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查報告>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集合六篇

學生調查報告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集合六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大學生最希望從事什麼職業?

  不同單位之間存在著各種差別,而同一個單位內部職位也是千差萬別的。就像計劃經濟時代工廠裡“坐辦公室”與“進車間”一樣,這中間不僅有工作環境、工作待遇的差別,同時還有工作地位的差別。這次調查的職業問卷欄中專業技術(26%)、管理(24%)和策劃(19%)等位於前列,而這三種職業也是目前社會上比較吃香、發展前景較好的,現在大學生在職業的選擇上更加趨於實際,也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職業價值觀方面大學生對社會的趨同。其結果必然造成學生擇業期望值居高不下,擇業與畢業生本身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前三位之下順延為銷售人員8%、行政人員8%、公關人員7%、財務人員4%和其他4%。

  大學生選擇職業的標準是什麼?

  高校學生職業價值觀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幾年有了較大的變化。據1995年浙江大學學生就業價值調查和1996年《北京大學生畢業生的調查》,收入高是影響畢業生選擇職業的第一因素。而對這次大學生首選企業調查結果分析表明,影響畢業生就業的第一因素為發展前景(19%),其次為施展才幹(18%)、薪酬福利(16%)。雖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響畢業生選擇就業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是雙方面的,對學生來說,就業的心態理性化,心理上比較穩定;對用人單位來說,則個人事業發展前景上更多,變提供高薪福利為提供人才的發展空間和機會,從而迎合畢業生在事業成功和實現個人價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環境佔13%、經濟效益佔11%、所在城市佔9%、專業對口占4%、出國機會佔4%、解決戶口占4%、知名度佔2%。

  大學生最願意去哪個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傳統的三強依然沒有改變,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學生將它作為第一就業目標,北京(27。67%)和深圳(12。13%)緊跟其後,廣州、大連等城市也是大學生比較嚮往的就業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憑其獨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調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廣州6。85%、大連5。01%、西安1%、重慶0。94%、武漢0。52%以及其他城市共佔13。79%。

  大學生想掙多少錢?

  大學生對職業的報酬最直接的認識就是工資待遇。在調查資料中大學生對工資待遇的要求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工資底線從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們考慮一些專業、學歷的差異以及地區間的差異,依然可以認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發達地區、大城市的學生工資要求遠遠高於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區學生的要求。

  本次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們對薪水的要求並不低,在回答“您求職要求的工資底線”時,近六成(56%)人的選擇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間,工資底線平均值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資在1500—20xx元,認為20xx—3000元比較合理的佔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佔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數和1000—1500元其中認為每月能掙4000元以上的與希望值在1000—1500 元的大學生數量相當,各約佔15%。只有9。4%的人滿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資。

  據國家城調總隊的20xx年全國抽樣調查資料表明,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深圳,人均為21577。24元。我們僅與深圳進行比較,他們的平均月收入也不過1798元,可見,大學生對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較理想化的。

  大學生,一定得“專業對口”嗎?

  那句成語“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當問到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時,44%的人回答“找工作儘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30%的人認為“專業並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說有近3/4的人並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為“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兩成。甚至為了某種原因願意放棄專業的佔5%。經常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說,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第一個單位能留大學生多久?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職業穩定性相對來說在1—3年。充滿著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死守飯碗已經成為過去時,不跳槽才難。

  當被問到“您打算在第一個單位工作多久?”時,25%的人回答1—2年,29%的人回答2—3年。6%的人回答3—4年。還有18%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內”,如果按照通常情況下大學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為5年的話,再加上還有2%的人只想在第一個單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內會有70%的人離開第一份工作。希望“儘量穩定下去”的只有兩成。

  大學生們希望多大歲數功成名就?

  59%的人希望能在28—35歲間打拼出一番事業。20%的人希望成功時間是25—28歲。大部分人期望的成熟期集中在25—35歲間。在35—45歲間磨練有成的佔9%,無所謂的佔9%,希望25歲以下年少即得志的佔2%,希望自己在45歲以上才成功——宛如姜太公垂釣遇文王者最少,只佔1%。

  大學生找工作準備什麼?

