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河中石獸> 河中石獸中心思想介紹

河中石獸中心思想介紹

河中石獸中心思想介紹

  河中石獸選自《閱微草堂筆記》,作者是紀,(1724年6月-1805年2月),字曉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題目是編者編加的)。清代學者、文學家,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晚年自號白雲,乾隆年間進士。他的著作有《閱微草堂筆記》,他和其他人編的《四庫全書》被稱為文化史上的“萬里長城”,對儲存中國文化有很大的貢獻。《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

  河中石獸是一部以妖怪鬼狐為主要題材的文言筆記小說。小說中,對一些人事異聞也有所詳細記載。下面一起來看下河中石獸中心思想介紹,希望能夠對大家理解課文有所幫助。

  《河中石獸》主要內容說的是石獸掉在了河裡,考慮到水的衝力、石獸本身重量等因素,必要要從石獸掉落的上游去找。河中石獸的位置在哪?寺僧說在下游 ,他的依據是"順流下矣";道學家猜想是"湮於沙中",因為石性堅重;只有老河兵說在上游 ,文中說,老河兵認為:"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遂反溯流逆上矣。"

  河中石獸的故事透過寺僧、老河兵、道學家推斷的三種結論,告訴我們具體問題要具體分,任何事情都不要妄下定論,要思考全面。要找到這件事在共性中的個性。遇到事情我們不能想當然,如果不認真分,就會很容易出錯。就拿這個故事來說,大家都考慮到了石獅的比重,但是寺僧、道學家都沒有考慮到水的衝力和石獅子的相互作用產生的'反衝力對河床形態的區域性究竟產生了怎樣的改變。

  河中石獸其實是一個很經典的故事,從中學到的道理也非常實用。很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其實都是有複雜原因的,我們要學習文中的老河兵,全面考慮,綜合分。老河兵考慮問題,既考慮了石獅的比重,又考慮到了水的衝力和石獅子的相互作用,所以,他得出了正確的結論。這種考慮問題的方式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