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查報告>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錦集八篇

學生調查報告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錦集八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伴隨著因特網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有了很大的變化,大家不再是侷限於市場上的交易了,透過網上的交易已經很頻繁了。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求,電子商務專業不斷的湧現和發展,電子商務對社會的發展取著重要的作用,社會對電子商務專業的需求量很大。教育部從xx年開始批准在全國部分高校試開電子商務專業,首批高校包括:北方交大、北京郵電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大等13所,於xx年開始招生。xx年8月起,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也面向社會開設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子商務專業(專科、本科),並設立電子商務高、中級專業證書。xx年初,教育部又批准了中山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83所高等院校試辦電子商務專業。另外,還有很多學校在不同專業的教學中都增加了電子商務課程並準備設定電子商務專業。截止至xx年,教育部已經批准181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在讀的電子商務專業方向的學生達數十萬人。從去年開始,已經陸續有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走向市場,然而,根據最近《電子商務世界》一篇名為“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憂思錄”的文章,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不容樂觀,作者根據調查, 發現去年“截止到xx年6月15日,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為20%,” 但在xx年6月中旬教育部公佈的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已達47%,可見,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遠遠低於全國大學生就業平均水平。就業前景是很不樂觀的,要早日改變這種就業現狀,提高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率,我們一定要找到問題的關鍵,為此我對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學校的有關設施進行了調查。

  主 體

  本次調查活動是透過調查問卷、查閱資料及對學校有關人士的訪談完成的。

  透過從xx年年10月9日至xx年年11月10日為期20天的問卷調查及訪談,問卷調查物件是07電子商務班及歷屆電子商務的畢業生,發出問卷共162份收回150份有效問卷。透過調查,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全面的瞭解,調查的結果總結如下:

  一、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現狀

  在訪談中,學校的有關領導透露,連續幾屆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情況都不是很理想,就業率非常地低,每年的畢業生中只有10%的畢業生是從事有關電子商務方面的工作,剩下的都很難順利地找到對口的工作,曾經有有關人士統計,我國登記在冊的電子商務企業已達到1000多萬家,其中大中型企業就有10萬多家,初步估計,未來我國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每年約20萬人,而我國目前包括高校和各類培訓機構每年輸出的人才數量不到10萬人。人才總量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這些畢業生在進入人才市場時本應搶手,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在北京xx年的人才需求調查中,電子商務人才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但近年來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僅為20%,而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已達47%,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鄭斯林在京表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力爭xx年全國應屆畢業生在9 月1日前平均就業率達到70%以上,很明顯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遠遠低於全國大學生就業平均水平,更令人擔憂的是,42.9%的電子商務專業非應屆畢業生表示:雖然沒有畢業,但是他們已經透過各種渠道瞭解到電子商務畢業生很難就業。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形勢為非應屆畢業生蒙上沉重的就業壓力與心理負擔,他們已經考慮輔修其它專業。如果不能扭轉這種局面,未來中國電子商務人才將會出現短缺的局面。因此,整體上全國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就業現狀都不是理想的。

  二、電子商務專業就業率低的原因

  社會對電子商務的需求量那麼大,為什麼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卻那麼低?透過分析收回的150份有效調查問卷及從有關人士的訪談中,可以總結出以下兩方面是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

  1. 學生的專業知識不紮實,基本技能薄弱。

  從問卷中,可以統計出100%的學生都上過網,知道如何上網,但是在網上買過東西的卻只有大約4%,可見很多的學生對網上購物不瞭解;上網經常瀏覽電子商務網站的只有5%,50%的學生上網偶爾會瀏覽專業網站,55%的學生根本就沒有瀏覽過專業網站;從問卷中統計只有30%的學生在填報電子商務專業時對它有一定的瞭解,對這個專業感興趣,70%的學生都不是自己填報的。因此大部分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是很感興趣的。上專業課看課外書的45%,睡覺的有10%,做其他的5%,真正認真聽講的只有40%。由此可見,學生的專業知識是學得很不紮實,另外上機課會按老師的要求認真練習的只有35%,絕大多數的學生是上網聊天;打字速度一分鐘達到120個字的都沒有,70%的學生打字還要看著鍵盤。這都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基本要求,很多的

  學生都不能達到。由此可見學生的基本技能是很薄弱的,另外,在跟學生的訪談中,發現了85%的學生對電子商務的就業方向和就業崗位不清楚,社會上需要的電子商務人才要符合什麼條件就更不知道了。調查中,絕大部分應屆畢業生談到之所以不能順利找到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不知道應聘何種企業、何種職務,未能順利就業的應屆畢業生中有76%是因為就業方向模糊。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他們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弄清楚大學生要花多少錢,花在了什麼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樣改進

  二、問卷情況

  本問卷共發放 42 份,收回有效問卷 31 份。發放以我們周圍的同學為主,基本上做到了隨機發放。

  我們在下面對有代表性的幾項進行了具體分析

  三、資料統計和分析

  1 .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 350 500 和 500 800 之間,對於一個基本上的純消費群體,我們覺得這個結果略低。我們認為,合適的人數分佈峰值應該出現在 500 800 區間,其他區間應該符合正態分佈,兩種極限情況 a ( 350 以下)和 e ( 1200 以上)的選擇較少,倒是符合正態分佈規律。

