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考> 實用的換位思考的作文合集七篇

換位思考的作文

實用的換位思考的作文合集七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換位思考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換位思考的作文 篇1

  今天,我們班有幾個同學上課說話被老師看見了,老師就叫那幾個同學多抄了一篇課文。一個同學基礎訓練錯了一小題,老師讓他把這一課抄一遍。同學們一個個猶如驚弓之鳥,緊張兮兮的,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回到家,我對媽媽說:“今天太可怕了,同學只犯了一點小錯誤,卻遭到了較重的懲罰。”我把今天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告訴了媽媽。媽媽反問:“如果你是老師,你該怎麼辦?”我說:“我認為上課說話應該被批評,做錯題了應該訂正五遍。”媽媽說:“如果是這樣,我也敢上課亂說話,做作業馬馬虎虎了。”經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有些時候老師對學生看似較重的懲罰,是為了讓學生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有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目的在於一是告誡學生只要透過主觀努力,就能避免一些小錯誤的發生;二是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應當提高警惕,避免在同一個問題上再次出現錯誤。想到這裡,我才明白了老師的做法。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別人做的不對的時候,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的進行換位思考,想一想如果是自己遇到這樣的問題會怎麼辦?如果每個人遇到事情時都能心平氣靜,換位思考,那麼我們身邊一定會減少很多矛盾,和諧社會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換位思考的作文 篇2

  昨天,老師給我們講了一篇課文:《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作者伊爾莎·斯奇培爾莉,透過父親的話(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她知道了每事情都有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發現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學要換個思路,可能另下條路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對於“父親”的話我是這樣理解的:遇到困難,要冷靜下來,換個思維方式去思考,就會獲得成功。這時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當初所經歷過的困難,這時便會發現,困難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難!!

  有一次,我的奧數老師給我們出了一個握手問題讓我們做,(11對夫妻參加聚會,男士與所有的人握手,夫妻二人不握手女士只和女士主動握手。求共握手多少次?)我按照常規的方法做著。可就是算不出答案,忽然,我靈光一現,發現這道題可以先算男士和男士共握手55次。再算出女士與女士握手55次。最後再算出女士與男士共握手110次。最後再一相加就算出答案了。

  “ 父親”的話不僅使伊爾莎受益終身,同樣也使我們受益匪淺。

換位思考的作文 篇3

  換位思考,是理解他人的`表現,能讓我們看到生活中的不易。

  “我自己去,不用你操心了!”母親本想送我去剪頭髮,卻被我帶著火氣拒絕了。到了叛逆期,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認為自己有能力去社會上闖蕩,便開始“不聽老人言”。如果我們能學會換位思考,也許就不會與父母起爭執了。

  “記得穿件外套,作業要看一下帶齊了沒有。”聽到母親的唸叨,我感覺渾身不自在,就像悟空被唸了緊箍咒一般。我只好回答:“知道了,多加件外套,煩死了,又不是太冷,總會脫的,穿它幹嘛?”母親想了半天,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這一輩人,什麼日子都經歷過,為了不讓你受涼,我才會叫你多穿。你換位思考一下,有沒有道理?”

  我聽後覺得十分內疚,我沒有在第一時間換位思考,才會對母親出言不遜。我也感受到,母親十分了解我當天繁重的功課以及學習上的各種壓力,她沒有對我大喊大叫,母親或許在這之前就換位思考過了。

  週末到了,我和母親去打羽毛球。我開心極了!可是,有一位老大爺正在我們的球場上與一個小女孩打球。我很生氣,這可是我用僅剩的零花錢訂的場子,豈是他說打就打的?如果這樣,那所有人都不用預訂場地了!

  當我正要怒氣衝衝將他們從場上叫走時,母親拉住了我:“你要換位思考。”我看了看那人:皮膚黝黑,技術一般,應該不是教練。我走上前:“老爺爺,這場地是我們訂的,還沒結束,你們是下個小時的嗎?”他見我問,連忙回答:“我們沒訂到場地,我孫女想打球,能否讓她打十分鐘?”我想:老大爺沒搶到場子,就讓他打會兒吧。於是答應了他。

  回家路上,我把這件事情中我的心理變化和母親說了一遍,她摸了摸我的頭:“你學會了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能讓我們更全面地看待問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換位思考,生活中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些衝突。

換位思考的作文 篇4

  一個人快樂與否,往往不取決於事物本身,而是取決於從哪個角度去觀察、分析,處理所發生的事情。

  同樣一束玫瑰,有人看到的是它的美麗花朵,有人看到的卻是花莖上隱藏著的那尖銳的刺。

  你可曾煩惱,而你又可曾把煩惱的事轉變成快樂的事。是啊!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一個凡人,不可能完美。總少不了缺陷。我就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我的眼睛一出生就不好,幼兒園時就戴上了拿不掉的眼鏡,同學們嘲笑我,說我與普通人不一樣,不與我玩耍。我總是寂寞一人,沒有一個朋友,不懂友情。我的自卑引起了老師的注意。

  一天,同學們在快樂的玩耍,我一人坐在牆角,低著頭滿臉的沮喪。這時老師來了,看見老師,我把頭埋得更低了。老師走過來拉著我的手,膽小的我立刻把手抽了回來,老師再次的拉過我的手,我微微抬起了頭,老師盯著我的眼鏡,我避開她的目光。老師輕輕的喊著我名字,拉了拉我的手,我再次抬起頭來,看到了老師慈祥的目光,我感覺她是那樣的和藹可親,我終於可以正視老師的目光了!