  大學生們清楚地定位了自己應該具備的個性品質,他們認為企業看重的個性應該是“勇於創新”(18%)、踏實(17%)、合作(16%)、樂於參與競爭(10%)等,與資訊時代倡導的個性特徵相吻合。

  而面試是將這些自信和氣質的外在化體現。要做好充分的物質準備。1/4的人覺得在求職過程中最有必要購置的是“面試服裝”,22%的人覺得手機是必不可少的,還有15%的人一定會在找工作過程中添置BP機,13%的人會特意購買電腦,當然書籍(8%)、上網絡卡(6%)、化妝品(3%)等也是不可少的。他們為找工作做了預算,四成人準備花500—1500元,還有23%的人準備花1500元以上,只有8%的人準備花100元以下。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和預測,每年約有350萬人死於與吸菸有關疾病;香菸在不完全燃燒過程中發生一系列的熱分解與熱合成的化學應,形成大量新的物質,其化學成分很複雜,從煙霧中分離出有害成分達3000餘種,其中主要有毒物質為尼古丁(菸鹼)、煙焦油、一氧化碳、氫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質。在菸草中原有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氨基酸等人體需要的有益物質,如果把它作食用那是有益的,但是把它作為香菸,經過燃燒而釋放出煙霧灰塵等,就都變成有害物質。菸草點燃的煙霧由兩部分組成,其中氣體部分,佔據92%,包括多量的氧和氮無害氣體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及微量的致癌、促癌、纖毛毒物質。粒相部分佔8%,主要為尼古丁和煙焦油。我國目前我是世界菸草生產和消費大國,而且吸菸年齡日趨減小.青少年吸菸問題不僅已嚴重威脅了我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近年來,國家對學生控煙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相繼實行無煙學校,並將學生控煙問題列入健康促進學校和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為了進一步瞭解目前大學生吸菸狀況,探討影響吸菸的因素,從而減少菸民數量,特進行本次調查。

  調查目的:瞭解目前大學生吸菸狀況,探討影響吸菸的因素,從而減少菸民數量,特進行本次調查。

  調查內容:男生吸菸率,女生吸菸率及大學生平均吸菸率。吸菸者對

  香菸的依賴情況。生活環境對吸菸的影響等。

  調查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

  調查物件:在校大學生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和結果分析

  (一)基本情況

  本次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80份,其中男生40人,女生40人。40人男生中有21人吸菸,40人女生中有4人吸菸。男生吸菸率52.5%,女生吸菸率10%,平均吸菸率31.3%。

  (二)調查結果分析

  據本次調查吸菸率為31.3%,對吸菸的危害瞭解的佔52%,瞭解一點的佔40%,不瞭解的佔8%。其中,有65%的人是認為吸菸是有害的,有15%的人認為吸菸是無害的,有20%的人表示不知道。有54%的人認為青少年不適合吸菸,有20%的認為適合,有26%的人表示不知道。在受訪的吸菸者中,有15%是從小學開始吸菸,有40%從初中開始吸菸,有35%是從高中開始,有10%是從大學開始吸菸。對於吸菸的原因:25%是好奇,35%是扮酷,16%是好玩,24%是排解壓力。父母知道的子女吸菸的有64%,不知道的36%。父母同意子女吸菸的佔9%,不同意的佔85%,無所謂的佔6%。吸菸者中,打算戒菸的佔55%,不打算的20%,沒有想過的25%。

  二、調查的結論和建議

  (一)調查結果顯示

  (1)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在父母不知道的情況下吸菸的。

  (2)因受生活環境影響而開始吸菸的學生佔大多數。

  (3)吸菸者對香菸的依賴性會很大,難以戒掉。

  (4) 吸菸的大學生中,不僅有男學生,也有一部分女學生。雖然女生在調查中所佔比重並不大,但是10%的比例依然應當引起我們大高度重視。如果不採取一定的措施遏制,女生的吸菸人數比例依然有上升的可能性。

