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彙報材料>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集合10篇)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集合10篇)

  在學習、工作中,很多時候都需要進行彙報,彙報時通常會多講一些重點工作的內容,非重點的內容簡單介紹即可,說了那麼多,你會寫彙報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題研究彙報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1

  本學期,我班開展了微型課題《幼兒音樂教育生活化的開發與研究》,在研究方面,我們加強了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使課程能有效的開展。

  1、教師方面:在以前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以教授結果為主要目的,往往忽視了音樂在生活中的教育。

  2、幼兒方面:我們引導幼兒利用日常生活物品豐富音樂表現形式。豐富幼兒生活經驗,提高音樂學習質量。透過環境優勢,讓幼兒滲透到一日生活中。感受地域文化生活中的音樂內容。

  3、在我們的課題研究中,積累了音樂生活教育的資料,在進行教育實驗課的同時,積極進行理論上的研討,並及時總結。

  一、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存在問題:

  1、在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幼兒對音樂非常感興趣,幼兒對於生活中的各種物品充滿好奇,對什麼東西都想去動一動,敲一敲,可生活中的物品實在太多了,幼兒都是無意識進行活動,對於生活中滲透的音樂無所知。

  2、由於本課題設計到家長,知識面較廣,有些資源需要家長配合完成,有些生活中的滲透教育也需要家長帶動,部分家長對於音樂教育不是很瞭解,尤其是生活中的音樂教育,無從下手,且很少有時間和精力指導及帶動孩子。

  改進措施:

  1、繼續加強音樂教育生活化的理論學習,請有關領導和專家。

  2、在開展課題活動中時,改掉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應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處於引導地位,而幼兒為學習的主體地位,發揮幼兒主體能動性。

  3、認真做好家長工作,及時讓家長了解我們的課題研究方向,請家長能在園外對幼兒進行這方面引導。

  二、下階段研究計劃:

  1、我們將繼續加強自身的文化素質,利用更多的教學手段,讓幼兒瞭解及喜歡更多的生活中的音樂活動。

  2、結合課題,合理提供操作資料,創設幼兒喜愛“我行我秀”等活動區域。

  3、我們還將音樂教育滲透到一日活動中去,透過遊戲化的手段幫助幼兒更好的掌握瞭解生活中的音樂。

  4、繼續加強與家長合作,共同探討適合中班階段的音樂教育方法,爭取讓幼兒在音樂中尋找樂趣,做個喜歡音樂的快樂孩子。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2

  近年來,幼兒園教學與課程的研究已從學科領域走向教學與課程特色的構建,從而越趨綜合化、多元化、現代化、個性化。如何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挖掘幼兒的潛能,構建符合幼兒發展特點的、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成為我園教科研工作的主要目標。圍棋作為一種優秀的教育資源,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關注。引導幼兒走進黑白世界,感受快樂圍棋,成為我園教師研究的熱點。

  一、問題的提出

  大背景:新世紀之初,教育改革越趨多元化。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開端,如何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是幼兒園研究的著眼點和著力點。20xx年,教育部頒佈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在這一精神的指引下,幼兒園活動的開展更應注重它的多樣性、豐富性、教育性,為培養新世紀的創新人才打好基礎。

  圍棋活動是我國的國粹,具有較強的育人功能。早在五十年代,xxx就曾指出:圍棋活動可以鍛鍊人的頭腦和品格……下棋的人越多,人才就越多!將圍棋引入課堂,國內外不乏先例。許多中小學開設了圍棋課,一些業餘體校開辦了圍棋班,韓國在大學開設了圍棋專業,上海羅山幼兒園以圍棋為特色開展活動。圍棋不僅有助於人的智力發展,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也有著重要作用。圍棋作為一種教育資源、一種培養學生素質的途徑而被引入課堂,但它對幼兒的教育價值,國內外研究不多,特別是幼兒園開展圍棋活動的價值與方法的研究,幾乎沒有可借鑑的資料。

  小背景:幼兒園的教科研工作近年來進行得如火如荼,許多幼兒園都在嘗試構建自己的園本課程,逐步形成既能體現現代的、多元的、科學化的教育體系,又富有地方特色和幼兒園的個性特點。我園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也逐步開展了一些課題研究,部分課題在省、市、縣立項並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效果。近年來,我園把“科研興園”放在首位,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著力打造一支研究型師資隊伍,因而課題研究成為我們全園工作的核心和重點。

  我縣群眾圍棋近年來得以大力推廣,各種棋社、圍棋培訓班、圍棋興趣小組如雨後春筍。社會的氛圍、家長的重視使得幼兒圍棋教育得以迅速發展。但是,這些活動的開展都是建立在反覆、機械練習的基礎上,最終能堅持下來的只是部分兒童。如何讓更多的孩子瞭解國粹,如何讓更多的孩子喜歡圍棋,我園課題組提出了《圍棋活動內在價值與開發幼兒潛能的研究》這個課題,並制訂了研究方案,倡導培養興趣、潛能、輕鬆學棋、普及圍棋。

  二、研究目標

  本課題研究的直接目標為:以“活動促發展”為指導思想,以圍棋活動作為人的主體發展的中介和手段,探索挖掘圍棋內在的教育價值,研究開發幼兒潛能的途徑和方法,發揮圍棋獨特的育人功能。

  本課題研究的間接目標為:讓幼兒瞭解圍棋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激發幼兒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激發幼兒對圍棋活動的興趣,掌握初步的圍棋技能,培養幼兒觀察、注意、記憶、思維等能力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個性品質。