  2 .恩格爾係數

  由表中資料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於 350 450 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佔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恩格爾係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群體的特點。雖然考慮到,這一資料受限於我們學校的物價水平,並且與個人飯量的關係較大,但還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區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大概情況。

  3 、通訊開支

  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品,相反,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總體來說上大學生的消費仍然處於溫飽階段,即吃飯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這種溫飽已經有向小康過度的趨勢了(這點由我們日益增多的手機支出,潛在戀愛支出就可以看出)。

  2 .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據調查,武漢大學生中其中年消費最高的達到 28500 元,而年消費最低的只有 2100 元。大學生年支出均值為 8383 . 96 元。這其中有 92 . 7 %的大學生把家庭供給作為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佔其總消費的 70 %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電腦、 call 機或手機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 豐富大腦不惜錢

  調查中我們發現:由於就業單位對高學歷的要求,現在一些大學生讀完專科升本科、讀完本科讀碩士,成批次地買回參考書。還有一些學生則在讀本專業的同時,輔修其他學科,為自己就業積累知識資本。在旁聽課程、購買資料等消費專案上,他們出手大方,而且家長對此項消費的投入也是樂此不倦。

  4 .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 20 世紀 70 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廣州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 300 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 12 名女生中, 66 、 7% 飲食費用在 350 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而 19 名男生中也只有 84 、 2% 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 90% 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討論會上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5 .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6 .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 100-200 元左右,最少的也有 50 元左右,最高的達到 500 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 .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

  透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3 .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迴圈。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課題的背景

  《初中學生數學學習方式與習慣養成調查與實踐研究》是我們在新課程的實施與課堂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立項研究的。

  素質教育要求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求初中學生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懂得學習、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形成學習能力,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關注。而“學會”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能力的培養也需要一個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生的學習行為主動、長期地堅持下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了題為《學習:內在的財富》的專題報告,為21世紀教育提出了戰略性思路與行動建議:“教育的使命是使每個人發展自己的才能和創造性潛力”,其中也強調這個目標“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能實現”。學生要“發展自己的才能和創造性潛力”,就必須“長期的努力”堅持下去。而要能夠“長期的努力”堅持下去,就必須改變學習方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種形勢下,需要培養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質的新型人才,使學生具有開拓意識、競爭意識、健全開放的人格、積極向上的學習方式和良好習慣,以學生的持續發展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因此,教育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學會交流,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有助於今後發展的學習方式和習慣。為此,我校立項了《初中學生數學學習方式與習慣養成調查與實踐研究》這一研究課題,進行了持續的研究。

  二、課題的理論依據

  本課題首先吸收了徐崇文先生“學會學習”的教育理念。

  徐崇文先生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學習的潛能,且潛能巨大。要使學習潛能得到充分開發,一定要“學會學習”,還要學會享受學習。幫助學生們培養學習情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學習信心,使他們真正成為學會學習的人,成為學會享受學習的人。

  本課題還引用了國外一些教育學家的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納(.S.Braner)依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學生具有獨立人格的巨大潛能和個性差異,只要善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動機、情感、智力因素,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習成績。

  美國的羅傑(C.R.Rgers)也認為,“只有學會如何學習和學會如何適應變化的人,只有意識到沒有任何可靠的知識,唯有尋求知識的過程才可靠的人,才是有教養的人。”教學目標是培養獨立人格,具有良好學習習慣和創造能力的學習型人才。

  瑞士的皮亞傑(.Piaget)認為,知識不是透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藉助其它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它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也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意義是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學生是資訊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物件。

  與此同時,弗拉威爾(Fulavell)的元認知理論強調,元認知是認知主體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它由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組成。元認知知識是學習成功的前提,是促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的關鍵。元認知體驗是將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強化學生對認知活動和自我意識,自我體驗,使學生從意識到行為都主體化,有利於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元認知監控是認知主體主動控制自己的認知活動,靈活地選擇學習策略。

  三、課題研究目標

  本課題確立了6個需要達成的研究目標:

  1.認真預習的習慣。

  2.專心聽講的習慣。

  3.先複習後作業的習慣

  4.善於求異和質疑問難的習慣。

  5.合作學習的習慣。

  6.學以致用的習慣。

  四、課題研究內容

  (一)預習習慣的養成

  1.首先讓學生明白預習的重要性。

  現在的教學已經從課堂教學拓展到課前預習、課後輔導。“預習是決戰前的火力偵察,是摘取金牌前的預賽”。要使學生明白預習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