  (5)大學生初次吸菸年齡之小,有的受訪者在小學就已經開始吸菸;小學、初中、高中,這段期間正是人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吸菸極大影響了他們身體的正常發育。菸草中的各種毒物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吸菸者或在吸菸環境中生活的青少年,在我們篇頭已經提過,吸菸很可能會引發很多疾病,例如:氣喘病、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等等。並且吸菸還會使青少年學生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學習成績下降。因此,我國中小學生守則中明確規定學生不準吸菸。

  (6)大學生對吸菸的有關知識瞭解的不夠充分,對吸菸的危害認識的不夠透徹。他們只知道吸菸會引起肺部疾病,其實吸菸還會誘發心臟病,眼病以及婦科疾病等。

  大學生吸菸原因很相似,絕大多數青少年都是因為模仿同伴們、受他人的影響而開始吸菸的,也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受了挫折而吸菸,結果都嗜煙成癮;從他們吸菸的原因上看,作為這些吸菸人的家長和校方,是否應該在他們身上多找些自己的原因,他們之所以會吸菸是否與自己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首先,就從模仿同伴的同學而言,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有著很大的漏洞,他們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其次,就從受了挫折而吸菸的同學而言,當代大學生面對的壓力很大,學習的壓力、就業的壓力,有的家庭困難的還要受到在校期間生活的壓力,校方是否對其進行過了解和有效的救助?

  諸多原因,最終還要從吸菸人自身找原因,因為其吸菸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自制力不強,因此,我們應該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我們的自制能力。

  (二)建議

  透過這次社會實踐調查,我看到有許多大學生出與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嗜煙成癮,對此,我提出以下建議:

  1、作為吸菸大學生的父母,應當加大對子女在生活上的關注程度:多與子女交流關吸菸危害的知識;在給零花錢時,多注意子女對錢的使用情況;當發現子女嗜煙成癮時,要及時給予幫助,和子女一同克服煙癮。吸菸的父母為了孩子的健康應該在子女面對就盡少吸菸,或者不吸菸,為子女作一個好的榜樣。

  2、作為吸菸大學生的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在這個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制訂相應的校規、校紀,建立約束機制。教育部曾規定校園內禁止吸菸,學校可結合實際明令在電教室、計算機房、語音室、圖書館、教室、體育館、電影院等公共場所禁止學生吸菸,對舉報者進行獎勵,對違者予以經濟處罰和紀律處分;把學生吸菸與評先進結合起來,吸菸學生不能被評為三好學生,不能獲得獎學金。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最近,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裡看見近視已經出現年輕化的趨勢的新聞報告。剛好,這次的綜合性學習中有關於近視的調查。於是,我們組五位同學對我們班同學的近視情況做了一次調查。

  我們除了調查我們班同學的近視的人數,還找了十位同學再進行深入的調查。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我們班四十七人就已經有二十四人患有近視,超過了全班同學的一半人數。我們還從那十位同學的問卷當中看出,近視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不注意用眼衛生:

  也就是用手接觸過某些不衛生的東西后,不洗手就擦眼睛;

  二、用眼不正確:

  則是看電視的時間長、玩電腦的時間過多、寫字姿勢不正確、晚上趴在燈光較暗的床上看書這些都是導致近視的誘因。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接受調查的各五位男生和女生當中,有兩位男生和三位女生近視,還有三位同學不知道怎麼恢復近視和預防近視。

  經過我們組這次的調查,可以看出近視就像新聞所說的那樣,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只要我們注意保護好並珍惜好自己的眼睛,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上美好的一切。愛護眼睛,從我們做起!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隨著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上網已在學生中形成了一股熱潮,特別是高中學生。為了更好地瞭解網際網路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的影響、迷戀網路的原因,我們於20xx年11月、12月,對學校學生上網情況作抽樣調查問卷,測查結果如下:

  高一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計表 性別 人數比率 上網主要地點 上網主要目的 網咖 校電腦房 其他 打遊戲 聊天交友 資料查詢 男生 26% 、17%、 16.7% 、65% 、33% 、25% 、26% 女生 11%、1 0%、 22.2%、 76%、 11% 、11% 、37%