  三、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這是本課題主要的研究方法。其一,以提高行動質量、解決實際問題為首要目標;其二,以研究過程與行動過程的結合為主要形式;其三,以教師對自己從事的實際工作進行持續反思為基本手段。

  2、調查法:

  (1)對研究物件的現狀調查。在研究初始階段,我們對研究物件的興趣、能力、家庭等情況進行調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後開展圍棋活動。

  (2)同類課題的現狀調查。在開展研究活動之前,我們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進行了調查;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關注同類課題的研究情況,並進行了分析,以資借鑑。

  3、測量統計法:在課題研究之初,我們對研究物件以及部分非研究物件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進行前測查;在一輪研究結束後,我們再次進行了後測查。

  4、個案研究法:在開展圍棋活動時,我們隨意抽取部分幼兒作為個案研究的物件,對他們在圍棋活動中的情況作跟蹤記錄、分析與記載,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5、家園協同法:努力在幼兒園、家庭xxx同創設圍棋氛圍,保持圍棋活動開展的長期與有效性,激發幼兒、教師、家長對圍棋活動的興趣,共同學習圍棋。為了提高家長對圍棋活動的認識,鼓勵家庭開展圍棋活動,我們透過開展圍棋基礎知識講座、觀摩圍棋活動、宣傳欄介紹等多種形式,積極幫助家長走近圍棋、瞭解圍棋,支援幼兒園的研究活動,並嘗試在家庭中開展圍棋活動。

  四、研究操作

  在研究的初始階段,我們確立以中大班幼兒為研究物件,初步構建幼兒學圍棋的活動框架;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適當進行調整,將小班幼兒也納入研究物件,積極開展研究活動,初步探索幼兒園開展圍棋活動的目標、內容、方法、途徑等。

  1、確立開展圍棋活動的目標。

  圍棋具有科學和藝術相融、智慧和靈性相啟、意志和品格兼顧的特性。幼兒園開展圍棋活動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讓幼兒掌握多少圍棋知識和技能,而是透過圍棋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因此我們著重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激發幼兒圍棋興趣的前提下,開發幼兒的潛能,即注意力、記憶力、控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開發;二是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即講棋道,守規則,講禮節,勝不驕,敗不餒。

  2、構建幼兒園圍棋活動的框架。

  為了形成規律性的圍棋活動組織體系,我園構建開展圍棋活動的框架如下:

  家的綜合素質。為了提高家長對圍棋活動的認識,鼓勵家庭開展圍棋活動,我們透過開展圍棋基礎知識講座、觀摩圍棋活動、宣傳欄介紹等多種形式,積極幫助家長走近圍棋、瞭解圍棋,支援幼兒園的研究活動,並嘗試在家庭中開展圍棋活動。

  3、探索幼兒園圍棋活動的主要內容:

  幼兒園開展圍棋活動不僅是為了讓幼兒學會下棋,更重要的是發展相關能力,我們開展圍棋活動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

  圍棋知識:包括圍棋基礎知識、圍棋規則、圍棋對弈常識等。

  圍棋相關活動:圍棋禮儀;圍棋品德;圍棋心理等。

  圍棋歷史與現實:圍棋起源;圍棋發展;圍棋名人;圍棋賽事等。

  圍棋與其它學科:與數學、體育、美術等學科的融合。

  4、嘗試開展圍棋活動的各種方法:

  (1)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活動,也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一種方法。我們為開展圍棋活動而精心設計了多種遊戲,在玩圍棋的過程中開發幼兒潛能,發展幼兒個性,促進每一個幼兒在不同層次上提高。

  (2)觀察法: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運用觀察感知棋形特點、著法、位置、變化等,使幼兒在自我調整的狀態中得到發展。

  (3)想象法:想象是促進幼兒思維的一種重要方法。將圍棋材料、棋形及變化藉助想象,以進一步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4)對比法:對比有利於提高幼兒的判斷能力。將圍棋活動的不同結果呈現出來進行比較、分析,鍛鍊幼兒判斷能力。

  (5)練習法:練習可以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解決遇到的困難或問題,我們主要透過提供棋譜幫助幼兒進行相關問題的練習。

  (6)評價激勵法:評價是圍棋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圍棋活動的評價不僅包括對幼兒對弈結果的評價,還包括幼兒在活動的表現。幼兒需要得到教師、同伴的讚許和激勵,對失敗的幼兒也要就某一方面進行鼓勵。

  5、探索幼兒圍棋活動的主要模式:

  (1)專門的圍棋教學活動:每週安排1~2課時,在圍棋室由教師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幼兒學習圍棋的基礎知識。

  (2)區域活動中圍棋對弈:在班級開闢的圍棋區中,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發邀請同伴下棋。

  (3)在其它活動中滲透圍棋:在幼兒園的各類教育教學和遊戲活動中滲透圍棋禮儀和棋藝。如:在操場上畫上大棋盤,讓幼兒在玩體育遊戲中鞏固圍棋知識;在數學活動中用棋型讓幼兒認識圖形和練習計算;在各類遊戲中運用圍棋禮儀等。

  (4)參加、觀摩園內外圍棋邀請賽:定期組織園內喜愛圍棋的幼兒進行比賽,提高棋藝,陶冶情操;帶領幼兒觀摩並參加縣內外的圍棋比賽,感受氛圍,提高棋品、棋藝。

  (5)參加社群圍棋活動:定期、不定期與社群人員對弈,研討圍棋活動,增進交流與合作。

  五、研究成效

  1、開發幼兒潛能,幼兒綜合素質顯著提高。

  圍棋活動開展並不是要讓幼兒掌握高深的棋藝,其最終目的是激發幼兒對圍棋活動的興趣,並以此為載體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開發幼兒的智力,促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發展。

