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800字> 【推薦】春節的作文800字彙編十篇

春節的作文800字

【推薦】春節的作文800字彙編十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作文800字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宋】。

  ——前言

  在中國人眼裡,春節,無疑是一年裡最為重要的節日了。因為過了這一天後,便又是嶄新的新一年了。因此,人們總要花大把時間來準備、裝飾。

  一般大概臘月中旬,人們便會奔波於各種各樣的商場、乾果店、雜鋪店中。其實從這些忙碌的身影中我們便已經能感受到那股濃濃的、甜蜜的氣息。這種時候,大人忙著置辦年貨,我們小孩子也不例外,都纏著家人買可口的零食、乾果,或玩具。這或許也是一年中唯一一段可以隨意的買吃的、玩的時候了。

  等到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時,人們也會放放煙花、火炮之類的,基本上從這天起,一直到初五、初六時,晚上才不會聽到煙花、火炮的聲響。小年,其實說起來是年,但現在已經不怎麼流行過小年了,只是從這天起,各條大街上都擺滿了賣小吃的,尤其是景點區,數都數不過來。但也是從這天起,家家戶戶也真正開始有了“年”的味道。

  小年過了之後,家家戶戶也差不多都準備好了,店裡走動的人也少了不少。店鋪裡的人也不惱,專心的守著自己的攤子,等著除夕的來臨,也等著早早關門好回去吃年夜飯,和家人團聚。

  除夕,終於在萬眾期盼中來臨了。這一天,從街道中並看不出有什麼差別,但只要你留心、關心一下街邊的住戶,你會訝異,好多人!除夕當天一般都是極冷的,所以人們一般都在家裡,迎接遠道而來的親戚,或是長期不在家的兒女們,一起喝點酒,說會兒吉祥話,聊聊家常,這,便是對於除夕而言的解釋。

  在我們這個地方,除夕,一般吃的是中午,並不是說的“年夜飯”,所以,我們回去時,望眼大街,竟是很少找到有開著門的店鋪,即便才6點左右。一路寂靜。回了家,一定要熬到十二點,那會往窗外一眺,滿天都是耀眼的煙花和嘈雜的聲響。但,這時,能和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幸福的。

  初一,是春節中最為熱鬧的一天。小孩們多數由爸爸媽媽們帶著,前往景區玩耍,觀賞。如果你是住在大街上的,那恭喜,你一定不容易回家。要想在幾萬人之中擠進去,可不簡單。小孩們出去了,大人們 又在家做什麼呢?在我們四川,再好的消遣模式就是——打麻將。外面人山人海,裡面歡聲笑語。無論在哪裡,都是喜慶的、祥和的。這就是——新春。

  街上的店鋪開張的並不多,多數都在初六再開業,但依舊沒有阻擋人們的熱情。

  正月十五——元宵,乃是春節的最後幾天了,也是最後一個高潮。正所謂元宵節看花燈。燈嘛,是肯定要有的,不過現在這個時代,我們也可以放孔明燈。總之,當整個天空都被孔明燈映滿時,和家人,朋友,愛人在一起許個願,也不失為一件美好的事。

  一眨眼,開學即將來臨,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該去做著自己應做的事。城市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時針依舊在轉著,我們依舊在日復一日的工作著。但我們知道,我們,在迎接下一個春節。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2

  我的家鄉在福州,這是一個好地方。按照福州的老習俗,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四就拉開了序幕。 二十四這一天是要祭灶的。傳說,每年這一天灶公灶婆要回天庭覆命,在玉皇大帝面前彙報人間各家各戶的情況。於是,人們便……

  我的家鄉在福州,這是一個好地方。按照福州的老習俗,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四就拉開了序幕。

  二十四這一天是要祭灶的。傳說,每年這一天灶公灶婆要回天庭覆命,在玉皇大帝面前彙報人間各家各戶的情況。於是,人們便在這一天準備年糖年餅來供灶公灶婆希望他們吃了以後,嘴能甜些,好在彙報時,多說自家的好話,好使得來年風調雨順,萬事如意。在供奉完年糖年餅後,人們還要燃放鞭炮歡送他們迴天庭。

  過了二十四,大家就更忙碌了。要“除塵”掃晦氣,要換洗傢俱,要購置充足的年貨。

  除夕在爆竹聲中大笑著走來,上午,大人們敢做祭祖的、祭神的菜,還要用漿糊貼上對聯、年畫、“福”字,“福”字總是倒著貼,象徵著“福到(倒)了!”