  高二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計表 性別 人數比率 上網主要地點 上網主要目的 網咖 校電腦房 其他 打遊戲 聊天交友 資料查詢 男生 72%、 44%、 35% 、20% 、50% 、38.7% 、27% 女生 60%、 1.2% 、50.5%、 48% 、12%、 55% 、22%

  高三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計表 性別 人數比率 上網主要地點 上網主要目的 網咖 校電腦房 其他 打遊戲 聊天交友 資料查詢 男生 87% 、57% 、36.7% 、25.7% 、53.3% 、35% 、23% 女生 67% 、3.2% 、34.2%、 66% 、12.1% 、27.1% 、21.8%

  從抽樣調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

  1、對於上網,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基本上都會上網,熟練上網的比率也越來越高,且男生多於女生。

  2、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玩遊戲、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閱讀或查資料,部分學生也有意或無意地進入過黃色網站。

  3、在網路中迷戀的、家庭氛圍過於壓抑的那些學生大多選擇去網咖上網。

  4、學生上網時間,一般選擇在雙休日、放學回家時,平均每星期上網時間為2-10小時,做到有節制與適度;但有35%的學生痴迷於網路之中,難以自拔,每星期上網時間至少27-34小時,幾乎是天天想去。

  5、對於上網的感覺,有85%的學生覺得開心、舒暢、爽、刺激。

  6、上網的經濟來源,65%的是來自於父母給的零用錢或壓歲錢,2.5%的是向同學借的,還有32.5%選擇其它,不願細說。

  7、父母懂得網路知識的只有38%;對於學生上網,持支援、理解態度的不多,僅僅為20.6%,大多家長是見網色變,禁止學生上網。

  二、對策

  (一)從學校方面出發

  1、加強思想教育 網路帶給了學生巨大而無行的積極因素,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嚴重的消極影響。中學生由於年輕,辨別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於進一步增強。作為教育者,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進行意志力、控制力、責任心的培養,加強自律與他律,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別能力。自律,就是讓學生從內部向自己施加準則與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賢教授指出:“離開了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教育這個外因或外部矛盾是無法起作用的。”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矯治學生痴迷網路的行為時,讓他們自我教育,進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讓痴迷於網路中的學生自拔卻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對學生加強自律,進行自我教育外,還必須讓他們進行他律,對他們的外部施加準則與控制。

  2、把電腦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工具 對於學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還要以活動訓練為載體,讓學生透過對人物採訪、辯論會、資料查詢等活動,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他們在活動中說說、看看、查查、寫寫,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於活動中學生是以主體活動者的角色出現,而不是旁觀者,他們始終參與活動程序。因此,學生有了獨特的親身感受,才會不知不覺中明白了網路所帶給他們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網應有所選擇與控制,進而達到自我剋制的目的。在學校的網站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書,倡議全體學生:①不進網咖玩遊戲;②進網咖上網必須徵得家長同意;③上網要上健康網。

  3、以愛感染學生 學校是塑造學生人格的場所,無論學生在家庭中有多麼特殊,在學校裡他們都是平等的,一視同仁的。特別是對於離異家庭的學生,教師首先應瞭解他們的現狀,擬定教育方案,加強愛的教育,發揮班集體的作用,在生活、學習、同學交往上給他們多加關心和照顧。對於弱勢群體,老師應組織活動小組,在他們的生日開展祝賀活動,贈送生日禮物;做好家訪工作,促進家庭和睦氣氛的形成。召開家長會,提高家長素質,科學教育學生,給學生多一點兒精神上的愛。因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養和生活方式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4、轉換教師角色 據調查研究,部分學生因為上網影響了學業,根本原因並不在於網路,而是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學習中出了問題。網路對人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那些學習上不成功,受老師訓斥比較多或缺少朋友的學生,他們很容易沉迷於虛擬的網路世界中;而對生活、學習成功的學生則不會有太大影響。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說:“讓孩子在生活中獲得成功,是抵制不良資訊的關鍵。”因此,我們江夏一中開設了“江夏一中師生論壇”,提供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平臺,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學習的引路人,正確瞭解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5、轉變學習方式 進入新世紀,資訊化時代衝擊著教育,以前相對簡單的講和答的課堂教學模式日趨失去其主導地位。利用網路,優化了學生的學,課堂教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人灌或人機灌,而是可以自由且自主的尋找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並在此基礎上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學生透過網路可以更深入地認識世界,瞭解世界,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網路,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內涵,我們教育者積極倡導把網路當作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課堂的延伸,成為學生課程學習的一種有效的技術支援,而不是將網路作為玩遊戲、聊天的代名詞,應讓學生的主體發展、能動發展和綜合發展得以實現。

