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蒲公英> 有關寫蒲公英的作文5篇

寫蒲公英的作文

有關寫蒲公英的作文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蒲公英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蒲公英的作文 篇1

  一朵,兩朵,三朵------越來越多的蒲公英的種子在清風的吹拂下帶著小傘沐著陽光向著遠方飛去,越飛越遠,漸漸消逝了。蒲公英就是這樣的一種植物一種花,給人們帶來浪漫帶來嚮往帶來希望。其實在地上的蒲公英很不起眼,長在荒地裡水渠邊,葉片和曲曲菜很像,匍匐在地上,一副任憑別人踐踏蹂躪的逆來順受的神情,只有到了炎夏,開出黃色的菊花樣的花,才讓人對它另眼相看,輪狀的花不大,花瓣整整齊齊的排列著,一片挨著一片,一片壓著一片,密而厚實。在太陽的沐浴中發出嫩黃的光澤,也像是一輪小太陽。如果是草灘上,一大片的蒲公英花開了,蔥綠的草灘上嫩黃的小花如星星,的確是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的。

  當然,蒲公英最讓人哀憐的就是他的頭狀花序結成的種子成熟之後形成的那個圓圓的絨球,潔白的,圓滿的,是那樣的圓滿柔弱,令誰也仍不住想吹一吹,尤其是孩子。一口將那個圓圓的絨球吹散,蒲公英的種子便隨著一簇絨毛飛向了遠方,這也是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的地方。誰都有遠方,這種不可捉摸中就產生了想象,產生了浪漫,尤其是那麼柔弱的纖小的蒲公英的種子,它的遠方會在哪兒,他的命運將會怎樣,極容易催生出人們心中的遐思。

  於是,蒲公英就不可救藥的和文藝作品掛上了鉤,以此為題的詩歌小說散文歌曲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我心中就記得老早的一個電影叫《巴山夜雨》,很詩意的一個名字,情節記得不太清楚了,好像是一個“右派”被押送的過程,故事發生在船上,時時透過主人公的回憶,寫一個小姑娘對父親(也就是主人公)的思念,那首帶有兒歌意味的插曲令人影響深刻;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誰也不知道我的快樂和悲傷,爸爸媽媽給我一把小傘,讓我在寬闊的田野裡飄蕩,飄蕩-------不僅如此,還有以“蒲公英”命名的社群論壇、網站等等,可見在人們心中蒲公英的身上所蘊含的柔弱、追求、立志、剛強等等道德意義是值得挖掘的。奇詭的是,這麼被現代人喜愛與熱捧的蒲公英古人並不待見,數量豐富的古詩完全見不到它的名字。有人不服氣,從《紅樓夢》中找到了史湘雲的一首詞《如夢令》“豈是繡絨殘吐?捲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空,使鵑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其實這是詠柳花的。第七十回裡寫到黛玉重建桃花詩社後,並未作詩,一日史湘雲感到無聊,因見柳花飛舞,便填了這首《如夢令》,拿去與寶釵、黛玉等人看。後文還有薛寶釵嫌詩社中諸人寫的“過於喪敗”,於是反其意而成那首著名的“柳絮詞”,詞中那句“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被當作寶釵立志鑽營的證據,讓人們津津樂道。