  中午,老人們架好供桌、倒好貢酒、點好蠟燭、端好貢品,然後由小孩手中握香,向祖宗大拜三拜。年輕人則抬上一口燒紙錢的大鍋,又開始燒紙錢,紙錢一般折成金條、銀條、金元寶、銀元寶等形狀。燒完了,爆竹聲也便此起彼伏地響起來了。在爆竹聲中時間流逝,很快到了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前吃著年夜飯,會喝酒的都舉杯祝酒。這年夜飯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菜也當然是五花八門:肉燕、肉片、肉餅、春捲、粉絲、魚頭、螃蟹、蝦菇……各式各樣的美味佳餚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看著這些色味雙美的食品,小孩子們都不禁垂涎三尺了。

  到了八點,人們都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一聲聲溫暖的祝福,一個個精彩的節目,當新年的鐘聲莊嚴的敲響的那一刻,天空便成了煙花肆虐的領地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早上,吃早餐時,每家幾乎都是吃太平面。午餐前,男人們去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小孩子跟在大人身後。拜年時最不能吝嗇的就是甜言蜜語了,只要嘴甜些,壓歲錢就會源源不斷了。

  過了初一以後,街上開始有些冷清了,不過後面還有“重頭戲“呢!

  不久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這一天,家家戶戶看花燈,各具形態、五顏六色的花燈,真讓人應接不暇。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啊!那軟軟滑滑的湯圓一入口,便有了甜滋滋的味道。當然。最美的莫過於晚上的煙花了。天剛黑不久,就有許多性急的人放開了煙花,先是十幾家,後來幾十家放開了,再後幾百家也放開了,最後,全城處處都是煙花了。那一朵朵色彩絢麗的“鮮花”在空中綻放,給美麗的夜空又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有的是藍的,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有的是金黃的,還有紅綠相間的、金紅相間的……真是美不勝收啊!

  這真是美好而又充實快樂的一天啊!

  可一過了十五,春節華麗落幕,年味也開始淡了,淡了……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3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每到這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外來打工者都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準備回家,拿著一年的工資,心中暖洋洋的;我們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心中美滋滋的,等待著家長們的誇獎……大街上、小區裡、超市中,到處都洋溢著喜氣,一派熱鬧的場面。

  今天是大年三十。早晨,金色的陽光撒滿大地。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街道上一夜之間彷彿變了個樣,大街上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家家戶戶貼著“倒福”、對聯,還掛著紅燈籠。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紛紛臉帶微笑地走向各個市場,有的購物,有的觀賞,一片歡樂詳和的景象。

  到了晚上8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的節目很精彩: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還有滑稽逗人的相聲…...節目豐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繚亂。

  “噹噹噹……”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煙花和爆竹便齊鳴起來。我和爸爸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煙花,點燃了煙花筒,只聽見“轟”的一聲巨響,一顆煙花彈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間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煙花彷彿是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了花瓣,這時,一顆顆煙花又從煙花筒中噴發,像無數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閃而過……天空中還閃爍著其他的煙火,它們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顆顆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條條瀑布……讓我目不暇接。一聲聲響亮的爆竹聲,一朵朵光芒四射、燦爛無比的煙花,在天空中飛舞,各式各樣,五光十色,把天空點綴成一朵鮮花,夜空頓時變得光彩奪目。此時的場面,被笑聲、鞭炮聲、喊聲、樂曲聲合成的旋律包圍著,真是熱鬧極了。

  到了初一,就是逛公園的時候了。早晨,我們洗漱過後,早點吃的是湯圓,湯圓是用白酒、雞蛋和紅糖煮的,因為家鄉的大年初一早上有“不殺生”、“不吃葷”的風俗。吃過早點,我們興高采烈地出發了。剛到公園門口,我就被豐富的小吃吸引住了,當時我還真有些眼花繚亂呢。進到公園裡面,我帶著小表弟划船、座小飛機、騎小馬、座猴子抬轎,爸爸還給我們照了好多照片。

  今年這個春節我過的真是太有意義了,我真是快樂,讓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的一年又到了,在新的一年裡,一切都將發生變化,自己又長大了一歲,我希望這一年好運一直陪伴著我,我也會更加努力的,爭取在這一年中,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長大後,為家鄉的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4

  天津春節時段廣義上是指從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開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龍抬頭結束。天津民間有“沒出正月就算過年”說法。但狹義上講,天津春節當天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臘八節是在農曆臘月初八。這一天,家家開始熬臘八粥,各種各樣、大大小小豆子、米、乾果,給孩子們做還要放紅糖、白糖。還有臘八蒜,把大蒜剝皮,泡入醋內,再加白糖,拌勻。過年時,人人吃餃子。等吃餃子時開啟,那蒜就呈翠綠色,給白白胖胖餃子又添一種美味。