  6、豐富課外活動 現在的中學生,除了教室、廁所、食堂,就是家庭,根本沒有活動的空間,就連雙休日,也不例外,他們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我們希望學校:拓展學生學習、生活的空間,減輕學業負擔,學校的電腦房每星期六應對學生開放,應有專門老師指導,讓學生查查資料,交流體會;另外,學校還應組織了許多興趣組:如學生們喜歡的航模、繪畫、書法、彈琴、舞蹈、手工製作等,儘量把學生的課外生活豐富多彩起來,用健康有益的活動來抗擊不良資訊的侵襲,少受網咖的引誘,促進身心健康。

  (二)從家庭方面出發

  1、正確對待網路 從問卷前測中,我們發現家長對於網路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態度:要麼放任不管,要麼嚴加管制,見網色變,其實這兩種態度都很極端,很偏面,不易於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作為一個網路時代的家長,要以全新的觀念面對網路,以積極的態度引導學生,既要看到網路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也要看到消極影響。在鼓勵、支援孩子上網的同時,也要監督、控制學生上網的內容和時間,因為學生的鑑別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對此現象,我們和班主任一起組織一次主題家長會--網路時代中的家庭教育。

  為了防止高中生沉溺於網路遊戲而不能自拔,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家長應該與學生建立安全上網規則:

  ①善於在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資訊。

  ②要誠實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別人。

  ③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不隨意相信網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虛擬的遊戲時空。

  ⑤要控制上網時間,有一定的自制力。

  ⑥不輕易告訴自己家的電話號碼與家庭住址

  2、做學生的傾聽者、引導者 。當今社會,處處充滿了競爭,家長、老師都把自己的成功種植在學生身上,希望透過學生的出息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學生,揹負著重壓,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這樣要求學生,他們有著很大的不滿與反抗,他們渴望與人交流、與人傾訴、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關心(包括身體上的與心理上的)。為了正確引導學生身心健康,家長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時間瞭解學生,做學生的傾聽者、引導者,與學生建立一種朋友的關係,家長絕不要老以一種我是家長,你必須服從的態度來教育孩子。另外,家長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洩在學生身上。

  3、掌握網路技術 作為家長,對網際網路不應是拒絕而是瞭解,應從提高自身水平入手,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用好網路這把雙刃劍。從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有47%的家長根本不懂網路的有關知識,只有16%的家長比較熟悉。好多家長為了我們的學習,省吃儉用買了電腦,卻發現我們這些學生玩遊戲入迷,好不痛心。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最好的辦法是家長首先要熟悉網路,幫助孩子安全使用網路,這也有助於改變自己的消極形象,消除與孩子的代溝。作為家長,只有熟悉網路知識,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學生。父母可以與學生一起上網,一起探討網路問題,這樣,既可以瞭解學生,又可以增進父母與學生的親子關係。

  (三)社會提供環境

  社會—中學生生活的大環境,應該以育人為主,培養健康一代為主,不妨多提供給他們學習、活動的場所,如青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等。可令人擔憂的是現在青少年活動場所越來越少,街頭網咖卻一家連一家,網咖事件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喜人的是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於20xx年9月29日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63號令,公佈《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這個條例共分5章37條,已於20xx年11月15 日開始施行了。該條例規定:從11月15日起,網咖、電腦休閒屋等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違者將受到罰款、停業整頓、吊銷經營許可證等處罰。條例還規定: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應當在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入標誌,並要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並記錄有關上網資訊,供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依法查詢。每日營業時間限於8時至24時。該《條例》的實施,可以說是給青少年一個希望的春天。可是由於現在直接管理部門還沒到位,有些混亂,致使一些網咖老闆渾水摸魚,趁機昧著良心賺錢。我們真誠地期望著文化、公安等管理部門聯合起來,加強工作力度,把《條例》落到實處,使網咖管理走上正常化軌道,還學生一片晴朗的天空。