  (1)活動興趣顯著增強。透過開展活動,愛好圍棋的幼兒越來越多。圍棋雖然以抽象思維為主,但是透過形象化的活動方法,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活動時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在遊戲活動時爭相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在對弈時你爭我趕;在比賽時大膽落子……幼兒盼著圍棋學習活動,在區角活動時爭著取棋具,平時交流的話題也常有圍棋。

  (2)綜合素質顯著提高。首先,圍棋能促進智力的發展:棋盤的位置名稱需要記憶,棋的多少需要計算,棋的形狀需要觀察:勝負判斷需要分析;探討圍棋問題需要表達等,這些對於正在發展關鍵期的幼兒都能發揮良好的教育效應。其次,圍棋能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圍棋禮儀可以修身;圍棋對局可以鍛鍊意志力;圍棋的勝與負可以培養“勝不驕,敗不餒”的心理素質等。此外,圍棋活動還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和品德:愛護和認真整理圍棋用具的習慣;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習慣;遵守規則的意識;獨立自主的意識;尊敬對手的品德;勇敢拼搏的精神等。

  圍棋活動能充分開發幼兒的潛能,促進思維的靈活性和多方位性,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和行為習慣,它能為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經過三年的圍棋實驗研究,幼兒的智力顯著提高,情緒情感積極高漲,堅持性、求知慾、好勝心、意志品質較研究前顯著增強,部分幼兒得以彰顯特長,多名幼兒獲得圍棋段位證書。

  2、提高教師組織活動的水平,教師科研能力有所增強。

  在課題研究的三年裡,教師們勤學習,苦鑽研,同探討,共研究,綜合素質大大提高,主要表現為:

  (1)教育觀念和行為的更新。課題研究促使教師不斷學習和實踐,思想解放,觀念更新,表現為改善教學方法,探索教學模式,駕馭課堂的能力逐步提高,從而促進教育質量的有效提高。

  (2)教師圍棋專業技能與組織活動能力的增強。圍棋活動需要一支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在研究的過程中,教師從不懂圍棋到走近圍棋,從掌握基礎知識到成為圍棋行家,逐步成長為愛圍棋、懂圍棋、能下棋的能手,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就能更好地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和指導幼兒活動。

  (3)重視總結與交流。課題開展以來,教師們不僅重視研究實踐,同時也重視經驗的總結與交流,撰寫能力逐步提高。

  3、促進家園共育,推動家長對圍棋活動的配合。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3

  我所負責的xx教研課題“大語文課題研究”,已接近尾聲,現將研究狀況做以彙報。

  一.研究內容及措施:

  1、定內容推薦各年級的必讀書目,開展“大閱讀”活動七年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遊記》《繁星。春水》八年級:。《朝花夕拾》《西遊記》《水滸傳》《駱駝祥子》九年級:《名人傳》《童年》

  2、定時間要求各年級每週在語文課中抽出一節課作為課外閱讀指導課或進行閱讀交流活動,特別是初一充分利用社團活動時間每週開設一節閱讀課,保證學生在校的課外閱讀時間;要求語文教師每天的語文家庭作業必須有課外閱讀任務,每節語文課前五分鐘為閱讀交流時間,形成家校合力,讓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少於半小時,共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3、定活動我們把五月份定為“讀書月”,結合“讀書月”展開系列活動。開展一次課外閱讀研討活動,舉辦一次讀書班會活動、經典誦讀活動、讀書筆記展覽、閱讀考級等活動,舉辦各類小比賽,如:七年級講故事比賽、八年級背誦古詩比賽、九年級讀書演講比賽、讀書小報評比等,評選出在讀書方面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生和優秀指導老師。

  4、定指導課外閱讀是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自主閱讀,老師可在學生情趣性萌發,情感性薰陶的前提下,恰當地漸進地交給學生若干方法。如:讓七年級學生掌握記住故事梗概,並加以複述的方法;還可以學習課外讀物部分詞彙,加以領悟和解說。讓八年級學生在閱讀中注意用得比較好的語句和語段,學習語言美的鑑賞方法;此外,還可以學習就書中令讀者感到有疑義的內容或語言提出自己的疑問與看法。九年級學生,應該深入一步領會精美的語言與各種寫作方法的運用及濃縮一本書內容的方法。還可指導學生主動學習做讀書筆記與讀書卡片。同時,在各個年級,還可以激發學生適當聯絡語文教材,學習在課外書籍中尋找相關的`知識和材料,擴大知識面,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學會思維的發散。

  二.研究效果:

  1、透過一年的大語文閱讀教學研究,所研究的班級學生都深深地愛上了語文閱讀,愛上了語文課,從而實現了“要我學語文”變為“我要學語文”。初步實現了大語文課題的研究目的:變被動為主動,把語文課由課堂延伸到生活,延伸到時時、處處,跳出45分鐘的束縛,走向生活的大舞臺。

  2、透過一年的大語文閱讀教學研究,特別是每週一節課的讀書心得課,學生敢張口說了,學生敢表達自己的思想了,學生能條理的、流利的交流自己的心得了。真正實現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原始面目。

  3、透過一年的大語文閱讀教學研究,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特別是“說”的能力,有了長足的進展。

  4、在研究過程中還發現,老師的評價對學生來說還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無論是閱讀心得交流課上老師對勇於發言同學的讚賞與表楊,還是對學生習作的課堂展示,都深深的吸引著同學們,說明學生很在乎老師的評價。很多同學在回答怎樣提高習作水平的時候都提到了要多看書,多積累,也有的說要向寫得好的同學討教經驗,並且要堅持經常都寫日記。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將影響孩子們的一生。

