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西安> 關於西安的作文彙編七篇

西安的作文

關於西安的作文彙編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安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安的作文 篇1

  應該是還住在平房的時候吧,每每一回家我都會從抽屜裡翻出幾塊錢出來去巷頭買涼皮吃,那時候住在巷頭,所以離得特別近。

  賣涼皮的是一位大媽,人很和藹,我們那夥長輩們都叫她陳四娘,所以我們這些小屁孩們也跟著屁顛屁顛的左一口陳四娘,又一口陳四孃的。每次我一到那兒,陳四娘都會說“歆歆啊,來啦,放學啦。”接著就會聊起來,其實就是聽著她抱怨,什麼張三欠她幾塊,李四拿假鈔給她……並不是她貪錢只是陳四孃家中確實沒有那麼多的錢,兒子讀大學,丈夫也在外地,一個們在我們那兒租的小破房。生活也很冷清。陳四孃的涼皮其實特別好吃,但不知道為什麼生意還是比較冷清,似乎只有我是常客,有時常看到她一個人倚在小攤旁。每次我來時她都笑笑,眼角的皺紋變逾變愈深了。還有時候嘆幾口氣“這年頭,生意也不好做啊”,我也會跟著她哼幾口“這年頭,學習不好學呀。”四娘“撲哧”一笑:“小滑頭”

  呼呼,涼皮上啦。陳四孃的功夫真不是“蓋”的。我總是在上面塗上厚厚的辣油,灑上紅紅的花生米,這樣吃起來才更美味。皮很爽口,吃在嘴裡,滑溜溜的,好像隨時都要逃出我的口中一般。而黃瓜很酥脆,咬在嘴裡“咯嗒咯嗒”的響,像一名詩人“伊伊呀呀”地朗誦著一樣。麵筋則很柔軟,沾一些辣油,又甜又辣的,味道沒話說了!最後,花生米很香,那香在嘴中回味無窮,令人難以忘懷!我總是想象自己正在吃的是茴香豆,像孔乙己一樣,感受那種氣氛。

  現在搬進了樓房,原來那一帶拆遷了,不知現在的陳四娘在哪兒賣她的涼皮,會不會有人會我一樣聽她抱怨呢?雖然現在小區門外的涼皮攤子也很多,但不知為什麼我再也沒吃過四娘做的那麼好吃的涼皮了……

西安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山西,那裡的景色迷人,山拔地而起、連綿不斷、層起彼伏,讓人記憶猶新,一去不想復返。

  山西還有許多旅遊景點,九龍壁就是其中一個: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即建築物大門外正對大門以作屏障的牆壁,俗稱照牆、照壁。影壁是由“隱避”演變而成。門內為“隱”、門外為“避”,以後就慣稱影壁。

  那裡一年四季無比涼爽,這裡的雜貨店從沒賣過空調和電扇,夏天睡覺還得蓋被子。清晨起來,空氣清新,從東望去,連綿不斷的山隱隱約約的可以看到它的美。

  山西的土特產品種類繁多。杏花村汾酒是我國古老的歷史名酒,色如水晶美玉,清香純正,味美無窮,暢銷國內外;山西老陳醋甜綿酸香,不僅調味上佳,還可消食、美容、殺菌;沁州黃小米形如珍珠,是皇家貢品;平遙牛肉色、香、味俱全;清徐葡萄,汾陽核桃,柳林木棗、呂梁地區沙棘和交城梨棗和駿棗。太原頭腦等土產名吃也是風味各異、回味無窮。此外還有六味齋醬肉、雙合成糕點、推光漆器、晉祠大米,隰縣金梨等。

  這就是我的家鄉,我最愛的山西。啊!我愛它。愛它的美,它的好。

西安的作文 篇3

  站在長安這片厚重的土地上面,我直視前方,面前是唐城牆遺址,無數古人在處於開元盛世的長安城繁衍生息,那時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恢復,物質文化極大地豐富,跟隨著藥王孫思邈,我踏進了唐朝的長安。

