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抒情> 清明節抒情作文四篇

清明節抒情作文

清明節抒情作文四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抒情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抒情作文 篇1

  《清明》這是唐代杜甫寫的《清明》今天,我們學校五、六年級的同學每個人佩戴這一條鮮豔的紅領巾和一朵朵雪白的白色花朵,排著整齊的隊伍一起前往‘南大山’。

  到了烈士陵園以後,學校的副校長、老師和少先隊員代表一起上臺講話。過後,我們上到山上,在烈士的墳前擺放了一朵朵小白花。每走到一個墳前,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一次的鞠躬,表示對烈士的敬意。

  雖然這是一朵微不足道的小白花,但是,它包含了我對烈士的敬意。一朵花代表一個人的敬意,那麼,無數朵小白花就代表無數個人對烈士的敬仰。

  想一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一個個烈士的鮮血換來的,那我們就應該好好的珍惜這段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的繼承烈士們的精神,來報效這次用鮮血換來的生活。

清明節抒情作文 篇2

  一陣細雨,迷茫了我的心。還沒有到清明,就出現了“雨紛紛”.遙望細雨飄來的天空,伸手接住,涼涼的,在這四月的第一天,涼透了我的心!

  四月,春暖花開的日子,卻也是我最不喜歡的季節。因為四月的清明,是一個讓人傷感的,讓人久久不能釋懷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我的心都會沉浸在不能言表的悲傷之中。那種心靈的痛苦,讓人難以呼吸,有種想要窒息到沒有力氣再看看這個世界的感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種一輩子都無法彌補的遺憾,曾經讓多少文人志士感懷萬千,賦出無數傷感的讓人肝腸寸斷的詩詞。來不及感懷流年歲月帶來的漣漪,平靜的生活就在這裡終止。紅紅的蠟燭襯托著黑暗的顏色,一生一世被濃縮在閃爍的燭火裡。我不知道走了的人是否還能感知親人的思戀,而活著的人卻毅然堅守著這個古老的習俗,用自己的方式,抒發著對遙遠地方逝者的感懷!

  天空中的雨下的越來越大,好像要把這個悶熱的世界洗刷一遍,雨聲夾雜著樹葉的沙沙聲,揪的我的心一陣一陣地痛。十八個風雨飄零的歲月,我一直活在對親人深深眷戀的夢鏡中,時時夢迴故鄉,站在故鄉炙熱的黃土地上,花空心思想要把熱土忘懷。可是,夢隨時跟隨著我,成了我生活中的三分之一。還記得那個叫做“梅花山”的地方,山上沒有梅花,聽說哪裡曾經打過仗,父親活著的時候,最愛在雨過天晴的時候帶我們幾姊妹去撿彈殼。深過膝蓋的野草叢中,我們撿到了生鏽的.彈殼還看見了長長的蛇,驚喜之餘更多的是驚嚇。可是,戰戰兢兢的我們,還是熱衷於雨後撿彈殼的生活,那種刻骨銘心的驚險,讓我們做夢都在和蛇搏鬥。

  美好的歲月總是失去的太快,在我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我們,獨自一個人躺在了山坡上冰冷的土地裡。我不知道四月的天氣他們哪裡下雨沒有,是不是也吹了風,吹的心都涼了;是不是也下了雨,浸溼了眼角!都說那是一個沒有痛苦的地方,我也希望真的是這樣。至少要有一種花在開,這種花的名字叫“思戀”,白白的,沒有一絲汙漬。開在每一個親人的心裡!

  清明時節,看花開花落;清明時節,悟人生之道,自古忠孝兩難全,百字孝為先。做一個有孝心的人,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空悲切!

清明節抒情作文 篇3

  已是清明。草長鶯飛、鳥語花香,是鄉間少不了的景觀,紛紛細雨,讓清明時節的鄉間,多了一分哀思。

  但於我,快樂的音符佔據了我的整個清明假期。

  因為在我的村子,有個不成文的習俗,清明時節要燒野米飯,而且這野米飯年年要在同一個地方、以同樣的菜餚出現。

  清明節前,村裡家家戶戶開始合計著野米飯的事情:你家燒一鍋,我家煮一桶;你家準備湯,我家搞些菜。到了清明那一天,家家煙火,處處人堆。孩子們總是跟在大人後面找空地,摞磚搭灶,不一會兒,大家都準備停當了。接下來,孩子們在大人的指揮下,去各處撿柴火,去年過冬留下的桑樹枝和路上曬乾的枯草,都是上好的材料,揀來能燒。等到萬事俱備時,大人小孩齊上陣,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搶著幹這個幹那個。

  搗鼓了半天,野米飯總算齊備了,這個時候電話也開始熱鬧起來了。不一會,各路人馬從不同的方向湊了過來,村子開始沸騰。年長的老漢一聲招呼,野米飯盛宴正式開始了。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是誰家的親戚,更不管年長的還是年幼的,大家都會“搶”只碗來盛飯夾菜,沒有搶到座位的,四個一群五個一夥地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甚至連田壟上也會成為他們的樂園;圍坐在桌邊的老人,紅光滿地呷一口酒,三五兩句地聊起了過去,激動之處還會哼兩句過去的情懷。

  漸漸地,夜幕降臨,人們帶著無盡的回味一一散去,村子裡一盞盞的燈漸漸滅了,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是,我相信,怡然自得的鄉間情懷卻美美地留在了每個村民的心間。

清明節抒情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去祭拜外公。清明節這天,千家萬戶都會去祭拜祖先。路上下著濛濛細雨,路上的行人像是斷了魂一樣。

  在路上,我一直想著:外公長什麼樣呢?我從來都沒有見過。聽媽媽說,外公在我出生8個月後去世的。我外公應該長得蠻帥吧!

  不知不覺,便到了外公墓前,突然,一種傷心在我心中迴盪,眼睛中熱淚盈眶。看著外公的遺像,那慈祥和藹的臉龐刻在我的心間,久久不散。

  我在碑前為外公擺祭品,焚香。我磕了三個響頭。心中無比悲傷、淒涼……外公,您在天堂還好嗎?說完,我潸然淚下。

  周圍的柳樹搖擺,像在為故去的人哭泣,松柏挺立著,守護著外公的墳墓。

  望著墓前的對聯:百世昌隆賴先輩,千秋功德垂子孫。我的心一片冰冷。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外公的墳墓……

  我的心中時起時伏,久久不得安寧。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規律,終會離去,我們應該珍惜此後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