  2.教給學生一定的預習方法

  (1)對於概念性的數學知識,可以採取標記預習法。

  (2)對於計算類或解決問題類的數學知識,可以採取嘗試解題預習法。

  對於代數計算類知識的預習,要學生整理出課文中的概念、公式。力爭記住。同時學生在看例題的基礎上嘗試練習計算,在計算中發現問題,掌握方法。

  (3)對於空間與圖形類的數學知識,可以採取動手操作預習法。主要讓學生明確定理、性質、推論的論證過程,因為這些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重點,預習實際上是將重、難點分散了,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掌握。

  (4)研究例題。要尋找出例題中的關鍵步驟或易發生錯誤的步驟。

  3.預習時提出比較具體、明確的預習要求。

  預習最忌諱的就是寬泛的讓學生預習或看書,這樣很多學生都會沒事做,使預習流於形式,因此教師一定要給學生提出相應的預習要求或預習提綱,這樣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就會大大提高效率。

  (二)課堂聽講習慣的養成

  1.認真聽課做筆記的習慣。課堂聽課的認真程度直接決定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所以要讓學生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但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又有限,所以教師要有重點的進行課堂教學,也要使學生學會有重點的聽講,並對於重點知識點做筆記,便於課後的獨立練習和複習。

  2.獨立思考、善於質疑的習慣。學生在課堂上見解的發表直接體現了他們的聽課效果,所以要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再透過學生的回答中發現問題,調整教學思路。

  (三)課後先複習後做作業的習慣

  數學幾乎課課有作業,學生根據課堂聽課情況,結合課堂筆記,先進行復習和總結,然後再完成作業,教師依據作業完成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從而最佳化教學。

  五、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

  1、調查問卷法。透過對學生調查問卷,瞭解學生研究前的數學習慣現狀,再透過調查問卷,瞭解學生在一定時間的培養後學習習慣的變化,實時分析研究效果。

  2、文獻研究法。透過閱讀圖書、網上查閱等途徑,瞭解其他有經驗人士在學生習慣養成方面所採用的方法策略,為我們進行有效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3、行動研究法。在實施研究活動時,採用預設方案----實施方案----回顧反思----調整方案----再實施的研究方法,透過與同科老師交流,及時的總結經驗,逐步探究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六、課題的研究步驟

  課題研究實施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理論準備(20xx年3月——20xx年5月)

  教育理論學習為我們開展課題研究提供了理論準備。由於現代教育媒體的參與為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逐步啟發和誘導學生把學習過程變為滿足內在需求的主動探索過程。在初中各科教學中必須做到以教樂學,以學促教,使教與學成為和諧統一的整體,才能自然而然地學會學習。要做到這一點,使學生首先是會學,然後才是善學,從而培養學生的優秀學習品質,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並透過自己的自覺活動去獲得知識,形成能力,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為了做到這一點,先期的理論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1.組織學習徐崇文先生主編的《學習理論與學習潛能中小學教師讀本》,圍繞如何開發學生學習潛能,歸納了促進學生學會學習的理論與方法。

  2.組織學習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納的《論認知:左手隨筆》部分內容。

  3.組織學習弗拉威爾(Fulavell)的元認知理論《認知的發展》。

  4.透過專題報告會,幫助學生明確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5.第二階段 課堂研究(20xx年5月——20xx年10月)

  一、透過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來提高課堂實效,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在長期的實踐教學中,透過教師在言傳身教中不斷向學生潛移默化地灌輸養成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思想。我們以課例研究為形式積極開展工作。

  1.任課老師輔導學生制訂“作業完成時間表”,培養他們科學用時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2.利用家訪、開展家校合作,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明確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學會學習,開發潛能,為將來的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3.每章節教學結束,要求每個學生設定本章節的知識結構圖,挑選有代表性的題型,在學習小組交流複習的體會,培養他們合作學習、主動複習的學習習慣。

  4.培養學生勤於動手、勤於動腦的習慣。

  5.課堂教學中設定搶答題,培養學生專心聽講、仔細認真、積極發言的學習習慣。

  6.設定問題情景,培養學生,善於提問、樂於研討的習慣。

  7.幫助學生培養及時糾正錯誤的學習習慣。

  透過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摸索,我們學習了“學會學習,潛能開發”的先進理念後,決定將這個理論和我們過去的實踐透過科研課題的形式,將成果上升到理論層面,並加以推廣應用。

  二、進行課堂教學探索

  1.透過課堂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學法指導

  每位課題組成員上了一節帶有學法指導性質的公開課,得到了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如《三角形的判定》、《二次函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等公開課。在公開課教學過程中有意地傳授學習方法,把“指導”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以便從教法中悟出學法來。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預習習慣,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養成做好學習筆記的習慣和當天複習所學內容的習慣。從學法指匯入手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引導學生從“我學會了”向“我會學了”轉變。引導他們自主探索,質疑解難。使他們學會了許多應具備的能力。

  同時透過“學會學習,潛能開發”專題講座的方式分年級開設指導講座。透過展示和講座,系統傳授學習規律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2.透過個案分析,總結學習習慣養成的一般規律