  古人的不寫蒲公英,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蒲公英的卑微,但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並沒忽略這種卑微的植物,因為它不凡的藥用價值,中藥故事中記載著幾個與蒲公英有關的民間故事。有演繹其藥用價值的,例如它可以治乳癰,也有透過它來歌頌浪漫愛情的,都是著眼於它蒲公英的名字而來。其實蒲公英在民間名字很多;公英,鳧公英,卜公英,僕公英,僕公罌,蒲公草,耩耨草,金簪草,地丁,孛孛丁,孛孛丁菜,黃花苗,黃花郎,鵓鴣英,婆婆丁,白鼓丁,黃花地丁,蒲公丁,耳瘢草,狗乳草,奶汁草,殘飛墜,黃狗頭,卜地螟蚣,鬼燈籠,羊奶奶草,雙英卜地,黃花草,茅蘿蔔,黃花蘭七,蒲蒲丁,古古丁,姑姑丁,把兒英等等等等,幾乎一地一名,但是都從蒲公英這個名字而來,或音轉(孛孛丁之類),或比喻(金簪草、鬼燈籠之類)或表現其特徵(狗乳草,奶汁草之類)。這中間最讓人動心的是“殘飛墜”,即寫出了他的特徵,有時那麼有詩意,還帶出了人心中的那麼一點哀憐與同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蒲公英在現代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也由精神逐步轉向物質,將蒲公英從一種藥用植物也逐漸轉變為藥食兩用了,用蒲公英泡茶,做菜。說到蒲公英的藥用,令我動心的不是蒲公英可以治什麼病,而是在讀《本草新編》時的一段文字《本草新編》:“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陽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湯以瀉火,未免太傷胃氣。蓋胃中之火盛,由於胃中士衰也,瀉火而土愈衰矣。故用自虎湯以瀉胃火,乃一時之極宜,而不可恃之為經久也。蒲公英亦瀉胃火之藥,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久服而無礙。凡系陽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劑服之,火退而胃氣自生。但其瀉火之力甚微,必須多用,一兩,少亦五、六錢,始可散邪輔正耳。或問,蒲公英瀉火,止瀉陽明之火,不識各經之火,亦可盡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無過陽明之焰,陽明之火降,而各經餘火無不盡消。蒲公英雖非各經之藥,而各經之火,見蒲公英而盡伏,即謂蒲公英能消各經之火,亦無不可也。或問,蒲公英與金銀花,同是消癰化瘍之物,二物畢竟孰勝?夫蒲公英止入陽明、太陰二經,而金銀花則無經不入,蒲公英不可與金銀花同於功用也。然金銀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語言極有氣勢,且對比設問,步步深入,引人入勝,深得文章之法。令人讚歎不已。

  說到蒲公英,不由人不說日本那個和黑澤明齊名的,於1997年跳樓自殺的伊丹十三,他導演了一部古怪的電影,就叫《蒲公英》,上世紀80年代聞名全日本,但是讓中國人看起來卻感到相當的散漫。一條主線上不斷地散佚出副線,寫了一系列的人物:主人公蒲公英、穿白衣的男人、一群大亨的小跟班、接受西餐禮儀訓練的一群姑娘、一群懂得美食之道的流浪漢、一個牙痛病患者、一個為美食而冒險的老頭、一個虐待食物的老太婆、一個裝作教授混吃混喝的騙子、一個至死也以做飯為己任的妻子以及片尾的那個給嬰兒哺乳的母親或者說那個躺在母親懷裡吃奶的嬰兒,怎麼樣?有點亂吧?讓我們看慣了結構緊湊、線索分明、中心明確的文藝作品的人幾乎無法忍受,但這就是日本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特徵,從《源氏物語》就開始的傳統。就是這樣一部作品,讓我們認識到日本人的認真、堅韌,乃至“事了拂衣去,千里不留名”的俠客精神或者“武士道”精神。也讓我們看到伊丹十三給我們詮釋的日本人的食慾和人性的關係。讓我們明白“飲食這一行為中隱藏著人性”。

  蒲公英就是一種植物,能夠藥用也能夠食用的植物,但是人們在他的`身上寄託了無數美好的感情,賦予了他更高的精神價值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豐富。

寫蒲公英的作文 篇2

  蒲公英悄悄的飄向遠方,沒有人明白它有怎樣的嚮往…

  --題記

  作業還未完成,我徒步在小區後的公園,思緒卻越發凌亂,任春風怎樣輕柔,也無法撫慰我的心煩意亂。作業,考試,考試,作業……越想越亂,越亂越煩。似乎更多的烏雲不斷出現在我原本湛藍無暇的天空。

