引導居民協商確定改造後小區的管理模式、管理規約及業主議事規則,共同維護改造成果。力爭到“十四五”末,xx省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城鎮老舊小區居住條件顯著改善,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四)推動形成人人動手參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工作局面。將生活垃圾分類作為共同締造活動的重要載體,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體制機制。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統籌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單位、居民群眾等力量,共同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加強宣傳和知識普及,充分聽取居民意見,開展“小手拉大手”等社會實踐活動,將居民分類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引導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社群居民公約,形成全社會人人動手的良好氛圍。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文明城市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的重要內容。到2025年,xx省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五)建立健全共同建立綠色社群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社群黨組織和社群居民委員會作用,統籌協調業主委員會、社群內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居民等共同開展綠色社群建立行動。利用“網際網路+共建共治共享”等線上線下手段,開展多種形式基層協商,組織居民謀劃建立方案,有效參與綠色社群建立工作。推進社群基礎設施綠色化,營造社群宜居環境,提高社群資訊化智慧化水平,培育社群綠色文化,使生態文明理念紮根社群。到2025年底,綠色社群建立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基本實現社群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目標。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體系。建立健全黨委政府統籌協調、各部門協同合作、指揮順暢、執行高效的城市管理機制,創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快推進城市資訊模型(CIM)基礎平臺、城市執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推行城市治理“一網統管”。建立完善城市體檢評估和城市管理評價機制,持續擴大城市體檢和城市管理評價覆蓋面。推動城市管理進社群,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從群眾身邊小事抓起,以繡花功夫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組織動員群眾共同創造“乾淨、整潔、有序、安全”的城市環境。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七)統籌推進縣域城鄉建設。組織動員群眾參與縣城規劃建設管理,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提升縣城承載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推行以街區為單元的統籌建設方式,推動公共服務、商業服務、文化體育等設施共建共享。開展縣城綠色低碳建設試點,抓好縣城建設示範,到2025年,實現基礎設施完善,文化、體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功能齊備。推動建立以縣域為單元統籌城鄉的發展體系、服務體系、治理體系,合理佈局縣城、中心鎮、行政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政府、社會、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將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十四五”期間打造100個鄉村振興示範鎮。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八)組織農民群眾共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堅持基層黨建引領,發揮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等自治組織作用,組織發動農民群眾積極參與鄉村規劃編制、農房和村莊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確保鄉村各項建設真正符合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需要。加快推進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提升農房設計建造水平,提高農房品質,因地制宜推動水衝式廁所入室,推廣裝配式鋼結構等新型建造方式,推進供水入農房,加強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倡導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源頭減量,推動農村用能革新,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加強傳統村落和傳統民居保護利用,塑造鄉村特色風貌。開展鄉村建設評價,深入瞭解農民對鄉村建設的滿意度和實際需求,補齊鄉村建設短板,提升鄉村建設水平。“十四五”期間,建立1000個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建設改造10000戶宜居型示範農房。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四、完善共同締造活動推進機制和舉措

  (一)建立完善共同締造活動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部省成立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全面推進共同締造活動的工作格局。各地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共同締造活動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二)加強共同締造活動機制創新和保障。積極探索開展涉農專案招投標改革,依法規範涉農專案招投標範圍。簡化農村建設專案審批程式和審批環節,最佳化審批流程,使農民更多積極參與鄉村建設專案並從中獲益。加大涉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力度,透過以獎代補等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能,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三)開展試點示範。建立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縣(市、區),並給予城市更新行動、鄉村建設行動以及城鄉人居環境建設方面政策、資金、專案等傾斜支援。持續推進“百村示範、百團幫扶”活動。各地在推進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相關工作中要積極開展共同締造活動試點,不斷擴大試點範圍,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四)建立技術指導服務機制。依託相關科研院所確定省級技術支撐單位,加強政校、政企合作。成立村鎮建設研究中心,編寫共同締造技術指南,培養技術人才,開設相關課程,探索建立技術人員駐社群、駐村服務機制。建立xx省共同締造活動專家庫,提供政策諮詢和技術支撐。組織開展設計下鄉,促進技術單位與縣(市、區)緊密合作,形成對口技術支援服務機制。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五)建立共同締造活動培訓機制。將共同締造活動相關課程納入省級有關幹部培訓計劃。積極發揮全國共同締造活動培訓基地作用,培育省級共同締造活動培訓基地。透過引進與本地培養相結合,建立完善共同締造活動培訓專家庫。開發培訓教材、課程、工具箱等,建設網上培訓平臺,組織開展多層級培訓,培養一支理解掌握共同締造活動方法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

  牽頭部門:xxx

  指導部門:xxx

  責任部門:xxx

  五、加強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級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市、縣人民政府是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責任主體,要建立市級、縣級領導小組,確定牽頭單位,落實部門責任和分工,整合資源,紮實推進共同締造各項工作。

  (二)強化資金保障。各級人民政府要統籌用好現有相關財政資金,優先支援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積極參與支援共同締造活動,為推進共同締造提供工作保障。

  (三)加強督促指導。各市(區)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要切實加強對各縣(市、區)活動開展情況的督促指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省級有關部門以活動覆蓋面、各方參與度、群眾滿意度、人居環境建設效果等為重點,對各縣(市、區)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情況進行評估評價。

  (四)做好宣傳引導。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對共同締造活動的宣傳力度,及時發現、總結和宣傳共同締造活動中湧現出來的鮮活經驗以及社群黨組織、黨員幹部和帶頭人的典型,讓共同締造活動的理念思路深入人心,形成全民關心、支援和參與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