  建立個案研究記錄檔案,觀察、瞭解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前預習、當天複習等學習習慣的養成過程,並隨時加以指導,定期組織學生交流自學方法和自學經驗,讓獲得成功的學生介紹學習經驗,充分提供互相學習的機會,溝通交流的渠道,以便相互學習和借鑑,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習的良性迴圈。透過個案研究記錄檔案,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並對教與學的方法及計劃做及時的調整。促使部分已形成不良習慣學生的轉化。

  透過學法指導課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思考,在學習過程中懂得學習方法,在合作學習中鍛鍊了能力,思維得到訓練,為將來的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往往來自於一個充滿疑問和問題的情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透過導語、媒體、實物、圖片、表演、遊戲、對話、文字、故事以及聯絡生活實際等多種途徑,為學生創造有利探究性學習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第三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總結、結題階段。

  1.檢測研究成效,作出定性、定量分析。

  2.撰寫課題結題報告,專家鑑定,召開課題研究成果現場會,上報研究成果。

  七、課題研究取得成果及效益

  本課題截止到結題時,取得了明顯的效益,主要表現在:

  1.透過良好的習慣培養,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養成了一些良好的習慣,例如能以學習小組的形式積極主動的探索數學問題,也能大膽主動地進行質疑,注重課前的預習以及階段的總結,數學學習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習效率。

  研究過程中,課題組特別注重對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學習方式的培養以及學習效率的提高。已初步形成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探究、課後總結,專心練習的方法,同時在作業,練習,考試時的習慣也比以前很大改觀,書寫及解題格式工整規範、卷面整潔的習慣也基本養成。

  比如,在課堂上養成專心致志,快速完成教師所佈置的練習,做練習和作業書寫迅速、準確無誤,對做錯的練習題能堅持認真分析錯誤原因,回答問題養成思路清晰、表達完整的習慣,自覺對做錯的題進行更正的習慣,探究一題多解的習慣等。

  3.提高了教學質量

  承擔課題研究的實驗班跟對比班相比,平均成績、優秀率、及格率都明顯提高。統計如下:

  實驗班

  對照表

  第一學期

  93.56

  84.59

  第二學期

  88.68

  79..82

  第三學期

  94.21

  76..15

  第四學期

  93.14

  86.64

  4.老師的教學變得輕鬆愉快,精彩異常,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輕鬆學習,快樂成長。

  八、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

  本課題雖然進入了結題階段,但研究工作並沒有結束,工作仍然有待進一步探索和思考:

  1.如何鞏固在研究過程中學生已養成的各種高效學習方式及學習習慣,使其成為一種固有的學習素質,有待進一步研究。

  2、學生在學校和課堂上形成高效作息、高效聽課、高效練習習慣後,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課外知識的習慣,需要進一步研究。

  3. 進一步研究改進學習評價方式,使之簡單有效、易於操作。

  4.如何使課題成果進一步學科模式化、常規化是一項艱鉅的研究和普及任務。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我是二組的隊員。我們組的課題為“中學生上網好不好?”。現在有許多中學生迷戀上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而有的同學利用上網,學到了很多知識。針對這個課題,我們對中學生上網課題進行研究。為了瞭解情況,我們曾幾次進行討論,制定了計劃,並進行了調查。我們覺得課題重點與難點是“中學生上網到底有利還是有弊?”,決定對這個難點進行深入研究。透過問卷調查和採訪我們發現,上網有利也有弊。其中:

  中學生上網的好處

  ⒈開闊視野

  ⒉加強對外交流

  ⒊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

  ⒋拓展當今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

  中學生上網的弊端

  ⒈網路資訊的豐富性易對中學生造成“資訊汙染”。

  ⒉網路資訊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⒊網路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

  ⒋網路的誘惑性造成中學生“網路上癮”、“網路孤獨”等症狀。

  我們採訪了一位專家,他說:“網路社會已經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髮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網際網路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的成效。我們要引導和規範相結合,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腦’和上網習慣。透過各種途徑告訴中學生網路的虛幻性、資訊的龐雜性,對其上網繼續指導和適當規範,使其有防範意識,學會區分現實生活和網路世界的區別,培養他們的網路道德意識。對中學生進行網路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他們的網路資訊意識。同時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護,多聽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既帶好路,又提供‘保護’,在目前網路法規和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也許是目前家庭和學校解決上網不利影響的較為可行的一條重要途徑。”

  的確,網路,一個科技發展的產物,也是資訊時代的標誌。作為我們中學生,理所應當對其進行追求、探索。這儘管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但它的方便、快捷、靈活等多種優點,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給予了我們敖遊的空間。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思想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坐在家中即可瀏覽眾多網上圖書館豐富的圖書收藏;幾秒種內,便可收到相隔萬里的來信,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各地各種祥細的、自已想知道的資訊;透過各學校開辦的遠端教育網瞭解更多的知識等等。正由於網路的這些優點,才受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睞。我們還發現,如果將上網用於學習,則利大於弊;如果將上網用於聊天、遊戲,則弊大於利。我們應該在上網和學習之間找到平衡。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上網有利的結論:在現在,是資訊時代,光抱著書本死啃是沒出息的。網上有許多益智的資訊,對中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很有幫助;上網有弊的結論:中學生沉迷網中不能自拔,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還容易受網上不良資訊的誤導,影響身心健康。