  老師讓同學們都回到座位上,她開始說話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所以都會有缺陷,有的人缺陷比較明顯,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她的芬芳。”

  同學們睜大了眼睛,用羨慕的目光投向我,一下課,同學們就跑過來問這問那,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種純真的友情。

  是啊!上帝吝嗇得很,給了你智慧就不會給你美貌;給了你財富就不會給你健康;給了你幸福就不會給你運氣。我們遇到不如意的時候,不必去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棄,要勇敢地去面對,自強不息。是啊!我們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只不過是上帝特別喜歡我,咬了一大口而已。

  我們要學會從困境中看到希望,從失敗中找到通往成功的階梯,變不利為有利,變不可能為可能,試著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

換位思考的作文 篇5

  每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思想角度也不同。為此也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誤會。有時候我們是否也試試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呢?

  換位思考有效溝通不可少,首先我們應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如果溝通的好,我們就能抓住事情的關鍵,就能從事情的根

  源解決問題,比如我與父母之間,爭吵時總是發覺自己是對的。又比如我與同學之間,討論時總是認為別人是錯的自己是對的,其實我們就是缺乏溝通。

  當我們不理解他人,與他人發生衝突時要學會換位思考,替他人想一想,瞭解他們是為了什麼,有什麼想法,有什麼道理。這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冷靜和理智。

  ‘己所不欲,勿失於人’是(論語)中的一句話。它其中包含的意思是;自己比喜歡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對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態度,採取什麼方法對待他人,先要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對方,是否願意受到這中對待,如果不願意那麼我們就不能以此對待他人。

  我們都有別誤解的時候,如果對此耿耿於懷心中就有解不開的疙瘩。如果我們能深入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或許能達成諒解。

  換位思考的實質是對交往物件的切身關注,深入對方的內心世界它既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多一分欣賞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就多一分愛心,因此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換位思考,理解至上,與人為善。

換位思考的作文 篇6

  有時候生活讓你不得不換換角色,你會體味出心的平和嗎?你會覺得這樣做非常有意義。當我們以這樣的平常心去面對生活所給予的一切時,以一種謙遜的態度去感受一切時,我們總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感覺、新體驗。我們的心態,讓我們敏銳的心更懂得生活。生活在快樂的情緒裡。

  然而,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的。現實中總有那麼些人,自視甚高,習慣拿著放大鏡去看自己胸前佩戴的鮮花和勳章,回想自己曾經的榮耀和自豪而沾沾自喜,一旦鮮花枯萎,勳章黯淡,往日的榮光不再,優勢蕩然無存時,他們便無所適從,整天好像掉了魂。我的一位鄰居,曾是政府機構負責人事的官員,前些日子剛從任上退了下來,往日裡頤指氣使,別人見他是惟惟諾諾的,家裡門庭若市,往來高朋顯貴,可現在一下子門可羅雀,冷冷清清的,出門連賣菜的小販都不太把他當回事(其實人家一直就是把他當作普通顧客中的一員,他自己沒感覺到而已),他便覺得受不了了。於是整日裡長吁短嘆,本是“夕陽無限好”的幸福時光,卻在這一聲聲的唉嘆聲中耗費,這到底為了哪般?

  我想遇到這樣的事,不妨看開一點,做一次換位思考,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命中的一切變化,你便會有意外的收穫。古人云:“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其實只要我們心胸開闊一點,襟懷坦蕩,那就會覺得海闊天高,什麼事情都能看開,心情自然也就樂觀開朗了。所謂看開,不是那種世故,那種超然一切之外的隱者的做法,而是一種對生活的領悟,以闊廣的胸懷去容納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以納百川的心胸去面對世界。如果這樣,我們還會有那些無端的煩惱嗎?

  換位思考,不是讓你妄自菲薄,不是讓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是讓你瞧不起自己。恰恰相反,是讓你對自己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這樣你便會更好的相信自己,從而去挑戰一切,追求生命過程中的卓越和夢想,迎來一次又一次的輝煌。

  學會換位思考,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大悲大喜吧。現實的一切都要學會適應,這樣你會天天快樂!

換位思考的作文 篇7

  爸爸媽媽為了避免我和弟弟因為玩電腦入迷影響學習。於是把用電腦時間改為每星期的週五、週六晚上。激烈的爭吵就從這裡開始。

  今天是週五,晚上剛吃完飯,我便不顧一切地衝向電腦,弟弟也不例外。我們把玩電腦的時間看作單位“1”,每人玩二分之一的時間。我先玩,弟弟再玩。我死死地盯住電腦屛幕,手中的滑鼠不斷點選。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沮喪,時間過的飛快。

  這時,弟弟突然跑了過來。“哥哥,你走開,該我玩了。”我一看時間,果然到了。怎麼辦?先詐詐他再說。“弟弟,你是不是搞錯了,時間還沒到呢?”“沒到?”弟弟半信半疑地跑出去看時間。“哥哥,你騙我!”一邊說一邊搶走了我手中的滑鼠。我見狀,又把滑鼠奪了回來。弟弟怎麼搶都搶不過來,急得哭起來。“怎麼了?”媽媽聞聲而來,那嚴厲的聲音幾乎要震破我的耳朵。

  媽媽把電腦關了,問清了緣由後,開始教導我,這一講就是半個鐘頭,我慚愧地低下頭。不過我用的電腦時間已經到了,就算媽媽把電腦關了,我也沒吃半點虧。可弟弟呢?他此時一定很難過吧!是呀!好好的,他要玩電腦,卻被我攪黃了,這一晚上,他只是呆呆地看著我玩。他一定怨恨我吧?那媽媽呢?她看到我們兄弟相爭,她就不傷心嗎?

  帶著一份愧疚,我向弟弟道歉,並承諾以後不再和他爭電腦,沒想到弟弟立馬就和我握手言和了,我們兄弟倆的矛盾就這樣被解開了。我想:以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站在對方角度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