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交通安全手抄報的資料
通安全問題關乎咱們每一個人,有關於交通安全手抄報的資料有哪些?
六大疾病易誘發車禍
長期從事交通事故研究的科研人員發現,以下6種疾病極易誘發車禍:
一是心臟病。醫生對1000多為駕駛員進行體檢,發現駕駛員的心臟病發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0%以上,因此患有心臟病的駕駛員發生車禍的危險性也比身體健康的駕駛員高20%,尤其是心功能異常、有心率不齊病症的駕駛員,更容易發生車禍。
二是肝病。大約6%-7%的駕駛員患有肝病,其中1/3的人存在肝功能異常。過去,人們並不瞭解肝病與車禍的關係,在一次對發生車禍的駕駛員進行體檢時,發現這些駕駛員患肝病的比例高達15%。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發現,患肝病的駕駛員容易在夜間或凌晨發生車禍,這可能與患肝病者夜視力較差、身體容易疲勞有關。
三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種中樞神經退化變性疾病,主要臨床症狀為記憶力減退、上肢肌肉不自主顫抖、四肢活動不靈活等。國外的有關研究早就證實,帕金森病患者駕駛汽車發生車禍的要比健康人高2-3倍。
四是眼病。在汽車追尾事故中,大約有50%的肇事駕駛員存在立體視覺障礙,特別是35歲以上的駕駛員,有14%的人存在視力異常。眼底黃斑變性、出血等都會嚴重影響視力,從而誘發交通事故。
五是高血壓病。據調查,患高血壓病的駕駛員發生車禍的比正常人高30%-40%,當高壓超過24千帕(180毫米汞柱)時,大腦思維能力明顯下降,有如喝醉酒一樣。因此患者必須堅持服藥,控制血壓。
六是消化系統疾病。包括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當上腹部不適或疼痛時,都會影響駕駛員的注意力和駕駛操作,易引發交通事故。
冬季交通安全常識
一、保持安全車距
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留出充分的反應時間和制動距離。冬季冰雪路面安全車距應保持在其他季節乾燥路面安全距離的兩至三倍以上。
二、正確轉向
在冰雪路面上轉向時,提前降低車速,緩慢轉動方向盤,勻速透過,避免突然打冷舵,否則容易造成車體失控,影響其他車輛通行,甚至發生事故。
三、正確使用制動
在冰雪路面行車,使用制動一定要謹慎。可採取點制動降低速度,儘量避免緊急制動。可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幫助減速和制動,必要時可以靈活運用手制動。防止制動造成車輛側滑或甩尾。
四、低溫和嚴寒氣象條件下起步
起步前,應對車輛進行預熱升溫,待發動機溫度達到50攝氏度以上時再起步。露天停放的車輛,潤滑油粘度大,起步後應低速行駛一段距離,待發動機溫度升高時,再逐漸提高車速。起步時,應緩加油門,慢慢提速,用力過大容易造成驅動輪與路面打滑。中途停車時,應選擇乾燥、朝陽、避風的地點停放,並採取必要的防凍措施。若停車時間較長又不放水時,應適時啟動發動機,使發動機保持一定的溫度,防止冷卻系的水結冰,凍壞氣缸體或冷卻系機件。
五、慎會車,少超車
雨雪路面易側滑,會車應加大車輛間的橫向距離,選擇寬平地段進行;儘量不超車,保持與前車足夠的縱向距離,防止追尾。會車、超車時,儘量少用或不用剎車。
六、選擇適當行車路面
在城區路面上,一般情況下是沿著前車的車印行駛,如果路面全是冰霜,要提前選擇凹處行駛,避開凸處路面,以防側滑,產生恐慌。在鄉村路面上,一般情況下同樣是沿著前車的車印行駛,如果路邊水塘、水溝較多,要選擇路中間或較安全的一邊行駛,提前選好適當擋位緩行,儘可能不要停車,避免重新起步。
七、注意標誌標線
嚴格按照標誌標線的指示行車,注意前方路口、人行橫道等情況,降低速度,提前做好讓行準備。
八、注意避讓行人
冬季裡行人穿著比較臃腫,行動遲緩,要提前注意行人的動向,必要時適當鳴笛或使用燈光警示。
九、控制車速
遇有坑窪、碎石等障礙物較多的土路,行駛速度不能過高,否則車輛震動加劇,不僅造成車輛傳動系、行走系等機件損壞,而且直接威脅行車安全。遇到路口、村鎮時更要減速慢行,確保安全。
十、注意落石
在山路上行車,要注意躲避山上是否有墜石,儘量不要靠近山邊行駛。
十一、行駛中要保持足夠動力冬季冰雪路車輛行進中,不要像其他季節那樣儘可能地掛較高擋位行駛,而是要控制好車輛動力留有餘地為好,儘量減少變換擋位的次數,以防發生意外。尤其是在坡道行駛中儘量不要變擋。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上坡時提前加大與前車的距離,選好適當的擋位;下坡時提前根據路面情況選好較低的擋位,充分利用好發動機機械制動的作用。冬季車輛在行駛中保持足夠的'動力是防止冰雪路打滑最好的方法之一。
十二、制動、轉向不要過急
冬季駕駛車輛操作動作一定要注意不能過猛過大,尤其是打方向和踩剎車的動作不能過猛過大,否則其結果是加劇了車輛打滑的機率,後果不堪設想。在這裡關鍵是要控制好車速,保持好車距,謹慎操作,既要防止個人的車輛打滑,也要注意觀察周圍別人的車輛是否打滑。
安全駕車習慣
搶紅不搶綠有些駕駛員遇上訊號燈時總喜歡加速“搶燈”。在遠處見到綠燈拼命加油提速,往往還未駛到路口停車線,綠燈變成了紅燈。最好在遠處見到綠燈時減緩車速,在保持低速前進的情況下,以備變燈。因此,“搶紅不搶綠”能在用制動或少用制動的情況下順利安全透過路口。
早變晚不變路口變線時,一定要早打轉向燈早變道,千萬不可臨近路口時變線,以免危險發生,並給其它車帶來不便。
左轉先看右行至路口轉變,先察看是否有同向行駛車輛,再看另一側,因為前面的情況處理時要比後面或側面容易得多。
寧減車速,不減轉速山路行駛時,上、下坡都須注意發動機轉速,尤其上坡,轉速應控制在3000轉左右,以保證發動機的扭矩和功率的最大發揮。高速高擋低轉速衝坡,上不去再換低擋的做法既耗油,又加重車輛的機械負擔和磨損。
上下坡同擋初駛山路的駕駛員往往在下坡時選用空擋,然後用制動控制車速,根據能量守恆的原理,長時間制動會使制動片發熱,令制動效果減低,甚至失效。因此,在山區駕車應利用發動機的牽引控制車速。
彎前勤,彎內松,彎後緩山路多變,諸多事故都發生在彎道上,在入彎前要手勤、腳勤,提前減速減擋;一旦入彎,千萬不要狠踩制動;出彎時最好待方向回正再加油。
緊走沙,慢走水過沙漠時由於沙地鬆軟,容易陷車,應快速透過;過漫水路段則恰恰相反,車速越快,水的阻車越大,越容易熄火。掛上低擋,緩緩行車是涉水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