  最後,我想說,只有更好地利用電腦,才能使電腦對我們有利而無弊,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好幫手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千奇百態,在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越來越早地走到愛情的邊緣,走進愛情世界裡的也大有人在。

  筆者於xx年 12月對jy大學的學生做了愛情觀的問卷調查和網路調查。在對jy大學各系、各年級學生關於愛情觀的抽樣調查中顯示:當今的大學生的愛情觀已發生了很大的 變化。談戀愛這在大學校園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己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 戀愛,68。5%的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註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為主佔55%。佔80%的學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 談到愛情的標準時,佔71。5%的學生認為愛情應以感情為基礎,70%的男生認為愛情應是隨緣的,而只佔6。5%的女生相信隨緣,但相信以金錢,外貌等為 基礎的愛情佔了一部分,主要表現為女生佔11%。儘管多數人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但對愛情的信任度上佔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的

  愛情可信度不高,畢業意味著分手,很難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忠貞的,可信度甚高;佔18%的文科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以發展為婚姻。

  綜 上,透過對jy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愛情表徵著兩個相愛的人連成的心,神聖不可侵犯,體現為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愛情,而現實 的殘酷又給愛情加了矛盾的枷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愛情與現實的諸般關係。同時,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一、大學生的愛情代表著浪漫、理想化,但又無法擺脫現實的羈絆及殘酷

  從 jy大學網上調查蒐集的資料看:既有對現實的美好愛情的憧憬,如愛情是神聖的、堅貞的、愛情如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愛,簡單而又簡約!我 們的愛是建立在相互之間的需要上的!我們身邊的愛是輕輕的來,而又輕輕的走!沒有線,沒有頭,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而又簡約!又有對現實

  殘酷的 無奈,如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柔情蜜意,亂揮刀劍無結果。流水滔滔斬不斷,情絲百結衝不破。刀鋒冷,熱情未冷,心底更是難過。無情刀,永不 知錯,無緣份,只嘆奈何,面對死,不會驚怕,離別心悽楚。人生幾許失意,何必偏偏選中我。揮刀劍,斷盟約,相識註定成大錯。又有對愛情的無奈,如愛情 如流沙,愛是什麼?相愛,不就是兩個人你愛我,我愛你,還有我現在想的是現在相愛,以後會怎麼樣呢?會結婚嘛?所以我很猶豫,我很彷徨。因此,當代 大學生的戀愛充滿著浪漫與高尚,又逃不脫現實的殘酷。無怪乎,有人說:大學不談戀愛,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實的愛情從來就沒有世外桃園般的愛 情。

  二、大學生的愛情觀既讓人充滿嚮往,又很脆弱

  三、大學生的愛情觀又是不協調的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學生的零錢越來越多,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學生之間的攀比現象,以及社會上的少年犯罪現象也由於這些因素隨之越來越多。中學生不同於其他的消費階層,他們無經濟收入,但因為很多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被家長視為“小皇帝”,因而消費水平比較高。在初中階段,初中生作為消費者,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錢,而初中的資料費、生活雜費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費、節省開銷是我們所關注的焦點。因此,瞭解初中生如何消費,便知他們如何理財。

  二、調查報告

  研究目標:

  1、透過活動,調查初中生學怎樣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2、透過活動,正確認識金錢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們當今的青少年應樹立什麼樣的金錢觀。

  研究內容:調查初中生的零花錢的數目、來源、用途,以及零花錢使用時的消費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問卷設計注意科學性,遵守題目制定的準則——越簡單越好,使題目簡明扼要,層次分明,為確保信度,問卷採用集中填寫當場收交的方法,問卷上不寫姓名,問卷結果不會對各位同學產生任何不利影響,請同學們如實回答。 研究物件:對某中學初二(1)班43名同學進行了調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調查結果

  表1. 某中學初二(1)班同學消費情況的調查統計42人

  調查內容調查結果

  1、你每月的零花錢是:A50元以下 B 50—100元 C 100—150元 D150元以上 A:18,42.9% B:16,38.1% C:3,7.1% D:5,11.9%

  2、你每月零花錢的來源(可多項選擇)

  A勤工儉學 B父母 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D其他親戚 E其他來源 A:6,14.3% B:34,81.0% C:7,16.7% D:3,7.1% E:4,9.6%

  3、你的零用錢主要用途是(可多項選擇)

  A買書籍 B 儲存起來 C買零食 D打遊戲 E體育運動 F買衣服 G朋友聚會 H其他 A:21,50.0% B:23,54.8% C:20,47.6% D:2,4.8% E:5,11.9% F:12,28.6% G:7,16.7% H:12,28.6%

  4、購買一種商品,你首先考慮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價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時尚潮流

  A:11,26.2% B:2252.4% C2:4.8% D:10,23.8%

  5、你對中學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 不會因價格貴而放棄 B 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 C沒什麼看法 D不應該 A:1,2.4% B:28,66.7% C:5,11.9% D:8,19.0%

  6、你的消費理念或消費風格來自

  A父母,因為他們是過來人 B兄弟姐妹,因為他們比父母更瞭解我需要什麼

  C同學或同齡的朋友們,因為他們知道什麼不讓我落伍 D沒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 B:10,23.8% C:6,14.3% D:16,38.1%

  7、你對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看法是

  A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大力提倡 B無所謂

  C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沒必要 D反對

  A:34,81.0% B:3,7.1% C:3,7.1% D:2,4.8%

  8、如果當月零花錢不夠,如何解決?