  (四)統一認識,加強管理 對於學生上網問題,家庭、學校、社會首先要統一觀點,加強管理。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們有義務,有責任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家長、教師、網咖老闆等大人,統一認識,既要支援、鼓勵學生上網,又要承擔監督管理的責任、引導疏通的義務,將他們的興趣引導到對更多網路資源的開發、利用上來,讓他們用更多的時間去摸索網際網路上其它異彩紛呈的內容,而不僅僅是遊戲和聊天。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研究目的:

  瞭解大學生對消費的看法,透過比較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心理。

  二.研究過程:

  (一)大學生理性消費是主流

  透過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可以概括地說當代的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傳統的只求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觀念。

  在消費結構中發展資料佔的比重呈擴大趨勢。他們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學習條件,滿足對於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據本次調查顯示被調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學中有1/2多數每學期在教育學習方面的投資在200元以內,而被調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學中則約有半數的同學在這方面的投資在400元以上。這說明剛入學的大一的學生已經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為自己設定目的和計劃的同時,投資比較謹慎;而大三的學生經過了兩年多的大學生活,多數為自己設計了確定的目標(考研、攻讀各種資格認證、英語過級考試等等),這些教育投資對他們就業及實現自我價值是必須的。

  大學生也重視健康消費。調查的資料顯示35.5%的男同學在每月的消費上注重營養消費,女生的比例更大一些佔到42.2%。學校內設定的健身中心很受學生歡迎,透過調查和訪談部分學生,30%的同學選擇定期的體育鍛煉,他們中有利用校內的體育資源的,也有參加校外休閒健身俱樂部的。大學生的健康消費也涵蓋了運動器械用品、衣物等內容。

  消費呈現多層次化。月消費達到800元以上的佔7.8%,低於350元的佔15.9%,44.3%的學生月消費在350-500元之間,31.9%的學生月消費額控制在500元到800元之間。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層次分化比較分明,中間層次的比重佔絕對多數,既反映了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也說明了大學生的消費主體是趨向理性的。

  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衛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絕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追求物美價廉。因為87.5%的大多數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供給,雖然8.9%的學生自己兼職,但掙的錢不多。

  三.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著若干問題:

  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透過個別調查和訪談,我們得知: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換一款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他必要開支;有些同學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慾望。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虛榮心的驅使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人際交往消費過度,主要體現為通訊支出和戀愛支出。通訊開支大,擁有手機的同學佔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月消費高於80元的佔40.3%,將近被調查人數的一半。說明學生手機消費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存在而且頗為嚴重。16.2%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經濟獨立意識較弱,理財觀念淡薄。在被調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或兼職,而那些作過家教或兼職的同學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學生是為增長社會經驗,14.2%的學生以渴望獨立為目的,以“補貼日用”為目的的比例佔到23.2%,如果把“渴望獨立”看作是主動的獨立意識的話,那麼“補貼日用”則可以看作是被動的獨立意識。把前兩者合計到一起來看擁有獨立意識的學生比例也只佔到被調查者總數的1/3強。當然也有12.5%的學生是抱著閒著沒事的態度。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比起歐美髮達國家的同齡人16歲就要求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

  四、調查後總結:

  (一)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部分學生的消費誤區和偏頗的消費心理

  個性自覺引起的消費自主心理導致學生消費的盲目性,部分學生消費沒有計劃,隨意性強。大學時期是人生中一個獨立性與依賴性並存的階段。伴隨著自我意識覺醒而來的是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強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現在的大學生大都是改革開放後出生的,環境的塑造,使他們在思想、生活、學習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雖然他們的消費來源依賴於家庭,但他們卻有強烈的消費自主要求。大學生的思想沒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適當的消費指導,就會出現消費的盲目性。