  5、探索出了提高學生習作素養的關鍵因素——多讀、多背、多說、多寫。“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文課程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大閱讀教學為讀寫結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材料,及時總結好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既能提高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感悟,又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個人認為,這一年的研究,透過多讀、多背、多說、多寫訓練,過去讓學生頭疼的作文,不僅不再讓學生“作難”了,而且還成為學生展示自己才華的一個舞臺。每當課堂展示學生的習作時,學生的興奮勁深深的觸動著我,使我更有理由相信,“大語文教學”對學生靈魂的昇華。

  6、透過一年的大語文閱讀教學研究,讓全體語文教師達成了這樣一個共識:教語文“吃中藥”要比“吃西藥”效果好的多。搞“大語文閱讀教學”就是我們語文教學中的“中藥治病”;而過去的“讀讀課文”,“寫寫生字”,“畫畫段落”,“總結總結思想”的傳統語文教學,就是給孩子“西藥治病”,肯定有效果,但效果就像一股勁,用完就完了。而我們的課題研究,就是迴歸了語文的本質,意蘊久遠,久爾彌香。少了一份功力,多了一份執著。一年的成果足以顯示出,“以無為之為而達無不為之境界”的妙處————不為考試學語文,不為考試教語文,只為孩子的興趣,只為孩子的底蘊,最後結果卻是決勝於考場。這更加堅定了我校語文課堂改革步伐,更加堅定了課題研究的信心。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4

  一、研究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的建議非常具有時代特徵和深遠的社會意義。多年來,國內外對閱讀教學的研究著述甚多,主要圍繞教師“教”的行為,而涉及到小學生個性化閱讀行為的卻極少,也就是說忽視了學生的“閱讀實踐”的行為。我們之所以提出“小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實踐與探索”這一課題,主要基於以下考慮:

  一是時代發展的需要。現代化的實現有著很多因素,其中人的現代化是不可缺少的。當今時代已逐漸進入以人為本的時代,人的個性化、人性化再次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時代的發展呼喚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原因有三:首先是學生的閱讀參與意識較之於過去更濃厚了;其次是今天學生的知識比之於過去要豐富得多、現代得多;再次是未來社會對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閱讀空間,學生除了掌握一般的閱讀技能技巧外,還必須要掌握閱讀的策略。

  二是學大於教的需要。“教”與“學”之間有著複雜的關係,在現有的課堂閱讀教學中,常常出現的是“教大於學”或者“教等於學”的現象,造成學生閱讀水平的低劣。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新理念和“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理想的課堂教學應當建立在“學大於教”的邏輯起點上,只有具備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行為,學生所學的知識才會超過教師所教的內容。

  三是傳統教學的反思。中國的傳統教學思想,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不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僅僅把學生看作是教學的物件或客體,重教師而不重學生,重傳授而不重自學,重統一而不重多樣。閱讀現象千人一面,一樣的閱讀方法,一樣的閱讀感受,一樣的閱讀結果,甚至連考試的答案也一樣的標準,對個性差異的學生從沒考慮要去創造條件,或者去營造培植的土壤。這樣做會極大地抹殺學生能動的一面,又與當今課程改革的要求不相一致。

  四是課程標準的需要。新頒佈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實施建議部分已經明確提出了個性化閱讀的概念。不管是原教學大綱,還是現在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都把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透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的習慣、閱讀的方式、閱讀的品質,從而形成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行為,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題界定

  1、內涵揭示:個性,《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比較固定的特性”。在心理學上指的是“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語言和行為方式,是一種個人特質”。在個性之後加上“化”,則構成了動詞,表示轉變某種性質或狀態。因此小學生個性化閱讀就是充分顧及每個學生的閱讀心理,以學生自己的閱讀、研讀為主,體現以學生為本的閱讀思想,所達到的不僅僅是感受和理解,還是有創造和有批判意識的閱讀實踐,形成可持續發展閱讀習慣的目的,並且使其得到長足發展的個性閱讀行為,所關注的是學生生存性的問題。

  2、外延揭示:指在課內和課外閱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閱讀文字、理解文字、把握文字、超越文字,使閱讀成為學生個性化的行為。

  三、研究內容及方法

  1、研究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為5個子課題:

  ①小學生個性化閱讀實施策略的研究;

  ②小學生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

  ③小學生個性化閱讀與表達運用關係的研究;

  ④小學生個性化閱讀教師地位與素養的研究;

  ⑤小學生個性化閱讀評價策略的研究。

  2、研究方法

  ①文獻資料法;

  ②調查研究法;

  ③實驗研究法;

  ④總結法。

  四、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從20xx年8月到20xx年1月為準備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對課題進行整體設計,構建實驗研究的基本框架,為課題實驗做好充分的準備。

  ①組建課題組,建立課題研究班子,健全研究制度,培訓實驗研究人員。

  ②查閱文獻資料,從理論上搞清課題的界定,並尋找課題實驗的理論依據。

  ③制定實驗研究方案,明確研究目標、內容、方法和步驟。

  ④論證實驗研究方案,聘請有關專家、顧問進行課題論證,修訂完善實驗研究方案。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5

  學校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辦學宗旨,確立了“把孩子引向幸福之路”的辦學理念和“學生成才教師成名打造名校和諧發展”的辦學目標。領導班長勵精圖治,開拓進取,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力推進課程改革,努力實踐“開放式辦學,內涵式發展”的辦學策略,努力營造一個“設施先進、管理科學、師資優良、團結進取”的人文環境。