  古時的宮城大多坐北朝南,像長安城這樣的以軍事防禦為最初目的大都市也不例外,順著朱雀門一路向南,寬闊的官道一望無際,路上人馬來來往往,隨處可見街邊的小販叫賣著他們手中的手工藝品。孫思邈或許在長安城轉的有些乏困、有些飢餓了,看到街邊的一家賣煎白腸的小攤上食客稀少,與朱雀大街那阜盛的人煙產生了強烈的對比。一來覺得奇怪,二來順便解決一下迫在眉睫的飢餓問題,便前腳一跨,坐到長凳上,讓店家來了一碗煎白腸。許久,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白腸湯端到了木桌上。遠處觀看的我已經聞到了一股羶味,孫思邈看到眼前的雜碎湯也皺緊了眉頭,小口細品,味道果然不如意,店家見狀也走來詢問意見。孫思邈問了之後才知道是店家沒有掌握製作的方法,二話沒說取下自己隨身所帶的藥葫蘆,抓了藥,並授予烹飪之法,待店家學會後,味道果然不同凡響,臨走前,孫思邈把藥葫蘆贈予了店家,店家感激不盡,遂把葫蘆掛在店頭。

  孫思邈走了之後,我沒有再追上去,也想品嚐品嚐這藥王親自傳授的雜碎湯,我找了一家“葫蘆頭”也坐了下來,服務員送來兩個饃,慢慢掰碎,烈火配豬骨湯冒一會,最後配上當地的“油潑秦椒”、加上好幾片又肥又香的豬肥腸和各種配菜——經過現代人改良的“ 葫蘆頭”味道的`確不賴,聽說陳忠實、張學良、趙四小姐都被這葫蘆頭深深勾住了胃。

  吃罷,我想看看那家小店生意如何,速速回到朱雀大街的那家“煎白腸”,果不其然,這裡門庭若市,店家手忙腳亂,門口的藥葫蘆卻不見了,一問,才知道原來之前的藥葫蘆已經被風雨沖蝕,給壞掉了。但人們一見門頭有個葫蘆的,老西安肯定懂這是“葫蘆頭”。

  走在西安的大街,經常能見到這賣葫蘆頭的店,中午開始營業,一直到深夜才歇業關門。多少次,老西安人聽完秦腔之後都要讓這街邊的香味給吸引過去,美美地吃上一頓,從唐至今,美食經歷了各種改良和變化,唯有這門頭畫著的葫蘆一直不變,吃完一碗口齒留香的感覺走到哪裡可都忘不掉了。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遇到流放的時候不忘自己對長安的關切;這一碗葫蘆頭也一樣,走遍了祖國大大好河山,也嚐遍了各地的美食小吃,可人就是奇怪,再好的東西也抵不過自己家鄉的,葫蘆頭是西安的一碗精髓,同樣也是老西安的一碗充滿滿足感的家鄉味道。

西安的作文 篇4

  昨天,我和哥哥去了世園會,一進去,就看見一個大大的長安花聳立在廣場上,我們先買了一些東西,有長安花、口哨、草帽、還有許多小徽章,接下來,我們坐了觀光車到了四寶館,一聽到“四寶”兩個字,我不由得豎起了耳朵。

  我們先去了熊貓館,媽媽給我講:“現在熊貓、羚牛、朱䴉和金絲猴都屬於珍奇動物,可是,人把環境破壞了,許多珍奇動物都滅絕了。”我聽了很傷心,阿姨給我們介紹熊貓的名稱及年齡,比如:“這是14歲的熊貓丁丁。”“這是8歲的熊貓洋洋。”尤其是有一隻小熊貓和媽媽蹭來蹭去,有的甚至翻到了桌子上,顯得非常可愛。我們還參觀了羚牛、朱䴉和金絲猴,都很可愛。

  接著我們參觀了自然館,世界名犬館,尤其是世界名犬館,每一隻狗都很可愛,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牧羊犬,因為我對它們很熟悉並且知道這個品種的狗很聰明,所以我才喜歡的。不知不覺到了回家的時候,我們坐了電瓶車到了出口,告別了世園會。 世園會好玩,四寶館更好玩!

西安的作文 篇5

  說起西安的特色小吃,可真是數不勝數:鍋盔、餄餎、柿子餅、餃子宴、金線油塔、葫蘆頭但要說最有名的,非肉夾饃莫屬。

  肉夾饃,顧名思義,就是肉夾在饃裡。它各式各樣,有使用白吉饃的臘汁肉夾饃,有寶雞西府的肉臊子夾饃,還有潼關的潼關肉夾饃。肉夾饃的做法還算簡單:把豬肉切成大塊放進特製的滷汁裡,煮熟後撈出來放在砧石上剁碎,然後把餅切個小口,把肉塞進去就可以了。在我認為,潼關肉夾饃算是其中最美味的了:其饃外觀焦黃,條紋清晰,而內部則呈層狀,皮酥裡嫩,咬一口,味道槓槓的。而且它是熱饃夾涼肉,因此吃起來肥而不膩、味道香美。