  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費炫耀心理在學生消費中表現為重物質消費,輕教育投資。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中,尊重需要居於生理、安全、友誼和愛的需要之上而處於較高階的第四層次。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尊重需要,他們多方面的努力在相當程度上都是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體系,以實現其自我價值。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客觀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生活消費領域,就是對物質生活的高追求。大學生中有許多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這實際上反映出他們心理上的一個癥結:用富裕的物質生活來充實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滿足和心理的平衡。這種現象的擴散,會在一定範圍內形成重物質消費的風氣。

  從眾心理和求異心理是大學生消費攀比心理的心理學動因。大學生們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質享受時,在群體消費行為中往往會滋生獨領風騷的畸形心理。這樣,相互攀比現象就有了產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現在看似相互矛盾,實則本質相同的兩個方面:一是從眾心理,即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事物,個人也基本上樂意接受,大學生也不例外;二是求異心理,這種心理狀態的存在,使某種時尚滿足了大學生一時審美的心理需要之後,又必然會產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費再有新變化和創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缺少對學生健康消費觀的引導

  當前的大學生能夠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他們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物件。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不能正確引導自己的子女。因此,我們應該關注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可事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具體體現為:

  在高校缺乏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達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對學生實際行為的瞭解與把握。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在不斷的改進,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由於科研條件、人員配置等客觀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認識等原因,對學生的教育首先從實踐調查開始的教學科研風氣仍然未能形成。

  校園文化建設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徵。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三)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是大學生健康消費觀的形成的影響因素

  社會上非主流的享樂主義消費觀,給大學生帶來了很深的影響,是造成大學生消費觀念偏頗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開放以來近30年,我國一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部分先富起來的家庭消費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消費觀念不斷受到衝擊。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處在不成熟的階段,互相攀比的消費心理較為普遍,直接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消費觀。

  近年來消費主義的價值觀在我們的社會中逐漸上升,當然也對在校的大學生產生了影響。按照這種價值觀,一個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決於他的消費水平。一個人的消費水平越高,消費能力越強,就越是能夠證明他的成功。在中國,應該說是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這種價值觀,然後又逐漸輻射、傳染到其他社會階層,最後演變為一種國民的集體無意識。

  五、調查後建議:

  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引導他們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調查研究。

  在思想理論教學中,我們應該大力提倡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使理論教學真正擺脫空洞無物的說教。今後我們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調查研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培養自己刻苦鑽研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理論聯絡實際的科學思維。

  (二)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

  引導他們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光榮傳統,科學規劃安排,是個人消費標準與家庭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人們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三)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

  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財商是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應該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思想政治課和德育課的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

  (四)大學生健康的消費風氣應成為建設節約型校園的一項重要內容。

  高校校風建設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建議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塑造節約型的校園理念,利用校園環境影響大學生理性健康的消費習慣的養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向社會輸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費習慣的社會成員。

  六、感想與體會:

  大學生要控制慾望,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多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購物時不要急於出手,多參考別人的意見。另外要學會理財,制定每月的開銷計劃,進行消費記帳也是大有幫助的。理財其實也是一種管理能力,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財富,進而提高財富效能,如何去規劃、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我們關注消費和理財,希望可以探討到我們大學生自身的一些消費特點,以使我們今後可以更理性的消費,更明白的消費。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摘要

  淘寶、支付寶、商家信譽、旺旺——這些詞語如今是大學生的常用語,在校園裡、在宿舍裡,怎樣買到物美價廉的好東西,也是每天都能聽到的討論。但是其中也分為了兩派,一派人熱衷於網路購物,而其他人則對網路購物有一定的顧慮。針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我們進行了小範圍的市場調查,並得出以下結論。

  二、引言

  從20xx年開始到20xx年,中國網民數量在急劇的增長,而在網民數量急劇增長的同時,中國網民的購物比例也隨著上升。20xx年中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數量已經突破三億,而網購的使用者群體也佔到整個網際網路使用者群的三成。這就代表著中國在09年已經有了1億使用者的網購市場,並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大。

  中國網民的購物潛力仍未被完全釋放。在歐美和韓國等網際網路普及率較高的國家,網民中網路購物比例已經超過2/3。各大網路購物網站致力於打造更加簡單易行的購物平臺,網路購物的門檻越來越低,只要會上網就可以學會網路購物。中國網路購物的潛力還遠未被釋放。隨著中國網民數量的增加和網路購物市場的成熟,網路購物市場必將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統計資料顯示(如下圖),09年中國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2483.5億元,同比08年的1281.8億元,繼續大增93.7%.