  準備過年,大人們忙,孩子們也忙。福字、吊錢兒、燈籠、窗花都是要買(也有自己做)。孩子們更是在煙花攤前挑來挑去,不買一大兜不行。最後大人帶著孩子們去買各種各樣糖、蜜餞、乾果。吃、穿、玩、用都要買齊全。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孩子們吃著糖瓜兒,等著天黑。吃飯後,大人帶著孩子們去放焰火。屋內人聽到外面煙花聲一點兒也不會覺得煩。那些煙花把黑夜襯托得無比美麗。

  這一天孩子們也要吃糖,街上賣糖有長方形也有瓜形,這些糖統稱為“糖瓜兒”,是孩子們最喜歡,嚼在口中又黏又甜。

  關於臘月二十三,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有個神為“灶王神”,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灶火,被作為一家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神像。沒有灶王龕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有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善行或惡行,送灶神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一年中應該得到吉凶禍福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麵做成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紙馬和喂牲口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壞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嘴,讓他別說壞話。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5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我來介紹一下怎麼過春節。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1000字作文《我愛春節作文1000字》。現在這種習慣已經慢慢淡去。

  爆竹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最新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也叫除夕。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6

  過年啦!過年啦!除夕那天夜晚,全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喜氣洋洋地吃團圓飯,當然少不了一道菜——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這不,爸爸領著一隻活蹦亂跳的小母雞回來啦。

  那隻雞挺著肥嘟嘟的身子坐在籠子裡,樣子很自信。姥姥灑了一把米,它就不緊不慢地吃著,雞嘴碰到地上發出“咯咯”聲。平時,我很少這麼靠近一隻活雞,所以興奮地萌發了一個全新的想法,帶它 下樓玩。

  “婆婆,你就答應了嘛,那隻雞明天就要被殺了,應該給它留下美好的回憶,再說了……”在我百般遊說下,姥姥答應了。

  於是我扯著雞的一隻腳,在它的腳下繫了三個死結,在小心翼翼地解開籠子,輕輕抱它出來,可剛才還是很乖的小母雞一出籠便撲拉翅膀,可謂“雞飛狗跳”。我好不容易才把它牽到樓下。到了樓下,它 又聽話了,走路從容不迫,大模大樣,走一步脖子就向前伸一下,雖然身子太胖,但卻走得很穩健,頗有領導風範。看見這滑稽樣,我笑得合不攏嘴。

  小母雞直徑像一棵大樹走去,不知為什麼,它總是不停地繞著樹轉,我也得跟著它轉,可它越轉越快,把繩子繞了幾個結,還是我跑得快,把它強制拉了出來。

  更氣人的是,小母雞竟然想走進花圃!糟了糟了,長得那麼美麗的花圃,塞進一隻胖母雞,那不是破壞環境嗎?而且花圃裡連路都沒有,它進去了怎麼拉它出來呀!我使勁扯繩子,越扯它就越跑。“對不 起了,小母雞。”我只能使出“大力士”,連雞帶繩地把它甩出來,它被嚇得“咕咕”叫。這是一位路人走過,驚訝地說:“哇,見過溜狗的,從沒見過溜雞的!”我頓時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還沒反應過來,小母雞就拼命往花圃撲去,這隻雞,你不會是想存心報復我吧!還是我好心,在你被宰之前給你樂一樂,誰知你這麼麻煩!我氣得臉變成了“囧”字。小母雞拼命撲拉翅膀,腳在半空 中打轉兒,還聲嘶力竭地叫,我拼命地“拔河”,看來“人雞之戰”必然開始。

  它“撲哧”一聲跳進花圃,我想扯它出來,但沒有路進去,只能鑽進去,噢,樹枝刮到手了。事到如今,只能把它抱出來了!我用盡力氣,抱起那隻雞,可它卻滑了下來,還留下了一種黏糊糊的東西— —雞糞!我氣得火冒三丈,又逃不出花圃,表姐下樓來了,我便大聲呼救,最後,我與雞一起狼狽地回到家。

  大年三十,一盤香噴噴的雞上桌了,可我卻一口也不想吃,雖然小母雞給我帶來那麼多麻煩,但和它畢竟有感情了,想起昨天的溜雞記,我還會笑出聲來。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7

  20xx年春節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閒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大街上的顏色也比平時鮮豔多了。只見彩旗飄揚,各色商家標語、條幅迎風招展。商場門口掛著一隻只大紅燈籠,看一眼就讓人心裡暖和。湛藍的天空中,一隻只彩色氣球在陽光的照耀下豔麗奪目。微風拂過,大小氣球迎風起舞,又彷彿在向路人點頭致意。