  腳下,一株株蒲公英搖頭晃腦,前一刻,還在風中搖曳身姿,這一刻,已然變成了一把把小傘徜徉於風海,漸飄漸遠,愈飄愈高。我茫然若失。

  “蒲公英啊,你要飛去哪兒呢?”我仰起頭對著天空中的那把小傘問道。

  “我呀,我要去遠行呀!”蒲公英天真的說著,似乎充滿了歡喜。

  “遠行?那你要去的地方很遠麼?”我繼續問道

  “或許吧,我要去遠方把我的種子散播,等到來年的春天綻放更多的蒲公英!”它的臉上充滿著自豪,充滿著信心。

  “可是,大自然裡充滿了危險,有那麼多的黑夜,你一個人不怕麼?”或許是現實的重,讓我想從它這裡尋覓到些什麼吧,我只是一味的將自己的疑惑說出。

  “不會,不會,媽媽在我們啟程的那一刻告訴過我們,只要心中有夢就不會害怕黑暗!那個飛行的方向已在我們心中。”

  “心中的夢?我的夢在哪兒呢?我的方向又在何處呢……”我自言自語道。

  這時,一陣風兒吹過,蒲公英高興的跳著飛走了,只是那句“心中有夢就不會害怕黑暗”一直留在了我心中輕輕敲擊。

  蒲公英的方向是什麼?是那麼堅持不變的夢麼?或許吧!蒲公英的方向在哪裡呢?是勇敢向前的飛翔麼?亦是吧!將種子散播是它的夢想,勇敢是它的方向。

  而我呢?我的方向又是什麼呢?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認真聽話,孝順父母?是謙遜做人,坦誠待人?還是,心存感恩,回報他人……都是的吧!蒲公英長大了就要完成播種的任務,而一個人生下來就揹負了好多好多必須履行的職責和必須完成的任務。如果因為暫時的黑暗而就失去了信心,就止步不前,那麼豈不是很不負責任麼?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書山有路情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再見了,親愛的蒲公英!等到來年的春天我還要再來找你!”我對著已經遠去的蒲公英喊道。我想,我已經明白了,作為學生我們的方向不就是努力學習麼!把學習當做一種動力,當做一種方向,又何嘗不好呢?

  春天的夕陽同樣美麗,耐人尋味,染紅了西邊的那天空一片。同樣是那個公園,同樣是那條小路,只是改變了心情,改變了狀態。草地上,更多的蒲公英迎風而起,似乎聽見了它們的歡呼,它們的歌聲,清晰的看到它們心中那個堅定的方向。

  蒲公英啊,有一天我也將背起我的行囊去尋找我的遠方,那時候,我也將會像你一樣堅強的,你說是麼?

  蒲公英悄悄的飄向遠方,沒有人明白它有怎樣的嚮往……

寫蒲公英的作文 篇3

  一個清晨,貝貝翻身下床,走出了房間,想出去散散心。

  貝貝漫無目的地走著,靜靜地聽著小鳥歡快的叫聲,心情格外的舒暢。貝貝打心眼裡不明白自己怎麼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興奮感。一般來說,這個時候貝貝應該還在床上睡大覺呢。

  不知不覺中,貝貝已經走到了一片陌生的草地。貝貝沒有感到懼怕,反而向一片雪白的草地走去……走去一看,原來是毛茸茸的一片蒲公英。貝貝不是沒看過蒲公英,而是這些蒲公英實在是太美了,並且比其他蒲公英大得多,貝貝蹲在蒲公英旁看呆了。這時,颳起了一陣風,蒲公英紛紛飛了起來,可真美啊!貝貝來不及欣賞,因為一種直覺使貝貝去抓住了一朵最大也是最美的蒲公英。奇怪的是,貝貝沒有把蒲公英拉下來,反而被蒲公英帶上了天。貝貝沒有恐懼,快速爬上了蒲公英,穩坐在上面。向下望去,地上的蒲公英搖搖擺擺,彷彿在祝福貝貝,貝貝開心地裂開嘴笑了。

  風吹得很柔和,貝貝不知不覺中就睡著了。等貝貝醒來後,發現自己在另一片草地上,蒲公英已經不見了。貝貝想都沒想這是什麼地方,就開始玩了。貝貝一會兒採野花,一會兒捉蝴蝶……渴了就喝湖裡的水,餓了就吃樹上的果實。總之,貝貝玩得很開心。貝貝休息時,蒲公英又出現了。這時貝貝聽見蒲公英說話了:“我們要走了。”貝貝愣了一會兒,與蒲公英回來了。