  在我國,受網路影響最深、最廣的莫過於有較高文化層次的大學生,作為最先接受新技術的群體,大學生對電腦和網際網路更是情有獨鍾。而從網路購物者的文化程度來分析,上網購物的大學生已經達到總數的49.3%。

  作為“高觸網”的大學生,隨著網路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他們成為網路購物群體中的主體。他們往往扮演者引領社會消費趨勢的角色,儘管在校期間沒有收入來源,在消費能力上受到了限制,但大部分學生4年之後都會獲得一份高於社會平均水平的收入。所以在校大學生一旦突破了資金的限制,將會成為社會主要的消費群體,其在校期間的消費行為會代表未來幾年的消費趨勢。基於這樣一種思考我們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期瞭解當代大學生網路購物的主要特徵。

  三、調查報告正文

  (一)大學生網路購物的現實情況簡介

  淘寶、支付寶、商家信譽、旺旺——這些詞語如今是大學生的常用語,在校園裡、在宿舍裡,怎樣買到物美價廉的好東西,也是每天都能聽到的討論,再看看那些快遞公司每天中午就像開展銷會一樣,在宿舍樓下襬開一長串各式各樣的郵件。但是還有許多同學不懈於或者不願嘗試網上購物,阻礙他們的原因是什麼那些熱衷於網上購物的學生,他們的購物動機、購買物品特點又是什麼男女大學生在網上購物有什麼樣的區別

  阻礙大學生進行網上購物的主要心理障礙因素是:產品的品牌、價格、質量、可靠性、保質期等方面,以及網站上同類產品的資訊豐富程度、可篩選性、可對比性是否能夠達到購買者的預期標準。此外,網上交易的安全性、方便與否也是影響因素。男生更多懷疑的是網站資訊的可靠性,而女生則更多懷疑的是網上購買產品的質量。求樂、求廉、求方便是大學生網上購物的主要消費動機,男女消費動機存在顯著差異。男生比較看重便捷,而女性更加重視價格。從網上買來一件商品自己是否滿意,除了商品本身外,支付方式、商家信譽、運送滿意度也是影響總體滿意度的幾個重要方面。因此,網上購物對於大學生而言的利弊是同時存在的,我們將就此類問題進行簡述與分析。

  (二)、調查方案

  1、調查的背景:隨著網路普及,電腦成本的不斷下降,網上購物已經從當時霧裡看花遙不可及的狀態,變成了當今最火爆,最適合上班族、年輕族群購物口味的一種購物方式。網上購物已經慢慢地從一個新鮮的事物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衝擊著人們的傳統消費習慣和思維、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優勢而逐漸深入人心。大學生作為對網路最敏感的人群,他們對網上購物行為接受很快,是未來購物市場上的潛在使用者。然而,近年來,根據消協統計,網購成為增長行最快的投訴熱點之一。網路詐欺層出不窮,商品也不總是物美價廉,賣家中也出現了因一句差評而線下“追殺”買家的現象,服務質量差強人意。

  2、調查目的:透過對大學生網路購物的調查,瞭解並尋求大學生購物的趨向以及大學生的購物標準等問題。這次大學生網上購物調查研究目的是為了研究大學生網上購物行為並對其進行分析,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網路購物的消費態度,正確指導大學生網上購物消費行為,以及未來對網購發展潛力的期望。

  3、調查方法與物件:為了瞭解大學生對網購問題的看法,我們小組以福州教育學院為試點,針對08級同學展開了調查。調查中,我們採取分層抽樣的方法,共投放了100份調查問卷,還採訪了20餘名同學,收集同學們的看法和意見。

  (三)調查結果資料分析

  調查主要以問卷形式為主,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發放了100份問卷,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