  商場裡歡快嬉鬧的場面透過明亮的玻璃門窗,射入路人的眼裡,使人不由自主地隨著彩色的人流,匯入其中。春節是大人的節日,更是小朋友們的節日,兒童玩具、書籍、文具櫃檯更是異常熱鬧,孩子們來了一撥又一撥,領走心愛的玩具,留下歡聲笑語。

  春節的家中也不同平日,門上要貼“福”字,吃飯要放鞭炮,晚上要放焰火,還要看春節晚會。吃飯的人也比平日多了,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以前豐順多了,雞鴨魚肉、山珍海味都有。吃好了飯,大家在一起談天說地,聊聊天,喝喝茶,說說話。

  春節真熱鬧呀,我真想天天過春節。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著火箱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

  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上街啊!”

  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準備著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床,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嚐著美酒佳餚,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後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裡啃著美味水果,手裡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8

  作為一個福建人來講,對於當地的習俗,我可是再熟悉不過了。不管是節日習俗,還是其他的。我都是有問必答。就拿春節的習俗來說吧,對於這方面,我可稱得上是“萬事通”呀!我們泉州從初一到十五,都稱為“過年”,要等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

  從正月初一到初四,人們都歡度春節,初五,百業經營,俗稱“初五隔開,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穀生日。”當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就會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水果、清茶、金豬等供品,點上三支清香,點蠟燭,恭拜“天公”,祭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除夕之夜要守歲至深夜12點鐘,迎來了新年黎明,家家戶戶都燃放煙花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元日,每家每戶都會把自家的孩子早點叫起來,帖紅春聯,逢門必貼,無論前後,無論大小。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早餐閤家吃麵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黴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早餐後都會出門走訪鄰居,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就拿春節的習俗來說吧,對於這方面,我可稱得上是“萬事通”呀!到了正月初九,也就是“天誕日”,民間普遍都要“敬天公”,放爆竹、點上一對紅燭燈。祈求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大廳的天井口用兩條長凳架起一塊八仙桌,桌上靠後擺上一道紙糊的高大“天公廟”,桌前擺上三牲,隆重的主牲是大豬頭,其次是五斤大豬腳,邊牲是雞、魚、或魷魚乾、目魚乾,這三項組成三牲,放在一個大盤子裡。以及酒瓶、酒杯。這些都得在當天的清晨擺好。長輩領著全家大小,跪在桌前叩謝玉皇大帝保庇平安順舒的浩大天恩。與此同時,也向玉皇大帝有所祈請,並許願日後隆重酬謝。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元宵丸”。泉州的元宵丸聞名遐邇,其製法與其他地區與眾不同。以炒熟的花生米磨成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捏成丸陷,沾溼後置於有幹糯米的盤子裡。除此之外,我最興奮,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鬧花燈”了,這個活動,把元宵節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每一個人都會去逛花燈,整條街道上都掛滿了花燈,還有許多的燈謎。這些可不是一般的花燈,都是請泉州的燈匠精製。品種繁多,平時都很少見。這也大大豐富了泉州人民的文娛生活。這就是泉州春節的風俗民情,每家每戶都是紅紅火火地過年;都是開開心心地迎接新年黎明的到來!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9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一年間最重要的節日。在春節期間,外出工作的人往往都會回家過年,也就造就了一年間最盛大的“春運”景象。在這個春節我們也回到了老家江西,感受了家鄉熱鬧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最早是在“嘩啦嘩啦”的炒菜聲中熱鬧起來。除夕傍晚時分,勤勞的家庭主婦們個個大展身手,為一年都沒有回過家的兒女們準備年夜飯。碗碟“哐當”撞擊的聲音猶如一曲優美的樂曲。隨著夕陽一寸寸落下,人們的心情也越發激動。炒菜聲漸漸淹沒在火紅的夕陽中,家家戶戶的人們的臉上也滿是喜悅。飯桌上的菜式花團錦簇,有魚,有雞,當然也少不了江西最著名的魚餅。魚餅用魚肉,雞蛋和麵粉製成,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金黃的魚餅上似乎泛著夕陽的光芒,如豆腐般的魚餅放進嘴裡,入口即化,泛出魚肉的鮮味來。

  家鄉的春節是在人們的歡笑聲中熱鬧起來。家家戶戶歡聲笑語,幸福和快樂洋溢在他們的臉上。老奶奶把久未謀面的小孫子摟進懷裡,滿是皺紋的臉上笑得像一朵大菊花。外出打工的子女們也齊聚一堂,在這一刻他們彷彿已不是為人父母,他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纏著爸爸媽媽拉家常。誰能說吃年夜飯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動呢?是年夜飯讓大家歡聚一堂,共同享受閤家歡樂的時光。這時的除夕,是春節最熱鬧的時候了。處處都是成海的鮮花,處處都洋溢著團聚的歡笑。這時的家鄉,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候。