  令貝貝奇怪的是,竟沒有浪費一點點時間。從此,貝貝再也找不到那片蒲公英了,但是,那片蒲公英卻永遠留在了貝貝的內心深處……

寫蒲公英的作文 篇4

  記憶中,最大的快樂就是隨手摘一個白色的小絨球,嘟起嘴,輕輕一吹,這個小絨球,變成一把把小傘,飛向遠方……

  三、四月份,是一個挖蒲公英的好時節。這時的蒲公英,有的結出了花苞,有的還綻著燦爛的黃花,還有一些已經頂著一個小絨球。

  拿一把小刀,一個小小的竹筐,來到田間,遠遠望去,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人在那埋頭挖著。低下頭,彎著腰,仔仔細細的找著,不肯放過每一寸土地。在一些枯草中,發現了一棵小小的蒲公英,慢慢地撥開雜草,將周圍弄乾淨,將小刀稍稍斜著插進去,用力一挖,一棵蒲公英就從土中蹦了出來。這時,蒲公英的清香和泥土的芳香撲鼻而來。將它放進竹筐中,帶回家中,這一路,心是雀躍的,彷彿這是一筐子的珠寶。

  回到家,從水龍頭上接一盆水,把它們倒進去,水彷彿變成了翠綠色,撈出來,放在木板上晾乾,在院子裡支起一口鍋,燒火來炒。這個十分講究的,一邊放柴,一邊翻炒著蒲公英,既不讓火滅了,也不讓蒲公英糊了。

  炒完後,晾幾日,就裝進袋子中,可以隨時泡著喝了。

  蒲公英具有藥效,可以起消炎的作用。冬天,取出一些,放入杯中,倒一壺剛開的熱水,幾分鐘後,揭開蓋子,清香便溢滿了整個房間,水是一種清綠色的,隱隱有些淡黃色。喝一口,入口是苦澀的,但慢慢就會有微微的甜,有一種清香,喝到最後,便會有一種回到春天的感覺。轉頭望向窗外的鵝毛大雪,彷彿看見一棵翠綠的蒲公英在風中搖曳生姿……

  這蒲公英,不就是人生嗎?只有經歷了離開故土的悲傷,烈火的考驗,熱水的沖泡,才會有芳香的味道,只有先品嚐到了苦,才會明白甜的滋味。

寫蒲公英的作文 篇5

  春天,在路旁田間,青草叢中,經常會看到蒲公英,狹長的葉子翠綠翠綠的,邊緣呈鋸齒狀,緊貼著地表,向四周張開,襯托著鵝黃色的花朵,很是醒目。

  站在草地上,但見綠油油的草叢中,一棵棵蒲公英,精神抖擻,神采奕奕,鵝黃色的花瓣兒,一絲一絲,一穗一穗,一層一層,細密緊湊,由內向外,層層疊疊,朝氣蓬勃。遠遠望去,真是綠色的地毯上繡了一朵一朵黃色的小花,素淡清雅,賞心悅目!蒲公英屬於菊科,和菊花長得很像,只是花冠小許多,而且它的這種鵝黃色好像透明似的,顯得特別清新,特別水靈,讓人特別舒服。

  蒲公英不僅花美,結的種子更美。花敗後結成一個圓圓的、白色的小球兒,毛絨絨,蓬鬆松的,輕靈飄逸,只要輕輕一吹,它們就隨風而起,真像小小的降落傘,飄飄悠悠,漫天飛舞,又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調皮淘氣,古靈精怪。我好喜歡蒲公英的種子呀,是那麼輕盈,那麼柔美!

  看到這些美麗可愛的蒲公英,我就想到小學時學的一篇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裡的一小段: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那時候,我還認不準蒲公英,不知道它長的什麼樣子,只覺得蒲公英能乘著降落傘到處遊玩,真是幸福。

  在電腦上詢問百度時,看到了一幅圖片:遠景是蔚藍的天空,飄浮著淡淡的白雲,近景就是幾朵鵝黃色的蒲公英,蔚藍和鵝黃搭配起來,原來是如此清新宜人。我立刻就喜歡上了這張圖片,趕緊收藏,並用它作了電腦的桌面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