  在眾多西安小吃中,涼皮算是我的最愛。西安涼皮種類繁多,做法各異:麻醬涼皮、秦鎮米皮、漢中麵皮、岐山擀麵皮、麵筋涼皮等等不同的製作方法。我曾經看到過師傅做麻醬時的情景:先把麵粉調成糊狀,然後盛入特製的金屬涼皮鑼裡,用手搖晃至鋪平。最後放入開水鍋內蒸製成熟,一份麻醬涼皮就做好了。接著,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黃瓜絲、蔥花、尖椒、蒜泥、麵筋,或是調入鹽、醋、芝麻醬、辣椒油。西安的芝麻醬與武漢的芝麻醬一樣,都特別的香。因此,當外地人回去時總要帶上一兩瓶香氣濃郁的芝麻醬。吃涼皮的時候,一定要先把涼皮切成條狀。我接過了新鮮出爐的涼皮,呼啦呼啦”地吃起來。頓時,酸、辣、鮮、涼,各種味道在口中瀰漫開來,涼爽而可口。

  除此之外,羊肉泡饃的味道也非常好。羊肉泡饃古稱羊羹”,西北美饌,尤以陝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它烹製精細,主要原料有羊肉、蔥末、粉絲、糖蒜等,料重味醇,肉爛湯濃,食後便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現在,羊肉泡饃已成為西安美食的總代表。

  西安小吃除肉夾饃、涼皮、羊肉泡饃外,還有臊子面、肉丸胡椒湯和粉湯羊血。對西安人來說,臊子面的配色尤為重要:金黃的雞蛋皮、漆黑的木耳、橙紅的胡蘿蔔、綠油油的蒜苗、白花花的嫩豆腐等等,既好看又好吃。不過在吃臊子面時,有個特別的規矩:那就是隻能吃麵,不能喝湯。肉丸胡椒湯也是西安人民最受歡迎的早餐之一。湯裡的食材豐富多樣:渾圓的牛肉丸子,切成塊的土豆、菜花、白菜、芹菜、胡蘿蔔等。吃的時候要是淋上油潑辣子及手掰的坨坨饃,絕對是香氣誘人!粉湯羊血在西安當地,也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吃粉湯羊血,既可以要了湯自己泡著吃,也可以用手掰成銅錢大小,交給師傅來泡。羊血鮮嫩滑爽,沒有絲毫腥味。每次我吃粉絲羊血時,總會吃得嘴角發麻,滿頭大汗。

  怎麼樣?西安的美食讓你大開眼界了吧!還不趕快和我一起,去西安走走,去西安嚐嚐吧!

西安的作文 篇6

  有一首詩詞這樣寫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是啊這年老滄桑卻依舊精神勃發的十三朝古都。舊老的城牆,川流不息的馬路,磚縫間培生的綠苔,寓於我心中的感動不禁誇讚出聲。

  十載的悠悠歲月,從我的生命中一剎而過。多年沒回故土的我,心中猶然地記著那顆明珠——大雁塔。我用自己的手碰觸著千百年前的歷史。古牆上依舊散發著五彩光芒的壁畫,使我目不暇接,踩著塔內的木梯一步步登高,塔頂的斜陽照在臉龐,細風吹亂我的髮梢。俯視整個長安不禁想起杜甫的“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的磅礴讚語。當年高僧玄奘千辛萬苦把佛經全部帶回來,唐僧在此翻譯了整整十年,像這樣一個偉大的佛教古塔,我要誇誇它的偉大。

  長安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它目睹了漢唐的繁榮昌盛,目睹了國破的殘敗悲涼,中華的文化當是長安的精髓。寺的魔力使長安雖褪猶光。城內古老的水井用乳汁哺育了一代一代人民,城內的古琴彈著《高山流水》,彷彿一股一股純淨的泉水湧入了我的心間,彷彿演繹著伯牙和鍾子期“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知音之情。我要誇誇古都都深入純淨的骨氣。

  在西安的地下,有一支精明的軍隊——兵馬俑。一個個修補完整,彷彿一支皇家軍隊,有敵人威武的進攻。有的身材高大,頭戴鶴官的是將軍俑,他們身披鎧甲,緊握寶劍,眼睛瞪得圓鼓鼓的,向遠方眺望。,一臉自信和泰然自若,馬車前的馬匹高仰著脖前蹄揚起,眼珠子直直盯著前方,我想誇誇充滿奇蹟的西安。