  A. 向父母要 B. 借 C. 不正當方式 D. 自己賺

  A:22,52.4% B:5,11.9% C:4,9.5% D:11,26.2%

  9、如果每月零花錢多了100元,你會如何處置?

  A. 用於學習 B. 用於娛樂 C. 人際交往 D. 儲蓄 E. 其他

  A:6,14.3% B:6,14.3% C:20,47.6% D:9,21.4%

  四、調查結果分析

  1.每月的零花錢

  學生每個月的零花錢在50以下的佔42.9%,在50元-100元的佔38.1%,也有少部分學生的零花錢很多。順德區的生活水平、消費水平都比較高,家長給子女的零花錢也比較多。

  2、每月零花錢的來源

  學生的零花錢主要來源是父母,佔81.0%。初中生學業重,課程緊,基本上沒什麼時間參加勤工儉學。學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錢的主要來源是父母。

  3、零用錢主要用途是

  選擇儲存起來的的佔54.8%,買書的佔50.0%,買零食的41.6%,還有少部分同學選擇買衣服。初二(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類的東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時的零花錢都是自己處理。平時學業忙,沒時間逛街,於是很多選擇儲存起來。學生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每天看一篇文章的意識很強,因此選擇買書。初中生正長身體,容易餓,加上嘴饞,因此總在課餘時間去買零食。在學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買衣服的錢比較少。

  4、購買一種商品首先考慮的因素

  考慮價格的佔52.4%,考慮商品的用途的佔26.2%,考慮是否符合時尚潮流的是23.8%。買商品時,首先考慮它的價格,只要喜歡、買得起,不管實不實用,都會買下。有些學生考慮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盡其用,認為沒必要買沒用的東西回來擺,浪費金錢。中學階

  段的這個年齡正是對時尚有敏銳觀察力的時候,對時尚感興趣,追求時尚正逐漸影響學生的消費理念。

  5、對中學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

  認為可以考慮的佔66.7%,認為不應該的佔19.0%。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滿足於吃得飽,穿得暖,而是追求更舒適的生活,因此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吃零食穿名牌。而有些學生認為不應該,他們認為沒必要把錢浪費在吃零食,穿名牌上,只要吃飽飯,穿著舒適就行了,沒必要追求名牌。

  6、消費理念或消費風格來源

  學生的消費理念和消費風格來源很廣,既有父母佔23.8%,也又兄弟姐妹佔23.8%,更多是自己佔38.1%。在家裡,平時跟父母,兄弟姐妹出去消費,或多或少收到他們的影響,久而久之也形成了自己的消費理念,不再收他們想想,而是相信自己的眼光。

  7、你對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看法是

  學生認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大力提倡的佔81.0%,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學生勤儉節約的意識還是很強。

  8、如果當月零花錢不夠,如何解決?

  當零花錢不夠時,很多學生選擇向父母要,佔52.4%,也又少部分選擇自己賺,佔26.2%。初中生還是消費者,沒有賺錢能力,所以零花錢不夠時,首先想到的還是向父母要。

  9、如果每月零花錢多了100元,會如何處置?

  很多學生選擇儲存起來佔41.6%。這個月零花錢多了,或許下個月就不夠,為了以防萬一,很多學生就選擇儲存一起來。

  五、分析後的思考

  一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於青少年時期,從一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一個從小克勤克儉的孩子,長大後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得很容易,長大後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透過這一次的研究性學習,我們深刻地理解了學生理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己也得到了這方面的許多知識。觀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在人們的行為中慢慢改變,而行為又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觀念。消費正是這樣的,它既受內在因素的影響,也受外來事物的影響,我們應該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勤儉節約和儲蓄行為是個良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孩子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論文摘要]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下,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發生了諸多變化。文章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大學生價值觀及生活方式進行了調查,對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生活態度觀、生活消費觀以及業餘休閒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為實踐中探索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有效手段。

  [論文關鍵詞]多元文化 大學生 價值觀 生活方式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國文化呈現出東西方文化、傳統與現代文化、主流與非主流文化、精英與大眾文化交融的局面,這對人們價值觀及生活方式轉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國家明日棟樑的在校大學生,他們的價值觀及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的衝擊而發生變化。為更有利於引導他們成長,基於大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的現狀對大學生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特點做出客觀的評價,在實踐中探索大學生德育的新路徑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0xx年10月,筆者選取蘇州地區三所高校,分別是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共650名學生做了大學生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的調查,發出調查問卷650份,回收有效問卷636份,問卷回收率為 97。8 %。透過對回收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研討,最後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大學生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的變化。