  一、領導高度重視,組織規範健全。

  在學校的規劃和計劃中,教科研工作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並對教科研工作作出了具體的安排。學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師培養的中長期規劃和教育科研的發展規劃,並形成了以“教育科研為水平線,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的學校教學與科研的大觀念。特別是學校的領導不但能為學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工作的策略和思路,能經常性的為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方面的專題講座,同時大部分課題由校領導領銜開展研究。在教科研成果的應用上,與教師的評優、考核、聘任、晉升職稱直接掛勾,而且和期末獎勵也直接掛勾。

  二、搭建科研平臺,打造優質隊伍。

  一所學校的興旺發展,離不開一支師德高尚,教藝精湛的教師隊伍。近幾年來,學校進一步重視教科研骨幹隊伍建設,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了學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了師資培訓、校本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政策,如《關於青年教師培養提高的意見》《學校骨幹教師培養計劃》《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培養條例》等,透過各種形式進行培訓,同時鼓勵教師進行高一學歷進修。學校在上級教科研部門的領導下,認真開展教科研活動,組織教師理論學習小組,為學校的骨幹教師提供理論學習的空間;開展幫扶結對活動,為三年以內的青年教師拜一位師傅,開展幫輔結對專題研討;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即分層分批派出學校教師到全國各地聽課、參與各類學術交流活動,同時邀請市內外的名師、教育專家來校作課、講學,本學年,邀請實驗小學的各科老師來校指導;分層實施“同課異構”戰略青年教師每月要上一堂教科研彙報課,並隨時接受領導的“推門檢查”,一年來,學校骨幹教師隊伍相對穩定,對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學校已形成了一整套激勵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脫穎而出的培養機制。

  三、以課題促科研,以科研促發展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使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向規律靠攏的過程。而課題研究能讓我們的研究有目的有方向。

  目前學校有中國教育學會《生活化、活動型、探究式——小學德育課程創新教學實驗研究》子課題《農村小學德育生活化的實踐與研究》,國家教育部規劃子課題《小學生激勵性評價研究》,市和諧師生關係實驗課題《學習後進生轉化與構建和諧師生關係》,市級課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實驗與研究》、《小學生開放題教學與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研究》、《對小學生行為的評價與指導》和《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究與實踐》以上均為立項的課題。教育部子課題《小學生激勵性評價研究》及市級課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實驗與研究》已結題。其中市和諧師生關係實驗課題《學習後進生轉化與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的研究》為我校主課題。

  學校根據課題內容建立課題組,定期召開課題組成員會;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教科研知識;研究過程落實,各課題組每學期安排一至二次教學研討活動,每次研討有明確的目的,及時反饋。全校老師根據學校的總課題,加強“小課題”研究,制訂出相應的子課題,從各個方面進行研究。制訂好後先對自己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做到有案可據,制訂好針對性的措施,並定期彙報自己的課題研究情況。教師制訂好研究計劃,透過彙報課、論文等方式體現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據自己課題特點,課題組成員完成“六個一”活動:每學期讀一本教學專著;每月一篇讀書筆記、一篇教育教學案例、一篇教學設計或實錄(與月評掛鉤);每期一節研討課、一篇研究論文等。

  在研究理論的同時,注重實踐中不同形式的運用與交流,課堂是最好的地方。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創造教育因素,依據教材內容,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適當的教學目標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靈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由於重視了課題研究,逐漸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力求處處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努力實施和諧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每個子課題組成員都要對組內上交流課,各子課題組在組內研究日常化的基礎上,向全校推出1節觀摩課。平時,有隨堂聽課、推門課、外出借班上課等各種形式來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在每一次上完課後做到即時點評交流。上課老師還要針對性地寫出教後反思,由教學中細節問題的討論到整體教學問題的交流。教師正是有了課題研究這樣一個明確目標,因此,課前都有充分預設,課後有教學反思,讓教師在實踐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長。努力使一個課題研究得以在課堂中真正實施。

  四、完善獎勵制度,推廣科研成果。

  為了使教師能有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科研中去,學校制定了獎勵制度,並不斷進行修訂完善,每學期期末都對教師的教科研活動進行評比,對教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學習、課題研究、論文發表、獲獎、學術交流等)的教師,實行政策鼓勵、精神激勵、物質獎勵,進一步激發了教師的教科研熱情。近幾年來,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各級各類雜誌上發表及獲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實驗與研究》和《小學生激勵性評價研究》的教學成果獎分別獲市級一等獎,其中《小學生激勵性評價研究》的教學成果獎獲省三等獎。

  為認真總結宣傳與推廣學校教科研成果,學校每年舉行有一定規模的研究活動。近年來,學校成功舉辦了“全縣小學素質教育現場會”。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6

  帶著領導的囑託,帶著對兄弟學校如何開展“閱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的憧憬,我完成了為期兩天的文登學習之行。省重點研究課課題“閱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現場會主要分三個環節進行:一、參與實驗的學校代表分主題對自己的實驗歷程進行展演。二、山東師範大學文學系教授魏建做以“文學的闡釋”為主題的報告;三、參與實驗的學校老師代表上6節與經典閱讀有關的觀摩課。透過此次學習,我感覺開闊了眼界,明確了下步課題研究努力的方向,為把好的經驗應用到我校的課題實驗中來,我打算從學習經過和我校下步打算兩個方面彙報一下我的學習情況。下面我先彙報一下我的學習經過:

  首先,參與實驗的學校代表分主題對自己的實驗歷程進行展演。參加展演的有三所學校,他們分別是威海統一路小學、文登市第二實驗小學、文登市實驗小學。

  威海統一路小學以論壇形式圍繞自己的發言主題“守望書香文化、奏出華彩樂章”進行了交流。透過他們在臺上的交流,我們對他們學校的教學理念及他們對這一課題的認識及實施情況一目瞭然,在交談中他們引出了這樣的認識:

  一、讀書是一種需要

  首先,讀書是一種學校發展需求。沒有教師的讀書,教師底蘊不足,何談學生讀書?教師文化素質決定課堂教學,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威海統一路小學的積極培養目標就是走出去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有廣博知識的人、一個有豐富涵養的人、一個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

  其次,讀書是一種職業要求。

  他們在交談中談出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尷尬,在教學中,一味地要求學生讀書,而老師卻還抱著自己以前學的那些知識吃老本,結果孩子會的老師不會,讓學生問的尷尬,而在與老師們交流時,因為自己的知識淺薄,根本無法對別人的交流進行發言,含有一種膽怯與自卑。而對老師而言,這是一種大忌。

  其次,讀書是一種生活需求。

  古人就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說法,而透過開展在教師內的讀書,老師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不管是新老師還是老教師,他們都深切的感覺到:日子很快過去,而讀書要一頁頁的讀,在讀書中發現自己,修剪自己,真的是很愜意的事情。

  二、讀書是一種成長

  在劉校長的帶領下,他們校的老師由原先的讓我讀書變成了現在的我要讀書。他們透過開展閱讀經典引領學生成長;書香名師成長;師生閱讀一本書;教師帶動家庭讀書等活動,讓好書幫助老師、家長、學生成長。

  三、讀書是一種文化

  透過讀書,教師的文化底蘊豐厚了,漸漸地也就有了所思、所想,有了自己的思想、價值取向。從而老師們也就願意以多種形式堅持這樣的讀書。

  文登市第二實驗小學以教研線上的形式開展了“閱讀經典享受書香”的教研活動線上。在教研中知道他們的“閱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課題是從xx年開始搞的,而且做到每週三進行課題教研,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他們每學期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會、故事會、演講、詩歌朗誦、中華詩人誦讀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在研究中他們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五種課型,即:1、閱讀指導課,這種課性在具體操作中就是以一篇帶多篇,透過學一篇課文讓學生掌握閱讀一組課文的方法;2、彙報展示課,此課型比較適合在低年級進行開展,透過成語故事、成語接龍、遊戲卡闖關等形式,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學過的知識;3、人物評論演講課,例如讀水滸話武松等活動話題;4、好書大家談,讀自己所讀內容的讀後感言;5、古詩文誦讀研討課,此課型形式靈活,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多背古詩喜歡古詩。

  文登市實驗小學以彙報展演的形式把自己實驗歷程及成果進行了展示。

  其次,現場會第二個大的方面,聆聽山東師範大學文學系魏建教授做“有關文學經典的闡釋”的主題報告。

  魏教授的報告主要從三個大的方面進行展開:

  一、文學經典三要素:即文字、閱讀、闡釋

  1、文字:指的是作品本身,經典的作品。它有三個特點:原創性、典範性、歷史穿透性。

  2、閱讀:閱讀指的是一種經典的接,它接授形式,它受時間、數量、人層次等方面的制約。

  3、闡釋:即闡發,解釋,通俗地說就是你給其他人闡發解釋這種作品。他指出可做闡釋的有兩類人,他們是擁有權威話語的人和專業人員。

  二、為什麼要闡釋文學經典

  首先是為了傳承文明,世界上的文明最主要的留在經典那裡,經典是歷史文化、心靈智慧的積澱。其次是為了心靈的豐富,例如怎樣知道素質教育高,首先就要看著一個人他的心靈是飽滿的還是乾癟的,在生活中,知道的很多,想知道的更多,文學經典交易不僅是語言和文學的教育,而是用心靈超越世俗。然後,為了個性的提升,個性是區別於其他人的獨特的思維、感受、表達方式等,個性超越平庸,真正的以人為本要落實到個性上,創造不行,個性就不行,文學經典創造個性,創造不同於別人的表達。最後,文學經典的意義,藝術的享受除了愉悅之外,還有對生活的感受,欣賞文學,欣賞經典文學,就會引導人看人生中美好的東西。

  三、當前中國文學經典闡釋存在的問題

  為什麼要闡釋文學經典的豐富性?經典文學說不清,閱讀東西越多,在經典中往往用語言文字的多意性產生想象,我們用應有的藝術高度去闡釋它,但在闡釋過程中往往出現下列弊端:

  1、闡釋文學經典忌諱簡單化闡釋

  2、維理主意的闡釋,某些闡釋者最後闡釋的是告訴我們什麼道理,而真正的文學欣賞來自感悟,建立情感的關係。

  3、教學評價的簡單化,考試的標準化。

  4、非童心闡釋

  5、過度闡釋。以魯迅為例,瞭解失敗的魯迅比了解成功的魯迅闡釋要豐富得多。

  最後,大會用一整天的時間由各實驗學校老師代表上了6節關於“閱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的觀摩課。課型有閱讀課、閱讀指導課、讀書彙報課,閱讀課的課型還是咱們上的閱讀課的老路子,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談體會,但他們上的閱讀指導課和讀書彙報課,雖然咱們的老師在前面也聽過這樣的課型,但是卻沒有嘗試過在我校進行交流展示。