  故土的變化是莫測的。春時的長安翠樹上站滿了玉鳥,大雁塔的四周充滿了綠色,心房裡充滿了花香。夏時的西安,蟬鳴的聲音響徹雲霄,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古?也流出了晶瑩的汗水。秋時,漫漫紅葉飄落在人間,大雁塔被“火焰”包圍著。冬時,皚皚白雪落入我的手心,思緒想到當年的孤舟上,是否也是如此……我要誇誇西安四季的美。

  我要誇一誇我摯愛的故土。

西安的作文 篇7

  黃河之水天上來,在黃土高原上一瀉千里,奔騰不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挺立著他那睿智的軒昂身軀、默默地注視著著這塊由河渭之水激情浸潤的帝王之州。

  西安之古老歷史遙可追溯到美好而遙遠的“青銅時代”。從公元前十一世紀開始的歷史沿革中,從勤勞、樸實、智慧的周族人在這裡建立起第一個奴隸制政權開始,先後有十三個王朝的近百個帝王在這裡逐鹿霸業,渡過了他們充滿神奇的激盪歲月和宮廷生活。天子之詔從這裡頻頻發出,一代又一代的雄業霸主,用他們的智慧和權術駕馭著一個又一個強大的帝國,在煙波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實現著他們大氣磅礴的夢想。他們把這裡當作演繹歷史的大舞臺,將中國的古典文明一步一步地推向世界文明的極致。

  在西安的數天時間裡,我一直在思考著兩個問題:是什麼在默默之中給西安帶來了如此盛大的榮耀?是什麼引得無數帝王在此競相折腰?翻開中國地圖直觀掃描,陝西是一個極為封閉的地方,東有天塹黃河,西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北面是強烈日光照耀下的黃土高原,南面是巍峨高聳的秦嶺、大巴山脈。這樣的一個“四塞之地”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向來不相信什麼風水之說,可是按照歷史上風水先生的觀測:中原一帶的山脈,幾乎全部都從關中開始發脈,而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之地恰巧又位於黃河天塹的保護之中,有“處上游以制****”的地理優勢。若從高空觀察,這裡高居龍首,俯瞰中原,有“天下之脊,中原龍首”之稱。真不知西安是天生福地,還是歷史的某種巧合,一個個古代帝王在此建都立國,卻無一例外地都興盛發達了數百年。看看從這裡孕育而出的古代帝王吧,黃帝、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他們哪一個不是光彩奪目?在歷史上,他們哪一個不是決定歷史命運的響噹噹的主角?——風流西安令中華大地熠熠生輝,光照千古!

  在西安觀遊的日子裡,我憑弔軒轅黃帝陵,登驪山發思古之幽情,探尋秦始皇兵馬俑,上凌雲閣,走長安大道,遊皇家園林,盡觀龍脈錦繡,重溫她過去時代的輝煌與芳香。我循著歷史長河的遺蹟追尋,從先人片言隻語的敘述中尋找答案。據史料記載:戰國末年,著名的縱橫家蘇秦來到關中,曾明確地指出這裡乃“天府之地”,是建立霸王之業的絕勝佳地,一再勸說坐擁關中的秦惠王採納他的連橫之計,依此為根據地建立一代霸業,秦自此崛起。公元前264年,博學多識的一代大儒荀子來到咸陽,當時的丞相範睢問他“入秦有何觀感?”荀子答道:“秦國形勢險要,山林川穀秀美,物產富饒,是形勝也。”對此,漢王劉邦的謀士張良分析更為透徹。據說,劉邦消滅了西楚霸王項羽後,曾為定都西安好還是洛陽好而大傷腦筋,眾群臣對此也是久議不決,劉邦就去徵求張良的意見,張良端坐大帳中,侃侃而談:“洛陽雖有此固,其中不過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而制諸侯,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劉邦聽後,深為所動,於是就決定定都西安。從此這個提三尺劍取天下的布衣天子,以此為根基,開創了大漢王朝皇皇數百年的基業。單從我們中國人現在稱“漢人”,我們使用的文字稱“漢字”來看,其漢韻流風的魅力至今仍顯示著經久不衰的巨大影響力。可是誰又能說,這其中沒有西安的一份歷史功勞呢?

  在稍後的歷史長河中,西安為無數的帝王霸主所鍾情。我想古代西安經濟上的沃野富饒、軍事上退守自如,大概應該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