  一、對大學生價值觀的調查

  2。大學生的生活態度觀。社會競爭的優勝劣汰,就業壓力的增強,這些都在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態度。據調查,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態度觀總體較為平和務實,部分存在認識模糊。在對金錢、社會地位、名譽、愛情、知識、健康、權力、家庭、事業進行排序時,73。2%的同學選擇如下:健康、家庭、事業、知識、權力、金錢、愛情、社會地位、名譽。在對待人生幸福的問題上,68。5%的同學認為家庭幸福的人生才算是幸福,26。5%的同學認為金錢是人生幸福的決定因素,25。1 %的同學難以判斷金錢是不是人生幸福的決定因素。 4。大學生的戀愛觀。據調查,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總體較為謹慎成熟,但仍需有效引導。75。3%的同學認為應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來處理戀愛問題;84。1%的同學認為因為愛情丟掉學業是不適當的,在大學裡談戀愛不必刻意追求,遇到合意的即可。對於大學裡談戀愛的動機,30。4 %的同學認為彼此被對方吸引,出於真心,兩情相悅;16。3 %的同學是為尋找日後結婚物件,7。8%的同學為臉面要找一個女朋友或男朋友;20。7%的同學是為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寄託。50。1%的同學在選擇男朋友或女朋友的時候主要依據人品,26。2%的同學主要看對方是否和自己的志趣相投。對於大學生同居或婚前性行為,53。1%的同學反對,35。2 %的同學不支援,不反對;11。7 %的同學認為很正常,給予支援。對於大學生“傍大款”的現象,53。3 %的同學持反對的態度,認為不可以為金錢而放棄一切;24。2 %的同學認為別人這樣做無所謂,但自己絕對不會這樣做。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對待戀愛還是比較謹慎的,是以得到真愛為前提的。

  二、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調查

  2。大學生學習生活方式多樣,學習態度較為端正,但知行相對脫節。學習生活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相對於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們學習的空間、地點都發生了變化。85%同學有透過網際網路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問題、交流觀點的經歷,47%學生以自己動手實踐的方式在實驗室學習,35。5%的學生以參與社團的方式來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較為端正,70。7 %的同學認為學生經常曠課是缺乏組織性紀律性的表現,70。5 %的同學認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應該利用在校時間勤奮學習。然而卻有50。6%的同學追求自由至上,表示不願意受校規校紀的約束。在問及“你的課餘時間大多用來做了什麼”時,僅有30%的同學選擇了學習,70%的同學分別選擇了上網聊天、娛樂、談戀愛。 "

  三、提升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及合理引導生活方式的路徑探討

  1。加強大學生道德意識判斷能力與道德行為選擇能力的培養。多元化的價值取向涉及社會、學校、家庭、個人等多個層面,這就要求大學生有道德意識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選擇能力,學校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更加註重社會主義文化的宣傳與教育。但只注重對理論的宣講,教學內容、教學案例陳舊,跟不上多元文化時代的變化,同樣滿足不了學生對學習、分析、解決問題的需求,造成了理論和實際相脫節的局面。為此,思想政治教育應根據社會的變化、學生的需求構建科學的教學體系,使教學內容應緊跟時代的步伐,貼近學生的實際,從理論闡述和實踐論證兩方面入手,使主流思想文化更具說服力,更有凝聚力。

  2。加強以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大學生理財為內容的選修課的建設。大學生身心素質的優劣,理財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其今後生活與工作的質量。針對學生們存在的問題與需求,學校應開設以引導大學生選擇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對自己進行財務管理為主的選修課程。學生根據的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學習內容,體現學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學生對所授課程內容有需求,學習的積極性高,主動性足,教學與學習效果並進。同時,此類課程應以實踐課為主,建設課程教學團隊,構建課程的教學體系,遴選課程的教學內容,具有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

  3。加強大學生社會義工服務工作的建設。開展大學生社會義工服務工作是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積極提倡的,學校應組織大學生以系部或班級為單位建立大學生義工服務團體,以“就近”為原則進行社會義工服務,充分保證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和連續性。大學生社會義工服務可以使他們透過親身體驗去了解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情況,加深他們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和關注,引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大學生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得到成長與鍛鍊。

  4。加強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的校園文化氛圍決定所培養出來學生的道德素質,各高校對校園文化的建設均十分重視。但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存在於社會中,它會受到蕪菁並存的社會環境文化的制約和影響。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緊密相連,校園文化尤其由文化層次較高的的教師與大學生為主體,這一特定性決定了校園文化必須對社會多元文化進行選擇,有自己的獨立性。應吸納東西文化、中國傳統與現代文化中積極、健康、求真、務實等品質,以各類主題教育活動、文化節等為載體,加強其哲理性、文化內涵建設,持續地、多樣地發揮校園文化應有的“潤物細無聲”的薰陶功能,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與道德水平,充實大學生的業餘時間,將大學生融入文化活動中,改變大學生過分依賴網路的單一休閒方式。

