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四單元]我家鄉的XX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合集8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合集8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1

  端午節在我們那裡也不是什麼重要的節日。在我的記憶中,我們那裡沒有慶祝過所謂的端午節。沒有其他地方舉行的什麼賽龍舟等活動!只不過到那一天的時候,家家都忙著包粽子,其他的都沒有什麼了。

  小時候,對端午節沒有太多的記憶。也不知道怎麼跟大家說。只不過在最近幾年我們村有不少人開始重視端午節。

  到那一天,家家都以掛艾葉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刀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當然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大多家庭都自己包粽子。一家人忙忙糊糊的,忙著過節,感覺很幸福。

  自從出來上學工作之後就很少回家了,也沒有在家過過端午節,所以現在我們家裡有什麼風俗習慣我也不是很清楚了。不過總之賽龍舟和吃粽子及插艾,是絕對不可能少的。

  以上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沒有什麼太大的活動,所以在我的記憶中也沒有什麼值得可想可給大家說的。也許我們的家鄉太落後了吧!這個也不清楚,在加上農村的人不太重視這個節日,所以大家有時候都淡忘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2

  端午節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到奶奶家過。

  上午,我們去買來艾草,把艾草分別插在窗戶上、陽臺上、門口、花瓶裡。每家每戶還把艾草晾曬在院子裡,房前屋後。整個小區都好像綁上了一條條綠絲帶,都好像沉浸在濃濃的艾草香裡。艾草代表著驅蚊除蟲,驅災避難。

  中午,大家們都給小孩繫上五彩繩。五彩繩由青、白、紅、黑、黃五種顏色織成,分別代表著水、金、火、木、土。五彩繩在每個地方都有著許多不同的名稱,長命繩,避難繩、快樂繩。五彩繩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腳上,有的系在脖頸上,寓意著人們能夠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下午兩點,大人小孩都要洗一次特殊的澡。洗澡水由艾草、魚腥草、毛苦草等十幾種植物熬成。可以保佑洗了的人來年不長東西。

  晚飯,桌上的菜十分豐富,但是有幾種是必備的。魚:寓意著年年有魚。雞鴨:寓意家畜興旺……

  吃過晚飯後,去買香包是小孩子們最開心、最期待的事情。大街兩旁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香包。香包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有心形的,有圓形的、有三角形的,還有許多說不出名來的形狀。香包大的有臉盤那麼大,小的只有大拇指一般大。香囊裡裝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裝小巧玲瓏的玩具,有的裝小零食,有的裝芬芳撲鼻的小花草。香包代表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

  家鄉的端午節別具特色,令人難忘。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3

  家鄉的端午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曆初五,這一天有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著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後幾天準備划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糥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餚。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麼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麼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5

  我家鄉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在那天,我們有吃粽子的習慣,還有賽龍舟,向河裡扔粽子,為的是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戶戶都要掛上五毒旗,因為那時候是五毒剛開始活動的時候,五毒有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種毒物,掛五毒旗是為了把五毒驅趕走,不讓他們來危害人類。因為它們咬住人們有可能中毒甚至死亡。還要做端午香囊,媽媽說:“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帶五彩繩的風俗,查了資料知道了,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裡讓水沖走。陝西地區的傳說認為這和藥王孫思邈的事蹟有關,將花線丟進河裡,等於百病也被帶走了,具有送災的性質發展到現在,一般都用繡花用的絲線,顏色多且豔麗,用色比較靈活,多則十多種顏色,少則二三種。用什麼色也很靈活,有些人手頭有什麼色就用什麼色。等到五月五日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縷,走到一起時都會比比看誰的更漂亮,頗有情趣。當然比較講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線。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6

  有關這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種說法。在此我只想說我家鄉的端午節。

  自從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後面跑開始到離家工作幾乎每個端午節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過的。