  正月初一,天剛亮,天際間還蒙著一層朦朧的霧,好似一位神秘的女郎。但家鄉的人們卻已經早早地待著了。當火紅的公雞發出神氣地第一聲啼叫時,處處也是一片鞭炮響。“噼裡啪啦”像歡快的火精靈在舞蹈,鞭炮在火苗的鼓動下跳起舞來。小孩們個個活蹦亂跳,膽大的竄到前面去點鞭炮,一手拿著點鞭炮的香火,一手緊張地捂著耳朵,一點完,就如兔子般拼命往後逃;膽小的躲在大人背後,手裡緊緊攥著大人給的“壓歲錢”,一臉緊張地探出頭去。雖然小臉被凍得通紅,可孩子們的臉上卻還是洋溢著喜悅。隨著各家的爆竹聲漸漸淹沒下去,人們就開始“走親戚”了。虎頭虎腦的孩子穿上了新衣,戴上了紅帽。個個嘴裡像吃了蜜,一遇到大人就直喊“新年好”。大人們也滿是喜悅,一個個坐在大院裡嗑瓜子,拉家常。

  人們的笑聲和鞭炮聲混在一起,如新春的第一首讚歌,家鄉的春節真熱鬧!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10

  又到春節。

  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樣的大紅燈籠、中國結、豬年禮品琳琅滿目,滿街的紅紅火火。置身於人流中,自己彷彿被一股歡樂的氣流所託起,飄飄悠悠。

  一想到馬上就要開始進行貼春聯、吃團圓飯、拜年等一系列繁瑣而又幸福的活動時,內心也被這股氣流塞得滿滿的,輕盈地鼓起……我經歷的年味最足的一次春節,是在黃土高原。而那次春節給我印象最深的,則是高原紅——春聯。

  除夕早上,我們幾個孩子,早早就被喚起,去看姥爺寫春聯。姥爺的書法,在當地堪稱一流。姥爺熟練地磨好墨汁,攤開紅紙,提起一支泛著青綠色的毛筆,剛欲下筆,突然轉過身,笑著問睡眼惺忪的我們:“你們覺得,春聯寫什麼方面的比較好啊?”我們一下子來了興趣。姐姐當時正痴迷於畫鳥兒,便立刻嚷起來:“關於小鳥的!”哥哥也點頭表示同意。我這個小跟屁蟲也在一旁附和。姥爺略一思索,便揮毫寫下了“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十個飄逸俊秀的大字。

  細細看來,這幾個字疏密有致,筆鋒到位,真是妙不可言。我們吵著也要寫。姥爺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他又反鋪開寫橫批的紙,自己寫了一個“鶯”字,便把筆交給我們,讓我們分別寫“歌”“燕”“舞”。哥哥緊握著筆,用自以為極瀟灑的方法寫了“歌”,結果因手抖得厲害,寫得歪歪扭扭。姐姐畢竟學了兩年書法,寫得比哥哥好多了,但比姥爺可是差一大截呢。輪到我了,我信心滿滿地提起筆,寫了一筆,然後把筆懸在空中,思考著下一筆該怎麼寫。

  可沒料到,這時,一滴墨汁從筆尖落到了鮮紅的紙上,形成一個大大的墨漬。“啊,怎麼辦?”我一下慌了神,忐忑不安地瞅著姥爺。可姥爺卻慈祥地一笑,讓我繼續寫。我的心蹦到了嗓子眼,飛快地寫完,準備接受姥爺對我的批評。但姥爺並沒有責怪,而是提起筆,左鉤右抹地畫了幾筆,墨漬立刻成了一朵怒放的梅花。我們驚喜萬分,對姥爺佩服得五體投地。

  貼春聯了。我們小心翼翼把春聯抹上一層漿糊,踩著板凳,把我們的大作貼在大門上,心中頗有成就感。我甚至興奮地大喊一聲:“我太愛春節了!”大年初一清晨,我從山頂望去,蒼黃的天底下,細細的雪在飛灑,稀疏的樓房、平房佇立在黃土高原那單一的色調之中。然而,就在滿眼單一的色調之中,卻有一絲絲紅色閃過——那是家家門上都貼著的鮮紅的春聯。

  就是這春聯,增添了黃土高原濃濃的年味,也在我記憶深處,留下那一抹高原紅……