  總之,我透過參加此次學習,豐富了視野,他們的研討會,為我們迎接區裡的課題驗收提供了思路。在上次全區課題實施方案交流時,董科長提到要輪流到各實驗學校進行聽課研討,看課題的實施情況,我就在想我們學校參加實驗的班級是一年級和五年級,那咱們研討時,是不是低年級上一節成果展示課,高年級上一節閱讀課或閱讀指導課,當然其他年級也可以準備,在這兩個月的語文學習中,咱們就要注意這方面知識的引領與積累,加之班級文化的烘托,我想我們只要把工作做到實處,做到細處,我們的“閱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實驗也一定能搞得紅紅火火,而我們的孩子因為我們的付出,也一定會成為一個有廣博知識的人,一個有豐富涵養的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人!我的彙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7

  一、前期工作總結

  自從我組申報了課題以後,全組同志積極參與,分工協作,結合語文教學,結合我校課改實際做了大量工作,陳組長負責組織安排,羅長梅老師負責資料收集整理,課堂實錄。熊小瑜老師資料上傳,萬婧、鄧良峰老師分別做了教師、學生的調查問卷,何輝同志對課堂環節深入探討。

  新的教學改革,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一切著眼於學生整體素質,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還給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

  我們認為這次選擇的課題,符合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符合我校教師語文教學的需要,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我們在調查學生、老師的基礎上,弄清了學情為我們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依據。透過同課異構的方式,進行對比分析,細化預習,檢查,展示、檢測環節。結合我校的“兩部四段”教學模式的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為課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每位同志精心準備了一節教學設計、一篇教學心得。我們及時把所感、所悟形成論文。萬婧同志的《淺談高效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熊小瑜同志的《使用導學案好處多》等論文在我校課改活動日進行了交流,並被編輯成論文集。

  二、存在問題和疑問。

  1、協調好學生作業量的問題。各位教師按自己要求佈置作業,習慣於讓學生大量做練習,佔用了大量時間。學生預習不能夠充分開展。預習任務不具體,內容單一,大多停留在字詞,看一遍課文上,在臺階式佈置預習任務上,缺乏精巧設計,循序漸進,長時間下去,讓學生感到乏味。

  2、合作學習的形式化傾向。分組、合理分工、控制合作時間和次數、在有效調控好合作的過程,處理好“放”和“收”的關係 、預設和生成關係。

  3、探究目標偏移,不能為了探究學習,認為地將簡單的知識複雜化,學生的探究偏離了教學目標。(2)探究設問空泛,探究問題單刀直入,直指探究內容,給學生明確的探究方向。(3)探究組織放任,教師不能在佈置探究任務後,不在搭理學生,對學生探究過程,探究方法及如何引導學生克服困難指導不夠。(4)探究步驟固化,用“按圖索驥”式的探究,把指向性非常強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實際上完全是在越殂代皰,把學生思維禁錮在教師預設的通道里。

  三、後期設想和打算。

  “兩步四段大迴圈”教學模式體現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客觀要求。我校根據學校實際和學生實情推出了“兩步四段大迴圈”教學模式。學習過程是預習加上課兩步。上課環節四段“檢查——展示——點評——檢測”。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果,教師逐漸角色逐漸成為生活素材的提供者、規律的提煉者,糾偏的提醒著,正確價值導向的提議者。學生學得輕鬆了教師也真正獲得了“解放”。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小課題研究心得初中語文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範文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8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古詩詞作文優秀歷史文化的載體,在現行各類小學語文教材中均佔相當的比例。古詩詞教學對小學生的文化薰陶是無可替代的。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一直存在許多困惑和盲點;對古詩詞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定位不明確;對古詩詞教學在各學段所要達到的目標不夠明確;各學段的教學方法沒有明顯的區分。這些因素導致古詩詞教學目標不統一,教學方法單一。

  我們認為,古詩詞教學方法各學段的目標應該有所不同,那麼,各學段的教學方法也應有所區別。另外,即使同一學段,古詩類別不同,所採用的教法也不應雷同。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將小學古詩詞教學方法作為我們的研究課題,力求透過學習和實踐,總結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學方法。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指出,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小學古詩詞教學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古典文化的薰陶,還要促進他們的語言的發展,以及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們在教法研究上要本著實用、高效、發展的原則,一切從學生出發,使我們的古詩詞教學課堂充滿語文味,方法簡便,效果明顯,學生從文化上得到浸潤,能力上得到提高,達到能借助工具書自學古詩詞的程度。

  我們提倡高效的語文課堂。這一方面依賴於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還要輔之於高效率的教學方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小學古詩詞教法研究有其現實作用,課題的設定體現了教師成長的幾個步驟:學習、反思、行動、總結。

  三、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我們課題的研究分三個步驟進行:

  二、教學實踐。為了將學習與行動結合起來,我們組織了教研專題研討課(四節),執教研討課的幾名同志在教法上均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課後,全組同志進行了評課、辯課,對某些教學環節作了補充。

  三、總結反思。透過學習實踐,我們總結了十幾套小學古詩詞教學方法,探討出兩套高效的教學方法。

  我們採用的研究方法為文獻資料法和行動研究法。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我們透過學習發現,所有的古詩詞教法均含有讀、背、議、悟、品、拓展等這些環節,根據不同的詩,這些環節的先後順序會做適當的調整。詩,首先要學生準確的朗讀出來。古人對朗讀非重視,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就說明讀對寫的影響巨大。學生對詩的讀要由淺入深,要得音、得韻、得畫、得味,要讓他們愛讀。李重華《貞一齋詩說》認為,“詩要三要:發竅於音,徵色於象,運神於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古詩教學也離不開議、悟這兩個環節。透過議、悟,學生才能解詩情,識詩境。語文教學的另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要學生學會表達。從古詩中學表達,積澱文學素養,對學生是非常必要的。欣賞詩意表達的意境,學習詩人表達的方法,就需要學生去品味。教詩不能拘泥於一首詩,而要和相關的詩結合起來,與時代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觀教育。以上這些環節根據不同的詩,可以有十幾種組合:

  四步教學法

  1、讀——議——悟——背

  2、激趣—品讀—探究—昇華

  3、背—讀—悟—議

  4、背—議—悟—品

  5、讀—品—解—悟

  6、讀—品———悟———拓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9

  當研究課題申報後,我們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認真做到研究課題、人員、獎懲三落實。確保課題研究工作有序開展。課題研討共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1、課題研究準備籌劃階段(xx年12月——xx年1月)認真組織課題組成員,討論蒐集有關文獻,確定研究內容,制定研究目標、途徑、方法,撰寫實驗研究方案。

  2、課題研究實施試驗階段(xx年2月——xx年12月)組織教師根據研究方案指定的課題,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研討活動,透過組織對有關文獻的學習,撰寫論文,交流心得、反思,開展教學設計,不斷完善和創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礎上,探索出閱讀教學的個性教學特點和規律。

  3、課題研究完善總結階段(xx年1月——xx年3月)透過在第二階段的教學時間上,要求課題組成員認真反思,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整理檔案,形成課題研究結題報告,接受上級驗收評估。

  一、認真探討,抓好落實

  課題研究小組成員緊密圍繞“教學反思與教育智慧生成的關係”這一主課題,廣泛探索適應於新課程要求下的教學方法,認真做到了五個堅持:

  一是堅持理論學習不放鬆,每個課題組成員堅持每週蒐集資料,強化語文知識積累教學理論指導;

  二是堅持每學期上好一節公開課,在課堂教學中找規律;

  三是堅持每學期寫好一篇相關小論文或教學反思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部創特色;

  四是在學生學習效果上求論證;

  五是課題成員堅持在相互交流,研討中提升自我。

  我們透過文獻學習、課堂實踐、調查反思,總結提高的課研思路,組織看優質課例光碟,進行優質課堂技能競賽撰寫的論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課題研究內容得到了全面落實,課題研究的目標基本實現,其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養成了良好的教學反思的習慣。學校的每一位任課教師每週都寫教學反思,在反思中發現教育智慧,並運用教育智慧,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我校的教師逐漸走上了專業發展的道路。

  2、教育智慧不斷生成。透過交流對話、典型引路、個案跟蹤、教科互動等方式,激活了教師群體的教學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師新課堂策略的構建能力。

  3、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高漲。

  4、教師業務素質得到了提高。良好的教學環境,寬鬆和諧的研究氛圍,為師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在科研的引領下,我校再一次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獲得了又一個豐收年。我校教師撰寫的論文、案例在全國、省、市、縣級各類評比中有72篇分獲一、二、三等獎;有29篇文章在各級教學刊物中發表。

  二、完善推廣,深化教研

  本次課題研究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研究教學的積極性,雖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透過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因為課題研究組成員在課題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長。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將研究成果在教學中推廣應用。組織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為全校教師上示範課。

  我們在完善已結題的課題基礎上,圍繞新課題改革的實際,緊密聯絡實際汲取成功經驗,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確立新課題,使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以達到最佳化課堂結構,最佳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之目的。使廣大教師由普通型向專業型、學者型教師轉變,讓我校教師在課題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豐”向展翅騰飛的大雁一樣凌空翱翔。去擁抱又一個燦爛的科研春天!

課題研究彙報材料10

  學生喜歡老師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認為創設情境很重要不是浪費課堂時間。對於課本中的情境有些喜歡,有些不喜歡。當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在課堂再現時,覺得很有趣。對此課題組教師先研究學生,鑽研教材,思考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進行課堂實踐、反思、總結。

  關鍵詞

  創設情境、創造性使用、課本情境、創設情境的策略、教學效率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1、課題研究背景

  一個好的情境可以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使學生容易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使原來枯燥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具體。但在學校開展的幾次公開課教學活動中,我發現有些教師創設的情境過於譁眾取寵,不利於學生對數學本質的理解;有些情境過分追求生活化,缺乏“數學味”;有些情境過多的依賴資訊科技演示,忽視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因此,透過本課題的實踐研究,使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所創設的情境更加有效合理,既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慾又能激發起學生探究、思考數學的作用。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從而使教學情境服務於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課題界定

  “數學情境”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學生的心理特徵,創設的學生感興趣的、有利於學生髮現數學知識和透過自主探究活動來學習的“情境”。“數學情境”可以是富有時代氣息的生活情境、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情境、學生喜歡參與的遊戲情境等。

  本課題主要研究課堂中創設情境的作用、學生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情境、如何創造性的使用課本中的情境、課堂中創設情境的策略等。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的重要理念。《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主動建構知識和積極思維的過程;學生是知識建構的主體,教師應成為學生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因此,教師要著力建構有利於知識內化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建構所學知識的意義,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轉變。

  3、有效教學理論

  有效教學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個性培養與全面發展,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該理論的核心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有三方面的參與:行為參與、認知參與和情感參與。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1、研究目標

  (1)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提升課題組教師的理論水平,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學會在實踐中進行研究反思。

  (2)使教師在課堂中創設的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感知、啟迪學生思維、喚起學生生活經驗、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分析、歸納、總結大量的案例,明確創設情境的方法。找尋影響課堂情境創設有效性的因素,探究達成有效教學的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研究內容

  (1)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特徵的研究。

  (2)小學數學課堂中創設情境的作用。

  (3)如何創造性使用課本情境。

  (4)小學數學課堂中創設情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