  有很多年,我爺爺都黎明前就挑過來無根水,又上山採回艾蒿草放在窗臺上,夾在門把後,還夾在我們姐弟幾個的耳朵上。這過節的氣氛就是在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瀰漫開來。無需任何華麗的語言,滿是對兒孫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時我爺一給我夾上我就能醒過來,而有時卻是聞到那艾蒿的陣陣清香後慢慢才從睡夢裡醒來。不管咋醒這天早晨沒喝無根水以前是不能說話的。平時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我們幾個這天都很乖的,喝完無根水,象徵性的用無根水洗洗臉,下一個程式該分雞蛋了。雞蛋是我媽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時雞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爺爺奶奶總分給他十個,而我們姐妹幾個能分到六到八個。每每這時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給我一兩個,還不忘在我後腦勺上輕輕拍一下。

  我們揣好分得的雞蛋,叫上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發。必須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頂端,然後回頭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鄉已綠成一片,每家每戶的孩子,還有鄰村的都從四面八方往這趕。

  登上最高處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揮手,喊叫,就這樣邊吃雞蛋邊上。四五個人扯著手唱著歌上,春風伴著歡笑飛舞,春日迎著我們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歡快地在震動。

  等瘋累了,玩夠後,滿身是沙子的我們回到家時,香噴噴的韭菜臥雞蛋,還有我媽烙的蕎麵餅已經擺好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7

  五月初五話端午 轉眼間,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年是我國把端午節首次例為國家法定假日,以此來發揚傳承此節日,端午節一是紀念屈原,二是透過透過包粽子,插艾葉來驅毒消災,現在商家也準備打一場“粽子戰”。 端午,一開始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投江的事。

  那時因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義卻遭排擠、流放,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擔憂,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擔,所以在江邊,憤然抱起大石頭跳江了,江邊的漁夫們看見了,立刻劃著船去打撈,為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屍體,將包著竹葉的米團拋入江中,所以演變到今天有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綁成一個近三角的形狀,餡有許多,如蜜棗、綠豆、紅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麼,都可以包,可以說“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當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時,你又沒有想到怎樣包粽子嗎,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幾個小時,用二張青綠的葉子疊加在一起折成一個錐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裡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脹開,然後把上面的口用青葉合攏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後有細繩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可現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節也沒有時間去包,還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這個節日,推出了許多品牌、品種的粽子,如現煮現買的粽,也有可以放著慢慢吃的冷凍粽,真是應有盡有,它們比味道、比品種、比價格,誰都想乘這個傳統節日賺一把。好了不說了,吃粽子去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篇8

  我的家鄉在安鋪鎮,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家鄉的人們都舉行賽龍舟和吃粽子的活動。

  有一年的端午節,爸爸媽媽和我到九洲江邊觀看人們賽龍舟。到那裡觀看賽龍舟的人很多,一路上到處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呀!江上大橋上的人也有很多,但一座舊橋上的人卻很少,而且有警察守著。這是因為舊橋比較小,而且有些欄杆也不見了,還有些橋墩也斷了。因為人比較多,我和爸爸媽媽花了很長時間才擠到前面去。

  賽龍舟開始了,有黃隊和藍隊還有紅隊,龍舟是長長的,可以坐很多人。隨著一聲哨響,運動員一起划槳,隆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終點飛去。這時,兩岸的觀眾大叫起來“加油!加油”。這時鼓聲越來越大,運動員越劃越起勁,各支隊伍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互相追趕。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比賽終於結束了,結果是紅隊第一,藍隊第二,黃隊第三。

  我們隨著人流離開了江邊。這時街燈已亮了,我越想越覺得龍舟比賽很好看。

  我愛我家鄉的龍舟比賽,更愛我的家鄉。

  校長給許桂源同學評一評作文:這篇文章寫的是真人真事,所以讀起來挺親切,讓校長也想起小時候到江邊看龍舟賽的情景。不足的地方就是:如果把賽龍舟時的某一個激動人心的鏡頭再進行一番細緻的描寫,文章就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了。例如,某一條龍舟上擂鼓的或者吶喊的,又或者揮動船槳的,找一個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寫下來,那讀者肯定也會被感染了。繼續努力吧,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相信你會取得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