  綜上所述,為使大學生成人、成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應研究社會與學生的關係,關注社會的發展與學生的成長,從多維度、多層面的角度來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的國民收入與國民支出的不斷增加。大學生作為一特殊的消費群體,在消費上呈現出許多自身所獨有的特點,這一狀況的出現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當然也與大學生自身存在的消費觀念密不可分。為了瞭解當代大學生消費的真實現狀,我們從生活費用的來源、分配及利用狀況,購物心態,消費水平和急停收入狀況等方面,進行了一次“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

  使大學生認知自己的行為的對錯,提高意識且提出適應的政策。

  另外我們也對大學生消費的狀況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應的調查,並從社會原因分析了大學生消費的外在因素。最後,由於大學生屬於心理,生理,社會經驗的轉型期,正確引導他們的消費觀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透過本文的調查分析,我們希望能給廣大的大學生消費者提供有意義的幫助和指導。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物件:****本科生

  我們的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員審查修改。在分發調查問卷時我們分工合作,分發近二百張調查問卷。並由分發人員收回。小組討論研究調查問卷的資料總結和分析。經過近一週的時間將調查問卷整理完畢。由小組討論調查報告側重總結的消費問題的哪些方面。最後由袁莉執筆完成調查報告。小組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紀輕,缺乏經驗,充滿青春的活力並同時具備了一定的購買能力,因而他們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階層的群體的消費心理以及行為。首先大學生有著比較旺盛的消費需求,而反觀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自主與獨立,消費受到家庭准許的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以及消費實力的相對滯後,是這一群體不同於其他群體的問題所在。問了更加清晰的瞭解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一次調查。

  二、問卷情況

  這次問卷共發放183份,收回有效問卷166份。以身邊同學及朋友為主要調查物件。

  三、問卷分析

  1、經過問卷調查,有7%的同學一個月的生活費標準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數佔了相當的比例,這一結果和我預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說明我們學校的學生普遍消費能力在周圍學校大學生也佔平均水平地位。

  2、關於支出的具體內容上我們看到,用於飲食及娛樂兩項的結果分別佔了前兩位,而選擇用於通訊的支出與用於交際的花費的人數基本持平,並有具體數字我們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同學把相當多的錢花在了娛樂享受以及與人的聯絡溝通之上,這說明飲食上的消費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當中,相比之下,現在的大學生用於學習方面的錢實在是非常的少,這跟不良的學習風氣以及社會的影響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絡。

  3、送第三題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經濟來源85%左右仍然是來自家庭父母的供給,當然也有很多的學生選擇了走出校園,挑選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為兼職,這除了貼補自己的花費外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也是促成這點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部分人是利用學校的助學金和獎學金供自己的生活費用。

  4、在第四題中我們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對於消費的認識還是很淺薄的,有很多是消費衝動型,見什麼好自己喜歡什麼就買什麼。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經過精打細算只買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應該向這些同學學習。

  5、在第五題中,關於網路購物的問題則讓我們對大學生現今的消費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我們發現,幾乎大部分的學生都進行過網路購物的活動,雖然在具體數額上差距還非常大,但這確實清晰的預示了網路購物在未來無法阻擋的發展趨勢。

  6、在第六至九題關於大學生消費習慣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具有以存錢、記賬為代表的良好的消費習慣的學生數量佔的比例未達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階段消費計劃的人數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對於自己的消費大多數同學則表示沒什麼感覺,只有小部分人總結為比較節儉。我們不難總結出目前學生們的科學消費意識還很淡泊,對於自己消費的管理還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問題的總結與解決辦法

  綜合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雖然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但有著自己已具備規律的消費結構、習慣以及發展方向,只要我們能夠冷靜分析,必然能夠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費。

  問題總結:

  (一)理性消費仍是主流

  質量、價格、外觀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的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商品的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 600-800 元之間,家境較好的能達到1000元以上,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動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追求價效比高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由於同齡人、城市時尚氣息以及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商品的價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質量。

  (二)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據調查,在大學校園中,月消費相對高的同學的月消費可比月消費相對低的的同學的月消費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電腦、手機、社交娛樂等方面的消費上。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們也應該在大學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這一問題。

  (三)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過程中顯示,一些同學為了擁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來滿足這一不切實際的願望;有些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虛榮心,同時為了所謂的面子,大學校園裡的攀比心理也是異常的嚴重,別人沒有的,自己得有;別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決辦法:

  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調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大力提倡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調查研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培養自己刻苦鑽研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理論聯絡實際的科學思維。針對不同問題的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給出不同的解決辦法,有針對性的解決大學生消費觀念存在的偏差問題

  (二)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

  引導大學生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傳統觀念,科學規劃安排,使自己的消費水平與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大學生進行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不依賴父母而進行奢侈消費而應該自強、自立的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透過這次調查,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費、不理性消費,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當代大學生一定會形成一種更合理,更現實的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